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话与说话》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入学教育听话说话教案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和说话能力,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2.帮助学生理解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
2.帮助学生发展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语言思维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一年级语文教材。
2.教具:图片、音频设备。
四、教学过程活动一:热身训练(时间:10分钟)1.教师向学生介绍今天的学习主题是听话说话,并与生活中的一些场景相关。
2.教师播放一段音频,学生仔细听后自行思考,根据听到的内容回答教师提问,并鼓励其他同学补充。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开放性问题,例如:“你在家里遇到过什么问题需要用说话解决?”学生可以举例说出自己经历过的问题,并分享自己是如何沟通解决的。
活动二:观察图片(时间:10分钟)1.教师准备一些生活场景图片,例如家庭、学校、公园等,并分发给学生。
2.学生观察图片内容,描述其中的人物和物品,然后向同学和教师复述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看到的事物。
活动三:角色扮演(时间:15分钟)1.教师邀请几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家庭成员、老师、朋友等。
2.学生根据角色扮演的身份和场景,进行交流对话。
3.教师和其他学生观察扮演者的对话内容和回答,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活动四:解决问题(时间:15分钟)1.教师与学生分享一些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例如:“当你在公园玩耍时,发现一个小朋友丢失了钱包,你认为应该怎么办?”2.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3.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五、教学总结(时间:5分钟)1.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良好的听话和说话习惯的重要性。
2.补充学生在今天学习过程中收获到的新知识和技能。
六、作业布置(时间:5分钟)1.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观察家庭中的生活场景,并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达。
《听话与说话》1教学设计

《听话与说话》1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倾听他人说话的重要性;2.提高学生的聆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乐于沟通、合作和尊重他人的意识。
教学重点:1.学会倾听他人说话的技巧;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和准确性。
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改善聆听的态度和行为;2.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和自信心。
教学准备:1.教材:《听话与说话》1教材;2.音频材料:教材中的听力材料;3.图片或实物:用于讲解和示范。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听话与说话》。
2.让学生观察教室中的不同物品,然后要求他们根据观察到的内容来描绘这些物品。
Step 2: 导入新知 (15分钟)1.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倾听,为什么倾听是重要的。
2.播放教材中的听力材料,让学生尝试理解并回答相关问题。
3.与学生讨论他们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和问题的回答。
Step 3: 学习技巧 (20分钟)1.向学生介绍倾听他人说话的技巧,例如保持眼神接触、不打断对方、提问等。
2.通过图片或实物来示范这些技巧,并让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分角色互相倾听和表达意见。
Step 4: 反思和总结 (15分钟)1.让学生回顾今天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并与同桌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
2.组织学生就倾听的重要性进行讨论,让他们总结出几点重要的结论。
Step 5: 拓展练习 (25分钟)1.提供一些与倾听和说话相关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并鼓励他们运用今天学到的技巧。
2.让学生就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倾听和说话技巧,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景进行思考和规划。
Step 6: 作业布置 (5分钟)1.布置听写练习,让学生听写教材中的听力材料并完成相应的语法练习。
2.要求学生在家中进行一次与家庭成员的倾听实践,并记录下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Step 7: 教学反思 (5分钟)1.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并做出改进计划。
听话与说话 教学设计

听话与说话(一)教学目标⑪掌握听话、说话原则;⑫养成良好的听话、说话习惯;教学重难点⑪掌握听话、说话原则;一、情景导学,提出问题回敬贵族小姐俄国诗人普希金成名之前,一次在彼得堡参加一个公爵家的舞会。
他邀请一个年轻漂亮的贵族小姐跳舞,这位小姐傲慢地看了年轻的普希金一眼,冷淡地说:“我不能和小孩子一起跳舞!”普希金没有生气,微笑着说:“对不起,亲爱的小姐。
我不知道您正怀着孩子。
”说完,很有礼貌地鞠了一躬。
在一次残疾人会上,民政局副局长很激动地说:“我看见大家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真让人高兴。
我想,在座的平时一定要多看书,多学习,保持头脑清醒。
千万不能不思进取,让头脑残疾。
一个人没了智慧,还有什么用啊,这时,一位残疾人气愤离场。
问:这位残疾人为何气愤离场?听众已是身体残疾,作为民政局副局长又说大家头脑不能再残疾,此时此地说这种话太伤人心。
所以,有的残疾人就听不下去而离场。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1、阅读案例,赏析《荷花淀》、《沙家浜》中水生嫂、阿庆嫂话语中包含的含义?2、听话、说话的基本原则分别是什么?三、小组合作,研讨解决1、阅读教材,结合日常积累,讨论:说话中如何做到“简明、连贯、得体”?2、王明准备6月16日在阳光饭店为爸爸过70岁生日,想请爸爸的老战友刘妙山夫妇那天中午12点来一起吃饭。
请以王明的名义给刘妙山夫妇写一份请柬。
要求称呼得体,表述简明,措词文雅。
(不超过40个字)(5分)明确:这是一道语言简明、得体的综合考题。
题干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称呼得体,如称"刘伯父伯母"等;二是表述简明,如用最简洁的语言写明具体时间、地点、邀请缘由等;措辞文雅,如恰当地使用敬称和谦称等,可以使用"家父"、"寿辰"、"恭请"、"光临"等词语。
当然,格式的准确是隐性考查的内容。
参考答案尊敬的刘伯父伯母:我准备6月16日中午12:00在阳光饭店为家父庆70寿辰,恭请您二老届时光临。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教案

汉语拼音识字听话说话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选用《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汉语拼音识字、听话和说话。
具体章节包括:1. 汉语拼音:学习声母、韵母和声调,巩固已学的拼音知识;2. 识字:认识生字词,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3. 听话: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和回答问题的能力;4. 说话: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和字词进行口头表达。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准确地拼读汉语拼音,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正确发音;2. 学生能够认识并正确书写本课的生字词,理解字词的意思;3. 学生能够通过听力练习,提高对语音和语调的感知能力,并能回答相关问题;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和字词进行流畅的口头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语拼音的准确发音和声调的运用,生字词的书写和意思理解;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准确地拼读汉语拼音,掌握声母、韵母和声调的正确发音,认识并正确书写生字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录音机、磁带;2. 学具:学生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儿歌,引导学生听唱,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汉语拼音学习:通过PPT展示声母、韵母和声调的图片,引导学生跟随老师一起发音,进行拼读练习;3. 生字词学习:老师示范书写生字词,学生跟随书写,并解释字词的意思;4. 听话练习:播放听力材料,学生听后回答问题;5. 说话练习:学生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和字词进行口头表达,老师给予鼓励和指导;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拼音练习和写字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汉语拼音:声母、韵母、声调的表格,标注正确的发音;2. 生字词:将本节课的生字词书写在黑板上,旁边标注意思。
七、作业设计1. 拼音练习:完成课本上的拼音练习题,包括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辨别和拼读;2. 写字练习: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每个字写三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引入儿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PPT和黑板的使用,帮助学生直观地学习了汉语拼音和生字词。
听话与说话(二)

一、教案头
第一轮设计授课时间:2011年月日总第课
授课班级
职高一(1)
课题
听话与说话(二)
教
学
目
标
知识目标
能力(技能)目标
1、了解说话的一般技巧。
2、学习问话的方法。
3、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应变能力。
训练任务
1、通过案例学习技巧并作实际演练。
二、教学设计
进程
目的
配时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评析:说话不看对象,当然会闹出这样的笑话。
【案例五】
在日本吉原市大野町的东海道线上,有位少年卧轨自杀。经警署调查,死者是富士宫北高中二年级一位16岁的学生,死因是一句气话而引起的。当夜死者因看电视而没有做功课,父亲知道后骂了他一句:“真是人头猪脑,还不如去死。”不料,这句气话却导致了这场悲剧。
评析:即使作为父亲,也要尊重自己的儿子;儿子应正确理解父亲的话。
二、问话的方法
1、问话最要注意的是:要问对方所知道的问题。问对方所最内行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确定对方能否有充分力量答出,那么还是以不问为佳。
2、有些问题,你得不到圆满的答复时,是可以继续问下去的,但有些是不宜再问的。
三、课堂训练
1、已经夜深了,你的室友还在高声唱歌,你会怎么劝说?
2、教室里有同学因个人卫生原因身体发出异味,你要怎样告诉他你的感受和建议?
3、朋友到你家里来做客,时间已经很晚了,而你的朋友却仍谈兴正浓,你该怎么委婉地下逐客令呢?
4、如果你是幼儿园教师,看见小朋友在墙壁上接待?
指导学习
点拨指导
演练指导
积累方法
学习
实际演练
作业
自由选作课堂训练中的两道题。
听话与说话教案

在听别人大段叙说时,要有耐心,要高度集中注意力,一般不要打断别人的说话,为了防止听有疏漏,或者记忆有误,听的同时可以记下一些重要的内容。
2.听明白
案例:靠,老板也太不象话了,凭什么小张可以早早下班,我就要陪他去应酬客户——别以为他是真的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其实他心中窃喜自己能与老板如此接近呢。
过生日的这个朋友见那几个人还没来,别一部分又生气地走了,这人急忙给剩下的一部分客人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他们误会了,真的误会了,我没有让他们走的意思,这不该走的倒又走了。”
剩下的一部分客人,一听这话,其中一部分生气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照你这么讲,该走的应该是我们,那我们还在这干嘛,走人”。说完,起身走了。
归纳:就是要讲究说话艺术,追求说话效果。
说话不但要听人听清、听懂,还要使听话人产生共鸣,受到鼓舞这就要求说话者对说话的对象和评议的形式进行一定的研究,选择最佳的方案说话者要研究听你说话的对象,针对不同的对象,组织得体的话语。
所谓得体,就是说话要适时、适情、适势,一切以适度、适当为原则选择得体的话是很重要的言之得体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看对象说话要注意,对不同性别的人说不同的话,对不同年龄的人说不同的话,对不同文化程度的人说不同的话,对不同工作岗位的人说不同的话,对不同发展方向的人说不同的话,对心境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二是看场合说话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合下对同样的人说,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是不一样的场合有庄重和一般之分,有喜庆欢快和悲痛沉重之分,有正式与非正式之分,有自己熟悉的人与陌生人之分(即内外有别),场合有适宜多说和不适宜多说之分,都需要视不同场合说不同的话。
教学手段运用
学法
听话与说话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听话与说话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会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2. 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3. 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4.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听话的重要性;2. 说话的技巧;3. 听话与说话的练习。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子和引发学生思考,向学生介绍听话和说话的重要性。
例如,当我们听别人说话时,我们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而当我们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时,我们可以和他人更好地交流和合作。
第二步:听话的技巧(15分钟)1. 提醒学生要专心听讲,不要分心;2. 鼓励学生用眼神和微笑来表达注意力;3. 引导学生提问和做笔记,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4. 演示如何做好倾听的姿势和表情;5.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第三步:说话的技巧(15分钟)1.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观点和意见;2. 提醒学生要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不要争吵和批评;3. 引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4. 演示如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观点;5. 通过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练习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第四步:听话与说话的练习(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话题进行讨论;2.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既要做好听话者,也要做好说话者;3. 每个小组选择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4. 全班其他同学要认真倾听并做出适当的反应。
第五步:总结和评价(5分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评价。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的建议,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教学延伸:通过大量的听说练习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
可以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如英语口语练习和演讲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引导学生练习的时候要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改进表达方式;2. 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3. 鼓励学生多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听话与说话一》教案

《听话与说话一》教案《听话与说话一》敬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听话与说话的内容。
听话与说话是语言交际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我们需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听话和说话能力,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获得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体验。
让我们一起来认真学习掌握这两个技能,让自己变得更优秀吧!一、教学目标1.了解听话和说话在交际中的重要性;2.意识到自己听话和说话的不足之处;3.掌握一些提高听力和口语的方法和技巧;4.提高交流能力,增强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听话和说话的重要性;2.提高听力和口语的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1.意识到自己听话和说话的不足之处;2.提高口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识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觉得听话和说话的重要性是什么?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小组讨论,然后一个个发言。
2.学习重点接下来,我们将重点讲解一些提高听力和口语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是提高听力:①集中注意力:在听取他人发言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分神或受外界干扰。
②注重细节: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要注重细节,尽可能收集更多的信息。
然后是提高口语:①多说话:多和他人交流,多练习口语,让自己的口才变得更加流利。
②注意语速和语调:语速不宜过快或过慢,语调要自然流畅。
3.练习接下来,我们进行口语练习。
请同学们分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模拟一个真实交流场景,比如在商店购物,或者在学校里询问路线等等,进行实际口语练习。
4.总结归纳在结束本节课之前,让我们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内容。
听话和说话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交流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增进自己的人际关系。
五、作业布置1.回家后,每天练习听力,记录自己听到的有趣事物;2.和家人、朋友多进行交流,多说话,练习口语表达;3.总结一下自己听力和口语方面的不足之处,制定提高计划。
六、课堂反馈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悟?有什么问题需要我们一起讨论解决呢?欢迎大家积极发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销员:不费电,只有几百瓦,热量特高,你现在买回去试一下就行。
顾客:过去没这个也过来了,再说又这么贵,算了吧。
采用游戏引入,用传统戏剧和周杰伦的歌自然分组,一方面可以激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自然的将学生引入本课课题,在分组对抗中自然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两个小组之间相互补充,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之间可以产生碰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流行文化。培养听说能力的同时,升华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间和谐的统一在了一起。
小结环节:强调听说的重要性,重点肯定学生课堂的表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个部分老师的课堂评价要中肯、客观,恰如其分的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
作业:
(1)强化语言的得体性的训练,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加以延伸应用,理论联系实际。
(2)把课堂中说的能力延伸到课外,设计具体的场景,练习推销语言。
作业参考:(2)
第二步讨论问题在哪里;
第三步设置相应的场景消除歧义。
3.听深入:
“同学同泳,皮肉偶尔相碰,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一同生活在天地中间,一同呼吸着天地中间的空气。空气从这找个男人中的鼻孔里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淆乱乾坤,实比皮肉相碰还要坏。要彻底划清界限,不如在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带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鲁迅
第二步:放《本草纲目》周杰伦,谈谈听出了什么,对歌词的理解(流行音乐组先讲,传统音乐组补充)。
问题:《智斗》听的比较清楚,《本草纲目》无从谈起,为什么?
结论:《本草纲目》没听清楚,无从谈起,所以,听是说的前提,说是听的升华,导入新课。
二、说话
听话和说话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信息交流的主要手段,也是一门艺术,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对自己的学习、生活、将来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答案:
(1)-C-(2)-A-(3)
(3)语言得体性训练:
三个儿子
老父亲要归天了,三个儿子对父亲进行最后的告别。
大儿子先闯进来说:“爸,你不要伤心了,我用刨子把你的棺材刨的晶晶亮的,牧师的葬礼都不会比您的更神气。”
“滚出去!”老父亲说。
二儿子走进来对老父亲说:“爸,我已经尽我的力为您做好了墓室,使用了最好的青条石,教皇的墓穴都不会比您的更牢固。”
《听话与说话》教学设计
课题
听话与说话
教学
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听话与说话的重要性,掌握听说的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听话与说话的能力;
3.发展性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体味传统文化魅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教学
重点
1.掌握听话说话的基本原则
2.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学
难点
说话能力的训练
课时
安排
1课时
问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能举出实例吗?
参考:苏秦、张仪
结论:是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
口才训练
(1)当众讲话勇气训练:设想自己此时倒退了若干年,正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请你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讲一段故事。
要求:这个故事必须是6岁以下儿童能听懂、喜欢听的。不要以大人给小孩讲故事的口气讲,而要用小孩给小孩讲故事的口吻讲,切记此刻你不是成年人而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所有训练者都要以儿童心理去接受和评判这段故事。
“滚出去!”老父亲说。
三儿子悄悄走进来,对老父亲说:
“……”
抢答:如果你是三儿子,你会怎么讲?
(4)语言的应变性训练:
游戏:找一名同学老师提问:
老师:你打过群架吗?
同学:没有
老师:你吸过毒吗?
同学:没有
老师:你掏人钱包时,被抓过吗?
同学:……
抢答:……
分析参考:这问题属于狡诈提问,不管你回答是或否,都会落入圈套。
(2)语言连贯性训练:
请看下面三句话,你认为它们能连贯起来吗?请选让你满意的中转句。
(1)从斯塔尔教授那里,你能学到很多东西
(2)他的学生都对他的课如痴如醉。
(3)所以斯塔尔是个好教授。
中转句:
A.学生的评价,是授课质量的指示器。
B.因为斯塔尔是个好教授。
C.学到很多超出书本以外的、鲜活的知识。
D.因为斯塔尔教授是个很严谨的老师。
小朋友想了想:“我会先告诉坐在飞机上的人绑好安全带,然后我挂上我的降落伞跳出去。”
现场的观众大笑,也认为这个孩子是个自作聪明,不顾别人的家伙。
分组讨论孩子的行为,自由发挥!
讲完故事,重新认识孩子。
这时,林克莱特继续注视着这孩子,没想到,接着孩子的两行热泪夺眶而出,这才使得林克莱特发觉这孩子的悲悯之情是真实不虚的。
推销员:您看,这种电暖气是新产品,装在卫生间或厨房里,马上就不会那么冷了。
顾客:是不是费电太多?
推销员:三四百瓦吧,和录音机差不多,可能还不如录音机费电,因为您就冬天用嘛!
顾客:那还是不错的。
例:古希腊的一个诡辩学者向一名叫梅内德谟的哲学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是否已经停止打你的父亲了”。
答案分析:梅内德谟回答道:“我不存在是否已经停止打我父亲的问题,因为无论过去和现在,我都没有打过我的父亲。”这样,便使对方计划落了空。
小结:舌头、电脑、原子弹,被美国人称作20世纪成功的三大武器。今天我们通过大量的可操作性训练和例子让大家体会了听说的重要性,听和说的一般性技巧,相信大家已经有所认识了。
作为一名职校生我们在学历等硬件上不占优势,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努力在沟通、口才等软实力上提升自己吧。历史的时针已指向21世纪:21世纪被人称作亚洲的世纪,中国龙不再沉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你们这一代的光荣使命!
作业:
(1)请问下列称呼语有问题吗?如果有同学们可以改正它们吗?在生活当中你还听到过哪些不得体的称谓,搜集一下,并在周围的同学朋友家人当中加以纠正。
讨论:鲁迅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目的是什么,并列出这段话的逻辑提纲。
参考:嘲笑持“男女不能接触”观点的人;先驳斥“男女不能同泳”观点的荒谬,然后进行推论,举出人呼吸的例子,竟然要带防毒面具才能够解决,从而更加说明持此观点人的愚昧与无知。
(二)说话:
刘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
这一训练主要考察讲故事者能否将自己视为孩童,能否当众做出幼稚可笑而又充满自信的样子,用稚嫩的声音和语气讲话而不怕被人耻笑,从而提高当众讲话的心理承受能力。
这个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连贯性以及逻辑分析能力。
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在具体的情景当中体会语言的得体性。
在这个环节中,语言的连贯、得体和应变都可以得到训练,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有很好的提升。
A.那个女的B.老头C.你们公司D.我府上
E.你爸F.落后同学G.瞎子
(2)推销员小张在推销一中新型电暖气的时候,大谈过去没有它人们多不方便,现在买回去正好使用,可是最后顾客还是没有买。请看下面这段对话,分析不当之处。
推销员:您看,过去没有这种电暖气,浴室、卫生间一到冬天就冷的要命,现在买回去,特别实用,您考虑一下。
阅读本文,明白本课的目标任务,并抓住关键词,锻炼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强调阅读文本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抢答,各细节不限制统一答案,让学生自由发挥,最终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答案,培养学生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白听话的重要性,明确听话的原则,在听当中分析、探究、综合、归纳的能力。
你听到别人说话时,你真的听懂他说的意思吗?你懂吗?如果不懂,就请听别人说完吧,这就是“听的艺术”
阅读教材,找出听话的基本原则,听完整、听明白、听深入。
(一)分项练习、强化训练
1.听完整:
(讲述故事《我还要回来》)
美国知名主持人林克莱特;一天访问一名小朋友,问他说:“你长大后想要当什么呀?”
小朋友天真的回答:“恩…我要当飞机的驾驶员!”
林克莱特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太平洋上空所有引擎都熄火了,你会怎么办?”
于是林克莱特问他说:“为什么要这么做?”
小孩的答案透露出一个孩子真挚的想法:“我要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
2.听明白:
第一步展示句子
A、小吃店关门了(是打烊了或彻底不营业了)
B、你不要给我戴帽子(是戴真正的帽子或恭维)
C、连老王都打了(老王被打了或参与打架了)
D、学生家长都来了(一起来了或家长来了)
教学
方法
小组活动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课
前
准
备
1.准备《沙家浜》和《本草纲目》资料
2.把学生分成6个小组
3.教师和学生各自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安排
实施思路
一、导入
提问:同学们喜欢听京剧还是流行歌?
按回答情况将学生分成两组,可命名为“传统文化组”和“流行歌曲组”。
第一步:先放《沙家浜·智斗》,谈谈听出什么,对人物的理解(传统文化组先讲,流行音乐组补充)。
这个环节不设置统一答案,对孩子的行为老师不做评论,待故事讲完后,引导学生要注意听话要完整,同时明白孩子原来有一颗金子般的心!
这个环节旨在让学生听的时候要认真,听清楚、听明白。同时引导学生了解汉语的博大精深,明白听话要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去理解。
本环节一方面要学生掌握听话要听的尽量深入,听出弦外之意,言外之意。同时了解鲁迅语言的犀利、幽默、深刻。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