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第一章讲义(吴思颖)

合集下载

三年级期中复习讲义(吴思颖)

三年级期中复习讲义(吴思颖)
如1994÷4=498……2,故1994年是平年;1996÷4=499,1996年是闰年。
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如2000÷4=500,故2000年是闰年。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又闰。1900年是平年
一年有四个季度,每三年为一个季度。1—3月为第一季度;4—6月为第二季度有91天;7—9月为第三季度有92天;10—12月为第四季度有92天。
3.平年全年有()天,闰年全年有()天。
4.一年有()个季度,其中一月二月三月是第()季度。第三季度是()月、()月和()月。
5.最大的四位数是(),最小的五位数是(),它们相差()。
6.8670是()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7在()位上,个位上是()。
5.270是3的()倍,270的3倍是()
6.一个数除以8,如果有余数,余数最大是()
计算再过的天数:如7月1日到7月25日再过()天
想:结束的日期—开始的日期=25-1=24日周期问题:
计算天数(算尾不算头),余数是几,就往后数几。如:某年的4月1日是星期二,6月1日是周()
计算天数:算尾不算头:29+31+1=61天,61÷7=8(周)……5(天)余数是五,就从周二往后数5天,就是周日。
泽仕学堂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吴思颖辅导科目:数学年级:三年级学科教师:张先安
授课日期及时段
2015年10月25日
课题
三年级期中复习
重点、难点、考点
1、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
2、培养学生从几个几,推算出几个几十和几个几百的结果。
学习目标
2、掌握并能熟练计算整十数、整百数的乘法。
3、培养学生从几个几,推算出几个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和几个几百的结果。

三年级第一讲第一节PPT课件

三年级第一讲第一节PPT课件
记住了吗?
500米
图书馆




300米
200米 国贸大楼 150米
三、开心闯关想想想
第一关:基础巩固
(P3页,第1题、第2题)
小多多家在学校的南方,小马虎在学校的北方学时,小多 多与小马虎( B),放学( )C而行。
A、同向 B、相向 C、相背 D、错位
小精灵每天上学先向东走,再向北走,放学时该 ( D)。
(1)充分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 再把从自己家到某一个地点绘制成一 个简单的地图。看看哪位同学画又好 又准确。
(2)阅读《蝙蝠是怎样辨别方向 的》。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涂一涂。
(1)在 (2)在 (3)在 (4)在
的东南角涂上红色。 的东北角涂上蓝色。 的西南角涂上黄色。 的西北角涂上绿色。
第三关:自我提高 (P5页, 第2题)
(1)小明家在小李家的( 西)北面。 (2)小梅家在小红家的( 西)南面。 (3)小明从家先经过小红家,再到小李家,而小李直接到小 明家,谁走得远?
(第3页,第3题)
请你按下图所示说一说,学校的东、南、西、 北方向上各有哪些建筑物?
解答 东:汽车站、图书馆 西:超市
南:影剧院 北:医院
森林公园导游图
小狗、小兔、小猪、小羊家在森林公园的什么位置? 从小牛家出发可以怎么样走到小狗家?
小狗 小猫
小羊
小鹿
森林公园
小牛
小兔 熊猫 小猪
我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辨认出小狗在森林 公园的西偏北方向上,小兔、小猪、小羊分别在森林公园的东北 、东南、西南方向上。从小牛家出发,可以先向北走到森林公园 ,再向西北走到小狗家;也可以从小牛家出发,先向西走到小羊 家再向北经过小花猫家,走到小狗家。但是先向北走到森林公园 ,再向西北走到小狗家,是最近的路线。

三年级第一讲

三年级第一讲

年级:科目:姓名:三年级精品学案第一讲精品内容:课后复习及阅读训练一.我说你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出字你来组外()步()快()量()忽()勇()终()目()铜()手()或()者()三.在括号里面天上合适的词舒服的()香甜的()飞快的()炎热的()好奇的()拼命的()欢快的()神秘的()随意的()四.日积月累(仿写词语)例:黄(金黄)(鹅黄)(橙黄)(杏黄)1. .蓝()()()()2. 绿()()()()3. 红()()()()五.阅读练习时光老人和流浪汉一个流浪汉呜呜的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了,而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时光老人看他可怜的哭着,试探着问:“假如你还能返老还童”“返老还童”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在学,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好吧!”时光老人说完便消息了”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发现发明)自己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变相熟悉的一所小雪儿走去。

路上他看见几个小男孩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便挤进去玩了起来。

他任然按照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有懊悔的哭了起来。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正文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正文

三年级语文S版下册教案第一章:unit1 《燕子》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认识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3. 课文朗读: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和句子。

4.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5. 扩展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用自己的话描述燕子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课后作业:1. 抄写生字词。

2. 复述课文内容。

第二章:unit2 《荷花》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认识生字词。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欣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 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教学难点:1. 生字词的正确书写。

2. 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表达。

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荷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花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学生朗读并组词。

3. 课文朗读:学生跟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朗读生字词和句子。

4. 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大意。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新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单元 植物的一生(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认识植物传粉的途径
依靠风力传粉的花叫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很小,花瓣退化或没 有花瓣,也没有花香和花蜜,花粉多而轻。例如玉米、水稻的花等。
认识植物传粉的途径
不依靠风和昆虫的帮忙,能自己给自己传粉,这类花称为自花传 粉。这些花里要有雄蕊也要有雌蕊。如豌豆、小麦、西红柿。
认识植物传粉的途径
雄蕊和雌蕊是植物的繁殖器官。花粉落在雌蕊的柱头 上,这一过程就叫做传粉,传粉后植物就有可能结出果实。
3.土壤中的水分和养料是由植物的( 根 )吸收,然后 输送到植物的其他部分。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植物的一生
3.植物开花了
认识花的结构
实验记录单 (请在下表粘贴花的各部分)
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花
结果
,花开后 了。
比较西红柿和黄瓜的生长过程
两种植物的生长过程都包括 、 、 、 、 。
认识果实
西红柿
黄瓜
果实:花授粉后,子房逐渐变成果实。
活动:观察西红柿和黄瓜的果实
观察要求: 1. 发动感官,仔细观察,
它们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2. 动动手,把它们切开,
仔细观察,画下它们的 特点。 3. 认一认,想一想,它们 由几部分组成?有什么 共同点? 4. 和周围的同学小声交流, 听听他人的想法。
课堂感想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这节课还有什么疑惑? 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吧!
谢谢观赏!
再见!
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认识人工辅助授粉的方法
为了弥补自然状态下的传粉不足,人们常常还会进行人工辅助授 粉。对不同植物可采用不同的人工辅助授粉方法。

用一位数乘讲义(吴思颖)

用一位数乘讲义(吴思颖)

(2)38×2=
(3)4×17=
(4)6×16=
(5)4×24=
(6)7×14=
练习三:计算 (1)3×56+18
(2)16×7+23
(3)6×19-12
(4)64×5-87
泽仕学堂教务处
6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练习四:应用题 (1)小胖今天上学路上用了 15 分钟,爸爸上班路上用的时间正好是小胖的 4 倍,小胖爸爸今天上班路上用了多少时 间?
泽仕学堂教务处
7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三、本次课后作业: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较好

一般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主任签字:
泽仕学堂教务处
泽仕学堂教务处
8
(4)一只豹的体重是 72 千克,一只老虎的体重是它的 4 倍,这只老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用一位数乘(二) 探究一 一袋里面有 4 包,23 袋里面有多少包? 23× 4= 92(包) × 23 4 12 80 …4×3 …4×20 可以这样写: 23 14 92
×
9 2 答:23 袋里面有 92 包。 小结: (1)个位相乘满十,要向十位进 1。然后再算完十位后不要忘了加上个位进上来的 1。 (2) 计算时可以先从个位算,也可以先从十位算。但简化成一般形式的时候,先算个位,再算高位比较简单。
探究一(1) 可以这样想: (一) 3×42=42+42+42=126 (二) 3×42=3×40+3×2=120+6=126 (三) 3×42=3×50-3×8=150-24=126 (四) 3×42=3×30+3×12=90+36=126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析讲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析讲稿

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解析讲稿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本学期三年级的语文老师,现在由我来分享一下本人对第一单元的解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可爱的生灵”,是具体的自然景物。

围绕这一主题,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杜甫《绝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曾几《三衢道中》)郑振铎的散文《燕子》、叶圣陶的散文《荷花》和汪曾祺的科普文《昆虫备忘录》,本单元学习内容的组织形式旨在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不同文体的描写具体自然景物的文章,感受自然景物的美好,产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欲望。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和“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从统编版教材编排体系上看,与“图像化”有关的阅读训练要素是低、中年级母语学习的训练重点,这一要素获得的方法、路径和学习程度由低年级到中年级呈现循序渐进的发展。

“由于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朗读和讲述的时候,经常需要图画或具体形象作为支柱,否则描述或想象人物情景就感到困难”(朱智贤:《儿童心理学》)因此,低年级“图像化”能力的发展需要借助图片或插图想象画面,而“三、四年级学生已经可以在词的思维水平上进行想象”(朱智贤:《儿童心理学》),所以,中年级学生可以直接结合词语想象画面。

各个年级与“图像化”相关的阅读要素描述都较为笼统,“想象画面”一词在每个年级中均有涉及,需要从画面数量、质量、结构三个维度将其转化为可操作、可表现、可评价的学习目标。

画面数量是指想象画面中所出现的事物数量,如“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二下《一匹出色的马》)”中画面数量是河水、微风,学生的描述中出现的事物数量越多,则其想象画面水平越高;画面质量是指想象画面中事物的状态和细节,如“河水碧绿碧绿的,微风吹过,泛起层层波纹(二下《一匹出色的马》)”中画面质量可描述成“河水仿佛一面碧绿的镜子,一阵微风吹过,水面上泛起层层波纹”,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描述事物状态和细节的能力越强;画面结构则是指想象画面中事物的远近关系、构图层次,如“人们走到街道尽头,就可以看见浩瀚的大海。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单元习作人教(部编版)
实施步骤:情境教学法的实施步骤包括情境创设、学生参与、教师引导、总结评价等 环节,通过这些环节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在情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适用范围:情境教学法适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学,特别是语文、英语等语言类学科的教学。 通过情境教学法的实施,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改进措施:在今 后的教学中,需 要更加注重对学 生的指导,关注 学生的实际需求; 同时,需要合理 安排课堂时间, 确保课堂节奏紧 凑有序。
总结:通过本次 课的反思,可以 发现自己在教学 中存在的不足之 处,为今后的教 学提供参考和改 进方向。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验进行创作。
构思故事情节: 指导学生如何构 思故事情节,包 括开头、中间和 结尾,使故事内 容丰富、有趣。
运用描写手法: 教授学生如何运 用描写手法,如 人物描写、环境 描写等,使文章 更加生动、形象。
注意语言表达: 提醒学生注意语 言表达,使用恰 当的词汇和句子 进行表达,使文 章更加流畅、自
然。
学习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 法:通过小组 合作的方式, 让学生互相学 习、互相帮助, 提高学习效果。
朗读教学法: 通过朗读课文, 让学生更好地 理解课文内容, 培养语感和语
速。
互动评价法
● 定义:互动评价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作品 进行评价:评价 学生的作品是否 符合要求,是否 能够表达主题, 是否具有创意和
想象力
根据课堂表现进 行评价:评价学 生在课堂上的表 现是否积极,是 否能够认真听讲、 思考问题,是否 能够与同学合作
交流
评价方式:可以 采用口头评价、 书面评价等方式, 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合适的评价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究一:从这幅流程图中,你又看懂了什么?
像这种计算,我们把它叫做减法塔.
泽仕学堂教务处
5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探究一练习:用 5、8、7 造减法塔 875 -578 297 972 -279 693 963 -369 594 954 -459 495
探究二:用 6、7、8 造减法塔 876 -678 198 981 -1 8 9 792 972 - 279 693 963 -369 594 954 -459 495
123
975
探究一练习:用 2、4、5、7、9、6 组成两个三位数,请你计算出最大的差。 976 - 245 731 先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把它们相减,就能计算出最大的差。 探究二:得到最小的差,怎么列式? 976 - 245 731 距离越近,差越小。 497 526 526 - 497 29 724 - 695 29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的拼法,你也可以试一试。 问题六: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一共有几个? 11 个
5个
1个
11+5+1=17(个)
泽仕学堂教务处
2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问题七: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大小不同的正方形一共有几个? 5× 4=20(个) 4× 3=12(个) 3× 2=6(个) 5× 4+4× 3+3× 2+2× 1 =20+12+6+2 =40(个)
876-425=451… 598-423=175
本课小结 最大差:用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可以得到最大的差。 最小差:百位上的数是相邻的,被减数的十位最小,个位第二小。减数的十位最大,个位第二大,就能得到最小的差。 减法塔(二) 新课导入:小胖:6、9、3 组成最大的三位数、最小的三位数是什么? 最大的三位数:963 最小的三位数:369 探究一:观察左图,你看懂了什么?
配套习题 1.用 1、2、3、4、5、6,选择其中 3 个数造减法塔。
2.用 4、5、6、7、8、9,选择其中 3 个数造减法塔。
泽仕学堂教务处
6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三、本次课后作业:
四、学生对于本次课的评价:
○ 特别满意

满意
○ 一般
○ 差
学生签字:
五、教师评定:
1、学生上次作业评价:
○ 好

仔细观察,每一个差有什么小秘密? 每个差的十位上都是 9
课内练习 练习一:用 1、2、3、4、5、6、7、8、9,选择其中 3 个数造减法塔。 最高的减法塔有几层? 减法塔五层: 1、2、3 4、5、6 7、8、9 6、7、8 仔细观察三个数与层数之间有什么秘密? 三个相邻的数能造出 5 层的减法塔。 本课小结 三个连续的数字造的减法塔有五层,是最高的;用 4、5、9 造的减法塔只有一层。
重点、难点、考点
学习目标
问题二:下面哪些图形是由 2 个正方形、3 个正方形、4 个正方形组成的?
a
(1)象向上图中的( (2)象向上图中的( (3)象向上图中的( (4)象向上图中的(
b
c
d
)。 )。 )。 )。
)这样,由 2 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叫( )这样,由 3 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叫( )这样,由 4 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叫( )这样,由 5 个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叫(
较好

一般


2、学生本次上课情况评价:○ 好

较好

一般
○差主任签字: Nhomakorabea泽仕学堂教务处
泽仕学堂教务处
7
探究二练习:试一试:请你用 1、5、2、7、8、0 组成两个三位数,计算出最小差。 205 -187 18
被减数与减数越接近,得到的差就越小。
探究二练习:请你用 2、6、1、8、5、3 组成两个三位数计算出最大差和最小差。 最大差: 865 -123 742 最小差: 612 -583 29 315 -286 29
问题三:试一试,拼出与上面不同的 3 连块、4 连块、5 连块图形。
3 连块
泽仕学堂教务处
1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4 连块
问题四:试一试,拼出与上面不同的 3 连块、4 连块、5 连块图形。 T Y
5 连块
L
I
X V
Z
F U
P W
问题五:小胖用多连块拼了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你知道他是怎么拚的吗?
2× 1=2(个)
问题八:如图这是一张大正方形的纸片,可以分成 9 个黑白相间的小正方形。 剪下一个只有 1 个黑和 1 个白组成的长方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 12 个
问题九:图这是一张大正方形的纸片,可以分成 9 个黑白相间的小正方形。 剪下一个含有 1 个白的正方形的图形,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剪法? 1 白 1 黑 12 个 1 白 2 黑 12 个 12+12+4=28(个) 1白3黑4个
减法塔(一) 问题一:1、2、3、5、7、9,请你从六个数中选出三个,组成两个三位数,并计算它们的差。
723 - 519 204 237 - 195 42 可以组成好几种算式呢!
差可以变小吗?
235 -197 38
315 - 297 18
泽仕学堂教务处
3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探究一:1、3、5、7、9,请你选择三个数字组成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 最大的三位数:975 最小的三位数:123 有什么好办法,找得又快又好? 探究一:用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你们发现了什么? 975 - 123 852 用最大的三位数减最小的三位数,可以得到最大的差。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泽仕学堂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学员姓名: 吴思颖 授课日期及时段 课 题 辅导科目:数学 2015 年 9 月 12 日 多连块和减法塔 1、三位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的构造方法。 2、最大差和最小差的计算方法。 1、掌握三位数中的最大数和最小数的构造方法。 2、掌握最大差和最小差的计算方法。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 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多连块 问题一:下面哪些图形是由 2 个正方形、3 个正方形、4 个正方形组成的? 年级:二年级 学科教师:张先安
泽仕学堂教务处
4
上海中小学课外辅导专家 课内练习:从 1、2、3、4、5、6、7、8、9 选三个数字组成两个三位数,计算: (1)最大差:987-123=864 (2)最小差:712-698=14 (3)差是 451:964-513=451 (4)差是 175:398-214=175 612-598=14 512-498=14 412-398=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