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科目动物生物化学 酶
考研科目动物生物化学 酶

2 酶活力的测定
(1)应测反应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 or initial speed),
反应5-10分钟。
产
(2)酶的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 物
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浓 度
(3) 测酶活力时应使反应温度、 [P]
pH、离子 强度和底物浓度等
因素保持恒定。
(4) 测定酶反应速度时,应使[S]>>[E]。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
NH2
CONH2
N
O- O-
N+ O
CH2OPOPOCH2
N O
OO
N N
OH OH
OH OH(OPO3H2)
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
(4) 吡哆素(维生素B6)
吡多素(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CHO
CH2NH2
OH OH
OHOHOH O
CH2CHCHCHCH2OPOCH2 O
N
N
AMP
NN
OH
CH3
CO
N
N
CH3
NH
NC
NH2
O
FMN
FAD
功能:在脱氢酶催化的氧化-还原反应中,
起着电子和质子的传递体作用。
(3)烟酸和烟酰胺(维生素PP)
辅酶形式:辅酶I(NAD+) 辅酶II(NADP+)
能维持神经组织的健康。缺乏时表现 出神经营养障碍,出现皮炎。
三 同工酶(isoenzyme)
同工酶:指能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 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 生物学功能不同的一组酶。
其特点: (1)它们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
动物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动物生物化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其任务主要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及其在生命活动中所进行的化学变化与其调控规律等生命现象的本质。
当今生物化学越来越多的成为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尤其是基因信息的传递、基因重组与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等知识点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学科。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等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主要从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中间代谢过程以及遗传的分子机制等阐明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为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二、考察目标(一)了解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级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身故我化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级实验原理和方法。
(二)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生物化学本质和规律,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考试大纲(一)生物化学概述考试内容:1、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2、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考试要求:掌握生物化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二)蛋白质化学考试内容:1、蛋白质的概念与生物学意义。
2、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性质,根据R 基团极性对20 种蛋白质氨基酸的分类及三字符缩写。
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1)肽的概念及理化性质(2)蛋白质的初级结构(3)蛋白质的高级结构(二级结构、超二级结构和结构域、三级结构、四级结构)(4)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1)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2)蛋白质的两性电离及等电点(3)蛋白质的胶体性质(4)蛋白质的紫外吸收特征(5)蛋白质的变性及复性5、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1)蛋白质的抽提原理及方法(2)蛋白质分离与纯化的主要方法:电泳、层析和离心(3)蛋白质的定量方法考试要求:掌握蛋白质、氨基酸的概念与结构,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主要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方法。
(三)核酸化学考试内容:1、核酸的种类和组成单位2、核酸的分子结构(1)DNA的分子结构:DNA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2)RNA的分子结构:tRNA的结构、mRNA的结构、rRNA的结构3、核酸的理化性质(1)核酸的一般性质(2)核酸的紫外吸收特征(3)核酸的变性及复性4、核酸的分离纯化考试要求:掌握核酸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方法。
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酶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

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化学(酶类)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题正误。
(总题数:10,分数:20.00)1.(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即使有足够的底物,酶仍不能达到其催化的最大反应速度。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在竞争性抑制剂存在下,酶的最大反应速度是不变的,有足够的底物,酶能达到其催化的最大反应速度。
2.(华南农业大学2009年考研试题)多酶体系中反应速度最慢的那一步反应一般为关键步骤。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3.(郑州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辅酶与酶蛋白的结合不紧密,可以用透析的方法除去。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4.(江南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在结构上与底物无关的各种代谢物有可能改变酶的K m值。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5.(武汉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酶与底物结合时产生的结合能既贡献于酶作用的专一性,也贡献于酶的催化效力。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6.(武汉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分子互补性是分子间相互识别的基础。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7.(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酶反应的酸碱催化主要是依靠溶液中的H +及OH -浓度。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8.(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考研试题)别构酶动力学曲线的特点都是呈S形曲线。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9.(南京师范大学2007、2008年考研试题)辅基与辅酶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与蛋白的结合牢固程度不同。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10.(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考研试题)酶可以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
(分数:2.00)A.正确B.错误√解析:解析:酶不会使化学反应的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缩短达到化学平衡所需时问。
动物生物化学考研题库

动物生物化学考研题库动物生物化学是研究生物体中化学过程和物质的科学,它涉及到细胞和生物体内发生的各种生化反应。
在准备动物生物化学的考研题库时,我们通常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蛋白质化学: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
包括氨基酸的化学性质,肽键的形成,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以及蛋白质的折叠和稳定性。
2. 酶学:酶的催化机制、酶的分类、酶的抑制和调节。
涉及酶的活性中心、底物结合和催化反应的动力学。
3. 核酸化学:DNA和RNA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合成。
包括核苷酸的组成、核酸的双螺旋结构、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4. 糖类化学:单糖、多糖的结构和生物合成。
涉及糖酵解、糖原的储存和分解,以及糖的代谢途径。
5. 脂质化学:脂肪、磷脂和固醇的结构和功能。
包括脂肪酸的合成、脂肪的储存和分解,以及脂质在细胞信号传递中的作用。
6. 代谢途径: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糖原代谢、脂肪酸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等。
7. 生物膜和信号传递: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膜蛋白、膜脂质和膜运输机制。
以及细胞信号传递的途径和机制。
8. 遗传信息的表达与调控: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包括转录因子、增强子、沉默子等在基因表达中的作用。
9. 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DNA测序、基因克隆、基因编辑技术等在现代生物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10. 生物化学疾病:一些遗传性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生物化学基础,如囊性纤维化、糖尿病等。
在准备考研题库时,还应该包括一些典型的问题和案例分析,以及相关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考研题库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动物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为进一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动物生物化学复习要点

动物生物化学复习要点1.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包括结构蛋白质、酶和激素等。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类固醇等,是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还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和能量储存。
-核酸:DNA和RNA是基因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
2.氨基酸:-有20种常见的氨基酸,其中8种属于人体必需氨基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入。
-氨基酸结合形成蛋白质,通过肽键连接。
-每种氨基酸具有不同的侧链,决定了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3.酶:-酶是生物体内的催化剂,能够加速化学反应速率。
-酶本身不参与反应,而是通过降低反应活化能来促进反应的进行。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4.代谢途径:-糖原代谢:糖原是动物体内糖类储存形式,能够通过糖原分解酶转化为葡萄糖供能。
-脂肪酸代谢:脂肪酸是脂质的组成部分,能够通过β-氧化途径被分解为辅酶A和醋酸等产物,供能。
-蛋白质代谢:蛋白质通过蛋白质酶分解为氨基酸,进而被转化为能量或用于合成其他生物大分子。
-核酸代谢:核酸通过核酸酶分解为核苷酸,用于DNA和RNA合成。
5.能量代谢:-ATP是细胞内的能量储存分子,通过水解反应释放能量。
-糖酵解和细胞呼吸是主要的能量产生途径,产生大量的ATP。
-光合作用是植物能量产生的主要途径,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6.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由氨基酸的线性排列确定。
-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和功能。
-蛋白质的功能包括结构支持、酶催化、抗体防御和激素调节等。
7.糖代谢:-糖类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葡萄糖,并通过糖酵解产生ATP。
-葡萄糖进一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产生更多的ATP,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8.脂类代谢:-脂肪酸在线粒体内被氧化为辅酶A和醋酸,并通过柠檬酸循环进一步代谢。
-脂类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高能电子通过呼吸链转移,最终产生大量ATP。
9.核酸代谢:-核苷酸通过核酸酶降解为核苷和磷酸等,进一步循环利用。
5酶

1)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只参加化学反应速度,不 参加化学反应 2)它能够改变化学反应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化学 平衡常数 3)酶只能够本身能够发生的反应进行,反之则不行
二、酶的生物催化特点
(一)高效性
酶的催化作用可使反应速度比非催化反应提高107 -1020 倍。比其他催化反应高107 -1要内容
酶的一般概念 酶的组成与辅酶 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酶催化机理 酶促反应动力学 酶活性调节
第一节 酶的一般概念
酶的概念 酶的分类和命名 酶催化活性表示法 酶的特征
一、酶的概念
什么是酶(enzyme)?
酶是生物催化剂。绝大部分酶是蛋白质,还有一些核 糖核酸RNA具有催化作用,称为核酶(ribozyme)。
酶的转换数:Kat指每秒钟每个酶分子转换底物的
mmol数,代表酶的催化效率。
酶的活力单位(U):酶活力的度量单位。1961年国
际酶学委员会规定:1个酶活力单位是指特定条件下,在1 分钟内能转化1umol底物的酶量。
酶比活性(enzyme specific activity):每毫克酶
制剂所含的酶的国际单位数。用于比较每单位重量酶蛋白 的催化能力。比活性愈高表明酶愈纯
第二节 酶的组成和辅酶
一、简单酶( simple enzyme)单纯由氨基酸组
成。如脲酶、胃蛋白酶、淀粉酶等
二、结合酶(conjugated enzyme)
结合酶(全酶)= 蛋白质部分(酶蛋白)+ 非蛋白质部分(辅因子)
酶的辅助因子: 本身无催化作用,在酶促反应中起 运
输电子、原子或某些功能基团的作用,包括金属离子和辅 酶(基)
一)酶的命名
1 习惯命名——依据所催化的底物(substrate)、反应的 性质、酶的来源等命名。例如淀粉酶,胃蛋白酶、碱性磷 酸酶。
酶的考研知识点总结

酶的考研知识点总结一、酶的基本概念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它们能够加速生化反应的速率,而本身并不参与反应。
酶能够在生理条件下催化特定的生化反应,而且对于反应物的选择性很高,能够选择性地催化特定的化学反应。
酶在生物体内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参与了细胞代谢、生长发育和信号传导等生物过程。
二、酶的特性1. 酶是一种蛋白质,因此具有生物分子的基本特性。
它们具有特定的氨基酸序列,能够通过氢键、离子键、范德华力相互作用等方式保持其特定的构象。
2. 酶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
酶的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酶的适宜温度和pH值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催化作用。
3. 酶的催化作用是高度选择性的。
酶能够选择性地催化特定的生化反应,而对于其他化学反应则没有作用。
三、酶的分类及作用1. 氧化还原酶:包括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等,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
2. 水解酶:具有水解反应的催化作用,例如淀粉酶、脂肪酶等。
3. 转移酶:具有在分子间转移功能基团的催化作用,例如激酶、羧化酶等。
4. 合成酶:具有合成反应的催化作用,例如胺基酸合成酶等。
5. 解聚酶:具有解聚反应的催化作用,例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
四、酶的催化机制1. 底物与酶的结合:酶能够通过特定的结合位点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这种结合方式能够降低底物的活化能,从而加速反应速率。
2. 底物转变成产物:酶与底物复合物能够使底物发生结构变化,从而生成产物。
在这一过程中,通常酶本身也会发生构象变化。
3. 产物释放:产物与酶-底物复合物分离,同时酶恢复到初始构象,准备催化下一轮反应。
五、酶的活性调控1. 底物浓度:酶的催化速率与底物浓度有关,通常情况下,底物浓度越高,催化速率也越高。
2. 温度:酶的活性受到温度的影响,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酶的催化速率会较高。
3. pH值:酶的活性受到pH值的影响,不同酶对pH的适应范围也不同,通常情况下,酶的活性在特定的pH范围内最高。
动物生物化学考研大纲硕士

动物生物化学考研大纲(硕士)
动物生物化学是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及动物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此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从分子水平了解生命现象的化学本质,了解生物体的化学组
成、分子结构、物质代谢、能量转化、生物遗传的分子基础、代谢调节及基因表
达调控。
为今后从事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研究与实践奠定必要的基础。
主要参考教材:《动物生物化学》邹思湘主编,第四版,全国统编教材。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生物化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内容
第二节生物化学的发展简史
第三节生物化学与畜牧兽医的关系
主要了解生物化学的概念、主要的研究内容、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第二章蛋白质化学
第一节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节蛋白质的分类
第三节蛋白质的化学组成
第四节蛋白质的化学结构
第五节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第六节蛋白质的物理化学性质
了解蛋白质的生理功能及分类,掌握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氨基酸结构及
性质;掌握蛋白质结构各层次结构概念及特点。
弄清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掌握蛋白质的主要理化性质。
第三章核酸化学
第一节核酸的组成、性质和生物学功能
第二节DNA 和RNA的结构
第三节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
第四节核酸的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和结构测定
弄清DNA和RNA的化学组成、性质和生物学功能,掌握DNA双螺旋结构特点、RNA分类、结构特点及生物学功能。
掌握核酸变性、复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最适条件下,每秒中内,能将1mol 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的酶量。
1972年Katal(Kat=1mol/s)单位
1Kat=6×107U 1U=16.67nKat
酶的比活力(specific activity)
指每mg蛋白质所具有的酶活力,一 般用U/mg蛋白质来表示,比活力说明酶 的纯度。也可以用U/g、U/ml表示。
第7章 酶 (Enzyme)
本章的主要内容
1 酶的基本概念、酶的化学组成 2 酶的结构与功能 3 酶催化的机理 4 酶促反应动力学 5 酶活性调节 6 酶的分类及应用
重点:酶的概念及其特点;酶结构与 功能的关系;酶促反应动学; 酶的活性调节。
难点:酶促反应动力学;酶作用机理; 维生素与辅酶的关系。
多种氧化酶的辅酶,一些还原
一酶的碳辅酶基,团参与转递氢移作的用 活性载体
参与氨基酸的转氨基、脱羧作 用。
氢多种原酰基子转重移反排应的作辅用酶 、传递甲CO基2 的化作用作。用
一碳基团转移的活性载体
羟参作与用化氢。原反子应重排的作用辅、助甲基化 因子 羟化反应的辅助因子。
2、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抗夜盲、维持上皮的正常发育、 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2.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
(1)极高的催化效率 酶的催化效率比化学催化剂高
107~1013倍,比非催化反应高108~1020 倍。
2H2O2→2H2O+O2 酶催化:1mol H2O2酶,5×106mol/min 化学催化剂:1mol Fe2+ ,6×10-4mol/min
(2)高度的专一性(specificity)
(3)酶的不稳定性。
(4)酶在体内受到严格调控。
(5)酶的催化活力与辅酶、辅基 和金属离子有关 。
三 酶活力(enzyme activity)及其测定
1 酶活力和比活力的概念 酶活力:酶催化化学反应的能力 。 酶活力的大小用酶活力单位来表
示,简称酶单位(unit, U)
酶单位:在指定的反应条件下(25℃,最 适PH,饱和底物浓度),1min内,将1 微摩尔的底物转化成产物所需要的酶量。
三 同工酶(isoenzyme)
同工酶:指能催化相同化学反应,但 其酶蛋白本身的分子结构、理化性质及 生物学功能不同的一组酶。
其特点: (1)它们存在于生物的同一种属
或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甚至同一组织、 同一细胞中。
(2)同工酶大多数是由两个或两 个以上的亚基组成的寡聚体。
酶的活性部位
必需基团
结合基团 催化基团
2 必需基团(essential group):
必需基团:参与对底物分子的结 合和催化的基团,以及参与维持酶分 子构象的基团。
二 酶原和酶原的激活
有些酶,在最初合成和分泌时,没 有催化活性。这种酶的前体,被称为酶 原(zymogen)。
使无活性的酶原转变成活性酶的过 程,称为酶原激活。其实质是酶活性中 心的组建。
HO
CH2 OH
H3C
N
HO
CH2 OH
H3C
N
磷酸吡多素是转氨酶的辅酶,参与转 氨基的作用。
(5)泛酸
CH3OH O
O
CH2 C CH C NH CH2 CH2 C NH CH2CH2SH
CH3
O
NH2
辅酶形式:
O P OH N O
N
辅酶A(CoA)
O
P
O
CH2
N O
N
OH
活性位点:-SH
O
HO P O OH
维生素D:抗佝偻病的作用 维生素E:抗氧化和抗不育的作用 维生素K:凝血作用
第三节 酶的结构与功能
一 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二 酶原与酶原激活 三 同工酶
一 酶的活性中心和必需基团
1.酶的活性中心
酶分子中能直接与底物分子结合, 并催化底物发生化学反应的部位,称为 酶的活性中心(active center)或 活性 部位(active site)。
20世纪80年代发现某些RNA有催化 活性,还有一些抗体也有催化活性,甚 至有些DNA也有催化活性,使酶是蛋白 质的传统概念受到很大冲击。
二 酶是生物催化剂
1.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同点 (1)用量少而催化效率高。
(2)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但不改变 平衡点,反应前后本身不发生变化。
(3)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H3
CH3O O
(CH2CH C CH2)nH CH3
n=6-10
为线粒体呼吸链氧化-还原酶的辅酶, 在酶与底物分子之间传递电子。
抗坏血酸(维生素C)
O C
O C
HO C HO C O
OC OC O
HC
HC
HO C H
HO C H
CH2OH
CH2OH
在体内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羟化反 应。防止贫血、防止和治疗感染。
焦磷酸硫胺素(TPP)是脱羧酶的辅酶。
NH2 N
ClCH2 N+
H3C N
S
CH3
OO
CH2CH2 O P O P OH OH OH
功能:是催化丙酮酸的脱羧反应
(2) 核黄素(维生素B2)
辅酶形式:FAD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 FMN (黄素单核苷酸)。
缺乏时组织呼吸减弱,代谢强度 降低。主要症状为口腔发炎,舌炎、角 膜炎、皮炎等。
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NADP+:烟酰胺腺嘌呤磷酸二核苷酸。
NH2
CONH2
N
O- O-
N+ O
CH2OPOPOCH2
N O
OO
N N
OH OH
OH OH(OPO3H2)
功能:是多种重要脱氢酶的辅酶。
(4) 吡哆素(维生素B6)
吡多素(包括吡哆醇、吡哆醛和吡哆胺)。
CHO
CH2NH2
参与氢原子重排作用、甲基化 作用。
参羟化与反氨应的基辅酸助的因子转。氨基 和脱羧作用
维维生生素素
泛B1 酸 (生BB物2 3)素 (PPB7) 叶酸 (B6B11)
泛酸
生叶B物酸12素
B12
C
C
学学名名
辅辅酶酶形形式式
硫胺素 核黄素
硫胺素焦磷酸(TPP)
辅酶A 生物素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NH 2 CO
H2O
X
脲酶
NHCH 3
② 相对专一性(relative specificity)
一种酶可以作用于一类化合物或化学键。
O
酯酶
R1C
+ H2O
OR 2
R1COOH + R2OH
③立体专一性(stereochemical specificity)
一种酶只能作用于一种立体异构 体,或只能生成一种立体异构体,称 为立体异构特异性,如L-乳酸脱氢酶。
一碳单位:某些氨基酸在分解代谢 过程中可以产生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基团。 CNHHC2-体、H2内-等C的H。-一、 CO碳-C2单H不2位O属有H于、:此-如C种=-一COH、碳3、-单位。
(8)钴胺素(维生素B12)
维生素B12分子中与Co+相连的CN基 被5’-脱氧腺苷所取代,形成维生素B12辅 酶。
水溶性维生素及其辅酶作用
维维生生素素 BB11
B2
BPP2
B6
P泛P酸( B5)
生物素 叶酸
B12
BC 6
学学名名
硫硫胺素素
核黄素
核烟黄酰胺素
烟酸
吡哆醛 吡哆胺
烟吡酸哆醇 烟泛酰酸 胺
生物素 叶酸
钴胺素
吡哆醛 吡抗坏哆血胺酸 吡哆醇
辅辅酶酶形形式式
硫硫胺胺素素焦磷焦酸磷(T酸PP()TPP)
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
脂溶性: 在体内可直接参与代谢的 调节作用。 A 视黄醇 D 钙化醇 E 生育酚 K 凝血维生素
水溶性: 是通过转变成辅酶对代谢起调 节作用。 B 族维生素 C 族维生素
1、水溶性维生素与辅酶
(1) 硫胺素 (维生素 B1) 辅酶形式:焦磷酸硫胺素(TPP) 。 缺乏时表现出多发性神经炎、皮肤
麻木、心力衰竭、四肢无力、下肢水肿。
酶的特异性:酶只能作用于一类 化合物或一定的化学键,催化一定类 型的化学反应。
是指酶在催化生化反应时对底物 的选择性。
① 绝对专一性(absolute specificity)
对底物的结构和反应类型要求非
常严格,只能催化一种底物发生一定 类型的反应。
NH 2 CO
NH 2
H2O 脲酶
CO2 + 2NH3
OH
功能:辅酶A能与乙酰基结合,生成乙酰辅酶A, 乙酰辅酶A是乙酰基的载体,可转运乙酰 基。脂酰基载体,转运脂酰基。
(6) 生物素 (维生素B7,维生素H)
生物素是羧化酶的辅酶。
在生物合成中起传递和固定 CO2的作用。
(7) 叶酸 (维生素B11)
最重要的形式是四氢叶酸,四氢叶 酸是一碳单位的载体。
2 酶活力的测定
(1)应测反应初速度(initial velocity or initial speed),
反应5-10分钟。
产
(2)酶的反应速度一般用单位时 物
间内产物的增加量来表示。
浓 度
(3) 测酶活力时应使反应温度、 [P]
pH、离子 强度和底物浓度等
因素保持恒定。
(4) 测定酶反应速度时,应使[S]>>[E]。
二、酶的辅助因子
(1)金属离子:如 Cu2+ 、Zn2+、 Mn2+、 Mg2+、 Fe 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