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作业课件PPT-课时2

合集下载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第2课时玩一玩,做一做 北师大版(共13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第四单元第2课时玩一玩,做一做 北师大版(共13张PPT)
数学二年级上册ຫໍສະໝຸດ 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
第2课时 玩一玩,做一做
一、创设情境
小朋友们喜欢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棋,今天老师 就带你们去棋类商店看看,知道这是什么棋吗?
二、探究新知 介绍华容道游戏的由来
游戏规则:4个人物只能横向或纵向移动
列举生活中的平移现象,除了升国旗、缆车。 你还知道哪些?
汽车在笔直公路上运动沿直线运动、 推拉窗的开关、推拉抽屉
2.旋转其实与平移类似。旋转通常都是指一个图形,环 绕一个点(这个点叫旋转中心),向某个方向(顺时针 或逆时针)旋转一定的角度。
第二幅图:1号车前进一格 2号车后退一格,3号车后退 一格 ,5号车后退两格 ,6号车后退三格 ,4号车前进 两格 ,7号车前进三格,小黄车就可以出去了。
2. 28+34+22=
84
75-28-19=
47
94-58-19=
17
四、课堂小结
1.对于一个图形来说,平移可以看作是这个图形上 的每个点(尤其是图形的顶点)都按照题目要求平 移。
小结:通过玩一玩,发现了物体可以上下、左右、 前进、后退等移动方式。
任选一个喜欢的图形,制作陀螺
1.将陀螺转一转,发现了什么?
2.列举生活中物体旋转的样子。
3.对照小结。这些运动和棋子运动 一样吗?用手势做一做。
竹蜻蜓是我国古人特别喜欢玩的一种玩具。看一 看,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第一幅图:3号车前进两格,小黄车就可以出去了。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三课时 加法结合律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 第三课时  加法结合律

2020/8/10
21
第4课时 加法结合律
BS 四年级上册
习题课件
4 运算律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
2
3
4
5
6
7
知识点 1 认识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1.运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填一填。 (69+166)+134=69+( 166 +134) 118 +325+175=118+(325+ 175 ) (48+29)+171= 48 +( 29 + 171 ) 38+(62+89)=( 38 + 62 )+89
观察下面的式子,你能照样子再写一组吗?说说你 发现了什么。
请你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
2020/8/10
4
2020/8/10
5
2020/8/10
6
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加法结合律
2020/8/10
7
怎样计算简便?想一想,算一算。 57+288+43= 388
a-b-c=a-(b+c)
2020/8/10
18
易错辨析(选题源于《典中点》)
5.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 (B+116)+84=B+(116+84)只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 √)
(2) 73+(19+127)=(73+127)+19只应用了加法交换
律。
(×)
辨析:应注意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二者结合起来 解题。
2020/8/10
17
以前我们在解决右边这样的问题时,可 以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可以得出: 100-24-36=100-(24+36)。 (1)照样子再写出两组这样的算式。 (2)尝试用语言或文字表示这个规律。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PPT教学课件

认识相交与垂直
直角
相交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认识相交与垂直
折一折
有什么办法得 到一组垂线。
画一画
认识相交与垂直
生活中有哪些相 交与垂直现象。
认识相交与垂直
课堂练习
1.在下面图中分别找出两组相交或垂直的线段。
认识相交与垂直
2.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用三角尺比一比。
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
认识相交与垂直
课后作业
1.从教材课后习题中选取; 2.从课时练中选取。
感谢观看
认识相交与垂直
3.画出下面直线的垂线。
认识相交与垂直
4.小实验。
A O
垂线段最近
B
去河边, 怎么走 最近?
认识相交与垂直
5.要从幸福镇修一条通往公路的水泥路,你觉得 怎样设计最好?画一画。
幸福镇
认识相交与垂直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相交与垂直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 互相垂直。
北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2 线与角
认识相Hale Waihona Puke 与垂直课前导入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认识相交与垂直
课前导入
认识相交与垂直
认识相交与垂直
探究新知
认识相交与垂直
认识相交与垂直
公共点 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
相交
认识相交与垂直
下面这两条直线相交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相交 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 第2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精品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 第4单元 运算律 第2课时   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 精品教案

第2课时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1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内容及字母表达方式,了解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用途,发展应用意识。

2经历猜想——验证——结论——应用的探索过程,培养科学探究意识与探究能力。

3养成主动探索、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加法交换律和乘法交换律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难点:通过猜想、举例验证的方法得到加法、乘法交换律。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瓶,3箱矿泉水一共多少瓶?可以列式12×3=36(瓶),也可以列式3×12=36(瓶),即12×3=3×12,像这样的例子也是举不完的。

预设3:我们组发现减法和除法都不能交换的,所以它们没有交换律。

小结:通过举例,我们一起发现减法和除法交换位置,是不可以的。

在乘法里,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就是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3运用规律解释道理。

师课件出示:你能运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解释下面计算的道理吗?(1)运用加法交换律,交换加数位置进行验算。

(2)运用乘法交换律,使竖式计算简便。

四、巩固练习1猜想规律的作用。

师:我们学的知识是为了应用,你们觉得这两个规律在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什么用吗?预设:计算简便、可以用来验算。

下面,一起运用这两个规律来计算并验算下面的式子吧!234108= 35×24=2完成教材第51页“练一练”第1题。

结合下面的例子说说等式为什么成立。

汇报:花牛16头,黄牛12头,求一共有多少头牛?可以列式1612=28(头)还可以列式1216=28(头),所以1612=1216。

2021子一串,穿6串,就是求6个2021式2021=12021);6颗珠子一串,穿2021就是求2021,列式6×20212021)。

所以2021=6×2021从上面的例子再次说明加法交换律与乘法交换律,它们交换加数或乘数的位置,结果不变。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买文具)PPT教学课件
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
认识中括号
5.给下面的式子加上括号,使等号左右两边相等。
7×9+12÷3=91 7×9+12÷3=25 7×9+12÷3=49 48×61÷48×61=1
7×(9+12÷3)=91 (7×9+12)÷3=25 7×[(9+12)÷3]=49 (48×61)÷(48×61)=1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先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5+65×40÷5 ① ②

12×(153-83)÷8 ①
② ③
(96-6)×(15+9)



35+65×40÷5 =35+2600÷5
=35+520 =555
12×(153-83)÷8
=12×70÷8 =840÷8 =105
(96-6)×(15+9) =90×(15+9) =90×24 =2160
认识中括号
探究新知
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
9 ÷ 3 ×(5 - 2 )= 1
大家好!我是中括号。有我的算 式里,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 算我里面的,最后算我外面的。
[]
请中括号“[]” 来帮忙。
认识中括号
探究新知
你能添上括号使9÷3╳5-2=1成立吗?
9 ÷ 3 ×([5]- 2 )= 1
=500×4 =2000
先算乘除, 后算加减。
改正: 480+(35-15)×4 =480+20×4 =480+80 =560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5.红星小学全校师生去春游,师生共去720人,一辆大 客车可载客40人,一辆小客车可载客的人数比大客车 少10人,现在有3辆大客车,那么还需要多少辆小客车 才能让全校师生都去春游?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乘法分配律)PPT教学课件

乘法分配律(2)
课堂练习
1.观察下面算式的特点并计算。
12╳26+12╳4 = 12╳(26+4) =12 ╳30 =360
125╳(80+8) =125╳80+125╳8 =10000+1000
=11000
乘法分配律: (a+b)╳c=a╳c+b╳c a╳c+b╳c=(a+b)╳c
乘法分配律(2)
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4+6)╳9
我用画图 的方法。
4╳9 + 6╳9 =
乘法分配律(1)
请你结合4╳9+6╳9这个算式说明乘法分配律是成立的。
4╳9+6╳9
4个9 6个9 一共10个9 也就是(4+6)╳9。
乘法分配律(1)
课堂练习
1.学校要给28个人的合唱队买服装。 ⑴下面是淘气、笑笑列的算式,
把11分成10+1 来计算。
把102分成100+2来 计算。
乘法分配律(2)
5.如果动车的最高时速是252千米,而普通列车的最高时 速是122千米。同时行驶4小时,动车比普通列车多行多少 千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 2 总结
乘法分配律(2)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乘法分配律逆用也是成立的。 用字母表示:a╳c+b╳c=(a+b)╳c 两个数相减的差乘以一个数,等于两个数 与这个数的积的差。 用字母表示:(a-b)╳c=a╳c-b╳c
72个34
28个34
34×72+34×28 =34×(72+28) =34×100 =3400
72个34和28个34正 好是100个34,可以 用乘法分配律简算。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平移与平行)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相交与垂直+平移与平行)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 数学 四年级 上册
2 线与角
认识相交与垂直
课前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认识相交与垂直
课前导入
认识相交与垂直
认识相交与垂直
探究新知
认识相交与垂直
认识相交与垂直
公共点 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
相交
认识相交与垂直
下面这两条直线相交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相交 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
认识相交与垂直
直角
相交 当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
认识相交与垂直
折一折
有什么办法得 到一组垂线。
画一画
认识相交与垂直
生活中有哪些相 交与垂直现象。
认识相交与垂直
课堂练习
1.在下面图中分别找出两组相交或垂直的线段。
认识相交与垂直
2.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两条边是互相垂直的? 用三角尺比一比。
折叠
认识平行线
平行线的表示方法
a b
上图中a与b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认识平行线
你 例能子举吗一?从些下生图活中中找有平关行平线行。的
认识平行线
从下图中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 不同的颜色描出来。
认识平行线
课堂练习
1.下面各组直线,哪一组互相平行?哪一组互相 垂直?
平行
垂直
认识平行线
2.从下图中各找出两组互相平行的线段,并用不 同的颜色描出来?
认识平行线
3.用下面的方法也可以得到一组平行线,试一试。
用三角尺平移可以 画出一组平行线。
认识平行线
4.分一分。
平行:( ①⑧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PPT教学课件

北师大版小学4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PPT教学课件
(2)尝试用语言或字母表示 这个规律。
一个数连续减去两 个数,等于减去这 两个数的和。
用字母表示:
a-b-c=a-(b+c)。
加法结合律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
三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 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
字母表示为:(a+b)+c=a+(b+c)。
=280
(7╳5)╳8 =7╳(5╳8)
三个数相乘,先把 前两个数相乘,或 者先把后两个数相 乘,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
请你利用生活中的事例解释你的发现。
(2╳4)╳3表示先计 算每层小正方体的 个数,再计算3层 小正方体的总数。
这两道算式计算顺序不一样, 但都是计算这个长方体中小正 方体的总数。所以这两道算式 相等。
这两道算式计算顺序 不一样,但都是计算 这些水果的总数。
30+(40+50)表示 先计算苹果和梨的 个数,再计算桃、 梨和苹果的总数。
加法结合律
20元
23元
这两道算式都是计
算这三种体育器材
6元
的总价。
(20+23)+6表示先计算 足球和游泳圈的价格,再计 算这三种体育器材的总价。
20+(23+6)表示 先计算游泳圈和皮 球的价格,再计算 这三种体育器材的 总价。
加法结合律
用a,b,c代表三个数,你能写出上面发现的规律吗?
(30+40)+50=30+(40+50) (20+23)+6=20+(23+6) 这是加法结合律。
加法结合律:(a+b)+c=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