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比较研究

合集下载

最新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最新财务管理专业毕业论文选题(题目)

财务管理专业论文选题第一部分1企业破产若干财务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低碳经济对企业理财环境的影响(财务管理选题)3财务总监的角色定位与素质要求(财务管理选题)4企业适度负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财务管理选题)6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财务管理选题)7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财务管理选题)8 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 融资约束与会计欺诈(财务管理选题)10论我国的融资租赁(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 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小微企业融资机制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财务管理选题)17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财务管理选题)18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第二部分1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财务管理选题)3供应链融资研究公司债券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4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融资约束与会计欺诈论我国的融资租赁(财务管理选题)6电子商务与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选题)7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财务管理选题)8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财务管理选题)9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公司筹资管理(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上市公司并购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其对策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7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20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财务管理选题)第三部分1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3企业适度负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4公司营运资金管理(财务管理选题)5公司经营的杠杆效应(财务管理选题)6公司资本结构的选择方式(财务管理选题)7公司筹资方式的选择与比较(财务管理选题)8财务杠杆及其在筹资决策中的运用(财务管理选题)9综述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企业并购效应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投融资效率影响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权证投资的风险控制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项目投资财务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财务管理选题)18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融资偏好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 我国企业融资租赁的现状及创新发展方向(财务管理选题)第四部分1 企业融资结构的比较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研究—以某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3再融资方式与成本的比较(财务管理选题)4上市公司融资优序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股利政策的比较与选择(财务管理选题)6中西方公司股利政策比较研究(财务管理选题)7股票期权与经理人激励(财务管理选题)8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及其形成原因(财务管理选题)9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治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财务管理选题)13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效应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优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公司治理与融资成本实证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民营企业融资管理的问题及优化策略(财务管理选题)17供应链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公司债券融资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股权激励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财务管理选题)20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第五部分1现金股利与股票股利的比较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自由现金流量对股利政策的影响分析(财务管理选题)3薪酬激励与管理者行为的选择(财务管理选题)4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研究(财务管理选题)6上市公司财务指标的分析和调整(财务管理选题)7上市公司绩效评价公司价值评估模型及其评价(财务管理选题)8“企业经济增加值”方法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价值链分析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财务管理选题)11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影响因素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盈余管理及其识别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4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文献综述(财务管理选题)15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及其比较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6上市公司投资绩效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平衡记分卡在企业中的应用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财务报告的局限及改革方向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经济附加值在业绩评价中的作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第六部分1某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案例分析及启示(财务管理选题)2某某项目投资的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管理选题)3成长性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财务管理选题)4创业板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与股票未来收益(财务管理选题)5××公司可持续增长能力分析——基于财务报告数据(财务管理选题)6××发展前景分析——基于财务报告数据(财务管理选题)7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8上市公司投资决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研究-----以某上市公司为例(财务管理选题)12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3上市公司的营运能力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14对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的探讨(财务管理选题)15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企业应收账款风险的衡量与防范(财务管理选题)17企业现金持有策略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8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信用政策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财务风险与财务预警系统(财务管理选题)第七部分1企业财务战略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投资决策、筹资决策与股利政策的关系(财务管理选题)3投资项目的财务可行性分析(财务管理选题)4投资者保护理论与实证研究综述(财务管理选题)5股权分置改革后的大股东行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6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7企业集团财务战略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8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上市公司财务风险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财务风险防范体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企业财务投资战略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关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4财务分析与绩效评价关系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大数据环境下的财务分析变革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6上市公司高管涉案的市场反应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财务比率分析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财务管理选题)18 财务分析方法及其应用(财务管理选题)19财务分析理论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 EXCEL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第八部分1 ERP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移动商务环境下企业财务管理相关研究(财务管理选题)3我国财务管理软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财务管理选题)4移动ERP与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5基于云计算技术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相关研究(财务管理选题)6云时代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模式研究(财务管理选题)7 SaaS模式与中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研究(财务管理选题)8企业集团财务流程再造的路径与方向研究(财务管理选题)9基于SOA的财务管理软件分析与设计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0企业集团财务控制与IT协同整合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1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2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3信息化背景下的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4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财务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5技术市场与无形资产的财务问题(财务管理选题)16跨国公司财务管理问题研究(财务管理选题)17公司治理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财务管理选题)18国际财务管理若干问题研究民营(财务管理选题)19上市公司两权分离与经营绩效研究(财务管理选题)20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现金管理的实证分析(财务管理选题)21上市公司负债融资现状及其成因(财务管理选题)。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融资偏好分析【摘要】自从MM理论诞生以来,企业的融资结构理论一直是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企业融资结构的选择影响企业资本的使用效率、公司治理结构和公司价值,从而最终影响企业的业绩。

按照现代融资结构的主流理论,企业最优的融资顺序市内源融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

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理论界得出比较一致的研究结论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具有股权融资偏好,不得已才是债务融资。

很明显,我国上市公司融资顺序选择与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存在冲突。

本文首先回顾了西方典型的融资结构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进行了概述,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的现状,进而找出影响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现状的因素,提出完善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最后,还结合了海螺型材公司的案例进行分析。

关键词:上市公司,资本结构,股权融资,债权融资AbstractThe theory of capital structure has been in focus by economic circles since MM theorem was born. The selection of corporate capital structure will influence utilizing efficiency of corporate capital, asset values, governance structure whereby influence corporate achievements finally; but according to the mainstream theory of modern capital structure, optimum finance sequence is inside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 and equity financing.The way to financing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has been in focus by the public in recent years. In China, listed companies generally prefer equity financing. At last, they have no alternative but to choose debt financing. It is obvious that there exist conflicts between finance sequenc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thetheories of western capital structure.Firstly,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western financing structure theory and summarized the financing methods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analyzed the present condition of listed companies to find the contributing factors to capital structure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put forward advice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capit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f listed companies.In the end, the author used the case of Hailuo listed company to analyze.Key words: listed companies, capital structure, equity financing, debt financing目录一、序言 (4)二、文献回顾 (4)三、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总体分析 (6)(一)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方式现状 (6)(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及股票市场影响 (7)四、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不合理原因分析 (8)(一)负债结构不合理原因 (8)(二)股权融资偏好原因 (8)五、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融资方式的对策和建议 (10)(一)完善资本市场的建设 (10)(二)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10)(三)制定科学的资本结构,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 (11)六、案例:海螺型材 (11)资料来源和参考文献 (12)一、序言资本结构是企业相关利益者权利义务的集中反映,影响并决定着公司治理,进而影响并决定企业行为特征及企业价值。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

财务管理论文题目

融资问题: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13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139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143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研究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77.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83.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与绩效研究企业并购问题: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48.企业并购前后财务状况变化问题研究8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研究136 我国外资并购的绩效研究140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相关政策、现状及风险研究141外资并购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研究142 外资并购在我国国企中的可行性研究144 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问题研究145 企业并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146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分析147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研究资本结构与股票问题:82.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84.国内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思考97.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的分析137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13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94.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财务效应分析95.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动因及问题分析财务管理论文题目(含财务管理、管理会计)1.管理层收购问题探讨2.MBO对财务的影响与信息披露3.浅析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上市公司利润的影响4.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5.投资组合理论与财务风险的防范6.代理人理论与财务监督7.金融市场与企业筹资8.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渠道9.中西方企业融资结构比较10.基于盈余目标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研究11.企业绩效评价指标的研究12.企业资本结构优化研究13.上市公司盈利质量研究14.负债经营的有关问题研究15.股利分配政策研究16.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17.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研究18.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财务管理19.现代企业财务目标的选择20.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22.中国民营企业融资模式――上市公司并购23.基于企业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24.公司财务战略研究25.财务公司营运策略研究26.资本经营若干思考27.风险投资运作与管理28.论风险投资的运作机制29.企业资产重组中的财务问题研究30.资产重组的管理会计问题研究31.企业兼并中的财务决策32.企业并购的筹资与支付方式选择研究33.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34.股票期权问题的研究35.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与融资问题研究36.股权结构与公司治理37.国际税收筹划研究38.企业跨国经营的税收筹划问题39.税收筹划与企业财务管理40.XXX税(例如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41.高新技术企业税收筹划42.入世对我国税务会计的影响及展望43.我国加入WTO后财务管理面临的挑战44.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45.经济价值增加值(EV 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46.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问题研究47.上市公司财务预警问题研究48.企业并购前后财务状况变化问题研究49.以平衡计分卡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50.基于不同发展周期的企业财务战略选择研究51.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目标的制定与分解52.现金流量折现法在评估公司战略中的应用分析53.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在评估管理者业绩中的应用拟合54.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财务核心能力问题研究55.企业纳税筹划中的风险规避问题研究5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实证研究57.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趋势分析58.上市公司再融资问题研究59.预算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60.跨国公司的外汇交易风险及其管理61.我国公司筹资现状调查与分析62.我国公司筹资成本调查与分析63.我国公司资本结构的现状与分析64.我国公司投资决策现状与分析65.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其利用和控制问题66.企业风险控制问题探讨67.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68.负债经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问题分析69.我国公司收购中存在的问题70.债务融资的财务效应71.企业筹资风险的成因及控制策略71. 论基于自由现金流量的企业价值分析72.非财务指标在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73.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74.企业财务预警与业绩评价的比较75.试析新会计准则下的公司盈余管理76.企业并购模式的研究77.我国中小企业债务融资的风险及其防范78. 企业融资中的税收筹划79.基于制衡视角下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80.论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81.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研究82.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现状及优化对策83.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偏好与绩效研究84.国内外中小企业资本结构的比较思考85.论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86.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7.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问题研究88.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关系89.股权分置改革对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研究90.我国公司治理中的代理成本问题研究91.企业预算管理现状及优化策略92.论我国企业财务监督的现状及对策93.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与完善94.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财务效应分析95.上市公司股票回购的动因及问题分析96.股权分置改革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建议与对策97.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优化问题的分析98.高校财务风险防范探析99.企业信用管理的财务效果分析100.风险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01.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解决及国际借鉴102.企业并购中的支付方式选择分析-以XX公司为例103.现代企业现金流量控制的对策探析102.论企业集团母子公司间财务控制系统的构建103.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104.基于核心能力导向的企业业绩评价探析105.基于公司治理的资本结构问题106.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与筹资成本的实证研究107.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利益冲突与协调108.关于企业价值研究109.关于财务的分层管理思想研究110.企业表外融资的财务问题111.战略(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112.自由现金流量与企业价值评估113.企业信用政策研究114.关于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研究115.集团公司财务管理问题探索116.企业流动资产管理方法探讨117.财务总监制度问题研究118.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119.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财务危机的影响分析120.价值链分析对管理会计的作用研究121.基于ERP的企业集团集成化财务管理模式研究122.中小型企业内源融资中的收益质量分析123.高校预算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124.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企业财务管理对策125.基于融资方式视角的公司治理问题分析126.对大型集团公司集中整合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127.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动因研究128.经济危机下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与对策分析129.上市公司财务竞争力研究130.基于管理层薪酬视角的上市公司盈余管理131.高校贷款风险的成因及防范对策13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内部控制战略评价方法探讨133.平衡记分卡的不足及改进措施134.浅谈当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现状、成因与措施135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研究136 我国外资并购的绩效研究137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绩效研究138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139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及对策研究140我国关于外资并购的相关政策、现状及风险研究141外资并购在我国企业中的现状研究142 外资并购在我国国企中的可行性研究143企业并购融资问题研究144 企业并购后财务整合问题研究145 企业并购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146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分析147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分析与评价研究。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与国际比较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与国际比较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总体规模,研究了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方式的特征,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方式进行了国际比较,得出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方式从单一配股转变为增发和配股并存以及具有股权融资偏好和增发偏好的初步研究结论。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国际比较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按照再融资规模由大到小排序,分别为拟增发、转债以及配股,这也是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所采用的主要三种方式。

1998年以前,中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主要以配股为主。

1998年以后,增发融资的方式逐渐增多。

2002年以后,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已由增发融资变成了配股融资。

1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现状1.1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总体规模通过对2000-2007年上市公司再融资量与总融资量的数据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波动性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

2000-2007年我国股权再融资的发展状况见表1。

对上表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2001年再融资额为636.64亿元,相比于2000年的707.46亿元,有所下降,总筹资额中的股权再融资额比例从47.25%上升为53.88%。

中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总额2002至2005年的数据分别为275亿元、194.14亿元、273.15亿元、281.39亿元,融资总额连续四年偏少。

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2002-2005年我国再融资暴露出许多问题。

二是2002-2005年中国股市低迷,股民投资热情受挫。

2005年融资规模的小幅度回升,是由于当年股权融资政策的改变,证临会暂停了当年新股的发行,值得关注的是2005年股权再筹资额占股权筹资额的比例为83.22%。

2006-2007年,中国股市迎来了举世瞩目的大牛市,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活动变得更加频繁,2006年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总额为2005年的302.56%,2007年再融资规模更是达到了3078亿元,与2000-2006年的再融资总和3219.2亿元相比,仅仅少了141.2亿元。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企业筹资方式的比较与选择

论文题目:企业筹资方式的对比与选择摘要选择合理的融资方式,使各种资金来源和资本配比维持合理的比例,既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经营绩效的必要条件,也是企业财务战略治理的核心。

文章通过分析不同融资方式的优缺点,探讨研究中小企业、上市公司对融资方式的选择。

此外,文章还分析了国内民营中小企业开展的瓶颈在于资金,对中小企业开展过程中可能使用的融资方式进行了解读,从内外两大方面回纳了企业常见的融资方式。

要害词:企业融资,新准那么,融资方式,融资工具,融资策略目录前言民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局部,近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开展,但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缺乏三年,资金瓶颈无疑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资金就像企业生命中的血液,资金缺乏,意味着企业失血,失血严重企业就会死亡。

从企业的生命周期瞧,通常要经历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时期。

初创期的中小企业,资金大多由企业主自己提供,外部资金介进的程度不深,企业需要政府提供优惠政策支持。

成长期企业的资金需求一般用于进一步完善产品或开拓市场,资金需求量最大且来源紧张,现在需要多种方法相结合来融资。

成熟期企业的经营业绩逐渐得到表达,财务指标相对稳定,具备内外源融资的各项条件,资金来源稳定,资金储躲对比丰富。

衰退期的企业,投资时机减少,资金需求落低。

第1章企业融资方式的不同分类按企业筹措资金的形式分为内部融资与外部融资从企业筹措资金的具体形式来瞧,融资方式能够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将企业当年产生的利润进行分配后,留存局部收益作为今后的投资资金。

采纳内部融资方式,企业无须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可不能减少企业的现金流量,但由于资金的占用,会产生时机本钞票;而且由于留存收益来源于企业内部,可不能发生外部融资的费用,使得内部融资的本钞票特别低。

外部融资是指企业从外部通过借款等方式取得资金,满足自身资金需求的的过程。

外部融资又可分为权益性融资和债务性融资。

权益融资是企业通过出让局部所有操纵权来换取外部投资者资金投进的一种融资方式,表达的是一种产权交易关系。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基于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的选择——基于融资效率的实证分析
T er p a u- a I资 本 运 营 h a i L r r mp - t L k'
首先 分别 作 J s与DJ J ,Z ,P ,CJ B,GJ ,YY,L R问的 通 过 分 析 创 业 板 上 市 公 司 上 市 以来 各 年 的融 资结 构 情 回归 ,得 到七个 初始 回归模 型 ,各模 型 的可决 系数和 D. w检 况 ,在2 0 年 创业 板上市 之 后 ,企 业 的再融 资方 式有 着 明显 09 的股权 融 资偏 向 ,对 内部融 资和 债权融 资利 用很少 。 验值 如表 1 示 : 所 在 七个 回归模 型 中 ,我们 可 以按 照可 决 系数 大小 对 七个 在 确定 上市 公 司融 资效 率 的评 价 指标 时 ,企业 作 为融 资 、 R、盈 余 公积 活 动主 体 ,通过 融资 活动 实现 企业 业 绩的变 化 , 因此 融 资效 因素进 行 排列 ,即 资本 公积 GJ 未分 配 利润 L 率 便通 过企 业 主体 的绩效 情 况表 现 出来 ,因此从 企业 的盈利 YY、短期 借 款DJ 、长 期借 款 CJ 、实 收 资本 Z B、应 付 票据 债 J 能 力 、成 长能力 、营 运 能力 、偿 债能力 以及现 金流 能力 等五 ( 券 )P ,而 这个排 列方 式 正体 现 了各 个 自变量 对 因变量 个 方 面来 综合 考虑企 业 的整 体业 绩 ,进而 体现 出企 业 的融资 的影 响程度 ,即各 项再 融资 方式对 企 业净 资产 收益 率增 长 的 效 率 水平 。通 过分 析创 业板 各年 的融 资效 率情 况 发现企 业 的 贡献 程度 。 因此通 过上 述单 独 回归 的 比较 ,我们可 以得 到 因 盈 利 能 力 、偿 债 能 力 、 营 运 能 力 都 呈 现 下 滑 的 趋 势 , 由 此 可 变量 净 资产 收益率 增量 受资 本 公积增 量 影响 最大 ,其 次 是未 以说 明企 业 当前 的再 融资 结构对 企业 的长期 可持 续发 展来说 分配 利 润 、盈余 公积 、短期 借款 、长期借 款 ,最 后 是实 收资 是不 合理 的 。 本 与应付 票据 ( 债券 ) 。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一)2024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一)2024

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比较(一)引言概述:上市公司再融资是指已在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为了满足其业务发展需要,通过向市场发行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工具等方式筹集资金的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公司需要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再融资方式。

本文将比较上市公司再融资的几种常见方式,包括增发股票、优先股、可转债、定向增发等。

正文:一、增发股票1. 增发股票的定义和特点2. 增发股票的适用情况和优势3. 增发股票的劣势和风险4. 增发股票的监管要求和程序5. 增发股票的市场反应和影响二、优先股1. 优先股的概念和特点2. 优先股的分类和区别3. 优先股的优势和适用情况4. 优先股的劣势和风险5. 优先股的发行条件和程序三、可转债1. 可转债的定义和特点2. 可转债的优势和适用情况3. 可转债的劣势和风险4. 可转债的发行条件和程序5. 可转债的行权方式和影响因素四、定向增发1. 定向增发的概念和特点2. 定向增发的优势和适用情况3. 定向增发的劣势和风险4. 定向增发的发行条件和程序5. 定向增发的市场反应和影响五、其他再融资方式比较1. 公开发行债券的优势和劣势2. 向战略投资者出售股权的特点和风险3. 资产剥离和股权众筹的应用范围和限制4. 信托和基金募集的流程和要求5. 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的重要性总结: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各有优劣,公司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再融资方式。

增发股票、优先股、可转债和定向增发是一些常见的再融资方式,每种方式都有其独特的特点、适用情况和风险。

此外,其他再融资方式也值得公司的考虑,但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风险评估。

通过合理选择再融资方式,上市公司能够更好地利用市场机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

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研究【摘要】再融资是上市公司获取资金的重要途径,对公司盈利能力会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三个方面展开介绍。

正文部分将分析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再融资方式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影响因素、通过案例分析具体解释现象,并展望未来的发展前景。

在将对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总结,指出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建议与对策。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与指导。

【关键词】再融资、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影响、方式、因素、案例分析、前景展望、总结、问题、挑战、建议、对策。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再融资行为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可能会产生一定影响。

一方面,再融资能够为上市公司注入资金,促进业务拓展,提高盈利水平;但再融资可能增加公司财务成本,dilution效应、流通性风险等问题也可能对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对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影响机制与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通过对再融资方式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深入研究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具体影响机制。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将进一步验证再融资对盈利能力的实际影响,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研究的目的在于为投资者、监管部门和上市公司提供决策参考,促进市场的稳健发展,并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通过深入研究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我们旨在揭示再融资在公司经营中的作用机制,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1.3 研究意义再融资是上市公司获取融资的一种重要方式,对于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备受关注。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机制,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

具体而言,研究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帮助公司更好地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融资方式,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增强盈利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优缺 点比较 、
(1 )增 发 和配股
配 股 由 于 不 涉及 新 老 股东 之 间利 益 的平 衡 , 因此 操 作 简 分红 ;而发 行可 转换 债 券 则要 求 最近 三 年特 别 是 最近 一 年 应有 单 ,审批 快捷 ,是上 市公 司最 为 熟悉 的融资方 式 。 现 金分 红 。
种再 融资方 式 有相通 的一面 ,又存在 许 多差异 :
1 、融 资务件 的 比较
换债 券需 要支 付 承销 费 等 费用 ( 销 费在 1 %.% ,平 均 不超 承 . 3 5
过25 ),其 费 用比 率估计 为35 ,因 此可转 换债 券若 不转换 . % ,%
() 盈 利 能 力 的要 求 。增 发 要 求公 司最 近3 会计 年 度 扣 为股 票 ,其综 合成 本约 为2 % ( 转换 债券 按5 1对 个 . 2 可 年期 计算 ),大 除 非经 常 损 益后 的净 资产 收 益 率平 均 不低 于6 ,若 低 于6 , % % 大低 于银 行 贷款 63 的融 资成 本 。同时 公 司支 付 的利 息可 在公 .% 则 发行 当年加 权 净资 产 收 益 率应 不低 于 发行 前 一年 的水平 。配 司 所 得 税 前 列 支 ,但 如 果 可 转 换 债 券全 部 或 者 部 分转 换 为股 股 要求 公 司最 近3 会 计年度 除 非经 常性 损益 后 的净 资产 收益 率 票 ,其 成 本 则要 考虑 公 司 的分 红水 平 等 因 素 ,不 同公 司 的融 资 个 平 均低 于6 。而 发 行可 转换 债 券 则 要 求公 司近3 连续 盈 利 , % 年 且 最近3 净 资产 利润 率平 均 在 1 %以 上 ,属于 能源 、原 材料 、 年 0 基 础设施 类公 司可 以略低 ,但 是不 得低 于7 。 % ( )对分 红 派息 的要 求 。增发 和配 股 均要 求公 司近 三年 有 2 成 本也 有所差 别 ,且具 有一定 的不 确定性 。
增发 是 向包 括 原 有股 东在 内的全 体 社 会公 众发 售 股票 ,其 ( )距 前 次 发 行 的 时 间 间 隔 。 增 发 要 求 时 间 间 隔 为 l个 优点 在 于限 制 条件 较 少 ,融 资规 模 大 。增 发 比配 股 更符 合市 场 3 2
有 大 的 区 别 ,都 是 股 权 融 资 ,只 是 操 作 方 式 上略 有 不 同 。 增发 和配股 共 同缺点 是 :融资 后 由于股本 大大 增加 ,而投 资项
维普资讯
我 上 公 再 资 式 比 研 国 市 司 融 方 的 较 究
。 吴 剑
(中炬 高新技术 实业( 团) 集 股份 有 限公 司 广 东中山 5 8 3 2 4 7)
【摘 要 】首 先 ,对 目前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常 用 的几 种 融 资 式 分 别 从 融 资 条 件 、融 资 成 本 以及 优 缺 点 三个 方 面进 行 了 比较
( )发行 后 的盈利 要 求 。增发 的盈 利 要求 为发 行完成 当年 7 加 权平 均 净 资产 收 益 率不 低于 前 一年 的水平 ;配股 的要求 完成 当年 加权 平 均净 资 产收 益 率 不低 于银 行 同 期存 款 利 率 ;而发 行 可 转换 债券 则要求 发行 完成 当年足 以支 付债 券利息 。 2 、融 资成本 的 比较 增 发 和 配股 都是 发 行 股票 ,由 于配 股面 向老股 东 ,操 作 程 序相 对简 便 ,发 行 难度 相 对较 低 ,两者 的 融资 成 本差 距 不大 。 出 于 市 场 和 股 东 的 压 力 ,上 市 公 司 不 得 不 保 持 一 定 的分 红 水
分 析 ;然 后 , 以该 比较 分 析 为 基 础 ,本 文最 终 认 为今 后 我 国
上 市 公 司 融 资 的趋 势 是 :从 实 际 出发 ,更 注 重 融资 方 式 与手 段 的 创 新 和 优 化 ,将 种 种 情 况 综 合 考 虑 ,选 择 最优 再 融 资 方 案 , 以实 现 公 司的长 远 发展 和 价 值最 大 化 。 【关键 词 】上 市公 司 融 资 方 式
目的效 益短 期 内难 以保 持相 应 的增 长速 度 ,企 业的 经营 业绩 指
标 往往 被 稀释 而 下滑 ,可 能出 现融 资 后效 益 反 而不 如融 资 前 的 ( )发 行 价 格 。 增 发 的 发行 市 盈 率证 监 会 内部 控 制 为2 现 象 ,从 而严 重 影响 公 司 的形 象和 股 价 。并 且 ,由于股 权 的稀 5 0
月 ;配股 要 求 间隔 为 一个 完 整会 计 年度 ;而发 行 可 转换 债 券 则 化 原 则 ,更 能 满足 公 司 的筹 资要 求 ,但 与 配股 相 比 ,本 质上 没
没有具 体规 定 。 ( 发 行对 象 。增 发 的对 象是原 有股 东和 新 增投 资 者 ;配 4) 股 的对 象是 原 有股 东 ;而 发 行可 转 换 债 券 的对 象包 括 原 有股东 或新 增投 资者 。

比较 分析

上 市 公 司 再 融 资 方 式 的 比 较
目前 上 市公 司 普遍 使 用 的再 融 资方 式 有 三种 :配 股 、增发 平 ,理 论 上看 ,股 票融 资成 本和 风险并 不低 。 和 可 转 换债 券 ,在 核 准 制框 架下 ,这 三种 融 资方 式都 是 由证 券
目前 银 行贷 款利 率 为62 ,由 于银 行贷 款 的手 续费 等相 关 .%
公 司 推 荐 、中 国 证 监 会 审 核 、发 行 人 和 主 承 销 商确 定 发 行 规 费用很 低 ,若 以0 1 .%计 算 ,其融 资成 本 为6 % 。可 转换 债 券的 . 3 模 、发 行方 式 和发 行 价格 、证 监会 核 准等 证 券发 行 制度 ,这三 利 率 ,一 般在 l 2 %. %之 间 ,平均 按 1 %计 算 ,但 出于 发行 可转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