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优秀说课课件:23页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PPT优秀课件说课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皇帝的新装》PPT优秀课件说课

人物 骗子 老大臣 诚实的 官员 皇帝
小孩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性格特点
人物描写方法: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等
作用: 是为表现人物性格,揭示作品主题服务的。
方法提示: 运用_______描写方法,刻画人物的______性格特点。
人物的性格特征
皇帝:爱慕虚荣、昏庸无能、荒唐可笑 老大臣:阿谀奉承、虚伪狡诈 骗子:油嘴滑舌、狡猾、狡诈 小孩:天真无邪、敢说真话
教师寄语
作为一个人,要敢于正视现实,应该保持 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我 们要做一个脚踏实地的人,一个有良知的人!
如果每一个人都多一份真诚,多一份爱, 那么世界会变得更加美好!
发挥想象 个性创作
拓展训练
发挥想象:给本文写一个续篇,描述游行以 后发生的事情?
谢谢!
皇帝的新装
语文 七年级 上册
精彩课堂
2. 生难字词
(1)字音
滑稽( jī )
陛下( bì )
头衔( xián ) 骇人听闻(

炫耀( xuàn ) 勋章( xūn )
狡猾( jiǎo ) 钦差大臣( qīn )
精彩课堂
(2)词义
【炫耀】照耀;夸耀。 【愚蠢】愚笨;不聪明。 【妥当】稳妥适当。 【华丽】美丽而有光彩。 【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精彩课堂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读课文,注意边读边想象,看能否在脑海里形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并思考下面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谁是中心人物?
人物:皇帝、骗子、老大臣、侍从、百姓、小孩子等;中心人物:皇帝。

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

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

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皇帝的新装》是丹麦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代表作之一。

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欢迎大家踊跃阅读!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一、说教材:《皇帝的新装》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是童话,它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及形象的语言塑造了一个骄奢淫逸、昏庸愚蠢、虚伪自私的统治阶级的形象,反映封建社会的腐朽。

全文以“新装”为明线,以“骗”为暗线,通过皇帝“爱新装”,两个骗子为皇帝做“新装”,皇帝二次派大臣去看“新装”,皇帝亲自去看“新装”并上街展“新装”的描写,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腐朽的本质。

新课改理念下的新教材,在课文的编排上,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梯度编排。

编者在第四、第五单元“观察反映生活—人和事、景和物”之后,安排了第六单元“想象世界—童话、民间故事”,这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编排的,借以开发、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二、说教学目标:(1)训练分角色朗读课文的能力。

(2)、通过复述课文训练语言概括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联系现实生活、培养敢说真话的良好品质。

(4)通过人物的心理、语言、动作概括人物性格,把握作品深刻的思想意义。

三、说教学方法:孔子曾说:“引而不发,跃如也。

”我们在教学时要重在指导方法,培养能力,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力避灌输的枯燥和讨论的无序混乱。

具体而言,我借助了讨论、表演、续写等形式进行教学,同时注意适当的点拨,尽量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四、说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师课堂教学思路的直接体现,我设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1、激趣导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课前没布置预习,本人与所教班级又有些语言不通,如果课前能激发学生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对后面调动全班学生的积极改天大有帮助,真可谓是“魔刀不误砍柴工”。

2、初步感知:让学生感知作者的情况、童话的特点,同时让他们找准角色,准备分角色朗读,提示学生朗读要读出人物的心理、性格和神态。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2张PPT)

最新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2张PPT)
“快速阅读”方法指导 (1)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静下心来,努力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 文字数量; (3)圈画关键词句,速记内容要点。
思考:
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主要特点。请 结合课文的有关内容进行阐释。
实践活动一 速读训练
“快速阅读”方法指导
(1)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2)静下心来,努力扩大一次性进入视野的文字数量; (3)圈画关键词句,速记内容要点。
反复叙事的表达作用
(1)连贯情节 (2)推动故事 (3)塑造形象(统一性和丰富性) (4)深化主题 (5)增添美感
实践活动三 精读训练
第33-37自然段 思考话题:这一处描写很重要。
示例
“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这一处场面 描写很重要,最能表现当时的社会风气。它突出 说假话的人之多,人人“都”有虚荣心。谎言虽 很容易识破,但是大家都相信了这一事实,作者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所有百姓的自欺与欺人。
骇人听闻 hài rén tīng wén
随声附和 suí shēng fù hè
称职chèn zhí:胜任自己所担任的职务。
勋章xūn zhāng:授给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的一种表示 荣誉的证章。
滑稽huá jī:形容一个人语言、动作等的幽默诙谐,引 人发笑。
陛下bìxià:对君主的尊称。
头衔tóu xián:指官衔、学衔等称号。
爵士jué shì∶欧洲君主国的最低爵位,不世袭,不在贵 族之列。领有爵士头衔的人。
骇人听闻hài rén tīng wén:事出怪诞,听起来令人害 怕。使人听了非常震惊。骇:惊吓,惊惧。
随声附和suíshēng-fùhè:别人说什么。自己也跟着 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附和:跟着别人说。
三读三思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9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是的,那真是太美了!”他对皇帝说。
心口不一 虚伪自私 自欺欺人 阿谀奉承 道貌岸然
(24段)第二天早上,游行大典就要举行了。 骗 子
头一天夜晚,两个骗子整夜点起十六支以上的蜡 烛。人们可以看到他们是在赶夜工,要把皇帝的新 衣完成。他们装作从织布机上取下布料,两把大剪 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同时用没有穿线的针缝了 一通。最后,他们齐声说:“请看!新衣服缝好
了!" 极致狡猾 手段高明 配合默契
(33段)“ 乖 乖 ! 皇 帝 的 新 装 真 漂 亮 ! ” (35段)“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 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 下里低声地传播开来。 (36段)“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 小孩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啊!” (37段)“ 他 实 在 没 有 穿 什 么 衣 服 啊 ! ”
(12段)“ 哎 呀 , 美 极 了 ! 真 是 美 妙 极 了 ! ” , 老 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 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 布非常满意。”
老大臣
(17段) 心想:“我并不愚蠢呀!”这位官员 诚实官员
想,“这大概是我不配有现在这样好的官职吧。 这也真够滑稽,但是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欲,挥霍无度。本文正是揭露 了贵族阶层的阿(ē)谀(yú)奉承和虚伪透顶,深刻地解剖 了当时的社会的病状。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所有人物夸张荒诞的行为都变 得异常地合理!!!
思考:在文章的末尾,为什么让一个“小孩子”道
出真相?
皇帝的新装
这个男孩叫小帅,痴迷于新衣穿搭,每天都要在镜子 前花费大量的时间,无心学业,谁劝都不听!
这天睡梦中小帅的突然惊醒,他发现自己此时正光着 身子在人头攒动的街道中央游行!周遭不断传来笑声,他 突然意识到,自己此时正是童话中那个爱新装的皇帝!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皇帝的新装》ppt课件

1.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语句是哪一句?为什 么骗术能步步行通?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这句 话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2)骗子说那件衣服具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不但抓住了皇帝昏庸无 能却又想辨别出官员是否称职、是聪明还是愚蠢的心理,而且抓住了 大臣们只想保住官位而阿谀奉承的心理,因而骗术能步步行通。
观点一: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爱美的人,因为文中的皇帝一天到 晚考虑的总是如何换穿新衣服。
观点二:我认为皇帝是一个虚伪、自欺欺人的人,因为他明明 看不见这衣服,却装模作样地看衣料、穿新装。
观点三:我认为皇帝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因为他身为皇帝不 去管理国家大事,不去关心臣民,而是整天待在更衣室里,可见他 是个昏君。他听信骗子的谎话,他还听信内臣们的话,赤身裸体去 游行都说明他一点儿头脑都没有,是个十分昏庸的皇帝。
七年级—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
19 皇帝的新装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近几年反映宫廷生活的电视剧很多,大家一定从电视上看到过 许多皇帝,那么他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呢?皇帝的服装又给你什 么感觉呢?(威严、高贵)可是竟然有这样一位皇帝,他不穿衣服 ,赤身裸体在大街上游行。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 来学习童话《皇帝的新装》。
【随声附和】别人说什么,自己跟着说什么。形容没有主见。
速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相关画面,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写了哪些人物?中心人物是谁?
人物:皇帝 侍从
骗子 百姓
老大臣 小孩子
官员
中心人物:皇帝
2.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写了哪几个情节?
以“新装”为线索, 依次写了:爱新装→做新装→看新装→穿新装→揭新装。
快点做。一个月以后,另一次游行大典开始了,皇帝穿着这件衣服在大 街上游行,大臣和百姓们都装出吃惊的样子说:“皇帝怎么不穿衣服?” 大家都知道只要有人说这件华丽的衣服多么漂亮,那么皇帝肯定把他当 叛国者斩死。皇帝回到宫中,收到了一封信:爱漂亮的皇帝,也许您正 在更衣间,我只是想打扰您几分钟。您嘛,好比一艘大船,而我们平民 百姓则是海水,我们既可以把您托得高高在上,可是我们也能淹没您, 希望您能当个好皇帝,让我们永远托着您。一个天真的孩子。皇帝读完 非常感动,开始专心治理国家,并放逐了织师。从此人们在提起皇帝总 说:皇帝不在更衣间,在书房。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故事背景
故事发生在一个遥远的国度,描述了皇帝和臣民们的生活。
故事背景
社会背景
故事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虚伪和欺 骗,揭示了人们对权力的盲目崇 拜和对真相的忽视。
文化背景
故事中的皇帝代表了当时欧洲皇 室的奢华和虚荣,同时也揭示了 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传统 。
人物介绍
01
02
03
皇帝
故事中的主角,虚荣、自 负、容易被欺骗。
掌握童话的文学特点 和艺术表现手法
课程大纲
《皇帝的新装》的作者介绍 和创作背景
童话故事情节的梳理和人物
01
分析
02
03
童话的主题思想和深层含义 探讨
童话的文学特点和艺术表现 手法分析
04
05
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的培养
02
《皇帝的新装》故事背 景
故事起源
安徒生创作灵感来源
安徒生从真实事件中获得灵感,创作了《皇帝的新装》这个 故事。
情节安排
铺垫
冲突
故事的开篇通过描绘皇帝的虚荣和愚蠢, 为整个故事的发展做了很好的铺垫。
故事中的冲突来自于皇帝被骗子利用,引 发了一系列有趣而又紧张的情节。
高潮
结局
故事的高潮在于皇帝裸体游行的场景,这 一场景的描绘使得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
故事的结局以皇帝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 取行动为结束,使得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完 美的结局。
《皇帝的新装》公开课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2
目录
• 课程介绍 • 《皇帝的新装》故事背景 • 《皇帝的新装》故事内容 • 《皇帝的新装》主题分析 • 《皇帝的新装》艺术特色 • 《皇帝的新装》的影响与价值
01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课件(共26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皇帝的新装
同学们,在古装剧中,我们 常常会看到皇帝举行各类大典 ,其场面是多么的隆重而且庄 严。但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笔 下有一位皇帝,他举行的大典 却不得不让人捧腹大笑:裸体 游行。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 下这篇文章。
1
作者展示
安徒生(1805—1875),全名是汉斯•克利 斯坦•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 名的童话作家。他的160余篇童话在近150 年中被翻译成140多种文字,从丹麦传向世 界。安徒生出生于鞋匠家庭,童年生活穷苦, 早期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等,1835年 开始写童话,著名的童话有《丑小鸭》《海 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夜莺》《 皇帝的新装》等。
2
作者展示
本文选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这篇童 话写于1837年。当时,丹麦成为了英国的附庸 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 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封建 统治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面对这样的社 会现实,安徒生根据西班牙一则民间故事改编了 《皇帝的新装》,把揭露的锋芒直指封建统治阶 级,无情地嘲讽了贵族、宫廷的丑恶行径,深刻 地解剖了当时社会的病状。
10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 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 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 曲折,引人入胜。童话又往往采用拟人的手法,凡鸟 兽虫鱼,花草树木,整个大自然以及家具、玩具都可 被赋予生命,注入思想感情,使他们人格化。
11
1、“任何不称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药的人,都看不见这 衣服”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作者运用了心理描写,两个“难道”的 反问,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他虽然 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还用 了“极”“十二分”等程度非常深的修饰 语。这表现了皇帝的虚伪和愚蠢。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19课《皇帝的新装》说课课件(共2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词义: 滑稽 呈报
骇人听闻 炫耀
随声附和
称职 精致
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更衣 更多 (2)称职 自称 (3)系上 关系 (4)钦差 差别 (5)随声附和 生丝和金子
(三)走进文章(20分钟)
1. 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0分钟)
① 边看课文边听录音,并思考: 给文章加个副标题:一个
的皇帝
横线上填出形容皇帝的词语,然后结合课 文做些解释,这一设计是分析皇帝的性格特点, 训练学生整体感知的能力。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当堂检测
B 4.下列句中的标点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
B.“你看这段布美不美?”两个骗子问。
C.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儿,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
2、充分运用想象和夸张计。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 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运用 这项内容,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 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四、堂清检测题(10分钟)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御pìn ( ) 花wén() jué ( )士 cì ( )给
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
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
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
点”。
【解析】A.冒号改为逗号;C.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
问号改为句号;D.句号应放到后引号前面。
当堂检测
C 5.下列句子没有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说学情
七年级学生虽然很早从各种途径接受过童话的信 息与影响, 息与影响,但是对内容的理解大多停留在故事的层 面上,比较肤浅,因此,很有必要掌握相关知识, 面上,比较肤浅,因此,很有必要掌握相关知识, 为今后学习同类文章提供规律性的方法。同时, 为今后学习同类文章提供规律性的方法。同时,学 生内心依然保持着纯洁瑰丽一尘不染的童话世界, 生内心依然保持着纯洁瑰丽一尘不染的童话世界, 因此,再现作品的情景,感触、 因此,再现作品的情景,感触、感动和感悟将是他 们写作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们写作创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对童话主 题的理解, 题的理解,学生受生活阅历的限制以及个性差异的 影响,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见解, 影响,会有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见解,教师应尊重 个性化解读,适当点拨,不宜强求一致。 个性化解读,适当点拨,不宜强求一致。
说课稿
2010.11.18
一、说教材
《皇帝的新装》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 皇帝的新装》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 第六单元作品以种种奇思妙想, 第六单元作品以种种奇思妙想,描绘出一个 亦真亦幻的的世界,令人遐思。 亦真亦幻的的世界,令人遐思。《皇帝的新 是篇精读课文, 装》是篇精读课文,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讲 述了一个昏庸无能、 述了一个昏庸无能、虚伪愚蠢的皇帝上当受 骗的荒唐故事,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 骗的荒唐故事,揭示了统治阶级的虚伪本质, 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 同时也启发人们要敢于说真话,做正直、无 私的人。本文诙谐有趣,且内涵丰富, 私的人。本文诙谐有趣,且内涵丰富,对学 生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生有很高的教育价值。
(三)表演课本剧,精彩再现 表演课本剧,
1、让学生课前对课文进行了充分预习的前 提下,教师作一番鼓励后, 提下,教师作一番鼓励后,请学生上台表演课 本剧。 本剧。 2、师生评价。 师生评价。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前提下,让他们自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预习课文的前提下, 角色表演课本剧,整体的再现文中的情景, 角色表演课本剧,整体的再现文中的情景,给学习创设 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表演者、评价者、观看者, 了一个轻松的氛围。表演者、评价者、观看者,他们都 会在活动中受益,为深入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会在活动中受益,为深入理解课文作了铺垫。
(4)通过对皇帝形象分析,学生板书评价皇帝 通过对皇帝形象分析, 的词语。 的词语。 仿照以上方法,请分析大臣、年轻官员、 仿照以上方法,请分析大臣、年轻官员、 骗子、老百姓等人物形象,请学生上台板书。 骗子、老百姓等人物形象,请学生上台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圈点批注中思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圈点批注中思考,在交流中思维互 让学生在圈点批注中思考 相碰撞,引起共鸣,在读与悟中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 相碰撞,引起共鸣,在读与悟中感受作品的人物形象。
说教学设计
(一)猜谜导入; 猜谜导入; 揭示学习目标; (二)揭示学习目标; 表演课本剧,精彩再现; (三)表演课本剧,精彩再现; 理清故事情节; (四)理清故事情节; 品味朗读,感悟形象; (五)品味朗读,感悟形象; 领悟作品内涵; (六)领悟作品内涵; 拓展延伸; (七)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八)布置作业。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旨在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 设计意图: 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 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理清故事情节。
(五)品味朗读,感悟形象 品味朗读,
你对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感兴趣? 你对故事中的哪个人物最感兴趣? 请选择自己 喜欢的情节和细节,然后有感情地读出来, 喜欢的情节和细节,然后有感情地读出来,说说你 对人物的评价。 对人物的评价。
【课本剧表演】 课本剧表演】
(四)理清故事情节
1、看完课本剧后,请结合课文内容,按情节的 看完课本剧后,请结合课文内容, 引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引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用简练的语 句勾连故事发展的梗概。 句勾连故事发展的梗概。 2、有关童话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的话, 有关童话的主要情节如果用一个字概括的话, 你会用哪个字? 你会用哪个字?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个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 不过他心里却这样想: 我必须把这个游行大典举行完毕。 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 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和权威,他不能在公众面前暴露自己愚蠢和不称 只好硬撑着, 更骄傲的神气”掩饰内心的恐惧, 职,只好硬撑着,用“更骄傲的神气”掩饰内心的恐惧,恰恰暴露了他的 外强中干。 外强中干。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结合人物言谈举止和描写心理 设计意图: 活动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活动的语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是: 我的具体做法是:
请分析“皇帝”的形象, 请分析“皇帝”的形象,说说 自己对“皇帝” 自己对“皇帝”这一人物形象的理 解。
(1)学法指导,示: 学法指导,示例: 学法指导
1、“骗”局是怎样揭穿的?其他 、 局是怎样揭穿的? 人 为什么不说真话, 为什么不说真话,小孩为什么敢 说真话? 思想? 说真话?文章反映了什么中心 思想? 2、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文章对你有什么启发?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只要是学生个人的 设计意图:在讨论交流中, 见解,都应该予以鼓励和引导, 见解,都应该予以鼓励和引导,使学生个性得 以彰显,从而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以彰显,从而领会童话的深刻内涵。
五、说教法、学法
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课本剧、 我将借助多媒体课件、课本剧、引导 多媒体课件 点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点拨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 学法则让学生表演 观看课本剧、 表演、 学法则让学生表演、观看课本剧、圈 点勾画作批注、讨论交流等方式 等方式。 点勾画作批注、讨论交流等方式。
(六)领悟作品内涵
(七)拓展延伸
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后,会怎样做? 皇帝游行完毕回到皇宫后,会怎样做?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 请展开想象的翅膀,学习安徒生夸张讽 刺的笔法为课文续写一个结尾。 刺的笔法为课文续写一个结尾。
设计意图: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设计意图:保持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写 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作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根据示例,学生自学圈点勾画作批注。 )根据示例,学生自学圈点勾画作批注。 (3)请学生把自己找出来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作赏析, )请学生把自己找出来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作赏析, 教师及时评价。 教师及时评价。
预设问题: 预设问题: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皇帝想,不过,想起凡是愚 我倒很想知道衣料究竟织得怎样了。 皇帝想,不过, 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 蠢或不称职的人就看不见这布,心里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他相信自己是无 需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需害怕的,但仍然觉得先派一个人去看看工作的进展情形比较妥当。
(二)揭示学习目标: 揭示学习目标:
1、理清文章结构; 理清文章结构; 2、抓关键找细节,品评人物形象,领会童 抓关键找细节,品评人物形象, 话内涵; 话内涵; 3、续写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续写课文情节,进行想象思维训练; 4、体会人性的虚伪,培养敢于 体会人性的虚伪, 说真话的品质。 说真话的品质。
这段精彩、曲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 这段精彩、曲折的心理描写,把皇帝不自信而又心虚,愚蠢而又狡猾的性格准 确地表达了出来。 确地表达了出来。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去游公园——除 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去游公园 除 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 皇上在更衣室里” 非是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 这段话用概括、对比的手法写出皇帝爱新装到了如痴如狂的地步,第一句强调 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用夸张突出皇帝的爱慕虚荣, 的重点是“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用夸张突出皇帝的爱慕虚荣,生活 的奢靡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看不见!这可骇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皇帝心里想, 我什么也看不见! 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 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 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 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 哎呀! 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 意!” 一句“骇人听闻” 一句“最可怕的事情” 两个“难道”的反问, 一句“骇人听闻”,一句“最可怕的事情”,两个“难道”的反问, 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 都是皇帝心里所想,这几句心理描写,突出了皇帝极端恐惧的心理。 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 ”“十分 十分” 他虽然什么也没看见,嘴上却极力赞美,而且用“极”“十分”等程 度那样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 度那样深的修饰语,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完全相反,表现了皇帝的虚 伪和骄横。 伪和骄横。
(一)猜谜导入
怎样白白地度过一辈子. 怎样白白地度过一辈子. ——猜一位外国童话作家名
安徒生(1805—1875): 丹麦著名童话 安徒生 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 作家。出生于丹麦一个贫苦的鞋匠家庭。早期 写有诗歌、 写有诗歌、剧本和长篇小说 即兴诗人》 《即兴诗人》等。 1835年开始写童话 年开始写童话, 1835年开始写童话, 160余篇 余篇。 共160余篇。在《丑小 鸭》、《小克劳斯和大 克劳斯》 皇帝的新装》 克劳斯》、《皇帝的新装》、 夜莺》 卖火柴的小女孩》 《夜莺》、《卖火柴的小女孩》、 她是一个废物》等篇, 《她是一个废物》等篇, 作者揭露当时社会的黑暗和金钱 支配一切的罪恶, 支配一切的罪恶,讽刺统治阶级 的专横愚昧, 的专横愚昧,反映贫苦之间 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的悬殊,同情下层人民的苦难。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 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语言 朴素。 朴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