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可再生资源具有再生性和有限性的特点。
一般来说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但是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
可再生能源泛指在一段时间内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严格地说,不是永久的资源。
应该有限度的使用,不要以为它是可再生能源而无限度的使用,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保护不可再生资源。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可再生资源也是非可再生资源,非可再
生资源也是可再生资源,只是它们彼此转化的时间不同罢了,可再生资源就是再生周期短,不需要几百年的地壳运动,而非可再生资源,需要经过上百年乃至上亿年才能形成并沉积。
随着人类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污染的加剧,很多本来是可再生资源的资源,已经面临变成不可再生资源的危险,比如水污染正在威胁江河湖泊的水质,被工业排放污染的空气等。
今天。
第九章可再生资源与非再生资源:总论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向另一种非再生资源的转变
总边际成本曲线的特点:
• 转换大体上是平稳的; • 至少在转变开始后一段时间,总边际成本的增长率 下降;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向另一种非再生资源的转变
资源开发量曲线特点:
• 资源开采量的路径取决于两种资源的需求曲线形状。 • 如果两种资源是完全可替代的,需求曲线的形状完 全相同,那么资源的开发量的转换大体上也是平稳 的。 • 资源2的开采量的下降速度在转化初期总边际成本 的增长速度下降了。
一个两期模型
霍特林法则规定,有效的开采项目要求资源净 价格的增长率始终为贴现率。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N时期固定边际开采成本模型:参见课本 129-130页。
假定条件
• 边际开采成本不变,时间延长为n期; • 需求函数是已知,不随时间变动。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N时期固定边际开采成本模型:参见课本 129-130页。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增长的边际开采成本
边际成本随积累的开采量的增加而增加。 假设非再生资源的开采量随总边际成本的变化 而变化,最终转换为可再生替代资源。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增长的边际开采成本
开采量
价格或成本 P(t)
MC(t) o T* 时间 增长的边际开采成本 T* 时间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第二节 有效的跨期分配
非再生资源向可再生资源替代资源的转移 (参见课本第132页)
开采量
边际成本 总边际成本 替代资源开采量
非再生资源开采量
时间
边际开采成本
T*
T1
T*
时间
非再生资源转换到可再生替代资源的情况
【精品推荐】可再生资源包括哪些

可再生资源包括哪些
小编希望可再生资源包括哪些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本文概述:可再生资源是指能够通过自然力以某一增长率保持或增加蕴藏量的自然资源,那么可再生资源包括哪些呢?下面带您了解一下。
一般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经过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仍能在一定周期内重复形成的、且具有自我更新的、自我复原的特性并且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或非自然资源。
与不可再生资源相对应,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加强建设、推广使用的绿色资源。
如:土壤、太阳能、风能、水能、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热、潮汐能、沼气等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湿地、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够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循环使用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不仅非可再生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间跟空间尺度内,可再生资源的数量也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可再生资源也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简介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够自我再生的资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
与非可再生资源相比,可再生资源具有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的优势。
因此,对于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的能源需求,还能够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
本文将探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式、保护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可再生资源的利用方式太阳能太阳能是最为广泛利用的可再生资源之一。
太阳能的利用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等。
太阳能发电通过光伏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太阳能热水器则利用太阳能热量加热水;太阳能光伏发电则利用光伏板将阳光转化为电能。
风能风能是另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利用风能发电是最常见的利用方式,通过风轮驱动发电机发电。
此外,风能还可以用于机动车辆、风能驱动的泵浦系统等。
水能水能也是常见的可再生资源之一。
水能可以通过水力发电厂将水能转化为电能。
而水力发电被认为是一种环保、可持续的发电方式,因为水能的再生速度远大于用电速度。
其他可再生资源除了太阳能、风能和水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也是重要的可再生资源。
地热能通过地热发电站将地球内部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生物质能则是利用农作物秸秆、木材等生物质来产生能量。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措施为了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保护可再生资源不受过度开发和污染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可再生资源保护措施:合理开发利用在开发可再生资源时,需要遵循合理开发原则,确保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利用,同时不过度开采和破坏生态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需要充分评估资源储量和可再生速度,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
治理污染污染是可再生资源利用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通过制定和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加强污染监测和治理等措施,可以减少对可再生资源的污染,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
提倡节约用能节能减排是可再生资源保护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提倡节约用能的生活方式,例如使用高效的电器设备、加强能源管理和监测等,可以减少对可再生资源的需求,实现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
可再生资源有哪些

可再生资源有哪些
在城市建筑中应用可再生能源,不但节省能耗,大幅降低居民采暖空调等方面的费用,而且使建筑外观更加整齐新颖,住宅环境更加清洁舒适,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升居民生活水平。
可再生资源有哪些呢?和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通过天然作用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可更新资源。
如植物、微生物、可降解塑料袋、水资源、地热资源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泛指从自然界获取的,可以再生的非化石能源,主要是指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自然能源,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非常丰富,为经济发展和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军事资源潜力也很大。
一般可再生资源是指那些经过使用、消耗、加工、燃烧、废弃等程序后,仍能在一定周期(可预见)内重复形成的、且具有自我更新的、自我复原的特性并且可持续被利用的一类自然资源或非自然资
源。
与不可再生资源相对应,是在可持续发展中应该加强建设、推广使用的绿色资源。
如:土壤、太阳能、风能、水能、植物、动物、微生物、地热、潮汐能、沼气等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湿地、草原、水生生物等。
上述就是为您提供的关于可再生资源有哪些的解答,希望我的文章会让您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楚的了解!要了解更多关于环境污染的相关知识,请您多多关注吧!。
地球上的食品资源是否可再生?

地球上的食品资源是否可再生?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食品资源的可持续性问题越来越被人们关注。
那么,地球上的食品资源是否可再生呢?一、可再生的食品资源1. 农产品农产品是地球上最主要的食品资源之一。
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循环利用土地、水、阳光等自然资源,将能量转化为食品,从而实现了可持续性。
2. 水产资源水产资源是近年来备受瞩目的一种食品资源。
通过科学合理的水产养殖和渔业捕捞,可以实现水产资源的再生。
例如培育珊瑚、攀枝花鱼、虾、蟹等水产生物,有助于提高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3. 森林野生资源森林和草原等自然环境是野生动物和植物生长的地方,也是人们采集和收获自然食品资源的地方。
适量采集和收获野生果蔬、菌类等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食品需求,还可以保护自然环境。
二、不可再生的食品资源1. 安康鱼安康鱼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特有鱼种,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但由于其野生种群数量极少,现在已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不能进行捕捞。
2. 北极熊肉北极熊是世界上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之一,它们主要生活在北极圈周围的冰原和海洋地区。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狩猎等因素,北极熊数量不断减少,其肉品已经被列为不可再生的食品资源。
3. 特殊保护动物一些动物,如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等,因其特殊的价值而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不得进行捕猎和贸易。
他们的肉品也成为不可再生的食品资源。
三、如何促进食品资源的可持续性1. 科学种植和养殖推广科学种植和养殖,通过节约资源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方式,实现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为食品资源的生长和发展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
3. 倡导绿色饮食,鼓励人们选择可再生的食品资源,并减少不可再生的食品资源的消费,从而推动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地球上的食品资源是否可再生,取决于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
只有通过科学的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性的种植和养殖,以及倡导绿色饮食等方式,才能实现食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包括两种

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
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例如泥炭、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
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
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它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
人类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只会消耗,而不可能保持其原有储量或再生。
其中,一些资源可重新利用,如金、银、铜、铁、铅、锌等金属资源;另一些是不能重复利用的资源,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它们作为能源利用而被燃烧后,尽管能量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但作为原有的物质形态已不复存在,其形式已发生变化。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又称为更新自然资源,如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和各种自然生物群落、森林、草原、水生生物等。
可再生自然资源在现阶段自然界的特定时空条件下,能持续再生更新、繁衍增长,保持或扩大其储量,依靠种源而再生。
一旦种源消失,该资源就不能再生,从而要求科学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物种种源,才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土壤属可再生资源,是因为土壤肥力可以通过人工措施和自然过程而不断更新。
但土壤又有不可再生的一面,因为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可以比再生的土壤自然更新过程快得多,在一定时间和一定条件下也就成为不能再生的资源。
可再生能源泛指多种取之不竭的能源,严谨来说,是人类有生之年都不会耗尽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不包含现时有限的能源,如化石燃料和核能。
大部分的可再生能源其实都是太阳能的储存。
可再生的意思并非提供十年的能源,而是百年甚至千年的。
随着能源危机的出现,人们开始发现可再生能源的重要性。
太阳能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太阳能的利用有被动式利用(光热转换)和光电转换两种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绿色建筑的成功案例
一、工程简介: 项目名称: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 项目位置:位于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 投资总额:项目总投资额超过6000万元 建筑规模:项目占地13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79平方米 建筑设计: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研院上海院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杭州城建设计院等单位 2009年11月6日,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西南区,11月1日刚刚落成了一座四层楼的建筑,高18.5米,钢框架结构。 它采用国内外最新建筑技术,被称作“绿色建筑科技馆”。 二、项目简要说明: 2009年11月1日,位于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的绿色建筑科技馆正式投入使用。该设计是不需空调的建筑典范,作为一个集成当今世界十大先进节能技术的建筑节能系统,全年能耗不到一般同类建筑的1/4。凭借其超常的节能效率,它再一次掀起了全社会建设节能建筑的热情,引领建筑节能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据介绍,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建筑外形整体向南倾斜15度。这样可避免夏日阳光直射室内,采用地源热泵系统,在地下60米深处构筑水循环系统,用冷热交换的办法使室内降温,不需使用空调,整个建筑节能率达76.4%。 三、节能要点: 科技力促高效率节能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位于杭州能源与环境产业园内,总投资6000万元,占地13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679平方米的的绿色建筑科技馆可谓是一座典型的绿色建筑体。该项目的设计汇集了国内外优秀的设计研究单位,包括英国德·蒙特福特大学、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中国建研院上海院绿色建筑研究中心、杭州城建设计院等在内的专家团队。 在节能技术运用上,项目设计团队坚持节能优先、可持续发展的策略,集成采用了当今国内外最先进、适用的建筑节能技术系统,其中包括:被动式通风系统,尽可能多地利用屋顶自然采光和不需要耗能的日光照明系统,设计中使建筑倾斜形成建筑自遮阳系统;使用智能化自动调节的外遮阳通风百叶系统;环保合理的外围护系统;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系统;雨水收集、中水回用系统;能源再生电梯系统等。这些都是可以大量普及推广的建筑节能技术。 故意南倾15度 当全球气候变暖逐渐威胁着人类生存的时候,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当风能、生物能、核能等产业被视为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并艰难推广时,中国的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已经默默地为中国乃至世界的节能减排事业贡献了二十年。通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产业成为民间普及率最高的新能源产业。 为了最大可能收集太阳能,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的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设计时故意将整个建筑体向南倾斜了15度。据工作人员介绍,将绿色建筑科技馆整体向南倾斜15度,具有很好的自遮阳效果。夏季太阳高度角较高,向南围护结构可阻挡过多太阳辐射;冬季太阳高度角较低,热量则可以进入室内,北向可引入更多的自然光线。它能降低太阳辐射的不利影响,改善室内的舒适环境。 这个倾斜的屋顶,还是浙江省乃至全国第一个兆瓦级屋顶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此外,科技馆还采用了风能、氢能发电系统。先进的楼宇自控系统,可达到智能控制,根据室内的温度和环境质量,自动调节各种设备运行,分项计量各种设备能耗。 在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内,房子冬暖夏凉,空调不用电就能达到25℃,比一般写字楼里感觉空气更清新透气。空调不用电,用什么?原来,在一楼会议厅顶上布满弯曲的水管。据工作人员介绍,这叫地源热泵系统,就是在建筑的外围往地下60米深打孔,取地下18℃左右的水,使之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用热交换的办法,让室内降温,这就不用电了。不用开窗室内的空气清新依然清晰,这是因为科技馆内有个新风系统,同时每个窗边有传感系统,自动感知屋内的二氧化碳浓度,自己决定开合,从而确保了室内空气始终保持清晰。 集成环保节能材料 除了使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清洁能源外,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还采用大量的节能环保材料,如建筑物南北立面采用的钛锌板,东西立面采用的陶土板,均属于可回收循环使用、自洁功能的绿色环保型建材。 钛锌板使用寿命长,具80—100年的生命期,同时依靠本身形成的碳酸锌保护层保护。此外,钛锌板通过一种专利的特殊浸渍过程,将锌进行预钝化处理,风蚀过程也对其无影响。双层陶土板具有空腔的结构,安装时陶土板背部有一定的空间,可有效降低传热系数。整个体系可以起到保温和隔音功效,并能降低建筑能耗,节约能源。 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的门窗采用断桥隔热金属型材多腔密封窗框和高透光双银LE中空玻璃,使夏季窗户的得热量大大减少,空调负荷从基准建筑的41.71w/㎡下降到了23.53w/㎡。 白天,在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工作几乎不用开灯,因为这里有好多“天眼”(索乐图日光照明系统),就是室外草坪或建筑顶层有很多半圆形透明罩,把光线透过导光管引入室内,照明基本就够了。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还有很多节能的亮点,如电梯在一上一下的时候,就能把势能转换成电能,屋顶还有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电玻璃。光照充足时,这幢楼的太阳能发电一天就可能达100度。 凭借采用集成的低能耗、生态化、人性化的建筑形式及先进的节能环保建筑技术产品,杭州绿色建筑科技馆日前正式被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列入建筑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项目。 朋友,读完此篇,你会产生建筑节能的更多联想,激发设计灵感,设计出更多绿色节能建筑的好作品,为人类赖以生存而资源逐渐减少的地球做出更多努力和贡献,便是我们转发该文之目的。
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对生态设计概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 庞伟,2002,2003; Pudua,2003)。 (1)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 公园设计组对所有这些“东西”,以及整个场地,都逐一进行测量,编号和拍摄,研究其保留的可能性:包括自然系统和元素的保留,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为了保留江边十多株古榕,同时要满足水利防洪对过水断面的要求,而开设支渠,形成榕树岛;构筑物的保留和再利用: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中在场地设计之中。机器的保留和再利用: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2) 改变:再利用 原有场地的“设计”必竟只反映过去人的工作和生活,以及当时的审美和价值取向,从艺术性来将,还需加以提炼,与现代人的欲望和功能需求有一定距离。所以,有必要对原有形式和场地进行改变或修饰。通过增与减的设计,在原有“设计”基础上产生新的形式,其目的是能更艺术化地再现原址的生活和工作情景,更戏剧化地讲述场地的故事,和更诗化地揭示场所的精神。同时,更充分地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和欲望。岐江公园中几个典型的加法和减法设计包括:旧水塔的利用和改造;烟囱与龙门吊的再利用,船坞的再利用,机器肢体的再利用。 除了大量机器经艺术和工艺修饰而被完整地保留外,大部分机器都选取部分机体保留,并结合在一定的场景之中。一方面是为了儿童的安全考虑,另一方面则试图使其更具有经提炼和抽象后的艺术效果。 (3) 再生设计 原场地内的材料,包括钢材、乡土物种等,都可以通过加工和在设计,而体现为一种新的景观、满足新的功能。经过再生设计后的钢被用做铺地材料,乡土野草成为美丽的景观元素。甚至场地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也通过诸如“红盒子”的设计,而再现。 岐江公园注释了一个完整的生态设计概念:设计师的首要任务是阅读场地,保留“没有设计师的设计”,因为那是时间的作品,是自然过程和历史的积淀。 中山岐江公园 3.2 雨洪利用与野草之美:浙江台州永宁公园的生态化设计 这是一个关于河流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案例。把一个以防洪为单一目的的硬化河道,用最经济的途径,恢复重建为充满生机的现代生态与文化游憩地(俞孔坚等,2005)。永宁江公园方案提出6大景观战略,核心思想是用现代生态设计理念来形成一个自然的、“野”的底,然后在此基底上,设计体现人文的“图”;基底是大量的、粗野的,它因为自然过程而存在,并提供自然的服务,而“图”是最少量的、精致的,它因为人的体验、和对自然服务的接受而存在。这些战略包括: (1)保护和恢复河流的自然形态,停止河道渠化工程 (2)一个内河湿地,形成生态化的旱涝调节系统和乡土生境 (3)一个由大量乡土物种构成的景观基底 (4)水杉方阵,平凡的纪念 (5)景观盒,最少量的设计 (6)延续城市的道路肌理,最便捷地输出公园的服务功能 永宁公园于2003年五月正式建成开园,由于大量应用乡土植物,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内,公园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设计之初的设想和目标已基本实现,2004年夏天还经历了25年来最严重的台风破坏,但也很快得到了恢复。作为生态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节点和示范地,永宁公园的生态服务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a) 自然过程的保护和恢复:长达2公里的永宁江水岸恢复了自然形态,沿岸湿地系统得到了恢复并完善;形成了一条内河湿地系统,对流域的防洪滞洪起到积极作用; (b) 生物过程的保护和促进:保留滨水带的芦苇、菖莆等种群,大量应用乡土物种进行河堤的防护,在滨江地带形成了多样化的生境系统。整个公园的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