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 说理证明题专题练习
(完整)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含答案解析),推荐文档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生物部分1.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
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
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ATP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梅的保鲜主要是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呼吸作用是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冰箱能够达到低温的环境。
【答案】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唱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人。
2.取A、B 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 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
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1分),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分),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1分)。
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
氧气充足时蜡烛能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就会熄灭(2分)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
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1分);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继续燃烧补充氧气(1分),所以B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
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学生)

I例1.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变质。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酸的浓度尽可能的低,滴入时尽 量缓慢),并振荡(或不断搅拌)。
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 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
请你结合图中信息及所学 知识分析AB BC CD 各段变化的理由。
:1.研究对象: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I I I; 成分:NaOH 和 NazCQ2.科学现象和过程:滴加盐酸后,各成分会与稀盐酸有怎样反应?实验现象如何?3.实验原理:各线段对应的反应是什么?中考科学专题复习说理题一、说理题: 这是一类需要运用科学语言,应用科学知识, 并运用因果关系,体现一定逻辑顺序,来阐述、解释某一科学问题或科学现象的综合性试题。
i= =>I=> ^3^ oJESSn_ *自许丰i=>尿理共联点遭0 苗序如塞於咨mi町it 酸质.藩溥的民B4.AB、BC CD各段存在怎样的关联?、表述要点:③科学依据(定律、原理、公式等) ④变化结果①说明式中的相等量(什么原因相等) ③公式依据, 四、类型1•推导型2•证明型3•说理型4•实验型 1•推导型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 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 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 F2的数值 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
证明木棒的重量 G=F1+F2 。
2•证明型如图所示,在一次野外活动中,某同学先后用甲、乙两种方式扛着同样的包裹前进。
两种方式中3•说理型无风的夜晚,在竹子的竹壁上钻孔,有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在竹壁上钻孔却没有水流出。
无论 晴朗的白天还是无风的夜晚,将竹子斜剖开(如图),发现竹子内的空心部分都没有水,竹壁中有丰富的导管,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为什么无风的夜晚在竹壁上钻孔会有 水流出,而晴朗的白天不会出现这种现象?请根据以上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作出解释。
①研究对象(初始状态)②条件改变②式中的不等量(什么原因不等) ④得到结论。
中考科学“说理证明题”31页文档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Thank you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含答案解析)

2019年浙江省中考科学练习:说理题(17题)生物部分1.杨梅酸甜爽口,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但它的保鲜期很短,通常只有1-2天。
为延长其保鲜期,人们常常将杨梅放在保鲜袋中,扎口后再置于冰箱里冷威。
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杨梅这样保存能延长保鲜期的原因。
【考点】植物的呼吸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在细胞内将有机物氧化分解并产生能量的化学过程,是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具有的一项生命活动。
生物的生命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物体内糖类、脂肪和ATP等的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杨梅的保鲜主要是减弱杨梅的呼吸作用,从而减少有机物的消耗;而呼吸作用是跟温度有关,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冰箱能够达到低温的环境。
【答案】①冷藏的低温环境抑制杨梅的呼吸作用,减少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②冷藏的低唱环境抑制杨梅中细菌的呼吸作用,减少细菌的滋生;③冷藏的低温环境减慢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杨梅中水分的散失;④扎口的保鲜袋制造缺氧环境,抑制杨梅的有机物损耗;⑤扎口的保鲜袋减慢了杨梅表面气体的流动速度,减慢了杨梅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减少了杨梅中水分的散失人。
2.取A、B 两个密闭的玻璃钟罩,在A、B 钟罩内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蜡烛,且在B钟罩内再放入一盆植物,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同时点燃钟罩内的蜡烛(如图)。
结果发现B钟罩内的蜡烛比A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长得多,请用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解析:可燃物的燃烧需要充足的氧气(1分),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分),当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1分)。
钟罩内氧气浓度的变化是蜡烛能否继续燃烧的原因。
氧气充足时蜡烛能继续燃烧,氧气不足蜡烛就会熄灭(2分)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消耗氧气释放了二氧化碳。
在A钟罩内随着氧气浓度的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蜡烛很快熄灭(1分);在B钟罩内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成为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被吸收,且光照充足时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所以能为蜡烛继续燃烧补充氧气(1分),所以B钟罩内的蜡烛燃烧时间比A长。
中考科学说理证明题专题练习

中考科学说理证明题专题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1.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
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2.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
图示为倾角θ=30。
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 ,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 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1)求拉力F 做的功;(2)若斜面的高度H 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 越小。
3.小理要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 的大小,但他只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源和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 o ,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你帮他设计测量的电路图,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及需测的物理量(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写出计算待测电阻R 的表达式。
4.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 状不规则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 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2)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 ,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3)则该物体的密度ρ=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忽略绳重与摩擦)(4)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5. 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
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l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2。
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21m m m6. 如图所示,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请你有关知识证明冰块熔化后水面不升不降.(不考虑水的蒸发)7.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
中考复习新导引·科学专题44 科学说理证明题

分析过程: (1)科学本质:①竹子的根系的吸水能力 ②水分的运输
(导管)③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2)条件:无风的夜晚和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弱)。
结论:钻孔会有水流出(导管中水分的积累)。 (3)逻辑关系:
顺推:竹子的根系非常发达且有很强的吸水能力 →水分通过导管运送到叶→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A. 晴朗的白天蒸腾作用强,散失的水分多→ 导管中水分的积累少。
星蓝海学习网
(3)把细管倒过来,如图乙所示。如果把手指移开, 管内的水会不会从A端流出?请写出你的判断, 并用你所学的理论知识证明你的判断。
答案: (3)会 ; 当手指移开后,假设管内的水保持静止, 取管底液片为研究对象,它把管内的水柱 分成左、右两部分,如图所示。
液片深度h左>h右,∴p向右>p向左
(l)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 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
(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h,小球应在甲斜 面上多高处静止释放并说明理由。
星蓝海学习网
答案: (1)从释放点到B点静止,减少的机械能等于在AB
水平面上由于摩擦而损耗的机械能。因为AB=3AC,所 以在AC上损耗的机械能是AB上的三分之一,所以乙斜 面上时机械能比甲斜面上时机械能少了三分之一,故 上升高度h=2/3H 。
科学本质: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灯泡亮度与电功率 的关系。
条件:灯丝断后再搭接。 结论:灯比原来更亮。
解答:灯丝再搭接上后,灯丝变短,在其他情况相同 的条件下,灯丝电阻变小,接入原电路中,电 压不变,根据P=U2/R,灯的实际功率变大,故 更亮。
星蓝海学习网
5.解题方法:常用顺推或逆推法解题。
例如:金鱼因鳔充气而上浮,为什么? (1)审清题意
2023年浙江省科学中考题型专练——综合说理题1

2023年浙江省科学中考题型专练——综合说理题1一、综合说理题1.我国为农业大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总结了许多经验。
请解释以下俗语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俗话说:“树不怕空心,就怕剥皮”请做出解释。
2.安全用电至关重要,如小明家某天正在煮饭,突然跳闸,所有电器不通电,请帮他分析出现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3.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电路中,开关闭合后,输电线都因电流过大可能引起火灾。
试分析其中一例引起火灾的原因是什么?4.“睡钉床、砸石板”是传统“硬气功”的保留节目,如图所示:一个人躺在若干钉子做成的“床”上,身上放一块平整的石板,旁边一个人用大锤去砸石板结果石板被砸烂了,而人安然无恙。
(注意:该表演有危险,不能模仿!)老师通过模拟实验研究发现,要表演成功该节目,一般需要满足如下一些条件:①钉床上钉子要多要密,太少或排列太宽不行;②石板要尽量平整,有尖角或凹凸明显的不行:③石板质量要大,不能太轻巧:④不能用其他较软的木板或塑料板。
请你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该节目表演成功需要以上条件的原因。
5.生活中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夏季的湖面上,许多鱼会在水面上“吹气泡”甚至跃出水面,而冬季几乎没有。
在夏季出现雷阵雨前,会有更多鱼会在水面处“吹气泡”,而在夏季的晴朗天,则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
请你用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以上现象。
6.商场中,以为卖微波炉的售货员和以为顾客产生了不同意见,售货员说,微波炉很省电,用它加热食品花不了多少电费;顾客说,微波炉很费电,他家的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他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说的?请你用科学术语说明微波炉一开就“烧保险”的原因.7.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用心地观察生活,是学习科学的重要途径。
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水结冰后,冰会浮在水面上,于是大家常说冰比水“轻”。
你知道冰比水“轻”其实是指什么?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冰比水“轻”的原因。
8.一重力为G 的物体静止在地面上,现对其施加一大小恒为F,竖直向上的力,使物体上升。
初中科学中考复习专题:物理说理题附答案

初中科学中考二轮复习专题:物理说理题一、综合说理题1.小柯在寒假期间给好友们表演一个科学趣味小节目:用一根细铁针穿过一圆柱形蜡烛的中心,架在两个高脚杯上,蜡烛保持水平状态。
然后点燃蜡烛的两头,如图1所示,蜡烛仍能保持在水平状态。
当他用扇子在左边向蜡烛轻轻扇动两下后,蜡烛便两头上下摆动起来,如图2所示。
请你用所学过的科学知识解释产生这种现象的原理。
2.夏天躲在凉爽的空调房里,窗户的里面还是外面容易形成小水珠?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监测河水流速变化的装置原理图。
机翼状的探头始终浸没在水中,通过连杆带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上下移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当水流速度为vg时,探头刚好处于图示位置静止,随着水流速度的改变,探头会发生上下浮动,电流表的示数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试判断:当水流变大时,电流表示数如何变化?并解释原因。
4.如图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
篮子里有剩饭、剩菜,再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
纱布袋口的边缘要浸入水里,而且把它放在通风的地方,里面的饭菜可以保持更长的时间不变质。
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简易“冰箱”的原理。
5.省油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由上下两个碗状容器组成,中间有夹层,夹层有一小孔与外部相连。
该油灯“上部盛水、夹层盛油”能够省油(如图所示)。
请从减少油的蒸发的角度,说明该灯能省油的原理。
6.科学课上老师演示了“跳舞的瓶盖”实验。
操作过程如下:取一个空矿泉水瓶,将其瓶盖倒置蘸水放于瓶口,双手快速摩擦后捂住瓶身,瓶盖跳起。
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瓶盖跳起的原因。
7.如图所示,在细木棒AB的两端分别悬挂两个相同的小铁环,把细线系在木棒的中点O,并悬挂起来,使之恰好在水平位置平衡。
再将铁坏同时分别浸没到密度相等的硫酸和硫酸铜溶液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可现察到什么现象?对此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8.冬天的早晨,经常可以看到河面上弥漫着“白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理证明题专题练习 班级 学号 姓名
1.如图所示,雨后的夜晚,路上有些积水,甲、乙两同学在较暗的月光下,在路上相向而行。
甲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亮,那么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怎样的?请你对乙同学看到的现象用学过的物理知识
进行解释。
2.斜面是一种常见的简单机械,在生产和生活中利用斜面提升物体可以省力。
图示为倾角θ=30。
的固定斜面,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4N ,将一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上 斜面,已知物体上升的高度h=1m
(1)求拉力F 做的功;
(2)若斜面的高度H 一定,倾角θ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θ越小,F 越小。
3.小理要测量一个定值电阻R 的大小,但他只有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源和一个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R o ,开关和导线若干。
请你帮他设计测量的电路图,简要说明测量方法及需测的物理量(并用相应.的符号表示)写出计算待测电阻R 的表达式。
4.小阳与实践小组成员利用假期到水库清理水面垃圾,发现水面有一形 状不规则
且不吸水的小固体漂浮物,为研究该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 来了弹簧测力计、滑轮、
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擦干该物体,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1,
(2)如图乙所示,小阳还应 ,再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 2,
(3)则该物体的密度ρ= 。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忽略绳重与摩擦)
(4)为确保实验成功,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
5. 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
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
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l ;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 2。
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21m m m
6. 如图所示,一冰块漂浮在水面上,当冰块完全熔化后,请你有关知识证明冰块熔化后水面不升不降.(不
考虑水的蒸发)
7. 一根形状不规则的木棒水平放置于地面上,采用如下方法测定其重量:在木棒左端以F1的竖直向上的力刚好能提起木棒,在木棒右端以F2的数值向上的力也能刚好提起木棒。
证明木棒的重量G=F1+F2。
8 、小明和姐姐一起去买电水壶,当他们选择某一品牌的电水壶时,发现有800W和1200W两种功率可选,如图是他们针对买哪一软更省电的问题出现的不同意见.请你在相同质量的水升高相同的温度的前提下,帮他们分析:
(1)不考虑热损失,________ (选填“800W”、“1200W”,“一样”)省电.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考虑热损失,________ (选填“800W”、“1200W”,“一样”)省电.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证明在有两个电阻R1和R2的串并联电路中都有P=P1+P2
10.“龟兔赛跑”是同学们很熟悉的寓言故事,本来,兔子跑的速度要比乌龟的快,但由于兔子的骄傲自满,在途中睡了一大觉,结果在赛跑中输了。
对此,兔子很是不服气,几经交涉便有了下面的“龟兔登山比赛”。
在这次比赛中,兔子吸取了前次比赛失利的教训,发誓在途中再也不睡觉了。
假定兔子
和乌龟的质量相等,均为1Kg,它们登山时各自的速度保持不变,山顶比山脚高300m。
担任这次比赛的裁判分别是小山羊和小狗。
当比赛结束时,两位裁判的记录相同,兔子用了5min,乌龟用了6h。
然而两位裁判却各自己见,作出了不同的裁决:
小狗裁判宣布:“兔子和乌龟不分胜负,平局”,其理由是:它们所做的功相等。
接着,小山羊裁判却宣布:“兔子获胜”。
其理由是:虽然两者在比赛中所做的功相等,但兔子用的时间少,功率大,乌龟用的时间多,功率小。
阅读上文后请回答:
(1)你认为谁裁决得对?并简单说明其理由。
(2)你认为功和功率有什么区别?要求写出2条。
参考答案
1.1、乙同学看到的现象是水面比路面暗。
(2分)因为路面发生的是漫反射,反射光有部分会进入乙的
眼睛;(1分)而月亮在乙的身后,水面发生镜面反射,反射光进不到乙的眼睛,(1分)所以乙同学看到水面比路面暗。
2.(1)物体上升时沿斜面运动的距离S=2h=2m 故拉力做的功为W=Fs=4N╳2m=8J
(2)斜面的长S=H/Sinθ不考虑摩擦时W有=W总即GH=F/Sinθ得 F=GSinθ故Sinθ越小,F越小3.R和R O串联测出R两端的电压U1,再测R O两端的电压U2 算出R的阻值: R=R0U1/U2
4.(2) 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物体完全浸入水中静止时 (3) F1ρ水/(F1+F2) (4) 增大吸盘的表面积 (其它合理说法均可得分)
5.解:天平平衡时,左臂长为L1,右臂为L2.当左物右码时,据杠杆原理,得:mg•L1=m1g•L2…①,当右物左码时,据杠杆原理,得:mg•L2=m2g•L1…②,①×②,并开方得:m= 故答案为:
6.解:∵冰块漂浮∴F浮=G冰,ρ水V排g=G冰,V排=G冰/ρ水g;∵冰熔化前后质量不变
∴G冰=G冰化水=ρ水V冰化水g,V排=G冰/ρ水g和V冰化水=G冰/ρ水g相等∴冰熔化前后水面不升也不降
7先设重心距粗端距离用杠杆定理来求重力 F1L=GL1 F2L=Gx(L-L1) G=F1+F2
8、(1)一样电能完全转化成内能被水吸收,水吸收的热量相同,所以省电情况一样.
(2)1200W 水吸热相同,根据W=Pt,功率大的加热时间短,热损失少,所以省电.
9.并联时,由于两个电阻的电压与各自独立在电路中时的电压相等,则每个电阻的功率与原来仍相等,分别是P1和P2,则总功率是P1+P2。
串联时,需要进行计算才知道,过程如下
设电路的电源电压为U,由独立工作时的功率得电阻值,则有R1=U︿2/P1 R2=U︿2/P2
当两电阻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是:I=U/(R1+R2)=U/(U︿2/P1+U︿2/P2)=P1P2/U(P1+P2)
则电阻R1的功率是:P1'=I︿2*R1=[P1P2/U(P1+P2)]︿2*U︿2/P1=P1*P2︿2/(P1+P2)︿2
电阻R2的功率是:P2'=I︿2*R2==[P1P2/U(P1+P2)]︿2*U︿2/P2=P1︿2*P2/(P1+P2)︿2
所以两个电阻的总功率是:P总=P1'+P2'=P1*P2︿2/(P1+P2)︿2+P1︿2*P2/(P1+P2)︿2=P1P2/(P1+P2) 10、(1)小山羊的栽决是正确的。
在研究物体做功的问题时,单只考虑做功的多少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完成这些功所需的时间,也就是还必须研究做功的快慢,即功率。
(2)1描述的对象不同:功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多少的物理量,而功率是用来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计算的公式不同:功的计算用W=Fs,而功率的计算用P=W/t.
3单位不同:功的单位是J,而功率的单位是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