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铅山县徐源地区断裂构造与铀矿的关系
浅析相山地区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中国矿业大学2013 级硕士研究生课程考试试卷考试科目<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硕士学科专题讲座考试时间2013. 12. 12学生姓名周琦忠学号ZS13010103所在院系资源学院任课教师郭英海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培养管理处印制浅析相山地区构造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摘要:运用矿田构造研究的基本思路、步骤和方法,对相山地区构造的控矿作用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相山铀矿田控矿构造以断裂构造控矿为主,区域性遂川—德兴大断裂活动控制了相山矿田的发育。
不同方向的断裂构造的复合部位,尤其是与火山塌陷构造的复合部位决定矿床的空间定位,主断裂与旁侧低级断裂交汇部位也是成矿的有利部位。
相山逆冲推覆构造与火山构造、东西向基底构造复合,是岩浆侵入、矿液运移的良好通道和存储空间,促使深部成矿热液在局部富集形成矿体。
相山铀矿田的构造应力场演化与铀成矿作用具有一致性的特征,断裂的多期次活动有利于形成富大的矿体。
关键词:铀矿田;构造控矿;成矿作用;相山Abstract:Using the basic ideas, procedures and methods of ore-field structural study, fault-controlling role in Xiangshan area was analyzed, the study shows: The structure that control Xiangshan uranium ore-field are mainly fault structures. The regional fault named Suichuan - Dexing control development of ore-field. The combined positions of fractures with different direction, especially the position of faults combined with volcanic collapse structures determine the location of the deposits. The combined positions of the main faults and low-lever faults are also the favorable parts of mineralization. The compositions of Xiangshan overthrust tectonic, volcanic structures and EW trending basement structural are good channels and storage spaces of magma intrusion, ore fluid migration. They also prompt deep hydrothermal fluids forming ore bodies. The evolutions of tectonic stress field in Xiangshan uranium ore field have consistent feature with uranium metallogenic. The multi-stage activities of faults are good for the formation of large rich orebodies.Keywords: uranium ore-field; structure-controlling deposit; metallogenic; Xiangshan前言相山地区是华南乃至中国重要的产铀区,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闻名国内外的大型铀矿田。
江西铅山杨林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

江西铅山杨林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江西铅山杨林斑岩型钼矿床地质特征江西省铅山县位于赣江中游,是江西省最早发现的斑岩型钼矿床之一,其中杨林斑岩型钼矿床是铅山县最大的钼矿床之一。
本文将围绕江西铅山杨林斑岩型钼矿床的地质特征展开讨论。
一、地质背景铅山地处赣南地区,是个典型的造山带和变质岩带结合的地区。
在地质历史长达二十亿年的过程中,铅山地区经历了多次构造和变质作用,随之形成了一系列岩浆活动和地质事件,最终导致了各种类型的矿床的形成。
钼矿床是其中的重要矿产之一。
二、矿床类型江西铅山杨林斑岩型钼矿床是一种典型的斑岩型矿床,钼矿石主要分布在奥陶系灰岩、麻粒岩中,属于伴生型矿床。
在矿化过程中,由于矿床所处构造位置和岩石类型特别,钼化作用和成矿流体主要来自邻近的花岗岩体和火山岩体。
三、矿床地质特征(一)周围岩石特征杨林斑岩型钼矿床地处搏击构造带北侧,周围岩体主要是富含石英和似大理石的麻粒岩,稍远处是变质程度较低的石英千枚岩和火山岩,最近的一些围岩则为古老的非彭山旋回灰岩和黑色泥岩。
所有的岩石都经历了变质作用,使得杨林矿床成矿岩体的完整性得到了保护。
(二)成矿岩浆活动成矿岩浆活动是形成杨林矿床的主要地质事件之一。
早期形成的花岗岩在后期发生了深部熔融,从而形成了富含钼的岩浆体。
此后,钼成矿流体在岩浆固结的晚期侵入了周围的麻粒岩和灰岩,从而导致了矿床的形成。
(三)矿床矿物特征杨林矿床钼矿石主要是钼酸盐矿物,可以分为过渡金属钼矿族和碱金属钼矿族两大类。
其中,过渡金属钼矿族分为黄钼矿和辉钼矿,碱金属钼矿族分为钼红石和钼砷铁矿。
各类钼矿物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对矿床的勘探和评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矿床控制因素杨林斑岩型钼矿床的形成与沉积岩与硅铝麻粒岩工质接触过程中的胶结作用,以及地中地下水热作用,使得钼质的富集。
此外,构造对于矿床形成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钼化作用发生在构造活动时期,漂移至断层破碎带时导致了成矿流体的复杂运动,最终导致了矿床的不规则分布。
断裂构造在若尔盖铀矿成矿中的作用

断裂构造在若尔盖铀矿成矿中的作用耿亭【摘要】若尔盖铀矿田构造经历了印支、燕山和喜山三期的发展.在早期为矿田硅灰岩的沉积提供了海底流体的通道,中后期为矿田的形成提供了物质来源和储矿空间.东西向构造主要作为含矿流体的运移通道,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作为主要的阻隔构造为铀矿的沉积和富集提供了条件,构造的多期发展过程均在矿田的形成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断裂构造在若尔盖铀矿成矿中所具有的作用,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期刊名称】《低碳世界》【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88-89)【关键词】断裂构造;若尔盖铀矿;作用【作者】耿亭【作者单位】四川省核工业地质调查院,四川成都61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若尔盖铀矿田呈近东西向展布,东西长约50km,南北宽约6km,面积约300km2,海拔高为2900~4060m。
现已探明铀矿床10余个,矿(化)点20余处,是中国极具发展前景的铀矿资源基地之一,地质构造极为复杂,探求其结构与成矿作用的关系为扩大矿田找矿前景具有重要意义。
若尔盖铀矿田地处秦祁昆造山系秦岭造山带西倾山-南秦岭地块降扎-迭部盖层褶冲带,位于秦祁昆成矿域秦岭-大别山铀成矿省南秦岭铀成矿带的西端,如图1所示。
矿田处于降扎-迭部褶冲带,自加里东期至喜山晚期均处于构造活动中,但是矿田构造格架的形成主要受三个时期构造运动的影响。
(1)加里东运动时期,南秦岭裂陷槽处于发育初期,玛沁-略阳深大断裂和温泉-益哇断裂处于拉张阶段控制着海槽的演化。
伴随深大断裂的拉张深源流体上涌,寒武纪形成与海底喷流沉积作用有关的硅质岩系,而早志留世在海底喷流沉积作用和半封闭的沉积环境下,温泉-益哇断裂的南北形成完全不同的相带,南相带主要为复理石建造的碎屑岩,而北相带形成硅质岩和硅灰岩岩性组合,是若尔盖铀矿田的成矿基础。
(2)印支运动时期,在强烈的造山环境下形成了若尔盖地区基本构造格架,构建了若尔盖铀矿田控矿构造体系。
铅山县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

铅山县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分析及对策一、为什么讲铅山县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原因是铅山县煤矿有自己的环境特点。
1、铅山县地理环境、地质地层构造、成煤层环境与其他地区有异特点:地形复杂、地面凹凸不平,地质构造简单,成煤地层只有乐平煤系雾霖山段和童家段(C、B组煤),成煤煤层瓦斯低、煤层爆炸性危险很低,自燃发火期很长,顶底板好,围岩底鼓变形很小。
2、铅山县煤层储存浅,存煤地区的煤层都已露头。
3、铅山县煤炭开采历史悠久,从宋朝开始,经历了宋朝、明朝、清朝、民国、50~60年代,90年代旺盛时期,造成浅部老窑甚多。
二、2001年来发生的较大事故:1、2001年4月4日因防水墙爆裂,开源煤矿发生一起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
2、2005年5月19日枧山煤矿因贯通老窿发生了透水事故,造成5人死亡。
3、2004年8月15日因与邻矿(广发煤矿老井)贯通,和平煤矿发生一起透水事故,造成3人死亡。
4、2008年1月12日螺丝坞煤矿主斜井180m处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
三、还有可能造成三人或三人以上事故有:①坐车:随井峒越来越深,人员上、下困难,体力消耗大,坐矿车上下很难避免。
故而有可能会发生三人或三人以上的运输事故。
②窒息事故:因独巷过长,独巷上、下山采煤,独巷沿煤掘进:造成空气紧张、闭风而发生事故,特别是抢救时因工人救人心切、缺乏救护知识,会使事故进一步扩大。
造成三人或三人以上亊故。
③顶板事故:主要是围岩好的顶板,因思想麻痹,悬露面积过大,没及时加強支护,造成大面积垮顶,压到人或关到人,发生群体事件。
从上述情况看,铅山县煤矿易发生的较大以上事故为透水事故和火灾事故,这二类事故,应成为我们预防工作的重点。
作为常发的顶板、窒息、运榆事故,应引起高度注意。
四、事故分析及对策1、透水事故分析及对策①、预防老窿水:1)、老窿多的原因:铅山县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层浅、范围大、布点多。
2)、老窿特点:浅--垂深约100m;面积不大,积水量与现在采空区比较,水量不多。
210978843_江西铅山老虎洞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江西铅山老虎洞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朱 云1,周楚昂2 摘要:赣东北陈坊—永平地区处于扬子板块、华夏板块碰撞带的萍乡—广丰深大断裂带内侧,是江西省铅、锌、银、铜矿富集区之一,发育有永平铜矿、铁砂街铜矿、冷水坑铅锌矿等多个多金属硫化物矿床。
区内港东乡老虎洞铅锌矿区中有7个铅锌工业矿体,分别对应7个矽卡岩体。
赋矿的石炭系—二叠系地层内富含Pb、Zn等亲硫元素,区内大面积分布的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内Pb、Zn等成矿元素含量达到陆壳背景值的数十倍,二者为矽卡岩矿床成矿共同提供了成矿物质来源。
铅锌矿床形成及分布受石炭系—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和北东向及北北东向断裂共同控制。
关键词:矽卡岩;控矿因素;老虎洞铅锌矿;江西铅山赣东北陈坊—永平地区处于扬子板块、华夏板块碰撞带的萍乡—广丰深大断裂带内侧,是江西省铅、锌、银、铜矿富集区之一。
区域内经历了多次构造-岩浆-成矿作用,地质构造格局复杂(张祖海等,1996;江西省矿产局,1984;杨明枉和王昆,1994),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极其强烈,形成了多个永平铜矿、铁砂街铜矿、冷水坑银铅锌矿、长寿源铅锌矿、下湖铅锌矿、老虎洞铅锌矿等多个硫化物多金属矿床。
铅山县港东乡老虎洞铅锌矿位于铅山县城200°方向28.5公里处,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永平-广丰深大断裂带内,浙赣火山盆地边缘,北武夷成矿带北侧。
本文以老虎洞铅锌矿床为例,论述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控矿因素,为该区多金属硫化物矿床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1 地质背景矿区大地构造位置位于华南褶皱系(Ⅰ)赣中南褶隆(Ⅱ)饶南拗陷(Ⅲ)永平-广丰拗断束(Ⅳ)内,浙赣火山盆地边缘,北武夷成矿带北侧。
区域内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发育,岩浆活动极其强烈。
青白口纪早世,晋宁运动使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对接,江南造山带形成。
拼接带以南青白口纪晚世形成南华裂谷海盆(杨明桂等,2012),在深海—次深海环境下形成了一套含中基性火山岩的钙质岩层,即周潭岩组。
相山铀矿田_断裂构造控矿

相山铀矿田———断裂构造控矿袁月蕾1,吕古贤2(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100083;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 相山铀矿田是中国最大的、与火成岩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矿床,断裂构造控矿特征明显。
1 大地构造背景相山铀矿田位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的结合带附近,NE向赣杭火山岩铀成矿带与NNE向大王山—于山花岗岩型铀成矿带交会部位的相山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中。
在中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中-酸性火山喷发和岩浆浅成侵入活动,形成了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
紧随这期火山侵入活动之后,区域上发生了明显白垩纪-古近纪的伸展减薄活动,除形成一系列NE、NN向的断陷盆地外,还引发了大规模的铀成矿作用,相山铀矿田即是在这样一种区域背景条件下形成的(张万良,余西垂,2011;陈正乐等,2011)。
2 地层和岩性相山火山塌陷盆地为2层结构,基底震旦系为浅变质岩,岩性以千枚岩、片岩为主,其内有加里东期花岗岩侵位。
盖层为一套上侏罗统火山岩系及出露于火山盆地西侧的白垩纪红层,火山岩系由酸性、中酸性火山熔岩、火山碎屑岩及少量正常沉积夹层构成,总厚度大于2000m,分为打鼓顶组J3d和鹅湖岭组J3e,每组的特点总体是由沉积到爆发再到喷溢式侵出,由此构成一个大的火山喷发旋回(夏林圻等,1992),下部打鼓顶组由砂砾岩、砂岩、熔结凝灰岩、流纹英安岩等组成,上部鹅湖岭组由砂砾岩、晶玻屑凝灰岩和巨厚层碎斑熔岩组成。
大规模火山活动期后次火山岩侵入,以不规则的弧形和半环形围绕盆缘的北、东、南部出露,岩性主要为花岗斑岩和似斑状花岗岩(陈正乐等,2011)。
3 构造控矿条件控矿构造主要为断裂或裂隙构造,由于主干断裂的多次活动,使这些次级构造或裂隙经受了多次改造与复合,形成较为复杂的裂隙群带。
单条裂隙一般延伸规模不大,而多条裂隙平行侧列或呈小的锐角相交所构成的裂隙带,则宽度可达几米,甚至十几米,长度一般为100~200m。
裂隙性质为张性、张扭性(张万良和余西垂,2011)。
江西相山西部河元背菱形断块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

江西相山西部河元背菱形断块构造特征及其与铀成矿的关系许健俊【摘要】相山铀矿田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其内铀矿化与断裂构造紧密相连.相山西部已探明12个矿床,在平面上多数分布于NE、NW向构造围成的菱形断块内,少数处于NE、NW向构造交汇部位及附近.菱形断块自西向东分别为:河元背、居隆庵、芙竹坪3个菱形断块.河元背菱形断块内发现4个矿床,有湖港、河元背和牛头山铀矿床以及近年来探明的河元背8号带矿床,断块内构造发育,主要有NE向、NNW向、近SN向构造共同控制着断块内铀矿化的产出.铀矿体赋存于断裂构造破碎带或裂隙带中.显然,构造对河元背菱形断块内铀矿化具控制作用.【期刊名称】《矿产勘查》【年(卷),期】2018(009)008【总页数】6页(P1548-1553)【关键词】河元背菱形断块;构造;铀矿化【作者】许健俊【作者单位】核工业二七○研究所,南昌330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9.140 引言相山矿田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探明的铀矿资源量大,有着中国铀都之称。
其铀资源储量规模仍然有不断上升的趋势,前人在相山地区开展铀矿地质勘查工作已有50多年历史,并具有丰硕的找矿成果,发现和落实了大、中、小型铀矿床20余个。
相山矿田内铀矿床空间展布主要分为:北部铀矿体通过东西向基底断裂带控制、中部铀矿体通过东西向基底断陷带控制、西部铀矿体通过北东向基底断裂带控制,且东西向基底断裂与北东向基底断裂带交汇部位矿床规模变大、品位变高。
相山西部至今为止发现12个铀矿床。
1 矿田地质背景相山火山盆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夏板块与扬子板块两个一级大地构造单元碰撞接壤部位,位于我国重要的铀成矿带——NE向赣杭火山岩型铀成矿带南西端地,其平面形态为椭圆状,是一大型塌陷式火山盆地(核工业北京第三研究所,1980),受制于相山大型火山塌陷盆地。
相山火山塌陷盆地呈近东西向椭圆形,基底以新元古界震旦系绿片岩相—低角闪岩相中低变质岩系为主。
断陷带控矿机制研究——以赣南黄沙铀矿区为例

断陷带控矿机制研究——以赣南黄沙铀矿区为例赣南黄沙铀矿是中国著名的铀矿区,该地区的控制矿体断裂带是影响铀矿成因和分布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以赣南黄沙铀矿区为例,从断陷带控矿机制的角度进行研究。
赣南黄沙铀矿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是中国大陆最大的铀矿区之一。
该地区主要矿种为砂岩型铀矿,控制矿体断裂带是该区铀矿成因的重要控制因素。
赣南黄沙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普遍出现辉长-橄榄岩和花岗岩体的分布。
铀矿床分布范围广泛,矿体规模大,矿化程度高。
在赣南黄沙铀矿区的断陷带控矿机制研究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断裂带对铀矿成因的影响。
研究发现,赣南黄沙地区铀矿床多呈线状、带状,这与断裂带在构造运动中所形成的拉张构造有关。
断裂带作为构造矿床的重要载体,控制着矿体形态的产生,对铀成矿作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第二,断裂带对铀矿物的富集和分布的影响。
断裂带是地质构造中的重要构造要素,具有天然分选作用。
铀在构造矿床中主要以铀-钒矿物形式存在,其富集和分布与断裂带的空间分布和差异性有关。
研究发现,断裂带的发育水平、断裂的倾角等因素与铀矿床的富集和分布密切相关。
第三,断裂带对铀矿床的变质作用及岩体中铀的迁移作用的影响。
断裂带在构造运动过程中常常发生变形、断裂、滑动等变形作用,这将导致矿体的变质作用及铀的从矿物中的迁移作用。
研究发现,断裂带的性质、变形和滑动产生的温度和压力变化等因素与铀在岩石体系中的自然迁移和富集过程密切相关。
第四,断裂带的发育、演化及构造背景的研究。
断裂带的形成和发育受到地质构造背景的影响,因此研究断裂带的发育、演化和构造背景,能够为铀矿资源的分布和勘查提供有力的依据。
研究表明,赣南黄沙铀矿区断裂带的发育与地质构造背景密切相关,该区断陷带主要发育在两条地带之间,与岩体的分布和构造状况密切相关。
总之,断陷带控矿机制是赣南黄沙铀矿成因和分布的基本控制因素之一。
通过对断裂带的性质、演化、构造背景等因素的深入研究,能够进一步揭示铀矿床的成因和分布规律,为铀矿资源勘查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㊀2019年第38卷㊀第3期347~351页㊀云南地质CN53-1041/P㊀ISSN1004-1885㊀江西铅山县徐源地区断裂构造与铀矿的关系李㊀栋(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五大队ꎬ江西鹰潭335001)㊀㊀摘㊀要:江西铅山县徐源地区地质构造复杂ꎬ区内已发现的铀矿化点和放射性伽玛异常均沿一组北北西向压扭性断裂呈带状展布ꎬ显示了本区铀矿与断裂构造活动有直接关系ꎬ这北北西向断裂带既是铀矿化的控矿㊁导矿构造ꎬ又是直接的含矿构造ꎮ关键词:构造控矿ꎻ热液型矿床ꎻ江西铅山徐源中图分类号:P619 1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4-1885(2019)3-5江西铅山县徐源地区位于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中段ꎬ鹅公山火山沉陷盆中部ꎮ该矿带西侧有新安铀矿床㊁东部有双头埠铀矿床ꎮ区内铀异常带发现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ꎬ地质特征与新安矿床有极高的相似性ꎬ原先应用火山岩层控理论指导铀矿找矿ꎬ效果较差ꎮ近几年ꎬ随着新安矿床找矿工作不断深入ꎬ确定了推覆构造为主要的控矿因素ꎬ这一认识的转变带来了找矿成果的突破[1]ꎬ铀矿资源量从数十吨增加到数百吨ꎬ从一个小矿点扩大为小型铀矿床[2]ꎮ地质认识上的突破ꎬ也推动了徐源地区铀矿的找矿工作ꎮ1㊀徐源地区地质特征徐源地区处于扬子板块与华夏板块接壤处ꎬ信江凹陷中段南缘鹅公山火山沉陷盆地西南侧ꎮ1 1㊀地层徐源地区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ꎮ基底地层有新元古代青白口纪周潭岩组(Pt1b3z):岩性为一套复理石建造夹细碧-石英角斑岩建造ꎬ经区域变质作用和加里东期的混合岩化作用ꎬ形成了一套混合岩和区域变质岩系ꎻ下震旦统洪山组(Z1h):为一套类复理石沉积建造ꎬ下部为含砾泥砂质岩ꎬ上部为泥砂质复理石沉积建造ꎻ下寒武统外管坑组(ɪ1w):整合于洪山组之上ꎬ为深灰色㊁灰黑色矽线二云片岩㊁石墨石英片岩㊁含炭黑云石英岩㊁条带状硅质岩组合ꎬ是区域上重要的铀源层ꎮ盆地盖层有下侏罗统水北组(J1s):角度不整合于变质基底之上ꎬ为河湖相碎屑岩建造ꎬ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石英砾岩㊁含砾长石石英砂岩夹黄褐色薄层状粉砂岩ꎬ上部杂色含凝灰质岩屑杂砂岩夹黑色粉砂岩ꎻ下白垩统打鼓顶组(K1d):角度不整合于水北组之上ꎬ岩性以沉积岩㊁火山碎屑 沉积岩为主ꎬ按岩性组合可划为四个岩性段ꎬ一㊁三段为紫红色砂岩㊁粉砂岩夹凝灰质砂岩ꎬ二㊁四段为火山碎屑岩ꎬ以凝灰岩和熔结凝灰岩为主ꎻ下白垩统石溪组(K1s):岩性为下部为凝灰质砂岩㊁中部为凝灰岩和熔结凝灰岩ꎬ上部为灰绿色泥质粉砂岩ꎻ上白垩统周田组(K2z):不整合于石溪组之上ꎬ岩性为灰色薄层状泥岩㊁含钙泥岩ꎻ河口组(K2h):岩性以砖红色㊁紫红色复成份砾岩㊁砂砾岩为主ꎮ1 2㊀岩浆岩岩浆侵入活动经历了加里东期和燕山期ꎬ岩性主要为中酸性斑岩ꎬ如长英斑岩㊁霏细斑岩等ꎮ其中长英斑岩分布最广ꎬ呈北西向岩脉产出ꎮ1 3㊀断裂构造特征徐源地区断裂构造按其走向ꎬ可分为北西西向㊁北西向和近南北向3组ꎬ其中北西西向断层构造与㊀收稿日期:2019-03-12㊀作者简介:李㊀栋(1988~)ꎬ男ꎬ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人ꎬ工程师ꎬ主要从事铀矿地质勘查工作ꎮ成矿关系最为密切(图1)ꎮ图1㊀徐源地区铀矿地质及异常分布图Fig1.UDepositGeologicalMapandAnomalyDistributionofXuyuanArea1-第四系ꎻ2-下白垩统打鼓顶组第三段ꎻ4-下白垩统打鼓顶组第一段ꎻ5-下白垩统打鼓顶组第一段ꎻ6-下侏罗统水北组ꎻ7-酸性凝灰岩夹层及透镜体ꎻ8-张扭性㊁压扭性断裂ꎻ9-性质不明断裂ꎻ10-产状ꎻ11-地表铀矿化点ꎻ12-伽玛异常晕北西西向断裂带包括F1㊁F3㊁F4断层ꎬ该断裂带尤其是F1规模较大ꎬ往东断续延伸到含珠山ꎬ往西经新安矿床ꎬ延伸到林家铀多金属矿床ꎬ长达十几公里ꎮ总体走向290ʎ~310ʎꎬ激电测深显示断裂构造F1之冷水-徐源段与新安矿床段均由南向北构造面由陡变缓ꎬ新安地区倾向北ꎬ陡部倾角大于30ʎꎬ缓部倾角10ʎ~25ʎꎬ冷水-徐源地区倾向北北东ꎬ陡部倾角40ʎ~50ʎꎬ缓部推测倾角10ʎ~30ʎꎮ构造带宽度一般由几米到十几米ꎬ最宽达40余米ꎮ带内岩石挤压破碎ꎬ挤压片理和构造透镜体发育ꎬ具压性或压扭性ꎮF1是新安矿床主要控矿构造ꎬ缓产状铀矿体主要产于该断裂构造上盘㊁下盘破碎带中ꎮ北西向断裂组包括F2㊁F5㊁F6㊁F7断层ꎬ这些断层走向330ʎ~345ʎꎬ倾向北东ꎬ倾角50ʎ~60ʎꎮ构造带内岩石破碎ꎬ片理化明显ꎬ构造透镜体发育ꎮ断层显示出具压扭性ꎮ近SN向F8断裂:位于大龙水库西侧ꎬ走向近SNꎬ总体倾向西ꎬ局部倾向北东东ꎬ倾角50ʎ~65ʎꎬ破碎带长1000余mꎬ宽约5mꎬ带内岩石挤压破碎ꎬ硅化强烈ꎬ东盘地层上升且相对向北扭动ꎬ具压扭性ꎮ2㊀铀矿化特征徐源地区铀矿化总体上受北西西向F1构造控制ꎬ但地表铀矿化和深部具有不同的特点ꎮ2 1㊀地表铀矿化特征本区地表铀矿化带分布于冷水-炭竹坞-徐源一线ꎬ近东西走向ꎬ长约2000mꎬ宽约350mꎮ铀矿化体集中分布于冷水-炭竹坞地段㊁徐源地段ꎬ徐源地段矿化体发育最好ꎮ冷水-炭竹坞地段铀矿化受F4㊁F3构造控制ꎬ矿化体赋存于F4㊁F3之间的裂隙带中ꎻ徐源地段铀矿化受F1构造控制ꎬ矿化赋存于F1构造上盘裂隙带中ꎮ总体来说ꎬ本区铀矿化体延伸不长ꎬ宽度极小ꎬ分布零散ꎬ远离裂隙矿化程度迅速变弱ꎮ矿化体与裂隙产状一致ꎬ赋矿裂隙据统计分别为北东向㊁东西向和北西三组ꎮ各组裂隙倾角较大ꎬ均在60ʎ以上ꎮ矿化体产于下白垩统打鼓顶组(K1d)砂岩㊁粉砂岩㊁凝灰岩裂隙中ꎬ砂岩㊁粉砂岩裂隙中铀矿化较好ꎮ843云㊀㊀南㊀㊀地㊀㊀质38卷㊀2 2㊀深部铀矿化特征深部铀矿化受断裂构造F1控制ꎬ规模较大且较为稳定ꎮ矿化体赋存于断裂构造F1上部火山碎屑岩碎裂岩中ꎬ呈透镜状产出ꎬ倾向北东ꎬ倾角与F1构造倾角近似ꎬ深部矿化体控制程度较低ꎬ单孔铀矿化体最大厚度4 7mꎬ累计厚度7 4mꎬ平均品位较地表铀矿化明显升高ꎮ3㊀断裂构造与铀矿化的关系3 1㊀基底断裂与铀矿化的关系构造是钦杭成矿带内火山岩型铀矿主要控矿地质因素[6]ꎮ鹅公山火山盆地构造㊁岩性界面控矿特征明显[7]ꎮ鹅公山火山盆地主要发育近EW向㊁NE向的基底断裂ꎬ燕山期的岩浆㊁热液多沿该两组基底断裂频繁活动ꎬ不仅控制了火山活动带和串珠状次级火山活动中心的空间展布ꎬ也控制了铀矿床㊁矿点及异常点的分布[8]3 2㊀本区断裂与铀矿化的关系本区北西西向㊁北西向㊁近南北向及北东向四组断裂中ꎬ仅北西西向断裂与铀矿化关系密切ꎮ本区主要矿化段均位于靠近构造部分ꎬ岩石破碎强烈ꎬ裂隙发育ꎬ且迪开石㊁胶状黄铁矿多ꎬ说明构造热液活动较强烈[4]ꎮ构造热液溶解㊁活化㊁萃取富铀层(K1d)铀物质ꎬ形成含矿溶液[5]ꎬ为铀成矿提供部分矿源ꎮ总体上看ꎬ北西西向断裂F1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ꎬ铀矿化均产于F1上盘ꎮ冷水 炭竹坞地段深部铀矿化逐渐向F1归并ꎬ矿化集中ꎬ且规模较大ꎬ品位提升ꎮ徐源地段铀矿化赋存于F1构造中及其配套裂隙带中ꎬ也是本区铀矿化最好的地段ꎮ因此F1断裂构造不仅是该区的主要控矿构造ꎬ也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和含矿构造ꎮ激电测深显示断裂构造F1冷水-徐源段与新安矿床段电测深反演影像均为由南向北构造由陡变缓ꎮ2处F1构造较陡ꎬ倾角大于30ʎꎮ此部位中铀矿化规模小ꎬ品位较低ꎻ新安矿床F1构造平缓ꎬ倾角10ʎ~20ʎꎬ延伸方向上ꎬ构造面凸凹变异部位赋存产状平缓矿体ꎬ矿体规模较大(图2)ꎬ品位高ꎬ此类型矿体铀资源量占矿床资源量87%左右ꎬ属主要矿化类型[2]ꎮ由此推断冷水-徐源地区F1构造平缓延伸方向上ꎬ构造面凸凹变异部位成矿潜力巨大ꎬ而此前从未针对F1构造平缓延伸部位开展验证工作ꎮ冷水-炭竹坞地段地表铀矿化赋存于北西西向断裂构造F3㊁F4之间的硅化破碎带中ꎬ矿化体分布零散ꎻ钻孔资料显示ꎬ冷水-炭竹坞地段断裂构造F3㊁F4切穿F1ꎬ地层错动明显ꎬ含矿热液沿F1运移至错断处分散ꎬ在二者及其配套的裂隙带中富集成矿ꎮF3㊁F4属成矿前破坏性构造ꎮ而徐源地段F1构造上盘构造不发育ꎬ铀矿化则较为集中ꎮ6㊀结论(1)构造热液是本区重要的含矿溶液ꎮ(2)断裂构造F1即是本区主要的控矿构造ꎬ也是主要的导矿构造和含矿构造ꎻ冷水-炭竹坞地段铀矿化深部向F1构造集中ꎮ(3)断裂构造F3㊁F4之间的硅化破碎带控制了冷水-炭竹坞地段地表铀矿化的分布ꎬ但从整个成矿体系来看ꎬF3㊁F4破坏主成矿空间ꎬ造成铀矿化分散ꎮ(4)断裂构造F1中铀矿化与构造倾角关系密切ꎬ断裂构造面倾角大时(>30ʎ)ꎬ矿化弱ꎻ断裂构造面平缓(10ʎ~20ʎ)ꎬ矿化强ꎮ对比新安矿床F1含矿特征ꎬ推断冷水-徐源地区F1构造深部平缓延伸方向上ꎬ及构造面凸凹变异部位是有利成矿空间ꎬ具有良好的成矿潜力ꎮ943㊀第3期李㊀栋:江西铅山县徐源地区断裂构造与铀矿的关系㊀图2㊀新安矿床9号勘探线剖面图Fig2.SectionofExplorationLine9ofXinanDeposit1-第四系ꎻ2-下白垩统鹅湖岭组第三段粉砂岩ꎻ3-下白垩统鹅湖岭组第二段凝灰岩ꎻ4-下白垩统鹅湖岭组第一段凝灰质砂岩ꎻ5-下白垩统打鼓顶组第三段粉砂岩ꎻ6-下侏罗统水北组长石石英砂岩ꎻ7-地质界线及平行不整合界线ꎻ8-构造破碎带ꎻ9-矿体ꎻ参㊀考㊀文㊀献[1]朱建林ꎬ李栋ꎬ刘院龙.赣东北新安地区铀矿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J].铀矿地质ꎬ2018ꎬ34(5):1000~0658.[2]华东地勘局二六五大队.江西省铅山县50矿床勘探报告[R].1984.[3]华东地勘局二六五大队.江西省铅山县冷水-徐源异常区揭露工作总结报告[R].1984.[4]张万良.剥离断层-50矿床的主控因素[J].地质论评ꎬ1994ꎬ40(6):502~507.[5]邵飞.钦杭成矿带北东段火山岩型铀矿定向三等距分布规律及成矿预测[J].铀矿地质ꎬ2011ꎬ27(5):286~292.[6]邵飞ꎬ方启春ꎬ许健俊ꎬ等.鹅公山火山盆地铀多金属矿成矿条件分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ꎬ2014ꎬ37(3):271~276.[7]许谱林ꎬ张鸿ꎬ吴勇ꎬ等.赣杭铀成矿带中段鹅公山火山盆地铀矿控矿因素分析[J].铀矿地质ꎬ2017ꎬ33(1):22~28.[8]江西省核工业地质局二六五大队.江西横峰-上饶地区铀矿地质调查2016年年报[R].2016.053云㊀㊀南㊀㊀地㊀㊀质38卷㊀THERELATIONSHIPBETWEENFAULTSTRUCTUREANDUMETALLOGENESISINXUYUANAREAOFQIANSHANꎬJIANGXILI㊀Dong(GeologicalTeam265ꎬJiangxiBureauofNuclearIndustryꎬYingtan335001)Abstract:ThegeologicalstructureiscomplicatedinXuyuanareaofQianshanꎬJiangxi.InthisareaꎬthediscoveredUmetallogenesisspotandradioactiveγanomalyareinthezonealongasetofNNWpressuretorsionfaultsꎬwhichshowsthedirectrelationshipbetweenUmetallogenesisandfaultstructure.ThisNNWfaultzoneiseithertheorecontrolꎬtransmissionstructureorthedirectore ̄bearingstructure.KeyWords:OreControlofStructureꎻHydrothermalDepositꎻXuyuanꎬQianshanꎬJiangxi153㊀第3期李㊀栋:江西铅山县徐源地区断裂构造与铀矿的关系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