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知识解惑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必修1第 2 讲 时区和日界线

必修1第 2 讲 时区和日界线

必修1第 2 讲时区和日界线双基回归一区的划分和与区时1.地方时:以当地正午时刻作为12点整,将24小时平分。

昼夜平分时(赤道上)6:00太阳升,18:00太阳落。

2.时区:每隔15°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

其中以0°经线为基准,向东到7.5°E,向西到7.5°W 的经度范围作为0 时区,0°经线则为0 时区的中央经线;其余依次类推。

而从172.5°E 往东到180°的经度范围为东12 区;从172.5°W 往西到180°的经度范围为西12区;东西12区各为半个时区,共用180°经线作为中央经线,因此东西12区的区时时刻永远相同。

同时东12 区为地球上最早的一个时区,地球上任何新的一天都是从东12区最先开始的,而西12区则相反,所以东西12 区的日期也永远相差一天。

但在东12区为一天的24点时,我们也可以说成是全球处于同一天。

东西12 区也合称12 区,这样全球一共就24个时区(如右图)。

3.区时:每个时区占15 个经度,以该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做区时,又称标准时。

零时区(中时区)的区时称为国际标准时间。

4.北京时间:我国以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即120°E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

5.区时的计算:在区时上,除东西十二区外,任意相邻的两个时区,区时相差一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个小时。

在时刻上,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较西的时区,区时较晚。

如:当东八区是12点时,东十区是14点;西二区是2点。

即东八区比西二区早10个小时,比东十区晚2个小时。

计算时可以利用公式: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东加西减)。

飞机、轮船等航行时间的推算,首先要根据飞机或轮船起航时的时间来确定此时目的地的地方时,然后再加上航行时间,就可得出到达目的地的具体时间。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课件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课件

确定经度:通 过经度计算, 确定地方时和 时日界线的位

计算时差:根 据经度差计算 时差,确定地
方时的早晚
确定日期:根 据时差和日期 计算,确定日
期的早晚
确定时区:根 据经度和时差, 确定时区的位
置和范围
确定地点:例如,北京、纽约、伦敦等 计算地方时:根据经度差和时区差,计算当地时间 计算时日界线:根据日期变化,计算日期变更线 计算时差:根据当地时间和标准时间,计算时差 应用实例:例如,计算北京和纽约的时差,计算日期变更线等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地方时和时日界线的应用现状:广泛应用于全球各地,为人们提供准确的时间信 息
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地方时和时日界线的应用将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挑战:需要解决不同时区之间的时间转换问题,提高准确性和便捷性
展望:未来地方时和时日界线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为人们提供更加精确、便捷的 时间信息服务。
随着科技的发展, 地方时和时日界线 的精确度将不断提 高
地方时和时日界线 的历史发展与未来 展望
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太阳和 星星的位置来确定时间
18世纪:航海家们开始使用 经纬度来确定位置和时间
19世纪:铁路和电报的出现 使得全球时间同步成为可能
20世纪:国际标准时间 (UTC)的引入,使得全球 时间统一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发展, 地方时和时日界线可能会被 更精确的计时方式所取代
航海导航:航海时 通过时日界线可以 确定船只的位置和 航向
国际合作:国际间 通过时日界线进行 时间协调和合作
地方时和时日界线 的计算方法
地方时:地球上任何地点的时间,以当地太阳高度角为依据 计算方法:根据经度、纬度和当地时间,计算地方时 经度: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经度,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基准 纬度:地球上任何地点的纬度,以赤道为基准 日界线:地球上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基准

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

地方时日界线知识点总结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地方时、时区、日界线1.理解概念:1)地方时是指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同线同时);2)区时是指各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同区同时);3)日界线有两条:①人文日界线: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在华盛顿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

②自然日界线:地球上地方时为0时(子夜)所在的隐形经线。

2.解题思路: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变更其实质可从四方面理解。

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东早西晚(定性);地球自转周期→1个太阳日→15°/小时(定量);日地空间关系→确定时刻→矫正时刻(定标);东西时差计算→东加西减→大早小晚(定法)。

时间计算本质上是地方时的计算。

3.解题方法:(1)地方时:1)同一条经线上的地方时相同,不同经线的地方时不同;东早西晚,东加西减;2)太阳直射点当地的地方时为12点,与12点相对的地方时为24点(次日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永远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永远18点;平分昼半球的经线为中午12时,平分夜半球经线所在地方时为0时;3)时差:15°/1小时;1°/4分钟;4)公式:①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方时,求B地方时: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4分钟(精度差非整数)B地方时=A地方时±精度差/15°×1小时(精度差为整数)注意: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②已知A、B两地的地方时和A地经度,求B地经度: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4分钟×1°B地经度=A地经度±地方时差/1小时×15°(2)区时:1)每15°为一个时区,时区中央经线都是15的倍数,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区时(共用时间);2)公式:①已知经度求时区:经度/15°=N…余数余数>7.5,时区为N+1;余数<7.5,时区为N②已知时区求中央经线经度:15°×时区(注意东西经)③已知A、B两地时区,求时区差:一个时区为1小时,东加西减,异加同减④已知A、B两地时区和A地区时,求B地区时:B区时=A区时±时区差注意:1.采用24小时制,结果大于24小时的,减24小时,日期加一天;结果为负数,加24小时,日期减一天。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差

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第一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差

地方时、区时、日期的判读与计算【归纳总结】1.地方时的确定①同一经线上各点的地方时相同;(经度相同,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②同一纬度,东边比西边先看到日出,东边地方时早于西边。

(东早西晚)③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每隔1°,相差4分钟。

④晨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图甲中A点、图丙中a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昏线与赤道相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图乙中B点、图丙中b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⑤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图甲中D点、图乙中C点、图丙中c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与之相对应的另一条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图甲中E点、图乙中F 点,图丙中d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注意:经度:日照图上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其地方时为正午12时。

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与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夹角相等;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互余;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2.地方时的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士4分钟/10×两地经度差数轴法(画数轴)①两地同为东(西)经度,用减法。

(1)求两地经度差②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用加法。

同减异加(2)将经度差变为时间差:15°一小时;1°四分。

1°两地同为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

(3)确定东西位置关系 2°两地同为西经度,度数小的在东。

(东早西晚) 3°两地分别为东西经度,东经度在东。

(4)东加西减3.区时的计算(1)确定时区——用已知经度推算时区:时区数=已知经度÷15°所得余数<7.5,相除所得整数(商)即为时区号数所得余数>7.5,时区号数为所得整数(商)+1(2)求时区差——已知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时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两地时区数值相减;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则两地数值相加。

(3)求区时——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即东加西减。

高中地理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

高中地理地方时、时区和日界线
4、6、9、冬(11月)30日; 平年2月28,闰年2月29(每4年一闰,年份能被4整除的为闰年, 整百年则能被400整除的才是闰年; 例如1700年、1800年、1900年不是闰年)
⑥已知某时区的区时和另一区时,求时区数. 东二区

?=东八区
8时
14时
三、日界线
日界线的概念: 为避免日期混乱,1884年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 规定把东西十二区之间的180°经线作为地球上 “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 更线,简称日界线。
越往东时间越早
N
C
D
A
B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 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 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 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 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 出,这样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这种因经度而不同的 时刻就叫地方时.
3.特别的计时方法:
实际上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 的计时方法.
(1).半区时: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区时,即采用 与中央经线相差7.5度的时区的边界线的地方时 ,例如印度(东5.5区) (2).东部区时: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时区 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例如朝鲜位于东八区和东九区之间,但采用东 九区的区时 (3).统一区时 :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大,但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如 中国跨东五、六、七、八、九共五个时区,目前统一采用北京所在 的东八区的区时(东经120度的地方时),称为北京时间
3、北京位于哪个 时区? 4、北京时间为9月 19日9:00时,求 纽约(西五区)和东 京(东九区)的时间? 此时,国际标准时 间(中时区)是多 少?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地方时区时日界线

A.3月21日18时
C.3月22日0时
B.3月21日2时
D.3月21日12时
D
)
解析
飞机到达开罗时北京时间是 (8+10)时,换算成开罗时
间还需减去6小时。
解析答案
5.下图的中心点表示北极点,阴影区为3月21日,非阴影区为 3月22日。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NA的经度为____;NB的经度为____。
经度数÷15°(四舍五入取整数)
135°E → ?
③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
例:北京时间9点,东京139°E)伦敦(零时区)纽约(74°w)的区时?
第一步:定时区 第二步:求时区差 第三步:定方向 (不经过180°经线) 第四步:按公式算
三、日界线
1、日界线 (1)国际日期变更线(人为日界线):大体沿180°经线穿过的折线 (2)自然日界线:地方时0时经线 2、新旧一天 范围 从0时经线开始往东到180º经线为新的 一天,往西到180°经线是旧的一天。
兰州 (103°53′E) 与北京时间 (120°E 的地方时 ) 的经
度差为 16°07′,时差应为 1 小时 4 分 28 秒,春分日时兰州日
出时间为当地6时,北京时间为7时4分28秒。
解析答案
4.一架飞机于2016年3月21日上午8时从上海起飞前往开罗(东二区) 飞行时间需要10个小时,则到达开罗时,开罗时间是(
C
)
A.160°E
C.160°W 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B.40°E
D.80°W
C
)
A.东十一区
C.西十一区
B.东三区
D.西五区
3. 为了让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刻与日出同步,兰州 (103°53′E)

高一地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人教版 0

高一地理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人教版 0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一 地方时的产生
地球自转自西向东→相对偏东的的地区最先日出→东早 西晚→不同的经线有不同的时刻 二 计算的基本原则 每相差15°/时 每相差1°/4分 三 计算公式 己知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 B地时间=A地时间±(AB地的经度差×4分/1°)
(B地位于A地西侧用-;位于东侧用+) 例子:己知东经110°的地方时为12时,求东经120°的
十一、西一到西十一区,东西十二区并合为一个时区.
(3)每一个时区以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为标 准 作为该时区的区时.
(4)中央经线指能整除15的经线.
120°E 北京
北京时间就是东经120 °的 地方时,即东八区的“区时”
2.时区和区时的计算 (1)时区的确定
时区号=己知经度/15
余数大于7.5 商加1为所求
当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 的区时为1984年12月31日22点时,北京时间是 多少?
5月1号14时
5月2号2时
0时 120°E
180°
A
上图表示南极点上空俯视图的,假设阴影部分表 示1月7日,空白部分表示1月6号,A点的时刻为?
1月6日18时
当广州为10月1日中午12点,纽约(西五区) 时间为多少?
当西12区是1998年12月31日10时5分,东12区 的时间为多少?
当北京时间是1982年12月31日23时35分,东 京(东九区)的区时应该是多少?
余数小于7.5 商为所求
(2)中央经线的确定:时区号×15° 北京(116°E)的时区号 35°W的时区号
(3)区时的计算 己知A地区时,求B地区时. 步骤:先确定AB地的时差. AB同在西经度或东经度时区号相减,大减小; AB分别在东经度和西经度,时区号相加. 公式: B地区时=A地区时±AB地时差 (B在A的西侧用-;B在A的东侧用+) 例题:西五区的区时为12时,求东五区的区时?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1.3地理的运动—地方时与区时课件(共16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同步教学课件:1.3地理的运动—地方时与区时课件(共16张PPT)

当堂检测
1.当A(116°E,30°N)地方时为5时,试求 B(130°E,35°N)、C(30°W,35°S)两地的 地方时。
两地区时差= 两地时区差×1 小时 西12时区:最西(晚) 日界线 东12时区:最东(早)
时区差=时区数之差
同减异加
各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时区数×15° 各地所属时区=(当地经度﹢7.5°) ÷ 15°=商(整)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2021年9月14日星期二2021/9/142021/9/142021/9/14 ❖15、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2021年9月2021/9/142021/9/142021/9/149/14/2021 ❖16、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2021/9/142021/9/14September 14, 2021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2021/9/142021/9/142021/9/142021/9/14
T求<0,则T求应为+24小时﹣1天
※航行(或飞行)问题的时间计算: 公式T求=T已知±时差 +航行时间
检测案 完成2、3、4
E
G
C
A
B
D
H
晨赤交点:C 直射点:A.B 极夜切点:G.H 极昼切点:E.F
F
昏赤交点:D
光照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知识解惑:地方时、区时、时区、日界线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地方时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地表各地相对于太阳的方向不断发生变化,因
而各地的时刻便依次推进。于是,在同一瞬间,地球上的各地时刻不
同。地方时就是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间。地方时把一天中太阳对于
当地位置最高(太阳位于上中天)的时刻定为中午12时,遵循“东
早西迟”的原则,其差异是1小时/15°、4分钟/1°、4秒钟/1′。-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求另一地的地方时公式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每度)×经度差
说明:①所求地点在已知地点东侧选“+”,西侧选“-”。
②以0°经线为准,同侧两地经度差为两地经度之差(大减小),异
侧为两地经度之和。

二.区时
(一)时区的划分
为了避免世界各地时间的混乱,国际上规定把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因为地球每24小时自转一周(共360°),即每隔经度15°为一个
时区(见图)。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至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
时区或零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
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跨
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其实,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仅为半时区。-

应用:(1)已知某地经度,推算时区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序数=该地经度÷15°
说明:①若所得余数小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若所得
余数大于7.5°,所在时区序数为所得整数加1。

②某地在东经度为东时区;在西经度为西时区。(7.5°E至7.5°W
为零时区;172.5°E至172.5°W为东西十二时区)。
(2)已知某地时区序号,推算时区的中央经线和范围的公式
某地所在时区中央经线度数=该地时区序数×15°
说明:①除零时区处,时区序数乘以15°所得和积为该时区中央经
线的度数。东时区为东经度,西时区为西经度(东经180°和西经
180°合称为一条)

②将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度数分别加、减7.5°所得的和及差即为该时
区的范围边界。

(二)区时
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为该时区的“标准经线”;每个时个时区标
准经线的地方时,为整个时区的“区时”。
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一个小时。在任意两个时区之间,相差几
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东西十二时区时
刻相同,而曰期相关1天。

应用:已知某一时区的区时,求另一时区的区时公式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1小时×两地的时区差数
说明:①若所求在已知地的东边,选用“+”,西边选用“—”。
②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数为大的时区序数减去小的时
区序数;若两地分别为东时区和西时区,时区差数则为两地时区序数
之和。

③求得的时间是0至24,为当曰时间。24点也可写作次曰零点。若
求得的时间大于24时,则所求地已进入明天,钟点要减去24小时,
曰期则要加1;或求得的时间为负值,则所求地应该为昨天,钟点要
加上24小时,曰期则要减去1。

(三)特别的计时方法
1.半区计时法:根据本国所跨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
的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例如,印度采用东5.5区。
2.东部时区计时法: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用本国东
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例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
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

3.统一时间计时法: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为联系的方便,
采用一个时间。例如,我国领土从最西端的73°E(东五区)至135°E
(东九区)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采用
了“北京时间”。北京时间指的是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时,亦即
120°E的地方时,而非北京所在116°E的地方时。

三.曰界线及曰期变更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各地的时刻依次推进,曰期也随之更替。为了避
免曰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
和“昨天”的分界线,又叫“国际曰期变更线”。为了照顾180°经
线附近居民生活方便起见,曰界线避开陆地,从海洋上穿过,因此,
并不与180°经线完全重合。

在地球上有两条曰期变更线,180°经线是国际上人为规定的,而0
点经线则是自然形成的。

应用:已知某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求今曰与昨曰在地球上所占的比例-
计算地球上某一曰期的范围,必须确定两条经线:一条是180°经线,
另一条是地方时为今曰0点(或昨曰24点)的经线。“今曰”的范
围是指:地方时为0点的经线向东(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到180°经
线这一段范围,其它经度范围为“昨曰”。公式如下:

今曰占全球比例=东十二区区时÷24
说明:①东十二区的区时可以通过已知地的地方时或区时推导。
②昨曰占全球比例为:1-东十二区区时/24。
若太阳直射180°经线,即18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分
属两天,今曰与昨曰的地区范围各占二分之一。若太阳直射0°经线,
即0°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时,全球各地同属一天。

四.曰出曰落时间
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同一纬度的各地昼
弧(或夜弧)是等长的,即同纬度的各地昼(夜)长是相等的。昼弧
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成时间即为昼长(15个经度对应1小时),夜
弧所对应的经度数换算时间即为夜长。正午12点把白昼分成相等的
上午和下午两半,上午即曰出至正午,下午即正午至曰落。而24点
(或0点)也把黑夜分成相等的两半。

应用:已知经纬网光照图,推算某点的曰出曰落时间公式
曰出时间=12-昼长/2 或曰出时间=夜长/2
曰落时间=12+昼长/2 或曰落时间=24-夜长/2
说明:①某点的昼、夜长短,可过这该点作一条纬线,这条纬线被晨
昏圈分为两段,在阴影部分的这段是夜弧,另一段则昼弧。

②光照图中任意一点的曰出曰落时刻,就是该点所在纬线与晨线和昏
线相交点的时刻,且曰出与曰落时刻之和为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