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肥大的细胞信号转导机制
G蛋白_亚基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与心肌细胞肥大

・综 述・ 收稿日期:2002-07-01 作者简介:郑 猛(1975-),男,山东兖州人,硕士生.G 蛋白βγ亚基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与心肌细胞肥大郑 猛综述,余细勇审校(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药理室,广东广州 510080)摘 要:导致心肌细胞肥大的胞外刺激因素通过G 蛋白偶联受体将信号传人胞内。
异三聚体G 蛋白由α、β和γ亚基所组成,最近发现G βγ可以激活PI3K γ、Ras 、MAP Ks 等,参与引起心肌细胞肥大反应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可作为防治心肌肥厚的新靶点。
关键词:G 蛋白;亚基;信号转导;心肌细胞肥大中图分类号:R54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TX (2002)5S -0155-03 心肌肥厚是以心肌细胞增生肥大、心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心肌间质胶原合成增多为主要病变的疾病。
心肌肥厚的发生与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
交感神经系统的激活是心肌肥厚中最敏感的调节与代偿机制,心脏超负荷时,交感神经活性和循环中的儿茶酚胺含量明显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 E )浓度与左室重量指数正相关[1]。
心脏的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s ,AR )主要是β12AR ,而α12AR 激动剂则是迄今所知最重要的致肥厚因子,两受体都是G 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 coupled 2re 2ceptors ,GPCRs ),必须与G 蛋白偶联才能产生胞内信使如cAMP 、IP3等,将信号传到胞内[2]。
从细胞和分子水平看,心肌肥厚是一系列基因异常表达,导致细胞生长调控失常的结果,不同的肥大刺激信号可诱发特异性基因的活化,产生各种特征性的心肌肥厚,这主要取决于被启动的信号转导通路。
GPCRs 2PI3Kγ(phosphotidylinositol 232kinase γ,磷酰肌醇232激酶γ)2Ras 2MAP Ks (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 ,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途径是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对于心肌细胞肥大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3]。
IGF_I促心肌细胞的肥大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

按工作曲线方法测定。
11414 总Cr 测定:吸取210ml 头发样品消化液,加1滴011%KMnO 4溶液,加热煮沸,红色褪去时再补加KMnO 4,一边加热一边滴加3mol/L NaOH 约115ml ,至p H 为8后,继续加热煮沸2min ,加015%Na 2SO 3一滴,使红色恰好褪去,此时三价铬全部转化为六价铬,冷却。
以下步骤同工作曲线,测得总铬量后,减去Cr (Ⅵ)的含量即为Cr (Ⅲ)的含量。
2 结果与讨论测定了某院中专班34例学生的发样,结果见表2。
表2 发样测定结果 ug/g价态含量范围X SD %Cr (Ⅵ)112~1715710641222116Cr (Ⅲ)712~44162418077184总铬1211~6012311861116100 由表2可知发样铬含量范围较宽,而且三价铬的含量远远高于六价铬的含量。
相对平均偏差为418%,平均回收率为107%,该方法的精密度与准确度均能满足痕量分析的要求。
【参考文献】[1] 张乃蘅1生物化学[M ]1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4751[2] 孔祥瑞1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M ]1生理及临床意义1合肥:安微科技出版社,198212871[3] 丁文军,紫云芳,钱琴芳,等1铬的代谢和葡萄糖耐量因子研究[J ]1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7,14:53~551[4] 孟凡昌,赵藻藩1分析化学[M ],1985;13(3):1671[作者简介]李文娥(1964-),女,助理实验师,山西省介休市人,1999年毕业于山西职工医学院医疗专科。
(收稿日期:2000-12-29)IGF -I 促心肌细胞的肥大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范俊萍1,孙贺英2(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山西太原 030012;21山西职工医学院,山西太原 030012)【摘 要】 目的:研究IGF -I 对培养的新生小鼠细胞的促肥大作用及信号转导途径,方法:测定了IGF -I 作用下[415-3H]亮氨酸在心肌细胞的参入及genistoin ,PD98059,wort mannin 和chelerythrine chloride 的阻断作用,结果:IGF -I 明显地促进增加心肌细胞的[415-3H]亮氨酸的掺入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可以被genistein PD98059和chelerythrine chloride 阻断,但不受的影响。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内分子信号传递的过程。
它是维持生命活力、康复和发
展的基本过程之一,它不仅与新陈代谢和细胞生长的调控有关,还与疾病的发展和细胞死亡有关。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
细胞内信号传递是指在细胞外发生信号分子或细胞因子与上皮细胞结合后,通
过膜内或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向细胞内传递信息,进而介导细胞内的生化反应。
在细胞内,信号分子会触发细胞膜上的特定受体,这些受体是膜上蛋白质,它
们能够识别与之结合的信号分子。
当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时,会在受体的内部激活蛋白质分子,这些蛋白质会进一步传递信号,最终引发一系列的细胞生理反应。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包括三个主要阶段:
阶段一:信号的接收和识别
信号分子在细胞外空间与受体结合,受体的结构和构型与细胞外信号分子相互
匹配,触发各种酶的激活和转运。
阶段二:信号的放大和传递
信号的传递是由蛋白激酶级联或蛋白激酶间级联的方式实现。
一旦受体被激活,会引发下游蛋白的激活和级连反应,直到达到细胞内科学或异质细胞之间的联络。
阶段三:所激活的生理反应
信号的传递最终导致的反应包括细胞增殖、分化、分泌、迁移等。
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机制,对于人类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
例如,靶向肿瘤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新药物可以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从而对癌症的治疗起到关键的作用。
此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细胞信号转导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生命的奥秘,对于相关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心肌肥厚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

心肌肥厚信号转导的研究进展王桂君 综述,王洪新 审校(锦州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辽宁 锦州 121001)【中图分类号】 R36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5161(2003)01-0047-03 心肌肥厚指心肌细胞增大而无细胞分裂。
从分子水平上,心肌肥厚分三个环节:胞外肥大刺激信号、胞内信号转导及核内基因转录活化,最终诱发细胞发生肥大表型变化〔1〕。
诱发心肌肥大的刺激因素主要包括:机械应激、多种神经体液因子,如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 -Ⅱ)、内皮素(Endothelin,ET)、心钠素(Atri2 al Natriuretic Factor,AN F)等,还有某些生长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 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
它们均可诱发心肌细胞内一些特征性基因活化,产生各种特征性心肌肥厚〔1〕。
心肌肥厚表型特征是由核内基因表达模式决定的。
不同刺激因素诱发的基因表达模式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它们启动的信号转导通路〔2〕。
现对不同刺激因素致肥厚的信号转导机制作一综述。
1 交感神经系统及儿茶酚胺在体内研究中,心脏交感神经活性增加、循环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所诱发的心肌肥厚,肾上腺受体激动是启动和维持心肌肥厚的基本效应因子〔3〕。
肾上腺受体分α1、α2和β三种亚型,存在于心脏上的主要是α1和β受体〔4〕。
目前,多数学者认为N E 致心肌肥厚作用是通过α1-AR介导而实现的。
α1 -AR信号转导途径主要通过PLC-Ca2+-P KC途径,具体机制如下:α1-AR激动时通过与其耦联G蛋白激活磷脂酶C(PLC),PLC催化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s水解生成1,4,5三磷酸肌醇(IP3)与二酰基甘油(DA G),前者引起细胞内Ca2+释放,后者激活蛋白激酶C(P KC)。
P KC与调控细胞增殖、分化有关,α1-AR激动时激活P KC能促进多种蛋白质分子中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反应,从而引发生物学效应〔5〕。
细胞信号转导的化学机制

细胞信号转导的化学机制细胞信号转导是一系列化学反应和信号传递,以维持细胞正常生存和功能,其过程同时也是人类干预疾病的重要靶点。
本文将探讨细胞信号转导的化学机制、重要分子和疾病应用。
一、基本步骤细胞信号转导过程基本上分为三个步骤,信号传递、信号放大和响应。
信号传递通常是由激活的受体蛋白(Receptor protein)来触发的,其内部结构会发生一定变化,并将这种变化传递到另一种分子。
信号放大意味着众多的分子会参与其中,不断催化反应。
响应是细胞作为信号传递的结果而发生的一系列反应。
这三个步骤是相互关联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信号传递不断变化,不断放大直至导致一种响应。
二、信号传递当特定化学物质(例如荷尔蒙或神经递质)进入细胞环境时,它们会与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相互作用。
这种作用会改变接受器的构象,并在内点释放一种信号分子,如酪氨酸激酶、内皮素等。
这些被释放的信号分子可以被进一步的“传递”,即传递给另一种分子,并继续“传递”,以达到有效激活下一个步骤的效果。
三、信号放大传递过程中的许多分子参与,可以催化反应或引发反应级联,从而放大信号的效果。
例如,一种细胞激活的化学物质可以激活上千个信号转导分子,从而导致一个细胞内部化学反应的放大效果。
四、响应最终,信号转导过程会导致一个信号或病理状态的响应。
例如,单核细胞因子TNF一旦被释放,可以引发细胞的自杀性命运,称为“细胞凋亡”。
而另一种信号分子EGF可以刺激细胞生长和分化,从而促进细胞的生存和繁殖。
五、重要分子信号分子:信号分子通常是水溶性的,包括多肽物质和小分子物质。
(例如肝素、内皮素、氧化氮等)受体:受体分别由膜受体和胞内受体两类构成,分别位于细胞表面和细胞核或细胞质内。
信号传递蛋白:将本次地信号传递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分子。
信号转导途径:保护细胞因子的接受器,具有特殊的结构和功能。
六、影响因素一般来说,细胞信号转导发生的每个步骤可以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信号转导通路_综述

运动性心肌肥大的信号转导通路(综述)万智军1,李端阳2,邓树勋1(11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21东华理工学院体育系,江西抚州 344000)摘 要:综述了近年来生理界和运动生理界关于心肌肥大的机制及其有关的信号转导途径的若干研究,初步探讨运动性心肌肥大可能存在的信号转导通路,以期有助于阐述运动性心肌肥大的细胞分子机制。
关 键 词:运动性心肌肥大;信号传导通路;超负荷;血管紧张素Ⅱ中图分类号:G 80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4)04-0052-04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 ays in exercise induced cardiac myocyte hypertrophy(A revie w )W AN Zhi 2jun 1,LI Duan 2yang 2,DE NG Shu 2xun 1(11C 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 port Science ,S outh China N ormal University ,G uangzhou 510631,China ;2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D onghua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C ollege ,Fuzhou 344000,China)Abstract :The current status of the mechanism and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of cardiac hypertrophy is reviewed ,and the putativ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of exercise 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 is als o discussed.The aim is to facilitate the elucidation of the cellular and m olecular mechanisms of exercise induced cardiac hypertrophy.K ey w ords :exercise induced my ocyte hypertrophy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overloaded pressure ;Ang Ⅱ收稿日期:2003-12-31作者简介:万智军(197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与心血管功能。
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和应用

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和应用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生命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沟通的过程,是一种将外界环境信息转化为内部化学反应的机制。
这一过程通常由细胞膜上的受体分子、信号转导分子和下游分子共同完成。
在信号转导过程中,细胞会通过其内在的信号途径实现识别、响应和传递外界的信息,从而控制各种生理和生化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的机制细胞信号转导的过程通常包括四个基本步骤:识别、转导、放大和响应。
识别细胞上有许多特异性的受体蛋白,它们能够识别来自外界的各种信号分子。
不同的受体对应不同的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可以是光、声、化学物质等多种形式。
识别信号分子的过程可以理解成“锁与钥”的配合,即只有具有特定形状的信号分子才能与相应的受体分子结合。
转导一旦信号分子与受体成功配对,受体就会发生构象变化,并激活激活信号传导通路。
这一过程可以通过一个具有高度复杂性的蛋白信号转导网络完成。
在该网络中,多个信号转导分子依次激活,向下传递信号,并通过复杂的交叉反馈机制来进行精细的调节。
放大为了使细胞能够迅速高效地响应外部信息,信号转导过程中还需要放大信号。
这一过程是通过信号转导分子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
在信号转导网络中,不同的分子相互作用、催化反应,从而在短时间内将低强度信号转化为高强度信号,以便进一步传递和响应。
响应最终的信号输出会被下游效应器分子感知和调节。
下游效应器通常是基因表达或酶催化的酶、离子通道或细胞骨架等。
通过这些下游效应器,信号转导过程就能够控制各种细胞生理和生化过程。
细胞信号转导的应用细胞信号转导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分子医学领域中,研究人员可以利用信号转导的机制来发掘新的药物靶点、发展新的药物设计策略。
除此之外,它还可以应用于研究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分子医学领域,现代药物的研发最终目的是要弥补或改变受体或效应器功能的异常。
通过研究信号转导的机制,研究人员可以识别出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和其在疾病中的作用。
心肌细胞肥大的信号转导

心 肌 细 胞 肥 大 的信 号转 导
杨 晓慧 综述 卢 新 政 审 校
【 要 1 心 肌 肥 大 的 启 动 和 发 展 涉 及 到 多种 细 胞 外 信 号 及 相 应 的 多 条 细 胞 内信 号 转 导 通 路 , 摘 其 信 号 转 导 通 路 的 研 究 是 当前 研 究 热 点 , 文 从 蛋 白激 酶 途 径 、 裂 原 活 化 蛋 白 激 酶 、 G 蛋 本 丝 小
维普资讯
国际 心 血 管 病 杂 志 2 0 0 8年 9月 第 3 5卷 第 5期
It ado acD sS pe e 0 8 Vo.3 , . n C riv s i,e tmbr2 0 , 1 5 No 5 J
・
26 ・ 5
・
综 述
・
Ak 是 一种 丝氨 酸/ t 苏氨 酸 蛋 白激酶 , Ak 当 t
基 金 项 目 :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0 7 8 0 国 3709)
激活 时可 以抗 凋 亡和 促进 细胞 生存 。 以 NI T H3 3 等体 外培 养 细胞 为模 型 的研 究 提 示 , t可 能 通 Ak
心 肌 肥 厚 刺 激 因 子 如 a 肾 上 腺 能 受 体 激 动
剂、 一 E 等通 过 G 蛋 白通路 与磷 脂 酶 C AT Ⅱ、 T
( L ) 钙 内 流 通 道 ( C 耦 联 。P 激 活 产 生 P C和 C ) I C
低 ¨ 。P 5 ] KC的各 种 异 构 体 均 可 独 立 介 导 心 肌 细 胞 肥大 , 互 间 可 发 挥 代 偿 作 用 , 活 P a和 相 激 KC P I亦 可导 致 心 肌 收 缩 性 能 降 低 。相 反 , 活 KC ̄ 激 P e 激 活心 肌收 缩性 。P KC 可 KC的这种 既 可促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