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考试物理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Ⅰ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选对得4分,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用的时间,不可把火车当做质点B.在地面上看到月亮在云中穿行,参考系是地面C.两个质点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的路程一定相等D.直线运动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一定相等2.关于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而产生的B.物体间有相互作用时,物体是受力物体还是施力物体是相对某个力而言的C.放在桌面上的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D.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3.中国飞人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百米半决赛中取得了9.83s的成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9.83s”表示时刻B.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运动员的成绩越优秀,其平均速度越大D.比赛过程中,运动员运动的位移就是路程4.一辆汽车在运动过程中,加速度、速度方向相同,且加速度越来越小,则:A.汽车的速度在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开始反向运动5.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
在t=0到t=t1的时间内,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
在这段时间内:A.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221vv+C.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汽车甲和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6.如图所示,将弹性小球以10m/s 的速度从距地面2m 高的A 点竖直向下抛出,小球落地后竖直向上反弹,经过距地面1.5m 高的B 点时,向上的速度为7m/s ,从A 到B 过程,小球共用时0.3s ,则此过程中: A .小球的位移大小为0.5m ,方向竖直向上 B .小球速度变化量的大小为3m/s ,方向竖直向下 C .小球平均速度的大小约为1.67m/s ,方向竖直向下 D .小球平均加速度的大小约为256.7m/s ,方向竖直向下7.A 、B 两个小球用长为1m 的细绳相连,用手拿着A 球并由静止释放,测得两球落地的时间差为0.2s 。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其加速度大小为:A. 0B. 9.8m/s²C. 10m/s²D. 与物体质量有关2.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A. F=maB. F=GC. F=GmD. F=mg3. 以下哪项不是力的三要素: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作用时间4.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A. 总是相等的B. 总是垂直的C. 总是相反的D. 总是同时消失5.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摩擦力的方向:A. 与运动方向相反B. 与斜面垂直C. 与斜面平行D. 与重力方向相反6.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与以下哪项无关:A. 物体的质量B. 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系数C. 物体对平面的压力D. 物体的运动状态7. 以下哪项不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A. 宏观物体B. 低速运动C. 微观粒子D. 所有物体8. 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A. 只有重力作用的系统B. 只有摩擦力作用的系统C. 系统外力为零的系统D. 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的系统9.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若斜面倾角增加,则:A. 摩擦力减小B. 支持力减小C. 重力分力减小D. 重力分力不变10. 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A. 物体质量与重力加速度的乘积B. 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与支持力的乘积C. 物体与平面间的摩擦系数与重力的乘积D. 物体的动能与速度的比值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它指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______或______状态。
2. 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______有关,而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3. 物体在斜面上下滑时,重力的分力为______,支持力为______。
4.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______,方向______,作用在______物体上。
5. 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______的系统,即系统内力远大于外力的系统。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3 高一级物理期中考试卷一、单选题.( 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的得 4 分,选错或不答的得 0 分。
) 1、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很大,不能看作质点B 、原子核很小,可以看作质点C 、探讨地球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D 、探讨地球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2、.一小球从4m 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 高处被接住,则小球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A 、5m ,3mB 、4m ,1mC 、4m ,3mD 、 5m ,5m3、某人坐在甲船看到乙船在运动,那么相对河岸不行能的是( ) A 、甲船不动,乙船在运动 B 、甲船运动,乙船不动C 、甲、乙两船都在运动D 、甲、乙两船都以相同的速度运动4、百米运动员起跑后,6s 末的速度为9.3m/s ,10s 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5.5m/s ,他跑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 、12.2m/sB 、11.8m/sC 、10m/sD 、10.2m/s5、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A 点的速度是v A ,经过B 点的速度是v B ,C 为AB 的中点,则经C 点的速度的大小是: ( )A . B.6( )A 、重的物体下落快;B 、轻的物体下落慢;C 、不论重的物体还是轻的物体,它们下落一样快;D 、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条件下,物体从静止起先自由下落一样快; 7、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静止起先下落的运动;B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从某一速度起先下落的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从静止起先下落的运动;D 、自由落体运动是物体在重力和空气阻力的作用下,从某一速度起先下落的运动;8.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Bv v +A.乙比甲运动的快B.2 s乙追上甲C.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D.乙追上甲时距动身点40 m远9.从高处静止释放一石子,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它在第1秒内的位移大小是S,则它在第3秒内的位移大小是: ()A,5S B,7S C,9S D,3S10.火车初速度为10m/s,关闭油门后前进150m,速度减为5m/s,再经过30s,火车前进的距离为:()A、 50mB、 37.5mC、 150mD、 43.5m二、双选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上学期期中高一物理考试高一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注释)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标量的是( )A.位移 B.动能 C.力 D.加速2、“自由落体”演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当牛顿管被抽成真空后;将其迅速倒置;管内轻重不同的物体从顶部下落到底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时间相同;加速相同B.时间相同;加速不同C.时间不同;加速相同D.时间不同;加速不同3、甲物体的重力是乙物体的3倍;它们从同一地方、同一高处、同时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同时落地B.甲比乙的加速大C.甲比乙先落地D.乙比甲先落地4、甲、乙两同学沿平直路面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同学比乙同学晚出发4sB.4s~8s内;甲、乙同学都作匀速直线运动C.0s~8s内;甲、乙两同学通过的路程相等D.8s末甲、乙两同学速相等5、一列火车在前30min内的平均速为1km/min;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这辆火车在1h内通过的位移一定是60kmB.这列火车通过前15km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一定是15minC.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一定以1km/min的速行驶D.这辆火车在前30min内所通过的位移是30km6、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以相同的速率分别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行走;在C点两人相遇;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位移相同;路程不相同B.两人从出发到第一次相遇;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C.甲在D点、乙在B点时两人速相同D.两人在C点相遇时速相同7、在一竖直砖墙前让一个小石子自由下落;小石子下落的轨迹距离砖墙很近.现用照相机对下落的石子进行拍摄.某次拍摄的照片如图所示;AB为小石子在这次曝光中留下的模糊影迹.已知每层砖(包括砖缝)的平均厚约为6.0 cm;A点距石子开始下落点的竖直距离约1.8 m.估算照相机这次拍摄的“曝光时间”最接近()A.2.0×10-1sB.2.0×10-2 sC.2.0×10-3 sD.2.0×10-4 s8、下列几组物理量中;全部为矢量的一组是()A.时间、位移、速 B.速、速率、加速C.路程、时间、速率 D.速、速变化量、加速9、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t(秒末)的位置坐标如下表t/s 0 1 2 3 4 5X/m 0 5 -4 -1 -7 1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A 、4s 内位移最大 B 、第2s 内位移最大 C 、4s 内路程最大 D 、第2s 内路程最大10、一人沿着半径R =40 m 的圆形喷水池边散步;当他走了3圈半时;他的位移大小和经过的路程是( ) A .880m ;880m B .80m ;880m C .80m ;80m D .880m ;80m11、一物体自A 点由静止开始做加速为a 1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到达某点后改为做加速大小为a 2的匀减速运动;到达B 点时静止。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一、单选题(共8题32分)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重力的方向不一定竖直向下B.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C.所有物体的重心都在物体上D.同一个物体在赤道和北极所受重力相同2.如图所示为公园里一种自动冲水装置。
一个可以转动的容器正接住从水龙头流出的水,经过一段时间,容器失去平衡而翻倒,容器中的水被全部倒出,倒完水的容器又恢复到原来的位置重新接水,决定桶能否翻转的主要因素是()A.水桶及水总重力的大小B.水管每秒出水量的大小C.水流对桶撞击力的大小D.水桶与水整体的重心位置3.如图所示,把一重为G的物体,用一水平方向的推力F=kt(k为恒量,t为时间)压在竖直的足够高的平整墙上,从t=0开始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f随t的变化关系是下图中的()A.B.C.D.4.如图甲所示,笔记本电脑散热底座一般有四个卡位用来调节角度。
某同学将电脑放在散热底座上,为了获得更好的舒适度,由原卡位1缓慢调至卡位4(如图乙所示),电脑始终处于静止状态,则()A.电脑受到的支持力变小B.电脑受到的摩擦力变大C.散热底座对电脑的作用力的合力不变D.电脑受到的支持力与摩擦力两力大小之和等于其重力大小5.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球,球心O的正上方固定一个小定滑轮,细绳一端拴一小球,小球置于半球面上的A点,另一端绕过定滑轮。
今缓慢拉绳使小球从A点滑到半球顶点,则此过程中,小球对半球的压力N及细绳的拉力F大小变化情况是()A.N变大,F变大B.N变小,F变大C.N不变,F变小D.N变大,F变小6.如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则球对绳的拉力F1和球对墙的压力F2的变化情况是()A.F1增大,F2减小B.F1减小,F2增大C.F1和F2都减小D.F1和F2都增大7.如图所示,细绳MO与NO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长度MO>NO,则在不断增加重物G重力的过程中(绳OC不会断)()A.ON绳先被拉断B.OM绳先被拉断C.ON绳和OM绳同时被拉断D .因无具体数据,故无法判断哪条绳先被拉断8.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中,有位科学家开创了实验与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牛顿D. 爱因斯坦2. 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某地图app的一张截图,其推荐方案二的路线中有两个数据,15分钟、5.3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3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B. 15分钟表示到达目的地的时刻C. 15分钟表示通过这段路程可能需要的时间D. 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3.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途经A、B、C三点,已知AB=BC,AB段的平均速度是2v,BC 段的平均速度是v,则B点的瞬时速度为()A. 32v B.53v C.85v D.43v4. 一个重20 N的物体沿斜面下滑,关于该物体重力的图示,下列所示的四个图中正确的是()A B.C. D.5. 如图所示是厨房用来悬挂厨具的小吸盘,其原理是排开吸盘与墙壁之间的空气,依靠大气压紧紧地将吸盘压在厨房的竖直墙壁上,可用来悬挂比较轻的厨具,安装拆卸都很方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墙壁对吸盘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上B. 大气压变大,吸盘受到的摩擦力也变大C. 吸盘与墙壁之间只有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 空气对吸盘的压力与墙壁对吸盘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6. 一质点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
当a值不断减小直至为零,质点的()A.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B. 速度不断减小,位移继续增大C. 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D. 速度不断减小,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5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得0分)7.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某物体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一物理注:1.本卷满分100分,附加题1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选择题用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填空题和计算题解答在答题纸上。
3.本卷中计算时取g=10 m/s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3分×10=30分)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A.位移、时间、速度B.速度、速率、加速度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D.路程、时间、位移2.一个物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关于该物体受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力是重力、弹力和支持力B.物体受到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物体受到的弹力方向一定垂直桌面向上D.物体受到桌面弹力的同时桌面也受到物体的弹力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人向前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时,一定有弹力C.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静摩擦力的方向可以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同4.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矢量,它们的方向一定相同B.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都是描述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大瞬时速度也大C.运动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零,则该时间内的任何时刻瞬时速度也为零D.任何时间内平均速度都相同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5.关于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B.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量,用来描述速度变化的多少C.物体做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不为零,则其运动的速度和位移都一定增大D.物体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且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但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这一过程中速度仍逐渐增大,且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6.有人驾驶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高速行驶时,忽然发现如图所示的道路交通标志后,该人马上采取措施,已知汽车启动加速度约为5m/s2,制动加速度约为10 m/s2,大约还需下列哪个时间就能满足道路交通要求( )A.2.2s B.1.5s C.1s D.0.6s7.汽车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直线AB做匀加速运动,第4s末通过B点时关闭发动机做匀减速运动,再经6s 到达C 点停止,总共通过的位移是30 m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B 段的位移为18m B .汽车通过B 点时的速度为3m/sC .汽车减速阶段加速度大小为1.5m/s 2D .汽车在AB 段与BC 段的平均速度相同8. 如图为甲乙两质点做直线运动的x —t 图象,由图象可知 ( )A .甲、乙从同一处出发做方向相反的运动,之后乙质点匀速,再做减速运动B .3s 末乙的速率大于甲的速率C .4s 内乙的位移大于甲的位移D .在2s 之前甲的速率与乙的速率相等9. 如图所示,三条直线分别为三个物体运动的v —t 图象,其中A 、B 两物体从不同地点出发,A 、C 从同一地点出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4s 内A 、C 两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 .A 、B 、C 的加速度方向相同 C .4s 内,A 、B 两物体的位移相同D .2s 时,A 、C 两物体之间相距8m10.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第3s 内的位移是10m ,则前5s 内的位移 ( )A .一定是50mB .一定不是50mC .可能是50m ,也可能不是50m C .只有初速度为零时才是50m二.不定项选择题(共四题,每题可能有一个或多个符合题意的选项,每题4分,少选得2分,多选得0分;4分×4=16分)11.A 、B 两个物体分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A 的加速度为a 1=1m/s 2,B 的加速度为a 2=2 m/s 2,根据这些条件做出的以下判断,其中正确的是 ( )A .B 的加速度大于A 的加速度 B .A 做的是匀加速运动,B 做的是匀减速运动C .任意时刻两个物体的速度都不可能为零D .两个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12.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03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空3分,共18分)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下列正确的是A. 只有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的直线运动,才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B. 只有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才称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C. 加速度恒定,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直线运动D. 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答案】C【解析】【详解】ABC.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定义可知,加速度恒定,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故AB错误,C正确;D.位移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直线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下列正确的是A. 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的方向相同B. 加速度方向不可能与速度的方向垂直C.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加速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D.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时,速度和加速度的方向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考试时间: 10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1.下列物理量中不属于...矢量的是()A. 速度B. 加速度C. 路程D. 位移2.下列情况中加点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计算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
B.研究花样滑冰运动员的动作情况。
C.研究刘翔跨栏时身体各部位的姿势。
D.研究“嫦娥一号”卫星绕月球飞行的轨道时。
3.为提高刘翔110m栏的成绩,教练员分析了刘翔跑110m全程的录象带,测得他在第1s内的位移为7m,则()A.他在第1s内的平均速度是7m/sB.他在第1s末的瞬时速度是7m/sC.他冲过终点的速度是7m/sD.他做匀速直线运动4.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接触面间压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B.两物体间滑动摩擦力越大,动摩擦因数越大。
C.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动摩擦力成正比,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是由两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等决定的,与动摩擦力和正压力无关。
5.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大B.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且又减小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物体的速度为0,则其加速度一定为0D.加速度越来越大,而速度可以越来越小6.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加速度运动,它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x=24t-3t2,则它的速度为零的时刻是第几秒末?()A.2s B.4s C.6s D.8s7. 在下面图象中,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8.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5m/s 2,则在任意1秒内 ( )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5倍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一秒初速度大5m/sC .物体的位移一定等于前一秒内位移的5倍D .物体的位移一定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大5m 9.把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
B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在数值上等于木块受的重力。
D .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
10.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了庐山瀑布的美景,如果三尺为1米,则水落到地面的速度约为(设初速度为零)( ) A .100m/s ; B 、140m/s ; C 、200m/s ; D 、2000m/s ; 11.如下图为某质点的v-t 图象.有位同学根据图象得出下述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 .在t 2时刻,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B .在t 4时刻,质点回到出发点。
C .在0—t 2与t 2—t 4这两段时间内,质点的运动方向相反。
D .在t 1—t 2与t 2—t 3这两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
12.如下图所示,一根直棒放在台阶上,F a 、F b 、F c 、F d 分别表示A 、B 两点可能的弹力方向.其中F a 、F c 是竖直向上,F b 、F d 垂直于棒的方向斜向上。
其中正确表示棒上A 、B 两点所受弹力的有 ( )DCBAA .F a 、F cB .F b 、F cC .F a 、F dD .F b 、F d第II 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填空题、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24分.)13.(8分)要测定个人的反应速度,按图所示,请你的同学用手指拿着一把长30 cm 的直尺,他的手抓在28cm 处,你的手候在2cm 处,当他松开直尺,你见到直尺向下落下,立即用手抓住直尺,记录抓住处的数据,重复以上步骤多次。
现有A 、B 、C 三位同学相互测定反应速度得到的数据(单位:2这三位同学中反应速度最快的是______同学,他的最快反应时间为_______s 。
(g = 10 m/s2). 14.(16分)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 、B 、C 、D 、E 、F 、G 共7个计数点,如下图所示,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分别为AB =3.62 cm ,BC =4.38 cm ,CD =5.20 cm ,DE =5.99 cm ,EF =6.80 cm ,FG =7.62 cm ,每两个相邻的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0.10 s .(1)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________(选“交流”或“直流”)电源。
(2)BD 过程的平均速度,BD v =___________m/s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出打下B 、C 、D 、E 、F 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式(要求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v B =_______m/s ,v C =_______m/s ,v D =________m/s ,v E =_______m/s ,v F =___ ___m/s .(4)将B 、C 、D 、E 、F 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上,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图2-10(5)根据上图中的v-t 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为_______m/s 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总分60分,.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一物体以8m /s 的初速度,—2m /s 2的加速度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求物体在开始滑行后6 s 内通过的路程。
某同学解答如下: 解:物体在6 s 内通过的路程S =v 0t +21at 2=8×6+21×(-2)×62=12m 该同学的解答是否正确?如果正确说明理由;如果错误,请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和结果。
16.(8分)一质点沿一直线运动,先以10m/s 的速度匀速前进3s ,接着又以2.5m/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4s ,最后以大小为10m/s 2的加速度匀减速运动直至停止。
求:(1)画出整个过程的速度时间(v-t)图像;(2)总位移;17.(12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5 s 后速度减小为原来的一半,又知道最后2 s 内运动的距离是2 m .求: (1)物体从减速到停止所用的时间; (2)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和初速度; (3)减速运动的最大距离. 18.(8分)如图2kg 的木块 P 放在水平的木板上,向左抽动木板时木块 P 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测力计的指针指在4N 处, g =10m/s 2。
则 ⑴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方向如何?19.(12分)一路灯距地面的高度为h ,身高为l 的人以速度v 匀速行走,如下图所示.(1)试证明人的头顶的影子做匀速运动; (2)求人影的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 20.(12分)弹力F 的大小与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试由图线确定(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3)弹簧伸长0.10 m 时,弹力的大小.高一年级物理学科期中考试答卷纸第II 卷(非选择题,共84分)二.实验题:(本题2小题,共24分.) 13. (8分) , 14. (1)(2分)________(2)(3分)__________m/s ;(3)(5分)_______ , 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 , ___ ___ .(4)(4分)(5)(4分)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三.计算题(本题共6小题,总分60分。
解答应写明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5.(8分)16.(8分)17. (12分)18. (8分)19. (12分)20.(12分)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测试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单项选择题:二.填空题、实验题: 13: C 、 0.2 14:(1)交 流 (2)0.479(3)0.400 0.479 0.560 0.640 0.721 (4)图略 (5)0.80三、计算题15:解:根据物体实际运动情况,物体实际运动时间为t,由v =v 0+a t 得t=4s将t 代入x =v 0t +21at 2=8×4+21×(-2)×42=16m (也可由v 2-v 02=2a x 计算)16:解:(1)v-t 图象(2)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就是质点运动的总位移x即x=x 1+ x 2+ x 3 =10×3m+(10+20)×4/2m+20×2/2m=110m17.解:(1)由题意得,前5 s 内速度减少一半,再经过5 s 速度应减少为零,运动时间为t =10 s.(2)设加速度为a ,初速度为v 0,则21at 2=2,得a =1 m/s 2,再由v=v 0+at 得20v =v 0-1×5,v 0=10 m/s.3eud 教育网 百万教学资源,完全免费,无须注册,天天更新!3eud 教育网 教学资源集散地。
可能是最大的免费教育资源网! (3) x m =v 0t+21at 2=50 m.18.解:(1)由题意分析可知:物块所受摩擦力为4N ,方向向左。
(2)由N f =μ 可得 2.0204N f ===μ19.解:(1)设t=0时刻,人位于路灯的正下方O 处,在时刻t ,人走到S 处,根据题意有OS=vt .过路灯P 和人头顶的直线与地面的交点M 为t 时刻人头顶影子的位置,如图所示,OM 为人头顶影子到O 点的距离.由几何关系可知OM h =OS OM l -,解得OM=lh hv -t .因OM 与时刻t 成正比,故人头顶的影子做匀速运动.(2)由图可知,在时刻t ,人影子长度为SM ,由几何关系,有SM=OM-OS ,可得SM=l h lv -t ,故影子长度随时间的变化率为k=lh lv -.20.解:(1)由题意得原长为10 cm.(2)F =10 N 时,x =5 cm =0.05 m ,根据F=kx ,得k=x F =05.010 N/m=200 N/m.(3)F=kx=200×0.1 N=2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