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14-2015学年高二语文同步练习:18.《话题:结构》(新人教版选修《外国小说欣赏》)]
上海市位育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

上海市位育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二下册位育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高二年级语文学科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6分)样式雷的屋顶与悬链线①从康熙到光绪二百余年间,江西人雷发达一家七代人因长期掌管样式房(清代承办内廷工程建筑的机构)而得名“样式雷”。
这个皇家建筑设计世家。
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辉煌的建筑,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建筑史料,因此得以入选《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其中有关皇宫屋顶规制的资料,不但详细说明了这类屋顶的建筑工艺,还特别指出,之所以必须做成规定的形状,是为了达到一种功能:在下雨时使雨水流得最快,并在离开屋檐之后能射得最远。
这种屋顶的形状就是在数学上称为“悬链线”的曲线。
②早在“样式雷”之前上百年,“悬链线”就已经在我国的桥梁建筑中出现过。
据明朝万历《新昌县志》所载,位于浙江省惆怅溪之上的迎仙桥就是具有近似于“悬链线”拱的古石拱桥。
“样式雷”实际上解决的是一个动力学问题,就是要寻找一种曲线,如果让一个小球沿着这条曲线滚落。
滚下来的小球将得到最大的速度,亦即所需的时间最短。
迎仙桥则是一个静力学问题。
两者均需要运用微积分方程来解决,而结果则殊途同归,都是“悬链线”。
当然,不管是“样式雷”还是迎仙桥的设计者。
他们都不知道“悬链线”这种数学曲线,更不会微积分。
他们的结果完全是从实践中反复摸索、总结出来的。
③在西方,“悬链线”的出现却与中国不同。
它是作为一个抽象的问题,由达.芬奇首先提出来的:一条两端固定、自然下垂的链子,其形状是什么?“悬链线”这个名称也是由此而来。
这是个类似于迎仙桥拱的静力学问题。
巧合的是,达.芬奇生活的年代也是明朝。
达.芬奇提出了问题,□没得出结论;曾经有人向集哲学家、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于一身的笛卡尔请教这个问题,□没能解决;直到牛顿和莱布尼兹发明了微积分,才使最终解决“悬链线”的问题成为可能。
在西方,大概直到20世纪60年代,“悬链线”才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悬链线”吊桥诞生了。
高二语文答案

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联考高二语文答案1 D (“就逐渐消亡了”文中无据)2 C (“最早……追溯”时间推断有误)3A(“致使……”强加因果)4 A 应为中原地区5 B6 A “衣服和被子”理解有误,应为“供应……需求”之意7(1)只有那些剩下的不重要的东西,才走水路运输,而且运送这些货物就像扔掉了一样,岷江的凶险和其不可预知性就像这样。
(得分点:“乃”“下于江”“然”“如此”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因此凡是朱公手下的门吏,就一起商量,找到了我欧阳修写了这篇文章来歌颂他的功绩。
(得分点:“凡”“相与”“属笔”“而属笔于修焉”(介宾结构后置句式)各一分,句意通顺1分)8. ①比拟(或借景抒情、寄情于景亦可)(1分),这雨使人添恨生愁,突出了江南水乡多云多雨这一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2分)。
②总领全篇,呼应下片,完整表达作者感情。
(2分)(如果答欲扬先抑,衬托江南水乡无论是淡妆浓抹,还是细雨浓云,总是秀美迷人,也可以给2分。
)9. ①对于江南水乡秀丽风光,作者是十分喜爱的。
(2分)②以鸿鹄高飞比喻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
表明作者胸怀大志,积极用世,希望能有所作为(2分)③但是却屡遭挫折,面对展翼搏击的万里征鸿,他发出了事业无成,青春老去、世无知音的感喟。
(2分)10. ①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2分)②(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且”字不影响得分)(2分)③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2分)11.(1)AE(答E给3分,A给2分,C给1分,C “也暗含了他们传宗接代的传统思想”依据不足;B“实际这都是小张的借口,他内心其实瞧不起他父母,他并不真想回去”错;D“从骨子里就没看得起张叔张婶”没有依据。
)(2)①突出了张叔张婶渴望见到孙子的心情。
(2分)②引出下面的故事情节。
(2分)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分)(3)①善良慈爱,疼爱儿子。
多次准备,盼望孩子回家;处处为儿子着想。
【步步高】(新课标)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 散文部分第二单元 新纪元同步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

【步步高】(新课标)2014-2015学年高中语文散文部分第二单元新纪元同步检测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项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发轫(rèn)鬼祟(suì)证券(juàn) 力能扛鼎(ɡānɡ)B.界限(xiàn) 谄媚(chǎn)标识(zhì) 自怨自艾(ài)C.契约(qiè) 蹂躏(róu)爪牙(zhǎo) 销声匿迹(nì)D.泥淖(nào) 血泊(pō)骁勇(xiāo) 差强人意(chā)答案 D解析A项“券”读quàn。
B项“艾”读yì。
C项“契”读q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掣肘渔船新纪元弱肉强食B.发轫谄媚冷不防万事具备C.坐阵服帖忘年交陈陈相因D.振撼屈枉煞风景匿迹销声答案 A解析B项,“万事具备”应为“万事俱备”;C项,“坐阵”应为“坐镇”;D项,“振撼”应为“震撼”。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本次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治渣土车违法行为的攻坚战,目标任务明确,成绩可圈可点,群众满意度较高,这就为继续开展整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艺术培训是提高孩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艺术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培训师资滥竽充数,让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
C.近期举办的“守法、维权”案例图片展,展示了社区居民“小事讲风格、大事讲法律”的维权实践,活动旨在引导人们走出片面强调息事宁人的维权误区。
D.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教师教学贫乏无味,有的教师却能左右逢源呢?原因之一就在于,作为教师你有一杯水,还是有一桶水,抑或有一条源源不断的溪流。
答案 B解析A项可圈可点:原指文章中有精妙的句子,值得欣赏,值得赞美。
现使用范围扩大,常用于文艺体育类的新闻报道,又进而扩大到其他领域,形容或称赞一切出色、精彩、值得称道的事物。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题具体参考答案

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题具体参考答案为什么要学语文?学习语文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二语文同步练习题具体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二语文同步练习答案1. A 【解析】A曲解文意。
2. B 【解析】B强加因果。
3. D 【解析】A强加因果。
“士为四民之首”的观念是文吏统治。
B缩小范围,以偏概全。
在第二段明确指出这些士能够被原谅“个中原因固不止一端”。
C说法绝对。
在第三段指出中国的贵族“并不是完全由血统决定”。
4、答案:B5、答案:A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分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
三甲称“同进士出身”。
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6、答案:B “一直没有就职”错,与原文不符。
7、答案:(1)北宋皇帝为嘉奖他们来投奔,将要让他们享受国家的俸禄,没有实行,于是他们在宋州的宋城定居下来。
(嘉,嘉奖;禄:使……享受俸禄; 状语后置1分;家,定居。
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自从契丹与中原结好,李德明全部占有黄河以南并臣服(北宋),北宋就致力于休兵养息政策,天下安宁。
中国——【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古义】中原地区”。
“河”,黄河。
“臣属”,臣服,称臣。
“务”,致力于。
“晏然”,安宁。
以上5点每点各1分。
8.答:(1)“猿啼”以声音来渲染凄清氛围;“客散暮江头”,“暮江头”点明时间地点;暮霭沉沉,朋友扬帆远去,营造了清冷凄切的送别环境。
(分析3分,效果2分)9.答:写法:以景结情,寓情于景。
(2分)好处:营造意境,含蓄蕴藉。
(2分)“青山万里一孤舟”用辽阔的万里青山与孤舟的对比写尽了裴郎中旅途的孤寂,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恋恋不舍的深情。
(情感2分)10略11.A 12.C 13.D 14.C 15.B16.(1)BC(A“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的态度”中“直接”不当;D“从始至终瞄准了”有误;E“一直以来奔跑的目的”有误)(2)①拒绝父亲的劝说,选择“奔跑”作为自己的“正途”,只是为了跟父亲争口气。
高二语文月考试题带答案-临海市杜桥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统练试题

杜桥中学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统练语文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生须知:1.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 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有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 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相应区域内,作图时可先使用2B铅笔,确定后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描黑,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每小题只有1个答案符合题意,多选、少选、错选皆不给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骸.骨(hái)强.逼(qiǎng)搭档.(dàng)步履蹒.跚(pán)B.尘芥.(jiè)脑髓.(suǐ)矿藏.(zàng)天理昭.彰(zhào)C.攻讦.(jié)慰藉.(jiè)蝙.蝠(biān)钻.木取火(zuàn)D.伺.候(sì)租赁.(lìn)寥廓.(guō)邯郸.学步(dān)2.下列句子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A.辟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得沧凉。
B.角落里的画架上绷着一副空白的画布,它在那儿静侯杰作的落笔,已有多年了。
C.凝神一看,貌似平静的海面却有海浪拍打着礁石,溅起几尺高的洁白晶莹的水花。
D.为有效控量、妨堵、治霾,天津实施无偿摇号与有偿竟价相结合的汽车限牌措施。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②在日常生活中,用话语交流信息、情感,从没像今天这样便捷。
③获得这么多发明专利后,他非但没有自满,更加用心钻研。
A.受用勾通而且B.受用沟通反而C.承受勾通反而D.承受沟通而且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冯小刚把影片中最重要的角色给了葛优,其他人成了举重若轻....的角色。
语文人教版高中必修42014~2015学年度(下)高二语文周练10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下)高二语文周练10试题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撷英/挟持腼腆/冠冕箪食壶浆/殚精竭虑B.殷富/喑哑骁勇/阻挠藏污纳垢/矿藏资源C.颤抖/战栗菲薄/悱恻味同嚼蜡/矫枉过正D.泥淖/悼念纤维/翩跹虚无缥缈/藐视一切3.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强调语文课程的“实用”或“教育”均无不当,但是,语文课程中“实用与教育”的畸轻畸重时有发生也是客观事实。
B.龙门才子王勃纷纷扬扬地一挥而就,然后飘然而去,而《滕王阁序》中的恢宏与华丽,从此天长地久地定格为一道千古文化风景。
C.居住是个大问题,在我国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买房造屋,对富贵人家来说都不是小事,对普通人家来说,就更不同凡响了。
D.石原慎太郎抛出购买钓鱼岛的计划,把中日两国民众最为敏感、最为关切的领土争端问题推到了空谷足音的危险境地。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我国首座自主建造、设计、开发的第六代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我国南海海域正式开钻,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B.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热心人士借助微博参与公益活动,将微力量汇聚起来,有效解决了众多的社会性问题和政策。
C.全新的形式、权威的导师、优秀的学员和热情的观众,让“中国好声音”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选秀节目,而是一场普及率极高的音乐盛会。
D.中国科学院最近研究发现,喜马拉雅山冰川退缩,湖泊的面积扩张,冰湖溃决危险性增大,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6. 下列各项书写错误最多的一项是(3分)()A.威慑报残守缺与时具进白璧微瑕B.辩证斑博陆离刮垢磨光不加思索C.沉缅消声匿迹时过景迁渊远流长D.寒暄至高无尚原形必露气势凶凶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一番讨价还价,签订合同的时候对方终于作出了让步,最终价格定在4500元,比原先的一万多元少了一倍还多。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二高中语文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词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绯红fēi 纤绳xiān 诅咒zǔ 翩然而去piānB.簇新cù骸骨hái 淤滩yū 远离尘嚣xiāoC.干瘪biē 颓垣yuán 脸颊jiá熠熠生辉yìD.罡风ɡānɡ报酬chóu 载负zǎi 擎一把火qínɡ2.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正确的词语的一项是①当我们踏上玲珑的小桥,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就象忧伤的奏鸣曲中那结尾的,令人难忘的三声中部,招来了那么多的__,那么多的回忆。
②大自然的季节的__,促使着新生事物的成长。
③这是乡村婚嫁的季节,时不时有一阵小提琴传到这里,飘到金黄的树冠下,飘到__的草坪上。
A.思索变换安静B.思索变幻寂静C.思绪变幻安静D.思绪变换寂静3.下列句子编为四组,排序最合理的一组是①细雨如烟,桥上不时有人打着雨伞走过。
②生平到过不少有名的风景区,但在我的脑子里的印象最深的还是我家乡门前的小溪。
③对岸的红棉树开花了,燕子在雨中飞来飞去,还有一阵一阵的风,吹来了断续的残笛……④春天,春水涨满,桥的两孔像是一对微笑的眼睛。
A.②①④③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④③①②4.下列各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春天,乘着温湿的微风探首窗前问讯我的健康情况了。
“谢谢你,可爱的春天”,我说。
B.然而,这里最美的是冬天。
看吧:四野茫茫,白雪覆盖的房舍安然入梦。
C.有人称普希金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也有人把阿赫玛托娃比作俄罗斯诗歌的月亮。
D.于是,我们开始理解那个客死远方巴黎的人的深沉的郁闷:久别经年,他只能依稀记得“国内唱的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上,韩国的现代汽车公司已成功地跻身最受欢迎的外国品牌。
B.我国第一份《国家风险分析报告》将于11月中旬对外发布,这意味着出口企业将可以获得全球近60多个国家的风险状况分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全册同步练习与单元测试(附解析共30套)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1荷塘月色(1)(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荷塘月色(2)(含解析)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3故都的秋(1)(含解析)…… ……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5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练习26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2)(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1第1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2018年秋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二同步检测2第2单元综合检测(含解析)…… …… 第一单元综合检测 (测试用时:100分钟;测试分数:100分) 第Ⅰ卷阅读题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2分)导学号 30994225 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
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
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
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
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
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
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
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
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话题:结构》一课一练一、基础知识1、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但无论如何总拿不稳枪,更何况德国人和母牛靠得那么近,他哪里敢扣动板机。
难道就这样让他牵走吗?B、虽然兔子不时的变幻姿势,但是总离不开准星。
朱阿总觉得有人在拉他背心的下摆。
一看,是个梳着辫子、满脸雀斑的小姑娘。
C、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xīng)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缭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
D、《半张纸》其实也有一点意识流的味道,它的客观时间是瞥(piē)见一张记录电话的纸片的前后几分钟,而实际上通过人物的意识流活动,把两年甚至更长的生活都概括进去。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三鹿奶粉事件中,一些不法原奶经营者通过添加三聚氰胺提高食品中的蛋白质测试含量的失信行为,诱发..了整个奶粉行业诚信机制的轰然倒塌。
B、对于刘翔退赛的原因,有些人妄加揣测,大肆渲染....;其实,我们更应该以一颗平常心事看待这件事情,对刘翔多一些理解和宽容。
C、 2008年8月8日晚,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内灯火阑珊....,一片辉煌,人们期盼已久的开幕式即将拉开帷幕D、国庆长假期间,凡在本公司购买商品满1000元者,本公司将惠赠..价值100元的礼品券。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与傅雷夫妇素昧平生的女子江小燕为傅雷夫妇保存骨灰,“鸣冤叫屈”,被打成“反革命”,曾十几年过着“宵衣旰食....”的悲惨生括”。
B、李白在《拟古》中喊出了两句石破天惊....的话:“日月终销毁,天地同枯槁。
”他认为无论人生还是宇宙都有一个悲剧的结局。
C、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优雅的音乐和良好的服务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D、“书山有路勤为径”,在知识爆炸的今天,我们更要努力攀登书山,而不能高山仰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著名清代诗人袁枚来岳麓山游赏,据唐人杜牧《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将“爱枫亭”之名改成了“爱晚亭”。
B、新的环境伦理则在更理性的层面上告诉人们,乡土野草是值得尊重和爱惜的,它们对于人类和非人类的价值绝不亚于红皮书上的一类或二类保护植物。
C、今年9月10日起,又一批方便民众、还政于民特色的行政法规开始实施,得到了众多媒体的一致好评。
D、开篇就写忧国忧民者,敢称自己是“中国的托尔斯泰”;下笔爱写个现代诗的,则欣然以“东方泰戈尔”自居:这些初出茅庐的青年作者可真是大言不惭啊!5.关于结构这一话题的相关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结构是一个“容器”,能够把生活这条大河中的水舀起一瓢来,让它在一个有限的空间之内展示其丰富的姿态。
但是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短,需要这么一个好的“容器”,而长篇小说,由于篇幅长,就不需要这个“容器”。
B、小说结构可以依赖情节的力量而构成,也可以通过情节的勾连、材料的组织等来构成。
《牲畜林》就是通过在情节上设置危机,使小说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节奏中获得了结构的力量。
C、采用层层推进结构的小说,线路较为清晰,并且有规律性的频率。
而作者为了保持这种线性结构,常常故意使用“延迟”手法,竭力给故事、人物、心理的进展设置障碍,一环扣一环,实现小说的张力。
不过这样容易使读者觉得希望破灭,影响阅读的兴趣。
D、以人物的心灵乃至小说叙述者的心灵作为中心的结构,是只有西方现代小说才使用的结构。
在这样的结构中,小说家也应该像构思故事或构思人物那样,在脑海中或纸上画出一条明晰的线索。
6.、下面对课文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以朱阿和德国兵为线索写了他们所经历的事情,而其他德国兵的扫荡和其他农民在牲畜林里的其他事情则没有写,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这就是留白。
B、小说的结构之一就是对情节的取舍。
《牲畜林》中作者只选取了一条线索上的内容,由这些内容,我们就可以看到了当时德国法西斯的其他情况。
这就是“一叶知秋”。
C、《牲畜林》在选中了主要情节后,是按线型模式推进的。
线型模式主要又有顺叙和倒叙,当然这其中会常有些插叙或补叙。
《牲畜林》是按顺叙安排故事的,在开头部分有一点对“朱阿”的介绍文字,则属于“插叙”。
D、作者采用“延迟法”来给情节的发展设置障碍,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朱阿迟迟不敢开枪,让人感觉到消灭敌人的不容易,从而深化了主题。
7.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短句,做到既保留全部信息,又要语言简明连贯,可适当添加、改动个别词语。
我最喜欢那张画的是中午的太阳下有一个独眼样的黑洞洞的窗,从屋顶上往下裂开一条大缝像在那里笑的房子的叫做《破屋》的风景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诗歌赏析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台湾)琦君锦书万里凭谁寄?过尽飞鸿矣。
柔肠已断泪难收,总为相思不上最高楼。
梦中应识归来路,梦也了无据。
十年往事已模糊,转悔今朝兮薄不如无。
【琦君】(1918—2006),台湾女作家。
浙江永嘉人。
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中文系,师从词学家夏承焘。
1949年赴台湾,任台湾中国文化学院、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
8.这首词的上阕表现了怎样的情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简要分析这首词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题阅读下文,完成10~12题。
在一间渔家的小屋里,渔妇冉娜在灯前织补一张旧帆。
屋外,风在呼啸,轰鸣的海浪冲击着岸崖,溅起阵阵浪花……海上正起着风暴,外面又黑又冷。
但在这间渔家的小屋里,却暖和而舒适。
土铺的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炉子里还燃着余烬,搁板上的碗碟被映得闪闪发光。
在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大海风暴的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打鱼的丈夫一早就驾着船出海了,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听着海浪的轰鸣和风的呼啸,冉娜真感到害怕。
老旧的木钟嘶哑地敲过了十点,十一点……丈夫仍然没有回来。
丈夫是不顾惜自己的,冒着寒冷和风暴还去打鱼。
她自己也是从早到晚地干活。
可结果呢,不过是勉勉强强地维持生活。
孩子们仍旧没有鞋穿,无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
吃的也不是白面包——黑麦面包够吃就不错了,下饭的菜也只有鱼。
“不过,感谢上帝,孩子们倒都健康,没有什么可抱怨的。
”冉娜想着,又倾听起风暴声来。
“他现在在哪儿呢?保佑他吧,上帝啊,发发慈悲吧!”她一边说一边划着十字。
睡觉还早。
冉娜站起来,往头上披了一条厚围巾,点上提灯就到外面去了。
她想看看大海是不是平静些了,天是不是快亮了,灯塔上的灯还亮着吗,能看见丈夫的渔船吗?可是,海面上什么也看不见。
风掀起了她的头巾,卷着被刮断的什么东西拍打着邻居小屋的门。
于是冉娜想起来,打今天傍晚起她就想去看看生病的女邻居。
“没人照顾她啊!”冉娜想,接着便去敲门。
听了听,没人回答。
“寡妇的日子困难啊!”冉娜站在门前想,“虽然孩子不算多.两个,可是什么事都只有她一个人操心。
何况又病着!唉,寡妇的日子困难啊!进去看看吧!”冉娜一次又一次地敲门,还是没人回答。
“喂,大嫂子!”冉娜喊了一声,心想,别是出了什么事吧,便推开了房门。
破屋子又潮又冷。
冉娜把灯举起来,想看看病人在哪儿。
头一眼就看见一张床,正对着房门,女邻居静静地,一动不动地仰面躺在床上——只有死了的人才是这个样子。
冉娜把灯举得更近一些。
不错,就是她。
头往后仰着,那冰冷、发青的脸上呈现着死亡的安静。
就在离死了的母亲不远的地方,睡着两个卷发、胖脸蛋的孩子,他们盖着一件破衣服,蜷曲着身子,两个淡黄色的头紧紧靠在一起。
显然,母亲在临死前,还来得及用旧头巾裹住孩子们的脚,又把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盖上。
孩子们睡得又甜又香,呼吸均匀而平静。
冉娜抱起睡着孩子们的小摇篮,用头巾围上,带回了家里。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
她自己也不知道是怎样把孩子带回家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知道,她不可能不这样做。
回到家,她把熟睡的孩子放在床上,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急忙把帐子撂下来。
她很激动,脸都变白了,好像做了什么亏心事似的。
“丈夫会说什么呢?”她独自默默地想,“自己五个孩子了,闹着玩的吗?……他会揍我一顿的。
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
他会这样?不会!嗳,这样倒更好!……上帝啊,我干吗做这件事呢?……现在,我怎么当面对他说呢?……”冉娜沉思着,久久地默坐在床前。
突然屋门大开,一股清新的海风冲进屋里。
“冉娜,我回来了!”一个身材高大、面孔黝黑的渔夫,身后拖着一张湿漉漉的撕破了的渔网,边说边进了屋。
“啊,是你!”冉娜说了一句话就停住了,不敢抬头看丈夫。
“瞧这一个晚上,真可怕!”“是啊,天气真坏!鱼打得怎样?”“糟透了,简直糟透了!什么也没打着,还把网给撕破了。
嗨,真倒霉!告诉你说,像这样的夜晚我大概从来没有碰上过。
还打鱼呢,活着回来就谢天谢地了!……天气真够呛,可有什么办法呢!”夫妇俩都不做声了。
“你知道吗,”冉娜说,“女邻居西蒙死了。
”“是吗?”“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死的,可能昨天就死了。
唉,死得真痛苦。
一定放心不下孩子,不知心里多难受啊!两个孩子,都还是小不点儿,一个还不会说话,一个刚会爬……”冉娜不做声了。
渔夫皱起了眉头,神情变得认真而忧虑。
“嗯,是个问题!”渔夫说着搔了搔后脑勺。
“你看怎么办?我看抱过来吧,要不然孩子醒来看到死去的母亲会是什么情景?对,就这样,想个法子抱过来!快点去呀!”可是,冉娜一动也不动。
“你怎么,不愿意吗?你怎么啦,冉娜?”“他们已经在这儿了!”冉娜说着掀开了帐子。
10.简要分析小说主人公冉娜的形象。
(7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自然环境的描写在这篇小说中起着怎样的作用?请作具体分析。
(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结合你对小说的理解,探究作者以“穷人”作为小说题目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