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 (1)
2019—2020学年度衡水中学高三下期中考理综试题

河北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期中考试理科综合命题人:理综研课主任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He-4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K-39 Cr-52 V-51 Ni-59 Mn-55 Ga-70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30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科学研究发现肌肉干细胞可增殖分化为成肌细胞,胚胎和胎儿的肌肉干细胞增殖使得肌肉组织发展;成年人体内的肌肉干细胞处于休眠状态,在经过强烈运动或是受到外界伤害之后,成人的肌肉干细胞会被激活并开始自我增殖。
老年人肌肉干细胞不再具有自我复制的活性,从而表现为肌肉组织的萎缩。
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损伤的恢复能力的下降是由GAS1蛋白质介导的,该蛋白质能够抑制肌肉干细胞分化形成新肌肉组织的能力。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GAS1蛋白质作用的机理可能是抑制肌肉干细胞中某些基因的表达B.肌肉干细胞分化为成肌细胞的直接原因是两种细胞内的蛋白质完全不同C.肌细胞内的肌质体是大量变形的线粒体组成的,有利于对肌细胞能量的供应D.衰老细胞的细胞核增大,染色质固缩,不利于基因的转录2.光合作用的过程是多位科学家研究发现的,下列关于研究过程正确的是A.德国科学家萨克斯把绿叶先在黑暗处放置几小时,目的是消耗掉叶片中的氧气B.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把载有好氧细菌和小球藻的装片置于空气充足黑暗的环境,用极细光束照射,发现好氧细菌集中在小球藻光束照射的部位。
C.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运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中的氧来自于水D.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用水绵做实验最终探明了光反应过程3.细胞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图甲表示物质跨膜运输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变化的曲线,图乙表示某些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尿素从组织细胞释放到组织液属于a曲线代表的运输方式B.葡萄糖进红细胞属于b曲线代表的运输方式,随葡萄糖浓度的上升b曲线不再上升的限制因素是载体的数量有限C.图乙所示的物质不一定是大分子D.胞吞胞吐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特性4.下图为横放萌发后的玉米种子,据图分析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调节的相关内容,以下描述正确的是()A.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向性,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A、D侧B.玉米种子萌发初期,赤霉素含量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为种子的萌发提供物质和能量C.喷洒适宜浓度的2,4一D可提高开花期传粉不充分的玉米产量D. 玉米种子萌发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5. 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在实验时间内,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接近100%。
衡水中学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理综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C1 35.5 Fe 56Cu 64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 .实验室将硫酸铜溶液直接加热蒸发至干方法来制取CuSO4 5H2OB .用湿润的pH试纸来检验溶液的pH值C.用KSCN溶液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氧化变质D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的苯溶液中的溴8. 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况下22.4LC1 2和H2混合气体原子数为2N AB . 1molNa2O2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1mol金刚石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N AD .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9. 已知A、B、C、D、E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A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与E同主族,且E的原子序数是B的两倍,C、D是金属,它们的氢氧化物均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简单离子的半径: C > D> E> BB.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得C和D的单质C. 稳定性:A2B > A2ED .单质D可用于冶炼某些难熔金属10.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同1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B .淀粉、纤维素都属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催化齐C.已知CH4+ H2O CH3OH + H2该反应的有机产物是无毒物质D . C (CH3)4的二氯代物只有2种1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iA . CS 2的结构式为:S = C = S光B . 6CO 2+ 6H 2O 叶绿素C 6H 12O 6+ 602,该变化中光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C . C02 ( g )+ C (s ) = 2C0 ( g ) △ H > 0, △ S > 0,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D 12. 下图装置中X 和Y 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 mL 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 察至N X 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 Y 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X 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
2019—2020学年度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学

2019—2020 学年度河北省衡水中学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部分高中化学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300 分 ,完卷时辰: 150 分钟第 I 卷〔本卷共21 小题,每题 6 分,共126 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 小题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切合题目要求的。
6.在 F、P、 S 三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不于其他两种元素;假定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原因是〔〕〕A.单质固态时属于分子晶体B.必定条件下,能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响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是强酸D.单质与冷水反响特意强烈7.2018 年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的外形看起来〝鸟巢〞〔The Bird Nest 〕。
有一类硼烷也看起来鸟巢,故称为巢式硼烷。
巢式硼烷除 B 10H14不与水反响外,其他均易与水反响生成氢气和硼酸。
以下列图是三种巢式硼烷,相关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硼烷与水的反响是非氧化复原反响B.这种巢式硼烷的通式是 B n H n+4〔n 为合理值〕C.D. B5H9中 H 原子的成键方式都同样8.将以下离子混淆在同一溶液中,必然会产生积淀的一组是〔〕A. Na+、 Al 3+、 Cl -、 OH -B. Ag +、 NH 4+、NO3-、 OH-C. H 3O+、 Ca2+、CO32-、 NO 3- D . Na+、 Fe3+、 Cl -、CO32-9.某可逆反响 A 〔 g〕2B 〔 g〕 +C〔 g〕,在甲、乙两个容积同样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开始时在两个容器中均放入0.16molA,甲容器中3min 后 B 的浓度达到0.12mol/L 保持不变,乙容器中2min 后 C 的浓度达到0.06mol/L 且保持不变,以下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甲容器中温度比乙容器高 B .乙容器中温度比甲容器高C.乙容器中使用了催化剂 D .甲容器中使用了催化剂10.以下讲法可以实现的是〔〕① 酸性氧化物均能与碱发生反响,② 弱酸与盐溶液反响可以生成强酸,③ 发生复分解反响,但产物既没有水生成,也没有积淀随和体生成,④ 两种酸溶液充足反响后,所得溶液呈中性,⑤ 有单质参加反响,但该反响不是氧化复原反响,⑥ 两种氧化物发生反响有气体生成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⑤⑥C.①②③⑤ D .③⑤11.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A.常温下,在pH<7 的酸性溶液中,不行能存在NH3·H O2B.常温下.在4324+〕=〔Cl-〕pH=7 的 NH Cl 和 NH· H O 的混淆液中。
【高三】河北省衡水市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 理综物理试题

【高三】河北省衡水市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高三】河北省衡水市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试卷描述:~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三年级年级期高中入学考试试理科综合物理试卷本试题卷共11页,40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a.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磁现象在一雾天,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s时追尾c.在t=3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o为定值电阻。
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 理综测试及答案解析

衡水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下学期周中测理综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Br~80 Si~28 K~39 Fe~56 Cu~64 Ca~40 Ba~137 Mn~55 Pb~207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真核细胞的跨膜运输及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进入所有真核细胞的方式均相同B.氧气浓度大小不会影响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对K+的主动吸收过程C.细胞需要的小分子或离子物质都是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内的D.人体激素必须通过体液运输进入细胞内才能完成对细胞代谢的调节2.研究发现,在线粒体内膜两侧存在H+浓度差。
H+顺浓度梯度经ATP 合成酶转移至线粒体基质的同时,驱动A TP 的合成(如图)。
根据图示得出的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A.ATP 合成酶中存在跨膜的H+通道B.线粒体的内、外膜功能存在差异C.此过程发生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D.H+可直接穿过内膜磷脂双分子层3.德国化学家毕希纳把酵母菌细胞放在石英砂里用力研磨,加水搅拌再进行过滤,得到不含酵母菌细胞的提取液。
在这些汁液中加入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就冒出气泡且有酒味出现,他将酵母菌细胞中引起发酵的物质称为酿酶。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汁液中酒味的原因是酵母菌提取液中酶参与无氧呼吸的结果B.汁液中气泡的产生是酵母菌细胞的提取液中相关物质进行有氧呼吸的结果C.若酿酶遇双缩脲试剂变紫则说明其本质是蛋白质D.上述实验应该设置完整酵母菌相同处理实验作为对照4.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调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肾上腺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肾上腺素与肝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结合后,直接参与细胞中肝糖原的分解B.肝糖原分解过程中不需要消耗A TP,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催化一系列酶促反应C.肾上腺素随着体液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肾上腺素除了可以作为激素发挥图示调节作用外,在神经调节中还可以作为神经递质发挥作用5.图示为中科院近来发现的一种诱导细胞凋亡的新机制。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1届高三下期期中考试理 综 化学试 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K 39 Fe 56 Cu 64 7.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 .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B .烧碱溶液与小苏打溶液混合:C .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D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乙烯使溴水或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均属于加成反应B .乙醇与浓硫酸混合,加热至170C 制乙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C .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检验酒驾,发生的反应属于乙醇的氧化反应D .等质量的乙烯和乙醇完全燃烧,消耗O 2的物质的量相同 9.下列试验所用试剂、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A .①③B .①②C .②④D .②③10.依据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学问,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与氧化力量相近,二者互为同位素 B .与所含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C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含氧酸的酸性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弱D .同周期主族元素形成的简洁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的增大而减小11.某小组用右图装置进行试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盐桥中的电解质可以用KC1B .闭合K ,外电路电流方向为Fe 电极→石墨电极C .闭合K ,石墨电极上只生成铜D .导线中流过0.15 mol e -时,加入5.55 g Cu 2(OH )2CO 3, CuSO 4溶液可恢复原组成12. 25℃时,关于①O .l mol 1L -⋅的NH 4Cl 溶液②0.1mol 1L -⋅的NaOH 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若向①中加适量水,溶液中c (Cl -)/c (NH 4+)的值减小 B .若向②中加适量水,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C .若将①和②均稀释100倍,①的pH 变化更大D .若将①和②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c (NH 3.H 2O )>c (Na +)13.某稀溶液中含有4 mol KNO 3和2.5 molH 2SO 4 ,向其中加入1.5 mol Fe ,充分反应(已知NO 3-被还原为NO )。
【全国百强校】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3月)理综生物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23年高三下学期期初考试(3月)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研究发现小球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蓝藻细胞内含有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藻蓝素,两者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色素都分布在膜结构上B.光合作用都能产生氧气C.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都位于叶绿体中D.色素的差异可导致二者光合效率不同2.研究人员根据氨基酸的种类不同,选用20支试管设计了20组实验:在每支试管中都加入经处理后的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ATP、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单链和一种氨基酸。
反应完成后,只在一支试管中检测到苯丙氨酸多聚体,其他试管中无类似产物。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大肠杆菌细胞提取物中含有核糖体B.提取物中含有催化氨基酸脱水缩合的酶C.合成苯丙氨酸多聚体所需的能量来自ATPD.该实验说明多聚尿嘧啶核苷酸单链上三个相邻碱基编码一个苯丙氧酸3.科学家研究了某矮草草原能量流动情况,其结果是:根、冠部和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固定的能量值一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值)在重放牧区所占比例依次为69%、12%和19%;在轻放牧区所占比例依次为60%、18%和22%;在未放牧区内茎秆的净初级生产量所占比例为14%。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未放牧区牧草根的净初级生产量较多B.轻度放牧能刺激地上部分净初级生产量的增加C.重放牧区草原的净初级生产量更多地集中在冠部D.与未放牧区相比,放牧区的净初级生产量减少4.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存在着细胞分裂、分化、衰老与凋亡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有丝分裂使核遗传信息在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保持了稳定性B.细胞分化、衰老等生命历程与某些特定基因的表达有关C.衰老和凋亡的细胞代谢减弱,多数酶的活性逐渐降低D.干细胞分裂分化形成多种血细胞,体现了干细胞的全能性5.在人类遗传病的调查过程中,发现6个患单基因遗传病的家庭并绘制了相应的系谱图(见下图)。
6个家庭中的患者不一定患同一种遗传病,在不考虑突变和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情况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家系Ⅰ、Ⅲ、Ⅳ、Ⅵ符合红绿色盲的遗传B.家系Ⅱ中的父母均携带了女儿的致病基因C.若图中患者患同一种遗传病,则致病基因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D.若①携带致病基因,则他们再生一个患病女儿的概率为1/86.茉莉酸(JA)是植物体产生的一类生长调节物质,也是重要的抗冻信号分子,能调控植物的抗冻性。
河北衡水中学届高三年级下学期理科综合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化学试卷Word版含解析
河北衡水中学)届高三下学期理科综合
化学试题
1.下列对文中描述内容的相关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描述解铎
A 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两个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其中“瓦”的主要成分为硅酸B 凡埏泥造瓦,掘地二尺余,择取无沙粘土而为之
盐
产生“紫青烟”的原因为KNO3 C 硝石(KNO3)如握盐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
分解
其中涉及的操作方法为蒸发D 其法用浓酒精和槽入瓶,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
浓缩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 丹砂烧之成水银”的实质是:2HgO2Hg+O2,“积变又还成丹砂”实质是2Hg+O2=2HgO,化学反应条件不同,不互为可逆反应,错误;B.“埏泥”即为黏土,其主要成分为硅酸盐,正确;C.“紫青烟”是由于钾的焰色反应引起的,错误;D.“ 蒸令气上,用器承滴露”可知,该操作方法为蒸馏,错误。
【点睛】(1)可逆反应的正逆条件必须相同;(2)焰色反应还可用于区分KNO3和NaNO3;(3)对于化学与传统文化考题,需抓住关键词解答。
2.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燃煤中加入CaO、推广电动公交车均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B. 市售“锌强化酱油”中含有大量锌元素
1 /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期中考试理综试题本试题卷共11页,40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字迹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
答题答在答题卡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C1 35.5 Fe 56 Cu 64 I 127Ba卷Ⅰ(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表示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的具体过程以及两者在死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差别,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图中表示细胞凋亡过程的是DEB.细胞凋亡与环境无关,受基因的调控C.凋亡细胞内DNA复制和转录受到影响D.细胞坏死对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都是不利的2、下图为某动物细胞核基因表达的过程,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过程发生在细胞核中,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参与该过程的酶是解旋酶和RNA聚合酶B.①②⑤中均含有五碳糖,物质⑥的密码子决定其携带氨基酸的种类C.①中核苷酸的数量是②中核苷酸数量的两倍D.密码子的简并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翻译的速度3、1835年达尔文在太平洋的加拉帕戈斯群岛上观察到14个地雀种群,它们的大小和喙各不相同,栖息场所和食物也不同,部分种群间杂交后代不育或未得到后代。
据研究,它们是由同一种地雀进化而来的。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进化的结果不一定形成新物种B.此14个地雀种群已形成了14个地雀物种C.不同种群中的不同的自然选择决定了不同种群变异和进化方向D.地雀种群中控制某一性状的全部等位基因称为该种群的基因库,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4、下表是生物科学史上一些经典实验的叙述,表中“科学家及实验方法”和“结论或观点”能匹配的是()5、某健康人感染流感病毒后,出现了发热、肌肉酸痛等症状。
与该过程的相关叙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体现了免疫系统既是参与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B.该过程中参与的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后再次进入血浆参与体液运输C.该过程中机体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进入细胞的抗原特异性结合D.该过程中效应T细胞会裂解被病毒入侵的细胞6、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寒冷环境中血液中激素①②③④的量均增加C.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D.激素②能促进激素③的分泌,激素③能抑制激素②的分泌,所以说②③具有拮抗作用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操作正确的是()A .实验室将硫酸铜溶液直接加热蒸发至干方法来制取CuSO 4·5H 2OB .用湿润的pH 试纸来检验溶液的pH 值C .用KSCN 溶液检验硫酸亚铁溶液是否氧化变质D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的苯溶液中的溴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Cl 2和H 2混合气体原子数为2N AB .1molNa 2O 2和足量的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C .1mol 金刚石中含共价键数目为4N AD .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g 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9.已知A 、B 、C 、D 、E 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5种元素,A 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B 与E 同主族,且E 的原子序数是B 的两倍,C 、D 是金属,它们的氢氧化物均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简单离子的半径:C >D >E >BB .工业上常用电解法制得C 和D 的单质C .稳定性:A 2B >A 2ED .单质D 可用于冶炼某些难熔金属10.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 .油脂的种类很多,但它们水解后都一定有一产物相同B .淀粉、纤维素都属糖类,它们通式相同,但它们不互为同分异构体C .已知CH 4+H 2催化剂3OH +H 2 该反应的有机产物是无毒物质D .C (CH 3)4的二氯代物只有2种11.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CS 2的结构式为:S =C =SB .6CO 2+6H 2O −−−→光叶绿素C 6H 12O 6+6O 2 ,该变化中光能直接转变为化学能 C .CO 2(g )+C (s )2CO (g )△H >0,△S >0,该反应常温下能自发进行D .NH 3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NH 3+H 2ONH 3·H 2O NH 4+ +OH - 12.下图装置中X 和Y 均为石墨电极,电解液为500 mL 某蓝色溶液,电解一段时间,观察到X 电极表面有红色的固态物质生成,Y 电极有无色气体生成;溶液中原有溶质完全电解后,停止电解,取出X 电极,洗涤、干燥、称量,电极增重1.6 g 。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X电极是阴极B.Y电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为0.224 LC.电解后溶液的pH=1D.要使电解后溶液恢复到电解前的状态,需加入一定量的CuO或CuCO313.已知某温度下,K sp(AgCl)=1.56×10-10 mol2·L-2,K sp(Ag2CrO4)=1×10-12 mol3·L-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饱和AgCl溶液与饱和Ag2CrO4溶液相比,前者的c(Ag+)大B.向氯化银的浊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氯化银的K sp减小C.向0.0008 mol/L的K2CrO4溶液中加入等体积的0.002 mol/L AgNO3 溶液,则CrO42--完全沉淀D.将0.001mol/L的AgNO3 溶液滴入0.001 mol/L的KCl和0.001 mol/L的K2CrO4溶液,则先产生AgCl沉淀二:选择题。
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14-18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9-21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以下有关物理学概念或物理学史说法正确的有()A.牛顿发现的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用实验方法测出万有引力恒量的数值,从而使万有引力定律有了真正的实用价值。
B.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速度方向始终为切线方向C.行星绕恒星运动轨道为圆形,则它运动的周期平方与轨道半径的三次方之比23TkR为常数,此常数的大小与恒星的质量和行星的速度有关D.奥斯特发现了电与磁间的关系,即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同时他通过实验发现了磁也能产生电,即电磁感应磁现象15.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s时追尾C.在t=3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16.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为热敏电阻(温度升高时其电阻减小),RO为定值电阻。
当原线圈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9VA.电压表V2的示数为2B.原线圈两端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V)C.R处温度降低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电压表V2的示数变小D.R处温度升高时,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增大17.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首次实现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
嫦娥三号的飞行轨道示意图如图所示。
假设嫦娥三号在环月段圆轨道和椭圆轨道上运动时,只受到月球的万有引力。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已知嫦娥三号环月段圆轨道的半径、运动周期和引力常量,则可以计算出月球的密度B.嫦娥三号由环月段圆轨道变轨进入环月段椭圆轨道时,应让发动机点火使其加速C .嫦娥三号在动力下降阶段,其引力势能减小D .嫦娥三号在环月段椭圆轨道上P 点的速度大于Q 点的速度18.在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收获3金4银2铜。
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运动员在较高的雪坡上滑到某一弧形部位处,沿水平方向飞离斜坡,在空中划过一段抛物线后,再落到雪坡上,如图3所示,若雪坡的倾角为θ,飞出时的速度大小为v0则以下说法 错误 的是( )A .运动员在空中经历的时间是g v θtan 20B .运动员的落点与起飞点的距离是θθ220cos sin 2g v C .运动员的落点与起飞点间竖直高度是θ220tan 2g vD.运动员落回雪坡时的速度大小是θcos 0v19.假设在某电场中沿x 轴方向上,电势φ与x 的距离关系如图所示,其中x 4-x 3=x 6-x 5。
现有一个电子在电场中仅受电场力作用移动,则下列关于电场和电子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A .区域x 3 ~ x 4内沿x 轴方向的电场强度均匀减小B .x 6 ~ x 7内沿x 轴方向场强为零C .若电子从电势为2V 的x 1位置向右移动到电势为2V 的x 7位置,为了通过电势为3V 的x 2位置,电子至少应具有1eV 的初动能D .电子在区域x 3 ~ x 4内沿x 轴方向所受电场力大于区域x 5 ~ x 6内沿x 轴方向所受电场力20.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光滑斜面下端固定一绝缘轻弹簧,M 点固定一个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Q 。
整个装置处在场强大小为E 、方向沿斜面向下的匀强电场中。
现把一个带电量为+q 的小球P 从N 点由静止释放,释放后P 沿着斜面向下运动。
N 点与弹簧的上端和M 的距离均为s0。
P 、Q 以及弹簧的轴线ab 与斜面平行。
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和点电荷,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0,静电力常量为k 。
则( )A .小球P 返回时,不可能撞到小球QB .小球P 在N 点的加速度大小为220sin q qE mg k s m α+-C .小球P 沿着斜面向下运动过程中,其电势能一定减少D .当弹簧的压缩量为0sin qE mg k α+时,小球P 的速度最大21.如图所示,ACD 、EFG 为两根相距L 的足够长的金属直角导轨,它们被竖直固定在绝缘水平面上,CDGF 面与水平面成θ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