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中国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论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论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在现代环艺设计中的应用
李会 林
( 河南省 大鹏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3 )
摘要 :中国传统装饰 纹饰在人类 艺术 史上 占据着重要地位 , 其 中不少图样仍 旧对我们今 天的艺术创造活动有 着参考和启迪价值。在环境 艺术领域运用 中国传统 装饰元 素,有极其广泛的社会基础和文化基础 ,本文从 中国传 统装饰 元素的形式和 内涵 出 发 ,通过分析相关设计 实践探讨这些元素所能营造 出的不同空} 日 _ ] 氛围和精
达。
龙 、凤 的地位和重要性可见一般 。于是在居
2 经典 基础纹样 的运 用
传统 装饰纹 样在 中国传 统的室 内设 计 中运用极为丰富 , 从天花、墙面 、梁柱 、门
窗、家具到陈设物 品、织物等等 , 都大量地
使用这些素材 , 达到了无物不饰 、 无饰不巧 的程度 , 是 中国传统室 内装饰设计的重要组 成部分 。在离我们年代 比较近的建筑物里 , 我们仍然能够感 受这些纹样使用的魅力 。 2 . 1 龙 、凤纹样 的运用 龙、 凤纹样历来是中国动物装饰题材 中 的热点题材 。 封建社会对龙、凤纹样 的使用 有限制 , 是最高统治阶级 的专利 , 到 了如今 社会各 阶层之间没有了高低贵贱之分 ,龙 、 凤纹样 的使用遍地开花 。 故 官建筑 群 的装 饰纹样 在 中 国传 统艺 术中是永远不会陈旧的装饰形象 , 其 中龙凤 纹样在 建筑群 中的综 合运用 可谓把 至高无 上的皇权烘托到极致。这些纹样遍及建筑 、 桥梁 、家具 、装饰陶瓷 、日用居皿 、等诸 多 方面 ,变化万千 ,造型优美而且 风格各异 , 即显示 了创作 者 的聪 明才智 又充 分体现 了 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纹样 中的 造型规律 、 色彩配置、意蕴表达等对于现代 装饰有很大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把现代设计
浅析中国传统元素在室内空间中的营造

中图 分 类 号 : J 0 5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号 : 1 0 0 5 — 5 3 1 2 ( 2 0 1 3 ) 2 4 — 0 1 4 8 — 0 1
一
、
中国元素所包含的内容
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 而合之处。 1 . 宜设而设 , 精在体宜
在 明清 时 代 , “ 宜” 是 室 内设 计 的 核 心概 念 和 价 值 标 准 。 国
( 一) 中式 家具
每一件 中式 的家具都是有生命 的 ,虽然 或许 只是整个空 间的一个细节 , 但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决定这个地方 的气质 。 西方设计界认为 : “ 没有 中国元素 , 往往就没有贵气 。” 时 下最时髦的一种家居风格 ,便是以西方的装饰风格 和家具 为 主, 混合入一到两件中式 家具 , 往往产生极美的效果 。 事实上 , 经过数千年的承传 , 目前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 , 已经是 大浪 淘 沙后 的经典 , 所 以也就具 备了极高 的融合性 。 我们在关注中式 家具的时候 , 除 了考虑它的材质 , 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
交距离 。
人在家居生活 中的不便与方便是相辅 相成 的 ,过于奢侈地追 求“ 一低头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饼 ” , 恐怕会起到负效果 。 “ 绘事后素” 是孔子的话 , 是他对美 的一种看法 。 在孔子眼 中, 绘事是那种装扮 出来 的美丽效 果 , 而 素则是 自然 的 、 气质 的美 , 孔子认为“ 素” 要美于 “ 绘事 ” 。 这体现 了一种“ 大美无言 , 大象无形” 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个建筑的性格表达 ;公共空间需要美 ,需要 反映文化 的内 涵, 因为现代人必须花大多数时间利用公共空间 。 公共空间的 美, 都需要一个完整 的规 划 , 内涵 丰富 , 审美 高 尚的 中式元 素 进入公共空间的规 划与设计 当中 , 是一股涌动的潮流。 酒 店在整体设 计 中全面采用 中式风格 的范例 并不多 , 因 为现代建筑多 以西方的建筑 理念 为规 范,但成功 的尝 试也不 是没有 , 波特曼丽嘉酒店就是很好 的例子 。 从他的造型就可 以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元素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对现代设计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借鉴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得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应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方面来探讨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并对其影响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说是最为广泛的。
无论是在国际舞台上还是在国内市场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许多设计师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之中。
在时装周上,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国风的服装设计,这些设计不仅融入了中国传统的图案、图腾和色彩,还将中国传统的服饰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作品。
这种融合不仅使得中国元素得以传承,也为现代服装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灵感。
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也被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所借鉴和运用。
刺绣作为中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具有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了不少设计师。
他们将传统刺绣工艺运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出了许多独具特色的作品,不仅丰富了服装的层次和质感,还为中国传统手工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
中国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仅是简单的传统再现,更是一种艺术的创新和实践。
二、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中国元素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建筑风格也逐渐走向了多元化和现代化,而中国元素的运用则成为了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一个热点。
一些设计师通过运用中国传统的建筑元素、装饰图案和材料,将现代建筑赋予了更加浓厚的中国风情。
在一些大型公共建筑项目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配饰和装饰,比如琉璃瓦、斗拱、雕花石柱等,这些设计不仅使得建筑更加具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也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和观赏性。
一些设计师还尝试将中国传统的建筑理念和意境融入到现代建筑设计中。
他们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和材料运用的研究,将传统建筑之美融入到现代建筑之中。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作者:王楠楠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07期摘要:在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已经开始呈现出一个新的趋势——看东方,随着时代的发展,国际设计界开始越来越重视中式元素和符号的使用。
本文将从中国元素所包含的内容、中式的设计思想、中式风格在西方设计中的体现三个方面论述中国传统元素对现代设计所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中国;元素;设计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79-01中式元素的风格以及设计理念,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在西方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从16世纪欧洲至东方的航线开辟以来,“中国贸易”兴起,中国的瓷器、家具、丝绸等艺术品大量输入欧洲,在欧洲掀起了一场波及诸多领域的中国热。
17世纪中期,由于中国明清易代的动乱,对外贸易一度停滞,以此为契机,欧洲的中国风设计兴起,并最早在陶瓷和家具中体现出来。
欧洲中国风设计的依据,一是以中国为主的东方外销艺术品,二是17—18世纪中国游记等著作中的插图。
它主要表现在装饰艺术领域,以中国人物或中国动植物、风景为题材;在色彩配置、构图形式上,也部分地借鉴了东方艺术的特色。
那时欧洲人对“中国风”商品的痴迷程度,不亚于现今中国人对巴黎时装、瑞士名表的追捧。
一、中式设计思想从原始宗教观到宗法制度的产生,从氏族到封建集权的产生,以及从祭祀品到农耕、军事与工业产品的制造,“天人合一”思想始终是中国人设计造物潜在的轴心。
考工记中有“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
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的重要思想。
中国深受政治、经济、人文思想的影响,儒、释、道在中国古代设计中都有所体现。
因此,中国古代设计思想,从整体上看,强调人与自然的共生,浸透着浓厚的生命象征意味与伦理价值观念,讲求天时、地利、人和,因材施艺,因势利导,适可而止的设计原则。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逐渐受到重视。
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中国元素,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时代精神和审美观念的表达。
下面将从服装设计、建筑设计以及家居设计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由多个层面来看。
一方面,在服装的图案和色彩上,设计师常常使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图案和颜色,比如龙、凤、花鸟等图案,使用红、黄、蓝等传统明亮的颜色。
在服装的剪裁和款式上,设计师也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服饰的形式和结构,突出中国元素的特点,比如改良旗袍、改良中山装等。
通过这样的设计,不仅使服装更加有特色和个性,同时也展示了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创新。
中国元素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同样可以体现出设计师对传统文化的借鉴和创新。
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上,设计师可以采用传统的中国建筑风格,比如仿古建筑的形式、琉璃瓦的材质等,让建筑更加具有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上,设计师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造型和装饰元素,比如豪华的装饰画、精美的壁画等,使建筑更加华丽和独特。
通过这样的设计,建筑不仅仅是一个功能性的空间,更是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艺术品。
中国元素在家居设计中的运用也很常见。
在家具的设计上,可以运用传统的木雕、瓷器和漆器等技艺,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的设计理念相结合,打造出具有中国元素的家具。
在家居用品的设计上,可以使用传统的图案和装饰元素,比如褶皱、刺绣等,使家居用品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在家居空间的布局和风格上,也可以运用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原则,比如注重空间的层次感和节奏感,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和“和谐统一”的思想。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更是对现代审美观念和时代精神的表达。
通过运用中国元素,设计师可以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价值的作品,引领现代设计的潮流。
中国元素的运用也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友谊,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迁,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成为一种流行的
潮流。
中国传统元素是指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图案、织物和刺绣等元素,包括汉服、龙凤、融合了千年历史和文化的花纹等。
在现代服装设计领域,引入中国传统元素不仅能
够传承和展现中国传统文化,还能为服装设计增添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感。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体现在服装的款式、面料、图案和剪裁等
各个方面。
传统元素的运用可以体现在服装的款式设计上。
可以通过增加领口、袖口的细
节处理,设计出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服装款式。
以传统的圆领、中式衣袖、立领的剪裁设计,结合现代时尚元素,营造出带有中国传统风格的服装形象。
传统元素的运用可以体现在服装的面料选择上。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面料上的运
用非常重要,可以选择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特殊纺织品或织物,如锦缎、丝绸等。
这些具
有独特的面料可以通过特殊的染色工艺处理,使服装更具有中国传统元素的风格。
还可以
在面料上进行精细的刺绣、印花等工艺,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湛工艺和美学意境。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随着时尚的发展和多元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开始将中国传统元素融入到现代服装设计中。
这种运用不仅展现了中国的独特文化魅力,还赋予了服装以新的时尚内涵。
在图案设计方面,中国传统元素常常被运用到服装的印花、刺绣、织锦等细节中。
中国传统的龙、凤、麒麟等神兽图案常常出现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给人一种华丽而神秘的感觉。
中国的传统花鸟、山水等自然图案也常常被转化成现代的几何图案和抽象图案,使得服装更富有创意和艺术性。
在款式设计方面,中国传统元素也常常被运用到服装的剪裁和细节设计中。
旗袍是中国传统的代表性服装,而其修身的剪裁和纽扣的细节设计被广泛运用到现代连衣裙中,打造出充满东方韵味的现代时尚。
中国传统的立领、对襟等设计细节也常常出现在现代服装中,使得服装更加别致和有个性。
还有一些细节设计上的运用。
扣子的设计是其中之一。
扣子在中国传统服装中非常重要,常常用来装饰和固定服装。
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设计师常常采用中国传统的纽扣,将其作为细节装饰加入到服装中,使得服装更加独特和有魅力。
还有领口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中国传统的立领设计常常出现在现代服装中,使得服装的整体造型更加优雅和端庄。
领口上的云纹、蝴蝶结等细节设计也经常出现在现代服装中,增添了服装的可爱和俏皮。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随着现代设计的发展,中国元素在设计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这些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可以提供独特的魅力和品味。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并分析其原因和效果。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是因为它能够传达文化的特性和情感。
中国文化以其独特的哲学和美学准则而闻名,这些准则包括平衡、谐调和内涵等。
这些特性可以通过使用中国传统的图案、色彩和构图等元素来传达出来。
将传统的花鸟画或山水画的元素运用到现代的室内设计中,可以营造出一种平和、内敛的氛围。
这种氛围能够让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标准,增强设计作品的内涵和深度。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可以为作品增添独特的审美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丰富多样、精细奇特的艺术形式而著称。
如中国传统的花纹、刺绣、剪纸等工艺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装饰效果。
将这些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视觉效果,还能通过与其他元素的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这种独特性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提升作品的艺术品位和价值。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也能够展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中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科技成就而闻名于世。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数学、音乐、建筑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创造力。
将这些元素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可以展现中国人民对于美和技艺的追求和创新。
中国传统的建筑欣赏了坚固耐用的特点,而中国古代的数学理论则强调了对于对称美学的追求。
这些理论可以运用到现代建筑和产品设计中,使其更加完美和具有灵性。
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是基于其能够传达文化的特性和情感,为作品增添独特的审美价值,展现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传递文化传承和民族自豪感的信息。
这些因素使得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得到广泛运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将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中国元素在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界流传着一个观点:“没有中国元素,就没有贵气。
”中式风格的魅力可见一斑。
1、中式空间
一件旗袍,有人穿上就显雍容华贵,有人穿着也显端庄清雅,同样有人穿了会俗相毕露,这其实就是中式风格最迷人,也是最难把握的魅力,其考量的是一种内在的、隐含的气质。
对于家居而言,如果可能的话,地道的中式风格,是从空间型制开始的。
正因为建筑的围合是一种艺术,所以我们在大房子和小房子里的感觉是不同的。
中国式样的建筑空间,一种是宫殿,例如故宫。
第二种是民居。
传统的中式民居,是围合院落式布局,一般包含厅堂、卧房、书房三个主要区域。
整体上有礼制的特点,在功能上更存宜人之处,房子的长、宽、高处于怎样的比例上,才能实现冬暖夏凉?陈家祠就给了答案。
此外由五行八卦演发的阴阳平衡、气场圆通,都是中式空间的特色,所以有专家指出,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优点很符合当今“生态环保、节省能源”的世界思潮。
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室内设计系主任张绮曼就指出,古代中国人在大自然中选择住所时有“相其阴阳,观其流泉”之说,就是在选宅地时注意选择有太阳、流水以及空气流动之处所,即民间风水学说的“山水聚会,芷风得水”之处。
在分析徽商“发财”思想在建筑造型和室内选料等方面的反映,她讲到:“为了防盗与聚财,外墙很少开窗,采光、通风全靠天井,设天井也图“财不外流”的吉利。
晴时太阳光自天井泻入堂前,称为“洒金”,雨时雨水落入,称为“流银”,四面屋顶均向天井倾斜,四面雨水流入堂前时又称为“四水归堂”。
中国人认为“水”就是“财”,按照“肥水不流外人田”的风俗,有“四面财源滚滚流入”之意。
除了体量的把握,中式空间气质的凸显还体现在布局的方法上。
据史料记载,晚年的隋炀帝,就感叹壮丽的宫殿虽好,但曲房小室更舒适宜人。
于是设计师项升便为皇上设计了千门万户、幽房曲折的“迷宫”,人一旦误入没人带路就出不来。
或许就是从隋炀帝开始,中式家居的布局特点就是巧妙的“曲折、掩映”。
在单个的内部空间上,典型的中式空间也相当讲究“隔断”,并且这种隔断,目的并不在于要把空间切断,而是一个过渡、一个提醒、一个指示,常常“隔而不断”。
碧纱橱、落地罩、飞罩、屏风、博古架、帷幕,不但用来“隔而不断”,还有很强的装饰性。
所以如今流行的实墙、虚墙,很久以前的中国人就运用如臻化境了
2、中式家具
技术西方设计界认为:“没有中国元素,往往就没有贵气。
”时下最时髦的一种家居风格,便是以西方的装饰风格和家具为主,混合入一到两件中式家具,往往产生极美的效果。
事实上,经过数千年的承传,目前还可见到的中式家具,已经是大浪淘沙后的经典,所以也就具备了极高的融合性。
我们在关注中式家具的时候,除了考虑它的材质,恐怕应更注重其内在设计体现出的一种中国人的家居智慧。
■案又细分为供案、画案、书案。
供案通常在厅堂中陈设,多采用雕刻作装饰。
案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后来出现的画案、书案则是案类家具的生活化,很能体现中国文人的审美特点。
■桌中式家具里的桌子有长桌、方桌、书桌、炕桌等。
厅堂方桌是一家的门面,通常要上好的硬木,造型稳重端庄,做工细致,装饰考究。
桌面通常是1M的距离,这是中国古人的社交距离。
■椅中式家具的椅子,有太师椅、有官帽椅、有圈椅,不同的椅子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其中清太师椅最大,常放在正厅中。
■床目前我们能看到的中式床,是四柱式或者六柱式的架子床,架子上可以围上帷幔,床顶部有顶盖。
这是不是有点“屋中之屋”的意思呢?中式床还有罗汉床,有点像加宽的长条椅,没有架子,通常放在书斋午休时用。
3、中式装饰
传统室内设计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
蝙蝠、鹿、鱼、鹊、梅是较常见的装饰图案。
原因是“蝠”与“福”谐音,可寓有福;“鹿”与“禄”谐音,可寓厚禄;“鱼”与“余”谐音,可寓“年年有余”。
“梅、兰、竹、菊”、“岁寒三友”等图案则是一种隐喻,借用植物的某些生态特征,赞颂人类崇高的情操和品行。
竹有“节”,寓意人应有“气节”,梅、松耐寒,寓意人应不畏强暴、不怕困难。
同理,石榴象征多子多孙;鸳鸯象征夫妻恩爱,松鹤表示健康长寿。
传统中国建筑的开间数、踏步数,都有讲究。
古人崇“阳数”(奇数),以“九”为尊,九字或九字的倍数是佳选。
此外,中式风格的室内装饰还有名人字画和书法,可以不是出于名家手笔,但无论是从立意上,还是从画者或者书者的功力上,要求拿得出手,否则挂些敷衍潦草的墨迹,会败坏整体的居家环境。
4、中式设计思想
中国古人对居住环境的研究和追求,其精雕细琢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他们的一些室内设计理念,和如今最流行的简约主义很有一些不谋而合之处。
■宜设而设,精在体宜
在明清时代,“宜”是室内设计的核心概念和价值标准。
国内专家对其的解释是:“宜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因地因人制宜,二是宜简不宜繁,三是宜自然不宜雕琢。
(《环境艺术设计的新视野》)” 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如此描述卧室设计:“一般设卧榻一、榻前仅置一小几,几上不设一物;设小方杌二,小橱一;室中清洁雅素,一涉绚丽,便如闺阁中,非幽人眠云梦月所宜。
”
■删繁去奢,绘事后素
删繁是指去除过于复杂的装饰,去奢其实也很重要。
如今很多设计师一提到以人为本,就以为是“给脖子套张饼”,其实人在家居生活中的不便与方便是相辅相成的,过于奢侈地追求“一低头就能吃到脖子上的饼”,恐怕会起到负效果。
“绘事后素”是孔子的话,是他对美的一种看法。
在孔子眼中,绘事是那种装扮出来的美丽效果,而素则是自然的、气质的美,孔子认为“素”要美于“绘事”。
这体现了一种“大美无言,大象无形”的中国士大夫的文化追求。
■因景互借
去过苏州拙政园的读者都知道这座美轮美奂的园林有一个特色就是“借景”,建于苏州城中心的塔被巧妙地“借”到园林来了。
因景互借,体现了中国建筑设计的一种整体观。
居室、住宅、庭院,小环境和大环境统一在一起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