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一、引言随着工业4.0和智能化生产的快速发展,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煤矿、石油等地下资源开采行业的重要安全设备之一。
通过实时监控井下作业现场,可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预防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一种先进的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方案,以期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
二、系统需求分析井下视频监控系统应满足以下需求:1、稳定性:系统应能够在井下恶劣的环境中稳定运行,保证连续、可靠的监控。
2、清晰度:监控画面应清晰,能够清晰地识别人员、设备等细节。
3、实时性:系统应能够实时传输监控画面,以便管理人员及时掌握井下情况。
4、智能性:系统应具备智能分析功能,能够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并触发报警。
5、易用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方便管理人员使用和维护。
三、系统设计方案1、监控摄像头:选择具有高清晰度、低照度、防水防尘、防爆等特性的摄像头,部署在井下关键区域,如工作面、巷道、设备附近等。
2、传输网络:采用光纤或无线方式传输视频信号,保证画面的实时性和稳定性。
3、监控平台:开发一个集视频监控、录像存储、报警管理、设备管理于一体的监控平台。
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实时查看监控画面、调取历史记录、接收报警信息等。
4、智能分析功能: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系统可以自动识别异常情况,如人员跌倒、设备故障等,并触发报警。
5、存储方案:采用分布式存储架构,将监控画面存储在高性能、可扩展的存储设备上,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6、安全性: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措施,如加密传输、权限管理等,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7、可维护性: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维护性,方便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8、可扩展性:系统应具备可扩展性,方便未来增加新的监控点和功能。
四、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1、需求调研:充分了解井下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为系统设计提供依据。
2、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系统的架构、功能和硬件配置。
3、设备选型与采购:根据系统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摄像头、传输设备、存储设备等,确保设备的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与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数据中心机房动力设备及环境集中监控系统解决方案第一章项目概述一、工程概述本次数据中心机房改造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有:机房装修、机房供配电系统(包括机房内的主设备用电、辅助设备用电)、机房UPS电源及蓄电池系统、机房综合布线及机柜系统、机房监控系统(视频监控、场地环境监控系统和机房消防报警及灭火系统等几部分)。
二、设计依据本设计依据:1、以下规范和标准。
GB /T2887-2000《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 9361-88《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 50174-9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6650-86《计算机机房活动地板技术条件》ST/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838-93《室内装饰工程质量规定》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GB 50150-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236-98《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 73-91《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43-97《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三、设计原则根据数据中心的现状,此次所做的设计必须满足当前单位的各项业务应用需求,尤其是作为行业专业应用,同时又面向未来快速增长的发展需求,因此应是高质量的、灵活的、开放的。
设计时考虑避免下列外界因素:电磁场、易燃物、易燃性气体、磁场、爆炸物品、电力杂波、潮气、灰尘等影响。
✧实用性和先进性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和设备,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材料,以适应高速的数据与需要,使整个系统在一段时期内保证技术的先进性,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以适应未来业务的发展和技术升级的需要。
✧安全可靠性为保证各项业务应用,网络必须具有高可靠性,决不能出现单点故障。
要对机房布局、结构设计、设备选型、日常维护等各个方面进行高可靠性的设计和建设。
鱼菜共生智能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物联网技术 2023年 / 第7期40 引 言养鱼和种菜是一种学问,需要一定的养殖经验,并进行人工观测调控,控制的自动化程度较低,会耗费人力和时 间[1-4]。
为了控制人工成本,运用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让生产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5-6]。
本文设计一种鱼菜共生智能监控系统,将ZigBee 智能家居成熟技术应用于环境监控,借助Home Assistant 平台实现本地服务器管理,通过阿里云和萤石摄像头实现远程视频监控,结合模糊算法推算出当前最佳养殖方案供用户参考,提高鱼菜共生系统远程监控能力,降低人工观测的依赖度,解决集团总部无法远程视频监控各地鱼菜共生系统的问题。
1 系统总体设计鱼菜共生系统由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组 成[7],感知层是安防、种菜和养鱼ZigBee 终端,网络层是以太网网络和ZigBee 网络,平台层是阿里云和萤石云,应用层是APP 软件,总体框图如图1所示。
在安防方面,使用门窗传感器和人体移动传感器实现安防监测。
在种菜方面,使用温湿度传感器测量气温、空气湿度和气压,使用插座控制水泵灌溉、加湿、加热、降温等功能,使用灯实现日常照明和种菜补光[8]。
在养鱼方面,使用溶解氧传感器和水温传感器监测,使用插座控制增氧泵和水泵等。
使用萤石摄像头观看本地安防、种菜和养鱼实景。
这些ZigBee 终端设备通过ZigBee 网关连接到本地服务器Home Assistant ,利用HomeAssistant 实现本地监控。
物联网云网关将本地监控数据连接到阿里云,用户使用APP 实现远程视频监控。
图1 系统总体架构2 系统硬件设计2.1 感知层设备感知层设备选用ZigBee 智能家居设备。
这是因为智能家居技术较成熟,其终端设备具有自组网、体积小、功耗低、功能多等优点。
鱼菜种植面积大,空间空旷,感知层设备分布分散,采用ZigBee 自组网是一种很好的方案。
对于门窗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一节电池可以使用 1年以上,安装方便,能够快速形成产品。
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xx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初步设计报告项目建设单位编制日期二○一六年四月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目录第一章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1)1.2建设单位 (1)1.3项目建设目标 (1)1.4项目建设内容 (1)第二章项目建设地概况 (3)2.1项目建设地情况 (3)2.2森林防火现状 (4)2.3森林防火系统必要性 (5)2.4项目建设的理念和基本原则 (6)2.5设计依据 (7)第三章系统功能 (9)第四章系统总体设计 (11)4.1项目设计原则 (11)4.2项目总体拓扑图 (13)4.3业务功能关联关系 (13)4.4总体方案设计 (14)4.5项目主要功能介绍 (16)4.6系统构成 (18)4.7系统功能 (27)第五章前端智能防火探测点 (31)5.1前端系统概述 (31)5.2探测点选址原则 (31)5.3前端监控点概述 (31)第六章网络(无线)通讯以及供电子系统 (34)6.1通讯及供电的选择 (34)6.2通讯选择建议 (34)6.3供电选择建议 (36)6.4供电系统保障 (36)6.5传输系统设计 (37)第七章监控指挥中心建设 (38)7.1监控中心组成 (38)7.2森林防火预警监控平台 (38)7.3监控中心显示 (48)7.4系统支撑 (48)第八章设备选型 (50)8.1概述 (50)8.2整体系统选型要求 (50)8.3软件部分选型 (51)8.4硬件设备选型 (52)第九章项目建设预算 (54)第一章项目概述1.1项目名称xx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1.2建设单位xx县林业局1.3 项目建设目标通过实施xx县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监控体系,强化林木林地资源保护,减少森林火灾损失及林业有害生物侵害,及时准确发布林区生态保护成果,有效提高科学防控和应急救灾水平,确保实现对森林火灾的“早发现、早扑救、早消灭”目标,为创建“林业生态县”、“森林生态城”保驾护航。
水源地视频监控方案

附件2:“水源地视频监控”业务解决方案目录一、项目背景 (3)二、业务概述 (3)2.1业务定义 (3)2.2目标客户 (3)2.3项目成效 (3)三、设计目标和原则 (4)3.1设计目标 (4)3.2设计原则 (4)四、技术方案 (5)4.1视频监控子系统 (5)4.1.1水源地视频监控点选择 (6)4.1.2前端视频采集 (6)4.1.3传输网络 (10)4.1.4业务平台 (10)4.1.5客户监控中心 (11)4.2无线视频监控子系统 (19)4.3供水系统远程调度及收费远程监控子系统 (20)4.4综合办公子系统 (20)4.4.1系统结构 (20)4.4.2硬件组成 (21)4.4.3软件组成 (21)4.4.4功能介绍 (21)五、合作模式 (31)5.1以租代建 (32)5.1.1模式特点 (32)5.2水务管理单位自建模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1模式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项目背景饮用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水质是否安全是关系到民生健康的关键问题。
目前,部分水源地丧失功能,水源污染严重,安全监测体系和保障措施薄弱等问题日益突出。
水务局作为城乡水资源节约、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主管部门始终坚持把加强水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重大任务,建立科学有效的日常监控体系,监测并对水源地源水水质安全进行预警,保障饮水安全,成为当前水务部门的重要课题。
二、业务概述2.1业务定义“水源地视频监控”信息化系统,实时监测、控制水源地水质、水量安全状况,提高风险预警能力,依托中国电信丰富的宽带网络资源和完善的售后服务体系,采用无线和有线相结合的方式,利用现代化通信传输、计算机网络、系统管理等技术手段,对突发性污染事故、水质水量变化和水源工程等情况进行监控和预报,保障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
(大华)监控系统工程设计方案

xxxx视频监控工程大华解决方案目录一、监控项目概述 (1)二、客户需求分析 (1)1、监控场所分析 ...................................................................................................................... - 1 -2、监控各组成部分需求分析 .................................................................................................. - 2 -(1)总体............................................................................................................................. - 2 -(2)前端设备..................................................................................................................... - 2 -(3)后端设备..................................................................................................................... - 2 -(4)监控中心..................................................................................................................... - 2 -三、设计方案说明 (2)1、设计依据 (2)2、设计原则 (3)3、设计图纸 (4)4、相关名词术语解释 (4)5、高清网络监控系统基本构成说明 (5)6、各主要组成部分说明 (5)7、选型品牌说明 (11)四、工程施工保障措施 (11)五、售后服务承诺 (12)六、产品性能介绍 (14)(1)高清(200万像素)红外防水枪型网络摄像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G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4G太阳能无线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如下所示:该系统主要由太阳能组件、风力发电机、胶体蓄电池和智能充放电控制器等组成。
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通过智能充放电控制器将电能储存到胶体蓄电池中,以保证系统的稳定供电。
同时,该系统还具备太阳能市电自动互补、锂电储存等辅助功能。
二.(二)4G无线视频传输子系统该子系统采用数字4G无线组成传输链路,实现视频信号的远距离传输。
同时,系统还支持SD卡现场录像模式,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视频监控点的集中管理。
二.(三)视频监控子系统该子系统主要由摄像机、终端视频管理设备(如数字硬盘录像机)等组成,实现对监控点附近地区的全方位监控。
此外,系统还支持前端拾音、前端喇叭、前端录像、前端传感、目标跟踪、视频分析、图像抓拍、远距离摄像机、热感摄像机、无线广播、无线信号中继、无线信号覆盖等多种辅助功能。
三、系统配置单系统配置单如下所示:太阳能组件:4块风力发电机:1台胶体蓄电池:8块智能充放电控制器:1台数字4G无线组成传输链路:1套摄像机:4台数字硬盘录像机:1台四、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本公司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包括系统安装调试、故障排除、维护保养等方面,以确保客户的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五、部分工程应用场景本系统已成功应用于以下场景:1.农村监控:解决农村地区没有市电和布线难的问题,对农田、畜栏等进行全方位监控。
2.远程监控:解决地理位置偏远、无法得到电力供应的地区实现远程不间断监控的问题,如山区、沙漠等。
3.工地监控:解决工地没有电力供应和布线难的问题,对工地进行全方位监控,提高工地安全管理水平。
4.景区监控:解决景区地域广阔没有电力供应又难以布线的问题,对景区进行全方位监控,提高景区安全管理水平。
该太阳能供电系统由太阳能组件、风力发电机、胶体蓄电池和智能控制器等组成。
太阳能组件和风力发电机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经由风光互补智能控制器控制,将电能存储到蓄电池中(充电)。
当需要供电时,打开控制器开关接通负载,将蓄电池中的电能提供给负载(放电)。
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解决方案

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解决方案:XXX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中应用广泛,本文章中只是介绍了其中一个案例,为了更方便软件在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行业中的使用,力控提供了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的行业版,针对这一行业的特点,下面列出该行业版中所支持的测控设备的厂家列表:1、广州市怡文科技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3、山东省青岛金仕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山东省青岛竞业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5、德国WTW公司6、厦门隆力德机电设备有限公司7、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8、北京蓝星环保技术有限公司9、北京蓬甲科技发展公司10、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科学研究所11、欧美大地仪器设备中国有限公司12、意大利哈纳仪器中国总代理13、北京哈纳科仪科技有限公司14、厦门艾士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15、江苏电分析仪器16、日丰柴田科学器械工业株式会社北京事务所17、赛普环保科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天津)18、北京北美仪器公司19、北京北分麦哈克分析仪器有限公司20、香港昌信科学仪器公司上海维修站21、日本岛津制作所22、北京华厦科创仪器技术公司23、北京金信诚有限责任公司24、吉林市北光分析仪器厂25、吉林市北方电光应用技术研究所26、中西公司(北京)27、北京普莱而得机电技术有限公司28、吉林市科技开发实业公司29、吉林省长春吉大小天鹅仪器有限公司30、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1、青岛崂山电子仪器总厂有限公司32、北京圣地万隆测控技术有限公司33、广东省佛山分析仪器厂34、北京普析通用仪器有限公司35、英国KANE中国公司北京承天科技公司36、北京德隆博宇科贸有限公司37、河北先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38、浙江省杭州恒达工业自动化研究所39、佛山分析仪器厂40、上海宏伟环保设备仪表厂41、天津市河东区环保局42、天津市华津环保技术发展公司43、山东省青岛竞业高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44、大连中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45、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46、江苏电分析仪器厂47、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48、中国环保监测总站河北省承德市华通环保仪器厂49、美国帕金尔默公司宏超高科北京分公司50、欧陆科仪(远东)51、承德华通环保仪器厂52、烟台海阳国环测控仪器有限公司53、江苏环发环保科技推广中心54、广东省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55、山东省恒大环保股份有限公司56、山东省恒大环保57、北京北美仪器公司58、宏超高科北京分公司下面以XX市环保局环境在线监测系统为例,详细说明力控软件在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视频监控云视频 系统解决方案
深圳市捷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目录 ....................................................................................................................... 2 第1章 项目概述 ..................................................................................................... 4 1.1 前言 .......................................................................................................... 4 1.2 系统设计依据 ............................................................................................. 4 1.3 系统设计原则 ............................................................................................. 5 1.3.1 先进性与适用性 ................................................................................ 6 1.3.2 经济性与实用性 ................................................................................ 6 1.3.3 可靠性与安全性 ................................................................................ 6 1.3.4 标准性与规范性 ................................................................................ 7 1.3.5 兼容性与规范性 ................................................................................ 7 1.3.6 扩展性与扩充性 ................................................................................ 7 1.3.7 独立性 ............................................................................................. 7 1.3.8 可管理性 ......................................................................................... 7 1.3.9 本地化 ............................................................................................. 8 1.3.10 最优化的设置配置 ........................................................................... 8 1.3.11 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 8 1.4 设备选型原则 ............................................................................................. 8 1.4.1 完整性 ............................................................................................. 8 1.4.2 材料要求 ......................................................................................... 8 1.4.3 电气装置要求 ................................................................................... 9 1.4.4 工作环境适应性 ................................................................................ 9 1.4.5 电源使用性 ...................................................................................... 9 1.4.6 室内环境 ......................................................................................... 9 1.4.7 室外环境 ......................................................................................... 9 第2章 系统总体设计 ............................................................................................... 9 2.1 需求分析.................................................................................................. 10 2.2 设计思路.................................................................................................. 10 2.3 拓扑结构图: ........................................................................................... 12 2.4 前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组成 ........................................................................ 13 2.5 前端联网报警系统设计 .............................................................................. 13 2.6 视频传输网络设计 ..................................................................................... 16 第3章 监控中心设计 ............................................................................................. 17 视频监控平台软件系统方案特点 ........................................................................ 18 3.1 标准化、规范化 ........................................................................................ 18 3.2 业务功能丰富 ........................................................................................... 19 3.3 部署简单、使用便捷 ................................................................................. 19 3.4 开放的设计体系 ........................................................................................ 20 3.5 架构合理性 .............................................................................................. 20 3.6 电信级的高可靠稳定性 .............................................................................. 22 3.7 完备且安全的权限管理 .............................................................................. 22 3.8 高效的流媒体转发 ..................................................................................... 23 3.9 多种电子地图应用方案(图片地图、GIS地图) ........................................... 24 3.10 多样化的报警联动预案 ............................................................................ 24 3.11 真正的规模联网视频监控系统 ................................................................... 24 3.12 终端/用户纵深式控制管理 ........................................................................ 24 3.13 异构网络下视频自适应传输机制 ............................................................... 25 3.14 平台主要组成 ......................................................................................... 25 3.15 平台管理控制系统 ................................................................................... 26 3.16 功能介绍: ............................................................................................. 26 3.17 流媒体转发系统 ...................................................................................... 31 3.18 FTP存储模块 ......................................................................................... 32 3.19 监控管理界面 ......................................................................................... 34 3.20 信息安全 ................................................................................................ 40 3.21 备份策略 ................................................................................................ 41 3.22 中心存储 ................................................................................................ 42 3.23 中心存储特点 ......................................................................................... 42 3.24 存储设备 ................................................................................................ 43 3.25 存储空间计算 ......................................................................................... 46 3.26 报警联动系统 ......................................................................................... 47 第4章 设备参数和设备清单 ................................................................................... 49 4.1 高清网络红外高速球(720P) .................................................................... 49 4.2 高清红外网络摄像机(720P) .................................................................... 53 4.3 高清红外防暴半球型网络摄像机(720P) .................................................... 55 4.4 中心平台管理服务器 ................................................................................. 57 4.5 流媒体转发服务器(可选) ............................................................................ 59 4.6 中心存储服务器 ........................................................................................ 60 4.7 单路解码器 .............................................................................................. 62 4.8 设备参数及其清单 .....................................................................................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