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培养与对策学位论文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

商务英语口译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随着国际商务活动的日渐增多,社会对商务英语口译人才需求也日趋旺盛,同时对口译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口译课作为中国高校英语专业必修课,如何使口译教学工作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亟待加强对英语口译教学课程结构改革以及教学方法的研究。
应用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是在“实用为主”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开设的一门应用型课程。
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口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大量的口译练习;同时掌握国际商务、政治、经济、外交、国际贸易、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工农业生产、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以求能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较准确、完整、流畅地进行英汉对译。
应用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本身就是一项难度很大的教育培训工作;同时,商务英语口译要求学生掌握与商务类课程有关的知识,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跨学科学习意识和良好的综合知识结构。
根据该课程的特点,本文仅就应用型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作一探讨,以达到完善应用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结构,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应用型商务英语口译的特点1.口译难度较大口译的现场进行这一特点决定了其难度较大。
口译的对象是现场的听众,无论什么样的口译,都要求一步到位。
译员要反应迅速,领悟准确,表达本意且要通顺。
如果口译内容是英汉两种语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句子,均可用直译方式,做到准确快捷。
假如内容是原则性较强的内容的叙述,译员不能够随意发挥,而直译又不能够表达汉语句子的信息意义,有时说话人的句子较长,所含信息较多,对译员施加的心理压力较大。
口译过程是一个要及时反映出效果的复杂过程。
口译速度是笔译速度的10倍以上,最快的是笔译速度的20至30倍,而且翻译人员必须独立地进行一次性的翻译,没有足够的时间反复推敲,也不可能现场求助于人。
除了口译后译员及时发现错误当场纠正外,通常情况下,译员不能也没有必要回过头修改已口译过的句子。
2.对译员要求较高口译是听力、快速思维反应以及迅速口头表达多项能力的结合;只有平衡发展多项能力才能做到游刃有余,顺利完成口译工作。
商务英语口译策略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

商务英语口译策略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商务英语口译是指在商务活动中,通过口语交流来实现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商务交流。
在商务活动中,口译员需要快速准确地理解和传达各方的意思,还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商务背景,能够做到文化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
为了提高商务英语口译的质量和效率,口译员可以采用一些口译策略。
针对这些策略,商务英语口译教学可以进行相应的启示。
一个重要的商务英语口译策略是准备充分。
在进行商务英语口译时,口译员可以提前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行业术语和相关的背景信息,以便在口译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达信息。
口译员还可以提前和演讲者进行沟通,了解演讲者的意图和重点,以便在口译时能够更好地传达演讲者的意思。
口译教学中可以启示学生在进行商务英语口译之前,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和背景知识,了解行业术语和背景信息等。
另一个重要的商务英语口译策略是提高听力和口译速度。
商务英语口译中,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人士可能会使用不同的口音和语速,口译员需要具备快速准确地听取和理解不同口音和语速的能力。
口译员还需要具备快速准确地口译和传达信息的能力。
为了提高听力和口译速度,口译员可以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锻炼对不同口音和语速的理解能力。
在口译教学中,可以启示学生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和口译练习,提高他们的听力和口译速度。
另一个重要的商务英语口译策略是适应环境和意图。
在商务活动中,商务人士可能会使用不同的采购方式、谈判策略和沟通方式,口译员需要具备适应不同环境和意图的能力。
口译员可以观察和分析商务人士的行为和表达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反应和调整。
在口译教学中,可以启示学生学习适应不同环境和意图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一个重要的商务英语口译策略是注意细节和准确性。
商务活动中,一些细节和具体的表达可能会对商务决策产生重要影响,口译员需要注意细节并准确地传达信息。
口译员可以通过提问和确认来确保所传达的信息准确无误。
如何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口译实践的语用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商务英语口译实践的语用能力摘要:在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教学中,一方面需要加强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的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英汉两种语言的知识水平,另一方面需要提高学生对于所说话语言外行为、会话含义、礼貌功能等方面的理解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商务英语口译语用能力1.引言学生在商务工作环境中进行口头翻译,不仅要传达说话人的字面意义,而且要再现说话人的意图和言外之意。
学生只要掌握了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同时理解了话语中的单词与短语,就能够译出字面意义。
如果学生要正确地再现说话人的意图和言外之意,就必须具备一定的语用能力。
关于如何提高学生在翻译实践中的语用能力,一些学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王芳、陈宁[1]指出翻译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并从语用语言能力和社交语用能力这两方面分析了如何在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
吕常福[2]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证明语用显性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消除或减少翻译过程中所出现的语用失误。
李锐、刘燕婷[3]从语用能力的社交语言能力四要素出发,分别探讨语言变体、语域、地道性,以及文化负载词的敏感性对于提高译本的方法论指导,详细说明了译者语用能力对于翻译活动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2.语用能力在商务英语口译实践中,学生不仅要提高语言能力,而且要强化语用能力。
前者主要指学生对语音、词汇与句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后者主要指学生在动态语境下正确使用语言的能力。
[4]canale与swain提出了交际能力模型,其中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即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
buchanman认为语言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和语用能力,其中组织能力包括语法能力和文本能力,语用能力包括言外之意能力和社会语言能力。
她认为言外之意能力包括一系列的功能,如:概念功能、操作功能、启发功能和想象功能。
简而言之,语用能力主要与指构成交际行为的知识及怎样在语言层面将这一行为表现出来。
商务口译中的困难与相应对策

商务口译中的困难与相应对策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交往频率提高,对外商务口译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口译场景。
译员对商务场景和口译策略的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商务会议产生影响。
由于双方沟通不畅而造成会议失败的情况并不罕见,因此译员有必要增强对商务口译的认知。
本实践报告通过对作者两次在中土集团的口译案例分析,总结了作者在商务口译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并根据目的论的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概括了口译实践过程中适用的应对策略。
本文中的商务口译任务是在2017年8月上旬在北京中土大厦举行的两次小型商务会议。
笔者认为,商务口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双方的商务会谈有效展开,由于在商务口译过程中双方发言者发言的即时性、随意性,译者会在过程当中遇到各种需要随机处理的困难。
文中归纳总结出以下几种主要困难:对数字信息的处理、模糊信息、句法差异、和对浓重口音的听辨。
基于这些口译中遇到的困难,作者总结出在口译准备和口译过程中适用的对应策略,包括概括、省略、上下文理解、解释。
最后作者总结了本报告的研究结果、局限和未来研究的建议。
希望本报告能为相关口译实践起到些许借鉴作用。
最新-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篇 精品

商务英语翻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8篇第一篇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及翻译技巧商务英语在本质上和普通英语没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因为一种专业性较强的英语,因此商务英语也有很多的语言和翻译上的技巧和特点,并且经常会使用到一些专业术语,有很强的专业性。
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一般英语中的特点和技巧,还要根据英语专业性来把握相关英语的使用方法,进而使英语变成严谨、准确的商务英语。
一、商务英语的定义一般将商务英语分成两种形式正式语言和应用语言。
商务语言指的是在进行国际商务贸易交流发展时应用到的一种语言形式。
商务英语的语言应用在语言的优美方面并没有专业的要求,但是要求逻辑清晰、严谨,语言应用准确且严谨无误,同时做到语句结构的完整性。
在对贸易过程进行翻译时要求准确、完整、坚决不可以描述不清以免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语言应用是象征着一个国家的礼仪素质,关系到国家的素养,因此越是一些小的问题就越会成为是否能够成功的主要因素。
二、商务英语的语言特点1专业英语词汇使用的准确性。
商务英语在进行使用时最主要的关键步骤就是能够准确无误的使用专业用语,专业用语当中包括很多的专业术语、译为商务含义的普通用语和复合语句,当然还有很多词汇的缩写等会用到商务中的理论和实践等,语言通俗但专业性极强。
2语句结构复杂但意图明确。
因为在进行国际性金融贸易使会涉及到交易双方的利益,因此涉及到的内容要语言叙述要求严谨无误并且结构清晰。
想要使其中的商务英语达到上述要求不出现错误,就需要在进行英语协议拟定、书写时保证用词的恰当,并且可能会用到很多类型的从句、短句进行补充或者修饰说明,所以一般商务英语的语句的结构都较为复杂。
3应用到很多被动语态、祈使句、非谓语动词和情态动词。
一般在商务英语英语中为了能够全面的将内容展示出来,就会在商务用语中加入很多的被动语句、祈使句、非谓语动词以及情态动词等等。
三、商务英语中的翻译技巧因为翻译是在进行国际贸易时必要的利用工具。
商务英语口译策略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

商务英语口译策略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商务英语口译是一门复杂而又有挑战性的技能,需要口译人员具备扎实的语言学习能力、丰富的商务知识、灵活的思维能力和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为了提高商务英语口译的效果,口译人员需要采取一些策略。
这些策略也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商务英语口译需要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
商务英语是一门专门用于商务场景的语言,口译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能力外,还需要了解和熟悉各类商务术语、商务礼仪以及各类商务活动的相关知识。
口译人员可以通过阅读商务类书籍、参加商务英语培训班以及与商务领域专家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商务知识水平。
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商务知识,可以通过讲解商务术语、分享实际商务案例等方式来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的商务英语知识体系。
商务英语口译需要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在商务交流中,可能会涉及到各种复杂的商务情境,口译人员需要能够迅速理解和应对各种商务场景。
为了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口译人员可以多进行思维训练,比如进行口头翻译练习、模拟商务谈判等。
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而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思维训练,比如通过分析商务案例、进行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商务英语口译需要培养敏锐的语言感知能力。
商务英语中可能涉及一些细微的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口译人员需要能够准确感知并把握这些差异。
为了培养语言感知能力,口译人员可以进行大量的听力练习和口语练习,比如通过听商务英语讲座、与商务人士进行实际交流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
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可以通过进行听力训练、进行语音纠正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
商务英语口译需要注重实践。
口译人员只有通过实际的实践才能不断提高口译水平。
口译人员可以参与商务实践活动,比如参加商务会议、陪同商务考察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
对于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商务实践活动、进行实践性考核等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
浅谈商务英语口译教学

浅谈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摘要:在全球化不断蔓延的今天,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日趋增进,商务英语口译作为最直接的沟通交流方法,其人才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
那么如何培养出优秀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口译译员,成为了各大高校面临的难题。
除了讲授语言文化知识外,培养学生的口译技巧和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着眼商务英语口译课堂的教学环节,从听力训练、笔记训练、记忆力训练及商务口译场景模拟几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综合口译水平。
关键词: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能力培养一、引言商务口译作为沟通中国和世界各国之间的纽带,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近些年来,商务英语口译市场发展迅速,口译人才难觅。
因此各大高校陆续开设商务英语口译专业,或是商务英语专业开设商务英语口译课程。
但商务英语口译作为新兴课程,发展尚未完善,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简介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在商务活动和一般生活环境下所需要的商务英语翻译的能力和从多种材料中获取商务信息并进行分析、理解、翻译等方面的能力。
作为商务英语专业的主要课程,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将直接影响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在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和其他相关职业技能等方面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
该门课程主要使学生熟悉相关的商务背景知识、熟悉商务活动的环节,正确使用商务礼仪,最终达到有能力担任多种商务活动口译译员。
三、提高学生商务英语口译能力的策略(一)听力训练作为商务英语口译的第一道关卡,听力能力的提高是志在必得的。
在训练过程中,可使用精听和泛听相结合的方法。
在听力过程中,能够听出一些重要信息是极其考验听力功底的,尤其是商务活动中,不允许出现一丁点的差错,如数字、人名、头衔、地名及事实等,与此同时,又要把握住发言者讲话主旨。
在商务口译场上尤其是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中,听力的次数只有一次,要求译员对发言者所讲内容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翻译,不允许译员分心或马虎或其他意外情况发生,所以要在商务场合不出现错误,那背后就要花大量的时间专注于听力水平的提高。
商务英语口译策略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

商务英语口译策略及其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一、商务英语口译的基本特点商务英语口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包括专业性强、语速快、语言复杂、专业术语多等。
在商务英语口译中,口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口译技巧,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口译场景。
为此,口译人员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口译水平,积累丰富的口译经验,并且掌握一定的口译策略,以应对各种口译挑战。
二、商务英语口译策略1. 精听精译商务英语口译中,要求口译人员具备精听精译的能力。
商务交流中的信息量通常较大,语速也较快,口译人员需要能够快速准确地听懂并翻译出对方的意思,因此精听精译是非常重要的口译策略之一。
2. 分段记忆在商务交流中,经常会出现长句子或者长段落的情况,口译人员在翻译这些内容的时候,可以采取分段记忆的策略,先将长段落分成若干小段,分别记忆和翻译,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 主动追问在商务交流中,如果出现不明确的地方或者对方的表达不清楚,口译人员可以采取主动追问的策略,及时向对方求证或者澄清,以确保自己准确理解对方的意思,进而进行正确的口译翻译。
4. 灵活运用各种口译技巧商务英语口译中,口译人员需要具备多种口译技巧,如同义替换、固定搭配、省略、倒装等,通过灵活运用这些口译技巧,能够更好地进行口译翻译,让翻译更加准确地表达原意。
5. 注意文化背景在商务英语口译中,口译人员需要注意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充分理解对方的言辞意思,避免出现文化隔阂,对口译翻译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口译策略对商务英语口译教学的启示1. 提高口译技能商务英语口译教学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口译技能,包括精听精译能力、分段记忆能力、主动追问能力、灵活运用口译技巧的能力等,通过系统的口译训练,提高学生的口译水平。
2. 培养专业素养商务英语口译教学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包括商务知识、商业礼仪、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知识,为学生今后从事商务英语口译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强化实践环节商务英语口译教学需要加强实践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口译场景中进行口译训练,提高他们的口译能力和应变能力,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能够胜任各种口译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in the world. It is also China's first foreign language; therefore Chinese universities open it up as major frequently. Along with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the speed up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as well as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status, China's foreign trade and cultural exchanges develop rapidly. At the same time, problem has been raised that there are not enough interpretors meeting the require of market, further, what the market really need is the one who can really handle English well. To English language learners of china, their general strength is "reading" and "listening", but their speaking level is generally lagged behind other countries’ English learners. From "China's first English-Chinese Interpretation Theory and Teaching Seminar"(1996) to "the Fifth National Interpretation practice, teaching and research conference"(2004), an eight years’ basic outlines has been mad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rpretation of is bumpy, however it changes with each passing day and the direction toward profession has been developped. The literature of interpretation emerge quickly. Such as "personnel training interpreters and interpretation research" Guo LanYing (2007) "Interpretation theoretical study" Zhang Wen. Han Changhui (2006) "Interpretation Theory Overview" Bao Gang (2005). From there reports, we can tell that more and more people focus on the field of interpretation.
Key words: negotiation; oral English; training 中文摘要 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也是中国的第一外语,甚至是中国高校开设最多的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迅猛发展,社会对口译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人才需求的定位也越来越高。口译工作存在着优秀口译人员数量缺乏、口译队伍整体业务素质较低的状况。而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上的普遍强项是“阅读”与“听力”,只是口语水平则普遍落后于其他以英语为第一外语的国家。 从1996年“首届中国英汉口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到2004年“第五届全国口译实践、教学与研究会议”,基本勾勒出8年来中国口译发展的轨迹,道路虽有崎岖不平,却是日新月异,向着专业化的道路发展。针对口译方面的文献也不断涌现。如《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郭兰英(2007) 《口译理论研究》张文.韩常慧(2006) 《口译理论概述》鲍刚(2005)。由此我们不难看到国人对口译领域的越渐重视。
关键词:英语; 口语; 培训 1. Introduction Language is a communication tool for learning. To improve the ability of communicating in English,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s of foundational importance. In various activities,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put what they have learned into practical use, teacher’s spare time and energy to help improving all steps develop smoothly. The training is very demanding to both teachers and students. Professionally and scientifically both sides need to reach a level which should be well adapted to the reality of the trade fields. Unlike common language training, business interpreter training is aimed at producing capable human recourse to deal with all kinds of situations and cases; therefore curriculum designing and special skills training both need to be arranged flexibly and thoughtfully. All possible relative factors must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 the training so as to fulfill the task effectively. There is no doubt at all to be aware of the true condition and situation of the trainees so as to adopt better methods in the training effectively. This article will look into objective causes making students unable to utilize English feasibly, and then propose the solutions to the corresponding problems. . 2. The Necessity of Looking for a Way to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terpreters In China,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in economy, more talents are needed in the fields of business and trade market. Business interpreters are required to meet the higher standard of services both in quantity and quality, for their performance directly connects some reputation of our country, our culture and our people. Whether our interpreters have higher professional ethics; whether our interpreters are well-established with their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whether they display welcome personalities will all be shown objectively in their behaviors or by the partners. In China, the training of specialized expertise lags behind the social needs. In fact in schools normal English training is carried out traditionally and generally, which cannot be fit for the special needs of the active broad market. Naturally, how to develop a set of well designed curriculum and methods are of great practical importance to help booming the powerfu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in the import and export fields. So far it is worthwhile to take the subject as a topic to make some study and research. Language training with specula aim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in nature. English business interpreters are supposed to be proficient at least in speaking and listening. They are required to be advance in language application. Yet business field is not fixed as what the normal training books simply put. Therefore business training is a very challenging 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