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与印刷案例宝典

合集下载

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ppt课件

书籍设计与印刷工艺ppt课件
四、印刷纸张
1、纸张的种类
最常见纸张: (5).双胶纸:60-180g大度.正度均有,
用于中档印刷品以国产、合资及进口常见。 (6).新闻纸:55-60g滚筒纸、正度纸.报纸选用。 (7).无碳纸:40-150g大度、正度均有,有直接复写功能,
纸价不同,有七种颜色,常用于联单.表格。 (8).铜版纸:
书宋体
仿宋体 黑体 楷体
图9-2/字体
B、文字字号的选择 我国对文字大小采用以“号数制”为主,“点数制”为辅的原则
进行度量 正式出版的书籍,正文的字号一般为5号,其他出版物,对字号的需求可
按需要确定。 C、图像的网点线数
网点线数:指单位长度(每英寸或每厘米)内所排列的 网点个数, 用LPI或LPC表示。在习惯上也称“网屏线数”或“网目数”。
图9-1/纸张开度
2):掌握好印前的基本知识
A 文字字体的选择 汉字字体在印刷上一般分为两大类: 印刷基本字体: 如书宋体、仿宋体、楷体和黑体 美术字体或艺术字体:
为了美化版面,在印刷中也采用一些 新创的美术字体,如:隶书、综艺、 行楷、美黑等等,这些字体一般使用 在广告页和期刊、报纸的标题字中, 不做正文使用。
开本的确定 书籍开本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书籍的外形的美观程度,是书籍设计中 的重要一环,在印刷过程中了解书籍的开本,就可以对书籍使用纸张的大 小灵活选择,因为不同开本的书籍,选用的纸张尺寸也不同。纸张的大小 选择不合适,容易造成纸张的浪费,增加印刷成本。
(注解)开本 开本指书刊幅面的规格大小,即一张全开的印刷用纸裁切成多少 页常见的有三十二开(多用于一般书籍)、十六开(多用于杂志)、六 十四开(多用于中小型字典、连环画)。
有上纸.中纸.下纸之分, 纸价不同(见纸价分类)。

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指南范本1

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指南范本1

平面设计与印刷制作指南第1章基础知识 (3)1.1 设计原则 (3)1.1.1 对比与统一 (3)1.1.2 对齐与平衡 (3)1.1.3 重复与节奏 (3)1.1.4 留白与层次 (3)1.2 印刷工艺简介 (3)1.2.1 凸版印刷 (4)1.2.2 平版印刷 (4)1.2.3 数码印刷 (4)1.2.4 丝网印刷 (4)1.3 色彩理论 (4)1.3.1 色彩三要素 (4)1.3.2 色彩混合 (4)1.3.3 色彩搭配 (4)1.3.4 色彩心理 (4)第2章设计软件操作 (4)2.1 常用设计软件介绍 (5)2.1.1 Adobe Photoshop (5)2.1.2 Adobe Illustrator (5)2.1.3 CorelDRAW (5)2.1.4 InDesign (5)2.2 Adobe Photoshop操作技巧 (5)2.2.1 使用图层 (5)2.2.2 利用路径工具 (5)2.2.3 调整色彩平衡 (5)2.2.4 滤镜效果应用 (6)2.3 Adobe Illustrator操作技巧 (6)2.3.1 使用矢量工具 (6)2.3.2 掌握锚点编辑 (6)2.3.3 应用颜色和渐变 (6)2.3.4 使用符号和样式 (6)第3章设计元素与排版 (6)3.1 文字设计 (6)3.2 图形设计 (7)3.3 排版布局 (7)第4章印刷材料与工艺 (7)4.1 纸张选择 (7)4.2 油墨与印刷方式 (8)4.3 特殊印刷工艺 (8)第5章设计规范与标准 (8)5.1.1 常见纸张尺寸 (8)5.1.2 常见名片尺寸 (9)5.1.3 常见宣传单页尺寸 (9)5.2 印刷标准与要求 (9)5.2.1 印刷颜色 (9)5.2.2 分辨率 (9)5.2.3 出血设置 (9)5.2.4 印刷装订 (9)5.3 文件格式与输出设置 (10)5.3.1 文件格式 (10)5.3.2 输出设置 (10)第6章色彩管理 (10)6.1 色彩模式与转换 (10)6.1.1 色彩模式概述 (10)6.1.2 常用色彩模式 (10)6.1.3 色彩模式转换 (11)6.2 色彩校正与匹配 (11)6.2.1 色彩校正 (11)6.2.2 色彩匹配 (11)6.3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 (11)6.3.1 印前色彩管理 (12)6.3.2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控制 (12)6.3.3 印后色彩检验 (12)第7章图片与图像处理 (12)7.1 图片选择与处理 (12)7.1.1 图片选择原则 (12)7.1.2 图片处理方法 (12)7.2 拼版与修图技巧 (13)7.2.1 拼版技巧 (13)7.2.2 修图技巧 (13)7.3 矢量图形与位图图像的应用 (13)7.3.1 矢量图形的应用 (13)7.3.2 位图图像的应用 (13)第8章印前检查与预览 (13)8.1 印前检查清单 (13)8.2 打样与校色 (14)8.3 PDF文件预览与检查 (14)第9章印刷问题与解决方案 (15)9.1 常见印刷问题分析 (15)9.1.1 套印不准 (15)9.1.2 网点丢失 (15)9.1.3 颜色偏差 (15)9.1.4 油墨干燥不良 (15)9.2.1 故障排查步骤 (15)9.2.2 解决方案实例 (15)9.3 印刷品质提升技巧 (16)9.3.1 优化版面设计 (16)9.3.2 选择优质材料 (16)9.3.3 控制印刷工艺 (16)第10章印后加工与装订 (16)10.1 印后加工工艺介绍 (16)10.2 装订方式与选择 (17)10.3 印后加工质量控制要点 (17)第1章基础知识1.1 设计原则在设计过程中,遵循一定的设计原则是创作出既美观又实用的平面作品的基础。

印刷设计实例与欣赏

印刷设计实例与欣赏
包装设计要吸引消费者的眼球,提高产品的销售 和认知度,如采用鲜艳的颜色、独特的形状等。
信息清晰
包装上的信息要清晰明了,包括产品名称、品牌 标志、生产日期等,方便消费者了解产品信息。
03
印刷设计欣赏与评价
优秀印刷设够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同 时传达出设计的主题和氛围。
印刷设计的发展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印刷设计逐渐向数字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现代 印刷设计注重个性化和创意,强调视觉效果和用户体验,同时与数字媒体和网络 技术的结合也使得印刷设计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和灵活。
印刷设计的分类与特点
印刷设计的分类
印刷设计主要分为商业印刷、文化印刷、 包装印刷和数字印刷等几个领域。每个领 域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要求,需要根据不 同的需求和应用进行具体的设计和制作。
图文搭配要合理
版面中的图片和文字要相互搭配,图片的位置、大小、颜色等要与文 字相协调,提高版面的视觉效果和可读性。
图片与插图的挑选与布局
图片质量要高
印刷品中的图片质量要高,避免模糊、失真或像素过低等问题 ,以保证印刷品的质量和视觉效果。
插图要符合主题
插图要与印刷品的内容和主题相关,能够直观地表达内容,增 强视觉效果。
布局要合理
图片和插图的布局要合理,要根据版面的需要和设计要求进行 安排,避免过于拥挤或空旷。
文字的可读性与排版
字号要合适
文字的大小要合适,以保证印刷品整体的易读性 和可读性。一般来说,正文采用10pt~14pt的字 号,标题采用18pt~36pt的字号。
字体选择要考虑可读性
字体的选择要考虑其可读性,一些字体(如草书 、行书等)虽然美观但不易于阅读,不适合用于 印刷品。常用的可读性较好的字体有宋体、黑体 、楷体等。

印刷品设计实例

印刷品设计实例

印刷品设计实例
概述
本文档将介绍一些印刷品设计的实例,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印刷品设计的基本目标和要点。

实例一:海报设计
海报设计是一种常见的印刷品设计形式。

下面是一些海报设计的要点和实施策略:
- 简洁明了的设计风格,突出主题和信息。

- 使用大字体和鲜艳的颜色来引起观众的注意。

- 合理布局文字和图片,确保信息传达清晰。

- 注意选择合适的纸张材料和印刷技术,以使设计效果更加出色。

实例二:名片设计
名片是商务交流中常用的印刷品。

以下是一些名片设计的要点
和实施策略:
- 使用简约和专业的设计风格,突出个人或公司的形象。

- 选择合适的字体和颜色,确保信息易于阅读。

- 注意布局,确保信息有序并易于找到。

- 选择高质量的纸张材料和印刷技术,以体现个人或公司的品
质和专业形象。

实例三:小册子设计
小册子是宣传和推广活动中常用的印刷品。

以下是一些小册子
设计的要点和实施策略:
- 确定小册子的目标和受众,以确定设计风格和内容。

- 合理安排篇幅和版面设计,使信息组织清晰。

- 使用图表、插图和图片来增加视觉效果和吸引力。

- 选择适合小册子使用环境和传播渠道的纸张材料和印刷技术。

结论
以上是一些印刷品设计的实例,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要点和实施策略。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帮助他们在印刷品设计中取得成功。

设计与印刷案例2

设计与印刷案例2

第二章 书刊中跨页两页面的处理
案例4 跨页两页面的色彩效果
• 封一、封二、封三、封四 • 封面———————封底 • 扉页
你知道吗?
• 建议:
• 1.封面与内页尽可能用同一品牌的纸。 • 2 .扉页与封面用同样的纸。 • 3.设计时尽可能不选用易产生明显色差的蓝紫色 系列和灰色系列。 • 4.印刷时,要等一个跨页印完后再印另一个。
色令: 500张全张纸单面印单色为1色令。 1000张对开纸单面印单色为1色令。
10000张对开双面四色印刷费用计算:
对开上版费×印版数+总印数/1000 ×色数×面数 ×印工费 =75×8+10000/1000 ×4×2×30=3000元
• 金、银墨印刷按印刷面积计算:
面积≤30%,一色做两色计算; 50%>面积>30%,一色做三色计算; 50%<面积<100%,一色做四色计算。
3.书芯后面的插页
净尺寸为:(书芯宽度-10mm)×书芯长度 8个页码,刚好与书芯凑齐一个对开版的正反面。 可安排4个页码在一个四开版上,共2个版面, 正反面印刷。
4.中间插页
净尺寸为:(书芯宽度-10mm)×书芯长度 16个页码可安排8个页码在一个对开版面上, 正反面印刷。
5.四折页 正反面共8页码,4个页码为一个大页,共正反2个 大页,该大页尺寸: 长度:16开宽度×4=对开长度 宽度:16开长度 这样,可以安排成一个对开上下自翻版印刷,如 图所示。
案例1 印刷品开本尺寸的设定
一、单张纸规格: 正度:787mm×1092mm 大度:889mm×1194mm
• 开本:全张——64开
A6
A4
A2
四开
A0
A5

印刷设计实例与欣赏

印刷设计实例与欣赏

印刷设计的历史和发展
01
印刷技术的发明和发展为印刷设计提供了基础。
02
19世纪初,随着金属板印刷和石板印刷技术的发展,印刷设计
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20世纪中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数字印刷和桌面出版系
03
统的出现,印刷设计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印刷设计的未来趋势
个性化和小批量定制化 动态印刷和交互式设计
构图与版面设计能力
运用构图和版面设计原则,合理安排元素的位置和大小,以增强视觉效果和阅读体验。
超凡的创意思维能力
01
创意构思能力
02
创意表现能力
能够提出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案,具 备创意灵感和创新能力。
能够将设计方案转化为具体的视觉形 象,运用图形、文字和符号等元素进 行创意表现。
03
创意解决问题的能力
报纸印刷设计应将信息分 类、分版块呈现,方便读 者快速找到所需内容。
标题醒目
报纸印刷设计中标题的处 理很重要,要突出重点信 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图片点缀
报纸印刷设计中可适当使 用图片进行点缀,增加版 面的视觉效果。
03
印刷设计欣赏要点
色彩搭配的欣赏要点
色彩搭配的和谐
设计时应遵循色彩搭配的 原则,如近似色搭配、互 补色搭配等,使整体色彩 感觉协调、舒适。
宣传册印刷设计实例
1 2
布局合理
宣传册印刷设计应注重页面的布局和信息的排 列,突出重点信息,增强可读性。
图文并茂
宣传册印刷设计中应适当使用图片和图表,辅 助文字内容,使信息更直观。
3
色彩鲜明
宣传册印刷设计的色彩要协调、鲜明,增强视 觉冲击力,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专色印刷的案例

专色印刷的案例

专色印刷的案例
专色印刷的案例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例子:
1. 茅台酒瓶的专色印刷:茅台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其包装瓶的印刷工艺非常独特。

茅台酒瓶上的图案和文字采用专色印刷,使得酒瓶的外观更加精美、高贵,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

2. 人民币的专色印刷: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其印刷工艺非常严格。

人民币上的图案和文字采用专色印刷,可以防止伪造和篡改,同时也可以提高钞票的防伪性能,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3. 儿童图书的专色印刷:儿童图书通常采用鲜艳、明亮的色彩,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专色印刷可以更好地还原图书中的色彩,提高画面的清晰度和质感,为孩子带来更加愉悦的阅读体验。

4. 时尚品牌的专色印刷:时尚品牌通常注重产品的外观和质感,专色印刷可以为时尚品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品质的印刷效果。

例如,香奈儿、LV等
时尚品牌经常采用专色印刷来提升产品的视觉效果和品牌形象。

5. 建筑图纸的专色印刷:建筑图纸通常需要非常精确地表示各种颜色和线条,专色印刷可以更好地满足建筑图纸的印刷需求,确保图纸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总之,专色印刷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特点,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高品质的印刷效果,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品牌形象。

幼儿园园本印刷案例分享

幼儿园园本印刷案例分享

幼儿园园本印刷案例分享
幼儿园园本印刷案例分享
作为幼儿园,园本是每学年必须出版的一本书。

园本包含了学校的历史和文化,学生和教师的介绍,课程和活动的规划和实施等信息。

园本通过精美的设计和印刷,让父母和其他人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情况,同时也成为了一种留念和纪念的方式。

下面是我校2019年园本的设计和印刷案例:
设计
在设计园本时,我们的目标是充分体现学校的特点和文化,同时要与时俱进,让设计看起来现代化和富有创意。

我们选择了一个简洁、明快的设计风格,并将学校的校训和特色元素融入其中。

我们使用了大量的彩色照片和插图,以提高可读性和吸引力。

印刷
在印刷园本时,我们选择了高质量的纸张和油墨,以确保最终的成品质量。

我们还特别注意了排版和准确度,确保每一页都符合规格和标
准。

最终,我们采用了胶装方式,使园本更加牢固和耐用。

效果
最终的园本被家长和学生广泛好评。

他们赞扬了我们的设计、印刷和
排版工作,并非常喜欢园本的感觉和质量。

园本不仅是一个有用的信
息来源,还成为了学校形象的一种代表。

结论
设计和印刷一个幼儿园园本需要充分的准备和规划。

通过结合学校的
特点和现代元素,园本可以具备更多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印刷过程中,使用高质量的材料和技术也非常重要。

一个成功的园本设计和印刷案例,应该能够让读者感受到学校的文化和特点,并且能够长期使用和
保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绪论时间第1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印刷工艺、平版印刷机械、平版印刷特点和原理、以及印刷设计所要解决问题。

重点对印刷过程和流程的认识、印刷的特点、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在原理上的分析特点。

难点分析印刷工艺中的基本原理教学过程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的特点,以及传统印刷中存在的原理问题。

具体的内容包括:一.完成一件印刷品需要经过的步骤:二.模拟印刷中的理论印刷中的润湿原理印刷中的压力印刷中的油墨传递原理印刷中的油墨转移理论印刷中的水墨平衡问题小结小结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强调学习方法。

作业课题印刷中的润湿原理时间第1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印刷过程中润湿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的要求重点沾湿、浸湿、铺展原理在印刷中的应用难点沾湿、浸湿、铺展原理在印刷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表面张力与比表面能主要讲述表面张力、比表面能的物理意义,目的让学生掌握用表面张力和比表面能的理论指导实践。

二、水和油的化学结构与表面张力主要讲解水和油墨的表面张力,以及油墨表面张力的测试方法。

小结作业课题印刷中的润湿原理时间第1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通过对本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润湿原理的综合认识能力。

的要求重点沾湿、浸湿、铺展原理在印刷中的应用难点沾湿、浸湿、铺展原理在印刷中的应用教学过程一、液体在固体表面附着的条件从润湿基本原理出发,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工具,让学生掌握分析沾湿、浸湿、铺展在不同印刷方式中应用的原理。

二、接触角与润湿的关系重点讲解接触角与润湿的关系,让学生掌握用接触角判断润湿与否的方法,并启发学生推导接触角测量的方法及其应用特点。

小结小结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布置课后思考题2—3道。

作业课题印刷中的润湿原理时间第2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各种印版表面的润湿原理及特点。

的要求重点凸、凹、孔印版表面的结构特点和润湿性难点凸、凹、孔印版表面的结构特点和润湿性教学过程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印版表面的润湿原理,强调在印刷中的应用。

具体的内容包括:一、印版表面的润湿的概述强调印版表面润湿的基本含义二、凸版的表面结构和润湿性1、凸版的种类2、凸版的表面结构3、凸版的润湿性三、凹版的表面结构和润湿性1、凹版的种类2、凹版的表面结构3、凹版的润湿性小结作业课题印刷中的润湿原理时间第2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通过对本教学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润湿原理的综合认识能力。

的要求重点胶印印版表面的特点及润湿原理难点胶印印版表面的特点及润湿原理教学过程一、孔版的表面结构和润湿性1、孔版的种类2、孔版的表面结构3、孔版的润湿性二、平版的表面结构和润湿性1、胶印印版的种类2、胶印印版的结构3、印版的润湿4、胶印版润湿性的提高与保护小结课后作业:P20 第5题作业课题印刷中的润湿原理时间第2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各种墨辊、橡皮布的润湿性以及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

重点橡皮布的润湿性难点橡皮布润湿性的变化教学过程橡皮布、墨辊的润湿性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印版墨辊、橡皮布的润湿性,强调在印刷中的应用。

具体的内容包括:一、橡皮布的润湿性橡皮布的组成属非极性分子,主要来传递油墨,化学结构相似,能被油墨润湿2、橡皮布润湿性的变化分析印刷过程中的纸毛、纸粉对橡皮布表面性能的影响以及橡皮布的老化和晶化引起的橡皮布润湿性的变化。

小结作业课题印刷中的润湿原理时间第3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各种墨辊、橡皮布的润湿性以及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

重点墨辊的润湿性难点墨辊的润湿性教学过程橡皮布、墨辊的润湿性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印版墨辊、橡皮布的润湿性,强调在印刷中的应用。

具体的内容包括二、墨辊的润湿性1、墨辊润湿的条件2、墨辊的组成3、墨辊润湿性的变化小结作业课题印刷中的润湿原理时间第3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各种墨辊、橡皮布的润湿性以及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

重点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原理难点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条件教学过程油墨在承印材料上的附着一、油墨在承印物上的附着1.机械投锚效应2.油墨的二次结合力二、油墨在纸张上的附着纸张的组成成分分析油墨在纸张表面的附着既有机械投锚效应,又有二次结合力三、油墨在金属表面的附着金属表面的平滑度极高但金属表面为高能表面四、油墨在高聚物表面的附着高聚物表面的平滑度极高但为高能表面高聚物耐溶剂性差——注意选择合适的清洗剂小结作业布置作业:P20 T9课题印刷压力时间第3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测量方法以及压力分布的特点。

重点印刷压力的来源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难点胶印之印刷压力的来源教学过程第一节印刷压力的基本概念本节主要讲解印刷压力的基本含义,印刷工艺过程中应用的基本原理所在。

具体的内容包括:一、印刷压力在印刷中的作用分析不同印刷压力产生的后果,说明应选择适当的印刷压力,保持其稳定,对印刷十分重要。

二、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从直接表示方法入手,重点介绍间接表示方法——压缩量和压印宽度表示的方法。

但是不同的印刷方式表示方法不同。

三、印刷压力的测定方法总压力的测定、压印宽度的测定、压缩量的测定小结总结本节讲述内容,指明重点。

作业课题印刷压力时间第4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印刷压力的表示方法、测量方法以及压力分布的特点。

重点印刷压力的测定方法印刷压力计算的经验方法难点不同印刷方式下印刷压力的计算教学过程印刷压力的分布一、弹性体接触压力的赫芝(H·Hartz) 理论1.利用赫芝理论计算压印宽度b(理想弹性辊)2.理想压力分布3.理想压力计算二、印刷压力计算的经验方法由赫芝理论推导出的理想压力计算公式,导出实际生产中常用的经验公式。

三、印刷压力的分布图以图的形式分析压力分布的特点。

四、印刷压力的来源1.胶印压力的来源:印刷包衬2.凹印压力的来源:印刷包衬3.柔印压力的来源:印刷包衬4.丝印压力的来源:刮墨板的刮墨头小结作业布置课后思考题课题印刷压力时间第4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包衬的变形对印刷压力的影响以及印刷压力的确定方法。

重点印刷包衬的选择原则难点印刷包衬的选择原则教学过程包衬的变形及对印刷压力的影响本节主要讲解印刷包衬的变形特性及对印刷压力的影响。

具体的内容包括:一、包衬的变形特点分析敏弹性变形、滞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对于印刷所产生的作用。

二、印刷包衬的特点印刷包衬在印刷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变形特点与包衬的变形特点有所不同,主要为敏弹性变形+塑性变形。

三、印刷包衬的种类及特性按包衬的弹性模量,可将包衬分为软、中、硬三种类型,其包衬的应力、应变特性不同。

四、印刷包衬的选择原则重点突出讲解在不同的印刷要求和条件下选择合适的包衬的原则和出发点。

小结作业课题印刷压力时间第4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包衬的变形对印刷压力的影响以及印刷压力的确定方法。

重点胶印印刷压力确定难点胶印印刷压力确定教学过程印刷压力的确定一、印刷压力与油墨转移率的关系重点介绍印刷工作压力区的概念。

二、胶印印刷压力确定1.胶印印刷压力确定原则2.胶印包衬确定的计算3.胶印印刷压力的调整三、凹版印刷压力的确定凹版印刷中的印刷压力是以气缸方式提供,其表示方法为气压和线压。

四、柔版印刷压力的确定柔版印刷中的印刷压力是以气缸方式提供小结作业课题印刷压力时间第5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的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包衬的变形对印刷压力的影响以及印刷压力的确定方法。

重点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难点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教学过程包衬的变形及对印刷压力的影响本节主要讲解印刷包衬的变形特性及对印刷压力的影响。

具体的内容包括:影响印刷压力的因素1、印刷包衬2、印刷速度3、印刷承印材料4、印版图文结构小结作业课题油墨的传递时间第5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和了解油墨传递的行程的基本概念。

的要求重点掌握长墨路供墨系统与短墨路供墨系统的特点和不同之处难点掌握长墨路供墨系统与短墨路供墨系统的特点和不同之处教学过程油墨的传输与分配本节主要向学生介绍印刷过程中油墨的传输与分配的基本机理和性能要求,并强调油墨给墨行程在印刷中的应用。

具体的内容包括:一.油墨传递和转移的基本概念本小节的主要内容是讲述供墨系统的重要性、供墨系统的类别。

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供墨系统的重要性和长墨路供墨系统与短墨路供墨系统的不同之处,教学的设计思想为具体性知识。

小结作业课题油墨的传递时间第5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掌握油墨给墨行程重要性和分配行程的理要性。

并掌握在给墨行程。

的要求重点给墨系统性能的分析与印刷质量之间的关系难点给墨系统性能的分析与印刷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长墨路供墨系统的给墨行程本小节主要讲述长墨路供墨系统中给墨行程的组成、结构特点、性能分析、卷筒纸胶印长墨路供墨系统与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的差别,具体的教学内容包括:1.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的组成本部分主要讲述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的组成,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在印刷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的设计思想为方法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

2.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的结构特点本部分主要讲述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的结构特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认识胶印机给墨过程中控制的参数和认识为什么存在“墨区”的概念,同时也让学生知道胶印机如何实现自动控制给墨的原理。

教学的设计思想为方法性知识和具体性知识。

3.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实现的条件本部分主要讲述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实现的条件,主要是从油墨的角度出发让学生掌握印刷油墨对给墨行程带来的影响。

教学的设计思想为方法性和具体性知识。

小结作业课题油墨的传递时间第6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掌握油墨给墨行程重要性和分配行程的理要性。

并掌握在给墨行程。

的要求重点给墨系统性能的分析与印刷质量之间的关系难点给墨系统性能的分析与印刷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1.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给墨量的控制本部分主要讲述单张纸胶印给墨行程给墨量的控制,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目前胶印机控制墨量的主要要参数,并且告知学生如何进行给墨量的控制,同时让学生了解为了保证稳定的供量所采用的新技术。

教学的设计思想为方法性和具体性知识。

2.卷筒纸胶印给墨行程特点本部分主要讲述胶版印刷过程中B-B型印刷机与单张纸胶印机给墨行程的不同。

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卷筒胶印给墨的特点。

教学的设计思想为具体性知识。

小结作业课题油墨的传递时间第6周课时2节课型理论目分配行程中提高油墨传输质量的方法的要求重点分配系统性能的分析与印刷质量之间的关系难点分配系统性能的分析与印刷质量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分配行程的组成本部分的主要讲述的是油墨传递过程中油墨分配行程的基本组成及每一部分的作用,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油墨分配行程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