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课后训练1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习题详解

习题详解
1.取一只玻璃瓶,里面盛满水,用穿有透明细管的橡皮塞封口,使水面位于细管中.用手捏玻璃瓶,可以看到透明细管中的水面上升,说明玻璃瓶在手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请你用家里的玻璃瓶(酱油瓶、啤酒瓶等都可以)做实验,体验弹力与形变的关系.
答案:略.
2.质量均匀的钢管,一端支在水平地面上,另一端被竖直绳悬吊着(图3-2-11),钢管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各是什么物体对它的作用?画出钢管受力的示意图.
图3-2-11 图3-2-12
答案:钢管受到3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F1、绳的拉力F2.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示意图见图3-2-12.
3.如图3-2-13,一把锅铲放在炒菜锅内,铲尖与锅壁、铲把与锅沿都没有摩擦.作力的示意图表示锅铲受到的力.
图3-2-13 图3-2-14
答案:如图3-2-14所示.
4.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做实验研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同学的实验数据,实验时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
(1)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弹力F跟弹簧伸长量x关系的图象.
(2)根据图象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
图3-2-15。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弹力》课后集训

课后集训基础达标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间不相互接触,也能产生弹力B.只要两物体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D.两个物体直接接触且互相挤压发生形变才会产生弹力解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物体相互接触且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答案:D2.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B.地面受到了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C.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D.物体受到了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解析: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会对跟它相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答案:BC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形变微小时,弹力很小B.形变量越大,弹力就越大,弹力大小总是与形变量成正比的C.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所受的重力D.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解析:形变量越大,其弹力不一定越大,若形变量超过了其弹性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不会产生弹力的作用.压力的性质是弹力,重力的性质是引力,所以压力不是重力.答案:D4.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常所说的拉力是弹力B.轻绳、轻杆上产生的弹力,其方向总是在沿绳、杆的直线上C.两物体相互接触可能有弹力存在D.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解析:绳子的弹力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而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可能与杆垂直.答案:B5.如图3-2-12所示,一根直棒放在台阶上,F a、F b、F c、F d分别表示A、B两点可能的弹力方向.其中F a、F c是竖直向上,F b、F d垂直于棒的方向斜向上.其中正确表示棒上A、B两点所受弹力的有()图3-2-12A.F a、F cB.F b、F cC.F a、F dD.F b、F d解析:弹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答案:B6.如图3-2-13所示,请在处于静止状态的物体A 上画出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图3-2-13答案:图略7.量得一只弹簧测力计3 N 和5 N 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为2.5 cm.求: (1)这只弹簧测力计3 N 、5 N 刻度线与零刻度线之间的距离; (2)这只弹簧测力计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 解析:(1)设3 N 、5 N 刻度线到零刻度线的距离分别为x 1、x 2,劲度系数为k ,根据胡克定律F =kx ,可得21x x =53,又x 1-x 2=2.5 cm ,联立得x 1=3.75 cm ,x 2=6.25 cm. (2)由F 1=kx 1,可得k=11x F =21075.33-⨯ N/m=80 N/m. 答案:(1)3.75 cm 6.25 cm (2)80 N/m 综合运用8.如图3-2-14所示,静止的弹簧秤的两端同时受到大小都为4 N 的力F 1、F 2的作用,则弹簧秤的示数为( )图3-2-14A.0B.4 NC.8 ND.无法确定 解析: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弹力处处相等,所以此弹簧秤的示数为4 N. 答案:B9.如图3-2-15所示,A 、B 是两个相同的轻弹簧,原长都是10 cm ,劲度系数k =500 N/m ,如果图中悬挂的两个物体质量均为m ,现测得两个弹簧的总长为26 cm.g 取10 N/kg ,则( )图3-2-15A.m =3 kgB.m =2 kgC.m =1.5 kgD.m =1 kg解析:B 弹簧的伸长量为x B =k mg ,A 弹簧的伸长量为x A =2kmg,而x A +x B =6 cm ,联立得m =1 kg.答案:D10.如图3-2-16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 1和m 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和k 2.上面的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个过程中下面的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图3-2-16A.11k g m B.12k g m C.21k g m D.22k gm 解析:未提木块之前,弹簧k 2上弹力为(m 1+m 2)g ,弹簧k 2 缩短的长度为x 2=(m 1+m 2)g/k 2 ;当上面的木块被提离弹簧时,弹簧k 2上弹力为m 2g ,弹簧k 2缩短的长度为x 2′=22k gm ,所以下面木块向上移动的距离为Δx=x 2-x 2′=21k gm . 答案:C11.(2004全国高考理综Ⅱ)如图3-2-17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 2、l 3、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图3-2-17A.l 2>l 1B.l 4>l 3C.l 1>l 3D.l 2=l 4解析:由于弹簧质量不考虑,所以四种情况下弹簧的伸长量只由力F 决定,力F 相同,则弹簧的伸长量相同,所以D 选项正确. 答案:D 拓展探究12.某同学做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测量数据表如下.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问题:(1)如图3-2-18(a )所示,测定弹簧原长(自然长度)l 0=___________cm.图3-2-18(2)如图3-2-18(b)所示,在弹簧下加1个、2个……相同的砝码,测出弹簧伸长量x=l n-l0. (3)若每个砝码的质量为m,弹簧下分别挂上1个、2个……相同的砝码,平衡时弹力的大小F与m之间的关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数据如下表:(5)从你的实验中,得到了弹簧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怎样的关系?(6)根据图象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7)如果压缩弹簧,你估计会得出什么结果?解析:(1)9 (2)略(3)F=mg F=2mg (4)略(5)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6)15 N/m (7)满足弹簧弹力与弹簧压缩量成正比.。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2节:弹力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2节:弹力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足球迎面撞上运动员的脸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由于运动员的脸部发生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B.发生撞击时,足球的形变越明显说明产生的弹力越大C.由于足球发生形变,它对运动员脸部产生弹力D.足球与运动员脸部之间产生弹力的前提是它们相互接触2.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支持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弹簧的弹力大小总跟其形变量成正比C.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D.轻杆产生弹力的方向总是在沿着杆的直线上3. 如图甲所示,建筑工地上有三根木头堆放在水平地面上,现工人将另一根木头P搁在上面,便于将木头P锯断,如图乙,关于木头P在支撑点M、N处受到的弹力的方向,下列哪个图是正确的()A. B.C. D.4. 下列各图中P、Q两球之间不存在弹力的是(所有接触面都是光滑的)()A. B. C. D.5.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两端各受20N的拉力处于静止状态,弹簧伸长了10cm(在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零B.弹簧的弹力为40N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拉力的增大而增大6. 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对C有向下的压力作用B.物体A和B对地面都有压力作用C.地面对C的支持力是由于地面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D.物体A对B的压力是由于B物体发生形变要恢复原状产生的7. 匀速前进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线可能对小球没有拉力作用B.小球受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弹力C.若细线对小球有拉力,则这个拉力是细线发生形变引起的D. 斜面对小球一定有弹力8.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B.弹簧测力计在称过重物后指针回到零刻度属于弹性形变C.微小的力不能使坚硬的物体发生形变,所以就没有弹力产生D.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对它所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9. 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斜台对足球的弹力的方向,说法正确的是()A.沿v1的方向B.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C.沿v2的方向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10. 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k1的弹簧两端分别与质量为m1、m2的物块相连,劲度系数为k2的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2的物块相连,整个装置放在水平地面上,开始时两物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用力提上面的物块,直到下面的弹簧刚离开地面时,上面物块移动的距离为(重力加速度为g)()A.(m1+m2)gk1B.(m1+m2)gk1+k2C.(m1+m2)g(1k1+1k2) D.(m1+m2)gk211. 如图所示,两个重量均为10N的相同木块a、b和两根劲度均为500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轻细线连接,其中a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b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中,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不计摩擦,弹簧q的上端始终在滑轮下方)A.2cmB.4cmC.6cmD.8cm12. 如图所示,两根相同的轻弹簧S1、S2,劲度系数皆为k=4×102N/m.悬挂的重物的质量分别为m1=2kg和m2=4kg.若不计弹簧质量,取g=10m/s2,则平衡时弹簧S1、S2的伸长量分别为()A.15cm、10cmB.10cm、15cmC. 5cm、10cmD.10cm、5cm13. 一款可调握力器结构如图所示,通过调节右侧旋钮可令弹簧下悬点在A到B间移动,从而使弹簧初始弹力在0到25N之间变化,已知弹簧下端处于A点时,弹簧与水平杆成53∘角,当其调节到B点时,弹簧与水平杆成37∘角,已知AB间长3.5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80N/mB.900N/mC.1000N/mD.1200N/m二、多选题。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1节: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1.
(1)玻璃杯从桌子上掉下,在重力作用下,运动得越来越快;被掷出去的铅球,在重力作用下沿曲线落回地面;蹦蹦床在人的压力作用下,向下凹;橡皮筋在拉力作用下变得细长。
(2)人坐在凳子上,人对凳子有一个压力,该力的施力物体是人,受力物体是凳子。
2.略。
3.是位于同一点。
第2节:弹力
1.(略)
2.钢管受到3个力作用:重力G,地面的支持力F1、绳的拉力F2(图3-11)。
重力G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地面的支持力F1的施力物体是地面、绳的拉力F2的施力物体是绳。
【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课后的习题答案】。
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三章 相互作用《弹力》练习题(含答案)

《弹力》练习题1.关于弹性形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形状的改变叫弹性形变B.一根钢筋用力弯折后的形变就是弹性形变C.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能够恢复原来形状的形变,叫弹性形变D.物体在外力停止作用后的形变,叫弹性形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收缩的方向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3.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1所示,下列关于足球和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v1的方向B.沿v2的方向C.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图1D.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4.将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就是书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B.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在数值上等于书受到的重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书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书能静止,是由于书受到的重力大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5.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越大B.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的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C.与弹簧发生的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形变程度都无关6.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2所示的跳水运动就是一个实例.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跳板和运动员的脚都发生了形变C.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图2D.跳板受到的压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方法技巧题组]7.如图3所示的三个图中,所有的球都是相同的,且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甲球放在光滑斜面和光滑水平面之间,乙球与其右侧的球相互接触并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丙球与其右侧的球放在另一个大的球壳内部并相互接触.关于这三个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3A.甲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B.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C.丙球受到两个弹力的作用D.甲、乙、丙三球都只受到一个力的作用8.如图4甲、乙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不计,物重G=1 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图4A.1 N,0 B.0,1 NC.2 N,1 N D.1 N,1 N9.如图5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C.弹簧的原长为6 cm 图5D.弹簧伸长0.2 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10.在图6中画出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图611.一根轻弹簧的伸长量x跟所受的外力(F)之间的关系如图7所示,图7(1)求弹簧的劲度系数k;(2)若弹簧原长l0=60 cm,当把弹簧压缩到40 cm长时,需要多大的压力F?(3)如果用600 N的拉力拉弹簧(仍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原长同上),弹簧长度l是多少?12.如图所示,一根弹簧没有悬挂重物时,其自由端B正对着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挂上100 N重物时,正对着刻度20,试问:(1)当弹簧分别挂50 N和150 N重物时,自由端B所对刻度尺的刻度是多少?(2)若自由端B所对刻度是18,这时弹簧下端挂了多重的重物?图8答案1.C2.CD3.D4.BC 5.B 6.BC7.C8.D9.BC 10.如图所示11.(1)1 500 N/m(2)300 N(3)100 cm12.(1)1030(2)90 N。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课后习题 第三章 2 弹力

2 弹力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关于弹力产生的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相互吸引就一定产生弹力C.只要物体发生形变就一定产生弹力D.只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弹力解析弹力是接触力,因此要有弹力产生两物体必须接触,故选项B错误。
当物体互相接触但不发生形变,即虚接触,物体之间也无弹力,选项A错误。
只有当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物体之间才会有弹力,选项C错误,D正确。
答案D2.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解析汽车与桥面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形变,选项B错误;由于桥面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对汽车有向上的弹力,选项C正确,D错误;由于汽车发生了形变,所以对桥面产生向下的压力,选项A错误。
答案C3.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挂一重力为G的物体时,长度为l1;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上端压一重力为G的物体时,长度为l2,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Gl1B.Gl2C.Gl1-l2D.2Gl1-l2解析设弹簧劲度系数为k,则挂物体G时,k(l1-l0)=G;压物体G时,k(l0-l2)=G,联立求得k=2Gl1-l2。
答案D4.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103 N/mC.当弹簧受F 2=800 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总长度为D.当弹簧伸长量为x 1=2 cm 时,弹簧产生的拉力是F 1=400 N解析由F=k=2×103N/m,A 错,B 对。
弹簧受F 2=800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量为40cm,弹簧的总长度不能确定,C 错。
弹簧伸长量为2cm 时,弹簧产生的拉力F=k,当用15 N 的力拉它时,弹簧长为25 cm 。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2:弹力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三章2:弹力一、选择题。
1.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网球训练中发出的球撞击墙面弹回,是球发生弹性形变造成的B.跳水运动中,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C.甲、乙、丙三位同学一字排开站立,甲同学用力推乙同学,结果乙同学没有倒,丙同学倒地,丙同学之所以会倒地,是因为甲同学对其施加了弹力D.小孩玩的弹弓之所以将弹丸能够弹出,是由于人对弹丸施加了弹力2. 下列四个图中,物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 B.C. D.3. 体育课上一学生在水平篮球场上拍篮球,试分析篮球与地面作用时,地面给篮球的弹力方向为()A.斜向左上B.斜向右上C.竖直向上D.竖直向下4. 下列有关物体所受的弹力及形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一定发生形变,撤去此力后,形变完全消失B.有弹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不一定发生形变C.弹力作用在硬物体上,物体不发生形变;弹力作用在软物体上,物体才发生形变D.一切物体受到弹力都要发生形变,撤去弹力后,形变不一定完全消失二、多选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所受到的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木块放在桌面上对桌面有向下的压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向上的形变C.用细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的竹竿的弹力是由于竹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如图所示,图中的物体A、B均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A与B间存在弹力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A对两斜面均有压力的作用C.图丙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D.图丁中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如图所示是锻炼身体用的拉力器,并列装有四根相同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cm,某人用600N的力把它们拉长至1.6m,则()A.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NB.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150NC.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25N/mD.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500N/m如图所示,一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A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A对斜面的压力竖直向下C.斜面对A的支持力垂直斜面向上D.A对斜面的压力垂直斜面向下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3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可能有()A.2个B.3个C.4个D.5个三、解答题。
高中物理 第3章 第1节 重力与弹力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新人教版高一第一册物理试题

重力与弹力一、单项选择题1.(2019·慈溪期末)嫦娥四号探月过程时,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如此矿石所受重力与质量的变化是( )A.重力变小,质量变大B.重力变大,质量变大C.重力不变,质量不变D.重力变大,质量不变解析:选D.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的过程中,其质量保持不变,但由于地球外表的重力加速度大,故重力变大,D正确,A、B、C错误.2.如下列图,“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的艺术技巧的结晶,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飞奔的骏马之所以能用一只蹄稳稳地踏在飞燕上,是因为( )A.马跑得快B.马蹄大C.马的重心在飞燕上D.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解析:选D.马的重心位置在马身上而不在飞燕上,但只有马的重心位置和飞燕在一条竖直线上,才能保持平衡,应当选项D正确.3.(2019·安吉校级期末)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接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时头顶受到的压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B.头的形变C.坛子的形变D.人受到的重力解析:选C.头顶受到的压力是由于坛子产生形变,对与之接触的头产生力的作用,故C 正确,A、B、D错误.4.(2019·湖南学业考试)一轻弹簧原长为10 cm,在它的下端挂一个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假设在它的下端挂一个重为8 N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应为( ) A.24 cm B.20 cmC.15 cm D.14 cm解析:选D.弹簧的原长l0=10 cm.当弹簧下端挂重物而静止时,弹簧的弹力等于重物的重力.当挂4 N 重物时,弹簧的弹力F 1=4 N ,弹簧的长度l 1=12 cm ,如此形变量x 1=l 1-l 0=2 cm ;当挂8 N 重物时,F 2=8 N ,设弹簧的长度为l 2,如此x 2=l 2-l 0.由胡克定律F =kx 可知,F 1x 1=F 2x 2,即x 1x 2=F 1F 2,得2l 2-10=48,解得l 2=14 cm. 5.(2019·广东期末)如下列图,一轻弹簧下端悬挂重为10 N 的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12 cm.现换用另一个重为25 N 的物体悬挂在弹簧的下端(仍在弹性限度内),这时弹簧的长度为15 cm ,如此弹簧的原长、劲度系数分别是( )A .20 cm ,500 N/mB .10 cm ,500 N/mC .10 cm ,1 000 N/mD .20 cm ,1 000 N/m解析:选B.设弹簧的原长、劲度系数分别为L 、k ,根据胡克定律F =kx 得:下端悬挂重为10 N 的物体时:10=k (0.12-L );换用另一个重为25 N 的物体悬挂时:25=k (0.15-L ).联立两式解得:k =500 N/m 、L =10 cm.6.(2019·腾冲校级月考)如下列图,一劲度系数为k ,原长为L 0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先用向下的力F 压缩弹簧至稳定,然后改用向上的力F 拉弹簧,再次至稳定,如此弹簧上端上升的高度( )A.FkB.2FkC .L 0+F kD .L 0-F k解析:选B.当用向下的力F 压缩弹簧至稳定时,弹簧压缩的长度为 x 1=F k;当改用向上的力F 拉弹簧,再次至稳定时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 2=F k;如此弹簧上端上升的高度为 h =x 1+x 2=2Fk,故B 正确,A 、C 、D 错误.二、多项选择题7.关于重力,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 )A .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定垂直于支持面B .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或杆秤直接测出C .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可能比质量小的物体所受重力小D .物体对悬绳的拉力或对支撑面的压力可以不等于重力解析:选CD.重力产生的原因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但通常情况下重力只是地球对物体吸引力的一局部,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只有在支持面水平时,重力的方向才垂直于支持面,选项A 错误;杆秤测量的是物体的质量而非重力,选项B 错误;由公式G =mg 可知,重力的大小由质量m 和g 值共同决定,由于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 值可能不同,因此质量大的物体与质量小的物体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因g 值的差异有可能质量大的物体所受重力反而小,选项C 正确;用一根悬绳吊起一个物体,当物体静止时对该悬绳的拉力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把物体静置于一水平面上,物体对该水平面的压力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物体静止于斜面上,物体对该斜面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选项D 正确.8.(2019·某某南开中学高一期中)有关弹力,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 ) A .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 .拿一根细竹杆拨动水中木头,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 C .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 .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解析:选CD.木块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向下的微小形变而产生的,故A 错误;木头受到竹杆的弹力,是由于竹杆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不是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故B 错误;绳对物体的拉力是绳子发生微小的拉伸形变,由于弹性绳子要收缩而对物体产生拉力,绳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故C 正确;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受到电灯的作用而向下发生微小的拉伸形变,电线由于收缩要恢复原状而对电灯产生了拉力,故D 正确.9.如下列图,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根据图象判断,正确的结论有(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B .弹簧的原长为6 cmC .弹簧伸长8 cm 时,弹力为2 ND .当弹力为4 N 时,弹簧长度为10 cm 或2 cm解析:选BD.由k =ΔFΔx 得,k =100 N/m ,A 错;F =0时,弹簧处于原长,由图可知x 0=6cm ,B 对;伸长8 cm 时的弹力:F =k ·Δx =8 N ,C 错;由图知,F =4 N 时,弹簧长2 cm 或10 cm ,D 对.10.某人用来锻炼身体的拉力器并列装有三根一样的弹簧,每根弹簧的自然长度都是40 cm, 一次锻炼时,他用600 N 的力把弹簧拉长至1.4 m ,如下列图,如此( )A .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300 NB .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为200 NC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00 N/mD .每根弹簧的劲度系数为600 N/m解析:选BC.由题,某人用600 N 的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人的每只手受到拉力器的拉力为600 N ,故A 错误.由于三根弹簧并联,每根弹簧受到的拉力相等,拉力之和等于600 N ,如此每根弹簧产生的弹力均为200 N ,故B 正确.每根弹簧的伸长长度为x =1.4 m -0.4 m =1.0 m ,弹力F =200 N ,如此由胡克定律F =kx 得,劲度系数k =F x =2001.0N/m =200 N/m ,故C 正确,D 错误.三、非选择题11.请在图中画出杆或球所受的弹力.甲图中杆靠在墙上; 乙图中杆放在半球形的槽中; 丙图中球用细线悬挂在竖直墙上;丁图中点1、2、3都可能是球的重心位置,点2是球心,点1、2、3在同一竖直线上. 解析:甲图中杆在重力作用下对A 、B 两处都产生挤压作用,故A 、B 两处墙对杆都有弹力,弹力方向与接触点的平面垂直.如图(a)所示.乙图中杆对C 、D 两处都有挤压作用,因C 处为曲面,D 处为支撑点,所以C 处弹力垂直于圆弧切面指向球心,D 处弹力垂直于杆斜向上.如图(b)所示.丙图中球挤压墙壁且拉紧绳子,所以墙对球的弹力与墙面垂直;绳子对球的弹力沿绳子向上.如图(c)所示.丁图中当重心不在球心处时,弹力作用线也必通过球心,如图(d)所示.应注意不要错误地认为弹力作用线必定通过球的重心.答案:见解析图12.在“探究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关系〞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甲所示,将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连接,其伸长量通过刻度尺测得,某同学的实验数据列于表中:伸长量x /(×10-2m)2.00 4.00 6.00 8.00 10.00 弹力F /N1.502.934.555.987.50(1)以x 为横坐标、F 为纵坐标,在图乙的坐标纸上描绘出能正确反映这一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图线.(2)由图线求得这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结果保存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1)描点作图,如图.(2)根据图象,该直线为过原点的一条倾斜直线,即弹力与伸长量成正比,图象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 =ΔFΔx=75.0 N/m.答案:(1)见解析图 (2)75.0 N/m1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所用的每个钩码的重力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甲(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描点在坐标系图乙中,请作出F -L 图线.乙(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N/m.(3)试根据该同学以上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拟,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F-L图线如下列图.(2)弹簧的原长L0即弹力为零时弹簧的长度,由图象可知,L0=5×10-2 m=5 cm.劲度系数为图象直线局部的斜率,k=20 N/m.(3)记录数据的表格如下.次数12345 6弹力F/N弹簧的长度L/(×10-2 m)(4)优点:可以防止弹簧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缺点:弹簧与桌面与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会造成实验误差.答案:(1)见解析图(2)5 20 (3)(4)见解析14.如下列图,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m1压在弹簧k1上(但不拴接),两弹簧与下面木块m2相连,下面弹簧k 2竖直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m 1,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k 1,求在此过程中:上面木块m 1移动的距离.解析:设未提木块m 1时两弹簧的压缩量分别为x 1、x 2,根据二力平衡和胡克定律,对弹簧k 1有k 1x 1=m 1g① 对弹簧k 2有k 2x 2=k 1x 1+m 2g②当木块m 1离开弹簧k 1时,弹簧k 2压缩量变为x ′2, 对弹簧k 2有k 2x ′2=m 2g ③由①②③解得:x 1=m 1g k 1,x 2=〔m 1+m 2〕g k 2,x ′2=m 2g k 2.木块m 1向上移动的距离为h 1=x 1+x 2-x ′2=m 1g ⎝ ⎛⎭⎪⎫1k 1+1k 2.答案:m 1g ⎝ ⎛⎭⎪⎫1k 1+1k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训练
1.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轻绳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绳方向
B .轻杆对物体的弹力总是沿杆方向
C .用一根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产生的
D .在弹性限度内,某一弹簧的弹力与其形变量的比值是常数
2.如图所示,两人分别用10 N 的力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和拉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 .5 N
B .0
C .10 N
D .20 N
3.如图所示,一小球用三根轻绳挂于天花板上,球静止,绳1、3倾斜,绳2恰好竖直,则小球所受的作用力个数可能是(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支座上分别搁着三个质量和直径都相等的光滑圆球a 、b 、c 。
支点P 、Q 在同一水平面上,a 球的重心为O a ,位于球心,b 球和c 球的重心O b 、O c 分别位于球心的正上方和球心的正下方,三球均处于平衡状态。
支点P 对a 球、b 球、c 球的弹力分别为F a 、F b 、F c ,则(
)
A .F a =F b =F c
B .F b >F a >F c
C .F b <F a <F c
D .F a >F b =F c
5.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不计,一切摩擦不计,重物的重力G =10 N ,则弹簧测力计A 和B 的读数分别为(
) A .10 N,20 N B .10 N,10 N
C .10 N,0
D .0,0
6.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2121F F l l --
B .2121
F F l l ++
C .2121F F l l +-
D .2121
F F l l -+ 7.如图所示为一轻质弹簧的长度l 和弹力F 大小的关系图象,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长为0.20 m 时弹力的大小。
8.一根大弹簧内套有一根小弹簧,大弹簧比小弹簧长0.2 m ,它们一端平齐并固定,另一端自由,如图(a)所示。
当压缩此组合弹簧时,测得力与压缩距离之间的关系图线如图(b)所示,求大弹簧劲度系数k 1和小弹簧劲度系数k 2。
参考答案
1. 答案:AD
2. 答案:C 解析:当人用力拉弹簧测力计的秤钩时,弹簧测力计也在用同样大小的力对人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可通过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读出。
人拉环的力只是为了保持弹簧测力计平衡。
正确选项是C 。
3. 答案:BCD 解析:小球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小球还受到轻绳的拉力作用。
小球可能只受到轻绳2竖直向上的拉力;也可能只受到轻绳1和轻绳3的拉力,因为它们的合力也可以竖直向上;还可能受到三根轻绳的拉力,因为它们的合力也可以竖直向上。
故选项B 、C 、D 正确。
4. 答案:A 解析:相互作用的物体属于点与曲面接触,弹力的方向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切面,且指向球心,与重心位置无关,故三种情况下弹力方向是一致的,如图所示。
故A 正确。
5. 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弹簧测力计一端所受拉力的大小。
物体都处
于静止状态,拉力大小都等于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B 正确。
6. 答案:C 解析:设弹簧原长为l ,由胡克定律可知,F 1=k (l -l 1),F 2=k (l 2-l ),两式联立得,2121
F F k l l +=-,选项C 正确。
7. 答案:(1)10 cm (2)200 N/m (3)20 N
解析:读懂图象是求解本题的关键:
(1)当弹簧的弹力为零时,弹簧处于原长状态,由题图可知原长l 0=10 cm 。
(2)当弹簧长度为15 cm 时,弹力大小为10 N ,对应弹簧的伸长量为Δl =5×10-2 m ,由
胡克定律F =kx 得
210N =200N/m 510m
F k l -==∆⨯。
(3)当弹簧长为0.20 m 时,弹簧伸长量为:
Δl ′=0.10 m
由胡克定律F =kx 得
F ′=k ·Δl ′=200 N/m ×0.10 m =20 N 。
8. 答案:k 1=10 N/m k 2=20 N/m
解析:压缩距离在0~0.2 m 时,压力等于一根弹簧中的弹力。
当压缩距离大于0.2 m 时,压力等于两根弹簧的弹力之和。
由题中图(b)知,当x =0.2 m 时,F 1=2 N ,由此得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12N/m=10N/m 0.2
F k x ==。
当大弹簧压缩0.3 m 时,小弹簧压缩0.1 m ,此时压力F 2=5 N 。
由此得:(0.3 m)k 1+(0.1 m)k 2=5 N ,解得k 2=20 N/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