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学习]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高二第二阶段考试物理试题(附答案)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二物理试卷答题时间:90分钟命题校对:高二物理备课组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1-7题为单选题,8-12为多选题)1、酷热的夏天,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你会看到在一定距离之外,地面显得格外明亮,仿佛是一片水面,似乎还能看到远处车、人的倒影,但当你靠近“水面”时,它也随你的靠近而后退,对此现象正确的解释是()A.同海市蜃楼具有相同的原理,是由于光的全反射造成的B.“水面”不存在,是由于酷热难耐,人产生的幻觉C.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大,发生全反射D.太阳辐射到地面,使地表空气温度升高,折射率小,发生全反射2、以下电场中能产生电磁波的是()A.E=10 N/C B.E=5sin(4t+1) N/C C.E=(3t+2) N/C D.E=(4t2-2t) N/C3、若一列火车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高速行驶,车上的人用望远镜来观察地面上的一只排球,如果观察的很清晰,则观察结果是()A.像一只乒乓球(球体变小) B.像一只篮球(球体变大)C.像一只橄榄球(竖直放置) D.像一只橄榄球(水平放置)4、1995年科学家“制成”了反氢原子,它是由一个反质子和一个围绕它运动的正电子组成的,反质子和质子有相同的质量,带有等量异种电荷。
反氢原子和氢原子有相同的能级分布,氢原子能级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反氢原子光谱与氢原子光谱不相同B.基态反氢原子的电离能为13.6 eVC.基态反氢原子能吸收11 eV的光子而发生跃迁D.大量处于n=4能级的反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从n=2能级跃迁到基态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最短5、如图所示,光滑斜面AE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一物体由A点从静止释放,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到达各点的速率之比v B:v C:v D:v E=12B.物体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E=2tCt DABCDEC .物体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v=v BD .物体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增量v B -v A =v C -v B =v D -v C =vE -v D6、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何雯娜夺得中国首枚奥运会女子蹦床金牌。
2017-2018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2017-2018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共计56分.1-12为单选,各3分,13-16为多选,各5分,选不全得3分)1.关于动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C.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一定相等D.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2.关于冲量、动量、动量的增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冲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B.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C.动量增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D.动量增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大小的增量相同3.a、b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发生正碰,作用前a球动量p a=30kg•m/s,b球动量p b=0,碰撞过程中,a球的动量减少了20kg•m/s,则作用后b球的动量为()A.﹣20 kg•m/s B.10 kg•m/s C.20 kg•m/s D.30 kg•m/s4.一炮艇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各发射一发炮弹,设两炮弹的质量相同,相对于地的速率相同,牵引力、阻力均不变,则船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动量不变,速度增大B.动量变小,速度不变C.动量增大,速度增大D.动量增大,速度减小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 A=5kg•m/s,P B=7kg•m/s,如图,若A追上B并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P A,△P B可能是()A.△P A=3kg•m/s,△P B=3kg•m/sB.△P A=﹣3kg•m/s,△P B=3kg•m/sC.△P A=3kg•m/s,△P B=﹣3kg•m/sD.△P A=﹣10kg•m/s,△P B=10kg•m/s6.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3m/s速度向右运动.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v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2m/s,向左B.2m/s,向右C.8m/s,向左D.8m/s,向右7.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正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 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是()A.B.C.或D.无法确定8.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粒子性的是()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9.下列电磁波光子能量最强的是()A.紫外线B.X射线C.可见光D.红外线10.某一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若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变大C.若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一定增多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一定增多11.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B.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C.是利用α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D.进行的是聚变反应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13.对下列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击钉时,不用橡皮锤仅仅是因为橡皮锤太轻B.跳远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C.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D.在车内推车推不动,是因为合外力冲量为零14.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总是相等的运动是()A.竖直上抛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15.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t图象.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A.碰前m2静止,m1向右运动B.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C.由动量守恒可以算出m2=0.3kg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16.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A.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D.A、B一定能相碰二、实验题(每小题9分,共计9分.选不全得2分.)17.在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的试验中(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A、轨道是光滑的.B、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m1和m2的球心在碰撞的瞬间在同一高度.D、碰撞的瞬间m1和m2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E、每次m1都要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2)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测量的量有:A、小球的质量m1和m2.B、小球的半径r.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小球m1的起始高度h.E、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F、小球m1未碰撞飞出的水平距离.G、小球m1和m2碰撞后飞出的水平距离.(3)实验时,小球的落点分别如图2所示的M、N、P点,应该比较下列哪两组数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A、m1•B、m1•.C、m1•D、m1•+m2•E、m1•+m2•(﹣2r)F、m1•+m2•(﹣2r)三、计算题(共计35分,)18.如图所示,质量为50g的小球以12m/s的水平速度抛出,恰好与倾角为37o 的斜面垂直碰撞,重力的冲量为N•S.(g=10m/s2)19.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与滑块B相连,B静止在水平面上的O点,此时弹簧处于原长.另一质量与B相同的滑块A从P点以初速度v0向B 滑行,经过时间t时,与B相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A、B粘在一起运动.滑块均可视为质点,与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求:(1)碰后瞬间,A、B共同的速度大小;(2)若A、B压缩弹簧后恰能返回到O点并停止,求弹簧的最大压缩量;(3)整个过程中滑块B对滑块A做的功.20.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速度为v0的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且未穿出.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求:①射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多少?②木块至少为多长时子弹才不会穿出?2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排放置的木块A、B,已知m A=2kg,m B=1kg.A木块长为l A=1m.现有质量m c=1kg的小物块C以初速度v0=6m/s在A表面沿水平方向向右滑动,由于C与A、B均有摩擦,且动摩擦因素为μ=0.65.C最终停在B上,B、C最后的共同速度v=2m/s.求:(1)A木块的最终速度的大小.(2)C木块滑离A木块时的速度大小.(3)试求B木块的长度至少多长.2016-2017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二(下)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计56分.1-12为单选,各3分,13-16为多选,各5分,选不全得3分)1.关于动量的概念,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B.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C.两个物体的质量相等,速度大小也相等,则它们的动量一定相等D.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考点】51:动量冲量.【分析】动量(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为kg•m/s)表示为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是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相关的物理量,指的是这个物体在它运动方向上保持运动的趋势.动量也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解答】解:A、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故A错误;B、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故B错误C、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相同,速度大小相等,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D、动量是质量与速度的乘积,速度相等,那么质量大的物体动量一定大,故D 正确;故选:D.2.关于冲量、动量、动量的增量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冲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B.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C.动量增量的方向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D.动量增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大小的增量相同【考点】51:动量冲量.【分析】冲量的方向一定与作用力方向相同,不一定与动量方向相同.根据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动量增量的方向不一定和动量的方向相同,动量增量的大小不一定和动量大小的增量相同.【解答】解:A、冲量的方向和动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比如平抛运动,冲量方向竖直向下,动量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故A错误.B、根据动量定理,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则冲量的大小一定和动量变化量的大小相同.故B正确.C、动量增量的方向与合力的冲量方向相同,与动量的方向不一定相同,比如匀减速直线运动,动量增量的方向和动量的方向相反.故C错误.D、动量增量是矢量,按照平行四边形定则求解,而动量大小的增量按代数法则运算,两者大小不一定相等.故选B3.a、b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发生正碰,作用前a球动量p a=30kg•m/s,b球动量p b=0,碰撞过程中,a球的动量减少了20kg•m/s,则作用后b球的动量为()A.﹣20 kg•m/s B.10 kg•m/s C.20 kg•m/s D.30 kg•m/s【考点】53: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对a球和b球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直接列方程即可.【解答】解:设a球的初动量方向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P a+P b=P a′+P b′代入数据:30+0=10+P b′得:P b′=20kg•m/s故选:C.4.一炮艇在湖面上匀速行驶,突然从船头和船尾同时向前和向后各发射一发炮弹,设两炮弹的质量相同,相对于地的速率相同,牵引力、阻力均不变,则船的动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A.动量不变,速度增大B.动量变小,速度不变C.动量增大,速度增大D.动量增大,速度减小【考点】53:动量守恒定律.【分析】以炮弹和炮艇为系统进行分析,由动量守恒可知船的动量及速度的变化.【解答】解:因船受到的牵引力及阻力不变,且开始时船匀速运动,故整个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零,动量守恒.设炮弹质量为m,船(不包括两炮弹)的质量为M,炮艇原来的速度为v0,发射炮弹的瞬间船的速度为v.设向右为正方向,则由动量守恒可得:(M+2m)v0=Mv+mv1﹣mv1可得,v>v0可得发射炮弹后瞬间船的动量不变,速度增大;故选:A5.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个小球向右沿同一直线运动,取向右为正方向,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 A=5kg•m/s,P B=7kg•m/s,如图,若A追上B并发生正碰,则碰后两球的动量增量△P A,△P B可能是()A.△P A=3kg•m/s,△P B=3kg•m/sB.△P A=﹣3kg•m/s,△P B=3kg•m/sC.△P A=3kg•m/s,△P B=﹣3kg•m/sD.△P A=﹣10kg•m/s,△P B=10kg•m/s【考点】53:动量守恒定律.【分析】当A球追上B球时发生碰撞,遵守动量守恒.由动量守恒定律和碰撞过程总动能不增加,进行选择.【解答】解:A、两球碰撞过程,系统的动量守恒,两球动量变化量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P A=3kg•m/s,△P B=3kg•m/s,违反了动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故A错误.B、根据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定律,如果△p A=﹣3kg•m/s、△p B=3kg•m/s,所以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2kg•m/s、p′B=10kg•m/s,根据碰撞过程总动能可能不增加,是可能发生的,故B正确.C、根据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定律,如果△p A=3kg•m/s、△p B=﹣3kg•m/s,所以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8kg•m/s、p′B=4kg•m/s,由题,碰撞后,两球的动量方向都与原来方向相同,A的动量不可能沿原方向增大,与实际运动不符,故C错误.D、如果△p A=﹣10kg•m/s、△p B=10kg•m/s,所以碰后两球的动量分别为p′A=﹣5kg•m/s、p′B=17kg•m/s,可以看出,碰撞后A的动能不变,而B的动能增大,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不可能.故D错误.故选:B.6.一个弹性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以5m/s的速度向左垂直撞到墙上,碰撞后小球以大小为3m/s速度向右运动.则碰撞前后小球速度变化量△v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A.2m/s,向左B.2m/s,向右C.8m/s,向左D.8m/s,向右【考点】17:速度.【分析】首先明确速度的正方向,然后根据速度变化量与速度的关系即可判断【解答】解:规定向左做为正方向,则v0=5m/s,v=﹣3m/s故速度变化量为△v=v﹣v0=﹣3﹣5m/s=﹣8m/s,负号说明与规定方向相反,故速度变化量方向向右故选:D7.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小球A正以速度v0匀速运动.某时刻小球A 与质量为3m的静止小球B发生正碰.两球相碰后,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则碰后B球的速度大小是()A.B.C.或D.无法确定【考点】53:动量守恒定律;6C: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根据碰后A球的动能求出碰后A的速度,然后由动量守恒定律求出B 的速度.【解答】解:A球的动能恰好变为原来的,则v A=v0,碰后A速度可能与碰前速度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若碰后A球速度方向和原来一致,则根据动量守恒得:mv0=mv A+3mv2,将vA=v0带入得vB=,v A>v B,因此将发生第二次碰撞,故这种情况不可能,碰后A球速度将发生反向.把vA=﹣v0带入mv0=mv A+3mv B,解得:vB=v0;故选A.8.实物粒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下列事实中突出体现粒子性的是()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B.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C.人们利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考点】IF:光的波粒二象性;IC:光电效应.【分析】光既具有粒子性,又具有波动性,光的干涉、衍射、偏振说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解答】解:A、电子束通过双缝实验后可以形成干涉图样,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不能表现出粒子性.故A错误.B、光电效应实验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光电效应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故B正确.C、用慢中子衍射来研究晶体的结构,说明中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故C错误.D、人们利用电子显微镜观测物质的微观结构,说明电子可以产生衍射现象,说明具有波动性.故D错误.故选:B9.下列电磁波光子能量最强的是()A.紫外线B.X射线C.可见光D.红外线【考点】G5:电磁波谱.【分析】光子是一种电磁波,根据E=hv判断出光子的能量与什么因素有关.【解答】解:根据光子的定义:光是在空间传播的电磁波,是不连续的,是一份一份的能量,每一份叫做一个光子.根据E=hv判断出光子的能量与光子的频率因素有关,与光强无关.在紫外线、x射线、可见光和红外线中,x射线的频率最大,所以x射线光子能量最强,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10.某一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改用红光照射也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B.若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可能变大C.若增大绿光的照射强度,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一定增多D.若改用紫光照射,则单位时间内逸出的光电子的数目一定增多【考点】IC:光电效应.【分析】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是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入射光的强度影响单位时间内发出光电子的数目.【解答】解:A、某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若改用红光照射,由于红色光的频率小,光子的能量小.则不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故A错误.B、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 km=hγ﹣W0,知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故B 错误.C、金属在一束绿光的照射下,发生了光电效应,增大绿光的强度,单位时间内发出的光电子数目增加.故C正确.D、用紫光照射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增大,而光电子的数目与光的强度有关.故D错误.故选:C11.关于下面四个装置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可以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很强B.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解释C.是利用α射线来监控金属板厚度的变化D.进行的是聚变反应【考点】I6:X射线、α射线、β射线、γ射线及其特性;J1:粒子散射实验;JL:轻核的聚变.【分析】α粒子打到金箔上发生了散射,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较弱.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可以很好解释光电效应的现象.α射线穿透能力较弱,金属板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α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目前的核反应堆都是核裂变反应.【解答】解:A、α粒子散射实验,α粒子打到金箔上发生了散射,说明α粒子的贯穿本领较弱.故A错误;B、该实验室光电效应的实验,该实验现象可以用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方程解释,故B错误;C、α射线穿透能力较弱,金属板厚度的微小变化会使穿过铝板的α射线的强度发生较明显变化,即可以用α射线控制金属板的厚度.故C正确;D、本装置是核反应推的结构,进行的是核裂变反应,故D错误.故选:C.12.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波长最长B.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光子频率最小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 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考点】IC:光电效应;J4:氢原子的能级公式和跃迁.【分析】两能级间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频率越大,波长越小,根据光电效应的条件判断能否发生光电效应.【解答】解:A、能级差越大,辐射的光子能量越大,光子频率越大,波长越短,可知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的光子波长最短,故A错误.B、n=4和n=3间的能级差最小,辐射的光子频率最小,故B错误.C、根据知,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故C错误.D、n=2和n=1间的能级差等于10.2eV,辐射的光子能量大于金属的逸出功,则可以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故选:D.13.对下列物理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击钉时,不用橡皮锤仅仅是因为橡皮锤太轻B.跳远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减小冲量C.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D.在车内推车推不动,是因为合外力冲量为零【考点】52:动量定理;31:惯性.【分析】力与时间的乘积是力的冲量;应用冲量的计算公式I=Ft与动量定理分析答题.【解答】解:A、用橡皮锤击钉子,橡皮锤与钉子接触时形变量比较大,延长了作用时间,使作用力减小,所以不要橡皮锤钉钉子,故A错误;B、跳远时,在沙坑里填沙,是为了增加运动员与沙子的作用时间,从而减小作用力,避免运动员受到伤害,故B错误;C、易碎品运输时,要用柔软材料包装,船舷常常悬挂旧轮胎,都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作用力,故C正确;D、在车内推车推不动,是因为合外力冲量为零,故D正确;故选:CD.14.在任何相等的时间内,物体动量变化量总是相等的运动是()A.竖直上抛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C.自由落体运动D.平抛运动【考点】52:动量定理.【分析】分析物体的运动明确其受力情况,根据动能定理可明确是否在相等的时间内动量变化相等.【解答】解:由动量定理可知,要使相等时间内的动量变化量要等,则在相等时间内合外力的冲量必须相等;即物体应受到恒力作用;故竖直上抛、自由落体及平抛运动均符合条件;而匀速圆周运动受到的是变力;故ACD正确,B错误;故选:ACD.15.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个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x﹣t图象.已知m1=0.1kg.由此可以判断()A.碰前m2静止,m1向右运动B.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C.由动量守恒可以算出m2=0.3kg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J的机械能【考点】53:动量守恒定律;6C:机械能守恒定律.【分析】s﹣t(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由数学知识求出碰撞前后两球的速度,分析碰撞前后两球的运动情况.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求解两球质量关系,由能量守恒定律求出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解答】解:A、由s﹣t(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得到,碰前m2的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处于静止.m1向速度大小为v1==4m/s,方向只有向右才能与m2相撞.故A正确.B、由图读出,碰后m2的速度为正方向,说明向右运动,m1的速度为负方向,说明向左运动.故B错误.C、由图求出碰后m2和m1的速度分别为v2′=2m/s,v1′=﹣2m/s,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1v1=m2v2′+m1v1′,代入解得,m2=0.3kg.故C正确.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E=,代入解得,△E=0.594J,故D错误.故选:AC.16.如图所示,相距l的两小球A、B位于同一高度h(l、h均为定值).将A向B水平抛出的同时,B自由下落.A、B与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不计空气阻力及小球与地面碰撞的时间,则()A.A、B在第一次落地前若不碰,此后就不会相碰B.A、B在第一次落地前能否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C.A、B不可能运动到最高处相碰D.A、B一定能相碰【考点】43:平抛运动.【分析】因为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该规律抓住地面碰撞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与判断两球能否相碰.【解答】解:A、A、B在第一次落地前不碰,由于反弹后水平分速度、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则以后一定能碰.故A错误,D正确.B、若A球经过水平位移为l时,还未落地,则在B球正下方相碰.可知能否在落地前相碰,取决于A的初速度.故B正确.C、若A球落地时的水平位移为时,由于反弹后水平分速度不变,当上升到最高点时,A、B恰好在最高点相碰.故C错误.故选:BD.二、实验题(每小题9分,共计9分.选不全得2分.)17.在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的试验中(1)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BCDEA、轨道是光滑的.B、轨道末端的切线是水平的.C、m1和m2的球心在碰撞的瞬间在同一高度.D、碰撞的瞬间m1和m2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E、每次m1都要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2)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必须测量的量有:ABFGA、小球的质量m1和m2.B、小球的半径r.C、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D、小球m1的起始高度h.E、小球从抛出到落地的时间t.F、小球m1未碰撞飞出的水平距离.G、小球m1和m2碰撞后飞出的水平距离.(3)实验时,小球的落点分别如图2所示的M、N、P点,应该比较下列哪两组数值在误差范围内相等,从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AEA、m1•B、m1•.C、m1•D、m1•+m2•E、m1•+m2•(﹣2r)F、m1•+m2•(﹣2r)【考点】ME: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实验的原理以及注意事项确定正确的操作步骤.(2、3)根据实验的原理,抓住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和碰撞后系统总动量是否相等,确定所需测量的物理量.【解答】解:(1)AB、为了保证小球做平抛运动,轨道的末端需切线水平,轨道不一定需要光滑,故A错误,B正确.C、为了发生对心碰撞,m1和m2的球心在碰撞的瞬间在同一高度,故C正确.D、碰撞后两球均要做平抛运动,碰撞的瞬间m1和m2球心连线与轨道末端的切线平行,故D正确.E、为了保证碰撞前小球的速度相等,每次m1都要从同一高度静止滚下,故E 正确.故选:BCDE.(2)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小球下落的高度相同,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 相同,由x=vt可知,小球的水平位移与小球的初速度v成正比,可以用小球的水平位移代小球的初速度,如果小球动量守恒,满足关系式:m A v0=m A v1+m B v2,故有m A v0t=m A v1t+m B v2t,即m A OP=m A OM+m B ON;由此可知需测量小球a、b的质量m a、m b,记录纸上O点A、B、C各点的距离OA、OB、OC,由于要考虑小球的半径,则还需要测量小球的半径r,故选:ABFG.(3)碰撞前,系统的总动量等于球1的动量,即P1=m1•v1,碰撞后的总动量。
【配套K12】[学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
![【配套K12】[学习]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https://img.taocdn.com/s3/m/cb90b4c6172ded630b1cb681.png)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如图所示,闭合线圈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运动,其中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A和B是两个相同的灯泡,线圈L自感系数足够大,电阻可以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S时,B灯先亮,A灯后亮B.闭合开关S时,A灯和B灯同时亮C.断开开关S时,A灯和B灯立即熄灭D.断开开关S时,A灯缓慢熄灭,B灯立即熄灭3.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
当氢原子从n=4的能级跃迁到n=3的能级时,辐射出a光;当氢原子从n=3的能级跃迁到n=2的能级时,辐射出b光。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光光子的能量小于a光光子的能量B.真空中b光速小于a光速C.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D.a光的波长小于b光的波长4.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E k与入射光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ν0为该金属的极限频率。
从图中可以确定的是A.该金属的逸出功与ν有关B.E k与入射光强度成正比C.ν<ν0时,该金属会逸出光电子D.图中直线的斜率等于普朗克常量5.如图所示,两个有界匀强磁场宽度均为L,其中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2B。
有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距磁场区域左侧L,且导线框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从导线框初始位置开始计时,在外力作用下导线框向右匀速穿过磁场区域的过程中,感应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6.制备氚核的核反应方程:X+Y→42He+31H+4.9 MeV;氘核和氚核结合成氦核的核反应方程:21H+31H→42He+X+17.6 Me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表示中子 B.Y的质子数是3,中子数是6C.两个核反应都有质量亏损 D.两个核反应都是核聚变反应7.如图所示,某发电站的电能输送示意图,输电线总电阻为r,升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1、n 2,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 3、n 4,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
2017-2018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

如 图 所 示 匀 强 磁 场 中 ,磁 感 应 强 度 为 5πT. 自t=0 时 刻 起 ,线 圈 由 中 性 面 开 始 绕 垂 直 于 磁
场 方 向 的 转 轴 逆 时 针 匀 速 转 动 ,角 速 为103πrad/s.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t=0.05s时,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为 ABCDA B.t=0.05s时 ,电 流 表 的 示 数 为 2.5A
3.如图所示,电键 S处于闭合状态,小灯泡 A 和 B 均正常 发光,小 灯 泡 A 和 线 圈 L 电 阻 相 等,现 断 开 电 键 S,以 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灯泡 A 会立即熄灭 B.小灯泡 B 过一会再熄灭
C.线圈 L 中的电流会立即消失 D.线圈 L 中的电流过一会再消失,且方向向右
高 二 物 理 试 题 第 1 页 (共 8 页 )
方 向 ,向 右 为 安 培 力 的 正 方 向 )
高 二 物 理 试 题 第 3 页 (共 8 页 )
9.如图甲所示,一正方形导线框 ABCD 置于匀强磁场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线框中的电流I 和导 线 AB 受 到 的 安 培 力F 随 时 间t 变 化 的 图 象
分 别 是 (规 定 垂 直 纸 面 向 里 的 方 向 为 磁 感 应 强 度 的 正 方 向 ,逆 时 针 方 向 为 线 框 中 电 流 的 正
4.如图所示,一铝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让 一 条 形 磁 铁 以 一 定 的 速 度 向 右 靠 近 铝 块,在 磁 铁 靠 近 铝 块 的 过 程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若条形磁铁的右端为 N 极,则铝块会向左运动 B.若条形磁铁的右端为S 极,则铝块会向左运动 C.在 它 们 相 遇 前 ,铝 块 一 直 处 于 静 止 状 态 D.不论条形磁铁的右端为 N 极还是S 极,铝块都会向右运动 5.氢 原 子 的 能 级 图 如 图 所 示 ,关 于 氢 原 子 的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A.氢 原 子 的 发 射 光 谱 是 连 续 的 B.一 群 氢 原 子 处 于n=3 的 能 级 ,向 低 能 级 跃 迁 时 可 以 辐 射 出 三种频率的光子 C.若用11eV 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电离 D.若用11eV 的光子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可以使它跃迁到n=2的能级 6.如图所示为远距离输电示意图,线 路 总 电 阻 为r,发 电 厂 输 出 电 压 不 变,三 个 回 路 的 电 流 依次为I1、I2、I4,两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左 侧 变 压 器 输 入 电 压 为U1,输 出 电 压 为U2; 右 侧 变 压 器 输 入 电 压 为 U3 ,输 出 电 压 为 U4,以 下 选 项 错 误 的 是
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5题为单项选择,6-10题为不定项选择,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和不选的得0分。
)1. 已知一个电子所带电量e=1.6×10-19C,现高二有位同学发现某本资料书上有个数值很模糊,根据你所学知识,推断该数值不可能...是下列哪一个?A. 3.2×10-19CB. 3.0×10-19CC. 3.2×10-18CD. 3.2×10-17C【答案】B【解析】元电荷电量为。
物体所带电荷量为元电荷电量的整数倍,故B的数值不可能,综上分析,答案为B。
2. 如图所示,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在O点固定一电荷量为Q的正电荷,A、B、C、D为以O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的四点,BD连线与电场线平行,AC连线与电场线垂直.则()A. A、C两点的场强相同B. B点的场强大于A点的场强C. DA间的电势差大于AB间的电势差D. 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点的电势能【答案】B【解析】设点电荷产生的场强为,由于场强为矢量,,但方向不同。
故A错误;由于,,故B正确;DA间移动试探电荷时,+Q电荷对试探电荷不做功,,同理AB间移动试探电荷时,+Q电荷对试探电荷不做功,。
则,故C错误;AC间移动试探电荷时,库仑力与电场力做功为零,A点的电势能等于在C点的电势能,故D错误。
3. 受动画片《四驱兄弟》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喜欢上了玩具赛车,某玩具赛车充电电池的输出功率P随电流I的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A. 该电池的电动势ε=4V;B. 该电池的内阻r=1ΩC. 该电池的输出功率为3W时,电路中的电流可能为1AD. 输出功率为3w时,此电源的效率一定为25%【答案】D解:A、P=EI﹣I2r,根据数学知识,当I=时,P最大,此时U内=U外.由P=4W,I=2A,得到U==2V,则E=4V,故A正确.B、r===1A,故B正确.C、当P=3W时,由P=EI﹣I2r,代入解I1=1A,I2=3A,故C正确.D、由C项,η=UI/EI=U/E,当I1=1A时,U=E﹣I1r=2V,η=50%当I2=3A,U=E﹣I2r=1V,η=25%,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关键是利用数学知识求最大值.考查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物理问题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应加强学习.4. 如图甲所示,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圆环,可在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粗糙细杆上滑动且细杆处于匀强磁场中(不计空气阻力),现给圆环一向右的初速度v0,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圆环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则关于圆环所带的电性,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和圆环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环带正电,B. 圆环带负电,C. 圆环带负电,D. 圆环带正电,【答案】A【解析】圆环终极匀速运动,洛伦兹力与重力平衡,由左手定则可知,圆环带正电,由,可得。
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2019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试卷满分 100分时间 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其中1-10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1-14题有多个正确选项。
)1、能正确解释黑体辐射实验规律的是( )A.能量的连续经典理论B.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C.以上两种理论体系任何一种都能解释D.牛顿提出的能量微粒说2、如图所示,木块A和木块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弹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并留在A中,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A. 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 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 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 无法判断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3、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 )A.1.5 eV B.3.5 eV C.5.0 eV D.6.5 eV4、在核反应方程式235 92U+10n→9038Sr+136 54Xe+k X中( )A.X是质子,k=9 B.X是质子,k=10C.X是中子,k=9 D.X是中子,k=105、A、B两物体发生正碰,碰撞前后物体A、B都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其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物体A、B的质量之比为()A. 1:1B. 1:2C. 1:3D. 3:16、有关原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玻尔原子模型能很好地解释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B.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原子的稳定性C.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存在带负电的电子D.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否定了玻尔原子模型7、氢原子的能级如图所示,用光子能量为12.75 eV的光照射一群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最多能观测到氢原子发射不同波长的光有(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8、一名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无初速度跳下,下落0.8s后双脚触地,接着用双腿弯曲的方法缓冲,又经过0.2s重心停止了下降,在该过程中(不计空气阻力),可估计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为()A. 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B. 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C. 自身所受重力的4倍D. 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9、研究光电效应的电路如图所示。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答案)

新疆伊宁生产建设兵团(五校)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卷面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6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7~10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为了体现物理概念的本质特点,科学家会用比值定义法来定义物理量,下列属于比值定义法的是A.Fam= B.FEq= C. FIBL= D.QUC=2.一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充满云母介质,接在恒压直流电源上,若将云母介质移出,则电容器A.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B.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变大C.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大,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D.极板上的电荷量变小,极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3.如图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源与定值电阻 R1、R2及滑动变阻器 R 构成闭合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触头由中点滑向 a 端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压表读数增大B. 电压表读数减小C. 电流表读数不变D. 电流表读数增大4.有一个交流电U = 311 sin314t 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这个交流电的频率是50赫兹B.它可以使“220V,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C.用交流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读数为311伏D.使用这个交流电的用电器,每通过一库仑的电量时,电流做功220焦耳5.如图是氢原子的能级图,一群氢原子处于n=3能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这群氢原子跃迁时能够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波B. 这群氢原子发出的光子中,能量最大为10.2 eVC. 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时发出的光波长最短D. 这群氢原子能够吸收任意光子的能量而向更高能级跃迁6.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0-t1时间内,甲的位置变化比乙快B. 甲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C. 开始计时时,乙在甲前面x0处D. 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7(多选).如图所示,光滑固定导轨M、N水平放置.两根导体棒P、Q平行放于导轨上,形成一个闭合电路.当一条形磁铁从高处下落接近回路时( )A. P、Q将互相远离B. P、Q将互相靠拢C. 磁铁的加速度仍为gD. 磁铁的加速度小于g8.(多选)如图甲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
【配套K12】2017_2018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滁州市民办高中2017-2018学年下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二物理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上。
3.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卷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4.本次考题主要范围:人教版选修3-2等第I卷(选择题 45分)一、选择题(1-9题为单选题,10-15题为多选题)1.关于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一闭合回路在磁场中运动,闭合回路中就一定会有感应电流B. 任一闭合回路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闭合回路中一定会有感应电流C. 穿过任一闭合回路的磁通量为零的瞬间, 闭合回路中一定不会产生感应电流D. 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闭合回路中就一定有感应电流2. 利用理想变压器,给负载R供电,用下列方法可增加变压器的输出功率的是()A.减少副线圈的匝数 B.增加原线圈的匝数C.减少负载电阻R的值 D.增加负载电阻R的值3.如图电路中,A1、A2是两个指示灯,L是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电阻R阻值较小,开关S1断开、S2闭合.现闭合S1,一段时间后电路稳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闭合S1,通过电阻R的电流先增大后减小B.闭合S1, A l亮后逐渐变暗C.闭合S1, A2逐渐变亮,然后亮度不变D.断开电路时,为保护负载,应先断开S2,再断开S14.如图,足够长的光滑导轨倾斜放置,导轨宽度为L ,其下端与电阻R连接;导体棒ab电阻为r ,导轨和导线电阻不计,匀强磁场竖直向上.若导体棒ab以一定初速度v下滑,则ab棒()A.所受安培力方向水平向左B.可能以速度v匀速下滑C.刚下滑瞬间产生的电动势为BLvD.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电阻R产生的内能5.在竖直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水平放置一圆形体环.规定导体环中电流的正方向如图a所示,磁场方向向上为正.当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t 按图b变化时,下列能正确表示导体环中感应电流变化情况的是()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有一边长为L、总电阻为R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在导线框右侧有一边长为2L、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正方形匀强磁场区域.磁场的左边界与导线框的ab边平行.在导线框以速度v匀速向右穿过磁场区域的全过程中()A.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B.感应电流的方向始终沿abcda方向C.导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先向左后向右D.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7.如图所示,导线环(实线圆)半径为r ,有界匀强磁场区域(虚线圆)半径也为r ,磁场方向与导线环所在平面垂直,导线环沿两圆连心线方向从左侧开始匀速穿过磁场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2019届高二物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卷
一、单选题(1-9为单选,10-14为多选,每小题4分共计56分)
1.下列运动过程中,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的动量变化量不相等的是( )
A. 匀速圆周运动 B. 匀变速直线运动 C. 平抛运动 D. 竖直上抛运动
2.篮球运动员接传来的篮球时,通常要先伸出两臂迎接,手接触到球后,两臂随球迅速引
至胸前.这样做可以( )
A. 减小球对手的冲量 B. 减小球对手的冲力
C. 减小球的动量变化量 D. 减小球的动能变化量
3.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a、b两球在t=2s时发生正碰,其质量分别为am、bm,两球在碰
撞前后的v﹣t图象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之比是( )
A. :1:2abmm B. :2:5abmm C. :2:1abmm D. :5:2abmm
4.质量相同的子弹,橡皮泥和钢球以相同的水平速度射向竖直墙壁,结果子弹穿墙而过,
橡皮泥粘在墙上,钢球被弹回。不计空气阻力,关于它们对墙的水平冲量的大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 子弹对墙的冲量最小
B. 橡皮筋对墙的冲量最小
C. 钢球对墙的冲量最小
D. 子弹、橡皮泥和钢球对墙的冲量大小相等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个质点在一个过程中如果其动量不变,其动能也一定不变
B. 一个质点在一个过程中如果其动能不变,其动量也一定不变
C. 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一个过程中如果动量守恒,其机械能也一定守恒
D. 几个物体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一个过程中如果机械能守恒,其动量也一定守恒
6.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的结果表明( )
A. 原子还可再分 B. 原子核还可再分
C. 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D.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7.一质点做简谐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s时质点的速度最大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B. t=2s时质点所受的回复力为0
C. 质点振动的振幅为8cm
D. 质点振动的频率为4Hz
8.如图所示,位于光滑水平面上的小滑块P和Q都可视作质点,质量相等.Q与轻质弹簧
相连.设Q静止,P以某一初速度向Q运动并与弹簧发生碰撞.在整个过程中,弹簧具有的
最大弹性势能等于( )
A. P的初动能 B. P的初动能的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
C. P的初动能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P的初动能的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9.如图所示,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P点的振动周期为0.4s,从波传到x=5m
的M点时开始计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波源的起振方向向下
B. 这列波的波长是5m
C. 1s内质点M经过的路程为lm
D. 质点Q(x=9m)经过0.7s第一次到达波峰
10.(多选)如图为氢原子的能级示意图。现有大量氢原子处于n= 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
跃迁时会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能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B.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1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频率最高
C.从n= 2的能级跃迁到n= 1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频率最高
D.从n= 4的能级跃迁到n= 3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波长最长
11.(多选)关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A. 玻尔原子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电子绕核运行轨道的半径不是任意的
B. 光电效应产生的条件为:光强大于临界值
C. 电子束通过铝箔时的衍射图样证实了运动电子具有波动性
D. 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偏转,说明金原子质量大而且很坚硬
12.(多选)能源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发展核能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途径之一,下列释放核能
的反应方程,表述正确的有( )
A. 32411120HHHen是核聚变反应 B. 3232015161PSe是β衰变
C. 2351140941920543802UnXeSrn是核裂变反应
D. 2351140941920543802UnXeSrn是α衰变
13.(多选)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
播,P、Q是传播方向上相距为16m的两个质点,波先传到P点,从波传到Q点开始计时,P、
Q两质点的振动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P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轴正方向
B. 该波从P传到Q的时间能为6s
C. 该波的波长可能为16m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D. 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为1m/s
14.(多选)一列简谐波沿x轴传播,其波源位于坐标原点O。质点O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
时,形成的简谐横波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波速为8 m/s,波源O简谐运动的周期为0.4 s,
B
是沿波传播方向上介质中的一个质点,则( )
A. 图中x轴上O、A之间的距离为1.6m
B. 波源O的起振方向沿y轴正方向
C. 在一个周期时间质点A将向右运动一个波长
D. 图示时刻质点B所受的回复力方向沿y轴正方向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计10分)
15.图甲表示一列简谐横波在t=20s时的波形图,图乙是该列波中的质点P的振动图像,由
甲、乙两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可知该波的波长为_______m ,该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 m/s
16.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2π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如图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2)小明同学根据实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拟合得到的
方程为:T2=4.04l+0.05。由此可以得出当地重力加
速度为g=________m/ 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从方程中可知T2与l没有成正比关系,其原因可能
是_____。
A.开始计时小球可能在最高点 B.小球摆动中可能摆角太大
C.计算摆长时可能加了小球的直径 D.计算摆长时可能忘了加小球半径
三、解答题(共计34分)
17.(10分)质量m=0.02kg的子弹以v0=300m/s的速度射入质量为M=2kg的静止在光滑的水
平桌面的木块,子弹穿出木块的速度=100m/s,求:
(1)子弹射出木块时木块的速度;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2)若子弹射穿木块的时间为,子弹对木块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多少?
18.(12分)如图,在坚直平面内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圆弧AB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圆弧BC组成的光滑固定轨道,两者在最低点B平滑连接。AB弧的半径为R,BC弧的半径为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将小球a从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圆弧的最高点A由静止释放,运
动到B点时与静止在该处的小球b发生碰撞,碰后小球b恰好能沿轨道运动到半圆弧的最高
点C。已知小球a的质量是小球b质量的2倍,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碰撞前瞬间小
球a的速度大小;
(2)碰撞刚结束时小球a的速度大小。
19.(12分)如图所示,一消防车空载时的质量为2000kg,储水容积为10m3,储满水后静止
在倾角为37°的斜坡上,水枪出水口距水平地面高度为3.2m,打开水枪
水流持续向坡底水平射出,水落到水平面上的着火点,着火点到射出点的
水平距离为48m,已知水枪出水口的面积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水的
密度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取g=l0m/s2,sin37°=0.6,cos37°=0.8。
求:
(1)水射出枪口时的速度大小;
(2)从打开水枪开始计时,水喷完前消防车受到的摩擦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2019届高二物理期末考试卷答案
1、A 2、B 3、B 4、A 5、A
6、C 7、B 8、D 9、B 10、BD
11、AC 12、ABC、13、AD 14、AD
15、(1)1 (2) 0.5 16、(1)18.8 (2)9.76 (3)D
17、【答案】(1)2m/s;(2)200N
(1)由子弹打木块过程动量守恒,规定子弹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
mv0=m+MV (3分) 解得V=2m/s(2分)
(2)对木块由动量定理MV-0(3)=200N(2分)
18、【答案】(1);(2)
(1)设球a质量为2m,对球a从A到B有,
解得碰撞前瞬间小球a的速度
(2)两球碰撞动量守恒,
对球b从B到C有,
球b恰好过C点,
解得碰撞刚结束时小球a的速度
故本题答案是:(1);(2)
19、【答案】(1) (2)
(1)水出口速度为v,由平抛运动
水平方向解得:
(2)取时间喷出的水为研究对象,
由动量定理: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精品K12教育教学资料
解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水对车的作用力
取消防车为研究对象,以沿斜面向上为正方向,其受力平衡
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