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的技术特性 - 中显液晶LCD,LCM,液晶
LCD全面掌握

LCD全面掌握LCD为英文Liquid Crystal Display的缩写,即液晶显示器,是一种数字显示技术,可以通过液晶和彩色过滤器过滤光源,在平面面板上产生图象。
优势:与传统的阴极射线管(CRT)相比,LCD占用空间小,低功耗,低辐射,无闪烁,降低视觉疲劳。
不足:与同大小的CRT相比,价格更加昂贵。
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占据多年的领先地位之后,基于液晶显示技术的光滑显示屏幕正逐步地进入桌面系统市场。
LCD拥有许多传统的CRT显示技术所不具备的优势,能够提供更加清晰的文本显示,而且屏幕无闪烁,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长时间注视屏幕所产生的视觉疲劳。
LCD显示器的厚度一般不超过10英寸,因此,如果桌面系统采用LCD技术的话将会节省更大空间。
尽管LCD显示器有其诱人的独到之处,但是不可否认,与主要的竞争对手CRT 显示器相比,LCD在高质量的色彩显示方面仍存在不足,此外,悬殊的价格差异使LCD仍然是仅被少数人享用的奢侈产品。
早在1888年,人们就发现液晶这一呈液体状的化学物质,象磁场中的金属一样,当受到外界电场影响时,其分子会产生精确的有序排列。
如果对分子的排列加以适当的控制,液晶分子将会允许光线穿越。
无论是笔记本电脑还是桌面系统,采用的LCD显示屏都是由不同部分组成的分层结构。
位于最后面的一层是由荧光物质组成的可以发射光线的背光层。
背光层发出的光线在穿过第一层偏振过滤层之后进入包含成千上万水晶液滴的液晶层。
液晶层中的水晶液滴都被包含在细小的单元格结构中,一个或多个单元格构成屏幕上的一个像素。
当LCD中的电极产生电场时,液晶分子就会产生扭曲,从而将穿越其中的光线进行有规则的折射,然后经过第二层过滤层的过滤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对于简单的单色LCD显示器,如掌上电脑所使用的显示屏,上述结构已经足够了。
但是对于笔记本电脑所采用的更加复杂的彩色显示器来说,还需要有专门处理彩色显示的色彩过滤层。
通常,在彩色LCD面板中,每一个像素都是由三个液晶单元格构成,其中每一个单元格前面都分别有红色,绿色,或兰色的过滤器。
LCD面板简介

游戏机
游戏机是LCD面板的一个新兴应用领 域。由于游戏画面通常较为复杂, LCD面板的高分辨率和快速响应等特 点使得游戏画面更加流畅、逼真。
游戏机通常采用高帧率、高色域的 LCD面板,以提供更加出色的游戏体 验。此外,游戏机还通常配备有外接 显示器,以提供更大的显示空间和更 好的视觉效果。
03
LCD面板的技术参数
02
LCD面板的应用
电视
电视是LCD面板最早和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由于LCD面板具有高分辨率、色 彩鲜艳、亮度高等特点,使得电视画面清晰、逼真,成为现代家庭娱乐的重要设 备。
LCD电视的尺寸从15英寸到65英寸不等,满足了不同家庭的需求。此外,随着技 术的不断发展,LCD电视的能耗和厚度也不断降低,更加环保和美观。
VS
详细描述
高分辨率LCD面板能够提供更清晰、细腻 的画面,让用户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这 种面板广泛应用于电视、显示器、平板电 脑等领域,尤其适合观看高清视频或进行 图像处理等需求。
低功耗
总结词
为了满足环保和节能的需求,低功耗LCD面板越来越受到关注。
详细描述
低功耗LCD面板通过优化电路设计和采用新型材料等方式,降低功耗,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同时减少 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这种面板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上广 泛应用。
显示器
显示器是LCD面板的另一个重要应用 领域。由于LCD显示器具有高分辨率 、低辐射、节能环保等特点,被广泛 应用于计算机、图形设计等领域。
除了传统的台式机显示器,LCD显示 器还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平板电 脑等移动设备上,为用户提供清晰、 稳定的显示效果。
笔记本电脑
笔记本电脑是LCD面板的又一重要应用领域。笔记本电脑的 屏幕通常较小,但LCD面板的高分辨率和低能耗等特点使得 笔记本电脑的续航能力更强,更加便携。
LCD的技术参数-中显液晶LCDLCM液晶

LCD的技术参数发布来源:发布时间:2010-2-26 8:57:141、点距、分辨率液晶显示器的原理决定了其最佳分辨率就是其固定分辨率,同级别的液晶显示器的点距也是一定的。
液晶显示器在全屏幕任何一处点距是完全相同的。
现在绝大多数15寸LCD的点距都是0.297,而最大(最佳)分辨率则都是1024x768。
2、刷新率LCD显示器的刷新率与CRT相比有着原理上的区别。
首先,LCD是对整幅的画面进行刷新,而在CRT上则是将画面分成若干“扫描线”来进行刷新的,这导致后者会出现画面闪烁的问题,而LCD即使在较低的刷新率(如60Hz)下,也不会出现闪烁的现象。
因此,这就决定了刷新率对于LCD来说并不是一个重要的指标。
而更大的刷新频率指标只能说明LCD可以接受并处理具有更高频率的视频信号,而对画面效果而言,并不会有所提高。
所以,在选购时大可不必在刷新频率上下大功夫。
3、亮度通常在液晶显示器规格中都会标示亮度,而亮度的标示就是背光光源所能产生的最大亮度。
有别于一般灯泡的亮度单位「烛光Lux」,LCD显示器采用的单位是cd/m2。
一般LCD显示器都有显示200cd/m2的亮度能力,现在主流的甚至达300cd/m2或以上,其作用就在于适合的工作环境光线的配合,如果操作环境的光线较亮,LCD显示器的亮度不调大一点就比较看不清楚,所以最大亮度越大,所能适应的环境范围更大。
但选择高亮度机种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色彩的变化,亮度提高要表现色彩的真实饱和性,除了对比设定要调整外,至少也要有色彩饱和度手动调整的功能。
较为高级的机种在调整亮度时会自动的增加或减少色彩饱和度使得色彩的表现,不因为亮度不同而有太大的失真,这个技术的困难度相当高,所以特别提醒要购买亮度规格超过400 cd/m2以上且需要使用到这样亮度的朋友,务必当场确认色彩饱和度的真实变化。
4、对比度用户在选择显示器时,也要留意LCD显示器的对比度与亮度,对比度愈大,表示输出白色与黑色时更分明﹔而亮度愈大,则可在较光的环境下,显示清晰的影像。
LCD简介演示

相对于其他显示技术,LCD显 示屏的寿命更长,能够保证设
备的长期使用。
缺点
响应速度
相对于其他显示技术, LCD显示屏的响应速度较 慢,可能导致动态图像出 现拖影或模糊。
功耗较高
由于LCD显示屏需要背光 照明,因此相对于其他一 些显示技术,功耗较高。
厚度较大
相对于一些现代的显示技 术,LCD显示屏的厚度较 大,可能不太适合一些需 要轻薄设计的设备。
05
LCD与其他显示技术的比较
LED
总结词:自发光
详细描述:LED显示器是自发光技术的一种,每个像素点都由一个或多个LED灯 珠组成,可以直接发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线,因此颜色表现力较强。
OLED
总结词
有机发光二极管
详细描述
OLED显示器利用有机发光二极管作为像素点,每个像素点都可以独立控制亮灭,因此对比度高、响应速度快, 同时具有自发光的特性,黑色纯度较高。
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LCD通过电场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 改变光线透过液晶层的方向,从而实 现图像的显示。
显示原理
在LCD屏幕上,每个像素由红、绿、 蓝三个子像素组成,通过控制每个子 像素的亮度,可以实现全彩显示。
LCD的种类
按照工作方式分类
LCD可分为动态矩阵LCD和静态矩阵LCD两类。动态矩阵LCD具有高清晰度和 高亮度等优点,是当前主流的LCD类型。
更快响应速度
未来LCD的响应速度将进一步缩短,减少动态模 糊现象,提升观看体验。
更高色彩饱和度
通过改进背光技术和彩色滤光片,LCD的色彩饱 和度将得到显著提升,展现更丰富的色彩。
市场前景
扩大应用领域
随着LCD技术的不断进 步,其应用领域将进一 步扩大,包括医疗、航 空航天、军事等领域。
lcd基本结构参数

lcd基本结构参数
(最新版)
目录
1.LCD 的基本结构
2.LCD 的参数
3.LCD 的基本结构参数的重要性
正文
LCD(液晶显示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视、计算机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显示技术。
了解 LCD 的基本结构参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性能和特点。
一、LCD 的基本结构
LCD 主要由两片平行的玻璃板构成,中间夹有一层液晶材料。
其中,上层玻璃板为彩色滤光片,下层玻璃板为电极板。
当通电时,液晶材料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从而显示出不同的图像。
二、LCD 的参数
1.分辨率:LCD 的分辨率是指屏幕上横向和纵向显示的像素数量。
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2.屏幕尺寸:LCD 的屏幕尺寸通常用对角线长度表示,如 17 英寸、24 英寸等。
屏幕尺寸越大,显示的图像越直观。
3.响应时间:LCD 的响应时间是指液晶材料从接收到电信号到改变光传播方向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越短,显示的图像越流畅。
4.亮度:LCD 的亮度是指屏幕发出的光线强度。
亮度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5.对比度:LCD 的对比度是指屏幕上显示的黑色和白色之间的差异。
对比度越高,显示的图像越立体感。
6.视角:LCD 的视角是指用户可以从不同角度观看屏幕而不影响图像质量的范围。
视角越宽,用户观看的自由度越高。
三、LCD 的基本结构参数的重要性
了解 LCD 的基本结构参数有助于我们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显示器。
例如,对于专业图像处理人员,他们可能更关注分辨率和色彩准确性;而对于普通用户,他们可能更关心价格和尺寸。
电视屏幕技术解析

电视屏幕技术解析在现代社会中,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视的屏幕技术也在不断更新换代。
本文将从几个主要的电视屏幕技术入手,进行解析和比较。
一、液晶显示(LCD)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电视屏幕技术。
它基于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光学性质,通过控制光线的透过与阻挡来完成图像的显示。
LCD屏幕的特点是色彩鲜艳、较亮度高,并且消耗电量较低。
然而,LCD屏幕在对比度和响应时间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无法展现出深黑和快速动态的图像。
二、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电视屏幕技术。
OLED屏幕采用有机材料层的电致发光原理,能够自发地发光,无需背光源。
这使得OLED屏幕具有极高的对比度和响应速度,能够展现出更加真实、生动的图像。
此外,OLED屏幕还具有较宽的可视角度,并且在能耗和平均亮度方面也优于传统的液晶显示技术。
然而,OLED屏幕在长时间使用时存在显示器材损耗的问题,可能导致屏幕出现“烧屏”现象。
三、量子点LED(QLED)量子点LED(Quantum Dot LED,简称QLED)是一种结合了OLED和LCD技术的显示解决方案。
QLED屏幕的关键技术是量子点色彩滤光片,这种纳米级颗粒能够发射出特定波长的光线。
通过调节这些量子点的大小和形状,可以精确控制光线的颜色和亮度,从而实现更准确、更鲜艳的色彩表现。
相比于OLED,QLED屏幕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少的屏幕烧毁问题。
然而,QLED屏幕仍然需要背光源,所以在对比度和黑色表现方面仍然略逊于OLED。
四、微LED微LED是一种新兴的电视屏幕技术,被视为OLED的下一代显示解决方案。
微LED技术使用微小尺寸的发光二极管来构建屏幕,每个像素都具有独立发光能力。
这使得微LED能够实现更高的亮度和对比度,同时也具备OLED的优势,如快速响应和广视角。
LCD的特点

LCD的特点LCD技术存在的历史可追溯到1888年,一位奥地利的植物学家F.Renitzer首先发现了液晶特殊的物理特性。
直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发现才产生了商业价值,1973年日本的夏普公司首次将它运用在了制作电子计算器的数字显示领域。
现在,LCD是笔记本计算机和掌上计算机的主要显示设备,在投影机中,它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它已经开始逐渐渗入到了桌面显示器的市场中。
液晶得名于其物理特性:它的分子晶体以液态而非固态的形式存在。
大多数液晶都属于有机复合物。
这些晶体分子的液体特性使得它具有两种非常有用的特点:一是如果让电流通过液晶层,这些分子将会以电流的流向方向进行排列,如果没有电流,它们将会彼此平行排列;二是如果提供了带有细小沟槽的外层,将液晶倒入后,液晶分子会顺着槽排列,并且内层与外层以同样的方式进行排列。
液晶的重要特性是:液晶层能够使光线发生扭转。
液晶层类似偏光器,即它能够过滤掉那些从特殊方向射入之外的所有光线。
此外,如果液晶层发生了扭转,光线将会随之扭转,并以不同的方向从另外一个面中射出。
图液晶阻碍(左)和允许(右)光线通过的示意图液晶的这些特点使得它可以被用来当作一种开关,即液晶可以阻碍光线(左),也可以允许(右)光线通过,如图所示。
液晶单元的底层是由细小的脊构成的,这些脊的作用是让分子平行排列。
其上表面也是如此,在上表面与底层之间的分子会平行排列。
不过当上下两个表面之间呈一定的角度时,液晶会随着两个不同方向的表面进行排列,进而发生扭曲。
结果这个扭曲了的螺旋层会使通过的光线也发生扭曲。
如果电流通过液晶,所有的分子将会按照电流的方向进行排列,这样就会消除光线的扭转。
如果将一个偏振滤光器放置在液晶层的上表面,扭转的光线被允许通过,而没有发生扭转的光线将被阻碍。
因此可以通过电流的通断改变LCD中的液晶排列,使光线在加电时射出,在不加电时被阻断。
有时为了满足省电的需要,可设计成有电流时光线不能通过,没有电流时光线通过。
LCD LCM 液晶显示 原理介绍

LCM显示原理
Normally White LCD结构
LCM显示原理
Normally Black LC张玻璃,如4.5代线730*920)
一切(切成中片)
二切(切成Panel尺寸)
VT2
贴片
外观检
VT1
消泡
外观检
送往后段
备注:可能不同的面板厂家的制作流程是不同的,但大都类似,本页及下页 流程仅供参考了解。
TFT-LCD驱动原理
液晶面板的等效电路
其中每一个TFT 与Clc 跟Cs所并联的电容, 代表一个显示的点. 而一个基本的显 示单元pixel,则需要三个这样显示的点, 分别来代表RGB 三原色. gate driver 所 送出的波形, 依序将每一行的TFT 打开, 让整排的source driver 同时将一整行的 显示点, 充电到各自所需的电压. 当这一行充好电时, gate driver 便将电压关闭, 然后下一行的gate driver 便将电压打开, 再由相同的一排source driver 对下一 行的显示点进行充电. 如此依序下去, 当充好了最后一行的显示点, 便又回过来 从头从第一行再开始充电.Clc是液晶电容,Cs为储存电容。
液晶的基本知识
液晶:具有一定有序性的流体称为液晶
Smectic LC 层狀液晶
Nematic LC 线狀液晶
Cholesteric LC 胆固醇狀液晶
液晶的基本知识
液晶在电场中的特性
液晶分子在电场中会向电场方向偏转,电场电压愈大,偏转愈大
E
E1
E1<E2
E2
LCM显示原理
LCD CELL结构简图
•
•
色彩学
色彩混合 • 色彩混合分为加光混合、减光混合与中性混合三种类型。 • 加光混合:将光源体辐射的光合照一处,可以产生出新的色光。投射 光混合之后变亮。 • 减光混合:不能发光,却能将照来的光吸掉一部分,将剩下的光反射 出去的色料的混合,明度降低,纯度降低。 • 中性混合:指混成的色彩既没有提高,也没有降低的色彩混合。主要 有色盘旋转混合和空间视觉混合。 • 红、绿、蓝为原色光,同原色光双双混合,又可以混合出黄、青、紫 红三种间色光。红+绿=黄,红+蓝=紫红,绿+蓝=青,红+绿+蓝=白 • LCD中用到减光混合和中性混合两种。白色背光透过偏光片、液晶到 达彩色滤光膜,变成R、G、B三基色,这是减光混合。通过R、G、B 三个次画素(sub pixel)混合为不同色彩,这是空间视觉混合,即中 性混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CD的技术特性
发布来源:发布时间:2010-1-29 8:48:28
(1)视角
由于LCD的显示视角范围受限、反映速度慢,使得它在显示快速移动图像时与CRT相比有一种先天的缺陷。
在传统的CRT显示器或电视机中,图像的显示是通过发光物体磷来实现的,光线从这一层向各个方向发射,只是强弱稍有不同而已。
因此可以从一个很大的可视角范围来观看屏幕,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观察,显示的亮度、色彩都和正视效果相近。
LCD和其他大多数显示技术一样,都需要使强的背景光线穿过液晶层或者其他显示层来形成图像,从而完成图像的传递过程。
LCD的特性决定了它所需的背景光是定向的。
举一个形象的例子来说,就好比手中握有一把吸管,将它们的一端对准光源。
如果通过另一端苜视吸管,将会看到光源射出的光线。
但是如果稍微移开眼睛,从其他的方向去看的话,就无法观察到光线了。
LCD技术正是如此。
虽然液晶分子并不像吸管一样是中空的,但是它们的有序排列阻止了光线向其他方向发射。
为了解决视角问题,LCD制造商采用了许多方法。
直接在显示器外面附加一层漫射膜是解决光线漫射的方法之一,漫射膜可以将特定传播方向的光线散射向各个方向,从而增大可视角度。
不过这种方法只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另一种做法是通过改变液晶的电流方向来增大可视角度。
电流不再是从顶端流向底端,而是从侧面方向流过,这就使得液晶分子在水平方向上有序排列,从而增大了传递光线的可视角度。
这两种技术通常用在水平可视角度的改善上。
第三种解决方案比较复杂,而且会使制造成本大大增加。
其主要方法是将每个液晶单元分割成大量微小的部分,事先将这些微小子单元以不同的方向倾斜,这就使得传播光线在到达这些微小面板的时候向各个方向散射,从而可增大可视角度。
昂贵的成本限制了该方法的广泛使用,仅在一些具有需要同时从远处和近处观察的台式显示器中才需要应用到这种技术。
(2)反应速度
LCD单元在控制信号到达与变化完成之间存在滞后现象,这使得LCD在显示快速移动图像时与CRT 相比具有一种先天的缺陷。
CRT的电子枪发射电子束到被激发的萤光粉发光几乎是瞬间完成的。
LCD的这种滞后时间被称为反应时间,其单位通常是毫秒。
被动矩阵显示器的响应时间很长,约有l50ms或更多,所以不适于显示诸如电影的移动画面。
在主动矩阵显示器中的像素响应时间因设计的不同而异,它主要受到几个因素影响,包括用来驱动LCD 单元的电压,LCD单元的厚度和使用的液晶材料。
标准的主动矩阵显示器一般有40ms的响应时间,也就是说每秒能显示25帧。
它的平面内转换增加了可视角度,但显示会变慢,一般有70ms的反应时间。
更快一些的反应时间为25ms。
(3)显示色彩
LCD显示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是显示色彩。
CRT显示器所能表现出的色彩几乎是无穷的,因为它是模拟设备,只需改变红、绿、蓝三种模拟信号的强度,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色彩。
与CRT一样,LCD技术也是根据电压的大小来改变LCD亮度的,但是只有主动矩阵LCD可以单独控制每个像素。
因为被动矩阵LCD每次都要驱动整行或整列像素,因此它的灰阶表现能力很差
每个LCD的子像素所显示的颜色取决于色彩过滤器,由于液晶本身没有颜色,所以用滤色片产生各种颜色,而不是子像素,子像素只能通过控制光线的通过强度来调节灰阶。
只有少数主动矩阵显示采用了模拟信号控制技术,大多数则采用了数字信号控制技术。
大部分数字控制的LCD都采用了8位控制器,可以产生256级灰阶。
每个子像素能够表现256级,那么就能够得到256×3种色彩,每个像素能够表现出16,777,216种成色。
因为人的眼睛对亮度的感觉并不是线性变化的,人眼对低亮度的变化更加敏感,所以这种24位的色度并不能完全达到理想要求,但通过采用脉冲电压调节的方法可以使色彩变化看起来更加统一。
实际应用中采用了两种技术来提高主动矩阵显示中每个液晶单元的灰阶显示数目。
第一种是抖动方法,
即将四个毗连呈正方形的像素作为一个单元,如果其中一个的灰阶太低,那么相邻的像素就会提高自身的亮度,从而显示出一个比较适中的灰阶,四个像素最后会显示出三个适中的最终灰阶作为显示结果。
这种方法的最大缺点在于其降低了显示的分辨率。
另一项技术是框架速率控制(FRC)技术,这种方法是在显示每屏图像时多次刷新像素。
与抖动方法不同的是,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时间控制的。
如果显示一幅画面需要的时间分为很多帧,像素就可以在帧的切换当中形成一种灰阶的过渡态,四帧就可以形成三个过渡态。
这种设计的优点是可以不降低图像的分辨率,它被广泛应用于现代的主动矩阵显示器中。
(4)耗电量
主动矩阵式LCD显示器与CRT相比耗电量较小,事实上,它已经成为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标准显示器,已广泛应用在了PDA及笔记本电脑中。
但不管怎样,LCD技术的相对效率仍较低,即使将屏幕显示白色,从背景光源中发射的光也只有不到10%穿过屏幕发出,其他的都被吸收。
如果希望在户外这样强光环境下图像更明亮,就需要一个更亮的背景光源,这将需要更多的电能。
如果使用的电池容量一定,更亮的背景光源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电池的电能耗尽。
在实际设计中采用更大的电池容量就可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对于目前的电池技术来说,这就意味着设备重量的增加,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这三者之间的三角平衡推动着对显示器、电池及节能技术的研究。
总而言之,背景光源所耗能量是LCD显示器总耗电量的最大部分。
更大的屏幕、更高的亮度和更高的分辨率都将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的耗电量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通过降低系统电压和提高孔径比,以使更多的光能通过液晶单元,可降低系统的电源需求,使笔记本计算机显示器的总耗电量维持在2~5W之间。
一只CCFL管的背景光源大约需要1.2W,所以使用一只或两只CCFL管的屏幕共需要1.2或2.4W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