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台海局势和两岸关系发展趋势53页PPT
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

浅谈当前的台海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发展趋势与建议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一直为促进两岸交流,发展两岸关系而不断探索和努力。
在不同时期所体现的形势与方针政策都有相应的变化。
在两岸进入和平发展新阶段后,更应该对当前形势进行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形势,趋势,建议台湾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想要完成统一的一大难题。
我国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按照先经济后政治,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把握两岸协商进程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务实探讨和解决政治和军事问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海南省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的讲话)一、台海的当前形势所谓的形势,“指在其周围环境中所处的情形或在一定时间内各种情形的相对的或综合的境况” 1%。
其内容是指客观存在的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事物的现状和发展态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
具有客观性、变化性、阶段性、相关性、规律性等特征。
如形势有其相应的发展过程和趋势,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会存在一定的稳定性。
而不同时期体现出来的形势之间都在不同的方面有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特性,并形成一定的规律性。
1、台湾的地域形势台湾既是亚欧大陆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进欧亚大陆的跳板与基地。
异常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使台湾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2、台湾的政治形势台湾的主流政治的两大阵营为以国亲两党为主的泛蓝阵营和民进党为主的泛绿阵营。
台湾岛内的政党政治是一种中西文化结合的产物,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岛内政治生态。
具有岛内政党的“同根”特征、政治领导人对政党的个人影响力巨大、政党与黑社会势力的共存等特点。
3、台湾的经济形势台湾经济的形势受到了两方面的危险。
首先是国际经济形势的威胁,使台湾经济面临边缘化危机。
因为中国大陆近年来经济的发展,对世界经济成长已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加之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整合盛行,韩国与大陆、日本东北产业合作方案等,东亚地区双边或三边贸易合作计划不断推出,这对今后的台湾出口将造成不利影响,使台更有边缘化的忧虑。
《海峡两岸的交往》课件

助互联网与彼此交流、了解对方。
3
新媒体交流
如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也成为了 两岸交流的重要手段。两岸知名人士 也在这些平台上积极交流。
未来两岸关系的展望
新时代
新时代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 和新机遇,为两岸关系的发展 带来了更多的活力。在新时代 背景下,如何推进两岸关系成 为了关注的焦点。
和平发展
和平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根 本目标。双方应该摒弃冷战思 维,积极寻求和平解决两岸问 题,推动两岸关系的健康稳定 发展。
两岸婚姻占所有跨境婚姻数量的80%以上。这样的婚姻关系不仅是两岸关系的缩影,也是友 谊的象征。
社会交流与互联网交流
1
社会交流
两岸之间的社会交流发展如火如荼。
互联网交流
2
两岸民间交往亦愈发密切,在法律、 经济、社会各方面合作中愈加紧密并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互联网交流逐渐
深入。
成为新的交流平台不断推出新政策,力求推进两岸融合发展。其中涉及台企、台胞等多个方面。
旅游与人员往来
旅游
2018年已经有1100万大陆游客赴台旅游,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友好的旅游环境吸引了越来越 多的人。
人员往来
随着两岸交流交往的不断加深,两岸人员往来密度不断增加。包括探亲、旅游、就读等各个 方面。
两岸婚姻
饮食文化
无论是闽南小吃还是台湾夜市,两岸的饮食 文化都很有特色。让我们一起探索各自的美 食。
民俗习惯
两岸都有独特的民间艺术和习俗。从婚礼到 传统技艺,让我们发掘它们背后的历史和文 化。
两岸经济交流
贸易合作
贸易是两岸之间合作最广泛的 领域之一。双方经济的互补性 不断增强。
投资合作
中资企业在台湾的投资不断增 长,为台湾带来了经济机会。 两岸企业也在金融、物流、科 技等领域积极合作。
形势与政策 两岸关系解析PPT课件

美国构筑的两个岛链:
第 一 岛 链 , 北 海 —— 南 韩 , 东 海——日本、台湾,南海——马 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尤其是 马六甲海峡的制约;
第二岛链,关岛、澳大利亚、新西兰。
目前面对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题
2 日本方面
• 日本国内的右倾化以及在 地缘战略方面的考虑,它 一直希望台湾独立,因为 台湾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 命线。
台湾问题的由来
□美国的干涉: 1950、60年代,美国政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并且在
朝鲜战争爆发后武装干涉纯属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美国在两岸 政策上只承认中华民国政府,不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既阻挡中 国共产党统一台湾,又控制国民党,阻止其反攻大陆,同时在国际上 大搞台湾地位未定论、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
美售台爱国者-3反导 美外交政策全委会拜会马 奥巴马重申一个中国政策
系统
英九
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独活动 “台独”即“台湾独立建国”的简称,其产生有着复杂的国际及
岛内因素。在国际上,“台独”是帝国主义、外国反华势力侵略中国 的产物。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卵翼了战后第一批“台独”分子,并策动 了战后首次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活动。
卫温 (?——231年)元朝在澎湖设立巡检司
刘铭传
全台首学孔子庙
收复台湾的重要性
(二)台湾的重要战略地位
★台湾的最大价值就在于其无法改变 的地缘位置
台湾的重要地缘意义体现在它扼西太平洋南北航线之要 冲,既是亚欧大陆东入太平洋的桥头堡,也是从海洋西 进欧亚大陆的跳板与基地。异常重要的国际战略地位, 使台湾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台湾问题的由来
□美国的干涉:
1979年1月26日卡特总统提出《与台湾关系法》
两岸关系PPT课件

32
一、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1. 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两岸全面直接“三通”
◆签署ECFA
33
一、ECFA的签署是两岸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
2. 为台湾经济再次起飞创造了有利条件
34
二、ECFA给台湾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
2011年1月1日 起全面实施货物贸 易与服务贸易早期 收获计划。
两岸人民同属中华 民族,都是炎黄子孙。
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2. 国共两党高层互动机制不断深化
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3. 两岸在国际社会的关系由陈水扁时期的激烈对抗 转向大幅缓和,有利于两岸增强政治互信
台湾以观察 员身份出席世界 卫生大会
一、两岸政治互信不断巩固
4. 两岸沟通管道与平台越来越多,作用越来越大
1. 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进程取得 重大突破
标志着两岸 在经济关系正常 化、经济合作制 度化上迈出了历 史性步伐
14
三、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
2. 两岸金融合作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1月16日,MOU生 效,6月29日签订ECFA。
15
三、两岸经济关系步入制度化轨道
3. 两岸双向投资取得新进展
1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 现状与远景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格局不断深化
ECFA的签署是重要的里程碑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 有利条件不断累积 积极因素持续增强,但复杂变数仍存 两岸关系将继续保持和平稳定发展局面
以“九二共识”为 基础,牢牢把握两岸关 系和平发展的主题。
2. 两岸民间交流与行业朝主体多元化、规模扩大化、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

浅谈当前台海形势与两岸关系的发展前景关键词:两岸、两岸关系、沟通、两岸同胞摘要:和平与发展是两岸关系发展的时代主题。
目前,海峡两岸关系进入和发展的轨道,但祖国统一之路依然漫。
2008年以来,在国共两党和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积极深刻变化,国民党在“立委”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相继取得压倒性胜利,“台独”政权被终结,“法理台独”的现实威胁大大降低,两岸关系发展出现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海峡两岸两会随即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制度性协商,并在两岸包机、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两岸关系发展露出新的曙光。
但两岸关系错综复杂,岛内民意发展尚存变数,加上美日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两岸关系取得重大改善仍需时日。
因此,两岸执政当局和两岸同胞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建立互信、搁置争议,建立两岸制度性协商机制,深化两岸的经贸文化交流,以共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势在必行1982年,邓小平针对台湾问题首先提出“一国两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决不容许主权和领土分割。
时至今日,我们仍然致力于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不动摇,争取祖国的和平统一发展。
近二十多年来,两岸关系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7年中共十七大后,中国政府对台政策实施了重大的战略性调整,逐步形成了以“一个中国”原则为政策基石,以两岸“和平发展”为主轴,以建构“两岸命运共同体”为战略目标,理性、务实地推动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统一实现的对台方略。
自2008年3月以来,台湾局势发生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一)祖国大陆有发展两岸关系的诚意和善意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符合祖国大陆的国家发展战略,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是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一贯主张要求。
祖国大陆的纲领文件和领导人讲话显示大陆致力于发展和平稳定的两岸关系。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总书记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四点意见”:“可以谈我们已经提出的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和建立军事互信、台湾地区在国际上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活动空间、台湾当局的政治地位、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框架等议题”。
台海问题PPT课件

的图谋和干涉中国统一的外国势力的。我们将尽
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但如果出现台湾独立的
事变,我们只能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完成
祖国的统一大业。
10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提 出的辩证法的依据是 A.物质决定意识,从实际出发 B.主要矛盾起决定作用,要抓中心 C.矛盾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要坚持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主动要求 加强同中国在反恐等多方面的合作,中美 关系有了新的改善。
16
上述材料体现的政治常识道理:
• 国家的性质和职能 • 国家的权利和义务、国际法 • 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 • 国际关系是由国家利益和力量决定 • 外交政策是由国家性质和利益决定 • 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 • 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1
在解决台湾问题上,我们不能承 诺放弃使用武力。表明
①中国作为主权国家有权决定采取何 种方式实现祖国统一②独立自主是我国 外交政策基本立足点③只有用武力的方 式才能实现祖国统一④我国是人民民主 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③④ D.①②④
12
台湾当局只所以不能加入联合国,从 政治常识角度看,是因为
台湾当局的领导人陈水扁、吕秀 莲顽固地坚持“一中一台”、“两个 中国”。吕秀莲先是鼓吹两岸是“远 亲近邻”,“台湾是主权独立的国家” 等“台独”谬论。近来又鼓吹所谓以 “一个中华”代替“一个中国”的谬 论,其实质还是否定一个中国的原则,
妄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5
4.“台湾参与联合国”的提案 未列入联大议程
9
(2)我国解决台湾问题所坚持的方针是 什么?运用国家职能理论说明我国为什么不 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形势-海峡两岸关系-终结版-2PPT课件

2020/3/21
10
2、陈云林访台:
会晤成果与意义: • 四项协议的签署 • 大三通正式实现 • 实现两会制度化协商 • 象征意义十足
2020/3/21
11
二、两岸进入“ECFA”时代
• 什么是“ECFA”? • 2009. 2.27,马英九为降低蓝绿关于
两岸“综合性经济协议”(CECA)的对 抗,正式将其更名为两岸“经济合作 架构协议”(ECFA, Economic Cooperat ion Framewo rkAgreement),但绿营仍表示强烈 质疑。双方就此展开激烈攻防,引发 岛内高度关注。
8、2008年海协会、海基会回复商谈,为两岸关系回暖传递出一缕春意 9、1978年12月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020/3/21
8
台海关系的现状与发展
(一)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
• 当前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以和平、互利、
共同发展为主流的大背景下曲折前进 。
• 总的发展思路是用经济和文化层面交流来促进政 治层面的交流,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努力 增强两岸双方政治互信 。台湾不独,大陆不武 的状态将继续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 6、1949年国民党逃到台湾,一晃到现在57年。2020/3/215•美国方面:
美国构筑的两个岛链:
第一岛链:北海——南韩,东海——日本、台湾,南 海——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尤其是 马六甲海峡的制约;
第二岛链:关岛、澳大利亚、新西兰。
•日本方面:
日本国内的右倾化以及在地缘战略方面的考虑,它 一直希望台湾独立,因为台湾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 线。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之后,中共第一代领导人确立了和平解放台湾的 对台政策: 1、1955年5月,周恩来总理第一次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主张; 2、1956年1月,毛泽东主席宣布:“我们准备举行第三次国共合作”;
当前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发展新趋势

当前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发展新趋势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台湾局势发生了重大的积极变化。
事实证明,搞“台独”不得人心。
台湾同胞希望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台海和平。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所系、共同利益所在。
当前,两岸关系呈现良好发展势头,面临难得的重要机遇。
我们将继续贯彻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继续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努力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
实现两岸共同繁荣发展,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期盼。
2005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共同发布的“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指明了两岸关系发展的正确方向。
对于两岸关系中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和今后遇到的新问题,应当也完全可以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办法。
在新形势下,台湾方面表达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愿望。
我们希望,两岸双方以两岸同胞福祉和中华民族整体利益为重,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扎实推动两岸关系不断改善和发展。
当前,两岸双方正为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协商谈判作出积极努力,并展开相关准备。
我们期待,正式恢复协商后,双方共同努力,通过平等协商,务实解决台湾同胞关心的各种问题,并不断取得实际成果,促进两岸交流合作取得新进展,逐步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框架,以造福两岸同胞。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将更为努力地推动两岸直接“三通”进程,更为努力地促进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项交流合作,更为努力地推进两岸同胞和社会各界的交往,扩大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厚植两岸同胞的共同文化根基,增进两岸同胞的手足亲情,让中华民族精神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中焕发新的光彩,世代永续传承。
我们理解、信赖、关心台湾同胞,尊重台湾同胞爱乡爱土的情感、当家作主的愿望,将继续实施和充实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