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2018年秋季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能力进阶+真题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
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 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能像 固体酒精一样直接点燃,被形象地称为“可燃冰”。
K12课件
20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三十年前
十年前
二十年前 K12课件
21
1.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 响
CO 有毒气体 碳元素 CO2 温室效应
(1)煤的燃烧 硫元素
四、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乙醇和氢气是两种清洁能源,其中氢气被认为是高 度清洁的燃料。它们是可再生能源。
1.乙醇(酒精) (1)化学式:C2H5OH
点燃
(2)燃烧反应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
(3)使用乙醇汽油的优点:
①节省石油资源。
②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③促进农业生产。
K12课件
②用完要关紧阀门、防止泄漏。
K12课件
罐装液化石油气 14
2.天然气
(1)成分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俗称沼气。
(2)性质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
甲烷是无色、无味的气 体,密度比空气小,难 溶于水。
想一想
我们应该如何收集甲烷?
向下排空气法和排水法K12课件
15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纯度)。
25
2.氢气
(1)化学式:H2
点燃
(2)燃烧方程式:2H2+O2===2H2O
实验室常用锌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氢气
Zn + H2SO4 == ZnSO4 + H2↑
实验室制取氢气K的12课简件 易装置
26
(3)使用氢气作为燃料的优点: 讨论
①燃烧热值高。 ②清洁无污染。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7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我们学过的化学反应 中,有哪些是发光放热
的呢?
实验与探究
在一支试管中加入一小匙干燥的生石灰(或几小块食品袋中 的干燥剂,主要成分CaO),再加入约2 mL水,观察现象,并用手 轻轻触碰试管外壁。
现象
生石灰逐渐膨胀,碎裂成粉末,产生大

量的白雾
手的感觉
感觉发烫
化学方程式
CaO+H2O===Ca(OH)2
RJ九(上) 教学课件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观察与思考
“不见炊烟起,但闻饭菜香。”现在很多地方的村民家用沼 气代替了柴草做饭,告别了传统的“烟熏火燎”。你知道沼 气的成分是什么吗?沼气是怎么产生的吗?
一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观察与思考
在化学反应中,是不是只有通过燃烧才能放出热量呢?
观察与思考
人类一直生活在空气清新、风景如画的美好世界里。可是工业 革命以后,人类突然发现,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天空不再那么湛 蓝,空气不再清新。请思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与讨论
使用燃料时,若燃料不能充分燃烧,易产生黑烟、CO等物质,使 燃料的利用率降低,浪费资源,污染空气,所以控制燃烧反应,使 燃料充分燃烧,对于节约能源非常重要。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燃烧时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观察与思考 可燃冰或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海底“可燃冰” 科学家在300~500米海洋深处发现一种冰 霜样的物质——可燃冰。可燃冰是甲烷水 合物(化学式CH4·8H2O),其外观像冰。一 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 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
观察与思考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
观察与思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一、教材分析本课题的内容是上一课题的延续,在学完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后,本课题从燃烧的化学反应本质入手,初步介绍燃料燃烧产生热量的原因,之后再介绍化石燃料的开发和利用,使学生能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燃料及能源的用途。

化石燃料是生活和生产中常用的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陌生。

所以,教材利用图片、讨论等形式,通过学生阅读、思考和交流来认识化石燃料的用途。

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燃料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课题结合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说明使用清洁燃料和开发新能源以及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同时,介绍为消除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所采取的措施,使学生从正面认识化学的作用,以积极的态度认识社会问题。

这一部分教材注重将化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体现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教材所选择的素材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适当引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进展等资料,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教学策略根据本课题的教学内容,化学知识的难度并大,而且燃料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更多的需要学生去感受和体验化石燃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所以在本课题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创设情境、实验感知、交流展示等教学环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情景素材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新知识,在与同学进行交流表达中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本节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三个任务活动来完成的,将新知识的学习以任务的形式呈现,避免了老师的单方面知识灌输,而是提供了较大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动脑、动手、动口,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讨论、分析,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学习,也有助于学生学会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培养学科思维的方法。

三、学法指导根据研究表明,学生通过自主体验、探究、总结出的知识,记忆是最牢固的。

[推荐学习]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

[推荐学习]2018-2019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

备课笔记第2课时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及能源的利用和开发[现象](1)无现象;植物叶片(或果皮)都变色。

(2)无现象;有气泡冒出,镁条或锌粒逐渐变小。

(3)无现象;有气泡冒出。

[讨论]比较上述实验,试说明酸雨对环境和人类等造成了哪些危害呢? [回答](1)酸雨引起河流、湖泊的水体酸化,严重影响水生动植物的生长。

(2)它能破坏土壤、植被、森林。

(3)酸雨对金属、油漆、皮革、纺织品及建筑材料都有腐蚀性。

备课笔记知识拓展:一般把pH(酸碱度)<5.6的雨水称为酸雨,酸雨包括雨、雪、雾、雹等降水过程。

要防治酸雨,最主要的是减少人为排放的污染物,人为排放的SO2主要来自含硫煤的燃烧,因此在煤的燃烧过程中,常采用排烟脱硫技术,回收二氧化硫。

[延伸]在街上吃火锅时,有的火锅下面燃烧的是一种外观类似于冰的一种物质,它真的是冰吗?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比较清洁的燃料。

要点提示:乙醇汽油是10%的乙醇和90%的汽油掺和而成的混合物。

由于乙醇中含碳量低且不含S、N等元素,因此,具有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少,节省石油资源,促进农业生产等优点。

[延伸]也可设计如下制取装置,如上图所示。

此装置的优点:使反应随时[讨论]组织学生交流讨论课本P145讨论题。

[提问]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化学反应提供的能量已不能满备课笔记特别提醒:在自然界中不存在大量的氢气,而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和贮存困难,因此氢气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使用。

知识拓展:为了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主要采取以下措施:a.改进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能充分燃烧。

b.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c.使用无铅汽油,禁止含铅物质排放。

d.加大检测尾气力度,禁止未达环保标准的汽车上路。

e.改用压缩天然气(CNG)或液化石油气(LPG)作燃料,以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f.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约石油能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源?
(2)如何提高燃料的利用率(使之充分燃烧)
⑴_____________和⑵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阅读课文P142-144)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3.怎样减少汽车尾气造成的污染?使用乙醇汽油有何优点?
过程与方法
运用思考、讨论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实验的方法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使用年限、及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合理利用开发能源、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树立环境保护意识。
2.树立辩证认识问题的意识,正面认识化学的作用。
教学重、
难点
1.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危害,合理开采和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了解煤和石油产品燃烧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
准备
实验材料:烧杯、蜡烛、铝片、火柴、白磷、红磷、盐酸、饱和的碳酸钠溶液、铁架台、坩埚钳、镊子等
教学
过程
一、知识链接:
1.复习燃烧的三个条件: 、 、 。
2.下列化学变化有何不同:(从反应条件、反应有无热量放出角度分析)
蜡烛燃烧、过氧化氢制氧、木炭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4.设计实验区分甲烷、氢气和一氧化碳。
板书
设计
第七单元:
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二:化石燃料的利用
一、三大化石燃料
1.煤和石油
2.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
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三: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2.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知识点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应用课题2 燃料和热量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放热反应:若化学反应发生后,导致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高,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举例:1 ;②;③;等等。

(2)吸热反应:若化学反应发生后,导致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则此反应为放热反应。

举例:。

二、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均为混合物,并且均为不可再生能源)(1)煤——“工业的粮食”◆煤中主要含碳元素。

◆煤燃烧排放的污染物:SO2、NO2、CO、烟尘等。

(SO2、NO2 导致酸雨)◆为了综合利用,将煤干馏(隔绝空气加强热)。

使煤分解为焦炭、煤焦油、煤气等有用的物质。

(干馏是化学变化!!!)(2)石油——“工业的血液”◆石油中主要含碳、氢元素。

◆汽车尾气中的污染物:CO、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

◆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可以将石油分馏,使石油中各成分分离。

(蒸馏、分馏是物理变化)◆由石油炼制的部分产品和主要用途:溶剂油、汽油、航空煤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沥青。

(3)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沼气)。

◆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

◆甲烷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甲烷的化学性质:可燃性,使用任何可燃性气体前,都要验纯度。

◆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CH4+2O2CO2+2H2O(甲烷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色火焰。

)◆在我国农村,使用沼气的好处如下:①可以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②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③提高肥效。

【补充介绍】可燃冰:科学家们在海底发现了大量可燃冰,它是一种甲烷水合物,是甲烷与水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

◆可燃冰的优点:能量高、热值大,是替代化石燃料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缺点:如果在开采中甲烷气体大量泄漏于大气中,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温室效应。

三、我们对待化石燃料的态度:合理开采、减少使用、综合利用。

四、燃料充分燃烧的意义:①使有限的能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放热多、节省能源);②降低环境污染的程度。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第一课时)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第一课时)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第一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术:一、明白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熟悉合理开采和节约利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二、了解化学反映中的能量转变,熟悉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进程与方式:运用试探、讨论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石燃料的形成、利用年限、对人类所起的重要作用的了解,使学生熟悉到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培育节约利用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独立试探、加工信息的能力。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法教学进程:[温习引入]:在上节的学习中,咱们明白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的历史,燃料与咱们的生活及进展有紧密的关系。

那么,燃烧所用的燃料有哪些呢?[提问学生]:你明白的燃料有哪些?[教师总结]:适才同窗们回答了很多自己熟悉的燃料,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燃料和能量。

[教学新课]:一、化石燃料[介绍]:煤、石油、天然气是现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

他们作为重要的能源在咱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煤和石油[活动探讨]:完成书P132活动形式:小组讨论,分组汇报。

部份问题需预先布置学生预备资料,在课堂上交流。

活动终止前需对相关问题总结归纳。

二、天然气天然气的要紧成份是甲烷CH4,咱们来做一做甲烷燃烧的实验[实验7-3]:教师演示后,学生描述现象,归纳填写在书上。

[讨论]:那个实验说明甲烷中含有哪些元素?[讲述]:在沼泽的底部常含有甲烷,因此甲烷也是沼气的要紧成份。

[学生阅读]:沼气的综合利用[讲解过渡]:化石燃料的特点是不可再生,总有一天会用完,这一天还很早,不用着急,对吗?[学生活动]:依照书P135的数据计算多青年后石油和天然气将被耗尽?[教师讲解]:不算不明白,一算吓一跳。

化石燃料用不了多久就耗完了,你有如何的计谋?[学生活动]:一、讨论解决能源危机的思路(节约现有能源,开发新能源)二、讨论提高燃料燃烧利用率的方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知识点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讲学)课标定位1、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

2、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3、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重要性。

4、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知识梳理知识在线知识点一、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主要指煤、石油、天然气,它们在地壳中的储藏量是有限的,都是不可再生资源。

燃料燃烧不充分,不但产生的热量少,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等物质,污染空气,燃烧时充入足够多的空气或者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化石燃料燃烧时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未来最理想的能源是氢能源,其他新能源还还有乙醇、太阳能、核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

1.煤和石油的比较(1)煤和石油都是复杂的混合物。

煤是古代植物遗体埋在地下经过长期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复杂化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以煤作燃料主要是利用煤与氧气反应所释放的热量。

(2)石油是古代海洋生物的遗骸埋在地下经长期复杂而形成的一种粘稠状的液体,它是由沸点不同的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

(3)为了使煤得到综合利用,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焦炭、煤焦油、焦炉煤气等多种产品,这就是煤的干馏。

其中,焦炭可以用于冶金工业(如炼钢、炼铁等);煤焦油可以用作化工原料;焦炉煤气的主要成分是及其他气体,可以用作燃料。

煤的干馏是一种化学变化。

(4)利用石油里各组分的沸点不同,把石油加热蒸发而分开,可以提炼出很多石油产品,这就是石油的分馏。

石油蒸馏后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各种溶剂、汽油、煤油、柴油、石蜡、沥青等。

石油的分馏是一种物理变化。

2.煤气和液化石油气的区别煤气作为生活燃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氢气等,而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和丁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单元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课时训练能力进阶1.(2017•大石桥市模拟)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2.(2017•番禺区二模)下列化学变化中吸收热量的是()A.高温煅烧石灰石制CO2 B.白磷在氧气中的燃烧C.镁和稀盐酸的反应 D.生石灰与水反应3.(2017•江西模拟)绿色交通工具是指在行驶中对环境不发生污染或污染程度很小的载客工具.下列交通工具的使用对环境污染最大的是()A. B. C. D.无轨电车柴油汽车天然气汽车氢气动力车4.(2017•广东模拟)酸雨、臭氧层破坏和温室效应是全球环境的三大热点问题.而造成温室效应加剧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大量排放.能够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方法之一是使用低碳燃料,以下燃料属于低碳燃料的是()A.煤 B.汽油 C.天然气 D.木柴5.(2017•河南模拟)化石燃料的不当使用给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下列哪项环境问题,不是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A.雾霾天气 B.白色污染C.酸雨D.温室效应增强6.(2017•张家港市模拟)下列有关生活、环境、能源、资源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加速石油、煤炭的开采,快速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B.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C.“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D.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7.(2017•东平县二模)据报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采用了液氧煤油发动机等新技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氧是助燃剂 B.煤油是燃料C.液氧是混合物D.煤油是有机物8.(2017•西岗区校级模拟)工业的不断发展逐步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1)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造成大气中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

(2)为了减少燃煤对空气的污染,我国的“西气东输”提供了优质燃料天然气,请写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能源与环保问题日趋严峻,我国正在实行购买电动汽车补贴政策,以电能为动力的汽车与以燃烧汽油为动力的汽车相比,从资源角度看优点是(写出一条)真题面对面1.【2017年天津市】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2.【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在南海神孤海域试采“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成功。

下列关于“可燃冰”说法正确的是A.“可燃冰”外形像冰,是天然气冷却后得到的固体B.“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C.通常状况下,天然气和水就能结合成D.“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3.【2017年四川省广安市】第47个世界地球日,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

下列做法不宜提倡的是()A.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B.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C.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D.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4.【2017年山东省枣庄市】通过创建卫生城市活动,枣庄市空气状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测得目前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仍是PM2.5,下列做法应该继续提倡的是()①保护青山绿水②就地焚烧秸秆③发展共享单车④减少燃煤使用⑤燃放烟花爆竹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⑤5.【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2017年5月,扬州市启动“公众看环保”活动。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乱排废水B.垃圾分类 C.节约用电 D.增加植被6.【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下列为“中国节能”标志的是()7.(2017•淮安)如图是我国《可再生资源法》倡导的碳资源的转化与循环利用示意图.下列做法与该图体现的理念不符的是()A.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B.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C.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D.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8.(2017•重庆)使用下列交通工具出行,环境污染最大的是()A.氢能源车B.共享单车 C.电动汽车D.柴油汽车910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主要是由甲烷(CH4)与水在高亚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物质,可燃烧,所以被称为“可燃冰”。

(1)CH4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

(2)已知在相同条件下,1米3CO和1米3CH4所含的分子数目相同,CO、CH4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CO+O22CO2;CH4+2O2CO2+2H2O。

据此分析,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CO和CH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_________。

(3)有专家指出,“从实现可燃冰试开采成功到大规模开采之路依然遥远,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下列证据中,支持专家观点的有________(可多选)。

A.可燃冰存在于低温与高压环境,稳定性较差。

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B.可燃冰是高效、资源量大的优质能源,开采可燃冰对我国能源生产有重要价值C.可燃冰埋藏在海面下600~2000米深,虽然存储总量很大,但分布较为分散,目前开采难度很大D.我国已实现可燃冰全流程试采核心技术的重大突破,形成了国际领先的新型试采工艺E.可燃冰与煤、石油等能源相比,是绿色清洁能源,具有良好的商业开发前景11.【2017年浙江省丽水市】(8分)2017年5月18日,国土资源部发布消息,在南海北部1266米深的神狐海域,中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成功。

查阅资料发现,古代低等生物遗骸大量沉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形成石油及天然气,海底的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固体物质即“可燃冰”。

“可燃冰”为甲烷的水合物,遇火即可燃烧且热值高,是一种环保、高效的新能源。

(1)若甲烷的水合物化学式为CH4•8H2O,它的相对分子量是160,则CH4•8H2O中CH4的质量分数为;(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固定的太阳能;(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性;(4)人类正面临常规能源枯竭的危机,下列有关能源的认识正确的是。

A.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B.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C.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能力进阶1.D2.A提示:A.高温煅烧石灰石,发生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属于吸热反应,故选项正确.B.磷在氧气中的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C.镁和稀盐酸的反应,放出热量,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D.生石灰与水反应的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故选项错误.3.B4.C提示:A、煤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还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引起酸雨;故错误;B、汽油的大量使用,增加了汽车尾气的排放,大量的CO、氮氧化合物污染大气,甚至会造成光化学烟雾;故错误;C、天燃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但比较清洁;故正确;D、木柴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烟尘,不是清洁燃料,故错误.5.B提示:A、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固体颗粒,形成雾霾天气;B、白色污染是指塑料方面的污染,不是化石燃料燃烧造成的;C、化石燃料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等气体有毒,污染大气,形成酸雨;D、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6.A提示:A、石油、煤炭燃烧会污染环境,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应合理使用,故选项说法错误.B、正常雨水的pH为5.6,pH<5.6的雨水称为酸雨,故选项说法正确.C、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主要是由CO2等气体引起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PM2.5专用口罩中使用了活性炭,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故选项说法正确.7.C提示:A、液氧具有助燃性,是助燃剂,故正确;B、煤油具有可燃性,是燃料,故正确;C、液氧是纯净物,故错误;D、煤油是含碳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8.(1)CO2酸雨;(2)CH4+2O2CO2+2H2O;(3)节省化石能源真题面对面1.C2.B提示:A .“可燃冰”外形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错误;B .“可燃冰”燃烧后几乎不产生残渣和废气,被誉为“绿色能源”,正确;C .“可燃冰”不是天然气和水结合成的,错误;D .“可燃冰”储量巨大,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

故选B 。

3.C提示:A .少开私家车多采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B .对废旧金属进行回收利用,即能保护环境,又能节约资源;C .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降低空气净化能力;常塑料袋等 ,会导致白色污染;D .开发和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核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

选C 4.A5.A提示:A 选项乱排污水会造成环境污染;B 选项垃圾分类有利于环境保护,垃圾回收利用;C 选项节约用电,有利环境保护,减轻空气污染;D 选项增加植被,有利于环境保护,减轻空气污染,涵养水源;故答案选择A6.B提示:A 选项为爆炸物标志;B 选项为中国节能标志;C 选项为禁止吸烟标志;D 选项为禁止带火种;故答案选择B7.C 提示:A .将秸秆加工转化为酒精燃料,既解决了环境问题,又解决了能源问题,不合题意;B .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尿素,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有效防治温室效应,不合题意;C .过度开采煤、石油作为燃料,既浪费资源与能源,又有造成环境的污染,符合题意;D .将石油精炼,制备合成材料,加以综合利用,不合题意.8.D9.B10.(1)3:1(2)CH 4(或甲烷)(3)AC提示:(1)CH 4中C 、H 元素的质量比=12:4=3:1;(2)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一氧化碳燃烧时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的个数比为2:1,甲烷分子与氧分子反应的个数比为1:2,故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燃烧1米3CO 和CH 4,消耗氧气较多的是甲烷;(3)A 、由资料“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可知大规模开采时,稍有不慎,海底沉积物会失去稳定,可能引发海底塌方,甚至导致海啸,正确;B 、与专家的观点无关,错误;C 、可燃冰开采困难,正确;D 、与专家的观点无关,错误;E 、与专家的观点无关,错误。

故选AC 。

11.(1)10% (2)光合作用 (3)方向 (4)ABC提示:(1)CH 4•8H 2O 中CH 4的质量分数为0012+4100160=10%;(2)可燃冰储存的巨大的化学能量终来自于古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3)可燃冰燃烧时把自己的热量释放出去,就不会再次自动聚集起来供人类重新利用,这说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4)A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可以节约能源,正确;B .积极寻找替代常规能源的新能源,正确;C .自然界的能量虽然守恒,但还是要节约能源,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