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一)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A.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一一熔熔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熔熔C.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干了一一汽化D.水正在慢慢地结冰一一凝华2、(2010广东)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
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
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3、(2010福州)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如图所示。
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4、(2010荆门)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生成的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升华生成的C.“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D.“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5、(2010南通)下列物理现象中,属于升华的是6、(2010鸡西)妈妈在蒸馒头时,开锅后改用“小火”。
针对这种做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沸腾后,改用“小火”能更快的让馒头变熟B.改用“小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C.无论使用“大火”还是“小火”,水达到沸点后温度都保持不变D.用“大火”可以提高水的沸点,不应该改用“小火”7、(2010哈尔滨)哈尔滨的冬季,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对冬天里可能出现的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冰雪大世界的冰雕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变小B.戴眼镜的人从室内走到室外,眼镜片上会出现“白雾”C.水蒸气在树枝上升华成冰晶,形成雾凇D.屋顶的积雪会液化成水,流到屋檐下凝固成冰锥8、(2010宜昌)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人体的正常体温B.宜昌冬季的最低气温C.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9、(2010龙岩)图是小明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象。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含解析)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1.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5℃的是()A.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B.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C.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D. 蜡烛外焰的温度2.下列物体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 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出“白气”B. 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C. 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霜D. 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3.日常生活中常常要进行估测,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A. 某同学的身高约为160dmB. 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 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时间约为10sD. 洗澡水的温度约为4.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冰雪消融B. 露珠的形成C. 霜打枝头D. 冰的形成5.水是大自然的精灵,瞬息万变中向我们展示了它神秘的特性.如图所示的四个场景中,因为水的凝固而形成的是()A. 草叶上的露珠B. 屋檐下的冰凌C. 树叶上的白霜D. 旷野上的白雾6.如图是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际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7.炎炎夏日,考场如火,细心的监考老师轻轻地在教室地面上洒了些水,不一会儿,考生们就有凉爽、舒适的感觉。
对于这一现象所蕴含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利用了水的蒸发、吸收热量B. 利用了水的沸腾、吸收热量C. 利用了水的汽化,放出热量D. 利用了水的液化,吸收热量8.纸燃烧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某实验小组把盛有水的纸盒放在火焰上烧,做“纸锅烧水”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纸锅里的水未加热前,水是不会发生汽化现象的B. 纸锅里的水上方冒出“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珠C. 水烧开时纸盒并未燃烧,这是因为水沸腾时温度不会再升高,没有达到纸燃烧的温度D. 纸锅里的水沸腾后温度将保持不变,若撤去酒精灯火焰,则水将不会沸腾9.将一盆0℃的水放入0℃的房间内,用电风扇向水面吹风,则()A. 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少于原有水的总量B. 水会结冰,水与冰的总量等于原有水的总量C. 水会结冰,结冰后室内气温下降D. 水不会结冰10.从冰箱内取出的冰棍会弥漫着“白气”;水烧开后水壶嘴会喷出“白气”。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
右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第3题图第4题图4.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5.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升华后在灯的内壁上而成的。
6.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7.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有一种新型环保冰箱就是用环戊烷替代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就会,流到冷凝器就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9.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密闭的气体总是充满整个容器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液体和固体却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会散开,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是由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0.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1.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14.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A B C D15.在下列过程中,—定要放热的是(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16.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B.冻冰的衣服变干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 D.水结成冰17.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18.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9.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节测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章节测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下列实验仪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B.C.D.2 . 干冰在人工降雨、食品保鲜中有重要的应用,你知道干冰是怎么制成的吗?在液体二氧化碳生产干冰的过程中,一部分液体二氧化碳要变成气体二氧化碳排走,这一过程要,余下的液体二氧化碳则由于而变成了固体,再经过压缩为颗粒或块状的干冰.关于上述各空应填内容,下列各项正确的是A.升华,吸热,放热,凝华B.汽化,吸热,放热,液化C.汽化,吸热,放热,凝固D.汽化,吸热,放热,凝华3 . 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A.雾凇生成B.冰化成水C.露珠形成D.蒸笼旁的“白气”4 . 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哪句话是正确的()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下降5 . 物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物态变化正确的是A.冬季地面上霜的形成﹣﹣凝华现象B.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熔化现象C.从冰箱中拿出来一根冰棒上面有白色粉末——凝固现象D.冰棍冒出“白气”﹣﹣汽化现象6 . 以下是一些工具与对应的工作原理:①测力计﹣﹣弹性形变与外力的关系;②重垂线﹣﹣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③液体温度计﹣﹣测温液体的热胀冷缩;④验钞机一荧光物质在红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发光.其中正确的一组是()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7 . 室温是18 ℃,温度计在酒精中的示数是17 ℃,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来后,它的示数A.会马上升高到18℃B.仍然保持17 ℃不变C.先下降,然后上升到18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8 . 下表是l标准大气压下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的信息,能做测温物质在我国各个地区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水银温度计C.酒精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9 . 下列餐桌上常见的美食,所包含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A.刚蒸熟的饺子冒“白气”是汽化现象B.红烧肉香气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炒菜时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肉和菜的内能增加D.把炖汤的火调小是为了降低汤的温度10 . 下列物理量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声音的速度是340m/sB.洗澡水的适宜温度为60℃C.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水的沸点是100℃11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画鱼儿戏水时鱼吐出气泡的情景,请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判断其中画法正确的是()A.甲图B.乙图C.丙图D.三图都正确二、填空题12 . 小明设计了一种灭火弹,弹内装有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将灭火弹投入火场,外壳破裂,干冰迅速_______(物态变化名称)成二氧化碳气体,并从周围______热,实现快速灭火.13 . 密度有广泛的应用:我国新一代航天运载火箭箭体采用密度比较_____的新材料,使有效载荷增大。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新版)粤教沪版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检测一.单选题(共12题;共36分)1.汽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温度很高,因此汽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用循环流动的冷却液来吸热降低发动机的温度,冷却液是用水和特殊的添加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由于北方的冬天气温很低,冷却液本身还要有防冻结的特性,因此汽车的冷却液应该是()A. 凝固点较高B. 凝固点较低 C. 凝固点和纯水一样 D. 无法确定鑄皸謙聰轵蘿镑餌闡絨锈吴鱘觅骡绗繽淶债缢双粵疊虚叠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象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A. 喷射的真实的烟雾B.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成的“雾”C. 干冰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 D.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雾”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初春的早晨,出现大雾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B. 秋天的早晨,地面小草上出现的白霜是水蒸气升华形成的C. 北方的冬天,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 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说话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4.如图所示是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示意图,其中温度计使用正确的是()A. B.C.D.5.下列做法会使蒸发变慢的的是()A. 冬天,用电热吹风吹湿了的头发B. 湿衣服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C. 把抹布卷成一团D.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擾媯諾镰嗫萵鲶誦鑽慳黾鏈箩锕谛鲱穑赝銖瞒态区娅赓钐櫧笋諶險绪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对于表格中的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组别 1 2 3 4水的沸点/℃98.2 98.9 98.5 98.6A. 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B. 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C. .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D. 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表格中的数据均有效7.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 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B. 宿迁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 健康成年人的体温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泺绩质轢飩緄勝溆恳驵惲鱷殮殓讵廁嘵啟侪謎燁慚挢龜诌巹餘攛浏聹锸筍疠逦萧铠獭谩贴垩娲棂鯢8.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用久了的电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C. 气温低于水银凝固点的地方不能使用水银温度计D. 夏天,游泳后刚从水中上岸的人会感到冷,这是水蒸发吸热的缘故9.两支用后没甩过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37.5℃和38.5℃的两个病人,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A. 37.5℃和38.5℃B. 37.5℃和38℃ C. 38℃和38℃ D. 38℃和38.5℃辅闷竊職硷閫罗鹞驏忾笺们苏澠圓憤镓閹纽彎瓏蠻綿10.秋天的早晨,山区公路上容易出现大雾,影响行车安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练习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汽化的是A.冰雪融化B.壶嘴冒出“白气”C.干手器将手烘干D.霜打枝头2 .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A.初春,小草上的露珠,是液化形成的B.盛夏,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加快的原因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D.隆冬,冰冻的衣物晾干,为升华现象3 . 关于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都要等示数稳定后,从被测物中取出再读数B.用普通液体温度计和体温计测量温度前,都要先甩一甩C.普通液体温度计的量程较大,而体温计的量程较小只有32-45℃D.普通液体温度计的分度值一般为1℃,而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4 . 关于自然界的水循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蒸气在高空遇冷吸热液化成小水珠B.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热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C.冰山上的积雪只能先熔化,再蒸发成水蒸气升腾至空中D.积雪放热熔化成水归入大海5 . 小聪学习了物态变化的知识后,对生活中的下列现象进行了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冬天,教室窗玻璃上的小水珠出现在玻璃的外表面B.电风扇吹风,人感到凉爽,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空气的温度C.忘记盖灯帽的酒精灯内的酒精越来越少是汽化现象D.夏天会看到打开包装纸的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雪糕中的冰熔化为水,然后又由水汽化成水蒸气6 . 图Z-1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B.该物质的熔点为50C.图象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D.在第10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7 . 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如图所示,试管口软木塞冲出的过程中,下列正确的是()A.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水蒸气内能增大B.能量转化与热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相同C.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软木塞的机械能D.试管口的“白气”是水蒸气汽化形成的8 . 为了节约用水,西宁市园艺工人利用滴灌的方法给道路两旁树木浇水,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树下的土壤里,使水分直接渗透到树木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9 . 下列现象中,对应的物态变化以及吸放热情况分析中,正确的是()A.春天,早晨天空中出现的雾﹣﹣液化、吸热B.夏天,杯子里的水很快干了﹣﹣汽化、放热C.秋天,早晨挂在草上的露珠﹣﹣熔化、吸热D.冬天,北方人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吸热10 . 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电热吹风机吹干头发B.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C.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D.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灌溉庄稼11 . 下列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A.铁B.冰C.金D.玻璃12 . 一个烧杯中盛有0℃的碎冰,把装有0℃碎冰的试管插入烧杯中,用酒精灯对烧杯缓慢加热,当烧杯中的冰有一半熔化成水时,试管中的冰将A.不会熔化B.熔化一半C.全部熔化D.可能熔化少于一半二、填空题13 . (1)如图甲所示,所测物体边长为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读数为______s.(2)如图丙,温度计是根据______的原理制成的,读数时视线______(A/B/C)是正确的,该温度计此时读数为______℃。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
右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第3题图第4题图4.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5.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升华后在灯的内壁上而成的。
6.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7.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有一种新型环保冰箱就是用环戊烷替代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就会,流到冷凝器就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9.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密闭的气体总是充满整个容器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液体和固体却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会散开,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是由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0.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 ).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 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1.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14.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 )A B C D15.在下列过程中,—定要放热的是 (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16.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B.冻冰的衣服变干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 D.水结成冰17.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18.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9.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全部答案

《第四章物质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蒸发和沸腾是的两种方式。
右图中甲、乙是某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是沸腾时的情况。
2.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_。
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形成的。
3.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a图线所示。
若其他条件不变,仅将水的质量增加,则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正确的是。
第3题图第4题图4.夏天,在室外放两支温度计,其中一支的玻璃泡包上湿布,并将湿布的另一端放入水中,如图所示.可以发现两支温度计的示数有明显的差异.其原因是。
5.家用电灯泡用久了会发黑,这是由灯丝中的钨升华后在灯的内壁上而成的。
6.日常生活中,炸麻花用油,煮饺子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
7.环戊烷是一种既容易液化又容易汽化的物质,而且环保。
有一种新型环保冰箱就是用环戊烷替代氟里昂进行工作的。
如图所示,环戊烷在管子里流动,当它流到冷冻室就会,流到冷凝器就会。
(选填“吸热”或“放热”)8.“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9.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作无规则的运动,密闭的气体总是充满整个容器就是很好的例证。
然而液体和固体却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会散开,用分子动理论解释,这是由于。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0.以下温度中最接近23℃的是().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房间温度 B.南昌市冬季最冷的室外温度C.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D.冰水混合物的温度11.下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 )A B C D1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变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阳光下通风的地方B.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C.晒粮食的时候,把粮食放在向阳的地方,并且把粮食摊开D.在缺水地区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13.炎热的夏天,戴眼镜的同学从空调房走到室外时,镜片上出现一层薄雾,过了一会儿,镜片又变得清晰起来.镜片上这两种现象对应的状态变化是().A.先汽化,后液化 B.先凝固,后蒸发C.先液化,后汽化 D.先凝固,后升华14.在下图中,描述晶体的熔化图象应为( )A B C D15.在下列过程中,—定要放热的是(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16.下列事例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A.冬天,玻璃窗上出现冰花 B.冻冰的衣服变干C.清晨,花草上出现露水 D.水结成冰17.用铁锅能熔化锡,而不能有用锡锅熔化铁,这是因为 ( )A.铁的密度比锡小 B.铁比锡硬C.铁传热比锡快 D.铁的熔点比锡高18.下面是小丽同学列举的一些物态变化的实例,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 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B.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利用干冰来获得低温是通过干冰升华来实现的D.从冰箱中取出的汽水瓶表面有水,是冰箱外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19.大气湿度是指大气中水蒸气含量的多少,用来表示大气的潮湿程度,它是许多天气现象形成的重要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物理《物质的形态及其变化》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空3分,共28分)
1、两支用后没甩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5℃,用它们分别测量体温为37.5℃和39.5℃的两个病人的体温,这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分别是()
A.37.5℃、38.5℃ B.37.5℃、39.5℃ C.38.5℃、39.5℃ D.38.5℃、38.5℃
2、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则温度计的示数会()
A.上升 B.下降 C.先上升再下降 D.先下降再上升
3、医生为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个带把的金属小镜子先在酒精灯上烤一烤,然后再放入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水蒸气液化
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的空气液化
D.使小镜子升温,使病人感觉不太凉,更舒服些
4、2010年春季,西南地区遭遇罕见的世纪大旱。
为了节约用水,果农们利用了滴灌的方法给果树浇水。
如图所示,他们把细水管放入果树下的土里,使
水分直接渗透到果树根部,减慢了水分的蒸发,原因是()
A.减少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B.增大了水在地面的表面积
C.加快了地面上方空气的流动 D.提高了地面上水的温度
5、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A.(1)(2) B.(2)(4) C.(1)(3) D.(3)(4)
6、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凝固过程 B.乙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熔化过程
C.丙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凝固过程 D.丁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凝固过程
7、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门的附近出现—了“白气”.这些“白气”是由于()
A.空气遇冷液化形成的B.冰箱中的水汽化形成的
C.冰箱中的小冰块升华形成的 D.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液化形成的
8、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
C.干冰升华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液化而成 D.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
9、一只温度计的刻度均匀但示数不准,将它放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示数为96℃,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4℃,现把该温度计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它的示数为270C,则教室的实际温度是()A.27℃B.20℃ C.25℃ D.30℃
10、下面哪项措施的目的是为了减慢水的蒸发的是()
A.用电热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将湿衣服撑开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再放入冰箱内
11、白炽灯丝是由钨丝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12、保温瓶中装有一些0℃的水,当向瓶中放入一小块温度为-10℃的冰后,盖好软木塞,过一会儿会发现()
A.有少量冰熔化成水 B.有少量水结成冰
C.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 D.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降低
二、填空题(每空1分)
1、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温度计甲的示数为 ,乙的示数为。
体温计的测
量范围是,分度值是 ,
2、摄氏温度中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1标准气压下
时的温度规定为100℃。
-5℃读作 ,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
(文字名称), 15℃相当于 K,。
3、如图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
将,过一段时间,容器B中的水温(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
4、下表是几种物质的熔点与沸点的表格,请根据表格信息填空:(当时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
①物质的状态是由决定的,假设某时刻温度为-2500
C时,则此时氢为态,氧为态;
②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如果用降温的方法从空气中提取液氢、液氧和液氮,那么随着温度的下降,依次分离出来的是。
5、小红和小兰在讨论煮粥如何省燃料时,小红认为将水烧开后,要继续用旺火煮能让粥很快煮好更节省燃料;小兰认为将水烧开后,只要能保持水开着,用微火煮更节省燃料,你认为的想法正确,理是。
6、“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
盅内的汤 (填“会”或“不会”)沸腾。
因为。
7、身处偏远海岛,按如图所示方法可获取少量淡水。
阳光的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可得到淡水。
8、清晨草叶上常挂有晶莹的露珠,这是由于夜间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这些露珠又会慢慢消失,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的缘故。
9、火箭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发到发射台地面,很多物体遇到高温火焰
会熔化,为保护发射台底,修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 利用水发生
来 热量,电视上看到火焰升空的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
气团是水蒸气 形成的 。
10、如图所示,在甲、乙两个房间里相同的电炉上,相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观察的 房间壶嘴的上方 较多,判断出 房间气温较高。
11、炸油条、炸土豆用菜油;煮玉米棒子、煮鸡蛋用水。
这样可以对不同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温度,这是因为油和水的 不同。
13、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 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增大然后会下落,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滴,形成降雨.
14、夏天用棉被盖住冰块,冰块不容易熔化,是因为棉被使外面的 不容易传进来。
“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下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 过程要 热量,化雪时是冰雪 过程要 热量。
15、北方冬天的清晨,我们经常看到玻璃窗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 (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此过程要 热(选填“吸”或“放”).
验探究题
1、(6分)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A B C D
2、(4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如图3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3、如图所示为萘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1)萘在AB 段: 态;BC 段: 态;
CD 段: 态;DE 段: 态; EF 段: 态; FG 段: 态;(选填A.固态;
B .液态;
C 固液并存态)
②开始加热时的温度是 ℃,萘的熔点是 ℃,凝固点是 ℃;③萘熔化用了 min ,凝固用了 min ,它熔化过程中 热量,温度 。
4、(5分)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
中,某同学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1)由图象可看出该物质的熔点是 ℃,在第2min 末该
物质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2)该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 。
(3)由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知( )
A .BC 段是一个放热过程
B .冰的熔点是0℃
C .C
D 段该物质处于气态 D .D
E 段表示冰的熔化过程 22-44-A图1 图2 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