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生态位(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4.3 群落的结构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 第四章种群和群落 4.3 群落的结构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3节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________的集合.2.(1)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如图所示),完成图示内容。

(2)研究基础:研究________是研究群落的基础.3.群落的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________的重要特征。

(2)衡量指标:________,即群落中________的多少。

(3)规律:不同群落丰富度不同,越靠近________,单位面积内的物种越丰富。

4.种间关系:将下列概念名称和含义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捕食a.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②竞争b.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③寄生c.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食物④互利共生d.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体表,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5.群落的空间结构(1)形成原因:在群落中,各个________分别占据了不同的________。

(2)类型:①垂直结构②水平结构6.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原理(1)调查方法:常用_____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空间结构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

群落的空间结构1.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B.一个湖泊中的各种鱼类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D.浅海中牡蛎与鱼类、节肢动物、海藻等生活在一起的全部生物2.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1)________现象。

(2)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______________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________。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过程中各种群都呈S型增长B.动物群落水平分布一般都是均匀的C.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利用4.下列生物种群能组成生物群落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全部生物5.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可提高该区域珍稀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B.草地中也存在垂直分层结构C.建立人工群落可将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调控之下D.森林中各种生物的垂直分层现象是由光照决定的6.能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是()A.森林中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B.一片竹林中的竹子高矮不一C.森林中的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D.鹿群中有的鹿高,有的鹿矮7.某研究小组的同学调查了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并测量了三个地点的土壤特征等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4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的类型(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4群落的演替群落演替的类型(1)练习题新人教版必修3

群落演替的类型1.某人承包了一个鱼塘,放养了2000尾鲫鱼,在最初4个月内,由于资源和空间充足,每个月鱼的数量是上一个月的2倍。

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研究鱼的生长发育及繁殖情况,设计了如下建立数学模型的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设该池塘在捕捞时保持3万尾鲫鱼时能发挥最大经济效率,理论上该池塘最多能够容纳___________万尾鲫鱼生长.(3)在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常用的估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此方法不适宜作为土壤动物调查的估算方法。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群落的角度分析,遭受污染破坏后的池塘能重新养鱼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2.在水库的上游,将废弃农田和盐碱地改造成大面积芦苇湿地,通过生物降解、吸收,可以有效的解决城市生活污水和农业生产对水源造成的污染问题,使水库水质得到明显改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芦苇湿地构成了一个在物质和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B.从废弃的农田到芦苇湿地的变化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C.湿地中生物种类多样,可利用正反馈调节维持其结构和功能的稳定D.大量种植芦苇的原因是芦苇可以吸收城市污水和农业用水中的有机污染物3.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苔藓→地衣→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4.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优化练习新人教版必修3

第3节群落的结构[A组·基础达标练]1.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种群和群落都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层现象B.种群密度能够真实地反映种群数量变化的趋势C.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研究种群和群落的丰富度D.群落中两个物种之间可能存在一种以上的种间关系解析:种群中不存在垂直分层现象,A错误。

反映种群数量变化趋势的是种群数量增长曲线,B错误。

丰富度代表的是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C错误。

答案:D2.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解析:稻田中青蛙的增加可抑制病毒传播,原因是青蛙捕食稻飞虱,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A正确;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B错误;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关系,C、D错误。

答案:A3.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乔木层越密,草本层分布越少,因此,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答案:D4.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解析: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如四大家鱼中以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鳙鱼分布在水的上层,以沉水植物为食的草鱼分布在水的中层,而肉食性的青鱼则分布在水的下层;池塘植物群落也有水平结构,从岸边到中心分布着不同类群的植物,必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有水平结构。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3 群落的结构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生物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4.3 群落的结构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水滴系列)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水滴系列)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水滴系列)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 群落的结构学案(答案不全)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3节群落的结构☆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中的集合。

☆群落的特征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物种组成丰富度——。

是区别不同群落不同的群落物种丰富度有差别。

的重要特征)规律:热带雨林生物种类,丰富度;草原生物种类,丰富度 .种内互助。

例:群聚生活种内关系种内斗争。

例:等如鲈鱼食本物种幼鱼,蝌蚪排毒使幼小个体死亡。

互利共生(同生共死)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 。

生物关系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是的现象。

种间关系竞争(你死我活)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等。

(不同种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一种生物寄居在另一种生物,生物的关系)从那里维持生活的现象(被寄生者叫)。

形成原因:群落中各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不同的空间群落的空间结构植物类群的垂直结构表现为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性。

垂直结构植物类群分层与有关类型动物类群分层与有关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越多.水平结构不同种生物分布在不同区域。

类型曲线图例箭头图例种间关系互利共生分开后双方或一方不能生存。

如地衣、豆科植物和根瘤;人和肠道细菌、白蚁与鞭毛虫等。

捕食分开对被捕食者有利。

捕食者种群的数量和猎物者种群的数量呈周期性的波动,且捕食者数量高峰变动滞后于被捕食者.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竞争分开后对双方都有利。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物种组成(1)练习题3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第四章种群和群落4.3群落的结构群落的物种组成(1)练习题3

群落的物种组成1.有研究表明,一些生活在阔叶树上的食叶甲虫是落叶林中的重要生物。

假如没有这些甲虫,落叶层将严重堆积,最终导致落叶林生长不良。

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A.食叶甲虫属于营养结构中的第二营养级B.食叶甲虫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C.食叶甲虫对落叶林的物质循环有促进作用D.食叶甲虫在能量金字塔中不应位于最底层2.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先选取样方再确定调查对象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用鲜艳的颜色标记被捕获的动物C.群落的水平结构常表现为群落中的生物呈集群分布或斑块状镶嵌分布D.火灾过后的草原上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3.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对甲、乙两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了调查研究,每次随机取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地土壤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甲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8种,个体数平均值是109个,乙地土壤中的小型动物类群平均有15个种,个体数平均值是209个,则甲乙两地土壤中小型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大小是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D.无法确定4.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5.下列关于“丰富度”的说法,正确的有()A.一个池塘中鲫鱼的种群密度大于鲤鱼的种群密度,则此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鲤鱼B.甲池塘中的鲫鱼种群数目多于乙池塘,则甲池塘中鲫鱼丰富度高于乙池塘C.一片森林中的物种数目多于一片草原,则该森林的物种丰富度高于该草原D.不同的群落,物种的丰富度是定值6.用样方法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随机取样B.样方面积为lm2C.样本数量足够大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7.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B.区别不同群落类型的重要特征是物种组成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D.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8.关于酵母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酵母菌既含有核基因,又含有线粒体基因B.酵母菌无氧呼吸的终产物经主动运输运到细胞外C.培养液中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在培养早期呈“J”型增长D.碳源充足和不充足的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不同9.下列哪个环境中的群落的丰富度最大( )A.西双版纳森林 B.内蒙古草原 C.长白山 D.一块农田10. 2005年7月18日《齐鲁晚报》报道:欧洲极品海水鱼类——地中海鳎鱼,在山东省威海市人工育苗成功。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节群落的结构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第3节群落的结构知识点题号1.群落的概念及研究的问题4,7,122.种间关系1,6,8,9,10,11,143.群落的空间结构2,5,154.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3,13A.田鼠和杂草B.豌豆和杂草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解析:农田中,豌豆和杂草都是生产者,因争夺阳光、水和矿质元素等共同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田鼠可以以草籽为食,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

2.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D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解析: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3.如图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A装置的花盆,用普通的花盆即可,不需要改造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解析: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需要去底,然后换上金属网;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也可以放到试管中。

4.(2018·吉林长春期末)如图表示从南极经过赤道到北极,在纬度梯度上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趋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群落中物种的丰富度变小B.该现象表明某个地区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光照条件C.随纬度升高,物种丰富度逐渐变小D.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很可能升高解析:从极地向热带推移,物种丰富度变大;由图示可知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温度条件;如果环境严重受污染,生物多样性会降低。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

江苏省启东市高中生物 第4章 种群和群落综合检测题 新人教版必修3

第4章种群和群落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为某地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推测其年龄组成应为增长型B.其年龄组成较接近稳定型C.该区的人口迅速膨胀D.该区的未成年人口比重较高[答案] B[解析] 据图可知随时间推移,出生率略呈上升趋势,而死亡率下降,所以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成年人口比例高,人口会增加。

2.(2014·新课标Ⅰ,6)某种植物病毒V是通过稻飞虱吸食水稻汁液在水稻间传播的。

稻田中青蛙数量的增加可减少该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青蛙与稻飞虱是捕食关系B.水稻与青蛙是竞争关系C.病毒V与青蛙是寄生关系D.水稻和病毒V是互利共生关系[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内物种之间的关系。

病毒传播路径是水稻→稻飞虱→水稻,青蛙是肉食性动物,它减少了病毒在水稻间的传播,可推断出青蛙吃掉了部分稻飞虱,才出现这样的效应,因此青蛙和稻飞虱之间是捕食关系。

水稻和青蛙并不利用共同的资源,两者不是竞争关系。

病毒V和水稻之间是寄生的关系,与青蛙之间不存在这种关系。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B.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C.群落结构是指群落中不同生活类型的生物在空间配置上的格局D.森林中的桦树有高有矮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 D[解析] 群落结构中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指不同物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不指同种物种内不同个体间的分布关系,如桦树有高有矮分层就不属群落的垂直结构。

4.(2014·浙江,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环境容纳量的有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位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群落在演替过程中,其物种构成不断地变化着
B.初生演替一般比次生演替进行得慢
C.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
D.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
2.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调查某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
B.当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和破坏时,才会发生群落的演替
C.食物网中的生物之间全部是捕食关系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单向的
3.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
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
C.在群落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
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
4.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5.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群落的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中的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C.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演替之初相比,顶极群落的结构更为复杂和稳定
B.形成哪种顶极群落与年平均气温和降雨量等气候条件密切相关
C.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将永远保持原状
D.热带雨林较草原、沙漠等群落的自动调节能力更强
7.草履虫和吸管虫是广泛分布在水沟、池塘等淡水环境中的单细胞原生动物,吸管虫主要以吞食草履虫为生。

某同学尝试设计实验以探究“当吸管虫存在时,草履虫的数量将如何变化”。

实验器材:显微镜、血细胞计数板、盖玻片、广口瓶、滴管、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含吸管虫的培养液、清水等。

实验步骤:
①取2只洁净的广口瓶,编号A、B,并分别加入5 mL ________。

②向A广口瓶中加入2 mL________;向B广口瓶中加入等量的不含吸管虫的培养液作为对照。

③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每隔24 h统计草履虫、吸管虫的数量,连续观察5 d。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请将上述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2)本实验除了设置________的空白对照外,还在时间上设置了________的自身对照。

(3)实验中将采用________的方法统计草履虫、吸管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

在计数前需要将广口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同学认为需要统计培养液中草履虫、吸管虫的初始数量,你认为是否有必要?并说明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水族箱应放在光下
B.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C.在色盲家庭中调查并计算色盲发病率
D.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在于抑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
9.生态瓶用来探究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以下会使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的是()
A.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
B.给予一定的光照
C.添加一些分解者
D.通入一定量的空气
10.一般把豆科植物分成三个亚科,不论哪个亚科的植物都具有下列特征()
A .蝶形花冠
B .两体雄蕊
C .荚果
D .多为复叶
参考答案:
1.答案: D
解析:只有在气候适宜、雨量充足的条件下,弃耕农田才能形成树林。

2.答案: A
解析: B错误:群落只要没达到环境条件允许的状态,就会不断进行演替。

食物网中生物间除捕食关系外还有竞争关系,C项错。

D错误: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同于能量流动,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双向的。

3.答案: A
解析: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上进行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4.答案: D
解析:蚂蚁以蚜虫分泌的蜜露为食,同时又保护蚜虫,把蚜虫的天敌赶走或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所以蚂蚁和蚜虫的关系为互利共生。

菜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同在一株油菜上觅食,但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所以不能构成种间竞争。

噬菌体与细菌之间属于寄生。

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两种绿藻,因争夺阳光、养料而使一种数量增加,一种数量减少,则两种绿藻属于竞争关系。

5.答案: C
解析:该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出现的新生物群落可能是杂草。

地衣在初生演替中出现。

6.答案: C
解析:生物群落的演替是不断进行的,顶极群落一旦形成,在没有受到影响的条件下会较长时间保持一定的动态平衡。

7.答案: (1)含草履虫的培养液含吸管虫的培养液(2)用不含吸管虫的培养液代替含吸管虫培养液前后之间(3)抽样检测使广口瓶中生物分布均匀(4)有必要,便于实验前后进行比较
8.答案: A
解析: A、探究水族箱中群落的演替,水族箱应放在散射光下,以保证有能量的输入,使水族箱稳定,A正确;
B.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遮住尖端和遮住尖端以下的伸长区作对照实验置于单侧光中进行,B错误;
C.在色盲家庭中调查色盲的遗传方式,在广大人群中调查并计算色盲发病率,C 错误;
D.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在于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错误.
故选:A.
9.答案: A
解析: A、用蒸馏水代替池塘水,会减少生态瓶的分解者,降低物质循环,可能会降低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稳定性,A正确;
B.该生态瓶中生态系统需要能量输入,给予一定的光照会增加稳定性,B错误;C.添加一些分解者会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错误;D.通入一定量的空气供生态系统的生物利用,可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错误.故选:A.
10.答案: CD
解析:豆科分为三个亚科:一是含羞草亚科:雄蕊多数,花瓣镊合状排列;二是蝶形花亚科:蝶形花冠,两体雄蕊,花稍微两侧对称分离;三是苏木兰科:花高度两侧对称。

AB为蝶形花科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