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古诗复习五种题材古诗知识点梳理
【高中基础】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体裁VS题材

【高中基础】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体裁VS题材古诗词基础知识梳理01诗词体裁01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相对于近体诗的一种体裁。
包括诗经、楚辞、乐府诗、唐代以前的文人诗,以及唐以后仿照它们的体式写的诗。
每首句数不限,押韵、对仗、平仄都比较自由。
按每句的字数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四种。
如:《观沧海》(曹操)、《孔雀东南飞》(汉乐府民歌)、《琵琶行》(白居易)、《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2)近体诗:唐代形成的相对于古体诗的一种诗体。
每首诗的句数、字数、押韵、对仗、平仄均有严格规定。
按每句字数分五言、七言两种;按每首句数分有律诗、绝句、排律三种。
①律诗:每首八句,分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等四联;逢偶数句句末的字押韵,首句有时入韵,一般押平声韵;中间两联必须对仗;每句中平仄相间,每联两句平仄相对,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平仄相同。
律诗分七律、五律两种。
如:《登楼》(杜甫)、《终南山》(王维)。
②绝句:绝句每首四句,分上、下两联,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对仗比较自由。
绝句分七绝、五绝两种。
如:《过华清官》(杜牧);《鸟鸣涧》(王维)。
③排律:每首为不少于十句的偶数句,押韵、平仄与律诗要求相同,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均须对仗。
02词: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合乐可歌、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等。
每首词的曲调名,叫词牌。
词按每首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三种;按每首片数(阕数)的多少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
如:《如梦令》(小令、单调)、《念奴娇》(长调、双调)。
“慢词”是一种依舒缓的曲调填的词。
如:《雨霖铃》、《扬州慢》。
3曲: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体式和词相近,较为自由,可以在字数定格之外加衬字,较多地使用口语。
每支曲子从属于一定的宫调;每支曲子的曲调名,叫曲牌。
如:《中吕·山坡羊》,“中吕”是宫调,“山坡羊”是曲牌。
高考语文古诗知识点整理

高考语文古诗知识点整理高考语文古诗是高考语文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在高考语文古诗中,古诗的知识点有很多,下面整理了一些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供考生参考。
一、古诗基本知识点1.古诗的定义:古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种文艺形式,它是指用汉字写成、使用诗歌形式表达感情、情感或禅理的文学作品。
2.古诗的特点:古诗以语言优美,形式感强,寓意深远,情感真挚为其特征。
古诗通常采用五言、七言或律诗的形式,抒发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感慨和思考,显示了古代文人的人生哲学、艺术追求和社会活动。
3.古诗的分类:古诗可以按照形式分为五言诗、七言诗、古体诗和近体诗等;按照内容分为爱情诗、田园诗、山水诗、歌颂诗和边塞诗等。
4.常见古诗鉴赏指标:古诗的鉴赏指标主要包括字音、字形、字义、比喻、象征、描写、意境、节奏和语言特色等方面,学生在学习高考语文古诗时需要根据这些指标来进行古诗的鉴赏和理解。
二、古诗鉴赏中的值得注意的知识点1.句式结构:句式结构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它能够起到增强语言感染力、凸显节奏美感、突出诗歌意义等方面的作用。
比如,“寒山一带伤心碧”就是一句以“主、宾、状”为结构的平仄句,这种结构比较常见于七言诗中。
2.比喻手法:比喻是古诗中常见的修辞表现手法,它能够将物质形态的隐喻与精神抽象的本源联系起来,产生揭示禅理和感人性格美感的效果。
比如,“长相思,在长安”的“长相思”就是将思念之情比喻成无边无际的城市,通过空灵的意境和描绘来表现思念的深刻。
3.形象描写:形象描写是古诗中最为普遍和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它能够将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生活场景等形态进行再现和转化,达到深化主题、凸显意境和语言感染力等目的。
比如,“江枫渔火对愁眸,已是黄昏短景头”这句话通过对江枫、渔火、愁眸、黄昏等形象的描写,表现了离愁别绪和时间流逝等主题。
4.歌咏手法:歌咏是古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它能够将诗人内心的感情、思想和生活习惯转化成一种浓郁的情感和节奏美感,并且起到凸显人物形象、生活环境和时代气息等作用。
古诗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古诗高考知识点总结大全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一直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之一。
掌握古诗的知识点,对于提高阅读理解、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古诗高考知识点进行全面总结,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学习和复习。
一、古诗的基本知识点1. 古诗的定义:古诗是指以汉字作为基本写作符号的一种文学表达形式,具有一定韵律和格律的特点。
2. 古诗的特点:言简意赅、含蓄深邃、意境丰富、修辞精妙、音韵和谐。
3. 古诗的分类:古诗可分为绝句、律诗(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词(如五言词、七言词)等。
二、古诗的常见题材和代表作品1. 自然景物描写: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牧的《秋夕》等。
2. 思乡思念: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月夜忆舍弟》等。
3. 咏史怀古:如杜甫的《登高》、杜牧的《秋夕》等。
4. 唐诗宋词:如杜工部的《秋夕》、李清照的《如梦令》等。
5. 人生哲理: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杜甫的《登高》等。
三、古诗的常见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明喻或暗喻来进行形象的表达和意义的转化。
2. 象征:用一个事物代表另一个事物,使作品具有深层次的象征意义。
3. 对偶:通过对比、对称的手法来构成平行的修辞结构,增强表达的力度。
4. 排比:以并列的方式列举多个并列成分,使内容更加详实和生动。
5. 借代:通过某些具体的形象来代表抽象的事物,使作品更具感染力。
6. 比拟:通过对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进行类比,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7. 近似:通过近似的方式来表达出事物的微妙之处,增强作品的审美效果。
8. 行间讽刺:通过暗含的方式来表达对某一事物的讽刺和批评。
四、古诗的鉴赏与解读技巧1. 善于解读题目:通过题目的把握,可以预测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意象,提高解读的准确性。
2. 注重上下文的理解:通过理解古诗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内涵,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3. 关注诗歌的意象和情感:通过分析古诗中出现的具体意象和情感色彩,可以了解作者的情感体验和思想感悟。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古诗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古诗文是语文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大量的古代诗歌和文言文作品。
熟练掌握古诗文知识点对于高分考试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古诗文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考生理清思路,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古诗文的分类古诗文主要分为诗和文两大类。
1. 诗:包括五言诗、七言诗和绝句。
2. 文:包括了散文和韵文两种形式。
二、古诗文的常见体裁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主要形式之一,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字。
代表作品有《静夜思》、《登鹳雀楼》等。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与五言绝句类似,每首诗由四行组成,每行七个字。
代表作品有《长恨歌》、《登幽州台歌》等。
3. 古文散文:古文散文是以散文形式写成的古文作品,包括记事、议论和描写等。
代表作品有《论语》、《孟子》等。
4. 韵文文言文:韵文文言文是按照一定的韵律和平仄写成的文言文作品。
代表作品有《赋得古原草送别》、《滕王阁序》等。
三、古诗文的核心语言特点1. 对仗:古诗文中最为突出的语言特点是对仗,包括平仄、声调和押韵等。
2. 反复:古诗文中常常使用重叠、重复的手法,以达到加强表达的效果。
3. 修辞手法:古诗文中大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 描述细腻:古诗文中对于自然风景、人物描写等方面表达细腻入微,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古诗文的名句和典故1. 名句:古诗文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名句,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这些名句常被用于文章写作或者考试阅读中。
2. 典故:古诗文中有很多典故,涵盖了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杯酒释兵权”等,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典故有助于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把握。
五、高考古诗文的备考方法备考高考古诗文时,考生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1. 精选背诵:选择一些经典古诗文进行背诵,例如唐诗宋词等。
通过背诵可以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记忆,有利于在考试中更好地引用和运用。
高中语文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

古诗词鉴赏知识点归纳一、诗词体裁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②近体诗(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七律,七绝,五律,五绝)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④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二、诗歌题材、情感分类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3.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4.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5.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6.羁旅诗:表现行旅之人旅途的艰辛、寂寞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7.送别诗: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8.山水田园诗:归隐田园,钟情山水;描绘山川美景,热爱祖国河山;厌弃官场黑暗,抒发闲适情调,表达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
9.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直人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
如《硕鼠》《伐檀》、罗隐的《蜂》。
10.闺怨诗:描写闺中妇女的情思,表现离情思念、感时伤怀或有所寄托11.哲理诗: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
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
12.游仙诗:通过描写游仙访道来表现诗人的人生追求或人生境遇。
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皎然的《寻陆鸿渐不遇》。
高考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高三)

高考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推荐文章•高三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热度:•一年级语文作文植树节热度:•语文阅读的知识点热度:•高二会考语文知识点热度:•高三年级语文必考知识点热度:高考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高三)对于高考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你会梳理吗?来看看吧。
语文作文高中主科之一,那么高三语文必考古诗词有哪些呢。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高考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希望大家喜欢!高考语文古诗词知识点整理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姜夔《扬州慢》)4.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
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姜夔《扬州慢》)5.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长亭送别》)6.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荀子"劝学》7.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8.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9.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0.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11.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高三语文古诗必背知识点

高三语文古诗必背知识点古诗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是语文课程中重要的部分。
高三学生在备战高考时,理解古诗的含义、领悟其艺术之美尤为重要。
以下是高三语文古诗必背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一、诗的分类1. 根据体裁,古诗可分为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是每句五个字,十字为一首;七言诗是每句七个字,十四字为一首。
常见的五言诗有《登鹳雀楼》、《春晓》等;七言诗有《长恨歌》、《关雎》等。
2. 根据内容,古诗可分为抒情诗、咏物诗、山水诗、边塞诗等。
抒情诗表达诗人真情实感,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咏物诗描绘自然界事物,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山水诗描写山水景色,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边塞诗反映边疆风情,如王昌龄的《登鹳雀楼》。
二、古诗的背景和作者1. 对于每首古诗,要了解其创作背景。
有些古诗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比如《登鹳雀楼》和王之涣的《早发白帝城》;有的古诗是抒发诗人个人情感和观点的,如《静夜思》和李白的《月下独酌四首》。
2. 阅读古诗时,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和文化底蕴。
比如,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大多关注社会悲欢离合,如《登高》和《春望》;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的代表,他的作品充满奇思妙想和豪情壮志,如《静夜思》和《早发白帝城》。
三、古诗的艺术特点1. 古诗追求意境的美感,通过精确的描写和象征意象的运用来创造美的艺术效果。
2. 古诗语言简练,用字通顺,意象鲜明,富有音韵美和节奏感,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3. 古诗注重情感的表达,通过个人抒发或客观描绘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和理想。
四、古诗的背诵技巧1. 听课诵读:在语文课堂上,认真听老师朗读古诗,感受其语言之美,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涵。
2. 分段、反复朗读:将古诗分段朗读,特别是注重分开诗句的停顿和语调,以加深对古诗的理解和记忆。
3. 背述默写:背诵古诗时,要注意每句的韵律和意境,默写时必须准确无误。
4. 理解诗歌:背诵古诗之后,要理解其意境和诗人的用意,在写作文时可以灵活运用其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精选】高中古文诗词重点考点整理

【精选】高中古文诗词重点考点整理一、唐代诗词重点考点1. 杜甫的诗歌创作特点- 描绘社会现实,反映民众疾苦- 抒发自己的抱负和政治理想- 批判社会黑暗现象,表达不满情绪2. 杜牧的诗词艺术风格- 唯美主义,注重音韵和意境的塑造- 表现出世人的哀怨和无奈- 描述美景和幽情,抒发人生感慨3. 白居易的诗词创作特点- 叙事性强,多写风景和历史典故- 描写平凡人生和民生问题- 表现出幽默、豪爽和人文关怀二、宋代诗词重点考点1. 苏轼的诗词艺术风格- 温婉豪放,旷达奔放的情感表达- 善于写景,注重细腻描绘- 作品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人生感悟2. 辛弃疾的诗词特点- 忧国忧民,奋发图强- 以豪放、激情的笔触表现情感- 描写战争场面和英雄气概3. 杨万里的诗词创作特点- 以自然山水为背景,抒发愁绪- 艺术手法简洁明快,富有韵律感- 表现出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三、元明清诗词重点考点1. 元代诗词特点- 关注社会变革和政治动荡- 描绘出特殊的宫廷生活和文人心态- 散文化的特点较为明显2. 明代诗词创作特点- 注重实情和人生哲理的表达- 有丰富的形象和明快的语言风格- 对社会现象和政治现实有批判意味3. 清代诗词艺术特点- 受到格律和韵律的限制- 重视写作技巧,趋向于纯粹性和形式美- 主题内容多样化,既有婉约抒怀,也有边塞风景的描写以上整理的重点考点,希望对您的古文研究有所帮助。
祝您顺利考试!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经典选读》-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导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雨晴
(唐)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
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
却疑春色在邻家。
1.对归隐田园的向往
2.描绘山川美景,抒发对闲适田园生活的热爱
3.厌弃官场黑暗表达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代表作
课内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4.抒发厌恶战争、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1.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
2.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别离之情;
3.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艰辛;
4.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
5.描摹边地绝城的民风民俗,对边地奇异风光的惊叹;
6.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现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泊秦淮
(唐)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旅宿
(唐)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
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春闺梦里人。
塞上听吹笛
(唐)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
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
风吹一夜满关山。
阮郎归·初夏
(宋)苏轼
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3.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等(特殊的节日)鸿雁(传书)青鸟、西楼、高楼、小楼、危楼、危栏(借登楼远眺表思乡)
4.沙鸥、杜鹃、猿啼(声悲)鹧鸪(声悲、行不得也哥哥)
5.芭蕉(孤苦忧愁)梧桐细雨(飘零之感)
1.地名:玉门关、阳关、轮台、龟兹、夜郎、关山
2.景物: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燕飞、鹰击、箭飞、长河、落日、战马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鹿柴
(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3.抒发爱国情怀,揭露统治者昏庸腐朽,奢侈淫逸,警告统治者吸取历史教训,借古讽今,批判现实。
4.追慕古贤成就,表达敬仰之情。
历史:1.对历史作理性冷静的思考,总结历史规律。
1.客居他乡、漂泊不定的艰难困苦,羁旅之苦,抒发内心孤独、凄凉、思念。
2.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表达对亲人热爱、思念。
3.抒发独居他乡、报国无门、不得重用、怀才不遇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课外
梅花绝句·其一
(宋)陆游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卜算子·咏梅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高三古诗复习
五种题材古诗知识点梳理
咏物
怀古
羁旅
边塞
山水田园
常见意象
1.梅(高洁、高尚、坚忍、不俗)兰、竹(谦虚、朴实、有气节)菊(坚强、清高)松柏(常青、坚忍、有操守)
2.鹤(高尚、清高、归隐)鸳鸯、莲(清雅)
3.夕阳、早莺、蝴蝶、桃花、石灰
4.反面:饕餮、鸱(贪得无厌)
1.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汴京、石头城(古都南京)
3.用品:金鼓、旌旗、烽火、戈、矛、剑、戟、钺、刀、铩
4.乐曲:《关山月》、《渭城曲》、《梅花落》、江南小曲、思乡
5.异域风物:羌笛、胡琴
1.山水:樵夫、林叟、渔舟(归隐)
2.空山、孤云、野径、古木(幽静)寺庙、暮钟、清泉、明月
3.田园:炊烟、柴门、蓑衣、鸡犬、黄鹂(强化环境幽静)酒(方达自由)蛙、茅屋
意境特点
1.悠然闲适
2.清新淡雅
3.自由安逸
4.欢快自然
1.雄浑壮阔
2.含蓄沉郁
3.苍凉
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念古事——抒己志
1.孤寂凄凉
2.孤单寂寞
3.思乡愁苦
4.惜别伤感
1.豪迈旷达
2.雄奇壮美
3.豪壮悲慨
4.委婉清丽
1.娟秀优美、清幽静谧、淡雅自然、清新自然
2.安逸悠闲、清爽欢快、自由淳朴、富有生趣
过华清宫
(唐)李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Biblioteka 江东。日暮倚杖水边(金)王寂
水国西风小摇落,
撩人羁绪乱如丝。
大夫泽畔行吟处,
司马江头送别时。
尔辈何伤吾道在,
此心惟有彼苍知。
苍颜华发今如许,
便挂衣冠已慢迟。
3.清冷荒辟、空旷幽静
基本情感
1.寄托自己的情感
2.流露出人生态度
3.寄予美好的愿望
4.表现作者的生活情趣
5.包含生活哲理
6.讽刺官场的黑暗
个人:1.感叹壮志难酬,怀才不遇,面对古人功业的流逝,抒发时光不再,年华易老,而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
2.感叹国运衰微,盛衰无常,物是人非,喟叹古今朝代兴亡变化。
2.地点:骊山(烽火戏诸侯)、赤壁、马嵬、华清宫(唐玄宗杨贵妃)、汴河、淮水、北固亭
3.故居:乌衣巷、湘妃祠、乌江亭、武侯祠(诸葛亮)、青冢
4.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
5.其他:吴钩、《后庭花》(亡国之痛)、王昭君
1.月(思乡、离别愁绪,渴望团圆)
2.浮云、寒山、日暮(漂泊不定,羁旅愁苦、思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