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波干扰材料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综述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国内外研究综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能的新兴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本文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该技术的研究现状、争论焦点、研究成果和不足,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和挑战。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能的新兴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潜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成为能源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综述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争论焦点,介绍该技术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并探讨未来的研究方向和挑战。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是一种基于电磁感应、电磁波、磁场等物理原理,通过无线方式传输电能的新兴技术。
根据传输原理的不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可分为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电磁辐射无线电能传输、电场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等几种类型。
其中,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是最常用的一种,其原理是利用磁场进行电能传输。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当时人们开始研究无线电能的传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应用。
国外学者如美国的Marin Soljacic和日本的TadashiMaeda等人在该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内对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但进展迅速,已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该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
目前,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例如无接触充电、无线电力传输网络、医疗植入式设备等。
然而,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仍存在一些争论焦点和挑战,如传输效率、安全性和距离等问题。
同时,该技术的应用也需要解决一些法律和技术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例如,Marin Soljacic等人利用磁耦合原理实现了远距离的无线电能传输;Tadashi Maeda等人研究出了基于电磁波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实现了高效的无线电能传输。
国内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陈仁文教授团队在无接触充电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研制出了一系列无接触充电装置。
B5G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的背景、应用和挑战

一、背景
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是指分别为10毫米至1毫米和100GHz至10GHz的电磁波范 围。传统上,这些频段主要用于雷达、卫星通信和科研领域。然而,随着无线通 信技术的发展,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开始被视为下一代通信技术的关键。
B5G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其大带宽和高速传输。毫米波的频 率范围高达100GHz,能够提供极高的数据传输速率。太赫兹频段的带宽更宽,可 达到100GHz至100THz,为高速无线通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然而,无线通信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是传输距离的限制,毫米波和太 赫兹信号在传输过程中易受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影响,导致传输距离较短。 其次是硬件设备的成熟度问题,目前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的相关设备仍处于发展 阶段,尚未完全成熟。
2、无线传感
B5G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也可应用于无线传感领域。利用毫米波和太赫兹的 高频特性,可以实现高精度、高速的传感和测量。例如,在工业生产中,B5G毫 米波和太赫兹技术可用于实现非接触式、高速的物体表面检测和测量,提高生产 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应用
1、无线通信
B5G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首先,它们 可以提供高达数百Gbps甚至数Gbps的传输速率,满足高清视频、大数据和实时交 互等需求。其次,由于其高频特性,B5G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现有 频谱资源紧张的问题,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和频谱利用率。
2、市场挑战:B5G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的应用市场尚在发展初期,需要大量 的研发投入和市场推广。此外,相关产业链也需不断完善,以提高设备的成熟度 和降低成本。
3、政策和法规挑战:毫米波和太赫兹频段的频谱资源丰富,但目前全球范 围内的政策和法规尚不完善。因此,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制定统一的政策和规范, 以促进B5G毫米波和太赫兹技术的广泛应用。
镍包覆竹纤维作为毫米波干扰材料的性能

J un l f L nv ri f ce c n eh oo y( trl ce c dt n o r a o A U iesyo in e dT c n lg Nau a S in e io ) P t S a E i
2 Isiueo h mia fn ea d Teh oo y ej g 1 2 0 ,Chn ; .n ttt fC e c l Dee s n c n lg ,B in 0 2 5 i ia
3 E gn e igI siueo r so gn e s LA i.o c.& Teh. . n iern n t t f t Co p f En ie r ,P Unv fS i c ,Na j g2 0 0 ,Chn ) ni 1 0 7 n ia
t o c p . Thes f c he p o c sc a e y n c lc m p e e y,a hee e e a o r s o y) ura e oft r du twa o t d b ike o ltl nd t lm nt lc mpo ii s o ston f
t epae wa / l y Th r d c ’ o v n in lp y io h m ia r p ris a d t e 3 mm W ,a d h lt sNiP a l . o e p o u t S c n e t a h sc c e c lp o e t n h o e n
摘 要 :为研 制 一 种 粒 子 尺 度 适 宜 、 浮 性 能 好 、 减 性 能 高 的 毫 米 波 干 扰 材 料 , 悬 衰 以轻 质 、 空 的 竹 纤 维 为 基 中 体 , 用化 学 镀 法 制 备 镍 包覆 竹 纤 维 , 测 了镍 包覆 竹 纤 维 的 常 规 理 化 性 能 与 3 8mm 波 衰 减 性 能 。 镍 包覆 采 检 、
2024年吸波材料市场环境分析

2024年吸波材料市场环境分析1. 市场概况吸波材料是一种能够吸收电磁波能量的材料,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电子设备和电磁兼容等领域。
随着无线通信、雷达技术和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吸波材料市场也呈现出良好的增长势头。
本文将对吸波材料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
2. 市场需求吸波材料在通信、电子设备和电磁兼容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信领域对吸波材料的需求将大幅增加。
此外,汽车、航空航天和军事领域也对吸波材料有着不可或缺的需求。
吸波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波吸收性能,可以有效减少电磁干扰和电磁泄漏,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3. 市场竞争吸波材料市场竞争激烈,存在大量国内外的吸波材料制造商和供应商。
国内企业在技术研发、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方面与国际巨头存在一定差距。
国际吸波材料企业在技术、品牌和渠道方面具备较强竞争优势。
然而,由于吸波材料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企业也在不断提升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4. 市场发展趋势吸波材料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技术创新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和发展,吸波材料的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当前,石墨烯、碳纳米管等新型材料被广泛研究和应用,具有更好的吸波性能和成本效益。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一步突破,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将会进一步提高,市场前景广阔。
4.2 产业链整合吸波材料产业链包括原材料供应、材料加工、成品制造和销售等环节。
目前,各个环节的企业数量众多,行业整合程度较低。
未来,大型企业将加强产业链整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4.3 区域市场发展吸波材料市场主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亚太地区的吸波材料市场将呈现出较快的增长速度。
同时,新兴市场也将成为吸波材料市场的重要增长点。
5. 市场前景吸波材料市场在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通信领域对吸波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此外,汽车、航空航天和军事等领域也将对吸波材料有更多的应用需求。
毫米波微带键合金丝互连模型的研究

毫米波微带键合金丝互连模型的研究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毫米波微带键合金丝互连模型的研究1. 引言在无线通信和雷达系统中,毫米波技术因其高频率、大带宽和高传输速率而备受关注。
毫米波技术及芯片详解

毫米波技术及芯片详解[导读]毫米波技术方面,结合目前一些热门的毫米波频段的系统应用,如毫米波通信、毫米波成像以及毫米波雷达等,对毫米波芯片发展做了重点介绍。
由于毫米波器件的成本较高,之前主要应用于军事。
然而随着高速宽带无线通信、汽车辅助驾驶、安检、医学检测等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毫米波在民用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目前,6 GHz 以下的黄金通信频段,已经很难得到较宽的连续频谱,严重制约了通信产业的发展。
相比之下,毫米波频段却仍有大量潜在的未被充分利用的频谱资源。
因此,毫米波成为第5 代移动通信的研究热点。
2015 年在WRC2015 大会上确定了第5 代移动通信研究备选频段:24.25-27.5 GHz 、37-40.5GHz 、42.5-43.5 GHz 、45.5-47 GHz 、47.2-50.2 GHz 、50.4-52.6 GHz 、66-76 GHz 和81-86 GHz ,其中31.8-33.4 GHz 、40.5-42.5 GHz 和47-47.2 GHz 在满足特定使用条件下允许作为增选频段。
各种毫米波的器件、芯片以及应用都在如火如荼的开发着。
相对于微波频段,毫米波有其自身的特点。
首先,毫米波具有更短的工作波长,可以有效减小器件及系统的尺寸; 其次,毫米波有着丰富的频谱资源,可以胜任未来超高速通信的需求。
此外,由于波长短,毫米波用在雷达、成像等方面有着更高的分辨率。
到目前为止,人们对毫米波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各种毫米波系统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随着第5 代移动通信、汽车自动驾驶、安检等民用技术的快速发展,毫米波将被广泛应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毫米波技术方面, 结合目前一些热门的毫米波频段的系统应用, 如毫米波 通信、毫米波成像以及毫米波雷达等, 对毫米波芯片发展做了重点介绍。
1、毫米波芯片传统的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主要采用化合物半导体工艺, 如砷化镓(GaAs) 、 磷化铟 (InP) 等, 其在毫米波频段具有良好的性能, 是该频段的主流集成电路 工艺。
吸波涂层材料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研究现状
吸波材料的研究历经了多个阶段,目前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在吸波材 料的种类方面,主要包括金属吸波材料、介质吸波材料、复合吸波材料等。金 属吸波材料主要利用金属的导电性吸收电磁波,但高频性能较差;介质吸波材 料则利用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磁导率吸收电磁波,具有较好的高频性能;复合吸 波材料则是将金属和介质材料相结合,发挥各自优点,从而提高吸波性能。
谢谢观看
在吸波材料的制备方面,研究者们不断探索新的制备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 溶胶-凝胶法、静电纺丝等,以提高吸波材料的性能和制备效率。此外,研究 者们还致力于研究吸波材料的机理,如电磁波在材料中的传播、吸收、散射等 机理,为提高吸波性能提供理论指导。
存在的问题
尽管吸波材料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吸波材料的吸收频带较窄,难以满足不同频率的需求பைடு நூலகம்其次,吸波材料 的耐候性、耐腐蚀性等性能有待提高;另外,吸波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限制 了其广泛应用。
四、结论
总的来说,磁损耗型吸波材料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各种新型的 磁损耗型吸波材料不断涌现,为解决电磁辐射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然 而,仍然存在一些挑战需要我们去面对,如提高材料的综合性能、拓展应用领 域以及降低成本等。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未来的磁 损耗型吸波材料将会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广泛的应用。
市场分析
吸波涂层材料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将有更多的应用领域和市场机遇。其中,军 事和航空领域由于对安全性和性能要求较高,将成为吸波涂层材料的主要应用 领域。此外,电子信息和汽车领域也将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市场规模方面,随 着各领域对吸波涂层材料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结论
全新的治疗技术——毫米波

全新的治疗技术——毫米波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人们对健康的高度重视,医学领域的治疗技术不断更新与创新。
其中,一种新兴的治疗技术——毫米波,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毫米波的定义、特点、作用机理和应用领域等相关内容。
一、毫米波的定义及特点毫米波,又称毫米波射频、毫米波微波、微波射频等,是一种介于红外线和微波之间的电磁波。
它的波长在1毫米到10毫米之间,频率约为30-300 GHz。
毫米波的穿透力比较弱,但可以穿透绝大部分的非金属材料,如塑料、木头、纸张等。
毫米波与其他电磁波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高频:毫米波的频率比其他电磁波高,因此传输速度更快,数据量更大。
2.短波长:毫米波的波长比其他电磁波短,因此可以更精确地定位目标。
3.穿透力弱:毫米波的穿透力比较弱,只能穿透非金属材料,难以穿透人体。
二、毫米波的作用机理毫米波在医学应用中主要是通过对人体组织的加热、杀菌、消炎等作用来治疗疾病。
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加热作用:毫米波可以通过诱导电流和摩擦作用使组织局部产生热效应,达到治疗目的。
比如在治疗关节炎、发热等疾病时,毫米波可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肿胀。
2.杀菌作用:毫米波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和核酸,达到抑制病原体生长的效果。
比如在治疗口腔溃疡、皮肤病等疾病时,毫米波可以消除炎症和杀灭细菌。
3.消炎作用:毫米波在局部产生生物物理效应时,可激活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消炎作用。
三、毫米波的应用领域毫米波在医学方面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骨科:毫米波可以有效治疗各类骨科疾病,如骨折、关节炎、腰痛等。
2.口腔科:毫米波可以安全、无痛、无创地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口臭等。
3.皮肤科:毫米波可以治疗皮肤炎症、过敏、瘙痒等疾病,并能改善皮肤质量。
4.妇科:毫米波可以治疗宫颈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等妇科疾病。
5.运动医学:毫米波可以缓解肌肉疲劳、增强肌肉力量和耐力,是体育运动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可膨胀石墨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分析
2.1可膨胀石墨插层工艺研究现状
近两年对石墨插层工艺的研究多倾向于研究低硫可膨胀石墨和无硫可膨胀石墨。
制备低硫可膨胀石墨主要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减少插层物质中浓硫酸的含量,即采用少量的浓硫酸,加入其他的无机或有机酸、酸酐等作为混合插层物质,如刘淑芬,李冀辉利用鳞片石墨、浓硫酸、乙酸配、重铬酸钾制备低硫高倍的膨胀石墨,最佳反应条件石墨:乙酸配:浓硫酸:重铬酸钾(重量比)为1:1.4:0.4:0.12,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60分钟,按该反应条件制备的膨胀石墨的膨胀体积为350ml/g,含硫量为0.08%。
“[12]另一种方法是将用浓硫酸插层所得的产物脱酸后,用其它溶液如草酸、硝酸、硝酸盐、磷酸或碱液等浸泡,使HSO4-离子和H2SO4分子与其他离子和分子交换,从而减少插入层间HSO4-和H2SO4,如宋克敏等分别用(NH4)2SO4[13]和H2O2[14]作氧化剂,将浓硫酸的插层产物脱酸后置于草酸和硝酸的混合液中浸泡3h,制得的可膨胀石墨含硫量大大降低。
制备无硫可膨胀石墨人们通常采用硝酸、有机酸或酸酐、磷酸、磷酸酐以及各种混合酸作为插层物质。
用硝酸作插层物质与天然鳞片石墨反应能制备出膨胀容积为300mL/g[15]的无硫可膨胀石墨,但体系生成了NO2,污染环境,而且硝酸不稳定,易挥发,见光受热易分解,在后续处理过程中,插入层间的部分硝酸会分解逸出,使膨胀容积减小;用有机酸或酸酐做插层物质时,因有机物极性较小,很难单独插入石墨层间,所以制得的可膨胀石墨膨胀容积很小,但在高温膨化时,有机物能分解成CO2和H2O,从而使膨胀石墨的灰份低、纯度高。
这方面的研究很多,如魏兴海等在30℃~40℃的反应温度下,用鳞片石墨、硝酸、乙酸配、高锰酸钾按1:0.7:1.5:0.4混合反应90min,可以制备出无硫膨胀石墨,其膨胀倍率可达478mL/g[16]。
这些文献为本试验可膨胀石墨制备配方工艺的确定提供了大量可借鉴资料。
2.2可膨胀石墨的磁改性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石墨的磁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石墨自身结构出发对石墨进行磁改性;另一方面是将石墨和具有磁性的物质进行复合的方法来对石墨磁改性,对于该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石墨插层复合。
(1)石墨结构磁改性
存在未配对电子的原子都存在磁矩,或者说这样的原子就象一个个的小磁铁,如果在室温下,这些小磁铁的方向因热涨落而指向不同的方向,磁性会相互抵消,物质整体不体现出磁性,但对铁磁性物质,原子内电子态使得各原子的磁矩排列在相同的方向上,因此物质表现出磁性。
物质中所有的电子都可以视为一个个的小磁铁,只是平时每个磁铁所指的方向都不一样而抵销了磁性。
而铁磁性物质则是物质内的电子受到内部作用力的影响而全部指向同一个方向,而产生出磁性。
一些试验发现一些石墨材料也展现出反常的磁性[17-18],Kope1evich[19]等报道了高取向裂解石墨展现了弱的像铁磁一样的磁滞曲线,这表明在石墨材料中可能存在居里温度达到高于室温的磁有序结构。
根据这些试验现象,科学界对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20-26],研究发现石墨自身的磁性主要来源于石墨中结构的缺陷、磁性杂质以及遗巡的电子态,其中石墨中结构缺陷是导致石墨具有磁性的最主要原因。
Kusakabe[27]在理论上研究了纳米石墨的磁性,一个重要的研究发现是纳米石墨的π电子受纳米石墨边缘结构影响很大,一氢化的曲折边缘纳米可以产生铁磁自旋结构。
根据这些研究的成果,最近,德国莱比锡大学的Esquinaz[28]利用2.25MeV的质子照射纯度极高的石墨,发现质子会类似“卡”在石墨中而改变了石墨的结构,这些质子照射过的石墨这时便开始带有磁性并能对外加磁场进行反应,关闭外加磁场后,石墨依然带有磁性,展现出典型铁磁性
物质的性质。
Mombru等人[29]也报道了将纯石墨放入有氧化铜的氮气氛中,用蒸汽相氧化反应对石墨表面进行蚀刻,改性后的石墨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磁响应特性。
(2)石墨复合磁改性
由于石墨具有很好的层状结构,层面内与层间键合力的巨大差异以及弱的层间结合力,导致多种原子、分子、离子和分子团能顺利突破层间键合力,插入到层间,形成石墨层间化合物。
任慧等[30]用膨胀石墨和FeCl3、NiCl2在高温下反应制备了膨胀石墨-FeC13-NiCI2层间化合物,经表征该化合物具有优良的磁性能;zou等人[31]先将Fe3+入到氧化石墨的层中间,然后通过还原的方法将Fe3+还原成Fe,得到了铁/氧化石墨复合材料,磁滞曲线以及电磁参数分析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一种软磁材料。
为了提高石墨基复合材料的屏蔽性能,任慧等人[32]将经酸化处理的可膨胀石墨浸渍在二茂铁的有机溶剂中,充分搅拌并静置5h~8h,经快速加热后制得表面沉积磁性铁颗粒的膨胀石墨,由振动磁强计测试出这种石墨蠕虫在室温静态条件下的磁化曲线及磁化率,并结合工艺条件进行了对比分析。
同时,还考核了掺杂磁性铁颗粒膨胀石墨对8mm电磁波信号发生装置的干扰作用。
结果表明:铁氧化物沉积在膨胀石墨表层,随着二茂铁投人量的增大,膨胀石墨磁性能提高越明显,在0A/m~7.958x105Am/磁场强度下测得其平均磁化强度≥8emu/g,在军用毫米波雷达频段的衰减率最高可达-10dB,质量消光系数大于1.0g/m2,遮蔽效果优于现役毫米波干扰剂;彭俊芳等[33]将氢氧化铁粉末和可膨胀石墨粉末混合均匀后,在高温下进行膨化处理,混合物迅速膨胀,体积不断增加,当体积不再明显增加时,取出样品,从而制备了附着有氧化铁微粒的石墨蠕虫,研究表明,该复合材料是一种兼备导电性和亚铁磁性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磁屏蔽性能。
2.3膨胀石墨作为毫米波干扰材料需要解决的难题
(l)石墨层间化合物含量:石墨层间化合物的膨化过程是一个强吸热过程,要使其膨化完全,化学药剂就必须提供足够的热量,并形成瞬时的高温。
很显然作为毫米波干扰材料,干扰剂中石墨层间化合物含量越大,则毫米波干扰效果越好,但随着石墨层间化合物含量的增大,完全膨化形成膨胀石墨所需要的热量相应增加,而相对提供能量的药剂含量在减少,提供的热量也在减少。
石墨层间化合物含量增加到一定比例时,甚至不能使燃烧维持下去。
以“NGl9”多波段发烟剂为例,其中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含量约为43%,而其它含能烟火药剂(高氯酸钾、镁粉、粘结剂)约占57%。
目前爆炸分散型瞬时干扰剂中石墨层间化合物的最大含量约为55%,也就是说剩余的45%只是作为提供能量的作用,这势必影响了单位质量干扰剂对毫米波的干扰效果。
(2)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种类:石墨层间化合物的插入物不同,形成膨胀石墨的各种特征参数也不尽相同,作为毫米波干扰材料,目前应用得较多的是传统硫酸、硝酸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
研究表明,传统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具有起始膨胀温度高、膨胀容积小以及完全膨化能耗较高等缺点,而这些缺陷都不同程度的削弱了膨胀石墨的毫米波衰减效果。
(3)石墨层间化合物及膨胀石墨的电磁性能:干扰材料对毫米波的衰减是吸收和散射共同作用的结果,膨胀石墨具有较高的电导率,有利于对毫米波产生一定的电损耗吸收,传统硫酸、硝酸插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及其形成的膨胀石墨并不含有磁性物质,与单纯的石墨相似,是反磁性的,对毫米波几乎没有磁损耗吸收。
目前文献报道具有较强磁性的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一般是通过熔盐法,将金属卤化物插入微粉石墨层间,该方法工艺较复杂且使用的原料石墨粒径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之间,不太适合作为毫米波干扰材料。
为增加膨胀石墨的磁损耗吸收,提高其毫米波衰减能力,需要研制一种具有磁性的粒径合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