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化学下册第8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课件1(新版)新人教版

活动一: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
1、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MgO
点燃
2Mg+ O2 == 2MgO
点击图片, 播放视频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 生成白色固体
活动一: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Fe3O4
点燃
3Fe + 2O2 == 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 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 固体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置换反应: 一种_单__质__和一种化__合__物__反应,生成
另一种_单__质__和另一种 化__合__物_ 的反应
你能列举出你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中的 置换反应吗?
Zn + 2HCl== H2↑+ ZnCl2 Zn + H2SO4 == H2↑+ZnSO4
Fe +2HCl== H2↑+ FeCl2 Fe + H2SO4 == H2↑+FeSO4
不反应
反思与交流
[分析讨论1] 在镁、锌、铁、铜几种金属中,哪些金属能与
哪些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如果要将 金属分为两类,你能把金属分为哪两类?依据是什 么?
[分析讨论2] 这些化学反应的类型和以前学过的化
合反应、分解反应的类型相同吗?如果从物质类别 的角度去分析,这些反应有什么特点?
谁强谁弱你看清楚了吗?
God
Save me !!
为什 么受 伤的 总是 我!
盐酸
我得意的 笑,又得 意的笑…
由此推出 ,金属活动性顺序__M__g_、__Z__n_、__F_e_、__C_u_
活动一:探究金属与氧气反应
3、铜与氧气反应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学习资料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班级:科目: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在课题1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的基础上,本课题侧重介绍金属的化学性质,重点介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
学生在前一阶段的学习中已经做过镁条、铝箔、铁丝等在氧气中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教材采用实验事实→归纳的编写方法,重点说明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义上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如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教材的重点放在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上,采用实验→讨论的探究模式,通过对实验事实的分析,层层诱导,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并通过对某些金属的活动性的比较,进而引出金属活动性顺序.通过练习,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第1课时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与技能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重点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化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题: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2.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氧气,金属与盐酸、稀硫酸以及化合物溶液的置换反应,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且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体验和掌握科学的方法,养成科学的态度;学会运用对比、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辨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3.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及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置换反应的判断。
4.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
以活动元教学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5.教学准备:仪器药品、铁片、铜片、铝片、铁丝、铜丝、铝丝、酒精灯、火柴、砂纸、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等6. 教学过程:7. 板书设计: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一、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氧气→金属氧化物金属的活动性:Mg>Al>Fe,Cu>Au2、金属与酸的反应Mg+2HCl==MgCl2+H2↑Zn+2HCl==ZnCl+H2↑Fe+2HCl==FeCl2+H2↑Mg+H2SO4==MgSO4+H2↑Zn+H2SO4==ZnSO4+H2↑Fe+H2SO4==FeSO4+H2↑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金属的活动性:Mg>Zn>Fe>Cu置换反应:A+BC→AC+B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金属+金属化合物→新金属化合物+新金属2Al+3CuSO4=Al(SO4)3+3CuCu+2AgNO3=Cu(NO3)2+2Ag金属的活动性:Al>Cu>Ag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8、课后拓展——设计、观察与思考:铁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潮湿的空气中却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而生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一课时)

1.为什么铝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能?
4Al+3O2=2Al2O3
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保护作用
2.分析“真金不怕火炼”蕴含的化学原理。
【发现规律】
我们从上述实验事实可以发现: (1)镁、铝比较活泼; (2)铁、铜次之; (3)金最不活泼(“真金不怕火炼”)。
相信你能 发现:
A、金属与氧气 反应的难易程度 和剧烈程度确定 金属活动性强弱。
● 9.通常情况下,铜X再加热,可以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前后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B.反应物X的化学式是O2 C.反应后溶液 的质量减少 D.反应前后溶液颜色没有变化
● 10.将mgMg、Al、Zn、Fe的混合物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将所得 溶液小心蒸干,得到(m+7.1)g不含结晶水的固体,则m的取值范围是
● 5.鉴别与除杂是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下列设计的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A
鉴别硬水与软水
B
除去 CO2 中混有的少量 CO
C
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
D
除去 CuO 粉末中混有的少量 C 粉
实验方案 加入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通入过量氧气,点燃 将混合气体缓慢通过灼热的铜网 在氧气流中加热
● 15.相同质量的铝、铁、镁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最多 的是_____________;Zn、Mg、A1、 Fe 四种金属各30g,分别与 足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答案
●1.C 2.D 3.B 4.D 5.B 6.B 7.A 8.D 9.B 10.A
● A.硫酸铁 B.硫酸锌 C.氯化镁 D.氯化亚铁
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练习:(主要(zhǔyào)围绕金属活动性比较进行设计)
1、有A、B、C三种金属,如果把A和B分别放入稀硫酸中,A溶解并产生氢气,B 不反应;如果把B和C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B的表面有银析出, 而C没有变化(biànhuà)。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A、B、C以及氢(H)、银 (Ag)之间的活动顺序。
第四页,共十四页。
那么(nàme)为什么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呢?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讲解]:大多数金属能与氧气反应,但反应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是不同的。镁、铝等 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正因为如此,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shēnɡ chénɡ)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所以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
2、设计(shèjì)并证明:
①Fe > Cu ②Cu > Ag ③Fe > Cu > Hg
小结:与知识目标相呼应:
1、知道反应. 2、学会比较. 3、熟悉顺序.
第十一页,共十四页。
板书设计:
金属(jīnshǔ)的化学性质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Mg + O2===2MgO 4Al + 3O2===2Al2O3 3Fe + 2O2==点=燃Fe3O4 2Cu + O2===Δ2CuO
金属的活动性由强逐渐(zhújiàn)减弱
说明:本节课新课内容就讲授(jiǎngshò u)这里,拿出金属活动顺序表就 完了。第二课时侧重点放在置换反应的教学及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 上。要求学生掌握金属与酸、与其它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条件,判 断置换反应能否发生,能发生的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不能发生的说 明理由。
2Mg + O2=2MgO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 优秀教学设计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的探究,进一步锻炼学生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小组合作,相互讨论、归纳,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新知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亲自做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对实验的探究、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金属与氧气、酸的反应;置换反应【难点】置换反应的判断【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知识贴近生活,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
学生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多次进行过实验探究,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做过镁条、铁丝等与氧气反应的实验,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方法,接触过锌和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为学习本节内容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
学生对本节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比较容易被调动起来,可轻松学习并应用知识。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2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内容是九年级化学的重点,学好本节内容可以为以后学习酸、碱、盐的学习奠定基础。
本节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可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视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较为深入地、系统地学习,本节内容采用探究的方式,通过实验,层层引导,深入讨论,并归纳得出结论。
【教学环节与活动】课前预习1.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2.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3.写出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现象:课堂互动【情景引入】老师的一位朋友在网上买了一条金手链,但不知道真的还是假的,如何帮他鉴别?【师生合作】探究金属与氧气的反应教师展示各种金属暴露在空气中的变化前后的图片,写出下列方程式。
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化学方程式镁在常温就能与氧气反应铝在常温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Al2O3)膜铁铁在高温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铜在常温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加热时可以(现象平缓)金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小结】1.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________(相同,不相同)。
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第1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

答案:(1)3Fe+2O2 物炸裂瓶底
Fe3O4 防止铁丝燃烧后生成的高温溅落
(2)有气泡产生,溶液变为浅绿色
(3)Fe+CuSO4 FeSO4+Cu
一二
二、置换反应的类型及注意问题 初中化学中涉及的比较典型的置换反应如下。 1.非金属单质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 H2+CuO Cu+H2O、C+2CuO 2Cu+CO2↑。 2.非金属单质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反应:C+H2O CO+H2。 3.金属单质与稀硫酸的反应:Fe+H2SO4 FeSO4+H2↑。 4.金属单质与化合物溶液的反应:Fe+CuSO4 FeSO4+Cu。 学习置换反应应注意以下几点:(1)初中阶段,铁在置换反应中生 成的一般是+2价铁的化合物。(2)置换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 的变化。(3)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单质、化合物的参与和生成。
3CO+Fe2O3 2Fe+3CO2 的反应物均为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反
应 2NaCl 2Na+Cl2↑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答案:A
123456
1.下列对物质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三氧化二铝是白色的 B.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 C.硫酸亚铁溶液是无色的 D.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关闭
C
答案
123456
4.将一根螺旋状的细铁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经过较长一段时间后 观察到( ) A.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紫红色固体物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在试管底部沉积了一层黑色固体物质 D.铁丝表面覆盖了一层银白色固体物质
关闭
A
答案
123456
5.将某稀硫酸分成两等份,分别向其中加入锌粉或铁粉,反应结束后 剩余的铁比剩余的锌多,产生氢气分别为a g和b g,则a和b的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判断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共18张PPT)

2.活泼金属与酸反应:
金属 + 酸
金属化合物 + 氢气
二、置换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置换反应:A + BC = B + AC (一换一)
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你得到 哪些启示和收获?
金属世界,奥妙无穷,期待你的探索.
判断金属活动性(活泼程度)的方法一:
金属越容易与氧气反应,其活动性越 强 ; 同等条件下,反应越剧烈,其活动性越 强 .
二、金属“泡泡堂” ----金属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
【探究活动1】学生1-4组,5-8组两组进行活动
实验步骤: 1.1-4号位同学每人取1支小试管, 2.向小试管中分别放入用砂纸打磨过的Mg条2根(1号), Zn粒2颗(2号),Fe片2片(3号),Cu片2片(4号) 3.同时加入2ml稀盐酸(1-4组)、稀硫酸(5-8组)
结论2 金属活动性:Mg > Zn > Fe > Cu
金属 + 酸 —— 金属化合物 + 氢气
说明: 1.金属,指的是活泼金属。 2.酸不包括浓硫酸,硝酸。因为浓硫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与金属发生反应不生成氢气。 3.铁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时,铁元素显__+_2_价; 反应后 溶液呈_浅__绿__色。
请5号、6号同学观察实验现象,完成学案的相关内容
反应物
1-4组实验记录
反应现象
反应速率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剧烈,有大量气泡 很快 镁 产生,放热
反应比较剧烈,有较多 稀 锌 气泡产生
适中
盐
酸 铁 反应且有少量气泡产生, 较慢 溶液由无色变浅绿色的
铜 没有明显变化
不反应
Mg+2HCl=MgCl2+H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
习 5.不法分子常常用金光闪闪的“金元宝”(铜锌合金)来蒙骗人们,下列鉴别方 法中错误的是( D ) A.加盐酸 C.用火烧 B.测密度 D.看颜色
练 习 6.将 X、Y、Z 三块大小相同的金属片分别投入到 10%的稀盐酸中,X 表面无 明显现象,Y 表面缓慢地产生气泡,Z 表面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则 X、Y、Z 的金属 活动性顺序为( B ) A.X>Z>Y C.X>Y>Z B.Z>Y>X D.Z>X>Y
强 。
练
习 1.小兰家中收藏一件清末的铝制佛像,至今仍保存十分完好。该佛像未锈蚀的 主要原因是( D )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容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不易被氧化 D.铝易被氧化,但氧化铝具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练
习 2.根据“金属 X 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金属 Y 即使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 应,金属 Z 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的实验事实,判 断 X、Y、Z 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C ) A.X、Y、Z C.X、Z、Y B.Y、Z、X D.Z、X、Y
练
习 7.把一根洁净的铁钉放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①在铁钉表面产生气泡 A.②③ C.① 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 B.①②③ D.①② ③铁钉的质量增加
提
升
训
练
金华)有 A,B 两种金属放入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 8.(2016· 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结论合理的是( B )
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 【注意】此实验必须控制变量:(1)金属大小要相同;(2)酸必须等量等浓度。 金属 稀盐酸(写化学方程式) 稀硫酸(写化学方程式)
实验现象: 镁条表面快速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固体逐渐消失,溶液为无色 镁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实验现象: 锌粒表面产生大量气泡,金属固体逐渐变小,溶液为无色 锌
Zn+2HCl=ZnCl2+H2↑
铁
Zn+H2SO4=ZnSO4+H2↑
实验现象: 铁钉表面产生气泡,溶液变为浅绿色
Fe+2HCl=FeCl2+H2↑
铜 实验现象:
Fe+H2SO4=FeSO4+H2↑
无明显现象
。
根据上述实验看出,镁、锌、铁、铜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Mg>Zn>Fe>Cu 总结: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二:金属与酸反应越 剧烈 ,则活动性越 强 。
第八单元
课题2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栏目导航
学 课 习 堂 目 学 标 习
提
升
训
练
学
习
目
标
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
学
习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点燃 2Mg + O ===== 2MgO ; 2 1.镁在空气中就能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 (铝抗腐蚀性好的原因是 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保护了内部的铝不 被氧化 )
A.金属活动性 A>B B.生成氢气的质量 A>B C.反应的硫酸质量 A<B D.反应的金属质量 A<B
9.(2017· 甘肃改编)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回收一块质量为 40g 的铜锌合金中的铜,将 该合金放入烧杯中,逐渐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时,恰好用去稀硫酸 100g,烧 杯内剩余固体 27g。 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40g 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是 13 g。
练
习 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氯化亚铁溶液和硫酸亚铁溶液都是浅绿色的 B.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 C.不是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 D.硫酸锌溶液是无色溶液
练 习 4. 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实验, 下列不能用金属与盐酸直接反应制得的物质是( C ) A.MgCl2 C.CuCl2 B.FeCl2 D.ZnCl2
加热 2Cu + O ===== 2CuO ;铁在氧气中能 2 2.铜在加热时能与氧气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点燃 3Fe + 2O ===== Fe3O4 。 2 燃烧,其化学方程式为
3.“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在高温下也不与 氧气 稳定。 总结,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一:金属与氧气反应得越 容易、剧烈 越 ,则活动性 反应,说明了金的化学性质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