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检测骨骼系统及其它

合集下载

3DBody6.0产品介绍

3DBody6.0产品介绍

1.系统解剖............................06
2.局部解剖............................09
3.其它内容:..........................1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断层解剖(特别提供) ●骨性标志图
●肌肉附着点(起止点) ●肌肉动作动画
●触发点(扳机点)
--某骨科医生
“这是我使用过的最直观高效的解剖教学工具!”
--潘老师语
“从来没有这么快捷与实惠的获得如此多的精美 3D 图 片 !”
--某研究机构
“简洁不简单,好用。”
--某医疗专家
拆解、拆分
可以一块一块的拆开,也可以还原,如左图。
放大、缩小
无级放大缩小,近距离观察细节,如在手中,近在咫 尺。高度清晰,前所未有。
透明
所有部位都可以实现透明效果,而不是只有皮肤可以 透明,透明度也可以调节,从 0 到 100,深度掌控, 随心所欲!
画笔
授课方便,突出重点,如左图。
5/15
即指即显
2/15
3/15
二、操作功能与特点
4/15
真正的 3D 效果
不同于普通的图片拼接技术,完全基于三维数字模型创建,立体直观,可以 实现 360 度“任意”角度查看,随时为你展现所需要的视角。
显示、隐藏
5000+解剖结构,任何一块可以显示或隐藏,只显示想要看到的结构,无限 地自由拼接组合,一切由你来控制。让鼠标成为解剖刀,实现逐层剥离,完 全再现人体解剖的全过程。
教学与复习不限时间地点
90%的专业医疗教育计划无法取得充足的教育标本,而且昂贵的大体标本让许多单位无法接受,但是解剖课程却是核心课程,3DBody 利用最新前沿计算机技术对 这一缺憾进行有效补充。 可重复对数字人体进行解剖操作,节省了大量的尸体资源;教学时间和场所可灵活设置,实现了自主开放性教学;可根据教学需要整合、扩充教学资源。

人体骨骼三维模型重建技术的研究

人体骨骼三维模型重建技术的研究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前言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相应的促进了医学影像工程技术和逆向工程技术的发展,也为逆向工程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奠定了技术基础。

90年代以后,逆向工程技术的医学应用逐步发展,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并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逆向工程技术(Reverse Engineering,简称RE)是指将实物转换为CAD 模型的相关数字化技术、几何模型重建技术以及产品制造技术的总称[1]。

在本文中狭义的将其定义为从相关模型的数字信息的获取、数字信息的处理到CAD 模型形成这一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过程。

1软件介绍Mimics 是Materialise 公司开发的交互式医学图像控制系统的简称,是对医学CT 和MRI 图像进行三维重建的专业软件。

该软件能输入各种扫描的数据(CT、MRI),建立3D 模型进行编辑,然后输出通用的CAD(计算机辅助设计)、FEA(有限元分析),RP(快速成型)格式,是介于医学与机械领域之间的一套逆向软件[2];Geomagic 是美国Raindrop 公司的推出的逆向工程软件,是成熟的逆向工程软件之一。

利用Geomagic 可轻易地从扫描所得的点云数据创建出完美的多边形模型和网格,并可自动转换为NURBS 曲面。

Imageware 是著名的逆向工程软件,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家具、模具及通用的机械行业。

UG 是功能强大的三维设计软件,是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紧密集成的、面向制造行业的CAD/CAE/CAM 高端软件。

2人体骨骼模型重建方案在逆向工程中,实体的三维模型重建是整个过程中最关键、最复杂的环节。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和应用目的,选用不同的方法,本文尝试提出以下两种方案来重构人体骨骼或标本的三维模型。

2.1基于CT/MRI 图像的三维模型重构2.1.1重构方案该方案是以感兴趣的人体骨骼的CT/MRI 图像为数据源的模型重建方案。

【课题申报】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1

【课题申报】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1

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1课题申报课题名称: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骨科手术是治疗骨骼疾病和损伤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骨科手术过程中,准确的手术模拟和骨结构评估对手术的成功与效果影响重大。

而传统的手工制作骨模型的方法因为制作周期长、模型精确度低、成本高昂等问题,无法满足骨科手术的需求。

而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通过3D打印技术制作骨模型可以解决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应用。

3D打印技术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文件的逐层堆叠制造技术,能够以快速、精确、高效的方式制造出复杂的骨结构模型。

通过3D打印技术,可以根据患者的个体化特征制作出精确的骨模型,为骨科手术的手术规划、操作演练、手术模拟及手术评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同时,3D打印技术还可以制作出各种骨修复材料、植入物等辅助手术的器械,为骨科手术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传统的手工制作骨模型方法制作周期长、精确度低、成本高昂,且无法准确还原患者真实骨骼结构的个体化特征。

而3D打印技术可以通过数字化建模、层厚控制、无损性分层堆叠等方法,制作出准确的骨结构模型,能够更好地适应患者个体差异化的特征。

2.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目标是开发一种基于骨科手术的3D打印骨模型制作方法,并探索其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

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1) 收集和建立患者骨骼特征的数字化数据库,包括患者的CT、MRI等医学影像数据。

(2) 建立骨模型的数字化设计与建模方法,利用医学影像数据对患者骨骼进行重建,并设计出可用于3D打印的骨结构模型。

(3) 开发骨模型的3D打印工艺,通过选择合适的3D打印材料、调整层厚及打印参数等方法,制作出具有准确结构的骨模型。

(4) 评估骨模型在骨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包括手术规划、操作演练、手术模拟及手术评估等方面的研究。

(5) 骨模型的制作效果评估,包括模型精确度、模型的物理特性、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模型使用的可行性等方面的评估。

3d 捏脸系统原理

3d 捏脸系统原理

3D捏脸系统的原理主要是通过代码来更改3D模型面部的骨骼点,对骨骼点进行旋转、缩放、位移等操作,以达到对面部样式的修改。

具体来说,这个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绑定骨骼:在面部每个细节部位绑定若干骨骼,通过移动骨骼带动面部网格顶点移动。

生成面部网格:通过移动骨骼,网格顶点的移动再反馈到另外一套用于表情动画的骨骼蒙皮中,生成新的面部网格。

混合极端模型:使用变形动画实现捏脸时,需要先制作若干极端情况下的脸型模型,通过调节参数(权重)来混合这些极端模型,产生新的面部网格顶点。

纹理混合:纹理的捏制和变形动画类似,也是通过若干极端状态下的纹理根据参数混合而来。

3D-CELL模拟核磁共振健康管理系统

3D-CELL模拟核磁共振健康管理系统
2、 检测过程无创伤:生命健康检测仪扫描人体全身器官,对人体绝无创伤、更无伤害、是当今世界上顶级的绿色体检。
3、 检测过程快:每一项的检测时间不到一分钟。
4、 准确度高:生命健康检测仪的准确性高达95%
5、 早期发现:生命健康检测仪,在人体器官出现功能性变化时,就可以预示其疾病的发展趋势,对人体的预防医学有着重大帮助
保健品行业项目:心脑血管、三高人群、糖尿病、排毒、心、肝、胆、脾、胃、肾.....等等
医院诊所:中医检测妇科/泌尿科生殖系统检测、神经系统检测、肌肉骨骼系统检测、皮肤科...等等
如需了解更多3D-CELL模拟核磁共振健康管理系统信息---咨询:15820296572 肖先生
3D—CELL
光波、声纳全身检测设备—生命健康检测仪
尖端科技之结晶——全面、无创、快速、准确、早期发现
3D-CELL模拟核磁共振健康管理系统
6、全世界唯一融合光谱共振分析、量子共振分析、音频共振分析

3D-CELL模拟核磁共振健康管理系统无论是对于广泛性医学研究、美容养生项目检测,无论是针剂项目、口服项目还是仪器项目都将为您创造更好的业绩。
美容行业项目: 养身、身体、面部、淋巴排毒、胸部护理、抗衰老、颈部护理、眼部护理、卵巢保养、肾部保养、脊柱保养 、肺部保养......等等
3D-CELL模拟核磁共振健康管理系统与传统的诊断方式相比,具有独树一格的六大功能
1、 检测全面:生命健康检测仪能同时检测出人体2000多项指标,例如:过敏源,常规检查方法只能检测60多项,而本设备能检测257项,微影素、矿物质检测,传统方法只能检测10种左右,而本设备能同时检测包括人体全部15种必须得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共96种。

人体解剖和人体3D模型PPT

人体解剖和人体3D模型PPT

解决方案
借助物理引擎和图形渲染技术,提升模型的视觉真实感和 操作交互性,同时优化算法以提高运行效率。
跨平台兼容性
不同的设备和操作系统对3D模型的展示和交互提出了不 同的要求。
解决方案
开发跨平台的3D模型查看和编辑工具,确保模型在各种 环境下都能得到良好展示和交互。
伦理道德问题探讨
隐私保护
探讨方向
在使用人体解剖数据时,如何确保个人隐 私不被侵犯是一大难题。
肌肉功能
肌肉通过收缩和舒张产生 力量,驱动身体各部位的 运动。
肌肉分布
肌肉在人体各部位广泛分 布,与骨骼系统紧密配合, 共同完成各种动作。
人体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组成
人体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 液三部分组成。
循环系统功能
循环系统负责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 送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将代谢 废物排出体外。
循环系统调节
医学教育和培训
3D模型为医学学生、医生和护士等医疗专 业人员提供了一个互动、立体的学习资源 ,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和培训质量。
汇报范围
人体解剖基础知识
简要介绍人体解剖的基本概念和术语,为 后续内容打下基础。
挑战和展望
探讨当前人体3D模型面临的挑战,如数 据精度、模型真实性等问题,以及未来可 能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06 结论与建议
对当前工作总结
人体解剖和3D模型在医学教育 和研究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
目前,人体3D模型已经能够非 常逼真地模拟人体结构和器官, 为医学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更
好的学习和研究工具。
然而,当前的人体3D模型还存 在一些局限性,如模型精度、交 互性和数据共享等方面的问题。
对未来发展提出建议

基于骨骼的3D角色的碰撞检测

基于骨骼的3D角色的碰撞检测
关 键 词 : 撞 检 测 ; B 包 围盒 ;分 离轴 理 论 ;相 交测 试 碰 OB
中图分类号:P 9 .1 T 3 14
文献标识码 : A
d i 0 3 6/.sn 10 -45 2 1.5 0 6 o:1.9 9ji .0 6l ; n De e to f r3D ne . a e lii t c i n o so Bo s b s d Cha a t r r ce s
ti lo tm o s u t l OB re h b n d l n o u e n es c e t e OB t e aa in a i e r .T i h s ag r h c n t cs al B f a o e mo e d c mp t si tr e ttss o t B wi s p r t xs t o y i r o c a f h h o h hs
me o a eapi f ci l t cls ndt t ni 3 a ee ̄n. t dcnb pl de et e oli e c o D gm n e h e v y o io ei n
Ke r s c l s n d tc o ;oi ne u dn x e a ain a i e r ;i tr e t e t y wo d : o ii ee t n re td b n i g b ;sp r t x st o y ne c s l o i o o o h s t
21 00年第 5期
文章编号 :0 6 45 2 1 )5 35 -3 10 - 7 (0 0 0 4 30 2 0

计 算 机 与 现 代 化 JS A J Y I N A H A /U NI U X A D I U
总第 17期 7

精美3D骨骼肌解剖图谱

精美3D骨骼肌解剖图谱

精美3D骨骼肌解剖图谱
一、颈椎后仰肌群
2、颈椎前屈肌群
3、颈椎侧屈肌群
4、颈椎左右旋转肌群
5、肩前屈肌群
6、肩后伸肌群
7、肩外展肌群
8肩内收肌群
9、肩外旋肌群
10、肩内旋肌群
11、肩胛骨上提肌
12、肩胛骨下降肌群
13、肩胛骨前伸肌群
14、肩胛骨后收肌群
15、屈肘肌群
16、伸肘肌群
17、前臂旋前肌群
18、前臂旋后肌群
19、屈腕肌群
20、伸腕肌群
21、腕尺偏肌群(左)
22、腕尺偏肌群(右)
23、屈四指肌群
24、伸四指肌群
25、拇指运动肌群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分泌系统—胰岛检测图
血液和淋巴系统—浅层淋巴管
血液和淋巴系统—血液细胞
感觉系统—右侧眼球检测图
轻玻 度璃 白体 内混 障浊 。, 视 盘 有 损 伤 ( 视 神 经 轻 度 萎 缩 ) ,
感觉系统—右侧眼底检测图
神视 经网 轻膜 度小 萎动 缩脉 )硬 。化 , 黄 斑 部 病 变 , 视 盘 有 损 伤 ( 视
心脑血管系统—心脏瓣膜剖面检测图
二主 尖动 瓣脉 、和 三冠 尖状 瓣动 ,脉 以粥 及样 主硬 动化 脉, 瓣心 。肌 供 血 不 足 , 影 响
心脏瓣膜剖面检测后的疾病分析列表
感觉系统—右侧眼底检测图
感觉系统—左眼眼底检测图
感觉系统—左眼眼底检测图
度眼 萎底 缩小 。动 脉 硬 化 , 黄 斑 部 病 变 , 视 神 经 有 轻
心脑血管系统—心室纵切面检测图
损流 左 ,。 心 已( 室 手患 肥 术者 厚 修说 , 复; 二 )原 尖 来瓣 有关 先闭 天不 性全 心, 脏左 病室 ,血 室有 间少 隔量 缺回
腰椎 间间 盘盘 突老 出化 症, 。骨 质 疏 松 , 骨 质 增 生 , 颈 椎 病 ,
右侧脊柱与腰椎椎间盘横切面
左侧脊柱先后两次检测比对图
左侧脊柱先后两次检测比对图
先后两次右侧脊柱比对图Fra bibliotek点选前后两次检测脊柱四图
肌肉骨骼系统—肋骨检测图
肌肉骨骼系统—右侧膝关节检测图
骨膝 钙关 丢节 失软 (骨 骨有 质磨 疏损 松, )股 ,骨 有和 痛胫 风骨 有 程 度 不 同 的
右侧小腿胫骨检测图片
大脑皮质部位横截面
神经系统—左脑内侧面局部筛查
神经系统—右脑内侧表面局部筛查
神经系统—脑底部动脉局部筛查
脑局部筛查后的疾病分析列表
点选四图,点击打印
大脑皮质
大脑半球(胼胝体)
大脑皮质
基底动脉环
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图片
内分泌系统—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
内分泌系统—脑下垂体检测图
头颈部右侧检测打印图
不会 供 这 足引 血 与 而起 减 颈 损椎 少 椎 伤管 , 病 。狭 另 有 窄外关 进,。 而颈颈 压椎椎 迫病病 脊如会 髓有压 ,颈迫 使椎椎 脑间动 细盘脉 胞突, 营出使 养,脑 颈 椎 与 颈 部 脊 髓 细 胞 都 有 严 重 的 损 伤 ,
肌肉骨骼系统—脊柱,左侧图
膝关节检测后的疾病分析列表
:痛风、关节扭伤、贫血症
先后两次膝关节检测比对图
上图:2013 年5月8日检 测右侧膝关 节, 下图:2013 年10月23日 复查右侧膝 关节图, 比较结果: 加强 细胞修 复了69%。
先后两次左侧膝关节检测比对图
上图:2013年 5月8日检测左 侧膝关节图, 下图:2013年 10月23日复查 左侧膝关节图, 比较结果:加 强 细胞修复了 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