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急救方法
心脏病发急救模拟演练

心脏病发急救模拟演练简介心脏病发作是一种常见的急症情况,及时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本文档将介绍心脏病发急救模拟演练的步骤和策略,帮助参与者提高应对心脏病发急症的能力。
模拟演练步骤1. 发现病人:模拟演练中,首先要能够快速辨认出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出冷汗等。
一旦发现相关症状,立即注意到病人并确认状况的紧急性。
2. 拨打急救电话:在模拟演练中,拨打急救电话是一个重要的步骤。
参与者需要快速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号码,并向急救人员提供准确的病情描述和所在位置。
3. 保持镇定并提供支持: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参与者需要保持冷静并提供病人所需的支持。
这包括让病人保持安静、舒适,并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4. CPR(心肺复苏):如果病人失去意识,参与者需要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CPR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以保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参与者应该尽量按照正确的CPR技术进行操作,并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进行。
5.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果模拟演练场地配备了AED,参与者可以按照操作指南正确使用它。
AED能够检测心脏节律并提供电击,以恢复正常的心脏功能。
6. 等待急救人员:在模拟演练中,急救人员将会到达现场并接管病人的急救工作。
参与者需要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持续提供支持和协助。
模拟演练策略1. 团队合作:模拟演练应该以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
参与者可以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任务,如发现病人、拨打急救电话、进行CPR等。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应对急症的效率和准确性。
2. 实践演练:参与者应该通过反复的模拟演练来提高急救技能。
模拟演练可以帮助参与者熟悉每个步骤,并在实际情况中更加自信和熟练地应对心脏病发急症。
3. 及时反馈:在模拟演练结束后,参与者应该进行及时的反馈和讨论。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问题和改进急救策略。
参与者可以互相分享经验和建议,以提高整个团队的急救能力。
心脏病急救小常识

心脏病急救小常识引言概述: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发作时可能会危及生命。
因此,了解心脏病的急救小常识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心脏病的定义及常见症状,并提供五个部分的急救小常识,包括急救前的准备、心肺复苏术、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药物及呼叫急救电话。
一、急救前的准备:1.1 了解心脏病的症状:心脏病的症状包括胸痛、呼吸困难、心悸、恶心、呕吐等。
了解这些症状可以帮助你及时判断是否有人发生心脏病发作。
1.2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可能,将患者移至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1.3 呼叫急救电话:在进行急救前,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
急救人员会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并尽快到达现场。
二、心肺复苏术:2.1 检查呼吸:在开始心肺复苏术前,先检查患者是否有呼吸。
如果没有呼吸或仅有间歇性呼吸,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
2.2 进行心脏按压: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双手交叉放在胸骨下方,用身体重量进行按压。
按压的频率应为每分钟100-120次,深度为至少5厘米。
2.3 进行人工呼吸:在每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
将患者的头后仰,捏住鼻子,用嘴对嘴或嘴对鼻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时间应为1秒钟。
三、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3.1 快速到达自动体外除颤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一种能够分析心律并提供电击的设备。
如果有AED设备可用,尽快将其带到患者身边。
3.2 使用AED设备:按照AED设备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将AED设备连接到患者的胸部,按下分析按钮,让设备分析心律。
如果需要电击,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3.3 继续心肺复苏术:在使用AED设备后,立即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
每30次按压后进行两次人工呼吸,并持续进行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四、急救药物:4.1 使用阿司匹林:如果患者有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可以给予阿司匹林。
咀嚼一颗阿司匹林片,并用少量水咽下。
心脏病发作的急救流程

心脏病发作的急救流程
心脏病发作是一种严重的健康紧急情况,正确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以下是心脏病发作的急救流程:
1. 马上呼叫急救:在发现有人出现心脏病发作症状时,马上拨打急救电话。
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状况和所在位置,以便救护车尽快赶到。
2. 让患者保持安静:帮助患者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并让他们保持安静。
不要给患者服用任何药物,除非有医生指示。
3. 提供支持:如果患者还没有服用过硝酸甘油,帮助他们使用紧急求助喷雾器,根据说明书的指示使用。
如果患者使用了硝酸甘油,并且在5分钟内没有改善,可以考虑让患者再次使用。
4. 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停止呼吸或心脏停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在平坚硬的地面上找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
- 按压胸部:将手掌叠放在患者胸骨中央,重复进行每分钟100-120次的按压,每次按压的深度约为5厘米。
- 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将患者的头部后仰,掌握患者的下颌并提起,然后用您的嘴覆盖住患者的嘴巴,进行两次有效揭开和呼气,每次揭开和呼气的时间为1秒钟。
5. 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即使患者开始呼吸或心跳恢复,也需要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他们具备专业知识和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
以上是心脏病发作的急救流程。
请尽快进行相关培训,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并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有效地进行急救。
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 -回复

海姆立克急救法知识-回复什么是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又被称为心脏复苏(CPR),是一种紧急医疗技术,旨在通过提供人工循环和人工呼吸,维持心跳和呼吸功能。
它是由心脏病学家Peter Safar和切尔尼的医生kolmanty在20世纪中期共同开发的。
海姆立克急救法是一种必要的技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拯救生命,特别是在心脏骤停的情况下。
当需使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海姆立克急救法适用于以下情况:1. 心脏病发作:当一个人心脏停止跳动,心脏病发作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可恢复心跳。
2. 溺水:如果一个人发生溺水事故后心脏停止跳动,那么海姆立克急救法可以帮助重启心脏。
3. 突发猝死:如果一个人突然晕倒,无法呼吸或无法找到脉搏,可能是因为心脏停止跳动。
紧急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非常关键的。
了解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步骤1. 首先,您必须跟周围的人确定是否有其他医务人员,以便依靠他们的专业知识。
如果有人可以帮助,那就去寻求专业帮助,例如拨打急救电话。
2. 如果您是唯一能提供帮助的人,那么首先确保自己和被救助者安全。
确保没有明显的危险,例如火灾或流动的车辆。
3. 然后,您需要检查被救助者是否有反应。
您可以轻轻摇晃他们的肩膀,并询问:“您还好吗?”。
如果没有反应,可以认为他们处于昏迷状态。
4. 如果被救助者处于昏迷状态,您需要打开他们的气道,以确保通气畅通。
将他们平放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轻轻倾斜他们的头部向后,抬起下巴,以打开气道。
5. 检查被救助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您可以观察他们的胸部是否有起伏,也可以听是否有呼吸声。
如果没有呼吸,那么您需要立即开始进行CPR。
学习怎样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1. 在进行CPR之前,首先需要拨打急救电话。
通常可以提供指导,同时将急救人员派往现场。
2. 将被救助者的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的上方,屈曲手肘,双手连续交叉握住被救助者的胸口。
3. 将身体重心调整到被救助者的上方,紧握双手,用上身向下施加压力,每分钟至少推胸30次,压缩深度约为5-6厘米。
心脏病发急救关键技巧学习

心脏病发急救关键技巧学习
1. 识别心脏病发作的症状
- 突然胸闷或胸痛
- 呼吸困难或气喘
- 恶心或呕吐
- 出冷汗
- 头晕或昏厥
2. 拨打急救电话
- 在发现心脏病发作症状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例如:120)。
- 向调度员清楚地描述患者的症状和情况。
3. 帮助患者保持舒适
- 让患者坐下,保持舒适的体位。
- 松开患者的紧身衣物,如领带或腰带。
- 给患者提供氧气,如果有条件的话。
4. 进行心肺复苏术(CPR)
- 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没有呼吸或没有脉搏,就需要进行心肺
复苏术。
- 首先,确定患者是否需要CPR,敲击患者的肩膀并大声呼叫
他们的名字。
-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开始胸外按压。
- 将一个手掌放在患者胸骨的中央位置,另一只手掌叠在上方,用身体重量施加均匀深度的按压。
- 进行30次胸外按压,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持续
1秒。
- 继续按照30:2的比例进行心肺复苏术,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5. 不要延误就医
- 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科。
-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考虑使用急救车将患者运送到医院。
以上是心脏病发急救关键技巧的研究内容,希望能帮助您在紧
急情况下正确应对心脏病发作。
请记住,尽管这些技巧有助于救助
患者,但最好在急救人员到达之前尽快拨打急救电话。
心脏病急救小常识

心脏病急救小常识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可以蓦地发作并威胁生命。
因此,了解心脏病的急救小常识对每一个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心脏病急救的标准操作流程,以及一些常见的急救技巧和预防措施。
一、心脏病急救的标准操作流程1. 判断意识和呼吸:首先,检查患者是否故意识,可以轻轻摇晃患者的肩膀并喊叫他们的名字。
如果患者没有反应,需要即将呼叫急救电话。
同时,检查患者是否正常呼吸,可以观察胸部的起伏或者听觉上的呼吸声。
2. 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没故意识和呼吸,需要即将进行心肺复苏。
首先,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然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操作:a. 手心放置:将一只手掌放在患者的胸骨中央,另一只手掌放在上面,交叉叠放。
b. 压迫胸部:用身体的分量,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向下按压胸骨,每次按压至少深度为5厘米。
c. 人工呼吸:每进行30次胸部按压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
将口对口或者口对鼻,用力吹气使胸部抬起。
d. 持续操作:持续进行心肺复苏,直到急救人员到达现场或者患者恢复意识和呼吸。
二、心脏病急救的常见技巧1. 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是一种可以自动检测心脏骤停并提供电击治疗的设备。
在急救过程中,如果有AED设备可用,应即将使用它。
按照AED设备的操作说明进行操作,它会为患者提供电击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2. 保持通畅的呼吸道:在进行心肺复苏时,确保患者的呼吸道保持通畅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有任何阻塞物,可以轻轻将其取出,但不要延误进行胸部按压。
3. 寻求专业医疗匡助:心脏病急救只是在紧急情况下的暂时措施,患者仍需要尽快得到专业医疗匡助。
因此,在进行急救的同时,应即将呼叫急救电话或者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疗机构。
三、心脏病的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对心脏健康非常重要。
建议摄入丰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和低脂肪的蛋白质,同时限制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摄入。
2. 适量运动: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者骑自行车,可以匡助保持心脏健康。
患者发生心脏病突发的应急预案

患者发生心脏病突发的应急预案
简介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在生活中发生心脏病突发的情
况时,需要及时采取应急措施,以确保其生命安全。
为了提高患者
的生活质量,本文提出了患者发生心脏病突发的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步骤一:拨打急救电话
当患者发生心脏病突发时,第一时间应该拨打急救电话120,
并告知接线员患者的病情信息和所在位置。
接线员会根据病情的紧
急程度,派遣专业的医疗救援队伍前往现场。
步骤二:保持冷静
在等待救援队伍到达的过程中,患者和陪伴者要保持冷静,以
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和不适感。
拆开患者紧身的衣服或松开腰带等,以保证患者呼吸通畅。
步骤三:紧急施救
当救援队伍到达时,要立即按照医疗人员的指示进行救治。
医疗人员一般会进行心肺复苏和紧急抢救等措施,以尽快稳定患者的病情。
结论
以上是患者发生心脏病突发的应急预案。
在实际操作中,要始终保持冷静,以最大化提高患者的生命安全系数。
同时,我们也呼吁广大市民能够学习心肺复苏等救援技能,以便在真正的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施救。
心脏病患者抢救应急处理预案

心脏病患者抢救应急处理预案
背景
心脏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而在抢救心脏病患者时,及时的应急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心脏病患者抢救应急处理预案,以帮助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有效处理心脏病患者的病情。
应急处理预案
1. 首先,确认心脏病患者是否有呼吸或脉搏。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脉搏,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措施。
2. 通知急救队伍或医院,告知患者的情况,并请他们尽快提供专业医疗支持。
3. 如果患者还有意识并能够呼吸,帮助他们保持舒适的姿势,并尽快按照医生的建议给予相应的药物。
4. 检查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如果血压过低或心率异常,根据医生的指示调整治疗方案。
5. 监测患者的呼吸和心率,定期记录并随时向医生汇报。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
6. 在等待医疗支持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镇静和安静。
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7. 在紧急情况下,确保患者的家属或监护人得到及时的通知,并告知他们患者的状况和所采取的措施。
总结
心脏病患者抢救应急处理预案是在紧急情况下为患者提供最基本的抢救措施。
以上所列措施仅供参考,请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
及时的应急处理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时间和机会。
希望该预案能对医护人员在处理心脏病患者抢救中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作用。
注:本文档所提供的内容仅为参考,请在执行时务必根据实际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操作,以确保抢救过程的安全和专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脏病急救方法
心脏病急救正确方法:
1.首先用拳头有节奏地用力叩击其前胸左乳头内侧(心脏部位),连续叩击2-3次。
拳头抬起时离胸部20-30厘米,以掌握叩击的力量。
叩击后,心脏受到刺激,有时能恢复自主博动。
2.若脉博仍未恢复,则应立即连续做4次口对口人工呼吸,接着再做胸外心脏按压。
3.一人施行心肺复苏时,每做15次心脏按压后,再做2次人工呼吸。
4.心脏按压以每秒钟1次的速度进行,连做15次;人工呼吸的速度为每5秒钟做1次,连做2次。
如此交替持续进行。
5.两人合作进行心肺复苏时,同样先连做4次人工呼吸。
Ⅵ随后,一人连续做5次心脏按压后停下,另一人做一次人工呼吸。
如此交替持续进行,不要两人同时做。
速度同上。
6.做人工呼吸的人,应时时注意检查伤病员的颈动脉有无博动或有无脉博。
若伤病员原先放大的瞳孔开始缩小,脸色好转,出现脉博,开始自主呼吸,说明抢救成功,可以暂时停止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但要密切观察心脏博动情况,随时时准备再次进行抢救。
平时应该备有硝酸甘油、消心痛救心丸之类的药物。
家用吸氧机现在也不贵应该买一台。
心脏急救的6个关键点
受访专家: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黄从
新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内科主任黄德嘉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委员、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陈韵岱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副
主任、心律失常诊治中心副主任华伟
快:10秒完成判断
“快”在心脏抢救的整个过程中,是最重要的。
华伟指出,有研究表明,在心脏急救上每延迟1
分钟,病人的存活率就下降10%;10分钟后,病人存活的希望就很小了。
因此,看到一个人晕倒,你
第一反应就要去判断他是否为心跳骤停。
判断的方法为:一看,看他还有没有意识;二摸,在喉结两边距离2—3厘米的地方,找到他的颈动脉,摸摸还有没有搏动(图①)。
这些动作一定要在10秒钟之内完成。
如果触摸不到颈动脉搏动,病人又无意识,可以判定心跳已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脏按压。
黄德嘉补充说,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意识时,还可以掐掐人中,看他有没有反应,但关键还是摸颈动脉。
有些癫痫病人晕倒后也可能没有意识,但颈动脉还在搏动,说明心脏没有停止跳动。
“心脏急救的前6分钟,是黄金时间,因为一旦大脑缺氧超过4—6分钟,脑细胞功能呈不可逆状态。
”因此,黄从新说,心脏急救一定要遵循“现场复苏”和“目击者先复苏”的原则,就是说,谁先看到病人倒下,谁就先复苏,不要互相推托、到处找人,浪费时间。
陈韵岱也指出,正确的心肺复苏最好在4分钟以内就开始做,操作的速度和频率是让心脏骤停病人回生的关键,所以每个人都应该掌握简单的心肺复苏方法。
除了抢救速度快,转运快也非常重要。
黄从新提醒,病人恢复心跳后,要尽快转运到医院。
转运时要继续观察病人的反应,此时还有可能发生心跳骤停。
一旦发生,要马上继续心脏按压。
硬:躺在木板或地上
心脏按压的地点,一定要选择硬板或地上(图②)。
但如果病人是在床上或沙发上发病,黄从新认为,搬动具有一定的风险,最好是学学医院里或120急救人员的做法———把病人的头稍微抬起,快速地在后背下方插入一块硬板。
这种硬板不用太大,比病人的背稍宽一点、2尺来长就行,垫在上半身下面,使按压心脏时后背有个支撑。
如果床或沙发非常软,垫的时候也要注意,最好把板子搭在床沿硬一点的地方,别让它一按就陷下去。
要是家里实在找不到这样的板,为了节约时间,也可以搬动,但搬动时一定要平抬,头向后仰,保持气道畅通。
天气冷的时候,因为怕病人着凉,有些人会在地上铺一层被子,或者把病人放在铺着地毯的地板上,这样是否影响抢救的效果呢?华伟说,这些做法都可以,只要不在有弹簧的地方,比如席梦思床和沙发上实施就行,这是心脏按压最忌讳的。
因为心跳停止之后,实施心脏复苏的目的就是通过按压
胸廓来挤压心脏,让心脏向外排血,人工地恢复心脏血液循环。
在软的地方按压时,身体会随着弹簧一起下陷,但胸廓并没有下陷,所以完全起不到挤压心脏的目的。
顺:身体放平仰头举颌
病人在硬地板上放好后,要保证他的身体是平的,头向后仰,下颌向上抬。
可以用手扶着他的额头,帮助头后仰,同时用手指清除他嘴里一些可能阻碍呼吸的东西,比如假牙等。
陈韵岱说,一旦心跳停止或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很快会出现呼吸停止。
在抢救原则上,首先就是要开放气道,之后才能进行有效的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只有仰头举颌(图③),才能保证病人的呼吸道通畅。
不过这点很容易被人忽视,有人光顾着实施心脏按压了,也不管病人的身体是什么姿势;还有人一看见有人晕倒,第一个反应就是从后背扶起他来,用身子托着他的头,这时很难进行正确的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
身体不“顺”,呼吸道不通畅,即便心跳短暂恢复,如果氧气进不来,心脏也很难继续维持正常跳动。
直:双臂垂直用力按压
病人的呼吸顺畅了,这时才开始真正的按压。
黄从新说,按压的时候,要左右手重叠。
按压的地方在胸骨中下1/3区域,或者2个乳头连线的中点,就是心脏的位置(图④)。
抢救者的姿势也有一定的要求,不能扭着、歪着,也不能骑在病
人身上。
陈韵岱指出,心外按压一定要记住一个字“直”———抢救者要跪在病人的右侧,脸冲着病人;双臂绷直,肘关节固定不动,双肩保持在患者胸骨上方的正中,以髋关节为支点,向下用力、有节奏地按压(图⑤)。
抢救者可以利用自己身体的重量,但胳膊一定要绷住劲,才能保证力量传递到患者胸骨上。
深:胸骨下陷5厘米
按压的力度怎么掌握?华伟指出,要让胸骨下陷到一定的深度,临床上的标准是:成人胸骨下陷4—5厘米,5—13岁的孩子下陷3厘米,婴幼儿下陷2厘米———小孩的胸壁薄,太用劲会导致胸骨骨折和心包破裂。
如果你记不住这么具体的数字,只要记住,不管什么对象,按压时把胸廓按下去3—5厘米就行(图⑥),小孩取下限3厘米,大人取上限5厘米,感觉到昏迷者的胸骨下陷了,才算有效。
“不仅是老百姓,这点连医院里的年轻大夫也很容易忽视,按压时很快、频率很高,但没有深度,心脏受到的挤压不够,白白浪费了抢救时间。
”华伟说。
除了按压要有深度,人工呼吸时吹气也要深,一定要把这口气“送”到病人肺里。
黄从新提示,做的时候要一手捏紧患者鼻子,另一只手放在下颌,向下用力,把他的嘴打开,然后深深地吸一口气,用自己的嘴盖严患者的嘴,别漏气,最后用力地把气吹进患者的呼吸道里。
只有当这口气达到肺里,患者的胸廓才会鼓起来。
“对于没有心脏急救知识的老百姓来说,人工呼吸不太好掌握,也有人在心理上比较抗拒。
”黄德嘉指出,国外临床研究显示,与单做心脏按压相比,人工呼吸加心脏按压反而会降低抢救的成功率,因此,目前国外一般提倡只进行心脏按压。
同时让其他人立即拨打急救电话,让专业的急救人员尽快赶来。
数:每分钟100下
“按压时,不能没有规律地乱按,”黄从新说,最好自己心里数着数,按压的频率要快,基本上每分钟80—100次。
此外,黄德嘉特意指出,做心外按压时注意,不仅要保证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还要判断每次按压是否有效,其标准是:每按压心脏1次,颈动脉就跳1下。
如果你自己不会判断,就一直按压下去,千万不要停,观察着病人的情况,直到急救人员赶来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包括上呼吸机、心脏除颤等出现心跳骤停咳嗽也能救命
出现心跳骤停时,深吸一口气、猛的咳嗽就有可能救你一命。
咳嗽自救术是波兰医生彼得兰茨,在维也纳召开的2003年欧洲心脏学会上介绍的一项新技术。
在心跳骤停发作时,患者的血液循环会突然停止,发生心源性晕厥以致昏迷死亡,其间大约有10秒钟,医学定义为“黄金10秒钟”。
这时应该深吸一口气,使劲咳嗽,
目的是能吸入更多氧气,并靠咳嗽的力量挤压心脏。
剧烈咳嗽能够增加胸廓内部的压力,对暂时缺
血的心脏起到间接按压作用,增加心脏泵血,给大脑补充血液和氧气,使患者保持清醒;同时给心脏
自身增加供血,维持心脏正常活动,为等待救护创造宝贵时间,增加生存机会。
所以病人从心脏停止跳动到失去知觉的数秒钟里,不要惊慌,要毫不犹豫地使劲咳嗽。
之前要先深吸一口气,每2秒咳嗽1次,直到医生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