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院感培训资料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篇一】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1、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有何不同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在早期,医院获得性感染和医院感染这两个术语一直被使用,由于医疗保健和医疗保健流行病学的服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因此医院感染定义也在扩大。
美国CDC将患者因其他状况在接受治疗过程中获得的感染,或医务人员在医疗环境中履行职责时获得的感染定义为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
2、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与疑似医院感染暴发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3、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的是什么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感染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4、医院感染根据病原体来源是怎么分类的分两类,即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5、你知道内源性感染是怎么一回事吗内源性感染又称自身感染,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体内和体表,多数为在人体定植、寄生的正常菌群,正常情况下对人体无感染力,当它们与人体之间的平衡被打破就成为条件致病菌,造成各种内源性感染。
如细菌的移位、宿主的局部或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等。
6、你知道什么是外源性感染吗外源性感染又称交叉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以外的环境和人员,如由其他病人、工作人员、物品以及医院环境引起的直接或间接感染。
7、医院感染发生的三个环节,你不能不知道医院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经过一定的传播途经,进入易感宿主体内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必须具备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又称感染链,只有当三个环节都存在时,才能构成医院感染8、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有哪些(1)患严重影响或损伤机体免疫机能疾病的病人,如各种造血系统疾病、淋巴组织及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各种肿瘤、糖尿病、肝硬化等。
检验科培训ppt课件

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案例
1967德国马尔堡病毒实验室感染事件 37人感染,死亡率25% 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炭疽菌泄
漏事件 SARS实验室感染
2003年9月新加坡国立大学、2003年台湾SARS 研究所、2004年中国CDC实验室)
2010年东北农业大学实验室感染事件 28名师生被发现感染布鲁氏菌病
职业暴露处置
什么是医院感染?
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
①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 ②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 ③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也属医院感染
必须在24小时内上报
医院感染的三个重要环节
传染源
易感人群
传播途径
三级管理机构
执 行 主 体
员
质控医生 质控护士
根据相应违法程度按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 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五十九条、《传染病 防治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分别给予警告、 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对相关人员给予撤职、开除的处分。造成传 染病菌种、毒种扩散,后果严重的,相关部 门可依据《刑法》第三百三十一条追究刑事 责任。
感控的重要对象
工作现状 检验科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有生物 危险性的血液、体液等各种标本 流行因素 我国是乙肝大国 人群中艾滋病感染率逐年快速上升
根据秘鲁利马大学医院调查,以HBV为例,
通过接触血液、体液而被感染的检验科 人员占感染的24%
目录
医院感染基本知识 检验科在感控体系中的角色 检验科医院感染的特点 标准预防—感控的有效手段
手卫生 防护用品 消毒与清洁 医疗废物管理
职业暴露处置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院感培训资料

院感培训
简介
院感(院内感染)是指在医疗机构内发生的感染。
院感是医疗安全的重要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还会增加医疗机构的治疗成本。
为了降低院感发生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医疗机构对员工进行院感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院感培训的重要性
院感培训是医疗机构对员工进行的一项重要培训。
通过院感培训,员工可以了
解院感的定义、病因、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掌握正确的操作技能,提高自身对院感的认识和预防意识,减少院感的发生。
院感培训内容
1.院感概念和分类:介绍院感的基本概念,包括交叉感染、空气传播
感染、飞沫传播感染等不同类型的院感。
2.院感预防措施:培训员工如何正确佩戴和更换手套、口罩等个人防
护用具,保持手部卫生,正确处理医疗废弃物等措施。
3.清洁消毒知识:介绍医疗器械和病房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掌
握正确的消毒方法和频率,避免交叉感染。
4.感染控制措施:培训员工如何辨认感染的症状,正确处理感染疑似
病例,避免院感在医疗机构内的扩散。
案例分析
以某医院进行院感培训为例,通过对员工进行系统的院感知识培训、反复演练
手部卫生、清洁消毒等操作流程,明显减少了院感发生的次数,提高了医疗机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了医护人员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结语
有效的院感培训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院感,提高预防意识,减少院感
的发生。
医疗机构应该加强对员工的院感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提升,才能构建一个更加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
检验科院感每月培训12个

检验科院感每月培训12个
1.手卫生、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
2.重点环节感染防控知识(呼吸机相关肺炎、尿管相关感染、导管相关感染、
手术部位感染等)、医务人员职业防护、医疗废物的分类与管理;
3.新上岗人员的院感培训、院感诊断标准的培训;
4.多重耐药菌的防控措施、标本的正确采集、运送;
5.工勤人员院感知识的培训。
6.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置
7.静脉导管置管相关注意事项
8.穿脱防护服及隔离衣培训与考核
9.医院感染爆发控制指南
10.医院感染监测空气争化管理规泡
11.医疗机构环境表面清洁与消毒管理规范
12.医疗废物管理。
医院检验科院感培训

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 1.无明显潜伏期的感染,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 为医院感染。
•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移
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 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 感染。 •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 严格正确的手卫生规范,可以减少20-30%医 院交叉感染的发生。有研究表明30-40%耐药 菌感染是由于手卫生不当所致。
• (一)术语 • 手卫生:是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
手消毒的总称。
• 1.洗手 • 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
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 2.卫生手消毒 •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
结果判断A
环境类 别
I
范围 层流手术室、层流病房
空气cfu/m3
物体表面 cfu/cm2
百级手术区≤0.2/皿/30min, ≤5 周边区≤0.2/皿/30min;千 级手术区≤0.75/皿/30min, 周边区 ≤ 1.5 /皿/30min; 万级手术区≤ 2 /皿/30min, 周边区≤ 4 /皿/30min
• 消毒灭菌方法的监测
• 1.使用中化学消毒剂、灭菌剂的监测
• 压力锅的监测:物理监测 每锅进行
•
化学监测 每包进行
•
生物监测 每周进行
• 紫外线监测: 日常检测 指灯管的使用时间、照射时间、使用 者签名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

院感知识培训重点标题:院感知识培训重点引言概述:院感知识培训对于医疗机构的感染控制至关重要,能够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知识的了解和应用,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本文将重点探讨院感知识培训的重点内容,匡助医疗机构更好地进行院感管理。
一、院感知识的基础知识培训1.1 院感概念和分类:介绍院感的定义、分类和常见感染病原体。
1.2 院感传播途径:详细介绍院感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包括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播等。
1.3 院感预防原则:强调院感预防的基本原则,包括洗手、消毒、隔离等。
二、院感感染控制的重点培训2.1 洗手和手卫生:详细介绍正确的洗手方法和手卫生要求,强调洗手在院感控制中的重要性。
2.2 感染控制措施:介绍院感感染控制的各项措施,包括隔离、消毒、无菌操作等。
2.3 应急响应和处理:培训医护人员在院感感染爆发时的应急响应和处理方法,包括隔离措施、病例报告等。
三、医疗器械与设备的清洁消毒培训3.1 医疗器械清洁消毒:介绍医疗器械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3.2 医疗设备消毒维护:详细介绍医疗设备的消毒维护方法,确保设备的安全使用。
3.3 医疗废物处理:培训医护人员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方法,防止院感病原体传播。
四、环境卫生管理培训4.1 病房清洁消毒:介绍病房清洁消毒的标准操作流程和频率要求。
4.2 空气净化管理:培训医护人员正确使用空气净化设备,维护空气质量。
4.3 床单、衣物处理:详细介绍床单、衣物的清洁消毒方法,防止院感传播。
五、院感监测与报告培训5.1 院感监测指标:介绍院感监测的指标和方法,包括感染率、细菌培养等。
5.2 院感报告流程:培训医护人员正确填写院感报告表格,及时上报院感病例。
5.3 院感调查与分析:详细介绍院感病例调查与分析的方法,匡助医疗机构改进院感管理措施。
结论:通过对院感知识培训的重点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可以匡助医疗机构提高医护人员对院感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有效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每月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

培训就是培养训练, 通过培养加训练使受训者掌握某种技能的方式。
国内培训主要以技能培训为主, 侧重于行为之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院感知识培训内容6篇范文, 希望能够帮助大家~院感知识培训内容篇1在院领导的重视与关心下, 我院院内感染做了大量工作。
从组织落实开始, 到严格管理制度, 开展必要的临床监测等, 采取多种措施, 使我院的院内感染管理逐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将以院内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为了今后进一步搞好院内感染管理工作, 现将我院本年度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高度重视, 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院领导高度重视语言感染管理工作, 院长直接担任医院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组长, 指导院感办开展日常工作。
第一, 注重依法管理, 按照规范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不断学习法律、法规, 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治法》、《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各项政策法规, 院领导强调依法行医, 规范管理。
由于院领导的重视和院感办主任认真负责的管理, 我院职工的法律意识和控制院内感染的意识不断强化。
第二、为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 保证医疗质量, 院领导重视重点科室的建设, 对产房、手术室、检验科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要求配置基础设施。
第三、吧控制高危科室的医院感染工作作为工作重点, 经常到临床第一线了解情况并检查督促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工作中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 及时与相关部门沟通设法解决, 脚踏实地的开展工作。
二、充实卫生院感染组织机构根据卫生部规范要求逐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规范有序的开展。
医院按照职责制定了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标准, 每季度根据考核标准进行质量检查, 对质量检查结果组织讨论和考核, 同时根据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 规范地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根据科室院内感染存在问题组织医务人员讨论;各级院内感染监控人员履行了院内感染管理的相应职能, 从而使院内感染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
检验科院感相关知识

院感防控措施及意义
防控措施
为有效防控医院感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病区环境卫生管理、提 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管理等。
意义
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对于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有助于提高 医院的管理水平和形象。通过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可以减少医疗纠纷和投 诉,提高患者满意度和信任度。
加强设备维护和消毒工作
定期对检验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01
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误差。
严格执行消毒程序
02
对检验过程中接触到的各种物品和环境进行定期消毒,降低病
原微生物的存活率。
加强消毒效果的监测
03
定期对消毒效果进行检测,确保消毒效果符合标准。
提高检验人员个人防护意识
1 2
加强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
提升意识
通过不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工作人员对院感的重视程度,使其能够自觉遵守相关规定 ,主动规避院感风险。
06
总结与展望:加强检验科院感 防控工作
总结本次培训成果和经验教训
培训成果
通过培训,检验人员掌握了正确的防护 用品使用方法,如手套、口罩、防护服 等,以及了解了实验室生物安全制度和 应急处理措施。
监测方法
检验科应采用定期监测和随机监测相 结合的方法,对实验室空气、物体表 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监测。
监测频次
根据实验室工作量和污染情况,确定 合理的监测频次,确保监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
报告内容及流程规范
报告内容
监测结果应包括监测时间、地点、方法、结果等详细信息,并对异常结果进行原 因分析和说明。
检验科院感相关知识
汇报人: 日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空气消毒
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6 不同部门空气净化方法 6.3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注射室、治疗 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室)、急诊室、 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科门诊及其病房等可选用下列方法 净化空气: a) 通风; b)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 c) 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或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或其他获得卫生部消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 空气消毒器; d)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 e) 化学消毒; f) 能使消 毒后空气中的细菌总数≤4CFU/(5min· 直径9cm平皿)、获得卫生部消 毒产品卫生许可批件的其他空气消毒产品。
因为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补救措
施,可以减少职业感染的几率。
再谈手卫生
手卫生: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 称。 2009年《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6.1 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原则:
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根据本科室特点制定医院感染 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对医院感染病例及感染环节进行监测,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包括对 空气、物体表面和医护人员手的监测。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积极 协助调查,并做好应急好目标监测记录工作。 三、做好多重耐药感染患者上报、消毒隔离管理工作。 四、组织本科室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至少每两月一次。 五、督促本科室人员执行无菌操作技术、手卫生、消毒隔离、标准预防等 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的有关制度。
则。
职业暴露与防护
职业暴露应急处置
立即实施局部处理措施:针刺伤实施一挤二冲三消毒四报告
在伤口近心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 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注意不要一 挤一松,避免将污血倒吸入血循环; 伤口冲洗后用0.5%碘伏或 75%的酒精进行消毒 。
黏膜暴露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或纯化水冲洗干净。
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12年版 ) 12.1.1.1消毒方法 12.1.1.1.1用浸有碘伏消毒液原液的无菌棉球或 其他替代物品局部擦拭2遍,作用时间遵循产品的 使用说明。 12.1.1.1.2使用碘酊原液直接涂擦皮肤表面2遍以 上,作用时间1min~3min,待稍干后再用70%~80% 乙醇(体积分数)脱碘。 12.1.1.1.3使用有效含量≥2g/L氯己定-乙醇 (70%,体积分数)溶液局部擦拭2~3遍,作用时 间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 12.1.1.1.4使用70%~80%(体积分数)乙醇溶液擦 拭消毒2遍,作用3min。 12.1.1.1.5使用复方季铵盐消毒剂原液皮肤擦拭 消毒,作用时间3min~5min。 12.1.1.1.6其他方法、有效的皮肤消毒产品,按 照新产品的使用说明书操作。
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针对医院所有患者和医务人员采取的一组 预防感染措施。包括手卫生,根
据预期可能的 暴露选用手套、隔离衣、口罩、护目镜或防护 面罩,以及安全注射。也 包括穿戴合适的防护 用品处理患者环境中污染的物品与医疗器械。 标准预防基于患者 的血液、体液、分泌物 (不包括汗液)、非完整皮肤和黏膜均可能含有感染性因子的原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二、基础措施
(一)布局流程应遵循洁污分开的原则,诊疗区、污物处 理区、生活区等区域相对独立,布局合理,标识清楚, 通风良好。
(二)环境与物体表面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当其 受到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时,先去除污染物,再清 洁与消毒。清洁用具应分区使用,标志清楚,定位放置。 四、重点环节 5.盛放用于皮肤消毒的非一次性使用的碘酒、酒精的容 器等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同时更换灭菌容器。 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碘酒、酒精,启封后使用时间不超 过7天。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空气净化管理规范(2012年 版) 》《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 》 等等
检验科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职责
一、负责医院感染常规环境微生物学监测,负责微生物 标本采集、运送培训工作。 二、开展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的培养、分离鉴定、药敏 试验及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每季度总结、分析, 向医院感染管理科、医务科、临床科室反馈。 三、发现多重耐药菌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并上报医院感染 管理科。 四、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时,承担相关检测工作。 五、负责细菌耐药监测,参与多重耐药联席会会议。
六、做好对护工卫生学管理。
七、加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定期汇总分析。 八、做好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记录,资料保存三年。 九、做好科内医疗废物回收、交接登记管理工作,资料保存三年。
检验科空气消毒
2012《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4.2 空气净化卫生要求 4.2.3 儿科病房、母婴同室、妇产科检查室、人流室、治 疗室、注射室、换药室、输血科、消毒供应中心、血液透 析中心(室)、急诊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室、感染疾病 科门诊及其病房空气中的细菌菌落总数≤4CFu/(5min· 直径 9cm平皿)。
检验科院感培训资料、试 题、小结
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要求
医务人员应参加与本职工作相关的医院感染在 职教育培训,每年不少于6学时。 新上岗人员、进修生、实习生应参加医院感染 在职教育的岗前培训,时间不少于3学时,考核 合格后方能上岗 临床科室要组织科内医院感染防控知识学习, 每月不少于0.5学时。
主要内容
与检验科相关的法律法规 检验科在医院感染中的职责
医院感染暴发概念
再谈手卫生 医疗废物管理
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
2015年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指标 感控常识
与临床实验室相关的法律法规
《传染病防治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