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度一调化学学科分析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报告

高中化学学情分析报告1. 引言为了更好地了解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情况,针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建议,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特制定本学情分析报告。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课堂观察等多种方法,对高中生的化学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
调查对象为国内不同地区的高中生,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困难等方面。
3. 数据分析3.1 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具有一定的兴趣,但兴趣程度参差不齐。
其中,56%的学生表示对化学非常感兴趣,32%的学生表示对化学有一定兴趣,12%的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较低。
3.2 学习习惯在学习习惯方面,60%的学生能保持每天预习和复习的习惯,30%的学生偶尔预习和复习,仅有10%的学生几乎没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此外,68%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但仍有32%的学生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
3.3 学习方法调查发现,40%的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30%的学生倾向于合作学习,20%的学生喜欢通过课堂听讲获取知识,剩余10%的学生则主要依靠课外辅导。
3.4 知识掌握程度在知识掌握程度方面,46%的学生认为自己在基础知识方面较为扎实,36%的学生表示基础知识尚可,但应用能力较弱,18%的学生则在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均有待提高。
4. 问题与建议4.1 问题1. 学习兴趣不足:部分学生对化学学科兴趣较低,可能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
2. 学习习惯待改善:部分学生缺乏预习和复习的习惯,影响学习效果。
3. 学习方法单一:部分学生依赖课堂听讲或课外辅导,缺乏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 知识掌握不扎实:部分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
4.2 建议1. 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案例分析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详解

2018年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卷化学试题详解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2分)7.(6.00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分析】正极片经碱溶可得到NaAlO2,可说明含有Al元素,含有磷酸亚铁锂的滤渣加入硫酸、硝酸,可除去炭黑,得到含有P、Fe、Li的滤液,加入碱液,生成的沉淀为Fe(OH)3,滤液加入碳酸钠,可生成碳酸锂沉淀,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可减少污染性废水的排放,且回收含有Al、Fe等金属,可再利用,故A正确;B.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等,故B正确;C.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则“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故C正确;D.加入硫酸钠,不能生成含Li沉淀,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为2018年高考全国卷,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树立积极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资源的合理运用,题目难度不大。
8.(6.00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分析】A.果糖为单糖;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C.植物油为高级脂肪酸甘油酯,烃基含不饱和碳碳双键;D.多糖最终水解产物为单糖。
【解答】解:A.蔗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果糖为单糖,故A错误;B.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分子不是蛋白质,如复合酶,故B错误;C.植物油为液态油脂,分子的烃基中含不饱和碳碳双键,这种脂肪酸酯,能使Br2/CCl4褪色,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D.淀粉和纤维素为多糖,一定条件下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故D正确;故选:AB。
高中学生化学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化学学情分析简介该分析报告旨在分析高中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学情。
通过对学生研究情况的整体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学生们在化学研究中的优势和挑战,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方法我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学生学情数据。
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程度;2. 学生对不同化学概念的理解程度;3. 学生在研究化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4. 学生自主研究的惯以及使用的资源;5. 学生对于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反馈意见。
结果通过分析收集到的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大多数学生对化学学科持有一定程度的兴趣,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此缺乏兴趣。
2. 学生在化学概念的理解方面存在差异,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较为困难。
3. 学生普遍认为化学学科的研究过程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主要集中在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上。
4. 学生在自主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有的学生具有较好的研究计划和研究资源利用能力,有的学生则存在研究方法不当的问题。
5. 对于教学方法和教材,学生普遍希望能够更加生动有趣、贴近实际,并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结论通过本次学情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针对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程度不同,教师可以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研究积极性。
2. 针对学生在化学概念理解方面的差异,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提供更多的练和示例,帮助学生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
3. 针对学生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提供更多的实验和探究机会。
4. 针对学生自主研究方面的差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研究计划和资源推荐,培养学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管理能力。
5. 针对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材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相应的改进,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我们相信可以提高学生在化学学科方面的学习效果,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2018年高考化学科质量分析 - 副本

一 试题特点
2.重点考查具有工具性质的化学概念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 识,为后续学习和社会实践做准备。
如图1所示,从布鲁姆知识分类的视角统计,整卷考查的事实性知 识仅占10.43%,概念及原理性知识占50.87%,程序性知识占38.70%。
图1 布鲁姆知识分类考查比例
一 试题特点
2.重点考查具有工具性质的化学概念原理性知识和程序性知 识,为后续学习和社会实践做准备。
9.57%
多点结构 图5 SOLO结构分类占比
如图5所示,问题解决中需要调用知识的多点关联结构达 53.91%,拓展 抽象结构达到21.74%。反映了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特别注重关联思维和抽象
拓展思维。多点关联结构的试题如原电池解析、滴定曲线分析、转化率及化
学平衡曲线分析等等,需要调用多个概念、事实和程序来完成应答。拓展抽 象结构的试题则是要求考生根据所给信息、结合已有知识和经验,产生某种 解决问题的新理论或新模型,运用新的模型来解决问题。例如,第26题,在 有S2O32-干扰的情况下,要鉴别 SO42-的存在时,需要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使 S2O32-完全转化为硫单质和二氧化硫,再取上层清液,滴加BaCl2溶液检验是 否有SO42-存在,这个解题模型可称为“优先排除干扰离子的离子检验方法”, 需要考生超越已有知识和模式本身,重构问题解决思维路径。又如,第28题, 考生需要由正逆反应速率常数与正逆反应速率的数据关系式:
从课程模块知识考查比例(如图2)看,选修4内容占比41.3%,选修1占比 18.26%,说明化学概念原理、化学问题解决的方法基础主要来自这两个模 块。必修2、选修3、选修5的占比均为13.04%,说明必修2内容是必修1的补 充,也是衔接选修3、选修5的过渡性基础,学好必修2,既是对必修1的巩 固,也是为后续选修模块学习奠定基础。可见,整卷结构符合课程模块学习 的逻辑关系和重难点特征。
2018全国i卷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8全国i卷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2018年全国I卷化学试题涵盖了化学学科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实验操作等。
以下是对试题答案的详细解析。
一、选择题部分1. 根据元素周期律,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减小,因此A选项正确。
2. B选项中,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而不是反应条件,因此B选项错误。
3. C选项中,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和电荷数有关,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因此C选项错误。
4. D选项中,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反应物浓度会使得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D选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部分5.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进而得出反应物的过量情况。
6. 根据题目所给的实验数据,可以绘制出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图,从而分析出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7.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结构,可以判断出化合物的极性、溶解性等性质,进而分析其在不同溶剂中的行为。
8.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质量,进而分析其在不同条件下的稳定性。
三、实验操作部分9. 实验操作中,需要注意仪器的清洗、试剂的取用、实验数据的记录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0.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规程,正确使用各种仪器和试剂,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四、计算题部分11.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反应物的转化率、生成物的产率等,进而分析反应的效率。
12.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结构和反应机理,可以计算出反应的活化能、反应速率常数等,进而分析反应的动力学特性。
五、综合应用部分13. 结合题目所给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数据,可以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以验证化学理论或探究物质的性质。
14.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需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实验技能和创新思维,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以上是对2018年全国I卷化学试题答案及解析的详细说明。
洛阳市2018届高三一练化学试卷分析

洛阳市2018届高三一练化学试卷分析化学科一、一练化学基本情况本次一练考试主要考查高中化学必修2和选修4的全部内容,本部分在高考中分值占必考题分值的50%,约40~45分,是高考试题中能力要求最高、难度最大的部分。
一练考试考查了该部分的全部考点,且加大了能力考查。
从学生答卷情况看,全市23640学生的平均分为56.36分,难度0.56,第一卷平均分为33.61分,难度0.7,第二卷平均分为22.75分,难度0.44,和2018年、2018年高考相比见下表:高三一练 2018年高考 2018年高考一卷二卷全卷一卷二卷全卷一卷二卷全卷难度 0.7 0.44 0.564 0.66 0.39 0.50 0.74 0.45 0.57 从上表可以看出一练试题难度不论是一卷还是二卷都界于2018年和2018年高考化学难度之间,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信度。
和期中考试相比难度均为0.56,保持了试题的连续性。
二、存在的问题 1、一轮复习对教材重视不够。
本次考试的19题选自教材的化学电源部分基本内容,但学生的得分率极低,平均得分只有2.15分,难度为0.2,说明在平时的复习中注重教辅资料,脱离教材,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应引起重视。
2018年高考中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试题中的第(5)问简答部分,完全出自教材,但两个空的难度分别达到0.08和0.12。
2、学生学科思想有待加强。
化学考试是用化学语言为主的答题方式,从一练情况看,化学用语尤其是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学生书写的极差,与高考的要求有较大的差距。
3、加强实验教学。
实验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历来都是高考中的难题,从一练情况看,化学实验得分率仍然不高,12分的试题平均分只有3.56,难度为0.3。
4、注重化学计算。
2018年高考试题难在化学计算得分率不高,计算本身并不难,难在学生计算不准确,一练也加强了化学计算的考查,得分情况也不理想。
三、今后复习备考建议 1、注重能力的培养。
2018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卷分析

2018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卷分析2018届高三年级期中考试化学学科试卷分析一、考试试卷情况分析本次考试采用天一联考试卷,化学试卷从结构上共分两大部分,选择题共16小题,计48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计52分,满分100分。
从内容上分析,本次主要涉及必修一、必修二及选修四内容。
具体而言,1、2、4、5、6、8、9、11、12、14、15为必修一内容,主要考查物质分类、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实验的分析、元素化合物,3、7、13、16为必修二内容,主要考查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电化学知识、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非选择题17、18、19、20、21考查元素化合物、原子结构和物质的制备、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本次考试的灵活度大,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兼顾考查了数形结合、新型的化学电源分析及综合应用。
但有不少题目很灵活,如3、5、9、14、16以及非选择题19、21。
实际上,灵活度也是难度,同时也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如19题,在不同环境下Al与NO3-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整套试卷原创性高,难度大,但无怪题、偏题,也无超纲内容。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总体分析,按照给定的上档线(一本上档线53分,二本上档线34分),1―6班均已超过一本上档线,7―12班均分全部超过二本上档线,反映出学生整体成绩良好,一轮复习效果良好。
从试题难度分析,1班难度系数为0.69,2班难度系数为0.56,3―6班难度系数为0.55,7―12班难度系数为0.41,区分度较为明显。
从各题分析,第2、6、11、14、16得分率不高,尤其是第2题、16题均分只有0.7分,0.72分。
从整体反映出普通班学生对基础掌握还不好,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方法也有待提高。
从试题分析可知,大题中的语言叙述题以及化学工艺流程、化学平衡题做得较差。
此外,不少学生的审题分清,书写不规范,化学用语不能正确掌握,其中17―1―2―3均分1.15分(总分4分),19―4―5均分1.7分(总分4分),特别是21―3均分只有0.74分(总分4分)。
2018年第一次月考质量分析

2018—2019学年度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质量分析李瑞山一、试题考查意图本次月考试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了学生对近期所学化学基本概念、基础原理、基本规律的理解深度和掌握程度。
题目题型全面,信息含量丰富,侧重考查了运用化学双基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题立足双基知识,体现能力主导;突出主干知识,强调学科内综合;重视化学实验,注重文字表达;从内容上看,本套试题对知识和能力考查并重,突出主干知识考查的同时,关注社会生活;强调能力而不偏离教材;有些题对能力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习惯、清晰的思路。
二、试题分析试题结构分为Ⅰ、Ⅱ两卷(Ⅰ卷为客观题共50分、Ⅱ卷为主观题共50分),包括选择25题,综合性试题包括:填空、实验、工艺流程推断题总共4道题,命题范围涉及全面,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多、覆盖面广,题量适中,有一定的难度,区分度较好。
重点考查的知识点涉及到的有:复习过得前三章内容,又更突出侧重于第三章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内容。
特别是选择题23、24、25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还有26、27、29题中的个别问题也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也是检验一些优秀学生的方法和机会。
三、得分及答卷情况分析本次考试最高分96分,最低分11分,90分以上4人,80-89分36人,及格141人,30分以下109人。
选择题胡文婧全对,谢宏伟、吴友哲错1题,闫磊、刘秀杰错2题,应届班最多错20题,14班错21题,有个别学化学还有选两个选项的。
各大题具体得分情况和答卷情况过会儿有其他阅卷教师分析。
学生得失分情况及由此反映出的学生学习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1.识记的知识点记忆不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知识体系的构建不完整、化学用语使用不规范、语言表达能力差、化学实验能力差、思维的变通性差等问题,在接下来的复习中要进一步严格要求,重视良好的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培养,采取多提问,多动笔,边总结边纠正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达度
1.0455 1.2357 1.1255 1.0957 1.1164 1.1178 1.0387 1.2283 1.3616 1.339 1.1852 1.1373 1.1058 1.2575 1.1601
A
0.0425 0.1844 0.0567 0.1452 0.1343 0.0299 0.1885
得分率
0.8655 0.5238 0.6238 0.5514 0.7173 0.7914 0.4078 0.3071 0.1996 0.2916 0.3413 0.4466 0.6401 0.2938 0.4393
满分率
0.8655 0.5238 0.6238 0.5514 0.7173 0.7914 0.4078 0.0009 0.0026 0.0068 0.0018 0.0095 0.1009 0 0
0.8278 0.4238 0.5543 0.5033 0.6425 0.708 0.3926 0.0095 0.0078 0.0179 0.0223 0.0687 0.2009 0.0033 0.0134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说明 1:客观题的名称列显示的为其标准答案,客观题目的统计后面的列为各项选择率 2:统计对象班级为 班级统计(不含缺考) 3:统计对象学校为 学校统计(不含缺考) 4:统计对象区县为 区县统计(不含缺考) 5:统计对象全市为 全市统计(不含缺考) 6:此表生成于2018-01-21 00:52
逸仙中学4班化学学科分析
最高分
6
区分度
0
难度
0.8571
得分率
0.8571
满分率
0.8571
低分率
0.1429
超均率
0.0358
到达度
1.0358
A
0.0612
6
0
0.4286
0.4286
0.4286
0.5714
0.0084
1.0084
0.2653
6
0
0.4694
0.4694
0.4694
0.5306
到达度
1.0705 1.0381 0.8882 0.9354 1.0009 1.0517 0.9796 0.9247 0.8053 0.7762 0.9137 0.9766 1.0023 0.877 0.9574
A
0.04 0.2615 0.0769 0.2123 0.1815 0.0462 0.2062
低分率
0.1138 0.56 0.5077 0.5292 0.3569 0.2554 0.6154 0.7108 0.9077 0.7938 0.6475 0.321 0.1262 0.7692 0.3723
超均率
0.0705 0.0381 -0.1118 -0.0646 0.0009 0.0517 -0.0204 -0.0753 -0.1947 -0.2238 -0.0863 -0.0234 0.0023 -0.123 -0.0426
6 6 6 6 6 6 6 15 14 14 15 15 42 58 100
16395 16395 16395 16395 16395 16395 16395 16395 16395 16395 12474 3932 16395 16395 16395
4.9669 2.5431 3.3255 3.0196 3.8551 4.2481 2.3557 3.75 2.0518 3.0486 4.3196 5.8906 24.314 13.5497 37.8637
低分率
0.1345 0.4762 0.3762 0.4486 0.2827 0.2086 0.5922 0.5473 0.7493 0.5955 0.4565 0.2744 0.1236 0.5612 0.2738
超均率
0.0455 0.2357 0.1255 0.0957 0.1164 0.1178 0.0387 0.2283 0.3616 0.339 0.1852 0.1373 0.1058 0.2575 0.1601
0.641 0.9616 0.6302 0.8429
逸仙中学化学学科分析
最高分
6 6 6 6 6 6 6 10 8 12 15 13 42 35 77
区分度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难度
0.8862 0.44 0.4923 0.4708 0.6431 0.7446 0.3846 0.2312 0.118 0.169 0.2631 0.3835 0.5802 0.2049 0.3625
0.175
0.175
0
0.8
-0.3924
0.6076
10 42 33 75
0 0 0 0
0.2519 0.5569 0.1474 0.3194
0.2519 0.5569 0.1474 0.3194
0 0.0204 0 0
0.6667 0.102 0.9388 0.5306
-0.359 -0.0384 -0.3698 -0.1571
名称
D B C B D C B 化学26 化学27 化学28 化学35 化学36 题目数7 题目数5 全卷
满分值
6 6 6 6 6 6 6 15 14 14 15 15 42 58 100
实考人数
4588 4588 4588 4588 4588 4588 4588 4588 4588 4588 3330 1261 4588 4588 4588
及格率
0.8655 0.5238 0.6238 0.5514 0.7173 0.7914 0.4078 0.1153 0.0591 0.1458 0.1655 0.3347 0.5201 0.0752 0.2217
优秀率
0.8655 0.5238 0.6238 0.5514 0.7173 0.7914 0.4078 0.0209 0.0142 0.0379 0.0411 0.0825 0.2923 0.0065 0.0303
-0.1532
0.8468
0.0816
6
0
0.4898
0.4898
0.4898
0.5102
-0.0265
0.9735
0.2041
6
0
0.6122
0.6122
0.6122
0.3878
-0.0477
0.9523
0.1837
6
0
0.632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6327
0.6327
0.3673
-0.1067
0.8933
0.0408
平均分
5.1931 3.1425 3.7428 3.3086 4.3038 4.7485 2.4468 4.6061 2.7938 4.082 5.1195 6.6994 26.8862 17.039 43.9252
标准差
2.047 2.9966 2.9066 2.9841 2.7019 2.4378 2.9486 2.9671 3.0074 3.6192 3.2995 3.7024 9.4526 11.0186 18.5335
0.1111 0.3061 0 0.0204
0 0.102 0 0
0 6 0 11
逸仙中学化学学
题目
7 8 9 10 11 12 13 26 27 28 35 36 客观分 主观分 全卷
名称
D B C B D C B 化学26 化学27 化学28 化学35 化学36 题目数7 题目数5 全卷
满分值
6 6 6 6 6 6 6 15 14 14 15 15 42 58 100
实考人数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325 244 81 325 325 325
平均分
5.3169 2.64 2.9538 2.8246 3.8585 4.4677 2.3077 3.4677 1.6523 2.3662 3.9467 5.7531 24.3692 11.8831 36.2523
标准差
1.9057 2.9783 2.9996 2.9949 2.8746 2.6165 2.919 2.0418 1.8159 2.5657 2.8112 3.2943 7.9652 7.3177 13.3653
及格率
0.8862 0.44 0.4923 0.4708 0.6431 0.7446 0.3846 0.0154 0 0.0308 0.0779 0.1852 0.3846 0.0062 0.0554
49
1.5102
2.0615
0.0204
0
0
35
化学35
15
40
2.625
2.2879
0.025
0
0
36 客观分 主观分 全卷
化学36 题目数7 题目数5 全卷
15 42 58 100
9 49 49 49
3.7778 23.3878 8.551 31.9388
3.2241 7.3978 5.873 11.2203
全市化学学科分析
最高分 区分度 难度 得分率 满分率 低分率 超均率 到达度 A
6 6 6 6 6 6 6 15 14 14 15 15 42 56 98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8278 0.4238 0.5543 0.5033 0.6425 0.708 0.3926 0.25 0.1466 0.2178 0.288 0.3927 0.5789 0.2336 0.3786
题目
7
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