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五单元凝结∣青岛版(六年制,三起)

合集下载

22.凝结(PPT课件)

22.凝结(PPT课件)

•分组材料一 塑料托盘、一冷冻易拉罐、一常温易拉罐、记录单
将冷冻的易拉罐擦干,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密封的 易拉罐表面有什么?
常温易拉罐,仔细观察,看看这个密封的易拉罐表 面有什么?
小组讨论,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分组材料二: 塑料托盘、冰块、大塑料杯、广口瓶、纸巾
(1)怎样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来将空气中的 水蒸气变成水? (2)要给广口瓶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3)怎样确保变成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呢?
遇冷
水 变成 -凝结
看看生活有哪些凝结的现象?
它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做饭时--锅盖凝结水蒸气
这是因为锅内的水蒸气遇较冷的锅盖 发生凝结现象。
它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1.夜晚中,空气中能容纳的水汽能力减少,一部分水汽会 凝结成雾。
2.这种情况特别容易出现在秋冬季节,容易在后半夜到早 晨达到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形成雾。
青岛版科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
22.凝结
----长江路小学
复习:高压锅为什么煮饭快?
高压锅可使压力增大,这样能使水的 沸点提高了,因而煮饭快。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你能解释杯子外的水珠从哪里来了吗
一个盛冰的玻璃杯, 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 间杯子外面出现了很多 的小水珠。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 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 在杯壁上凝结成小水 滴。
3.秋冬的清晨气温最低,也是雾最浓的时刻。
下霜了
水蒸气变成小冰晶---凝华
吉林雾凇
水结冰
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冰----凝固

×
√Hale Waihona Puke √√ √ × √我是小小科学家
• 冬季,汽车玻璃内壁 上常结有小水珠,影响 司机叔叔的视线,我们 想办法防止它们的出现。

最新: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凝结_青岛版(六年制)-文档资料

最新: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凝结_青岛版(六年制)-文档资料

22.凝结一、教学目标:1.认识凝结,知道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2.能设计对比实验探究小水珠的成因,巩固对比实验的方法。

3.渗透自然界的物质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的科学自然观。

4.愿意合作与交流。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水。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

三、教法、学法:组织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为课堂探究做好充分准备。

教师创设课堂情境的方法导入,课堂教学采用对比实验法,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分组实验,认识凝结这一自然现象,学生通过交流讨论,自主实验的方法,对凝结现象有较为完整、正确的认识。

四、课前准备:分组实验器材:相同烧杯 2个、玻璃片2块、热水、凉水、酒精灯、试管夹、火柴、放大镜。

学生:镜子五、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课件图片)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这些现象吗?小水珠是如何形成的?你想探究其中的奥秒吗?(学生回答:)2.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一起,探究大自然中这一种很有趣的现象,下面我们从一个小游戏开始。

课前,每个同学准备了一个小镜子,你对着镜子哈气,再用放大镜观察镜子你看到了什么?请同学们边哈气,边观察,边思考,开始。

生实验。

汇报现象。

(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1.提出问题:联系刚才哈气时看到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生:水珠是怎样产生的?师提问:水蒸气真的能变成水吗?我们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这里有个盖杯,倒入一些温水,盖上杯盖,你猜一猜,会有什么现象?(师演示)学生回答教师:这些水珠是怎样“跑”到杯盖上去的?学生讨论并回答。

(启发他们推想:杯内的水变成水蒸气飞散到杯盖上去。

)师小结:杯盖内的小水珠是由杯内的水蒸气变成的。

2.学生猜想。

(学生回答:可能是呼出的(热)气中含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到镜片变成了水珠。

)板书:水蒸气水看来,镜片上的水珠就是由我们的呼出的水蒸气变的。

水蒸气在什么条件下能变成水呢?生猜想:(师提示:在什么季节更容易看到刚才的现象?为什么在冬季容易看到?)生答:(冬季的气温比较低,那镜片的温度也比较低。

2019年-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2 凝结_青岛版(六年制,三起) (共20张PPT)-PPT精选文档

2019年-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22 凝结_青岛版(六年制,三起) (共20张PPT)-PPT精选文档

B 2、水在凝结过程中,(
)热量。
A、吸收 B、放出 C、既不吸收也不释放。
3、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会发现
镜片模糊了,原因是( B)。
A、镜片上面有尘土。B、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 镜片而凝结成水,使镜片模糊。
• 烧开水时,从壶嘴处冒出的 “白气”是水蒸气吗?为什么?
答:不是,水蒸气是看不见的 ,先 是水沸 腾汽化,从壶嘴里出来,然后遇 冷凝结成小水珠 。
22 凝 结
水蒸气是在什么条件下 变成小水珠的?
实验方案:
1.点燃酒精灯。 2.用试管夹夹住其中一块玻璃片放在酒
精灯上加热。 3.在两个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上,一个
盖上热玻璃片,另一个盖上冷玻璃片。 4.过一会儿,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
验记录。
注意事项!
小心烧杯中的热水,避免烫伤。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加热,不要用手触摸
水蒸气
冷气机运转时会滴水
遇冷
从冰箱拿出水果放一段 时间后,表面会有小水滴。
水 凝结
它是水蒸气凝结形成的
1、水蒸气( 遇冷 )可以变成 ( 液态的水 ),这种现象叫 做凝结。
2、秋天草叶上露珠是由于水蒸 气遇冷( 凝结 )成的小水珠。
1、水由气态变为液态称为( C )
A、蒸发B、沸腾C、凝结
加热的玻璃片,以免烫伤。 点燃的火柴用完后放入桌面的水杯里。 加热玻璃片时,要来回转动玻璃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记录表
水蒸气变水实验记录表
实验项目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甲杯
乙杯
水蒸气变水实验记录表
我是小小科学家
• 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
常结有小水珠,影响司机 叔叔的视线,我们想办法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凝结》优质课件

最新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凝结》优质课件

课堂练习
1.揭开热水杯盖,会看到盖内有许多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与__水__蒸__气___有关。 2.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__水__珠____,从气态变为液态。装冰的玻璃杯和冰棍塑 料外壳的小水珠就是水蒸气_遇__冷__液__化___后变成的水。 3.水蒸气在__遇__冷____(遇冷/遇热)条件下才能变成小水珠。露通常发生在 _早__晨__(早上/晚上)。
4.物质世界:知道物质是由不同的材料组成的。能根据不同物质性质进行分类,知道各种物质的作
用。正确使用,注意负面影响,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5.物质世界:认识到水蒸发要吸收热量;了解影响蒸发快慢的原因;知道水的冰点和沸点;探究雨、
雪、雾霜的成因及水在自然界循环的规律。
6.运用所学知识,利用科学方法,为人类创造出更多的财富。人对环境负有责任。
力,思维方式也初步的由具体转变为抽象。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扩大学生知识范围,进
一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加学生的社会实践活
动和自我研究的能力,联系他们的实际生活,用所学得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最终达到将科学知识来自创造性应用到生活中去。
二:教学目标:
加满自来水的玻 璃杯外壁没有出 现小水珠,说明 玻璃杯壁不渗水。
11
观察现象
空玻璃杯的外壁没有出现小 水珠,而装满冰的玻璃杯外 壁有许多小水珠,说明玻璃 杯外壁上的小水珠与杯内的 冰是有关系的。
12
玻璃杯外壁上的小 水珠与杯内的冰有 什么关系呢?
13
我们的猜测
可能是空气中的水蒸 气遇到盛冰的玻璃杯, 变成了小水珠。
24
四、教学重点难点 (包含在二、三部分) 五、基本教学措施:
本册教材在纵观全册教材,教师应更加放开手脚,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有较强求知欲望的话题作 为课的主体,通过活动使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从而加深对科学、对科学探究、对科学学习的理解。 解释与模型是五年级集中训练的过程与方法,要结合具体学习内容,在探究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解释与 模型的训练。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凝结- 33页PPT文档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凝结- 33页PPT文档

拓展作业:
1.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搜集资 料,了解云的更多知识。
2.冬季汽车玻璃内壁上常结有小水珠, 影响司机叔叔的视线,想办法防止 它的出现。
谢谢Biblioteka 水蒸气 遇冷 水水蒸气遇冷变成液态水的现象 叫做凝结。
小挑战:动脑筋 想办法
普通防雾眼镜防雾不持久, 多次喷防雾剂后会使镜片模糊, 同时含有化学成分的防雾剂对眼 睛有一定的伤害。镜片起雾原因 有两种:一是镜片内较热的气体 遇较冷的镜片所产生的液化现象; 二是被眼镜密封的皮肤表面的水 分蒸发,在镜片上的气体凝结, 这也是喷防雾剂不起作用的主要 原因。 一种运用电磁铁原理设 计的防雾眼镜(见图),由可以 调节刮雾频率的电子定时键,通 过电磁铁来控制刮雾条。可用于 游泳、滑雪、登山、潜水、医护 (非典期间因眼罩的防雾问题给 医护工作者带来了很多不便)、 劳保、科研生化、头盔、宇航服、 光学仪器仪表等。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科学上册
我的方法
实验记录单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现象
我的发现:
温馨提示:
1.给玻璃片加热时,为防止玻璃片受热不 均破裂,可将玻璃片置于酒精灯火焰上 方来回移动加热,并且始终不要接触到 火焰。
2.为保证实验现象的明显,玻璃片加热后 要立即同另一块玻璃片同时盖在玻璃杯 上。
3.小组同学要团结合作,及时记录好实验 现象。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22.《凝结》教学课件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六年制五年级上册22.《凝结》教学课件
青岛版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配套课件
(六﹒三学制)
22.凝结
活动准备
镜子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
温馨提示:
1.进行对比试验时,相同条件要保持一致; 2.玻璃片要放在石棉网上均匀加热,安放时注 意安全; 3.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实 验现象不明显的可以多做几次; 4.倒取热水时注意安全,酒精灯使用规范。
活动过程
实验器材 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玻 璃片、冷水、热水、冰块
相同条件 不同条件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我来说一说
活动过程
活动程
冬季,汽车内壁上常结有 小水珠,影响司机的视线。 怎样防止小水珠的出现?
拓展活动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凝结》课件PPT共3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凝结》课件PPT共35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凝结》 Nhomakorabea课件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22 凝 结
分组材料二: 塑料托盘、冰块、大塑料杯、广口瓶、纸巾
(1)怎样利用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来将空气中的 水蒸气变成水? (2)要给广口瓶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环境? (3)怎样确保变成的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呢?
酒精灯
试管夹
火柴
玻璃片
烧杯
实验方案:
1、点燃酒精灯。
2、用试管夹夹住其中一块玻璃片放在 酒精 灯上加热。
3、在两个装有相同热水的烧杯上,一 个盖上热玻璃片,另一个盖上冷玻 璃片。
4、过一会儿,观察实验现象,做好实 验记录。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小心烧杯中的热水,避免烫伤。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加热,不要用手触摸加热的玻
璃片,以免烫伤。 点燃的火柴用完后放入桌面的水杯里。 加热方玻璃时,要来回转动玻璃片加热,转动速度
实验结论:水蒸气在 遇冷情况下可以变成水。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水蒸气变水实验记录表
实验项目 相同条 不同条件 实验现象 我的结论 件
甲杯
烧杯 热水
热玻璃片 出现小水 珠
乙杯
烧杯 热水
冷玻璃片 没有小水 珠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五年级上 凝结 青岛版(六年制)

6. 经过不同时期淘洗的经典之作是重 要的时 代精品 ,不同 时期的 作家倾 尽了心 力与才 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水珠 水蒸气 凝结 露
实验材料:两个玻璃杯、两块玻璃片(大 于杯口)、酒精灯、铁夹、火柴、热水 实验步骤:
1.将其中一块玻璃片用酒精灯均匀加热。
2.把两个玻璃杯装上同样多的热水,一个 盖上冷玻璃片,一个盖上热玻璃片。
新课学习
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冷玻璃片上出现小水滴,热玻璃片上没有 出现水滴。 实验结论: 水蒸气在遇的条件下才可以凝结成水。
结论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了解了什么叫凝结,自然界中有哪些凝
结现象,以及露是怎样形成的。
课堂练习
1.我会填 (1)医药上可以利用水和水蒸气之间的互 相变化制取(蒸馏水 )。 (2)在装有热水的两个杯口上分别盖上冷 、热玻璃片,在( 冷 )玻璃片上会出 现水珠。 (3)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 液态的)水。
1.在三脚架上放石棉网,把装有水的烧杯放在 上面。在烧杯上面放装有冰块的小碟子。 2.点燃酒精灯,给水加热。
新课学习
3.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随着温度的升高,水里不断产生气泡,水面上 部有水汽出现,在小碟子的下面出现水珠。 实验结论: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 “凝结”
新课学习
水蒸气
导入新课
课前给大家布置了一些预习活动,你们 有什么发现吗?在你们预习的过程中,你们 发现了哪些有趣的现象?提出了哪些问题? 又进行了怎样的探索活动呢?这节课,我们 就象
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 种现象叫做凝结。
新课学习
新课学习
凝结实验
实验材料:酒精灯、火柴、试管夹、烧杯、小 碟子、少量冰块、 三脚架、石棉网 实验步骤:
课堂练习
2.说说生活中的凝结现象有哪些? 盐粒、烟粒、露水、霜、窗花等。
3.阳光下冰雪融化时,人为什么感觉比 下雪时冷?
因为下雪时放热,化雪时要吸热。
作业布置
观察并思考:
⒈下雨前,自来水管壁上会出现很多"
汗珠",这是怎么回事?
⒉太阳出来后,露珠就慢慢地消失了,
你怎样解释这一现象?
板书设计
22.凝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