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1-1-2

合集下载

2020-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1-1-2碱金属元素 推

2020-2020学年高中化学必修2课件:1-1-2碱金属元素 推
பைடு நூலகம்
(2)从元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相关性质判断: ①金属单质与水或酸反应越剧烈,元素金属性越强; ②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越强。 (3)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一般来说排在前面的金属元素其金属性比排在后面的强。 (4)根据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离子的氧化性越强,则对应金属元素的金属性越弱,如 Cu2+氧化性大于Fe2+,则Fe的金属性强于Cu。

第第 二
一 章
一 节
课 时
课前预习 ·巧设计
设计1 设计2 设计3
名师课堂 考点一 ·一点通 考点二
创新演练 ·大冲关
课堂10分钟练习 课堂5分钟归纳 课下30分钟演练
1.元素周期表中共有七 个横行,十八 个纵行,分别 为 七 个周期,十六个族。
2.Li、Na、K的原子结构示意:


,Rb、Cs的原子序数为 37 、 55 。
[答案] C
碱金属中的一般与特殊 (1)为防止碱金属与空气中的O2和水蒸气发生反应,常 把其放于煤油中保存。由于Li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故 将其密封于石蜡中。 (2)在碱金属中,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其密度变化趋势 是逐渐增大,但钾的密度小于钠的密度。 (3)试剂瓶中药品取出后,一般不允许放回原试剂瓶, 但剩余的钠、钾等应立即放回原瓶。 (4)碱金属元素只有Li与O2反应的产物为Li2O一种, 其他元素与O2反应的产物至少有两种。
2.物理性质及用途 (1)物理性质:
元素
锂(Li)、钠(Na)、钾(K)、铷(Rb)、铯(Cs)
除铯外,其余都呈银白 色;它们都比
相同点
较 柔软 ,有延展性,密度小 ,熔点低 ,
导电、导热性强
递变 密度 规律 熔、沸点

高中化学 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巩固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化学 1.3.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巩固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1.下列关于化学键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存在于原子之间,也存在于分子之间B.两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作化学键C.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D.化学键通常指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答案】D2.下列物质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A.Na2SB.NH4NO3C.H2D.CS2【解析】A项Na2S是由活泼金属与非金属组成的离子化合物,B项NH4NO3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离子化合物,C项是非金属单质,D项是共价化合物。

【答案】D3.下列事实能证明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

A.氯化氢极易溶于水B.液态氯化氢不导电C.氯化氢不易分解D.氯化氢溶液可以导电【解析】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熔融时不发生电离,故其液态时不导电。

【答案】B4.下列各组中每种物质都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H2SO4、(NH4)2SO4B.MgO、Na2SO4、HNO3C.Ba(OH)2、Na2CO3、Na3PO4D.HCl、Al2O3、MgCl2【解析】A项中H2SO4是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B项中MgO只含离子键,HNO3只含共价键;D 项中HCl只含共价键,Al2O3、MgCl2只含离子键。

【答案】C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C.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解析】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如NaOH,故A项错误。

【答案】A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

A.BF3B.H2OC.SiCl4D.PCl5【答案】C7.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

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是( )。

A.Z2YB.X2Y2C.Z2Y2D.ZYX【解析】由题意可以推出X为氢,Y为氧,Z为钠,则A为Na2O,只存在离子键;B为H2O2,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C为Na2O2,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键;D为NaOH,含有离子键和极性键。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1-3-1 (3)

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1-3-1 (3)

第1章第3节第1课时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D.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解析】相互作用包括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两个方面,A错;B正确,如AlCl3、BeCl2是由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形成的共价化合物;C正确,如HCl是通过共价键形成的;D 错,如NH+4是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阳离子,铵盐为离子化合物。

【答案】A、D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B.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C.离子所带电荷的符号和数目与原子成键时得失电子有关D.阳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小,而阴离子半径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解析】活泼金属元素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故A项正确。

阴、阳离子之间存在静电作用,它既包括带相反电荷的阴、阳离子的静电引力,还包括带相同电荷的粒子(如电子、原子核)间的斥力,故B项错误。

由离子的形成过程易知C项正确,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半径减小,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半径增大。

故D项正确。

【答案】 B3.能形成离子键的是()A.任意两种元素之间的化合B.两种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C.任何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D.特别活泼金属元素与特别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的化合【答案】 D4.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答案】 D5.M 元素的1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 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Z 的熔点很低B .Z 可以表示为M 2YC .Z 一定易溶于水D .M 形成+2价阳离子【答案】 D6.下列有关钠与氯气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黑烟B .钠熔化成小球,与氯气缓慢反应,有蓝色火焰C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Cl=====点燃NaClD .反应后,钠原子失去电子变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变成氯离子【答案】 D7.下列哪一组元素的原子间反应容易形成离子键( ) 原子a b c d e f g M 层电子数1 2 3 4 5 6 7A.a 和cB .a 和fC .d 和gD .b 和g【答案】 B 、D【点拨】 本题考查离子键的成键实质、成键条件,同时还考查原子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2乙酸(基础)知识点巩固练习

部编版高中化学必修2乙酸(基础)知识点巩固练习

乙酸编稿:武小煊责编:闫玲玲【学习目标】1、了解乙酸的组成和结构特点;2、掌握乙酸的性质以及用途;3、了解酯化反应的概念。

【要点梳理】要点一、乙酸的结构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结构式为,结构简式为CH3COOH,官能团叫羧基。

是一个整体,具备特有的性质。

羧酸的结构特征:烃基直接和羧基相连接的化合物。

要点二、乙酸的性质1、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普通的食醋中含3%~5%(质量分数)的乙酸。

乙酸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为117.9℃,熔点为16.6℃;当温度低于16.6℃时,乙酸就凝结成像冰一样的晶体,因此纯净的乙酸又称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乙醇、四氯化碳等溶剂。

2、乙酸的化学性质(1)具有酸的通性乙酸在水中可以电离:CH3COOH CH3COO-+H+,为弱酸,酸性比HCl、H2SO4、HNO3等弱,比H2CO3、HClO强,具有酸的通性:①使酸碱指示剂变色②与活泼金属反应:2CH3COOH+Zn→(CH3COO)2Zn+H2↑③与碱性氧化物反应:CaO+2CH3COOH→(CH3COO)2Ca+H2O④与碱反应:2CH3COOH+Cu(OH)2→(CH3COO)2Cu+2H2O(CH3COO)2Cu易溶于水⑤与盐反应: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高清课堂:乙酸ID:403464#实验:乙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2)酯化反应①酯化反应的定义:酸与醇反应生成酯和水。

②反应原理(以乙酸乙酯的生成为例):要点诠释: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乙酸脱去羧基上的羟基,乙醇脱去羟基上的氢原子,二者结合成水,其他部分结合生成乙酸乙酯,所以酯化反应实质上也是取代反应。

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进行得比较缓慢,反应物不能完全变成生成物。

生成乙酸乙酯的反应③实验:在大试管中加入2mL无水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加入2mL浓硫酸和3mL冰醋酸,然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使产生的蒸气通入到小试管内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1)(有答案解析)

2020年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1)(有答案解析)

2020年鲁科版必修第二册课后练习(1)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1.原子的表示。

通常用表示一个原子,其中A表示______,Z表示______。

补全表。

微粒符号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88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2.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是否正确?如有错误,指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0.0分)3.下列原子或离子的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各是什么微粒?4.请分别利用原子结构的知识和实验事实论证“镁元素原子的失电子能力强于铝元素原子”5.据报道,某些花岗岩会产生氧,从而对人体产生伤害。

请回答:该原子的质量数是______,质子数是______,中子数是______。

请将以下如图Rn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补全______。

请根据Rn的原子结构预测氧气的化学性质______。

A.非常活泼,容易与氧气等非金属单质反应B.比较活泼,能与钠等金属反应C.不太活泼,与氮气性质相似D.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你选择该选项的理由是______。

研究发现,镭能蜕变为,故将称为镭射气;钍能蜕变为,故将称为钍射气;钢能城变为,故将称为锕射气。

、、______。

A.属于同种元素互为同位素属于同种核素属于同种原子由此可见,______决定元素种类,______决定核素种类。

6.比较下列两组元素原子得电子能力的强弱,并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进行论证。

和F和S7.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每个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元素。

表中所列元素中,属于短周期元素的有______,属于主族元素的有______e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周期______族。

下列______元素的单质可能都是电的良导体。

A.b、c、iB.a、g、kC.c、g、1D.d、e、f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它的最高化合价是______,最低化合价是______。

2021-2022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同步练习:1.1.2 核外电子排布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高一化学鲁科版必修2同步练习:1.1.2 核外电子排布 Word版含解析

第2课时核外电子排布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肯定相同B.单原子形成的离子肯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原子肯定属于同种元素D.可能存在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解析: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的两种微粒可能是原子、阴离子、阳离子三种状况中的一种或者几种。

假如是同一元素的两种核素,化学性质应当相同;假如不是同一元素的两种核素,其他符合题目要求的两种微粒的化学性质确定不同,并且有的悬殊还很大,所以A选项错误。

我们生疏的元素的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般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但也有特例。

例如,H+核外电子数是0,不存在电子数为0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所以B选项错误。

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即电子数相同,又由于都是原子,所以质子数也相同。

质子数相同的不同原子必定属于同位素关系,所以C选项正确。

假如某阴离子与某阳离子的电子数相同,则其质子数必定不同,反之亦然。

所以不存在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相同的阳离子和阴离子,D选项错误。

答案:C2.依据微粒结构示意图的共同特征,可把、、三种微粒归为一类,下列微粒可以归为此类的是()A. B.C. D.解析:题干中三种微粒分别表示Na+、K+、Ca2+,它们都属于阳离子;选项中四种微粒分别表示Ne、S2-、Mg2+、F-。

明显,Mg2+与它们同属一类——阳离子,故选C。

答案:C3.某元素的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其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此元素是()A.SB.CC.SiD.Cl解析:由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有三个电子层,则次外层电子数是8个,由于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则最外层是4个电子,此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4,是Si元素。

答案:C4.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原子中,易变为阳离子并能够与氯离子组成XY2型化合物的是()A. B.C. D.解析:A是非金属元素氧的原子,其形成的离子是阴离子。

高中 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一)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构造原理

高中 化学 选择性必修2 物质结构与性质 课时作业(一) 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构造原理

课时作业(一)能层与能级、基态与激发态、构造原理一、基础巩固(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能层与能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核外电子的每一个能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B.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C.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相同的D.s能级的能量总是比p能级的能量低D[各能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n为能层序数),故A项正确;任一能层的能级总是从s能级开始,而且能级数等于该能层序数,故B项正确;同是s能级,在不同的能层中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都为2,故C项正确;低能层的P能级能量低于高能层的s能级的能量,故D项错误。

]2.对充有氖气的霓虹灯管通电,灯管发出红色光。

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电子由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B.电子由基态向激发态跃迁时吸收除红光以外的光线C.氖原子获得电子后转变成发出红光的物质D.在电流的作用下,氖原子与构成灯管的物质发生反应A[霓虹灯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电子吸收能量后跃迁到能量较高的轨道,能量较高轨道上的电子会很快以光的形式辐射能量而跃迁回能量较低的轨道。

]3.下列原子或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不属于基态排布的是()A.N:1s22s22p3B.S2-:1s22s22p63s23p6C.Na:1s22s22p53s2D.Si:1s22s22p63s23p2C[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必须遵循构造原理,基态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应是1s22s22p63s1。

]4.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的质子数一定是18B.它的原子和37Cl可能互为同位素C.它的单质一定是强还原剂D.可以确定该微粒为ArB[此微粒核外共有18个电子,可能是原子也可能是离子,离子又可能为阳离子Ca2+、K+或阴离子S2-、Cl-。

]5.当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由1s22s22p2转变为1s22s12p3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碳原子由基态变为激发态B.碳原子由激发态变为基态C.该过程将产生发射光谱D.碳原子要向外界环境释放能量A[从碳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变化来看,2s一个电子跃迁到2p,能量升高,产生吸收光谱,A项正确,B、C、D项错误。

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1-1-3

高一化学必修2同步巩固练习解析:1-1-3

第1章第1节第3课时1.科学家最近发现两种粒子:第一种是只由四个中子构成的粒子,这种粒子称为“四中子”也有人称之为“零号元素”,第二种是由四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下列有关这两种粒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四中子”不显电性B.“四中子”的质量数为4,其质量比氢原子大C.第二种粒子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D.第二种粒子的化学式为O4,与O2互为同素异形体【解析】第二种粒子是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氧元素的一种单质,不是氧元素的另一种同位素,故C错。

【答案】 C2.长征2号火箭承担运载“神六”的使命,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可以作为启动长征2号(CZ2F)火箭的优良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1:2:3B.它们都是强氧化剂C.H、D、T之间互称为同素异形体D.它们都是强还原剂【答案】 D【点拨】LiH、LiD、LiT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应为8:9:10,A错;氢化锂、氘化锂、氚化锂中氢、氘、氚均为-1价,处于最低价态,具有强还原性,B错;H、D、T之间互称同位素,C错。

3.硼有两种天然同位素105B、115B,硼元素的近似相对原子质量为10.80,则对硼元素中10B的物质的量分数判断正确的是()5A.20%B.略小于20%C.略大于20% D.80%【答案】 A【点拨】由十字交叉法得4.金属钛对人体无毒且惰性,能与肌肉和骨骼生长在一起,有“生物金属”之称。

下列有关4822Ti 和5022Ti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4822Ti 和5022Ti 原子中均含有22个中子B.4822Ti 和5022Ti 在周期表中位置相同,都在第4周期C .T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9D.4822Ti 和5022Ti 为同一核素【答案】 B【点拨】 4822Ti 和5022Ti 原子中分别含有26个和28个中子,A 项错;Ti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C 项错;4822Ti 和5022Ti 为Ti 元素的两种核素,互称同位素,D 项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 第1节 第2课时1.下列关于碱金属的原子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碱金属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B .都是强还原剂C .都能在O 2里燃烧生成过氧化物D .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碱【解析】 4Li +O 2===== 2Li 2O 。

【答案】 C【点拨】 碱金属元素的原子和单质,在结构和性质上,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

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随着电子层数增多,碱金属的原子半径逐渐增大B .碱金属具有强还原性,它们的离子具有强氧化性C .碱金属单质的熔沸点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而降低D .碱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解析】 还原性强,即(原子)易失去电子,则离子难得电子,即氧化性弱。

【答案】 B【点拨】 注意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一般规律。

3.①钾比水轻;②钾的熔点低;③钾与水反应时要放出热量;④钾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

某学生将一小块金属钾投入滴有酚酞试液的水中,以上实验能证明上述四点性质的有( )A .①④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解析】 钾、钠与水反应的现象相似,但钾比钠活泼,与水反应更为剧烈。

【答案】 D4.下列叙述能说明X 的非金属性比Y 强的是( )A .X 原子的电子层数比Y 原子的电子层数多B .达到稳定结构时,X 比Y 得电子数多C .X 的氢化物比Y 的氢化物稳定D .Y 单质可以将X 从NaX 的溶液中置换出来【解析】 非金属性的强弱可以通过其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置换反应等来判断,故C 项正确。

而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或得电子数的多少不能判断,故AC项错误。

然而D项说明Y的非金属性比X的强。

【答案】 C5.钾的还原性比钠强,原因是()A.钾的相对原子质量大B.钾可失去的电子多C.钾原子含有的电子多D.K与Na原子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但钾的原子半径大,易失电子【答案】 D【点拨】金属还原性强弱只与失电子难易有关,与相对原子质量、原子含电子数的多少、失电子的多少无关。

6.下列各组性质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B.热稳定性:NH3>PH3C.金属性:K>NaD.原子半径:Cl>S【解析】依据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性质递变性可知D项错误。

【答案】 D7.当水和铷与另一碱金属的合金7.8g完全反应时,放出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为0.2g,则合金中另一金属可能是()A.锂B.钠C.钾D.铯【答案】A、B【点拨】所有的碱金属都可按下式与水发生反应:设:该合金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A r(M)2M+2H2O===2MOH+H2↑2×A r(M)7.8=2 0.2A r(M)=39,即该金属的平均相对原子质量为39,已知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5.5,另一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要小于39,即锂、钠满足题意要求。

8.氟、氯、溴、碘四种元素,它们的下列性质的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A.单质的密度依次增大B.单质的熔、沸点依次升高C.Cl2可从KBr溶液中氧化出Br2D.F2可从NaCl溶液中氧化出Cl2【答案】 D【点拨】在NaCl溶液中,F2是与H2O反应而不是与NaCl反应。

F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2+2H2O===O2+4HF。

9.1820年德贝莱钠用MnO2催化KClO3分解制氧,发现制得的氧气有异常的气味,使该气体通过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则氧气中可能混有()A.Cl2B.Br2C.HClD.CO2【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气体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

使KI淀粉溶液变蓝的实质是强氧化剂氧化Kl为I2,I2单质能遇淀粉显蓝色,因此除卤素中F2、Cl2、Br2之外,具有强氧化性的O3、HNO3、KMnO4、Fe3+等都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色。

本题中的KClO3在MnO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反应的副反应不熟悉,故此题可用淘汰法进行筛选找出正确答案。

C、D项中的HCl、CO2不能使之变蓝,B中的Br2是反应物中没有的元素,故B项也应淘汰掉。

所以能使KI淀粉溶液变蓝又有异常气味的气体可能是A中的Cl2【答案】 A【点拨】氧化性:Cl2>I2,CI2+2I-===2Cl-+I2。

10.关于卤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卤素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因此不能与其他非金属元素化合B.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熔沸点就越高C.卤素各单质都能和水剧烈反应D.卤素单质都能和H2反应,且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随单质氧化性的增强而增强【答案】 D【点拨】卤素能与其他非金属化合,如H、C、O等。

卤素单质越活泼,其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其熔沸点越低。

卤素单质中只有氟能与水剧烈化合。

11.右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答案】 C【点拨】据元素周期表结构知①②③为第二周期的N、O、F,④⑤为第三周期的S、Cl。

元素①为第二周期第ⅤA族,A错;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2O>H2S,B错;F无最高正价,D错。

12.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或同主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ⅦA族元素的氢化物沸点逐渐升高B.ⅥA族元素的原子核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C.碱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逐渐增强D.第二周期元素(除稀有气体元素)的最高化合价数值逐渐增大【答案】 C【点拨】ⅦA元素的氢化物中HF存在氢键,沸点最高,A项错;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层电子数相等,B项错;第二周期中氟无最高正价,D项错。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除0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B.除短周期外,其他周期均为18种元素C.副族元素没有非金属元素D.碱金属元素是指ⅠA族的所有元素【解析】选项A中,F和O元素除外;选项B中,第六周期为32种元素,如果第七周期填满也为32种元素;选项D中,ⅠA族元素包括H,而碱金属元素中无H。

【答案】 C【点拨】要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并能利用信息进行知识的迁移。

二、非选择题14.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1)反应物中,溴元素被氧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物中,溴元素被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物中,溴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物中,溴元素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l 2+2KBr===2KCl +Br 2(2)Br 2+H 2===== 2HBr(3)Br 2+2NaOH===NaBr +NaBrO +H 2O(4)AgNO 3+NaBr===AgBr ↓+NaNO 3【点拨】 溴元素被氧化,则溴元素化合价升高,常见反应为B r -1―→Br 2。

(2)溴元素被还原,则溴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常见反应为Br 2―→B r -1。

(3)溴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则反应溴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

常见反应为B r-1←Br 2―→B r +1,一般为Br 2跟水或碱溶液反应。

(4)溴元素既未被氧化又未被还原,其化合价未变化,一般为Br -跟Ag +的反应。

15.为了测定某种碱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设计的装置如图。

该装置(包括水)的总质量为ag ,将质量为bg(不足量)的碱金属放入水中,立即塞紧瓶塞。

完全反应后再称量此装置的总质量为cg 。

则:(1)列出计算该碱金属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2)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不用无水CaCl 2,求出的相对原子质量比实际相对原子质量“偏大”还是“偏小”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成败的关键是放出的气体必须全部为H 2,且生成的H 2全部放出。

H 2从水中逸出时带出少量水蒸气,必须在通过干燥管时被吸收,否则,测得的数据误差较大。

设碱金属为R ,其相对原子质量为M r ,则:2R +2H 2O===2ROH +H 2↑2M r 2bg (a +b -c)gM r =b a +b -c【答案】 (1)b a +b -c(2)干燥H 2(3)偏小 因为不用无水CaCl 2干燥,H 2带出部分水蒸气,使测得的H 2的质量比实际数值高,计算出的相对原子质量偏小16.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 、B 、C 处依次放有浸有KBr 溶液、KI 溶液、淀粉溶液的三个棉球(如右图所示)。

由左端导入Cl 2,在B 处加热,可观察到A 处棉球呈________色,B 处棉球呈现________色,C 处棉球呈________色。

将试管冷却后,在B 、C 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_______色的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红棕 紫红 蓝 紫黑 固体 碘蒸气冷凝为固体17.为了比较卤素单质的氧化性强弱,可在实验室先制取Cl 2(利用MnO 2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取Cl 2),并将Cl 2依次通入NaBr 溶液和KI 淀粉溶液中。

如图所示仪器及药品,试回答:(1)若所制取气体从左向右流向时,上述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______接______。

(2)实验开始后装置5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