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城市及兵团文化介绍论文
赞美石河子文章

赞美石河子文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石河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也是我国著名的边境城市之一。
石河子市得名于石河子,这条河流穿城而过,为石河子城市增添了一抹独特的风景线。
石河子市不仅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而闻名,更因为它独特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旅游资源和优美的生态环境而备受瞩目。
石河子市的风景如画,四季分明。
春季,草木葱翠,万紫千红,花香四溢;夏季,绿树成荫,清风拂面,凉爽宜人;秋季,金黄的麦田,蓝天白云,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冬季,银装素裹,白雪皑皑,洁白如玉。
石河子的景色宛如一幅幅美丽的画作,吸引着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除了如画的风景外,石河子市还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位于河之源上游的「石河子国家森林公园」占地5000多亩,这里有着原始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植被资源,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参观。
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幻之处,沉醉于这片绿色的海洋中。
石河子市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石灰石、芒硝等,这为石河子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石河子市不仅风景如画,旅游资源丰富,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
石河子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欣赏到维吾尔族、汉族、哈萨克族等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之美,感受到多元文化的魅力。
石河子市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曾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留下了许多历史遗迹和文物,这些都成为了石河子独特的文化景观。
石河子市还拥有优美的生态环境。
这里空气清新,水质清澈,植被茂密。
石河子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努力打造一个宜居宜业的生态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放松身心,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
石河子市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它拥有如画般的风景、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优美的生态环境。
无论是亲近大自然、感受文化底蕴,还是体验城市风光,石河子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赞美石河子,赞美这座美丽的城市,让我们一同来领略石河子的魅力,感受独特的风情!第二篇示例:石河子,一个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的小城市,却有着令人难以想象的美丽风景和独特的魅力。
军垦名城石河子简介

军垦名城石河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石河子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是新疆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
在石河子市,你可以领略到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和独特的军垦文化。
这座城市是由一代代军垦人艰苦创业、薪火相传,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他们来自五湖四海,为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在这片土地上扎根发芽,开垦荒地,建设家园。
他们的奉献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历程,成为了石河子市宝贵的文化财富。
石河子市还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交融共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
你可以在市区的博物馆、文化街区等地,欣赏到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艺品,品尝到各种民族特色美食,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
此外,石河子市还有许多风景名胜和旅游景点。
天山天池、玛纳斯古城、红山嘴自然保护区等,都是值得一游的地方。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底蕴。
石河子市还是新疆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交通十分便利。
市内有发达的公路、铁路和航空交通网络,方便游客前往周边城市和景区。
如果你计划来一趟新疆之旅,石河子市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地方。
总的来说,军垦名城石河子是一座充满活力、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军垦人的奋斗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历史的厚重。
无论你是历史文化爱好者、美食爱好者还是自然风光迷,石河子市都会为你带来难忘的体验和回忆。
我的家乡—石河子—作文

我的家乡—石河子我的家乡石河子被人们誉为戈壁绿洲,还享有戈壁明珠的美称。
石河子南倚天山,北临准葛尔盆地。
石河子这个地名,始于二百年前。
乾隆四十四年(一七七九年),清政府在这里建立绥来县(即现在的玛纳斯县),石河子是绥来县境内的一个重要城镇。
那时的石河子是一片沼泽地,里面长满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
沼泽地的尽头布满了一块块荒滩,一个个沙丘,这里是野兽出没的世界,真是荒凉极了。
只有沙丘的尽处有个叫老街的村子住着几户人家。
然而,今日的石河子幢幢大楼拔地而起旁绿树成荫,一个个街心花园令人赏心悦目们常在白杨树下席地而坐极了。
,宽阔的街道两。
每当假日,人,一边喝酒,一边跳舞,真是欢快 _石河子是一座工农结合、城乡结合的新型城市。
这里有棉纺、毛纺、织染、造纸、化工、制糖、针织、食品等不少大中型企业。
许多产品已畅销全国,有些产品还远销到国。
八一制糖厂生产的方块糖是全国十五家大型糖厂中,唯一独家生产的具有新疆风味的糖产品。
当你来到郊区的田野时,如茶,照耀下就会看到颗粒饱满的高粱似火炸蕾吐絮的棉花雪白一片,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的,金光灿灿。
还有那翠绿欲滴的甜菜,金盘似的向日葵,圆溜溜的大西瓜,又脆又甜的甜瓜,枝头的葡萄,以及一串串挂满这些琳琅满目的瓜果好似珍珠、玛瑙、翡翠一般晶莹可爱。
望着这丰收的景象,满头银发的爷爷奶奶,会乐得合不拢嘴,年轻的叔叔、勤劳的阿姨,会高兴得连唱带跳。
如果说这田野的景象使你陶醉,那么你要置身于农贸市场,就会使你更加留连忘返了。
农贸市场里的水果、蔬菜和鸡鸭鱼肉样样俱全。
自从改革开放的新浪潮涌入这个边塞小城之后,石河子的经济越搞越活。
随着市场的繁荣,商业网点也与日俱增,现在已发展到平均五十四户就有一个商业网点。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石河子的教育卫生事业也在迅猛发展。
如今,市级医院有三座,各种大专院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有八所,中小学校也在不断增加。
石河子由过去的荒凉沙丘变成今日的繁华城镇,完全是靠党中央领导的结果。
西北大漠的明珠──石河子

西北大漠的明珠──石河子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丁玉华石河子,一个田园风光般的城市,据说东有泉水汇成的小河,因其底多石头而得名。
它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南依天山,北向大漠,东临玛纳斯河,距乌鲁木齐市150千米。
到过石河子的人都称赞:石河子天蓝、地绿、环境优美,道宽、路直、园林秀丽,是名副其实的“戈壁明珠”和新疆的旅游名城。
如今在西部大开发的浪潮中,石河子以其俊逸的身姿和风采、独特的魅力和特色,日渐从西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一、军垦之城石河子地区古为游牧地,“丝绸之路”北道从区内通过,18世纪中叶始有村落。
1950年王震将军率领人民解放军执行毛泽东主席“屯垦戍边”命令,进驻玛纳斯河两岸,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开拓奋进,在亘古荒原、戈壁瀚海建起了一座军垦新城。
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的石河子,夏季光热资源较国内同纬度丰富,又有天山雪水滋润,农业在新疆乃至全国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里的棉花质量、甜菜含糖量均达到全国前列,蟠桃、红心脆甜瓜、小籽西瓜等已成为绿洲特色农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垦区农业沿用部队师、团、营、连编制组织生产,有优良的军队作风,又是国营农场大农业生产,因而其绿洲农业具有独特的军垦特色。
农业的发展促进了工业生产,这里已成为新疆重要的纺织、制糖以及食品基地,近年来工业发展迅速,工业产品中有55种被评为国家及省部级优质产品,其中石河子味精、神内胡萝卜汁、葡萄牌毛线等产品誉满新疆内外。
经历了数十年的艰苦创业,石河子这座以农业为依托、以轻工业为主体、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现代军垦新城巍然屹立于天山脚下。
二、文化之城石河子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最发达的天山北麓经济带中心,连接亚欧大陆桥的北疆铁路和312国道分别从市区南北两侧横贯而过,便利的交通、发达的经济,促进了石河子文化的繁荣,各种人文景观、文化场所充盈着这座草原新城:在这座城市里,周恩来总理生前曾多次陪着各国贵宾前来访问并观察工作,因而在这里建有周恩来总理纪念碑;为了铭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的赫赫功勋,在石河子还建有“军垦博物馆”;著名诗人艾青从20世纪50年代中叶应王震将军之邀,来这里体验生活,进行创作,在这座新城一住就是20多年,到处留有他的足迹,并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歌佳作,为了纪念这位中国现代诗坛上的巨匠,在这里还建有纪念他的“艾青诗歌馆”。
石河子市历史文化及景点

石河子市历史文化及景点石河子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直辖的一个县级行政单位,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北部,东部紧邻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
石河子历史上一度是新疆兵团总部所在地(后总部迁至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也是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的一个新兴城市,它是由陶峙岳起义部队改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官兵建设起来的。
石河子市是以农场为依托、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军垦新城,以“戈壁明珠”的美誉著称于世。
历史文化石河子市是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她位于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的南缘,独具西部风情的“丝绸之路”上;她由军人选址、军人设计、军人建造;她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世界奇迹;她是中国“屯垦戍边”的成功典范;她以优美的环境、独特的文化、璀璨的文明被世人誉为“戈壁明珠”。
她有着传奇的历史。
1950年2月,陶峙岳将军率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石河子,拉动了“军垦第一犁”,创建了比共和国仅小一岁的石河子新城。
她有着独特的文化。
由转业官兵、支边青年等构成的60万石河子各族人民,来自五湖四海。
在半个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浓郁的集“开拓性、群众性、开放性、多元性”于一体的军垦文化特色。
她有着发达的经济。
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发建设,石河子已形成“以大型农牧团场为依托、以石河子市为中心,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建商服综合经营,工农结合、城乡结合、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经济联合体。
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今天,石河子已成为新疆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向西开放的前沿阵地和繁荣新疆、展示兵团风貌的重要“窗口”。
最佳旅游时间石河子地区主要以农业为主,各地年平均气温在6.5~7.2℃之间,北部地区气温低,南部高。
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25.1~26.1℃,其中以北地区高于以南地区;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四季皆适宜旅游。
旅游景点:兵团军垦博物馆石河子北湖风景区石河子巴音山庄石河子艾青诗歌馆新疆石河子桃源农业生态旅游区新疆西部民俗风情园石河子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石河子军垦第一连。
新疆石河子风俗作文

"新疆石河子风俗作文"
提起新疆石河子,那可真是个充满独特魅力的好地方!在这儿,有着各种各样有趣的风俗,让我这个土生土长的石河子人,总是沉浸在浓浓的乡情里。
就说那热闹非凡的婚礼风俗吧。
有一次,我去参加了邻居大哥的婚礼,那场面,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
婚礼的前一天,左邻右舍就都来帮忙啦。
大人们忙里忙外,有的在布置场地,有的在准备美食。
我们小孩子呢,也没闲着,跟着大人屁股后面跑来跑去,兴奋得不行。
婚礼当天,新娘早早地就起来梳妆打扮。
新郎这边呢,也是精神抖擞,带着一群兄弟,准备去迎接新娘。
到了新娘家,可没那么容易让新郎进门。
伴娘们想出了各种难题,什么猜谜语啦,唱歌啦,可把新郎急得满头大汗。
“哎呀,这题太难啦,求求各位姐姐高抬贵手呀!”新郎笑着求饶。
“不行不行,这可不能轻易放过你!”伴娘们齐声说道。
好不容易过了这一关,新郎终于见到了美丽的新娘。
接下来就是拜别父母,这时候,新娘的父母眼里满是不舍和祝福,新娘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
回到新郎家,那更是热闹。
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美味的手抓饭、烤羊肉,欢快地聊着天。
长辈们给新人送上祝福,小孩子们则在一旁嬉笑玩耍。
晚上的舞会才是最让人期待的。
大家手拉手,跳起了欢快的维吾尔族舞蹈。
那欢快的节奏,灿烂的笑容,让整个夜晚都充满了欢乐和温馨。
这就是石河子的风俗,充满了温暖和人情味儿。
我爱我的家乡,爱这里的风俗,更爱这里善良热情的人们!。
美丽的石河子作文

美丽的石河子作文美丽的石河子。
石河子,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是一座美丽的城市。
它地处天山北麓,气候宜人,风景优美。
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美丽的石河子吧。
首先,石河子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在这里,现代化的建筑与古老的文化底蕴完美结合。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彰显着城市的现代化风貌,而古老的清真寺和传统的民居则展现出浓厚的民族特色。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体验到不同文化的融合,这种多元文化的交融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的魅力。
其次,石河子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
天山的壮丽景色和石河子的独特风光构成了这座城市的美丽风景线。
清澈的河流蜿蜒流淌,郁郁葱葱的树木在阳光的照耀下摇曳生姿,远处的雪山在蓝天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感受大自然的馈赠,享受宁静祥和的乡村风情,这种自然的美丽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再次,石河子是一座充满美食的城市。
这里的美食以新疆特色为主,烤全羊、手抓饭、烤鱼等都是当地的特色美食。
这些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而且营养丰富,让人垂涎欲滴。
此外,石河子还有着丰富的水果资源,各种水果应有尽有,让人大饱口福。
在这里,你可以尽情地品尝各种美食,感受异域风情,这种美食的享受让人留连忘返。
最后,石河子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
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乐于助人。
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己的城市,对待每一位游客都是真诚的。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气息,体验到不同民族的友好交往,这种友好的氛围让人心情愉悦,倍感温馨。
总之,石河子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民族风情,风景优美,美食丰富,人民热情。
如果你想感受不一样的风情,那么石河子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让我们一起走进石河子,领略这座美丽城市的独特魅力吧!。
关于新疆石河子军垦文化调查报告作文

关于新疆石河子军垦文化调查报告作文今天我们来到了新疆石河子,说起这个地方,我是非常的喜欢的。
因为他那里有很多的历史遗迹和美丽的风景名胜区,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没什么好看的,但对于我而言却恰恰相反,因为我认为它虽然不像城市那样繁华,也不如农村那样宁静,但是它充满着无限的活力与生机。
当年革命前辈们在那里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在战争时期又创造出了许多光辉灿烂的业绩,我想作为后代的我们更应该把红色精神传承下去才对呀!经过这次社会实践调查,我感触颇深,特别是“兵团”这两个字。
为什么要叫做“兵团”呢?原来早在五十多年以前,一支开拓边疆的军队——新疆建设兵团在石河子安营扎寨,他们用青春、热血、汗水铸成一道钢铁长城。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今天兵团已经发展壮大成了拥有47万多人口的国有农业团场,为国家粮食安全和西部大开发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大家可能都知道军垦文化吧!兵团正是由最初的以农为主转变为现在的以工为主;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遍地高楼;从当初落后闭塞的小渔村到今日繁荣昌盛的都市。
几十年来兵团始终秉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吃过草根啃过树皮住过地窝睡过土炕,还被称为“戈壁滩上的拓荒牛”。
现在兵团各师各团都修筑了四通八达的柏油马路,乡镇的道路全部硬化,所有的学校教室都配备了电脑电视,家家户户装上了程控电话。
职工群众的住房条件比起50年前已有翻天覆地的改善,我想:要是再过些年或者10年20年,甚至100年200年,恐怕是更加先进、更加舒适。
除此之外,教育、医疗卫生等基础设施也得到明显提升,居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
总体来讲,兵团人用双手绘制出了自己心中的美丽图画。
随着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冲刷,“兵团”这两个简单的字眼也逐渐褪去了原本的颜色。
今天的我们已然见证了“兵团”新面貌。
但愿我们可以将这种拼搏、奋斗的精神延续下去。
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也需要传承这种精神,将其传播下去,希望有朝一日,新疆各地能够共同崛起,将新疆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下面就让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吧!首先来到了“赛里木湖”,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这里成了新疆最著名的避暑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石河子市是一个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的地方,它在一代名将王震将军手里建设起来,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在的石河子已经成为西部戈壁上的一颗明珠,它的成就离不开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更离不开那些思想的创造者。
关键词:纪念馆军垦博物馆红色文化
正文:
石河子市是乌伊高速公路上的必经站,它的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战略意义。
石河子市环境优美,是有名的花园城市,加上设施齐全,经济繁荣,被人们誉为戈壁上的明珠。
我来到石河子已经快一年了,但是它的文化底蕴至今我也没能领会多少,只是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地点去近距离的感受过它,如军垦博物馆、艾青诗歌馆、周总理纪念碑;又比如军垦第一连、南山公园、游憩广场、世纪广场等。
这些都向我展示着石河子的历史人文和活力。
在历史方面,石河子有优良的红色文化传统,这里继成了老一辈革命家的那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每一个小区都有淳朴的民风,这都是现今社会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是值得我们每一个身在石河子的人学习的。
在游憩广场喷泉南侧矗立着《王震将军》气宇轩昂的铜像,东西两侧分别是被花丛环抱的群雕《边塞新乐章》和《军垦第一犁》,三座塑像呈品字型分布,共同构成军垦新城的独特城雕。
说起王震将
军石河子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王震1909年生于湖南,早年参加革命,1950年率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新疆,创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后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将军去逝后,为缅怀这位为我国军垦事业奉献一生的伟大开拓者,1994年9月在庆祝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四十周年之际建造落成了这座《王震将军雕像》。
雕塑作品中的王震将军,精神饱满,面带笑容,神采奕奕地站在高坡上举目远望。
其形象取自于王震将军50年代初在石河子进行现场勘察时的一瞬间。
将军身旁的那匹骏马,不仅是当时骑马勘察的自然写照,更是将军戎马生涯的象征。
在人与马的关系处理上,未采用骑马的姿态,以此来表明将军平易近人的作风及其一生由此从战场转向和平生产的
历程。
将军把自己的大半生都奉献给了石河子,这是每一个石城人都应该牢记的历史,使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忘却的,特别是作为石大的学生更应该感到自豪,将军的光辉形象将是我们石城人精神指南,他将引领我们走的更远。
艾青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在革命史上有着巨大的贡献的他同样对石河子也有巨大贡献,为了纪念艾青,自治区筹建了艾青诗歌馆。
艾青诗歌馆于1994年规划投资,建筑工程于1995年正式实施,总投资350万元,其中农八师石河子市人民政府投资250万元,兵团投资 100万元,建筑面积约10亩,馆内使用面积也达2484平方米,于1998年11月正式落成。
自治区部分领导和艾青同志的夫人都来参加了剪裁仪式。
艾青对石河子怀有深厚的情感,为石河子写下了诗句:“我到过许多地方,数这座城市最年轻,它是这样漂亮,令
人一见倾心,不是瀚海蜃楼,不是蓬莱仙境,它的一草一木,都由血汗凝成。
”
艾青诗歌馆主体分三个展厅。
一展厅:艾青同志的生平及主要著作。
详细记述了艾青同志的出生及成长过程以及一系列遭遇。
1910年阴历2月17日,艾青出生在浙江省金华与义乌的邻接处,一个名叫“畈田蒋”的小村庄。
艾青出生在一个地主家,原名蒋正涵,字养源,号海澄,由于算命先生说“克父母”,所以被送去了大堰河家,也就有了艾青著名的抒情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青年时代的艾青对绘画、剪纸格外有兴趣,1929年去了巴黎,1932年回国,由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被判刑6年。
1935年,艾青同志提前出狱,投身于抗日的先进分子之列,1945年到达张家口。
50年代,艾青访问了苏联、智利等很多国家,并于1956年与高瑛同志结婚。
但于1957年被错误地划为“右派分子”,1958年发配去了北大荒,1959年来到新疆,直到1978年才正式平反。
二展厅:记叙了艾青同志的晚年,各国领导人及文艺界著名人士对艾青的评价。
三展厅:是许多艺术家对艾青同志怀念的珍贵文笔、书画。
在石河子,还有一位伟人的身影,他就是我们敬爱周总理.1965年7月5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来石河子视察工作,接见了上海支边青年代表。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与世长辞,为缅怀周总理的丰功伟绩,总场党委决定,建筑纪念碑。
碑址造在当年周总理接见上海支边青年代表时所在的地方。
周总理享年78岁,所以碑身筑高7.8米,周总理来此视察时67岁,所以碑文位高6.7米。
又增建了周恩来总理纪念厅。
将原展厅扩建为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纪念碑正面刻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十二个金字,南侧碑文是1965年周总理视察兵团题词,北侧碑文是周总理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摘录,背面是建碑志文。
统观纪念碑,挺拔高耸,造型凝重,风格淳朴雄浑,碑前花卉和长松柏,给人以温和严肃之感。
石河子街心花园正南,保存着一幢完整的住房,它就是原二十二兵团领导创业时居住的旧址。
博物馆占地约460平方米,分三个展厅,进门的左侧为第一展厅,为“古代石河子”。
这里陈列着出土的陶罐、石器、化石、青铜器等百余件。
八趾马化石距今300万年,为寻找石河子地区早期原始人类的遗迹提供了线索。
石箭头的发现,在新疆范围内尚属首次,为新疆的文物考古工作提供了重要资料。
进门往右拐为第二陈列室,陈列着军垦事业“辉煌的历史”。
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日用品,向我们展示了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过程。
紧挨着的是第三展厅“足迹在延伸”,主要陈列着垦荒时期军垦战士劳动、生活的照片,以及中央领导人来石河子视察的照片。
军垦博物馆展示了从古到今的发展足迹,特别是近四十年广大军垦儿女艰苦创业的辉煌历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我们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新疆军垦事业的一个窗口,也是我们向先辈们学习艰苦朴素精神的基地。
石河子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这是疆内少有的,这里聚集了来自四川、河南、山东、陕西、甘肃等各个地方来的人,他们大多都是当年随军而来的,也有后面陆续迁来的,在这里你可以吃到各个地方的小吃,也可以看到各个地方的娱乐活动,这里是一个文化交流的伊甸园。
石河子的休闲活动可以说是最棒的,在这里每一个休闲地方都会有不同的娱乐项目。
石河子市人民公园、游憩广场、世纪广场等地方都是休闲的好去处,每到夏日的夜幕降临后人们都会出来乘凉,广场上有各种小吃也有各种游戏和节目,每到佳节时分,每个广场都是人头窜动,有夫妻带着小孩的,也有大学的情侣,也有老人带着孙子孙女的,小商贩们忙着吆喝自己的商品,这些都是石河子最美丽的人文风景,置身其间,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我们能过体会到的是大家的欢乐,这里有着红色文化的基点,使得石河子更显迷人。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下,老一辈军垦战士一手拿枪,一手拿镐,在苍凉的西部边陲,创造了令世界感动的惊天伟业,留下了独一无二的军垦文化。
为了进一步深入挖掘军垦文化内涵,展现老一辈军垦战士的丰功伟绩,使兵团精神发扬光大,军垦文化势必将得到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