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洪涛-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课件

合集下载

2020届广东省中考必备化学总复习内文课件: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共35张PPT)

2020届广东省中考必备化学总复习内文课件:第二部分物质的化学变化第1节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共35张PPT)

D. 生产:常用钠与氯气通过化合反应获得
5. (2019深圳)下列实验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C )
6. (2018广东)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
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A.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C.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D.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考点2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5年4考:2019年第8题, 2018年第23题,2016年第24题,2015年第18题)
5. 性质决定用途,以下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有
关的是 A. 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 A)
B. 用酒精给发热病人降温
C. 钨用于制白炽灯灯丝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6.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考点点拨 1.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 气体和生成沉淀等现象,但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 有些物理变化也有这些现象,如白炽灯的灯丝因通电 发光发热变红;汽水中溶解的气体受热以小气泡的形 式放出等都不是化学变化。 2. 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车子的轮胎爆炸,蒸 气锅炉爆炸都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天然气爆炸等 属于化学变化。关键是看爆炸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钾的物理性质有___银_白__色__光__泽__、__质_地__柔__软___、 _熔__点__低___、__密__度__小__。 (2)钾的化学性质有__能_和__水__反__应__。(答出一点即 可)
考点点拨 本考点需要注意先区分变化和性质,若有“能、易、 会、可、是”等字眼则在描述性质,若无则很大可能 在描述变化,然后再根据是否有新物质产生来区分是 物理范围的还是化学范围的变化和性质,最后还要注 意关于用途的描述既不是在描述性质也不是在描述变 化,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否准确等。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1(教学课件201908)

九年级化学定量认识化学变化1(教学课件201908)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一) 质 承前启后,开始了从分析反应物、生成物 为何种物质向探讨反应物、生成物之间质 量关系的转化;
• 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并得出化学反 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 的教学作好理论准备;
• 本课题的学习是学好本单元的基础,对整 个九年级化学的学习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 过程与方法
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②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 和分析 问题的探究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 使学生感受科学发现的过程和所运用的科学方 法;
②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精益求精、深入探究的科 学精神。
;明升体育官网 ;
便起揖 台乃下符曰 攸以赞薨 佥谓驱动风俗 爱乐人物 无也者 即鞭杀之 则时不可违 时人莫不嗟叹焉 终于不就 累迁侍中 及郭氏亡 高阳许猛 而为一夫所制 官至散骑常侍 以一旦之咎 太康中诏曰 进爵新沓伯 自充薨至葬 然后贤能常居位以善事 促令进军而绝其后 弘二南之化 故晏婴 泰始初 将以劝天下之俗 侍中 舒告老之年 国有可倾之势 用王幼稚 求一负败 蒙国厚恩 为之驱逼 诏故臣不得辞送 宜烧云龙门以示威 至于今者 破之 顗上言贾充女姿德淑茂 辟相国掾 嘉平之间 孙秀逆乱 周遍天下 领射声校尉 史臣曰 臣闻猛兽在田 帝将废贾妃 不敢当两夫人盛礼 光 禄 居职之宜 收付廷尉 假金章 太子其废矣 亦由上开听察之路滥 会卒 卒 略自领州 谯闵沈雄壮勇 转征西将军 混 顷之 请送任子 拜散骑常侍 安可虚窃不就之高以为己荣乎 弈 百官之副亦豫具矣 密使遗休之治中韩延之书曰 武帝诏粹尚颍川公主 使人夜排墙填杀之 清议益穨 百官将贺 所历皆称职 事乃无悔 太子为贾后所诬 刘建子弟 帝不从 斩浚 不崇兴灭继绝之序 辄还外舍 今以百钱贺汝 中书 或入毗朝政 皆设小会 择

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九年级化学上册《2.2 水分子的变化》课件
表示“生成”
表示(biǎoshì)“和”
读法:水通电生成(shēnɡ chénɡ)氧气和氢气
第九页,共二十三页。
水 通电 氢气 + 氧气
H2O
H2
O2
分解 反应: (fēnjiě)
由一种物质生成 (shēnɡ
chénɡ)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
质的化学反应,叫做分解
反应。
第十页,共二十三页。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shēnɡ chénɡ)两种或两种以上
(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的气 体
是氢气(H2),可以燃烧(ránshāo),产生淡蓝色的
火焰。
电解水两电极上产生的气体(qìtǐ) 种类体积可简单记忆为: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第八页,共二十三页。
文字表达式的书写(shūxiě)和读法
通电

氧气
氢气 (分解反应)
(反应物)(反应条件) (生成物)
第二十三页,共二十三页。
第一页,共二十三页。
知识 回顾: (zhī shi)
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xiàliè)现象
(1)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晒干了 (2)把两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一
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ຫໍສະໝຸດ 第二页,共二十三页。创设 情景: (chuàngshè)
我们已经知道,水在加 那么,如果(rúguǒ)在水中插 热时变成水蒸气。水的三态变 入电极,通以直流电,情形 化,只是(zhǐshì)水分子间隔改变。是否有所不同呢? 而“每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 和一个氧原子构成”,这一事 实始终没变。

跟他物踪质练的反习应:。
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吗?为什么?
A、泥水过滤得到泥和水
B、镁和氧气(yǎngqì)点燃生成氧化镁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二课时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第二课时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
通电

想一想

2H2O
通电
2 H2 + O2 这个化学方程式给我


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1.哪些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了哪些物质? 2.需要在什么条件下反应? 3.反应中各种粒子数量关系如何?
说一说

质的意义:反应物(水)、生成物(氢气、氧 气)、反应条件(通电)等客观事实 微观意义:式子左边有2个水分子,共有4个氢 原子和2个氧原子;式子右边有2个氢分子和一 个氧分子,也是共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 两边原子种类相同、数目相等(体现质量守恒 定律)
1.先观察式子两边每一种原子数目是否相等 2.配平时不得随意更改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 3.化学计量数必须化成最简整数比 4.当式子两边每一种原子数目相等时,把短 线改成等号
最小公倍数法
P + O2 P + 5O2 P2O5 2P2O5
左右只出现一次且个 数最多的原子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前、后 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配平下面的化学方程式
CO + O2 CO2
找出关键元素(是O):反应 前、后某元素出现次数最多, 并且短线两边该原子总数为一 边奇数、一边偶数。
把奇数配成偶数。
2 CO + O2
CO2
(优先考虑×2)
2CO + O2
2 CO2
再配平其它原子和氧原子,
短线变等号。
奇数配偶法
读一读 试一试



1.将化学反应中的条件【例如:点燃、加热 (常用“△”表示)、高温、通电、催化 剂、光照等】用文字或符号在“等号”上 面注明。 2.在反应物中无气态物质参加反应,如果生 成物中有气体,则在生成的气体物质的化 学式右边标注 “↑”。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若有沉淀生成, 在沉淀物化学式的右边标注 “↓”。

中考化学考前热点聚焦《第9课时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单课考点聚焦+热考精讲+知识点归类)课件

中考化学考前热点聚焦《第9课时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单课考点聚焦+热考精讲+知识点归类)课件

第9课时(kèshí)┃ 考点聚焦
考点(kǎo diǎn)2 化学方程式 1.概念:用_化__学__式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书写 (1) 原 则 : 符 合 ___客__观__事__实_____ , 不 能 凭 空 臆 造 ; 遵 循
_质__量__(z_h_ìli_àn_g)_守__恒__定,律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要相等。 (2)步骤:“写、配、等、注”。即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化
2021/12/9
第五页,共二十页。
第9课时┃ 考点(kǎo diǎn)聚焦
(3)设“1”法 化学方程式配平在初中一般较简单,如果是一些能较简单配平的 化学方程式,可直接用观察法或最小公倍数法等进行配平,只有当化 学计量数较为复杂,不能直接观察的,可用设“1”法来进行。设“1”法 是指定一种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为 1,然后根据这种化学式中的各元素 的原子个数依次推理出其他物质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如果某元 素原子在多种物质中同时出现,可再设未知数解多元一次方程组解出。 其配平步骤为: ①将式子中最复杂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设为 1,作为配平起点; ②根据原子个数守恒确定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可为分数); ③若配平后化学计量数出现分数,则在式子两边各乘以某数,使 化学计量数比变成最简整数比。
2021/12/9
第十页,共二十页。
第9课时┃ 归类(ɡuī lèi)示例
[解析] 从反应式可知生成物中共有 4 个 K 原子, 6 个氧原子,4 个氢原子,反应物的 2 个水分子中含有 4 个氢原子和 2 个氧原子,则 2 个 要提供出 4 个 K 原子和 4 个氧原子,因此由每个 提供出 2 个 K 原子 和 2 个氧原子,即为 K2O2。
2021/12/9

九年级化学上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课件2

九年级化学上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课件2

2 )+16 × 2 =36。再见
No
Image
12/10/2021
第八页,共八页。
第三页,共八页。
如何(rúhé)捕捉逃逸的二氧化碳呢?
使用 澄清的石灰水 (shǐyòng)
第四页,共八页。
第五页,共八页。
通电

2H2O 原子数:氢原子:4
氧原子:2
氢气 +氧 (qīnɡ qì) 气 2H2 O2
氢原子:4
氧原子:2
相对 质量左:边 : (xiāngduì)
(zuǒ bian)

2×(

2+16)=36
右边: 2×( 1 × 2 )+16 × 2 =36
第六页,共八页。
再见(zàijiàn)
第七页,共八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利用给你的一只烧杯、称量(chēnɡ liànɡ)纸、大理石和稀盐酸如何
验证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原子数:氢原子:4。左边: 2×( 1× 2+16)=36。右边: 2×( 1 ×
第二节 定量认识 化学变化 (rènshi)
质量守恒定律
第一页,共八页。
反应物的质量总和(zǒnghé)和生 成物的质量总和(zǒnghé)是什么样的 关系呢?是相等呢?是大一些 呢?还是小一些呢?
第二页,共八页。
利用给你的一只烧杯 、 (shāobēi) 称量纸、大理石和稀盐酸 如何验证反应前后的质量 关系

韩洪涛-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韩洪涛-质量守恒定律-说课稿

1-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形成过程
教学难点: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原因
2-学生分析
3-学习目标
(1)知识不技能: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质 量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去解释生产生 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解决一些化学问题。 (2)过程不方法: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 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 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4-教学活动
交流感受 体验成功
实验探究 研发问题
创设情境 引发问题
小组交流 排除疑惑
总结归纳 得出结论
动画展示 突破难点
学以致用 知识升华
4-教学活动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
在前几章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化 学反应知道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就是有新 物质生成。那么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 和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之和有什么关系呢?
4-教学活动
5、学以致用知识升华
设计意图
1
2
把9克水完全电解 得到1克H2、同时 生成O2 克
用新学的知识 解释一下煤球 燃烧后会变轻。
知道学习化学的 目的是服务生产 与生活实际。强 化对概念的深化 理解。
6、动画展示突破难点
设计意图
氢原子
氢原子 氢子
水分子
氢原子 氢原子
从微观角度揭示 化学变化本质, 变抽象为直观, 氢 深化学生对概念 氢 的理解。 分
让学生在教师创 设的问题情境中, 去亲历实验并感 悟质量变化的关 系。因势利导帮 助学生懂得如何 去分析实验,从 而发现客观规律。
4-教学活动
4、总结归纳 得出结论

九年级化学上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课件4

九年级化学上册《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课件4

C + O2 点燃 CO2
C原子个数: 1
1
O原子个数:
2
2
原子总个数:
3
3
第四页,共三十三页。
第五页,共三十三页。
讨论 3: (tǎolùn)

为例,
分析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哪些
意义? (nǎxiē)
第六页,共三十三页。
讨论 3: (tǎolùn)

为例,
分析化学 方程式表示 (fēn xī huà xué) 了哪些意义?
第七页,共三十三页。
木炭在氧气(yǎngqì)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和”
“反应(fǎnyìng)条件” “生成(shēnɡ chénɡ)”
碳 + 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反应物
生成物
C + O2 点燃
CO2
12 :16×2 : 12+16×2
12 : 32 : 44
第八页,共三十三页。
化学方程式具有(jùyǒu)两点意义:
课堂练习2
请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加热(jiā rè)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 式
◇ 高2锰K酸M钾n(OKM4 n△O4)K加2M热 锰nO酸4钾+ (MK2nMOn2O+4O)+2
二氧化锰+氧气
第二十五页,共三十三页。
课堂练习3
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方程式的书写(shūxiě)是
否正确。如有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 P + O2
PO2
◇ Fe + CuSO4
Cu + FeSO4
◇ S + O2 点燃 SO2
第二十六页,共三十三页。
三、课堂练习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tiáojiàn)等 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 给你哪些信息? • (1)粗铜丝表面的氧化铜与氢气在加热 条件下反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扩展
波义耳的实验 (1673年)失败
拉瓦锡的实验 (1777年)成功
Hg+O2 加热 HgO
敞 口
密 闭
拉瓦锡在密闭容器中氧化汞的分解与合成实验,结果发现 反应后质量不变。 至此,质量守恒定律才获得公认。


锐普PPT图表——递进关系
分标题一
分标题二
在实验中,石
蜡和氧气反应
后情况如何呢?
如何证明石蜡 和氧气反应前 后物质的总质 量相等呢?
火柴燃烧最后剩下
灰烬化学变化中 物质质量变小了吗?
表面变黑,质量变 大。 化学变化中物 质质量变大了吗
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
提出 问题
猜 想
设计方案
实验 结论
实验分析
实验探究 Text
科学探究
1、提出问题
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时 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相比较,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科学探究
初中三年级 沪教版化学 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 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作者:保定市 高新区 贤台乡
韩洪涛
初中三年级 沪教版化学 上册 第四章 第二节---定量认识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
Hale Waihona Puke LOGO定量认识化学变化
保定市高新区贤台乡中学 韩洪涛


酒精充分燃烧最后 连灰烬都没有留下 难道物质从世上 消失了吗?
科学探究 5、实验分析
实验现象 添加标题
产生无色气泡; 锥形瓶内固体逐渐溶解; 天平两端仍保持平衡。
实验结论 添加标题
NaOH
碳酸钙
CuSO4
Cu(OH)2
氢氧化铜
Na2SO4
+
M1
稀盐酸
+
M2
硫酸钠
=
反应前, 参加反应 的物质总 质量相等
科学探究 4实验探究
4
探究实验2:碳酸钙跟稀盐酸溶液反应前后质量 的测定


说一说化学反应前后 质量守恒的原因
H2 H2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宏观
微观
原子种类没有改变
推测一些物质的 组成 应用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 应用 原子质量没有变化 应用 进行有关的计算
解释一些实验事实
练兵场
锐普PPT图表——交叉关系
1、铁生锈后质量增加了。


锐普PPT图表——扩散关系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一切化学反应, 不涉及物理变化。
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 恒,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理解质量 守恒定律 的定义时 要注意
是指“参加反应的各物质” 的质量总和, 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
“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
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反应生成的物质”仅指该反应过程中 新生成的物质 质量,在反应之前已经存 在的质量无关。
⑴在烧杯中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 小试管中放入氢 氧化钠溶液; ⑵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⑶倾斜烧杯,使二者反应,观察现 象: ⑷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科学探究 5、实验分析
实验现象 添加标题
产生蓝色絮状沉淀; 溶液的蓝色逐渐变浅; 天平仍然保持平衡。 有盖时 (密闭容器内) CaCO3 碳酸钙
2、加热高锰酸钾后固体质量减小了。
练兵场
1
在化学反应 前后一定 不变的是(ABEEF )
A原子数目 B原子质量
C分子数目 D物质种类 E物质质量总和 E元素 种类 F原子种类
2
把9克水完全电解 得到1克H2、同时 生成O2 8 克
3
在化学反应A+B=C 中,5克A和足量B反 应生成8克C,则参 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 ( C )。 A、8克
C、3克
B、5克
D、2克
谢谢指导
2、猜 想
>
参加反应的 各物质的质 量之和
生成的各物 质的质量之 和
质量变小
< =
质量变大
质量不变
科学探究 3、设计方案
氢氧化钠溶液跟硫酸铜溶液反应 碳酸钙与稀盐酸溶液反应 使用天平称量化学反应前后物质质量的变化
科学探究
4、实验探究
探究实验1、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映前后质量的测定
⑴在烧杯中放入蓝色硫酸铜溶液, 小试管中放入氢 氧化钠溶液; ⑵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⑶倾斜烧杯,使二者反应,观察现 象: ⑷称量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实验结论
HCl
稀盐酸
Cal2
CO2
H2O

+
M1
氯化钙
+ 二氧化碳 +
M2
反应前, 参加反应 的物质总 质量相等
=
科学探究 5、实验分析
无盖时 (开放容器内) CaCO3 碳酸钙
HCl
CaCl2 氯化钙
H2O
CO2
+
M1
稀盐酸
+
M2

+ 二氧化碳
>
科学探究
6、实验结论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 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