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选择题
九年级化学第1-2章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1-2章练习题姓名:一、选择题1.在下列变化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空气液化B、石蜡受热熔化C、汽油挥发D、铁钉生锈2.用于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发出耀眼白光B、镁带变短C、生成白色粉末D、放出大量热3.下列性质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固体氧气是淡蓝色的B、氧气不易溶于水C、酒精易挥发D、木炭能燃烧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灯泡发光 B.煤气爆炸煤燃烧C.酒精挥发食物腐败 D.石蜡熔化干冰升华5.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中常见的物质是( ) A.食盐、水、酒精B.衣服、桌子、电视机 C.太阳、宇宙、太空D.精神、意识、力量6.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了白色固体 D.固体质量增加了7.人类认识化学并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经过了漫长的过程,人们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是A、造纸B、酿酒C、燃烧D、.制火药8. 下列是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紫红色的固体B.我在天然界硬度最大C.我会生锈D.我在常温下是气体9.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A.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B.化学正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能源D.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10.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煤气燃烧B。
面粉发酵C食物腐烂。
D、瓷碗摔碎。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

第一二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
A. 人类B. 空气C. 灌溉D. 种植2. 我国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A. 28B. 23C. 22D. 213. 对于地球的形状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扁球体B. 地球是正球体C. 地球是圆球体D. 地球是长方体4. 太阳大气层是()的原因。
A. 气象B. 气候C. 精神D. 外形5. 乌鲁木齐市位于我国()末带。
A. 西部B. 南部C. 东部D. 中部二、填空题1. 中国是亚洲的()之一。
2. 北京是我国的()。
3. 苏州位于我国的()地方。
4. 从地理学角度,根据地区的自然和社会特点,可将地球划分为不同的()。
5. 地球的表面被划分为七大()。
三、解答题1. 请解释什么是自然环境?2. 请列举中国的五大自然地理区域。
3.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有什么意义?四、应用题1. 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简要描述你所在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并说明该地区的气候类型。
2. 请根据所学知识,为你所在城市制定一份旅游路线,包括至少三个景点和其所属自然地理区域。
五、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
1. (√)地理学研究的是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 (×)地球的形状是圆球体。
3. (√)地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4. (×)地球上没有自然地理区域的划分。
5.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造成昼夜、四季变化的原因之一。
---以上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二单元的复习题,请同学们按照要求完成题目,积极复习,为考试做好准备。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第2章第1节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习题

第2章第1节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细胞中常有的化学元素有60 种B.K 、Ca、 Zn 属于大量元素C.C 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因为 C 元素含量最多D.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主要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解析:细胞内常有的元素有20 种,其中C、H 、O、 N、 P、S、 K 、 Ca、 Mg 等属于大量元素, Fe、 Mn 、 Zn、 Cu、 B、 Mo 等属于微量元素, A 、B 错误; C 是组成细胞的最基本的元素,因为在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 C 错误;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D 正确。
答案:D2.下表是有活性的番茄细胞中的元素含量,以下列图是番茄细胞中化合物含量的柱形图,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元素a b c含量65%18%10%A .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数量最多的元素也是aB.若图表示细胞鲜重,则甲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表中的bC.若表示组成人体细胞的元素含量,则a、 b、 c 含量和番茄细胞中完好相同D.若图表示细胞完好脱水后化合物含量,则甲化合物拥有多样性,其必含的元素为C、H、 O、 N,其中 C 元素对应表中的a解析:表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氧元素 ),数量最多的元素是氢元素, A 错误。
细胞鲜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甲 ),甲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为表中的a, B 错误。
组成人体细胞和番茄细胞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含量有差别, C 错误。
细胞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甲 ),蛋白质拥有多样性,组成元素为C、H 、O、N 等,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C,D 正确。
答案:D3.人们经常食用的肉类及蔬菜,消化吸取后,其中的成分大多被转变成人体自己的一部分,其根本源因是()A.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B.在不相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C.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D.不相同生物的细胞内,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的含量大体相同解析:生物体总是不断地和外界环境进行着物质变换,有选择地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无论相同生物还是不相同生物,组成它们的细胞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大体是相同的,因此不相同生物间可进行物质变换。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1配套习题:第1、2章检测(A)+Word版含解析

第1、2章检测(A)(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水螅B.神经细胞C.草履虫D.卵细胞[解析]: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所以既是细胞层次,又是个体层次。
[答案]:C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物质。
这反映了细胞的()A.差异性B.统一性C.多样性D.单一性[解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DNA和核糖体,这反映了细胞的统一性。
[答案]:B3右图为元素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分布情况,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Ⅰ在非生物界中都能找到,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B.Ⅱ含量虽少,但却是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C.Ⅱ和Ⅲ称为必需元素,一旦缺乏就可能会导致相应的病症D.P、S、K、Ca、Zn属于大量元素[解析]: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合称为必需元素,Zn属于微量元素。
[答案]:D4下列选项中均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的是()A.葡萄糖、果糖、纤维素B.糖原、蔗糖、葡萄糖C.葡萄糖、麦芽糖、蔗糖D.葡萄糖、果糖、麦芽糖[解析]:纤维素、糖原、蔗糖均不属于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均属于还原糖,均能与斐林试剂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答案]:D5下列有关生命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命系统中各生物体均具有多种组织、器官和系统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C.H1N1流感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但其增殖离不开活细胞D.肌肉细胞里的蛋白质和核酸属于生命系统的分子层次[解析]:单细胞生物没有组织、器官和系统这三个层次,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它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蛋白质和核酸等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第一、二章选择题答案

第一、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一元论和二元论3.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个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的标准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反映论和先验论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D.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4.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5.“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6.“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7.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这指的是()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9.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A.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0.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A.抛弃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纯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1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状态C.结构和功能D.源泉和动力12.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13.人工智能的出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识论的意义是()A.否定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B.改变了人类意识活动的规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识的能动活动D.证明了意识可以在高度发展的物质中产生14.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A.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C.事物是变化发展的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15.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C.是不是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大多数人的承认16.度是 ( )A.事物的质量和数量的界限B.事物保持其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C.事物保持其量的稳定性的范围D.事物发生变化的关节点17.《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第1-2章基础必刷题 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第1-2章基础必刷题一.选择题1.﹣的倒数是()A.﹣B.﹣C.D.2.﹣是一个数的相反数,则这个数是()A.﹣B.﹣7C.D.73.﹣的绝对值是()A.﹣2020B.﹣C.D.20204.在四个数0,﹣2,﹣3,2中,最小的数是()A.0B.﹣2C.﹣3D.25.在1、﹣2、﹣5.6、﹣0、、﹣、π中负数有()A.3个B.4个C.5个D.6个6.2018年7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1%,记作+2.1%,其中水产品价格下降0.4%,应记作()A.0.4%B.﹣0.4%C.0.4D.﹣0.47.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3)=﹣6B.(﹣18)﹣(+9)=﹣9C.|5﹣2|=﹣(5﹣2)D.0﹣(﹣7)=78.据统计,某城市去年接待旅游人数约为89 000 000人,89 000 000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A.8.9×106B.8.9×105C.8.9×107D.8.9×108 9.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下列正确的是()A.403.53≈403(精确到个位)B.2.604≈2.60(精确到十分位)C.0.0234≈0.02(精确到0.01)D.0.0136≈0.014(精确到0.0001)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为()A.两数之差一定小于被减数B.对任意有理数,若a+b=0,则|a|=|b|C.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有理数都是负数D.0减去任何一个数,都得负数11.数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式子中错误的是()A.a<b B.﹣a<b C.a+b<0D.b﹣a>0 12.单项式﹣3πa2的系数是()A.3B.﹣3C.3πD.﹣3π13.下列各项是同类项的是()A.1与﹣2B.xy与2y C.ab2与a2b D.5ab与6ab2 1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2a﹣a=1B.2a+b=3abC.2a+3a=5a D.3a2+2a2=5a4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单项式πx2的系数是,次数是3B.多项式x2﹣2x﹣1的项是x2,2x,1 C.单项式的系数是﹣2D.多项式y﹣x2y+5xy2是三次三项式16.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43=4×3B.﹣=﹣C.4﹣4÷2=4﹣2=2D.32÷6×=9×1=917.下面去括号正确的是()A.2n+(﹣m﹣n)=2n+m﹣n B.a﹣2(3a﹣5)=a﹣6a+10C.n﹣(﹣m﹣n)=n+m﹣n D.x2+2(﹣x+y)=x2﹣2x+y18.现规定一种新运算“*”:a*b=4ab﹣(a+b),如6*2=4×6×2﹣(6+2)=48﹣8=40,则(﹣4)*(﹣2)=()A.﹣8B.C.38D.19.若代数式x2+ax﹣(bx2﹣x﹣3)的值与字母x无关,则a﹣b的值为()A.0B.﹣2C.2D.120.如图,把半径为0.5的圆放到数轴上,圆上一点A与表示1的点重合,圆沿着数轴滚动一周,此时点A表示的数是()A.0.5+π或0.5﹣πB.0.25+π或0.25﹣πC.1+π或1﹣πD.2+π或2﹣π二.填空题21.2020年12月9日世卫组织公布,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超6810万例,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6810万例为例.22.1﹣|﹣2|=.23.比较大小:﹣﹣.(填“>”或“<”)24.计算(﹣48)÷÷(﹣12)×的结果是.25.数轴上的A点表示的数是2,则距A点5个单位的B点表示的数是.26.用四舍五入法把1.8049精确到0.01为.27.去括号:﹣3(a+3b)=.28.代数式系数为;多项式3x2y﹣7x4y2﹣xy4的最高次项是.29.若整式a2+a的值为7,则整式a2+a﹣3的值为.30.12a x﹣1b3与﹣5a5b y+1是同类项,则x y=.31.若关于x的多项式x3﹣4x2﹣2与2x3+mx2﹣3的和不含二次项,则m=.32.已知|x|=3,|y|=5,且x>y,则2x+y的值为.三.解答题33.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表示集合的括号内.﹣1,,﹣|﹣3|,0,,﹣0.3,1.7,﹣(﹣2).整数:{…};非负整数:{…};非正数:{…};有理数:{…}.34.计算:(1)(+3)﹣(﹣9)+(﹣4)﹣(+2)(2)22﹣5×+|﹣2|;(3)﹣22×÷(﹣)2×(﹣2)3 (4)(﹣1)100×5+(﹣2)4÷4.35.把下列各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用“<”号连接起来:3,﹣(+2),﹣|﹣4|,0,1.5,(﹣1)336.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3a﹣(4b﹣2a+1)(2)2(5a﹣3b)﹣3(a2﹣2b).37.(1)已知a<b<0<c,化简|a﹣b|+|a+b|﹣|c﹣a|.(2)若|a|=21,|b|=27,且|a+b|=a+b,求a﹣b的值.38.先化简,再求值:2(3a2b﹣ab2)﹣3(2a2b+4ab2),其中a=﹣1,b=.39.x,y表示两个数,规定新运算“※”及“△”如下:x※y=6x+5y,x△y=3xy,那么(﹣2※3)△(﹣4)是多少?40.已知a、b互为相反数,x、y互为倒数,m到原点距离2个单位.(1)根据题意,m=;(2)求m2++(﹣xy)2020的值.41.已知:A+B=﹣3x2﹣5x﹣1,A﹣C=﹣2x+3x2﹣5.求:(1)B+C;(2)当x=﹣1时,求B+C的值?42.仓库现有100袋小麦出售,从中随机抽取10袋小麦,以90kg为标准,超过的质量记为正数,不足的质量记为负数,称得的结果记录如下:+1,+1,+1.5,﹣1,+1.2,+1.3,﹣1.3,﹣1.2,+1.8,+1.1.(1)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或不足多少千克?(2)若每千克小麦的售价为25元,估计这100袋小麦总销售额是多少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解:的倒数是.故选:A.2.解:∵﹣是一个数的相反数,∴这个数是:.故选:C.3.解:|﹣|=.故选:C.4.解:因为﹣3<﹣2<0<2,所以在四个数0,﹣2,﹣3,2中,最小的数是﹣3.故选:C.5.解:在1、﹣2、﹣5.6、﹣0、、﹣、π中负数有﹣2、﹣5.6、﹣共3个,故选:A.6.解:若上涨记作“+”,那么下降就记作“﹣”.所以下降0.4%应记作“﹣0.4%”.故选:B.7.解:A、(﹣3)﹣(﹣3)=﹣3+3=0,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18)+(﹣9)=﹣27,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5﹣2|=5﹣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0﹣(﹣7)=7,故本选项符号题意;故选:D.8.解:89 000 000这个数据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8.9×107.故选:C.9.解:A、403.53≈404(精确到个位),所以A选项错误;B、2.604≈2.6(精确到十分位),所以B选项错误;C、0.0234≈0.02(精确到0.01),所以C选项正确;D、0.0136≈0.0136(精确到0.0001),所以D选项错误.故选:C.10.解:A、两数之差不一定小于被减数,如1﹣(﹣1)=2,所以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对任意有理数,若a+b=0,则|a|=|b|,说法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若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则这两个有理数不一定都是负数,如(﹣2)+1=﹣1,所以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0减去任何一个数,不一定都得负数,如0﹣(﹣1)=1,所以原说法错误,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B.11.解:由数轴可得,a<0<b,|a|>|b|,则a<b,﹣a>b,a+b<0,b﹣a>0,错误的是B.故选:B.12.解:单项式﹣3πa2的系数是:﹣3π.故选:D.13.解:A、1和2是同类项,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xy与2y,所含字母不尽相同,不是同类项,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ab2与a2b,所含字母相同,但相同字母的指数不相同,不是同类项,故本选项不合题意;D、5ab与6ab2,所含字母相同,但相同字母的指数不尽相同,不是同类项,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14.解:A、2a﹣a=a,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2a与b不是同类项,所以不能合并,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2a+3a=5a,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3a2+2a2=5a2,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15.解:A.单项式x2的系数是,次数是2,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多项式x2﹣2x﹣1的项是x2,﹣2x,﹣1,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单项式﹣的系数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多项式y﹣x2y+5xy2是三次三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6.解:43=4×4×4,故选项A错误;=﹣,故选项B错误;4﹣4÷2=4﹣2=2,故选项C正确;32÷6×=9×=,故选项D错误;故选:C.17.解:2n+(﹣m﹣n)=2n﹣m﹣n,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a﹣2(3a﹣5)=a﹣6a+10,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n﹣(﹣m﹣n)=n+m+n,因此选项C不符合题意;x2+2(﹣x+y)=x2﹣2x+2y,因此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B.18.解:∵a*b=4ab﹣(a+b),∴(﹣4)*(﹣2)=4×(﹣4)×(﹣2)﹣[(﹣4)+(﹣2)]=32﹣(﹣6)=38.故选:C.19.解:∵x2+ax﹣(bx2﹣x﹣3)=x2+ax﹣bx2+x+3=(1﹣b)x2+(a+1)x+3,且代数式的值与字母x无关,∴1﹣b=0,a+1=0,解得:a=﹣1,b=1,则a﹣b=﹣1﹣1=﹣2,故选:B.20.解:∵半径为0.5的圆从数轴上表示1的点沿着数轴滚动一周到达A点,∴A点与1之间的距离是:2×π×0.5=π,当A点在1的左边时表示的数是1﹣π,当A点在1的右边时表示的数是1+π,故选:C.二.填空题21.解:6810万=68100000=6.81×107.故选:6.81×107.22.解:1﹣|﹣2|=1﹣2=1+(﹣2)=﹣1.故答案为:﹣1.23.解:∵|﹣|==,||==,,∴.故答案为:>.24.解:原式=(﹣48)×=4.故答案为:4.25.解:当B点在A点的左边时,点B表示的数为2﹣5=﹣3,当B点在A点的右边时,点B表示的数为2+5=7.故点B表示的数为7或﹣3.故答案为:7或﹣3.26.解:用四舍五入法把1.8049精确到0.01为1.80.故答案为:1.80.27.解:﹣3(a+3b)=﹣3a﹣9b.故答案为:﹣3a﹣9b.28.解:系数为﹣;多项式3x2y﹣7x4y2﹣xy4的最高次项是﹣7x4y2.故答案为:,﹣7x4y2.29.解:∵a2+a=7,∴a2+a﹣3=7﹣3=4.故答案为:4.30.解:根据题意得:x﹣1=5,y+1=3,解得x=6,y=2,∴x y=62=36.故答案是:36.31.解:x3﹣4x2﹣2+2x3+mx2﹣3=3x3+(m﹣4)x2﹣5,∵关于x的多项式x3﹣4x2﹣2与2x3+mx2﹣3的和不含二次项,∴m﹣4=0.解得,m=4.故答案为:4.32.解:∵|x|=3,|y|=5,∴x=±3,y=±5,∵x>y,∴y必小于0,y=﹣5.当x=3或﹣3时,均大于y.所以当x=3时,y=﹣5,代入2x+y=2×3﹣5=1.当x=﹣3时,y=﹣5,代入2x+y=2×(﹣3)﹣5=﹣11.所以2x+y=1或﹣11.故答案为:1或﹣11.三.解答题33.解:整数:{﹣1,﹣|﹣3|,0,﹣(﹣2)…};非负整数:{0,﹣(﹣2)…};非正数:{﹣1,﹣,﹣|﹣3|,0,﹣0.3…};有理数:{﹣1,﹣,﹣|﹣3|,0,,﹣0.3,1.7,﹣(﹣2)…}.故答案为:﹣1,﹣|﹣3|,0,﹣(﹣2);0,﹣(﹣2);﹣1,﹣,﹣|﹣3|,0,﹣0.3;﹣1,﹣,﹣|﹣3|,0,,﹣0.3,1.7,﹣(﹣2).34.解:(1)原式=3+9﹣4﹣2=12﹣6=6;(2)原式=4﹣1+2=5;(3)原式=﹣4××4×(﹣8)=32;(4)原式=1×5+16÷4=5+4=9.35.解:如图所示:,﹣|﹣4|<﹣(+2)<(﹣1)3.36.解:(1)原式=3a﹣4b+2a﹣1=5a﹣4b﹣1;(2)原式=10a﹣6b﹣3a2+6b=10a﹣3a2.37.解:(1)∵a<b<0<c,∴a﹣b<0,a+b<0,c﹣a>0,|a﹣b|+|a+b|﹣|c﹣a|=b﹣a﹣a﹣b﹣c+a=﹣a﹣c;(2)∵|﹣a|=21,|+b|=27,∴a=±21,b=±27,∵|a+b|=a+b,∴a+b≥0,∴①a=﹣21,b=27,则a﹣b=﹣21﹣27=﹣49;②a=21,b=﹣27,则a﹣b=21+27=49;③a=21,b=27,则a﹣b=21﹣27=﹣6.故a﹣b的值为﹣49或49或﹣6.38.解:原式=6a2b﹣2ab2﹣6a2b﹣12ab2=﹣14ab2,当a=﹣1,b=时,原式=﹣14ab2=﹣14×(﹣1)×()2=14×=.39.解:∵x※y=6x+5y,x△y=3xy,∴(﹣2※3)△(﹣4)=[6×(﹣2)+5×3]△(﹣4)=[(﹣12)+15]△(﹣4)=3△(﹣4)=3×3×(﹣4)=﹣36.40.解:(1)∵m到原点距离2个单位,∴m=2或﹣2,故答案为:2或﹣2;(2)根据题意知a+b=0,xy=1,m=2或﹣2,当m=2时,原式=22+0+(﹣1)2020=4+1=5;当m=﹣2时,原式=(﹣2)2+0+(﹣1)2020=4+1=5;综上,m2++(﹣xy)2020的值为5.41.解:(1)∵A+B=﹣3x2﹣5x﹣1,A﹣C=﹣2x+3x2﹣5,∴A+B﹣(A﹣C)=﹣3x2﹣5x﹣1﹣(﹣2x+3x2﹣5),∴B+C=﹣3x2﹣5x﹣1+2x﹣3x2+5,∴B+C=﹣6x2﹣3x+4,(2)把x=﹣1代入﹣6x2﹣3x+4,得,B+C=﹣6×1﹣3×(﹣1)+4=1.42.解:(1)+1+1+1.5+(﹣1)+1.2+1.3+(﹣1.3)+(﹣1.2)+1.8+1.1=5.4(千克).答:这10袋小麦总计超过5.4千克;(2)总质量:(90+5.4÷10)×100=9054(千克),9054×25=226350(元).答:这100袋小麦总销售额是226350元.。
练习题(第1、2章)

第一、二章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数据结构可以用二元组来表示,它包括()集合K和K上的()集合R。
A、数据元素B、存储结构C、元素之间的关系D、逻辑结构2.数据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表示是指()。
A、数据的存储结构B、数据结构C、数据的逻辑结构D、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3.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数据的()结构。
A、逻辑B、存储C、逻辑和存储D、物理4.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B、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C、数据结构是带结构的各数据项的集合D、一些表面上很不相同的数据可以有相同的逻辑结构5.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的存储结构,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是一种()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D、散列存取6.对于一个线性,既要求能够进行较快的插入和删除,又要求存储结构能够反映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则应该选择()。
A、顺序存储方式B、链式存储方式C、散列存储方式D、索引存储方式7.已知,L是一个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p指向其中的一个结点,选择合适的语句实现在p结点的后面插入s结点的操作()。
A、p->next=s ; s->next=p->next ;B、s->next=p->next ; p->next=s ;C、p->next=s ; s->next=p ;D、s->next=p ; p->next=s ;8.单链表中各结点之间的地址()。
A、必须连续B、部分地址必须连续C、必须不连续D、连续与否都可以9.在一个长度为n的顺序表中向第i个元素(0<i<=n+1)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时,需向后移动()个元素。
A、n-iB、n-i+1C、n-i-1D、i10.需要分配较大空间,插入和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的线性表,其存储结构是()。
A、单链表B、静态链表C、线性链表D、顺序存储结构11.在一个长度为n(n>1)的单链表上,设有头和尾两个指针,执行()操作与链表的长度有关。
(必考题)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第2章选择题专项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将2mol A 和2mol B 气体加入体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g)=2C(g),若经2s 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 •L ﹣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①用物质A 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mol •L ﹣1•s ﹣1 ②用物质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mol •L ﹣1•s ﹣1 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为30% ④2s 时物质B 的浓度为0.7mol •L ﹣1 A .①③ 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 【详解】经2秒后测得C 的浓度为0.6mol •L ﹣1,则2s 内生成的n(C)=0.6mol/L ×1L=0.6mol ,2s 内v(C)=c t ∆∆ =0.62mol/(L •s)=0.3mol/(L •s), ()()()2A g B g 2C g mol 220mol 0.60.30.62mol 1.41.70.6s +=起始量()转化量()后()①相同时间内,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相同时间内v(A)=v(C)=0.3mol/(L •s),故①正确;②相同时间内,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则相同时间内v(B)=12v(C)=12×0.3mol/(L •s)=0.15mol/(L •s),故②错误; ③2s 时物质A 的转化率=转化量起始量×100%=0.6121mo mo ×100%=30%,故③正确;④2s 时物质n(B)=1.7mol ,此时c(B)=n V =1.7mol1L=1.7mol/L ,故④错误; 故选:A 。
2.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实验室可以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 .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C .打开汽水瓶时,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D .H 2(g)、I 2(g)、HI(g)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 答案:D 【详解】A .氯化钠在溶液中完全电离,所以饱和食盐水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氯气溶于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会抑制氯气的溶解,使平衡逆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 正确;B .合成氨的反应是气体计量数减小的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故高压有利于工业上合成氨,B 正确;C .汽水瓶中存在碳酸的分解反应,打开汽水瓶,压强减小,平衡正向移动,故瓶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 正确;D .平衡()()()22H g +I g =2HI g ,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不变,故平衡移动不受压强影响,不能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 错误; 答案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章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A.年龄
B.工龄
C.职业
D.工资
2.要检验某种产品的质量,一般采用()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统计调查
D.抽样调查
3.在编制组距数列时,影响各组次数多少的主要因素是()
A.组距
B.组数
C.组中值
D.组距和组数
4.指标数值大小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的统计指标是()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时期数列
D.时点数列
5.统计指标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分为( )
A.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
B.时点指标与时期指标
C.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
D.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
6.在对被调查对象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调查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典型调查
7.恩格尔系数越高,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的越( )
A.富裕
B.贫困
C.平均
D.不平均
8.假定某组距数列的第一组为:60以下,其相邻组为60—70,则第一组的组中值等于()
A.25
B.35
C.45
D.55
9.统计分组的关键是()
A.选择分组标志
B.划分各组界限
C.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D.选择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
10.统计指标分为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依据是()
A.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
B.数据的依据不同
C.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
D.计量单位的特点不同
11.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标志值是标志的数值表现,故()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
12.下列指标中,属于实物指标的是()
A.商品销售量B.商品销售额
C.人均商品销售量D.人均商品销售额
13.在某地农户组成的总体中,各个农户家庭的人均年收入是一个()
A.数量标志B.品质标志
C.数量指标D.质量指标
14.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数
B.职工人数
C.职工工资
D.出生人口数
15.等距数列是指()
A.各组的组距相同
B.各组的次数相同
C.各组的频率相同
D.各组的比率相同
16.某省教育主管部门要了解所属高校教学设备的使用状况,则统计研究的总体单位是()P10
A.该省每一所高校
B.该省全部高校的全部设备
C.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设备
D.该省每一所高校的每一台教学设备
17.次数分布中的频数愈大,该组的标志值对总体平均水平所起的作用()
A.愈大
B.愈小
C.可能大,也可能小
D.无法确定
18.在某地市场上生产某种产品的企业有80家,要研究该种产品的质量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每个工业企业B.8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D.80家工业企业全部产品
19.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新生儿按体重分组B.学生按专业分组
C.家庭按收入水平分组D.企业按职工人数分组
20.统计调查方案中的调查时间是指()P28
A.调查工作的期限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C.调查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上报时间
21.下列分组中,按数量标志分组的是()
A.人口按性别分组
B.学生按学习成绩分组
C.产品按质量分组
D.企业按行业分组
22.下列调查方法中,主要用于推算总体指标的调查方法是()P20
A.重点调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23.变量值以平均数为中心,愈接近中心,分配次数越多;离中心愈远,分配次数愈少的分布是()
A.均匀分布
B.J型分布
C.U型分布
D.钟型分布
24.总量指标按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
A.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B.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C.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
2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单位B.填报单位
C.总体单位D.报告单位
26.普查是专门组织的()
A.经常性全面调查B.一次性全面调查
C.一次性非全面调查D.经常性非全面调查
27.某公司职工月奖金额最高为450元,最低为150元,据此资料分为6组,形成等距数列,则各组组距应为( )
A.50
B.60
C.150
D.300
28、某商场销售电视机,2004年共销售6000台,年末库存100台。
这两个指标是( )
A.时期指标
B.时点指标
C.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D.前者是时点指标,后者是时期指标
29. 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时,一般的做法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或下限所在组均可
D.另行分组
二:多项选择
1.某市2004年第一季度实现的进口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这个指标是()
A.流量
B.存量
C.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
D.两个存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
E.两个流量对比计算出的增长速度
2.非全面调查所采用的主要方式有()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统计报表
E.抽样调查
3.在次数分布数列中( )
A.各组的次数之和等于100%
B.各组的频率之和等于100%
C.各组的次数之和等于总次数
D.各组频率大于0,小于1
E.频率越小,则该组的标志值所起的作用越小
4.下面的分配数列是()
按学习成绩分组(分) 学生数(人)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
2 8 12 8 3
合计33
A.品质数列B.数量数列C.变量数列D.组距数列E.等距数列
5.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时,需要明确的要素有()
A.组距
B.组数
C.组限
D.众数
E.频数
6.下面调查方法中,属于非全面调查的有()
A.普查
B.纯随机抽样调查
C.整群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E.典型调查
7.统计分组体系的形式有( )
A.品质分组体系
B.数量分组体系
C.简单分组体系
D.复合分组体系
E.平行分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