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学视域下《逃离》中女性命运归宿的探讨
浅谈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女性主义叙事手法.doc

浅谈艾丽丝·门罗《逃离》中的女性主义叙事手法摘要:艾丽丝门罗的《逃离》主要描写一群女性的“逃离”。
她们要逃脱的是,是家庭,是婚姻,更是逃离自我;带着的是无可奈何,是迷茫,是惆怅.但是逃离终究要有个目标,漫无目的地逃离终会停止,就好像一直被原点牵引一样,终有一天会回到原点.本文主要是对《逃离》中的女性主义叙事技巧进行分析。
ﻭ关键词:《逃离》女性主义叙事技巧Abstract: Alice nroe s escape themain descriptio nof a group of women toescape. They t to escape the shackles offamily,marriage,andrefled self;withthe helpless,confused, melancholy. Butafter all hefled goals,aimles sly fleeing eventually stop, it seems to he been towed,like the origin, will onedayreturn to the origin. This article is the escape of femist narrative techues for an alysis。
Keyword: escape Femist NarrativeSkills引言中外作家们对于女性的出走和逃离这一题材都情有独钟,因此,描述妇女的逃离故事的作品有许多优秀之作。
女性或许需要这种行为来促进她们的成长。
逃离,迎接新的开始,或者辞去旧的过去.在《逃离》这部短篇中,不同的角色都逃离着不同的原点。
离家出走的女孩卡拉,现在又要逃离她的丈夫;逃离了学术的朱丽叶,选择了偶遇的男子;一次次逃离的观念闪现在心头,你无法预料它何时到来,当你认为你早已经遗忘了逃离之时,它却又出现在你的脑海中。
女性的困境与出路——艾丽丝·门罗《逃离》对女性命运的思索

作者: 马会会;郭艳红
作者机构: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0
出版物刊名: 戏剧之家
页码: 243-243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12期
主题词: 艾丽丝·门罗 逃离 男权 他者 出路
摘要: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通过对劳拉逃离和回归故事的讲述,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探讨了女性生存的困境:一方面男权制的挤压使女性身处牢笼,另一方面对"他者"身份的主动认同使女性成为自身的压迫者。
在女性出路的思考中,作者以更加包容的姿态来看待男女关系,显示了独特的女性生存智慧。
象征主义视阈下的《逃离》解读

“ 逃 而不 离” 之命 运 。《 逃 离》 中 的象 征 手 法 主要 体 现在 三个 方 面 : 即动 物 象征 、 物 品象 征及 人 物象 征 。这 些 象征构 成 了一个 网状 结构 , 将整 部小说 巧妙 地编 织在 一起 , 使之 成 为一个 有机整体 。
以某 种性 质或 观念 上 的 联 系 为依 据 , 借 助 有 形 的媒
介, 以表现 某种 抽 象 意 义 的一 种 文 学 手法 。更 明确
艾 丽 丝 ・门 罗 是 一 位 真 正 的艺 术 家 。 ” …如今 , 《 逃
离》 在 世界 范 围 内吸引着越 来越 多 的读者 和研 究者 , 对 世 界文坛 产 生 了重 大影 响 。
关键 词 : 象 征主 义 ; 逃离; 艾丽 丝 ・门罗 分类 号 : I 1 0 6 . 4 文 献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6 7 3 一l 3 9 5( 2 O 1 4 ) l l 一0 0 5 7 —0 3 艾丽 丝 ・门罗( Al i c e Mu n t o , 1 9 3 1 ~) 是加 拿 大
征 主 义写作 手法俯 拾 皆是 。门罗将 女性 无可逃 离 的
著名 女作 家 , 被誉 为 “ 短 篇 小 说 女 王” 。 门罗 的小 说 聚焦 于现 代女 性在 日常 生活 中承 受 的精 神压 力 以及 精 神 上 的醒悟 及其 为 了追求精 神 意义上 的独 立而 进 行 的努力 。这 种写作 风 格在她 的短 篇小 说集《 逃离 》 中体 现得 淋漓 尽致 , 门罗 也借此 成 为 2 0 1 3年诺 贝尔 文学 奖获 得者 。著名 作 家加纳 指 出 : “ 从 事写 作 的人 很多 , 可是 真正 的 艺术 家寥 寥 无 几 , 简 直 很难 找 到 ,
爱丽丝门罗的《逃离》

绵阳师范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The Analysis of the FemaleSelf-redemption in Runaway《逃离》中女性自我救赎的解读专业英语院部外国语学院学号1204021107姓名李宁指导教师胥少先副教授答辩时间二○一六年五月论文工作时间:2015 年 6 月至2016 年 4 月Contents1. Introduction ........................................................................................................... .. (1)2. Reasons for the Female Self-redemption in Runaway (3)2.1 Female Social Status in the Material, System and Spiritual Cultures (3)2.2 Alice Munro’s Personal Reasons (3)2.3 The Reversion—Female Psychological Goal (4)3. Self-redemption—Female Rebellion against Fate (5)3.1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Their Families (5)3.2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Humanity (7)3.3 The Self-redemption from Themselves (8)4. Conclusion (10)Bibliography (12)Acknowledgements (13)《逃离》中女性自我救赎的解读学生姓名:李宁指导教师:胥少先摘要:《逃离》是艾丽丝门罗的短篇小说集,里面一共包括了8篇小说。
在现实中挣扎的理想——艾丽丝·门罗《逃离》对女性生存方式的探寻

在现实中挣扎的理想——艾丽丝门罗《逃离》对女性生存方式的探寻高鸣敏【摘要】《逃离》是著名女作家艾莉丝·门罗的代表作品之一,是其同名小说集《逃离》之内的一个短篇小说。
在这一作品之内,艾莉丝门罗塑造了卡拉这一人物形象,以其逃离—回归为线索,她以一个女性作家的敏感,揭示了现代女性在当前这一社会之内的生存状态,通过对''''逃离''''这一行为的诠释,探寻了以卡拉为代表的女性的生存意义,她们通过逃离来表示对现实的不满以及逃离之后所得到的精神的净化,通过回归的动作代表她们对理想的坚持与精神的回归。
【期刊名称】《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逃离”;生存方式;现实的挣扎【作者】高鸣敏【作者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711.074随着加拿大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加拿大作家的作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尤其是他们受到国家环境的影响,他们在文学作品中普遍呈现一种“要塞心理”,而作为加拿大代表作家之一,艾莉丝门罗的作品之内也有极为强烈的“要塞心理”。
在她的作品之内,浓墨重彩的描绘了小镇生活上的人物的悲喜欢乐,其主要人物多是一些年轻女性,他们在家庭生活之中寻找不到安全感,在小镇之内也颇感委屈,这些通过门罗的描写细腻的笔触完全展现出来。
可以这样说,门罗的小说中的女性一直都在现实和理想之中挣扎,不停地反复,虽然有委屈,有屈服,有不甘,但是经过多次的挣扎之后,她的作品之内的人物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摸索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
虽然依然有矛盾,但是其对于生活的态度却逐步坚定起来。
下面我们将以《逃离》为例子,对于现代女性的生活方式给予分析和研究。
一、《逃离》的“逃离”门罗的小说给人强烈的性别意识,就好像加缪所表达的那样:“小说的世界是根据人的想象对现实世界所做的变动”。
旷日持久的“逃离”--从《逃离》探求“出走”女性的“归路”

旷日持久的“逃离”--从《逃离》探求“出走”女性的“归路”李伟华【摘要】加拿大女作家艾丽斯·门罗的《逃离》中,卡拉的“逃离”是对男权话语下自身需要无法满足的环境的逃离,并企图重建能满足自身需要的环境。
然而作为女性,要完成这一重建几乎是不可能的。
卡拉最终体验到女权主义导致的人格分裂的悲剧境遇。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出走”的她而言,基本生理需求、安全和归属感都面临危机,自我实现需求就不再那么重要。
最终“约拿情结”占领了她的身心,她拒绝了解救者的指引,再次回到丈夫的身边。
家庭环境造就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依靠别人来解救自己,自己都不会答应。
在一切都显得无药可救的时刻,小说最后“出走”又“归来”的山羊充当了他们共同的神域,和他们发生了某种精神上联系,就像自然与灵性一样。
使他们最终勘破人性造就的幻象,摆脱罪恶感、界分感和二元对立,直接体验自身内在的神性,体验到巨大的幸福、解脱、连贯和至真,长久以来的无谓争吵也烟消云散,彼此释然,找到了自我的本真,从根本上结束女性内心旷日持久的“逃离”,走向了更好的心灵归宿。
【期刊名称】《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5(000)001【总页数】2页(P185-186)【关键词】“出走”女性;人格分裂;需求层级理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长青哲学【作者】李伟华【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1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李伟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19)女权主义运动初期,对文学女性的“出走”甚为关注,因为女性出走是女性反抗意识的直接表现。
出走的经典形象当推娜拉,她不甘当丈夫的玩偶,为寻求自身的价值愤而出走。
女权主义存在许多问题。
“女性总归要和男性打交道,纯粹脱离男性的女性也是不可思议的。
女性不只是女人,首先也是人,打破或冲出了男权樊篱,不能陷入女性中心主义,女权主义的追求应当和人类的进步相一致。
爱丽丝·门罗短篇小说《逃离》的空间叙事分析

三、逃离不得的宿命空间
绪化,带着几分生活本身的漫无秩序,几分边缘式的
最后,笔者认为,文本中的空间构造了一个牢
卑微。在这里,生活充满一种陈旧的樟脑丸的气味和 固的、逃离不得的结构,与“逃离”的题旨相呼应,
锅里煮烂的土豆的香气,以及几分百无聊赖的叹息、 暗自诉说着一种逃离不得的宿命式寓言。小说的题目
昏昏欲睡的诗意。同时,正因为这种细碎化、平庸化、 为《逃离》(Runaway),在这里,人们可以发现,
鉴 赏
110
们的焦虑与生存的空间有着根本关系,比之于时间的 的幸福。卡拉对于“埋在心里的那个刺痛,她已经能
附近的人都把这稍稍隆起的土堆称为小山——的顶部 的心理意识抑或是潜意识有着一种巧妙的隐喻。文本
时,卡拉就已经听到声音了。”“小山”“土堆”“顶 中的空间都略带着几分冷寂暗淡的色彩或芜杂无聊的
部”等地标性的事物营造了一种立体的空间感。空间 特征。比如开头的一段描写:“云变得白了一些,薄
叙述由此开始建立。
故事情节的发展推进,都是在这几个主要空间结构里 了一片像湖那么大的水潭。”阳光不是明媚的、清晰
展开,以空间的转移、随意跳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的,而是一些“散漫的光”,并且总在晚饭之前就收
下面具体来分析小说《逃离》中这种空间叙事的特点。 敛,总给人几分黯淡冷寂、毫无生气的心理感受;暴
首先,文本中的空间叙事是由一种女性情绪化 风雨之后的跑道上,落满树枝的路、被压断的高压电
的意识、甚至是潜意识组织起来的非理性空间结构体, 线、被扯落的塑料屋顶等就像吃完了饭没来得及收拾
是一种普通女性心理视野下的空间。在描述卡拉在一 的餐桌一般狼藉,具有一种芜杂的态势,并且又都狼
个小道上的时候,文中写道:“小道上布满了水坑, 狈地静默着,充满了倦怠之感。这些空间特征与卡拉
门罗短篇小说集《逃离》的空间叙事研究

读 者 构 建 了一 个 亦 真 亦 幻 的 安 大 略 时 空 之 境 。
1 . 宏 观 物 理 空 间
2 0 1 5年 6月
伊犁 师范学 院学报 ( 社会 科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Yi l i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Ed i t i o n)
J u n. 2 01 5
满 了个 体 的 偶 在 性 和 必 然 性 。 立 足 于对 门 罗 小 说 集 《 逃 离》 的解读 , 运 用 空 间叙 事 理 论 的 基 本 方 法 ,
把女 性 的生 活空 间分 为 实体 空 间和虚 幻空 间 , 揭 示其叙 事 空间所 蕴含 的 多重意 义 , 深 刻剖析 其笔 下
的女 性 面对 生 活 所 展 示 的 坚韧 与 隐忍 的人 生 态度 , 引发 读 者 对 女 性 生 存 空 间 和 生存 困境 的 思 考 。
关键 词 : 门罗 ; 逃 离; 空间叙 事 ; 生存 困境
中 图分 类 号 : I 7 l 1 . 0 6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1 o 0 9 一l 0 7 6 ( 2 0l 5 ) 0 2 —0 0 9 8 —0 3
空 间 的剖析 , 发 现女 性 生活 的多 面性 , 解 析女 性面 对 《 机缘 》 中有怪 石 嶙 峋 、 枝 繁 叶茂 的森林 ; 《 激情 》 中有 复杂 的生 活所 展现 的人 生态 度与情 感 变化 。 环 绕 湖 泊 生 活 的 流 水 人 家 。 门 罗 小 说 中 关 于 安 大 略
省 自然 环 境 的描 写 始 终 参 透 着 一 种 原 始 静 谧 的伟 文本 的 实体 空 间 即文本 物理 空 间 。物理 空 间不 大 , 充 满着 一 种 壮 丽 静穆 的庄 严 。这份 伟 大 与 庄严 仅仅 是 故 事 发 生 的背 景 地 , 而且 是 参 与 叙 事进 程 必 必然 与其 笔下 女 l 生 有 千 丝 万 缕 的关 系 。 不 可少 的要 素 。在 文本 当 中 , 物 理 空 间 通 常 被 赋 予 苍茫雄浑 、 原 始 朴 素 的 自然环 境 孕 育 了那 些 生 特 定 的 隐喻 含 义 , 起 到 映 射 主题 的作 用 。和 时 间相 长在 高 山林 莽 、 大 野 长 河 中 安 大 略 小 镇 女 性 隐 忍 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叉进行,利用时序错乱的叙述方式,巧妙地设置 悬念。这样的 情 节 处 理 方 式,使 得 她 的 小 说 情 节 跌宕回旋,富有真实感。
小说围绕卡 拉、克 拉 克 以 及 贾 米 森 太 太 三 人 展开叙述。小说第一部分讲到贾米森太太度假回 来,而卡拉 却 躲 着 不 愿 被 她 发 现。 贾 米 森 太 太 需 要卡拉帮 忙 收 拾 屋 子,而 卡 拉 却 不 愿 意 去。 至 于 卡拉为何躲着贾米森太太以及不愿去她家帮忙, 全知叙述者有意“隐瞒”不谈,设下了悬念。在第 一部分的叙述中,还插入了小羊弗洛拉的来历与 走失的事件以及女主人公卡拉与克拉克在农场的 日常生活,从 侧 面 反 映 了 二 人 微 妙 的 情 感。 小 说 第二部分由五个小事件构成,依次是 :A.卡拉和 克拉克读到贾米森先生讣告并密谋敲诈贾米森太 太;B.卡拉 在 葬 礼 上 帮 助 贾 米 森 太 太;C.卡 拉 来 到贾米森太太家;D.卡拉和贾米森太太谋划出逃; E.贾米森太太回家。显然第二部分中的事件 A、B 与小说第一部分违背了事件的自然顺序,正常的 故事时序应是:卡 拉 在 葬 礼 上 帮 助 贾 米 森 太 太 → 卡拉和克拉克读到贾米森先生讣告并密谋敲诈贾 米森太太→贾米森太太度假回来→卡拉和克拉克 讨论贾米森太太……叙述者选择一个中间事件展 开叙述,利用倒叙为文章开篇巧设悬念,随着故事 情节的发展,这一悬念在第二部分的叙述中逐渐 拨开了迷雾(克拉克怂恿卡拉利用贾米森先生曾 对她有 过 的 下 流 之 举 的 事 情 敲 诈 贾 米 森 太 太 )。 小说第二部分以“卡拉?”[2]30做结,让人误以为敲 门人为卡 拉,对 卡 拉 的 行 踪 充 满 好 奇。 正 是 由 于
我们都知道,门罗的短篇小说具有“碎片化” 的特征,她常以回叙的形式中断叙事,而插入某些 情节。热奈特将这种对故事时间以外对人物的外 貌或景 物 等 进 行 描 写 的 方 式,称 之 为 “停 顿 ”。 《逃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如在小说第一部分中 叙述者本来在叙述克拉克上网买修补屋顶的材料 的事,却停下笔,开始以克拉克为中心,辐射克拉 克与他人因琐事而产生冲突的事件。
第 28卷第 4期 2018年 8月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JournalofGansuRadio& TVUniversity
Vol.28 No.4 Aug.2018
叙事学视域下《逃离》中女性命运归宿的探讨
冯丽珠
(西北师范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门罗的短篇小说《逃离》文本,从叙事学角度出发,通过对小说叙事视 角、叙事时间等方面的分析,展示女主人公卡拉试图逃离不幸的婚姻生活时复杂矛盾的心理历程,分析卡拉逃 离失败的可能性,进一步揭示女性在面对压抑的婚姻生活时的诸多无奈,体现门罗创作中深刻的现实关怀。 关键词:《逃离》;叙事学;女性命运 中图分类号:I711.0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630(2018)04-0033-03
一、扭曲的时序
小说家通常出于建构情节的需要,在话语层 面上“任意 ”拨 动 时 间 的 指 针,从 而 造 成 “故 事 时 间”与“话 语 时 间 ”的 差 异,使 得 叙 事 文 本 具 有 双 重时间性质,导致故事时间和话语时间之间出现 不对等的现象。 茨 韦 坦 · 托 多 罗 夫 认 为 “叙 事 时 间是一种线性时间,而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立体的。 在故事中,几个事件可以同时发生,但是话语则必 须把它们一件一件地叙述出来;一个复杂的形象 就被投 射 到 一 条 直 线 上 ”[1]506-513。 《逃 离 》正 是 如此,门罗曾说“我想让读者感受到的惊人之处, 不是‘发生了 什 么’,而 是 发 生 的 方 式”[2]358。门 罗打破传统的叙事常规,过去、现在、以后的事件
收稿日期:20180523 作者简介:冯丽珠(1994-),女,甘肃临夏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34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第 28卷第 4期
门罗不蹈常规的创作习惯,小说第三部分又返回 第二部分,写 了 卡 拉 出 走 途 中 的 情 节。 直 击 卡 拉 内 心,突 显 了 卡 拉 出 走 途 中 慌 张 与 矛 盾 的 心 理。 卡拉一方面想离开克拉克远走,另一方面却又怀 念二人过去的爱情生活。小说以卡拉和克拉克的 感情生活以及卡拉的离去归来为主线,但贾米森 太太作为第二主人公,她的生活以及她和卡拉的 关系形成另一条线索,与主线一明一暗交错进行, 共同推动 情 节 发 展。 在 第 二 部 分 的 叙 事 中,零 散 的回忆随意地分布在主要事件的时间链上,使情 节表面上看起来缺乏内在联系,叙述看似中断,但 作者却巧妙地将之与人物之间的对话连接,将叙 述拉回主线,这种过去、现在的穿插切换,时序的 扭曲使得整个叙事结构表面看似凌乱,实则紧密, 表面看似平静、简单,实则复杂错综。
二、曲折有致的叙述节奏
在《逃离》的叙事中,频繁地扭曲时间,颠倒时 序,必然会导致叙事时间和故事时间出现不等时, 对此,热奈特认为“叙事可以没有时间倒错,却不 能没有 非 等 时 ”[3]54。 因 此,《逃 离 》中 由 停 顿、省 略、反复等叙述形式导致的叙事不等时现象随处 可见,使得叙述富有节奏变化。
艾丽 丝 · 门 罗 (AliceMunro,1931—)通 常 以 普通的小城镇为背景,以其特有的细腻笔触、敏锐 的目光和深刻的洞察力,通过大量的细节描写反 映普通女性在现实中遭遇的种种矛盾和困境,却 又无意指明主人公的出路,更能反映现实社会中 人面临的种种生存困境。以其短篇小说集冠名的 《逃离》中,门罗选择第三人称全知叙述者来展开 叙事,自始至终,叙述者作为一个隐身的旁观者在 冷静的叙述,将“观察之眼”赋予卡拉,以卡拉的眼 睛来聚焦。通过聚焦女主人公卡拉的离去又归来 的事件,反映了女性在压抑的婚姻生活中的诸多 无奈。本文将从“叙事时序”“叙事时距”“叙事频 率”这个三 方 面 入 手,探 析 《逃 离 》中 女 性 命 运 的 归宿,从而进一步领略门罗高超的叙事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