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分析_何宜庆

合集下载

溢出效应计量经济学

溢出效应计量经济学

溢出效应计量经济学引言:溢出效应是指某个经济活动的直接影响之外,还对其他相关经济主体产生的间接影响。

在经济学中,溢出效应被广泛研究和应用于各个领域,特别是计量经济学。

本文将以溢出效应计量经济学为主题,探讨其定义、测量方法、实证研究以及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

一、溢出效应的定义和分类溢出效应是指一项经济活动的影响超出了直接参与主体的范围,对其他相关主体产生的间接影响。

根据溢出效应的性质,可以将其分为正向溢出效应和负向溢出效应。

正向溢出效应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相关主体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技术创新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而负向溢出效应则是指一项经济活动对其他相关主体产生消极的影响,例如环境污染带来的环境溢出效应。

二、溢出效应的计量方法为了研究溢出效应的影响,计量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的计量方法。

其中最常用的方法是基于回归分析的计量方法。

通过构建适当的经济模型和选择合适的变量,可以通过回归分析来测量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

此外,还可以利用自然实验、随机试验等方法来测量溢出效应。

三、溢出效应的实证研究溢出效应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例如教育、创新、环境等。

在教育领域,研究者通过测量教育投资对周边地区的教育水平的影响,来研究教育溢出效应。

在创新领域,研究者通过测量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研究技术溢出效应。

在环境领域,研究者通过测量环境政策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来研究环境溢出效应。

这些实证研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溢出效应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溢出效应的研究对政策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了解和测量溢出效应,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评估政策的影响和效果,从而制定更合理和有效的政策。

例如,在教育领域,政府可以根据教育溢出效应的研究结果,制定合适的教育政策,以提高整个社会的教育水平。

在环境领域,政府可以通过测量环境溢出效应,制定环境政策,以改善环境质量。

结论:溢出效应是经济活动产生的直接影响之外的间接影响。

计量经济学提供了一系列的方法来测量溢出效应的大小和方向。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基于综合指数的描述性分析

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研究——基于综合指数的描述性分析
( 一)文献综述 国内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的研 究是从 19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开始的。 97 自党 的十六 大报 告 中首次提 出 “ 正确 处理 要 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来,我国 掀起了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关关系研究 的浪潮 , 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研究,更有大量 的实证分析。 王爱俭 (0 1、 20 )刘骏 民 (03 、 20 ) 成思危 (0 5 等对虚拟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20 ) 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虚拟经济的发展阶段 以 及研 究虚拟 经济 的理论 框架等 问题做 了深入 的讨 论 和研 究 。 在 实 证研 究 方 面 ,刘 金 全 (04通过阐明经济和实体经济在规模和活 20 ) 性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 发现我国虚拟
性发展给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一定的负面影 响。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 ,人们在享受
虚拟 经济带 来 的繁荣 的 同时 , 也越 来越 多 的 用质疑的眼光来看待虚拟经济 , 似乎当前危 害愈 演 愈 烈 的金 融 危 机 都 是虚 拟 经 济惹 的 祸。那么,现实是否真的像人们所怀疑的那 样, 我国的虚拟经济的发展 已经严重脱离 了 实体经济。 这就引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入研究
基于综合指数的描述性分析 上 证股 指 。 体经 济 的指标 :GDP ( ) 代表实 可比价 、

仲恺 农业工程 学院
广东广 州
5 2 1 5 0 2
度数据 ,通过构建反映实体经济和虚拟 经 济 的 综合 指 数 ,对 虚 拟 经 济 和 实体 经 济的 互 动 关 系进 行 描 述 性 分析 。研 究结
果 表 明 ,我 国的虚 拟 经 济 与 实体 经 济 的
发展 基 本还 是 相 互 协 调 的 ,但是 影 响程 度 上 来看都是不对称的 【 关键 词 】 虚 拟 经 济 ;实体 经 济 ; 综合 指 数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及溢出效应分析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灰色关联及溢出效应分析

动规 律 , 虚拟 经济 与实 体 经 济 的发 展 常 出现 非 协 调 状况 , 当虚拟 经济发 展过度 膨胀 、 导致 虚拟经 济 与实 体经 济过度失衡 时 , 有 可 能形 成 泡 沫经 济 而 引发 就
经济危 机 。 据统 计 ,O世 纪 8 2 O年代 以来 , 西方 国家 和 一些

一 <
l 60 00 00
4 000 0 0
2 000 0 0
作者简介 : 周莹莹( 9 3 , , 1 8 一) 女 江苏铜 山人 , 博士生 , 研究方 向: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 刘传哲( 94 , , 1 6 一) 男 江苏丰县人 , 金融工程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研究方 向: 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 。
7 9
统计与信 息论坛
新 兴工业 化 国家 的虚 拟经 济 发展 迅 速 , 规 模 已超 其
收稿 日期 :O O 4 3 修复 日期 :O 0 7 1 2 1 —O —1 ; 2 1 —0 —2 基金项 目: 江苏省高等学校哲学社 会科 学研究基金项 目《 于差异性和动态性视角 的金 融危机对 中国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基 研究/0 SD 90 9 (9 J 7 0 6 )
周 莹莹, 刘传 哲
( 中国矿业大学 管理学院 , 江苏 徐州 2 1 1 ) 2 1 6 摘要 : 中国虚拟经济交易规模逐步扩大 的背景下 , 1 9 年二季度至 2 0 在 以 98 0 8年 四季度的数据为样本 , 以 虚拟经济各主要代表变量对实体经济发展 的影 响及 虚拟经济 与实体经济 的关 联情况 、 实体经 济部 门与虚 拟 经济部门的互动发展情况 , 进行协整分析 、 灰色关 联分析及 溢出效应分析 , 结果表 明: 中国虚拟经济各主要代 表变量与 实体经济 问存在协整关系 ;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灰色综合关联度高 , 没有 出现实质性分离情况 ; 虚拟 经济部门对实体经济部 门的边际溢出效应远大于实体经济部 门对虚拟经济部 门的边 际溢 出效应 ,98 20 19 - 0 8 年间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发展基 本处 于“ 供给引导型” 阶段。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

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8年 3月 第3 0卷 第 3期
当 代 经 济 管 理
Co N TEM PO RAR Y ECO N O M Y & M AN AG EM EN T
Mar 00 . 2 8 VOI O NO. . 3 3
中国虚
虚 拟 经济 是 与 实体 经 济 相 对应 的概 念 。所 谓 “ 拟 经 济 ” 是指 相 对 独立 于 实 体经 济 之 外 的股 虚 ,
票 、债 券 、 期 货 、期 权 等 虚 拟 资 本 的 交 易 活 动 ,
何宜庆
(0 6 分 析 虚 拟 经 济 与 实 体 经 济 互 动 发 20 )
了 全 球 金 融 一 体 化 和 自 由 化 发 展 等 ;3 爱 俭 [王 1
(0 6 还 从 资 本 市 场 效 率 角 度 对 中 国 虚 拟 经 济 规 20) 模 适 度 性 进 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中 国 的 虚 拟 经 济 发 展 和 实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不 协 调 ;1 香 英 ( 0 5) 1 4 郝 20 分 析 了 虚 拟 经 济 的 发 展 对 控 制 货 币 供 应 量 的 影 响 ;】 l 5
袁 国敏 ,王亚鸽 ,王 阿楠
(. 1南京财 经文学 公共 管理 系,江 苏 南京 2 0 4 ;2辽宁】 学 经济 学院 ,辽 字 沈 阳 1 0 3 ) 10 6 . l : 10 6
f 摘 要 】虚 拟 经 济 以 实 体 经 济 的 发 展 为 基 础 , 虚 拟 经 济 的
性 的 基 础 ,而 且 也 是 保 持 经 济 长 期 快 速 稳 定 增 长
的必要 条件 。
适 度 发展 能促 进 实体 经 济 的 发展 ,而 其 过 度 膨 胀 将 会 对 实 体 经 济 产 生 负面 影 响 。 文 章 运 用 耦合 协 调 理 论 ,采 用 灰 色

次贷危机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六省比较视角

次贷危机下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相互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与中部六省比较视角

※基金项 目: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1 6 0 5 ; 7 0 3 1 )教育部人文社 科重 点研 究基地南 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发展研究中心重
点 基 金 资 助项 目(8 b x 0 3 ; 西 省教 育厅 高 校 人 文社 会 科 学 研 究基 金 资 助项 目( 0 3 ) 0 z z 0 0 )江 GL 9 4。
对 长 三角 地 区与 中 部 六 省 的综 合 指 标 分 危 机 前 后 进
角 地 区 和 中部 六 省 的指 标 体 系 。数 据 选取 为危 机 前 2 年
( 0 6年 1月 至 2 0 20 0 7年 1 2月 ) 危 机 后 2年 (0 8年 1 和 20
月 至 20 0 9年 l 2月 ) 的月 度 数 据 . 据 来 源 于 中 经统 计 数 数

指 标选 择 与 数 据 处理
F l
F 2
3 t6 8
0 42 .7
6 .2 % 9 7 5
8 5 % 4 37
实体经济

本 文从 银 行 业 、 征券 业 、 险业 三 方 面选 取 了代 表 虚 保


。 。
。鹇
拟经济的指标 : 金融 机 构 各 项 存 款余 额 、 融 机构 各 项 贷 金
(V) 实 体 经济 ( E 和 中部 六 省 虚 拟 经 济 ( V) 实 体 E 与 E ) M 与
经济( ME) 。
( 综 合 指 标 平 稳 性 检 验 二
财 政 收 入 由 于 区域 之 间 的 经 济增 长 与 金 融发 展 具 有 一
定 的同 步 性 .因此 通 过 各 省 平 均 的方 法 分 别构 造 了长 三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研究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研究引言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也呈现出明显的差异。

在这种发展格局下,区域经济发展的溢出效应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好坏甚至是创新水平能够对周围地区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研究这一效应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还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本文将围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展开深入研究。

一、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内涵和特点1. 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内涵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是指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产生的效应影响到相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较好时,它的经济效应会“溢出”到周围地区,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而当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佳时,也会产生消极影响。

这种影响可以体现在多个方面,包括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产业发展等。

2. 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特点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特点主要包括:(1)空间性:区域的位置决定了它与周围地区的关系,因此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具有明显的空间性,表现为地域性的影响和传导效应。

(2)复合性: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受到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地理环境、产业结构、政策因素等,因此具有复合性和多样性。

(3)持续性: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影响不是一时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改变,会持续地对周围地区产生影响。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学者对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已经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测度方法针对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内涵和特点,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测度方法,包括空间计量模型、GIS分析、核密度分析等。

这些方法不仅可以量化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影响程度,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溢出效应的发生机理。

2. 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溢出效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技术创新能力、人才流动、产业链条等。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文章首先界定了空间溢出效应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文章回顾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指出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于分析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各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

研究结果显示,空间溢出效应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还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揭示空间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文章还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等措施,进一步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在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文章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基础空间溢出效应,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对邻近地区产生的非自愿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比如知识溢出、技术扩散等带来的经济增长;也可能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导致的生态问题。

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与周边地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

在经济学理论中,空间溢出效应往往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密切相关。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空间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聚经济形成的重要机制。

当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正的外部性时,会吸引其他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该地区集聚,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分析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分析
应, 这说 明在 1 7 2 0 9 8~ 0 4年期 间 中国虚 拟经 济 与实
假设 社 会 经 济 系统 有两 大 部 门 : 虚拟 经 济部 门 与 实体经 济部 门 , 两个 部 门分别都 有两 项投 入 : 这 劳 动 与 资本 。当考虑 供 给引 导 型 的经 济 时 , 设 虚拟 假 经 济部 门的产 出对 实体 经济 部 门产 出有外部性 或溢 出效 应 , 即实体 经济 部 门的产 出不 仅 仅是 该 部 门所 使用 的资 本与 劳动 力 的 函数 , 是 虚 拟 经济 部 门产 还
其 中 F R, , Y分别表 示 虚拟经 济部 门 、 体经 济 实
部 门和社会 经济 总 产 出 , L , K L , K , 分 别 指 虚拟
经济部 门、 实体经 济 部 门所 雇 佣 的劳 动力 和 所使 用 的资 本 。但 是该 模 型是 属 于 单 向 的 , 只考 虑 金融 即 发展 对经 济发展 的 影 响 , 没有 考 虑 它 们之 间互 动 发 展 的影响 。为此 , 文 考 虑 它们 之 间 的 相互 影 响并 本 由此 推导 虚 拟 经 济 与 实 体 经 济 互 动 发 展 的 理 论 模
维普资讯
第3 O卷 第 5期
20 0 6年 1 月 O
南 昌大 学 学 报 ( 科 版 ) 理
Ju n l fNa c a g U ies y N trlS in e o ra n h n nv ri ( au a ce c ) o t
金 融发展 。
融 服 务 的 供 给 先 于 需 求 。 在 此 基 础 上 ,Ei r c ( 0 0 给 出金融 发展 与经济 增长 的理论 模型 20 )

F=F L , F ( FK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借鉴 林 # 帕 特里 克上 述观 点, 对中 国在 1978~ 2004年 期间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 的边际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中国 虚拟经济部门产出对实体经济部门产出的边际溢出 效应大于实体经济部门对虚拟经部门的边际溢出效 应, 这说明在 1978~ 2004年期间中国虚拟经济与实 体经济互动发展基本上是处于 / 供给引导型 0阶段。
收稿日期: 2006- 04- 11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70371042);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资 助项目 ( 0611082) 作者简介: 何宜庆 ( 1961- ), 男, 教授, 博士 1
第 5期
何宜庆等: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分析
# 431#
有外部性或溢出效应, 即虚拟经济部门的产出不仅
# 432#
南昌大学学报 (理科版 )
2 006 年
指数在 1978~ 1990 年用零售价 格指数代替 ( 即补 缺 ) 。经整理后各项实证数据见下表:
表 1 实证用的数据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FL , RL , FK, RK 分别指虚拟经济部门和实体经济
部门劳动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式中 D反映两部
门要素边际生产率差异。如果 D> 0, 则表示虚拟经
济部门要素边际生产率高于实体经济部门, 反之亦
然。许多发展中国家早期盛行金融抑制政策, 导致 虚拟经济部门效率可能低于实体经济部门, 此时 D
对虚拟经济部门发展外部性的刻画, 它强调金融服 务的供给方, 且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 融 服 务 的 供 给 先 于 需 求。 在 此 基 础 上, Eric ( 2000) [ 4] 给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F = F ( LF, KF )
( 1)
R = R ( LR, KR , F )
第 30卷第 5期 2006年 10月
南昌大学学报 (理科版 ) Journa l o f N anchang U n iversity( N a tura l Sc ience)
文章编号: 1006- 0464( 2006) 05- 0430- 04
V o.l 30 N o. 5 O ct. 2006
型。
假设社会经济系统有两大部门: 虚拟经济部门 与实体经济部门, 这两个部门分别都有两项投入: 劳 动与资本。当考虑供给引导型的经济时, 假设虚拟 经济部门的产出对实体经济部门产出有外部性或溢
出效应, 即实体经济部门的产出不仅仅是该部门所 使用的资本与劳动力的函数, 还是虚拟经济部门产 出的函数, 换句话说, 如果虚拟经济部门产出的增加 会促使实体经济部门的产出上升, 其对实体经济的 溢出效应就将加大; 而当考虑需求追随型的经济时, 同样假设实体经济部门的产出对虚拟经济部门产出
富的经济活动, 其主要构成部分包括农业、工业、交通 运输业、商业、建 筑业、邮电业 等部门。就 中国在 1978~ 2004
年期间虚拟经济与实体 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 明中国虚拟经济 部门产出 对实体经济
部门产出的边际溢出效应大于实 体经济部门对 虚拟经部 门的边 际溢出 效应, 这说明 在 1978 ~ 2004 年期间 中国虚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分析
何宜庆, 韦媛辉, 曾 斌
(南昌大学 系统工程研究所, 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 虚拟经济是指以金融系统为依托, 通过虚拟资本运作而获取未来资本价值增 值的经济活 动, 其 主要构成部
分包括银行、证券、基金、保险等部门; 实体 经济则是以社会物质资源为对象, 以实 物形式和货 币形式为 社会创造财
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 发展基本上是处于 / 供给引导型 0阶 段。
关键词: 虚拟经济; 实体经济; 边际溢出效应; 供给引导型
中图分类号: F 830. 9
文献标识码: A
对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 美国耶 鲁大 学 经 济 学 家林 # 帕 特 里 克 ( H ugh T P atrick 1966) [ 1] 在 / 欠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 0一 文中认为可能存在两种情况: 一种是供给引导型, 这 种情况强调金融服务的供给, 即金融机构、金融资产 与负债和相关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 这种需求在现 代高产出部门特别强烈, 从而推动了经济的不断发 展。另一种情况是需求追随型, 它强调经济主体对 金融服务的需求。在现实经济中, 供给引导现象与 需求追随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 金融部门既对经济 增长有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又能带动 金融发展。
( 2)
Y= F + R
( 3)
其中 F, R, Y分别表示虚拟经济部门、实体经济
部门和社会经济总产出, LF, LR, KF, KR 分别指虚拟
经济部门、实体经济部门所雇佣的劳动力和所使用
的资本。但是该模型是属于单向的, 即只考虑金融 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没有考虑它们之间互动发 展的影响。为此, 本文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并 由此推导虚拟经济与实体 经济互动发展的 理论模
资本存量 (亿元 ) 2 442. 58 2 583. 41 2 634. 68 2 795. 08 3 011. 47 3 229. 85 3 507. 88 3 709. 03 3 906. 40 4 039. 09 3 750. 01 3 555. 96 3 900. 67 4 039. 55 4 091. 28 3 955. 75 4 536. 64 5 334. 47 6 356. 90 7 701. 39 9 511. 19 11 489. 80 13 368. 18 15 448. 72 18 031. 01 20 988. 25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 3 624. 10 3 899. 38 4 203. 39 4 422. 37 4 824. 33 5 350. 73 6 163. 83 6 995. 79 7 611. 31 8 494. 28 9 454. 27 9 842. 37 10 216. 41 11 156. 42 12 740. 63 14 459. 92 16 282. 26 17 992. 15 19 718. 99 21 454. 02 23 128. 42 24 769. 86 26 763. 08 28 705. 36 29 506. 93 33 659. 47
+
B( dK ) + Y
[
1
D +
D+
9R 9F
]
(
dF Y
)
+
1 1=
9F D9R
(
dR Y
)
( 10)
其中
A= RL
=
99LRR,
B= RK
=
9R 9KR
分别


体经
济部门劳动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率; dYY表示 Y (国内
生产总值
GDP )的增长率;
dL、dK分别表示劳动投入 YY
的总增量及资本存量对
下面将采用以上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互动发展 的理论模型 (式 13)来分析中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 济互动发展的边际溢出效应。 211 数据指标与样本
本文实证中所需的原始数据有: 国内生产总值 Y ( GDP ) 、社会经济劳动总投入 L、社会经济资本存 量 K、金融及保险部门 (虚拟经济部门 )增加值 F 和 实体经济部门增加值 (R = Y - F )。有关实际数据由 《中国金融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1978~ 2005) 及 《中国统计摘要 2005》各期整理而来, 其中资本存量 等于上期的资本存量加本期的基本建设投资减去本 期的更新改造投资 ( 相当于折旧 ) , 实证年限选取为 1978年 ~ 2003 年, 共 26 年 ( 因为统计年鉴 有关金 融、保险业增加值只公布到 2003 年 ) 。国内生产总 值、金融及保险部门增加值、实体经济部门增加值和 资本存量计算时以 1978年为不变价, 前三个指标用 GDP 平减指数 ( 1978年 = 100) 进行调整, 资本存量 则用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 1978年 = 100) 进行调 整, 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价格
GDP 的比率;
dF、dR分别表 Y dY
示虚拟经济部门及实体经济部门产出 (增加值 )增
量占 GDP 的比重。 99RF、99FR分别定义为虚拟经济部 门产出对实体经济部门产出的边际溢出效应和实体
经济部门产出对虚拟经济 部门产出的边际 溢出效 应 [ 4] 。
为了实证的需要, 假设虚拟经济部门与实体经 济部门之间通过不变弹性系数进行互动影响, 即
值为 - 1与 0之间; 当经济发展到更发达的阶段时,
随着金融管制措施逐渐取消, 金融抑制也就逐渐消 除, 导致虚拟经济部门效率有所提高, D值将逐步趋
向于 0。 由 dY = dF + dR, 通过一 个数学推 导, 式 ( 4)、
( 5)和 ( 6)可以变换为如下形式:
dY = Y
A( dL ) Y
虚拟经济部门 GDP( 亿元 ) 140. 20 167. 73 197. 80 228. 10 263. 42 302. 41 354. 91 417. 28 492. 46 576. 01 618. 75 655. 59 679. 98 664. 76 765. 74 858. 80 963. 58
仅是该部门所使用的资本与劳动力的函数, 还是实 体经济部门产出的函数, 换句话说, 如果实体经济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