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名校,熏陶自我
访名校心得体会

访名校心得体会在大学期间,我有幸有幸进入了一所名校读书。
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次难得的经历,也是我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一段时光。
回想起这几年的求学生活,我深深体会到了名校给予我的巨大影响,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首先,名校给我带来了高质量的教育资源。
进入名校后,我有幸接触到了一流的教师和教学环境。
这些教师都是在自己领域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他们的教学水平非常高超。
他们的教学内容丰富、深入,让我在课堂上学到了很多新知识,拓展了视野。
另外,名校还有丰富的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学习资源,这些都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支持,使我能够更好地学习和探索。
其次,名校给我带来了优秀的学习氛围。
身处名校,我身边总是充满着一股浓厚的学术氛围。
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不断被激励着,努力追求知识和进步。
我周围的同学也都十分优秀,大家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合作都使我不断进步。
名校还有各种学术讲座和交流活动,这些活动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去分享和学习,加深了我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同样重要的是,名校为我提供了广阔的人脉资源。
在这里,我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优秀的学长学姐。
他们不仅给予了我很多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还与我分享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见解。
另外,名校还有各种校友活动和就业资源,这为我提供了广泛的交流和就业机会。
通过和他们的交流,我学到了很多职场上的技巧和方法,并且有机会获得一些优质的实习和工作机会。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高质量的教育和优秀的学习氛围意味着更高的要求和更加激烈的竞争。
我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来适应这种竞争环境,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同时,名校的学习压力也是相对较大的,需要我在不断变化的学业要求和其他活动间寻找平衡,这也锻炼了我的时间管理和应变能力。
总的来说,进入名校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段经历给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收获和经验。
名校的高质量教育、优秀的学习氛围以及广阔的人脉资源,让我受益匪浅。
走进名校,追寻历史,感悟特色

走进名校,追寻历史,感悟特色1. 引言1.1 走近名校走进名校,是每个学子梦寐以求的经历。
名校代表着优秀、卓越和精英,它们不仅仅是一个学习的地方,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
走近名校,可以感受到那种振奋人心的氛围,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超越自己,追逐更高的梦想。
步入名校的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座座雄伟壮丽的建筑,充满着历史的沧桑和故事的温暖。
每一根栋梁,每一块砖瓦都承载着学校发展的历程和荣耀的记忆。
这些历史建筑仿佛是一本活生生的史书,让人感受到名校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除了建筑,名校还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承,这种文化在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
无论是校训、校歌,还是学风、校风,都承载着名校特有的精神和理念。
这种文化传承不仅让人感受到名校的底蕴,更让人被激励和感动。
走近名校,不仅是一次旅行,更是一次心灵之旅。
在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名校的独特魅力和特色,也可以深刻体会到名校所传承的精神和文化。
走近名校,让我们不仅能够追寻历史,更能够感悟到名校的特色与魅力。
1.2 追寻历史追寻历史,是我们走近名校的重要一环。
名校背后往往有着悠久的历史积淀,每一栋建筑、每一个雕塑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
走进名校,就仿佛是在穿越时光隧道,感受那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
在名校里,历史建筑是最能让人感受到历史气息的地方。
走进一座古老的教学楼,可以感受到岁月的沉淀;仰望一座古老的钟楼,可以听到历史的钟声。
这些古老的建筑,记录着名校曾经的辉煌与荣耀,也是历史的见证者和传承者。
名校还有许多历史故事和传统文化,这些文化传承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学子。
名校的校训、校风、校规,都是历史的延续,传承着学府的精神和理念。
走进名校,了解其中的历史文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名校的发展轨迹,感受到名校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追寻历史,就是向往过去,也是瞭望未来。
历史是名校的根基和底蕴,只有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感悟名校的特色。
走进名校,追寻历史,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努力成长,为名校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观名校的感悟和体会

参观名校的感悟和体会在我参观多所世界知名大学后,我对于名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这些感悟涉及学术、文化、精神等多个层面,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我希望通过分享这些感悟,能够启发更多的人思考教育的意义,以及他们在教育中的角色。
首先,我对名校的学术实力有了直观的认识。
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名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师资力量。
这些大学在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例如,我参观的哈佛大学,作为世界顶级学府之一,它拥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和优秀的教师团队,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和研究空间。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深感学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其次,名校的文化魅力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些大学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孕育出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例如,剑桥大学的赛艇、牛津大学的划船比赛,这些独特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我感受到了名校的活力和魅力。
这些活动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领导力。
再者,我对名校的精神追求有了更深的理解。
这些大学都秉承着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强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例如,斯坦福大学的“自由之风”精神,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勇于创新,这种精神深深感染了我。
我认识到,名校的精神追求不仅为学生的学术成长提供了指引,更为他们的人生发展提供了方向。
参观名校让我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和价值。
我认为,教育是开启人类未来的钥匙,而名校则是引领教育发展的明灯。
通过参观名校,我认识到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思想、培养品格、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同时,名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也让我认识到教育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公平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参观名校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我认识到教育的价值和力量是无穷的,它既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也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通过分享参观名校的感悟和体会,我希望能够启发更多的人思考教育的意义和价值,以及他们在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
走进名校,追寻历史,感悟特色

走进名校,追寻历史,感悟特色中国有许多历史悠久,声名远播的名校,这些名校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日,我有幸走进了一所名校,深入感受其浓厚的历史底蕴,领略其独特的校园文化。
这所名校位于一座历史名城,校园座落在青山环绕的山顶上,俯瞰全城,景色宜人。
一进校园,便被宏伟的校门所吸引,校门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和文字,寓意着学子要志存高远,追求卓越。
踏入校园,大道两旁的绿植随处可见,花草树木掩映给人一种恬静美丽的感觉。
在校园的中心,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这是这所学校的标志建筑,其建筑风格独特,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
参观校园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这所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明代,当时是一所私塾,后来逐渐发展为一所名闻遐迩的学府。
学校的教学氛围浓厚,学子们都非常用功,不断进取。
在参观教学楼时,我走进了一间教室,空气中弥漫着知识的气息,墙上贴满了教学内容的海报,书籍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
周围同学们在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目光专注,他们都知道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在走廊上,我还看到了许多同学在集体讨论问题,互相切磋学术,真是激发了我的学习欲望。
在参观历史文化景点时,我发现这所学校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校园内有一座博物馆,馆内陈列着许多古代的文物和文献资料,展示了学校的历史和传统。
在博物馆的讲解下,我深入了解到这所学校有许多著名的毕业生,他们在各个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为国家作出了巨大贡献。
这些杰出的校友不仅有高才生、文学家、科学家,还有政治家、军事家等,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在校生。
这所名校还有一项独特的特色教育项目,那就是校本课程。
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在参观该校的特色课程时,我对思维的开拓和创新灵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色课程涵盖了文学、科学、艺术、体育等多个领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这种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名校访学 提升自我

名校访学提升自我2014年11月23日至30日,我荣幸地参加了2014年方略骨干教师名校访学活动,接受了一周的学习培训。
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和上海方略为我提供这么好的学习和生活的空间,以及帮助我提升素养、更新知识的老师和专家们。
在上海学习期间,我能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听课、评课,聆听了多场名师教研专题报告和名家的教育教学报告,听了四所学校中青年教师的展示课,感到眼界开阔,理念更新,感触颇深。
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体会:一、专家讲座宋林飞教授《乡土课程的学校特色创建》精彩深奥的讲座,开拓了教育视野,提升了专业素养,给了我们全新的思维方式。
让我更深刻地认识到:乡土课程创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尤其是他以大滨鹬的课例来谈如何培育乡土情怀,让我们对这个陌生的概念有了亲切的认识。
吴金瑜校长《高效课堂建设》的讲座印象深刻,使我知道高效课堂应当是一个双向的多方面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即是:通过课堂有限时间内的高效教学一方面不仅使学生在知识水平和运用技能方面得以提高,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意志品质, 科学精神及人文精神等各方面都得到进步;另一方面使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做好师德水平的提升, 教育观念的更新, 教学能力的增强, 教学行为的调整, 教学经验的积累, 教育智慧的生成, 自主意识的觉醒, 教育思维的转换, 教育幸福的体验, 生命价值的实现,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高效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教学效率高和教学效益大的三大优势。
二、各校观摩课这次上海之行,所观摩过的教学有:金盟中学的《西部畅想》和《跪拜的藏羚羊》,师大附中的《威尼斯商人》,山阳中学的《埃及》,海滨第二中学的优质课,无一例外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以下是我对同行的课的认识从而进行的自我反思: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高效课堂改变了过去“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同学们可以大显风采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角。
赴名校参观的美篇

赴名校参观的美篇参观名校是每个学子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因为它不仅可以给我们带来宝贵的学习经验,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学术氛围的独特魅力。
下面我将带您一起走进名校的参观之旅,体验那种美妙的感觉。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位于北京,是中国的顶尖高校之一。
校园内绿树成荫,建筑风格独特。
走在校园里,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学术氛围。
我们参观了图书馆,里面收藏着大量的图书和期刊,可以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清华的实验室设备也非常先进,让人眼前一亮。
在清华大学,我们还参观了学生宿舍,宿舍环境非常好,让人倍感舒适。
第二站,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古老、最具声望的高校之一。
校园内建筑风格独特,古朴典雅。
我们参观了教学楼,里面设备齐全,教室宽敞明亮。
北京大学的图书馆也非常庞大,里面的藏书丰富多样。
校园内还有美丽的樱花树,每年春天都会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第三站,我们来到了复旦大学。
复旦大学位于上海,是中国著名的综合性大学之一。
校园内有很多花坛和草坪,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我们参观了复旦大学的实验室,里面设备先进,让人眼前一亮。
复旦大学的教学楼也非常漂亮,教室里设备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四站,我们来到了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位于香港新界,是香港最受欢迎的高校之一。
校园内绿树成荫,湖泊环绕,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我们参观了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学楼,里面设备先进,教室宽敞明亮。
香港中文大学的图书馆也非常庞大,里面的藏书丰富多样,满足了学生们的学习需求。
最后,我们来到了美国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是世界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
校园内建筑风格多样,气氛庄重肃穆。
我们参观了哈佛大学的教学楼,里面设备先进,教室宽敞明亮。
哈佛大学的图书馆也非常庞大,里面的藏书丰富多样。
在哈佛大学,我们还参观了学生宿舍,宿舍环境非常好,让人倍感舒适。
通过这次参观名校的旅程,我们不仅看到了这些名校的建筑风格和设备设施,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了它们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学习氛围。
走进清华、领略风采、提升自我 陶学萍 doc

走进清华、领略风采、提升自我——赴清华大学学习有感青铜峡市五中陶学萍清华,是求知求德的神圣学府;清华,是孕育国家栋梁的摇篮;清华,使人追求完美,激励人奋发向上的智慧大世界!清华,是一片承载着百年厚德历程令国人骄傲的沃土!在市教体局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50名渴望求知的一线教师和部分校领导于2013年1月12日赴神圣学府清华践行为期10天的充电培训,带着学子的憧憬和成人的羡慕,我们走进了清华。
使我们很荣幸成为了清华班学员。
清华之行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收获了喜悦、得到感悟、学会反思、心灵得以震撼。
一、感受清华,梦圆清华名校。
跨进清华大门的那一刻,萌生感慨:“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让人立志求学;幽雅的校园风光让人神清气爽;威严的“清华园”校门让人发奋图强;“水木清华,荷塘月色”的景象让人心旷神怡。
此刻,我忘乎所以,抛开工作的压力,感受着清华的气息。
清华很大、很厚重、很端庄,置身于清华,你会感觉到她仿佛不是一所大学,而是一个美丽、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大公园,渗透着一种让人陶醉的、欣欣向荣的气氛,拥有近乎百年历史的清华,像个智者,他既有圣贤的睿智,又有青年人的活力,多少天之骄子在这里孜孜以求、不断探索、走上智慧人生。
这里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屈指可数的高等学府,是世界名校,是成千上万学子梦寐以求、心驰神往的地方。
十天的清华学习生活,我从校园的文化角中领略了清华特有的人文风采:看着月色荷塘,想到朱自清老先生的绝妙文风;站立在清华三亭中,感受着朱自清、吴晗、闻一多等清华前辈的铮铮文人风骨和强烈的爱国情怀;站在宽阔的场地中心,感受着清华现代文明与古典艺术的建筑结晶:高大礼堂和整洁教区中透着水木清华的幽静和清华园的神秘。
清华百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的清华精神,散发着独特的学术魅力。
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更感受到了“行胜于言”的清华校风和“严谨、勤奋、务实、创新”的学风,一代代传承,一代代发展。
带孩子参观名校后心情热血澎湃

带孩子参观名校后心情热血澎湃【最新版】目录1.参观名校的背景和原因2.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3.孩子们的感受和变化4.参观名校的意义和启示正文近日,我有幸陪同孩子们参观了几所国内知名的高校,分别是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
此次参观让孩子们心情热血澎湃,深受启发。
首先,我们来到了清华大学。
一进入校园,孩子们就被美丽的环境所吸引。
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宽敞的草坪、整洁的宿舍和现代化的教学楼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有幸遇到了一些在校学生,他们热情地为孩子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特色专业以及校园生活。
孩子们听得如痴如醉,对这所名校充满了向往。
紧接着,我们来到了北京大学。
这里的校园风光同样让人流连忘返。
孩子们参观了图书馆、实验室等设施,感受到了浓厚的学术氛围。
此外,我们还观看了一场精彩的校园文艺演出,让孩子们对北大的多元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之后,我们又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
这里的法学、经济学等专业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享有盛誉。
孩子们参观了学校的模拟法庭、金融实验室等特色教学场所,对这些专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参观结束后,孩子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们纷纷表示,这次参观让他们对名校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了解,也激发了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孩子们立志要争取考上这些名校,为自己的未来拼搏。
通过这次参观,我也深刻体会到了参观名校的意义。
它不仅能让孩子们感受到美好校园的环境,更能激发他们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决心。
同时,这次参观也让我认识到,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要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机会,让他们接触到优秀的教育资源,激发他们的潜能,助力他们成长。
总之,这次带孩子们参观名校的活动让我们收获颇丰,热血澎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进名校,熏陶自我
一、思想上的冲击
在一个环境里待久了或许丧失了激情,在没有去丈八丘之前,面对自己的学校,总有许许多多的惰性:要钱没钱,要人没人,搞什么改革......然而,丈八丘联小却告诉我那不是拒绝改革、拒绝发展的理由。
农村小学一样可以发展,一样可以走向成功。
一所四个村联办的农村小学,教师年龄老化,大部分是民办转公办教师;学生均来自农村家庭;办学条件相对滞后,基础设施至今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
可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成为了走在全省教育前列的学校,成为了“全国基础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究其原因是丈八丘有了董春玲校长。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有怎样的校长就有怎样的学校”。
董校长是一位极富先进教育思想的校长,正是先进的教育思想成就了丈八丘联小的成功。
学校教育是一个大舞台,校长是这个舞台上的导演,只有调度得当,指挥有方才会演出一台成功的大戏。
因此,做为校长,要乐于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吸收和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把自己武装成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学校管理者。
二、管理上的启迪
董校长介绍她的团队的时候,显得十分的自豪,她说了这么一句话:“我本想培育一棵树,他们却给了我一片森林。
”我感觉这片森林和董校长的科学培植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丈八丘工作的老师没有压力,他们是快乐的,董校长从来不用
考试评价老师,所有的制度也都是大家共同商议的。
难怪一位年龄大的老师说:“都50多岁的人了,才知道老师的诸多乐趣。
”也难怪会出现老师退休后又强烈要求回来上班的现象。
我想这些现象的出现,与董校长情感引领的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她的情感引领使老师对学生有了感情,对学校有了感情,对教育有了感情,这恰恰激发了老师教育的创造力,从而促进了学校的教育水平。
做校长要像董校长那样充满爱心,爱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起点,没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心的人是当不好学校第一把手的,而热爱教育事业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中是爱校如家、爱师如友、爱生如子,把教职工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以礼相待,以诚相待,以情相待,以心换心。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在我们的教职工身上多一份情感投资,学校管理就将多一份喜悦。
学校管理主要是对人的管理,要使全体教职工形成一股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
三、具体工作的借鉴
1、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让学生只要在学校就会在思想境界和情操品格上得到一点薰陶,受到一些启示。
2、加强学习,提高对素质教育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定位,找准工作的突破口。
3、用心开发教师第二技能,发挥教师的工作潜力。
4、夯实“有效达标课堂”活动,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学生爱学、乐学的课堂。
丈八丘给了我太多的启迪,给了我太多的教育,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此为契机,立足自身实际,主动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全面提升我校的综合竞争能力,力争将我校办成一所家长信赖、学生向往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