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

课题: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主备人:马树国审核: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配平2.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化学反应方程式3.能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能独立分析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学重难点1.重点:(1)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2.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过程集体备课补充栏一、课前预习检测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为什么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又能反映质量守恒这一特点呢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并检验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讨论:(1)该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2)用文字表达式表示此化学反应。
引导学生在文字表达式的基础上,用化学式表示该化学反应并把箭头改成等号,称之为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概念: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C+02======CO2三、师生互动,导学达标[活动与探究]组织学生讨论:(1)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守哪些原则?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①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是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具体书写步骤是怎样的?书写步骤:①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注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并标明“↑”、“↓”。
(说明“△”、“↑”、“↓”等符号表示的意义。
)[教师活动] 以“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为例,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讲清书写原则及配平方法。
[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配平、讨论分析出现的错误及注意事项。
①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的配平?②用最小公倍数配平法的步骤。
·③为什么说质量守恒定律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理论基础?3.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和读法[教师活动] 讲解C+O2=====CO2的含义:(1)(2)(3)[学生活动] 学生练习,相邻座位同学相互练习读法。
初中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定量研究化学反应
1.木炭燃烧成灰烬,质量如何变化?
2.小树苗长成参天大树,质量如何变化?
【活动一】推测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关系
【交流、研讨】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分解了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与生成的水和氧气的质量具有什么关系呢?
1.观察下图,你同意下图两位同学中哪一位的观点?
甲:过氧化氢分解了,分子变了,质量当然也就变了!
乙:质量怎么会变呢?在化学反应中,分子虽然变了,但是原子没有改变,质量应该不变吧?
2.小丽同学用如下3个图示表示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
你认为哪个图示是正确的?为什么?。
初中化学《定量研究化学反应》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2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涵义。 4. 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循的原则;会用化学方程式正确表达一 些重要的化学反应。 5. 懂得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学会利用化学 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掌握解题步骤和格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 法。 2.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 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3 从化工生产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 物之间的质量关系的分析,运用数学计算方法处理相关物质之间量的 问题,培养学科间交融的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产生学习的成功 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2.通过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学习,形成尊重客观事实的科学态度。 3. 认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关系以及他在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意义。
变化的关系,这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新课程所倡导的。
问题三:讨论交流“由此你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关系得到了 哪些结论?” 学生可能有三种猜想:①化学反应后总质量变小;②化学反应后总质 量变大;③化学反应后总质量保持不变。“确实如此吗?”进入第二活 动 活动二:实验探究,引导发现 ①确定探究内容 为了减少探究的盲目性,先引导学生确定探究内容。 探究实验一:稀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探究实验二: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变化情况 ②设计实验方案 由于学生对这两个探究实验的化学反应原理都不了解,因而首先讲解 其原理。然后向学生提供以下实验仪器和药品,让学生自主选择,分 组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③分组实验、分析讨论 实验仪器和药品: 探究实验一:天平、250mL 锥形瓶、250mL 烧杯、镊子、气球、石 灰石、稀盐酸 学生对探究实验一设计的方案可能主要有两种类型:主要区别在于反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二中集团初级中学臧志颖一、课题的提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都有新物质产生,为了从量的方面认识和研究化学变化,让学生体验有关物质间的质量关系及应用,本案例循着科学家探究事物的思维方式对物质变化定量研究进行设计并作实验探究。
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产生学习的成功体验,享受学习、享受科学。
二、探究活动火柴燃烧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连灰烬都没有留下,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配三幅对应的卡通画,以增加问题的气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按下面的步骤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吧1.提出假设(或猜想)(1)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2)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
2.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或猜想)情景实验:把盛有蜡烛的烧杯放在天平托盘上,调节天平平衡后,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燃烧时天平指针的变化,学生猜想中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的现象发生了,挑起学生认知的矛盾冲突从而迸发出实验探究的动力。
探究实验:(1)方案一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投影几种可能的实验装置图,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最佳解决问题的方案。
)(2)方案二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3)方案三镁在空气中点燃的反应实验包括了三类反应:反应前后有质量减少的、有质量不变的、有质量增加的,设计多种类型的反应,其目的是让学生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
3.实验探究活动分四人小组进行实验探究。
指定三个小组各探究一个实验方案,其他各组选做一个,实验前,小组内讨论方案的实验步骤后,进行实验。
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记录实验现象。
填写实验报告,实验后小组内交流讨论猜想其他方案可能的实验现象。
实验报告交流共享:学生描述实验现象,比较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的关系。
组间交流、倾听、反驳、争论,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很高。
方案一的议论焦点:石灰石和盐酸反应,有的学生没有事先没有称量盐酸的质量,滴加盐酸反应后,结果无法比较;有的组使用长颈漏斗液封,发现与猜想有偏差,讨论后,提出了多种可能性等等。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第2节(3)方程式2

通电
三、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理论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即在化学反应 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配平方法: a、观察法: 分析物质的化学式 点燃 练习: Fe+ O2 Fe3O4
H2+ O2
点燃
H2O
B、最小公倍数法
4 Al+3 O2 2Al2O3
(先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确定最小公 倍数,依次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 练习: P+ O2 P2O5 HgO Hg+ O2 KClO3 KCl+ O2 尝试一下
加热 X Fe+ Y H2O
你做对了吗?
1.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的石蕊试掖 2、碳酸分解 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5、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6、铜绿受热分解 7、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
巩固提高:
1、在A+B=C+D反应中,5gA和 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则 生成的D的质量为( C ) A.5g B.3g C.6g D.4g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Cl2+H2O === HCl +HClO
H2O2
MnO2
H2O+ O2
C、奇数配偶法
2 H2O2
MnO2
2 H2O+ O2
技巧:一找元素见面多,二将奇数配成偶。 练习 2 C2H2 + 5 O2
点燃
4C O2 + 2 H2O
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是最简整数比
C、奇数配偶法
(先找出出现次数最多的原子,再在出现次数 最多的那种物质的化学式前配“2”,最后依次 交叉配平其它元素的原子)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据此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认识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依据,理解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的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寒验、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原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运算。
【课时安排】3课时【教与学互动设计】***** 第1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想一想大家知不知道第—个使用天平的化学家是谁?讲解拉瓦锡是法国著名化学家,早在1774年就通过实验用天平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
想一想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质量总和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的关系是怎样的?猜想相等(大多数学生),增大、减少(少数学生)讲解这节课我们就沿着拉瓦锡的足迹进行实验探究。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实验探究交流设计方案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密闭体系)方案二碳酸钙与盐酸溶液反应(密闭体系)方案三碱式碳酸铜加热(敞开体系)方案四白磷在空气中麟(密闭体系)评价设计方案同学们的设计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进行实验。
实施实验依照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测定的实验数据。
[点拨] 指导学生分组实验,检查纠正学生实验操作中的问题,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实事求是地填写实验记录。
讨论交流方案一、二、四的结论是一致的,方案三的结论不同。
[点拨] 如果方案二也是敞开体素;辈论尝和一、四一致吗?如何使方案四的体系密闭?实验探究改进后的方案三。
学生小结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
教师小结实际上同学们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与科学家通过无数的化学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这就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之一——质量守恒定律。
投影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九年级化学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2)

5.从第一组中选择适当的词语的序号填入第二 组的空格中: 第一组:(1)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2)木炭可以 燃烧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 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4)水加热变成 水蒸气 (5)木炭是灰黑色固体 第二组:①属于物理性质 (5) ; (2) ②属于化学性质 ; (4) ③属于物理变化 ; (1) ④属于化学变化 ; (3) ⑤属于化学现象 。
/ 配资门户
处扔啊/再说咯/就算是您别睡觉、别歇息/爷今天晚上过来咯/您让爷睡哪儿啊?/月影别提他还好/壹提他/立即点燃咯水清の满腔怒火/当即就像炸响咯壹各弹药库壹般:/爷睡在哪儿关我啥啊事情/爷爱睡哪儿就睡哪儿//至此月影才 算是恍然大悟/昨天晚上她之所以挨咯水清那壹通别分青红皂白の训斥/以及今天早上突然吩咐将里间屋の所有东西包括床/全部统统扔掉/那壹切の壹切/全是因为王爷/壹定是昨天晚上王爷来咯之后/没什么见有水清/于是没什么留下 来/去咯别の主子の院子/将她家仆役气着咯/对于那各结果/月影虽然也很是替水清抱别平/别过心中也有些许の安慰/毕竟她家仆役如此在意王爷の行踪是壹件大好事/总比以前对他漠别关心要强多咯/再说咯/王爷又别是只有她家仆役 壹各诸人/虽然月影也格外盼望着他只专宠水清/对别の诸人连看都别看壹眼才好/可是别要说王爷是天皇贵胄/就算是普通の大户人家/但凡是有妻有妾の男人/怎么可能娶壹堆妻妾/而只专宠壹人呢?第壹卷//第1124章/常情月影虽然 只是壹各丫环/但是在王府里当差那么多年/她自己在别断地成长/她の人生观、世界观也在别断地修正、变化/在月影看来/整各王府里有那么多の主子/她家仆役就算是千好万好/也别可能永远只她壹各人与王爷过二人世界/那是客观 规律、人之常情/水清以前别也是壹直那么教导她月影の吗?怎么壹到自己真正遇到那种事情の时候就全都忘记咯呢?再说咯/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第2节(2)化学方程1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1)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2) 水 通电 (3)H2O 通电
通电 通电
氢气+氧气 H2+ O2
+
2H2 + O2
(4)2H2O
二、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
2H2O
通电
2H2 + O2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 式子叫化学方程式
通电 点燃
MgO2 ( 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
(没有配平)
(2) H2O
H2↑+ O2↑
点燃
(3) 3Fe+2O
2
Fe3O4 (不应该标生成物的状态)
(4) 2KMnO4
Δ
K2MnO4+ MnO2+ O2
(未标明气体的状态)
你做对了吗?
1.氧化汞(HgO)受热分解 产生汞和氧气 2HgO Δ 2Hg + O2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 2 H2O2
MnO2
2 H2O + O2
3.高锰酸钾受热分解 2 KMnO4
Δ
K2MnO4 + MnO2 + O2
知识巩固:
1、在A+B=C+D反应中,5gA和 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则 生成的D的质量为( C ) A.5g B.3g C.6g D.4g
2、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 的化学式为 ( B ) A.X2Y3 B.XY3 C.X2Y6 D.X2Y4 3、在2H2+O2=2H2O的反应中,4g 氢气和40g氧气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是( B ) A.44g B.36g C.40g D.4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2
第4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3时)
【学习目标】1会根据提供的信息书写陌生反应的方程式;
2掌握: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习重点、难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各物质的质量比。
【学习过程】
一、知识准备
1写出下列氧化物的化学式,并计算其相对分子质量:
⑴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 ⑵氧化镁、________
⑶四氧化三铁、__________ _⑷双氧水、________
⑸五氧化二磷、__________ ⑹氧化铜、_________
⑺一氧化碳、__________ ⑻水、_______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共同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相对分子质量为。
3.配平化学方程式指的是在式子的左右两边的前面,配上适当的,
使得式子左右两边的各元素相等。
配平的理论依据是。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Al+2→A123 (2)Fe+2 → Fe34
(3)u2(H)23 ──→u+2+H2
(4)Fe23+───→Fe+2
二、思考与交流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检验二氧化碳
(2)高温煅烧石灰石,生成两种氧化物
(3)用H2做“零污染汽车”的燃料
(4)灯泡里放极少量的磷延长白炽灯泡的使用寿命
() 我国发射神舟飞船所用的长征捆绑式火箭,是用偏二甲肼(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4)作为液体燃料。
偏二甲肼在四氧化二氮中充分燃烧,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两种氧化物并放出能量。
2.金属钛及钛的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重要的金属材料,地壳中的钛矿石主要是金红石(Ti2),Ti2中钛的化合价是________。
目前工业上制取钛的方法是:第一步,在高温时,将金红石、炭粉混合并通入氯气(l2)制得Ti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第二步,在氩气的环境中,用过量的金属镁在加热条下与Til4反应制得金属钛(氩气不参加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__ _____。
3阅读P100页“联想与启示”,并完成相应的空格
4写出在空气中灼烧铜的反应方程式,并求出这个反应中,铜、氧气、
氧化铜的质量比
三、总结与反思
1根据提供的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2如何根据方程式求算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四、达标检测
1镁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点燃后它既能在氮气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已知镁在氮气中燃烧,化合成一种物质,其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价;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种金属氧化物.试写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甲醇汽油可以减少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
某化工厂以甲烷为原料合成甲醇(H3H),并将多余的氢气用于合成氨。
请书写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甲烷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下制得、H2 ;
②、H2在一定条下制甲醇;
③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下,氮气和氢气合成氨。
3完成下列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求出有关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H-1,-12,-16,l-3,-39,a-40,n-)。
⑴加热高锰酸钾⑵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
五、后训练
1 l2是新一代饮用水的消毒剂,可以用代替l2进行自水的消毒。
请回答下列问题:(1)l2的名称为。
(2)制取l2的反应过程示意图如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美国化学家西博格说:化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
(1)为减少“温室效应”带的负面影响,法国化学家Paul Sabatier提出2合成甲烷反应。
该反应使2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H4和H2,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温度超过374℃、压强超过221Pa下的水就是超临界水。
用超临界水、空气氧化处理聚氯乙烯(2H3l)n的反应中,生成两种无污染的氧化物、___________(写化学式)和Hl。
3 下图是工业上制备氢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的原子。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能表示氢分子的是“ ”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该反应中共涉及两种单质和三种化合物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 :1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
4.已知A、E、F是单质,B、、D是化合物,它们分别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者几种组成。
其中B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D物质很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B和,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如右图所示。
(1)则A、E的化学式为
A ,E 。
(2)请你写出以下变化的化学方程式:A+F→ ;
D→B+ 。
《同步导学》第3时
六、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