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论盛孝章书》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孔子论孝

文言文翻译孔子论孝

孔子曰:“夫孝,德之本也。

”孝者,善事父母之谓也。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以其有父子之亲、夫妇之别也。

故父母者,人之本也;孝者,行之始也。

孝者,事亲以敬。

敬者,不违其志,不犯其恶。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夫游,所以广见闻也,然必以父母之志为志,方为可也。

父母之志,非必求富贵也,求仁而已。

仁者,爱人之心也。

故孝子之事亲,必敬必爱,必忠必信。

孝者,养亲以礼。

礼者,敬亲之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礼之用,和为贵。

和者,无违也。

故孝子之事亲,必和顺以敬,必亲爱以礼。

孝者,教亲以善。

善者,正己以正人也。

子曰:“教之孝悌,所以敬长也;教之慈爱,所以敬亲也。

”夫教亲以善,所以报亲之恩也。

故孝子之事亲,必教之孝悌,必教之慈爱。

孝者,事亲以诚。

诚者,不欺心也。

子曰:“父母之命,婚姻之礼,不敢辞也。

”夫诚,所以事亲也。

故孝子之事亲,必诚必敬,必信必爱。

孝者,事亲以孝。

孝者,善事父母之谓也。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夫孝子之事亲,必知其喜,必知其惧,必知其欲,必知其恶。

孔子曰:“夫孝者,所以事亲也;敬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教幼也。

此三者,天下之达道也。

”孝者,人之本也;敬者,行之始也;慈者,教之始也。

三者,并行而不悖,然后可以为孝。

孔子论孝,可谓深矣。

孝子之事亲,必敬必爱,必忠必信,必教之善,必知其喜、惧、欲、恶。

如此,乃为真孝也。

夫孝者,所以事亲也;敬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教幼也。

三者,并行而不悖,然后可以为孝。

孔子之论孝,可谓至矣。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古诗文系列课件模板-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 盛孝章书
魏晋·孔融 课件模板
古诗文系列: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作者简介:
古诗文系列: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作者简介:
孔融(kǒnɡ rónɡ) 孔融(153-208),字文举,鲁国
(治今山东曲阜)人,东汉文学家,“建 安七子”之首。家学渊源,是孔子的二十 世孙,太山都尉孔宙之子。少有异才,勤 奋好学,与平原陶丘洪、陈留边让并称俊 秀。献帝即位后任北军中侯、虎贲中郎将、 北海相,时称孔北海。在郡六年,修城邑, 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
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 焉已至。公为始满,融又过二。海内知识, 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困于 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 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今孝章,实 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 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 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古诗文系列: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注释:
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州长称牧伯,所以称 九州为九牧,也就是“天下”的意思。 (18)“燕君”句:《战国策·燕策》: “郭隗先生曰:‘臣闻古之君人,有以千 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 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 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 五百金?’涓人对曰:‘马死且买之五百 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 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
古诗文系列:论盛孝章书/与曹公论盛孝章书
注释:
比喻困苦危急。 (30)首:向。 (31)称引:指信中论说、引述的事情。 (32)自:本来。 (33)崇笃:推崇重视。斯义:指交友、 招纳贤才的道理。 (34)不悉:不能详尽。旧时书信结尾常 用的套语。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东汉〕孔融【作者小传】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县)人。

历任北海相、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

为人秉性刚直‎,先后触犯何进‎、董卓等权臣,受到他们的排‎挤。

后因屡次讥讽‎曹操,被杀害。

他好学博览,是汉末有名文‎士,为“建安七子”之一。

其散文议论尖‎锐,富有气势,表现出鲜明个‎性。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他的文章‎“体气高妙,有过人者;然不能持论,理不胜词”。

有《孔少府集》。

【题解】这是汉献帝建‎安九年(204),孔融任少府时‎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封信‎。

盛孝章名宪,会稽人,也是汉末名士‎。

曾任吴郡太守‎,因病辞官家居‎。

孙策平吴后,对当时名士深‎为忌恨,孝章因此曾外‎出避祸。

策死后,孙权继续对其‎进行迫害。

孔融与孝章友‎善,知道他处境危‎急,所以特地写了‎这封信,向当时任司空‎兼车骑将军的‎曹操救援。

曹操接信后,即征孝章为都‎尉,征命未至,孝章已为孙权‎所害。

文章叙述了孝‎章所处的艰难‎处境,并引用历史上‎重用贤才的故‎事,从交友之道和‎得贤之重要来‎打动对方,辞意恳切,具有一定的感‎染力量。

岁月不居〔1〕,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2〕,融又过二〔3〕。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4〕,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5〕,妻孥湮没〔6〕,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7〕!《春秋传》曰〔8〕:“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9〕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10〕,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执〔11〕,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12〕,而朱穆所以绝‎交也〔13〕。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14〕,加咫尺之书〔15〕,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16〕,九牧之民所共‎称叹〔17〕。

燕君市骏马之‎骨〔18〕,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19〕。

与韩荆州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韩荆州书原文-翻译及赏析

与韩荆州书原文|翻译及赏析注释(1)谈士:言谈之士。

孔融《与曹操论盛孝章书》:天下谈士,依以扬声。

(2)万户侯:食邑万户的封侯。

唐朝封爵已无万户侯之称,此处借指显贵。

(3)慕:敬仰爱慕。

(4)周公:即姬旦,周文王子,周武王弟。

因采邑在周(今陕西歧县北),故称周公。

吐握:吐哺(口中所含食物)握发(头发)。

周公自称我一沐(洗头)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见《鲁世家》),后世因以吐握喻求贤之心切。

(5)龙门:在今山西河津西北两岸,峭壁对峙,形如阙门。

传说江海大鱼能上此门者即化为龙。

东汉李膺有高名,当时士人有受其接待者,名为登龙门。

(6)龙蟠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

蟠:盘曲逸:隐逸。

收名定价:获取美名,奠定声望。

(7)君侯:对尊贵者的敬称,此指韩朝宗。

毛遂:战国时赵国平原君食客。

秦围邯郸,赵王使平原君求救于楚,毛遂请求随同前往,自荐说: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

使遂早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随从至楚,果然说服了楚王,使其同意发兵。

平原君于是奉他为上客(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颖(yǐng):指锥芒。

颖脱:锋芒全部露出,比喻才能充分显示出来。

《史记平原虞卿列传》: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使遂蚤得处囊中,乃颖脱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蚤,通早)颖脱而出,喻才士若获得机会,必能充分显示其才能。

(8)陇西:古郡名,始置于秦,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

自称十六国时凉武昭王李暠之后,李暠为陇西人。

布衣:平民。

楚汉:当时李白安家于安陆(今属湖北),往来于襄阳、江夏等地。

(9)干:干谒,对人有所求而请见。

诸侯:此指地方长官。

(10)历:逐一,普遍。

抵:拜谒,进见。

卿相:指中央朝廷高级官员。

畴曩(ch u nǎng):往日。

心迹:心志与行事。

谢灵运《斋中读书》: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

(11)制作:指。

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高三考前50题 语文系列3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德州市2014届高三考前50题 语文系列3文言文阅读 Word版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汉)孔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永年矣!《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①所以绝交也。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②之人,所共称叹。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

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

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

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

因表不悉。

【注释】①朱穆:汉桓帝时任侍御史,常感世风浇薄,著《绝交论》以矫之。

②九牧:九州。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殆:将近B.则桓公耻.之耻:以……为耻C.则孝章可致.致:到达D.今之少年,喜谤.前辈谤:说别人坏话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人困于.孙氏②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B.①昭王筑台以.尊郭隗②不赂者以.赂者丧C.①隗虽小才,而.逢大遇②我腾跃而.上D.①竟能发明主之.至心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向曹操推荐盛孝章的一组是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②(其人)单孑独立,孤危愁苦③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④友道可弘矣⑤或能讥评孝章⑥正之之术,实须得贤A.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⑥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评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首段先感叹时光的飞逝,又叙说盛孝章的不幸遭遇,目的在于引起曹操的情感共鸣,并激发他的恻隐之心。

孔融的故事文言文翻译

孔融的故事文言文翻译

一日,北海郡内发生一桩命案,死者家属悲痛欲绝。

郡守因案疑点重重,久未破案,急欲寻得良才协助。

时融年方二十,自告奋勇,愿解此案。

融深入案发地,仔细勘查,发现死者家中藏书甚多,其中一本《春秋》尤为特别。

融查阅此书,发现其中记载一桩命案,与死者之死有诸多相似之处。

融推断,此案可能与《春秋》有关。

融遂寻访死者生前好友,询问其与《春秋》的关系。

好友道:“死者生前喜好读书,尤其喜爱《春秋》。

他曾言,此书可洞察人心,预知未来。

”融闻言,心中一动,认为此案与《春秋》必有联系。

融继续调查,发现死者生前曾借阅一本《春秋》于邻居家。

融前往邻居家,询问借阅者。

借阅者道:“死者曾向我借阅此书,言称要研究家国兴亡。

后不久,死者便遇害。

”融闻言,心中愈发确信,《春秋》与此案有关。

融回到郡守府,向郡守呈上《春秋》一书,请求郡守审阅。

郡守仔细阅读,发现书中记载一桩与死者之死相似的命案。

郡守大惊,遂命融继续调查。

融深入挖掘,发现死者生前曾与一神秘人物交往。

融追踪神秘人物,最终在一名隐士家中将其捕获。

隐士道:“死者曾向我请教《春秋》,我见其心术不正,恐其利用此书作乱,遂将其杀害。

”融闻言,心中一惊,认为此案背后必有重大阴谋。

融将隐士带回郡守府,严加审讯。

隐士交代,其受一恶势力指使,企图利用死者研究《春秋》,以达到谋反的目的。

郡守闻言,下令捉拿恶势力头目。

经过一番周折,恶势力头目终被捉拿归案。

孔融凭借聪明才智,成功破获此案,深受郡守赏识。

融因功升迁,官至侍中。

然而,融不骄不躁,依然保持谦逊,致力于国家大事。

孔融一生,以博学多才著称,善辩善谋,深得时人敬佩。

其一生事迹,流传后世,成为千古佳话。

然孔融亦有其短处,过于直率,常得罪权贵,最终因直言进谏而被曹操所杀。

然孔融之死,并未磨灭其英名。

后世之人,仍以孔融为楷模,传颂其一生事迹。

孔融虽逝,但其精神永存,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doc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doc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阅读答案 与曹操论盛孝章书 (汉)孔融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五十之年,忽焉已至。公为始满, 融又过二。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有会稽盛孝章尚存。其人 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 不得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 之。”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 絮,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①所以绝 交也。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 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孝章要为有天下大 名,九牧②之人,所共称叹。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 当以招绝足也。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正之之 术,实须得贤。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 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 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向使郭隗倒悬 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 矣。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因表 不悉。 【注释】①朱穆:汉桓帝时任侍御史,常感世风浇薄, 著 《绝交论》以矫之。②九牧:九州。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殆:将近

B. 则桓公耻之 耻:以……为耻

C. 则孝章可致 致:到达

D.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谤:说别人坏话

2.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 ①其人困于孙氏②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

B. ①昭王筑台以尊郭隗②不赂者以赂者丧

C. ①隗虽小才,而逢大遇②我腾跃而上

D. ①竟能发明主之至心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作者向曹操推荐

盛孝章的一组是 ①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②(其人)单孑独立,孤危愁 苦 ③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④友道可弘矣 ⑤或能讥评孝章⑥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A. ①②③④B.②④⑤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什么意思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什么意思

时节不居,岁月如流什么意思“岁月不居,时节如流”的意思是: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

《论盛孝章书》是东汉末文学家孔融写给曹操的一封信。

在信中,孔融叙述了好友士盛孝章的危因处境,呼吁曹操对他加以救助。

信中引经据典,讲说道理,举了燕昭王招贤纳士的例子。

把救助朋友与招揽贤才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

全文感情真挚,语言恳切,词意委婉动人,十分感人。

原文:《论盛孝章书》魏晋-孔融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人,所共称叹。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

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

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

因表不悉。

译文:如果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

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

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

他受到东吴孙氏政权的困辱,妻子儿女都已*去,只留下他孤单无助的一个人,处境非常危险,心情十分痛苦。

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

”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绝交论》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融《论盛孝章书》原文及翻译
孔融
原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五十之年,忽焉已至。

公为始满,融又过二。

海内知识,零落殆尽,惟会稽盛孝章尚存。

其人困于孙氏,妻孥湮没,单孑独立,孤危愁苦。

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
《春秋传》曰:诸侯有相灭亡者,桓公不能救,则桓公耻之。

”今孝章实丈夫之雄也天下谈士依以扬声而身不免于幽絷命不期于旦夕是吾祖不当复论损益之友而朱穆所以绝交也。

公诚能驰一介之使,加咫尺之书,则孝章可致,友道可弘矣。

今之少年,喜谤前辈,或能讥评孝章。

孝章要为有天下大名,九牧之民所共称叹。

燕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绝足也。

惟公匡复汉室,宗社将绝,又能正之。

正之之术,实须得贤。

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昭王筑台以尊郭隗,隗虽小才,而逢大遇,竟能发明主之至心,故乐毅自魏往,剧辛自赵往,邹衍自齐往。

向使郭隗倒悬而王不解,临溺而王不拯,则士亦将高翔远引,莫有北首燕路者矣。

凡所称引,自公所知,而复有云者,欲公崇笃斯义也。

因表不悉。

(据中华书局影印四部丛刊本《六臣注文选》)
译文:
光阴不能停留,像流水一样消逝,很快就到了五十岁的年龄。

您是刚满,而我却已经超过两岁了。

国内的相识知交,差不多都要死光了,只有会稽的盛孝章还活着。

他被东吴孙氏政权困辱,妻子儿女都已死去,一个人孤独无助,处境危险,心情愁苦。

假使忧愁可以损害人的健康,孝章恐怕不能长寿了。

《春秋公羊传》里说:诸侯之间有相互并吞的,齐桓公没有加以救援,自己感到是一种羞耻。

”盛孝章确实是当今男子中的豪杰,天下一些善于言谈议论的人,常要依靠他来宣扬自己的名声,而他本人却不能避免被囚禁,生命朝不保夕,那么孔子就不应该谈论朋友好坏的问题,也无怪朱穆所以要写他的
《绝交论》了。

您如果能赶快派遣一个使者,再带上一封短信,就可以把孝章招来,而交友之道也可以发扬光大了。

现在的年轻人喜欢说前辈的坏话,或许有人会对孝章加以讥讽评论。

总的说来孝章是一个盛名天下、为天下人所称赏赞美的人。

燕君购买骏马的尸骨,不是要它在道路上奔驰,而是通过它来招致千里马。

我想您正在拯救和恢复汉朝王室,使将要覆灭的政权重新安定下来。

天下要安定,关键在于得到贤才。

珠玉没有脚,却能够到人的身边来,是因为有人喜欢它们,何况贤士们都有脚呢!燕昭王筑了黄金台来尊崇郭隗,郭隗虽然是一个才能不高的人,但却得到厚待,终竟能传播明主的诚心,所以乐毅从魏国前去,居痒从赵国前去,邹衍从齐国前去。

假如当初郭隗处于困苦危急之中,昭王不去帮助他,正像落水将要淹死的时候不去援救他,那么其他贤士也都将远走高飞,没有肯到北方燕国来的人了。

上面所说的一些事情,本来就是您所熟悉的,而我还是要再说一下, 无非是想请您对交友之道加以重视罢了。

凭借奏章实在不能详尽地表达我的意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