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图书漂流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

合集下载

幼儿园图书漂流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

幼儿园图书漂流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

幼儿园图书漂流活动现状及发展策略探析作者:胡马琳蔡迎旗来源:《早期教育(教师版)》2015年第09期【摘要】本文以武汉市、杭州市两所幼儿园为例,采用正式与非正式访谈法,在详细叙述幼儿园图书漂流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指出其存在漂流理念模糊、图书资源贫乏、家园合作缺乏、活动评估不足的问题,并提出广泛宣传,树立漂流理念;整合资源,丰富漂流书籍;加强合作,发挥家园合力;动态评估,增加漂流活力的可持续发展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图书;图书漂流;阅读【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5)09-0045-04一、图书漂流的发展历程图书漂流源起于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方法类似于中世纪的“漂流瓶”:读者将自己拥有却不再阅读的书籍贴上特定的标签后,投放到公园长凳、咖啡馆桌上、博物馆走廊、图书馆楼梯等公共场所,无偿地提供给拾取的人阅读。

拾取人阅读之后,根据标签提示,再以相同的方式将书投到公共环境中去,让别人也去分享自己的图书,交流彼此的感受,让世界变成一个大图书馆。

2001年4月,美国的罗恩·霍恩贝克(RonHornbaker)开设了图书漂流网站,因其依托于因特网发展迅速,很快波及整个欧美,风靡全球。

我国图书漂流最早可以追溯到2004年春风艺社发起的图书漂流活动,2005年起,北京、上海、南京、湖南、大连等地也相继启动了相关活动。

2006年以后,“图书漂流”作为一种新颖、时尚的阅读方式开始备受关注,到2010年,该活动已扩展到广东、江苏、安徽、广西、吉林、浙江、厦门、深圳等省市,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时尚被人们接受。

从开展图书漂流活动的主体来看,我国图书漂流活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图书馆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中小学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图书出版机构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幼儿园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其他机构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如共青团组织、社区街道等)、个人构建网站开展的图书漂流活动。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飘流活动总结引言概述:图书飘流活动是一种以图书交流为核心的社交活动,通过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放置在公共场所,让其他人借阅并传递给下一个读者,从而促进图书的流动和交流。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组织了一次图书飘流活动,通过这篇文章,将对该活动进行总结和评价。

一、活动策划与准备1.1 活动主题确定在策划图书飘流活动之初,我们首先确定了活动的主题,例如“夏日阅读”、“经典文学”等,以吸引更多读者参预。

1.2 场地选择与布置我们选择了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如图书馆、咖啡馆等作为活动的场地。

在场地布置方面,我们精心设计了飘流书架,并标注了活动的宣传海报,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1.3 图书采集与整理为了保证飘流书架上的图书质量,我们提前进行了图书的采集和整理工作。

通过捐赠、购买和借阅等方式,我们采集了一批优质的图书,并对其进行了分类和整理,确保每本图书都能够吸引读者的兴趣。

二、活动开展与宣传2.1 活动时间与规则宣布在活动开始前,我们提前宣布了活动的时间和规则,包括借阅时长、借阅次数等,以便读者能够清晰了解活动的要求。

2.2 宣传推广为了吸引更多读者参预图书飘流活动,我们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推广。

通过社交媒体、校园广播、海报等渠道,我们向大众宣传了活动的意义和参预方式,并鼓励大家积极参预。

2.3 活动开展与监督在活动期间,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飘流书架的管理与监督,确保图书的流动和顺利进行。

同时,我们也鼓励读者积极参预,分享借阅心得和推荐书目,增加活动的互动性。

三、活动成果与反馈3.1 图书流动情况通过活动期间的统计和监测,我们发现图书飘流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部份图书都得到了借阅,有些甚至被多次借阅,形成为了良好的图书流动。

3.2 参预读者反馈我们采集了一些参预读者的反馈意见,大部份读者对活动表示了肯定和支持。

他们认为图书飘流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分享阅读心得的平台,增加了他们的阅读乐趣。

3.3 改进与展望根据读者的反馈意见,我们总结了一些改进的方向,例如增加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加强活动的宣传力度等。

我国图书漂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我国图书漂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2 国 内外 图书漂流 的发展现 状
21 国 外 图 书 漂 流 的 发 展 现 状 .
书 友 70 0多 人 , 册 图 书 超 过 90 0余 册 , 在 北 京 和 乌 0 注 0 并
鲁木齐等地设有 “ 图书漂流 ” 3 站[ J 。近几年来 , 国的图书漂 我
流 网站 发 展 之 迅 速 , 头 之 强劲 , 今 有 增无 减 。 势 至
图书的局限性 , 使图书得到 自由放飞 。图书漂流要实现使社
会 大 众 将 读 书 当 作 日常 生 活 中 的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图书 漂 流 活 动 的 宗 旨是 : 享 、 任 、 播 。 分 信 传 为此 , 们 还 给 了 图书 漂 流 活 人
动一个 响亮的 口号: 爱它 , 就放 了它【 l J 。
【 关键词 】 图书漂流; 读者参与; 发展对策
【 btat】 As c r s T ippr r f pa sh ai fh o k rsi di rdcsh tao f okc si o d hs aebi y xli e nn o e o os ga t ue te i t no o os gahme e e n t me g t b c n n n o l su i b r n t n a
全 世 界 首 个 图 书漂 流 网站 :t :b o cos gCI, 该 网 站 h p/ o k rsi . T t / n OI
的标志 为一本奔 跑的书, 出了网站的主题。 突 从此 , 图书漂 流 活动 的方式扩展 到虚拟 网络领域并得到迅速发展 , 已经波及 到欧美各 国。截至 2 0 0 8年, 全世界 己拥有约 6 万名会 员和 5
图书漂流活动最早起源于 2 0世纪 6 0年代的欧洲 , o gg8 2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飘流活动总结一、活动简介图书飘流活动是一种推广阅读、分享知识的活动。

参预者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放置在指定的地点,其他人可以免费借阅并阅读,然后再放回原地或者放置在其他地方供他人借阅。

这种活动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丰富阅读资源,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二、活动目标1. 提倡阅读:通过图书飘流活动,鼓励更多的人参预阅读,培养阅读习惯,提高阅读兴趣和能力。

2. 促进交流:通过图书飘流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3. 分享知识:通过图书飘流活动,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图书,扩展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

三、活动策划与准备1. 确定活动时间和地点:选择一个适合的时间和地点进行图书飘流活动,例如社区公园、图书馆或者学校。

2. 宣传推广:制作宣传海报,通过社区公告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活动,吸引更多人参预。

3. 筹备图书:鼓励居民主动捐赠图书,也可以联系当地书店或者图书馆寻求合作,增加图书资源。

4. 准备飘流箱:准备一个专门用于放置图书的箱子,并在箱子上标明活动的宣传标语和联系方式。

5. 制定活动规则:制定清晰的图书飘流活动规则,包括借阅时间、借阅数量、书籍保护等,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活动流程1. 开幕仪式:在活动开始前,举行简短的开幕仪式,介绍活动的目的和规则,感谢参预者的支持。

2. 图书放置:参预者将自己捐赠的图书放置在飘流箱中,并填写相应的借阅登记表。

3. 借阅与阅读: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借阅飘流箱中的图书,借阅时间普通为一周摆布,可以续借一次。

4. 归还与传递:借阅者在阅读完图书后,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归还图书,也可以选择将图书放置在其他地方供他人借阅。

5. 活动推广:活动期间,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社区公告栏等渠道不断宣传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参预。

五、活动效果评估1. 参预人数:统计活动期间参预借阅的人数,以及捐赠图书的人数,评估活动的受欢迎程度。

2. 图书流动情况:记录图书的借阅次数和流动情况,评估图书飘流活动的效果和影响力。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标题: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引言概述:
图书漂流活动是一种流行的社交文化活动,通过分享和交换图书,使读者们能够扩展阅读范围,丰富知识,同时也促进了社区的交流和互动。

本文将对图书漂流活动进行总结,从活动的背景和目的、活动的组织与策划、活动的执行与反馈、活动的影响与展望等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活动的背景和目的:
1.1 图书漂流活动的起源和发展
1.2 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1.3 活动的受众和参与方式
二、活动的组织与策划:
2.1 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伙伴
2.2 活动的策划流程和时间安排
2.3 活动的预算和资源调配
三、活动的执行与反馈:
3.1 活动的宣传和参与人数
3.2 活动的具体流程和亮点
3.3 活动的参与者反馈和改进建议
四、活动的影响与展望:
4.1 活动对社区文化的影响
4.2 活动对个人阅读习惯的影响
4.3 活动的未来发展和拓展方向
五、结语:
通过对图书漂流活动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活动在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知识分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活动的策划与组织是活动成功的关键,同时活动的执行与反馈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拓展图书漂流活动的形式和范围,使更多的人受益于这一有趣而有意义的社交文化活动。

以上是对图书漂流活动的总结,通过详细阐述活动的背景和目的、组织与策划、执行与反馈、影响与展望等方面,希望能够为读者们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和参与图书漂流活动的视角。

图书漂流活动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交流方式,更是一种促进社区共建和个人成长的重要途径。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图书漂流活动中,共同分享知识和快乐。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漂流活动总结

图书飘流活动总结引言概述:图书飘流活动是一种旨在促进图书分享和交流的活动形式。

参预者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书放置在指定的地点供他人借阅,并可以借阅他人留下的图书。

这种活动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阅读经验,还可以促进社区的交流和互动。

本文将对图书飘流活动进行总结,探讨其意义和效果。

一、活动组织与宣传1.1 确定活动地点和时间:在选择活动地点时,应考虑人流量较大的区域,如公园、商场等。

活动时间可以选择周末或者假期,以方便更多人参预。

1.2 制定活动规则:活动规则应明确简洁,包括图书放置和借阅的流程、借阅期限、归还方式等。

同时,还应规定参预者对图书的爱护和保管责任。

1.3 宣传活动信息:通过社交媒体、宣传海报等渠道,宣传活动的目的、时间、地点和规则。

可以邀请媒体进行报导,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二、参预者的积极性和反馈2.1 增加图书种类和数量:组织者可以通过募集捐赠、购买等方式,提供更多样化的图书选择,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

2.2 鼓励参预者分享读后感:通过设置读后感留言板或者线上平台,鼓励参预者分享对图书的感悟和评价,促进交流和互动。

2.3 采集参预者的反馈意见:定期进行问卷调查或者组织座谈会,了解参预者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及时改进活动的不足之处。

三、社区交流和互动3.1 主题活动和讲座:组织图书飘流活动的同时,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举办相关主题讲座,如阅读分享会、作家见面会等,进一步促进读者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3.2 组织读书会和读书讨论小组:通过定期组织读书会或者读书讨论小组,让参预者有机会深入交流和分享对图书的理解和感受。

3.3 联合其他社区组织:与其他社区组织合作举办联合活动,如文艺演出、手工制作等,为参预者提供更多多样化的交流平台。

四、图书飘流活动的影响4.1 拓宽阅读视野:参预图书飘流活动可以让读者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图书,拓宽阅读视野,培养阅读兴趣。

4.2 促进社区文化建设:图书飘流活动可以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加强社区凝结力。

我国图书漂流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图书漂流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

我国图书漂流活动可持续发展研究打开文本图片集摘要图书漂流活动在国内已有十余年发展历史,从风靡全国到趋于和缓,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接受和推广。

然而国内图书漂流短期活动居多,活动效果和影响力有限,缺乏长期可持续发展运作机制。

图书漂流活动长期稳定的发展,需要抓住读者、漂流图书、漂流媒介和分享文化四个要素,从这四个要素出发对图书漂流活动进行完善,将有助于图书漂流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图书漂流北京林业大学读书分享分类号G252DOI10.16810/ki.1672-514X.2019.04.008Abstract Book crossing has been developed for more than ten years in China. From fashionable all over the country to moderate,it is accepted andpromot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But most book crossing activities in Chinaare short-term,having limited effect and influence among the public and lacking operational mechanism of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For the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ook drifting,four elements including readers,crossing books,crossing media and sharing culture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Perfecting the book crossing activities from these four elements will contribute 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book crossing activities.Keywords Book crossing.Beijng Forestry University.Shared reading.图书漂流(Book crossing)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欧洲,读书人将自己读完的书,随意放在公共场所,捡获这本书的人可取走阅读,读完后再将其漂出,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

我国图书漂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我国图书漂流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4 7

图 书馆工 作 ・
21 0 2年
第 3期
书漂流 的发展 也 存 在 着 很 多亟 待 解决 的问题 , 主
要 表 现在 以下几 点 : 3 1 社会 关 注度和 参与度 偏低 . 在我 国倡导 全 民学 习 、 身 学 习 的社 会 背 景 终 下, 图书 漂流 活动作 为非盈 利 的公益 性活 动 , 需要
来, 而且能够使人们就近获得阅读的机会 , 同时也 使众多的阅读者在阅读分享、 信息交流中获得 身 心愉悦的体验。 1 图书漂 流 的 内涵 图书漂流借助于古老的爱情传说 一漂流瓶而 命名 , 是人们知识共享 资源循环再利用的一种有 效 的方式 , 也是 一种 自由传递 知识 的活动 , 其英 文 名称为 bo r s g 0 4 okc s n 。20 年版的《 明牛津英 oi 简 语字典》 对图书漂流的解释为:名词 , “ 将一本书遗 留在公共场所供给其他人拾取并阅读 , 而后再 照 此 行事 的活动 ” 与漂流 活动 的人 被称 为 “ 书 。参 图 漂流 客” 也 被成 为“ 友” , 漂 。图书漂 流作 为一种全 新 的知 识信 息 获取 方 式 , 不 同于 传统 的书籍 借 它 阅方 式 , 受 时 间、 间等 客 观 因素 的 限制 , 破 不 空 突 了传统图书馆在 固定地点、 固定建筑中借 阅图书 的局限性 , 图书得到 自由放飞。图书漂流要实 使 现使社会大众将读书当作 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 , 图书漂流活动的宗 旨是 : 分享、 信任 、 传播。 为此 , 人们 还 给 了图书漂流 活动一个 响亮 的 口号 : 爱它 , 就放 了它 【 。 1 J 2 国 内外 图 书漂流 的发展现 状 2 1 国外 图书漂流 的发展 现状 . 图书漂流活动最早起源于 2 世纪 6 年代的 0 0 欧洲 , 指的是书友们将 自己拥有却不再 阅读的书 籍贴 上特定 的标 签后 , 投放 到公共 场所 , 地 提 无偿 供 给 拾取 的人 阅读 。拾到 书的人可 以暂 时成为该 书 的拥有者 , 阅读 后须 按照标 签 的提 示 , 以相 同 再 的方 式 将 该 书 投 放 到 公 共 环 境 中 去[ 3。这 代 表 3 ] 了上世纪传统意义上的图书漂流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 u eo bo k c o sn , dtn aieyp o sit es san bed v lp e a tc f o sco sn . her l f o - r si g a ttv l r be n ot u t ia l e eo m n tci so bo k r s ig n e h t
【 ew rs B o-rsi ; eo cso fr t; ut nbe ee p n K y od 】 okcos gR su e cno y S s ialdv l met n r mi a o
图书 漂 流 活 动 源 于上 世 纪 6 代 的 欧洲 ,该 活 动 是 指 0年
年 来 都 是 尊 重 书 籍 、 重 知 识 的 民 族 , 国 自古 以 来 就 有 崇 尊 我 尚 读 书 的优 良传 统, 读 是 我 们 这 个 民族 最 古 老 的 话 题 和 传 阅 统 。 改 革 开 放 以 来 , 国 的经 济 文 化 建 设 取 得 了令 人 瞩 目的 我 成 就 , 是 存 在 不 少 追 求 物 质 欲 望 和 享 乐 主 义 的 现 象 , 大 但 广
提 出要 对图书漂流进行合理定位 、 更新观念、 整合 资源、 制定漂流规则等 , 步探讨 了图书漂流的可持 续发展 策略 。 初
【 关键词 】 图 s at】 Ihs enf e er s c okc si t e hn, u iw s a ntdvl metO e aio t ru h Abt c t a be v as i e o - os ge e dC i btt a ko s ee p n. nt s f oog r s i y n b r n nr a we i o h b s ah
关 图书 漂 流 ” 活 动 。2 0 的 0 6年 以 后 , 图 书漂 流 ” 为一 种 “ 作 新 颖 、 尚 的 阅读 方 式 开 始 火起 来 , 止 至 2 1 年 , 活 动 已 时 截 00 该
版 社 就 曾把 三 本 畅 销 书— — 石 钟 山的 《 地鬼 子 》、洪 峰 的 遍
再 次下 降 3 %,比 19 9 9年 则下降 了 1.%r 2 0 1 2 07年 图书阅 7 1 ;
读 率 为 4 .%;0 8年 为 4 .%, 最 近 一 次 2 0 8 8 20 93 而 0 9年 国 民 图 书 阅读 率 为 5 . 呈 逐 渐 上 升 趋 势 。 读 率 出现 增 长 , 要 01 %, 阅 主 是 由于 近几 年 从 中 央 到地 方对 国 民 阅读 普遍 重视 , 项 阅 读 各
民的 阅读 率 ( 狭义 , 同)为 6 .%,0 1 为 5 .%,0 3 下 04 2 0 年 42 2 0
年 为 5. , 20 1 % 而 0 5年 为 4 .%, 次 低 于 5 %, 2 0 7 87 首 0 比 0 3年
由于语言差异等 问题,图书漂流活动在华语范 围内影响 不大 。l w 和 i e 一次瑞士 的旅行 中第一次拾取 到漂 流 a o a 在 n 书, 了使更多的中国人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活动中来 , 为 他们 建立了中国的图书漂流网站 ,旨在在更大 的范 围内加强书友 沟通 , 促进 中国人之 间的知识交流 , 目前 已有 注册 书友 40 0 0 多人, 注册图书超过 4 0万册。 更早 的 2 0 , 0 在 0 4年 春风文艺出
民众 出现信 仰危机 、 道德缺 失等 问题 , 整体 的精 神文明建设
疲 软 , 时也 不 再像 过 去 那 样 重 视 读 书 。根 据 中 国 出 版 科 学 同
2 0 年 4月, 01 在美 国 K na 市附近 的一个小村 庄, a ss 罗恩 ・ 霍
恩 贝克 ( o Ho a e) 开 设 了 一 个 图 书 漂 流 ( ww R n mb kr w .
活动增 多, 再加上 “ 农家书屋 ” 的大规模 建设 , 这些都对提高
国 民 的 图 书 阅读 率起 到 不 小 的 作用 。
《 革命 , 革命 了》和 阎连科 的 《 活 》 行 了 “ 受 进 放书 漂流 ”。 20 0 5年起, 北京 、 上海 、 南京、 湖南、 大连等地也相继启动 了有
专题 研 究
新 世 纪 图书馆
2 1 第9 0年 期 1
我 国图书漂流活动 现状及发展 策略探析
郭 芹 罗 燕 ( 徽 学 理 院) 安 大 管 学
【 摘 要 】 图书漂 流进入我 国 已经超过 5 , 年 但其发展仍较为 薄弱 。论文分析 了我 国图书漂流 活动 的现 状 , 在此基础上
a ay i obo k c o sn ci t n Chia hi pe r p s st a e ars r ai ai n l ,u aec n e t o n lsst o — r si ga t y i n ,t spa rp o o e o m k e ev t r to al pd t o c p ,c mbier s u c sa d m a e vi on y n e o r e n k
研 究所对我 国全 民阅读进 行调查 的结果显示 :9 92 0 1 9.0 5六
年 期 间 我 国 国 民 阅 读 率 持 续 走 低 :9 9年 首 次 调 查 发 现 国 19
b o cos gcm)网 站 , 此 图 书 漂 流 活 动 得 以 迅 速 发 展 , o k rsi . n o 从 虽 不 足 四年 , 已波 及 欧 美 【 却 1 1 。
书友将 自己不再阅读 的书贴上特定的标签投放到公共场所 , 如公 园的长凳上 , 无偿地提供给拾取 到的人 阅读 。拾 取的人
阅读 之 后 , 据 标 签 提 示 , 以相 同 的 方 式 将 该 书 投 放 到 公 根 再 共 环 境 中 去 。 互 联 网 的 出 现 加 速 了 图 书 漂 流 活 动 的普 及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