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5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课学案粤教沪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5 我们周围的物质章末复习教学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 我们周围的物质章末复习教学课件 (新版)粤教沪版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 零刻度处线,发现 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 ______左__(填“右”或“左”)调。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 g,在烧杯中倒入适 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甲所示,将烧杯中 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乙所示,则烧杯中 酱油的质量为______4_5g,酱油的密度为 _1_._1_2_5_×__1_0_3__kg/m3 。
8.材料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下列说法中 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B ) A.光导纤维促进了现代通信的发展 B.桥梁的建造自古就有,建桥不再依赖材料科学的发展 C.高纯度大直径的硅单晶(半导体材料)促进了集成电路的发展 D.纳米材料具有传统材料所不具备的物理、化学特性,它将引发 新的工业革命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得酱油密度会__偏__大__(填“偏大” 或“偏小”)。
探究问题四:物质的属性
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物质的某种特性作为所选材料的主 要考虑因素之一。下列选项中属于主要从不容易导电的角度考 虑选材的是( B )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C.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 D.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6.下列关于各种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铝、橡胶、塑料都是很好的绝缘材料 B.超导体是一种电阻很大的材料 C.食盐水可以导电 D.用半导体材料可以制成性能优良的输电线
探究问题五:点击新材料
7.人们常把集成电路称为微电子器件,这个“微”字不 只是微小的意思,在物理学中,微电子器件是指芯片中的 线宽在1 μm左右。目前,世界上先进的线宽已经降到 0.13 μm。数年后,有可能降到0.05 μm,即50 nm,合 ____5_×__1_0_-_8__m。现在,科学家们正在研制纳米范围的纳 电子器件,它标志着21世纪上半叶,信息技术将从微电子 时代发展到纳电子时代。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 课件 (共21张PPT)

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 课件   (共21张PPT)
5g
2.已知测量某物体质量实验中,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内50g砝码 一个,20g砝码两个,5g砝码一 个,游码的位置同上题,则物 体的质量为_97_._4_g.
一、知识回顾:㈢密度
1.定义: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
2.定义式(测量式): ρ=m/v
3.解释: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m,v无关 b.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不同的物质
则就要重新调节。
• 测液体质量时,应先测______质量,然后 测_______质量,两者的__为液体质量。
• 砝码应用_____夹取,保持、干燥清洁,若 砝码磨损,测量结果偏____,若沾油灰测 量结果偏____。
思考: 1.标尺上每一小格表示的质量是多大? 游码读数时应以哪一侧为准(左、右)? 下图游码读数为_2_.4_克
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c.物质外界条件改变时,密度会变化(如:水 凝固成冰;温度计内水银的温度升高)
4.单位
基本单位:kg/m³ 常用单位:g/cm³
1g/cm³=10³kg/m³ 1kg/m³=10-³g/cm³
5.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³kg/m³,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6.密度测量: 原理,器材,步骤
7.密度应用:
密度的测量 • 原理:ρ=m/v
• 主要器材:天平、量筒 或量杯、烧杯
• 测量液体密度步骤:
• ①用烧杯取适量的液体,用天平测得其 总质量为m1
• ②将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得其体积 为V
• ③用天平测得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 为m2
• 液体的密度为ρ=(m1-m2)/V
密度知识的应用
练习
• 3. 对于密度公式的正确理解是( C) • A.同种物质的密度只跟其质量成正比。 • B.同种物质的密度只跟其体积成反比。 • C.同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正比。 • D.同种物质的密度与形状有关。 • 4. 写出你知道的一些物质的物理属性,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教学案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上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教学案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含义,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2、通过复习,会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有关的物理现象3、了解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在生活中的应用4、通过知识体系复习,提高审题和分析能力复习重点:密度公式的应用复习过程一、明确本章知识体系二、知识回顾1.质量:铁块的质量为7.9 kg,表示铁块这个_______中含有7.9 kg铁这种________;把铁块熔化、制成铁球或挪动位置后,质量均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发生改变.2.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_______;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______;“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本质就是“单位______的______”;物理学中用______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平时习惯上讲“水比油重”就是指水的_______大于油的______.3.托盘天平:实验室中测量_______的工具;托盘天平的使用:(1)将天平放在_______工作台面上;(2)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点上;(3)调节________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测量时,把被测物体放在____盘,估计一下被测物体的质量,用_______按“___________”的顺序向____盘依次试加_______,若所有合适的砝码都加上后,天平仍不平衡,就要调节________,最终使天平的横梁平衡;如下图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g.4.密度知识的应用:(1)鉴别物质:只要测出物体的____和____,再利用密度公式ρ=____求出其密度,对照密度表就可以判断物质的种类.(2)已知体积求物体的质量: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测量质量的物体,只要测出物体的______,再查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的_______,利用m=____就可求出该物体的质量.(3)已知质量求物体的体积:对于一些不便直接测量体积的物体,只要知道该物体的质量m,再查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利用V=____就可求出该物体的体积.5.物质的密度的测定:测量物体密度一般需要测出它的_______和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__,计算出物质的密度,这是一种_______(选填“直接”或“间接”)测量方法.6.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日常生活中的“吸铁石”具有_______;就导电性能来说,金属的导电性能一般比非金属______(选填“强”或“弱”);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常称作_________,某些物体在温度极低时,电阻会变为零,这就是______现象;煎锅和炒锅的柄用木料或在金属上包一层塑料制成,这是因为木料和塑料是________________;玻璃刀能裁玻璃,是因为________大.三、典例练习典例1:托盘天平的使用例1小明利用天平测一小石块的质量时:(1)他应将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处.接着,若发现指针左右摆动的情况如下图甲所示,则他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从而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他测量小石块质量时的情形如图乙所示,其中违反操作规定的是.(3) 规范操作后,经调节天平再次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那么小明所称量物体的质量是______g.典例2:密度例2关于密度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B.密度越大的物体质量越大C.由密度公式可知,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D.不论温度如何变化,物体的密度不变典例3:密度的测量例3在“探究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如图5-3甲所示是我们实验用的天平,砝码盒中配备的砝码有100 g、50 g、20 g、10 g、5 g等.请填写下列空格:(1)调节天平时应将________移至标尺零刻度线处,然后调节____________,使天平横梁平衡.(2)小王同学进行了下列实验操作:A.将烧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盐水的体积V;B.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C.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3)小王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时,估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在150 g左右,试加砝码时,应用镊子夹取100 g、50 g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指针右偏,则应取下______g砝码,试加上其他砝码,同时调节游码.(4)如图乙所示是小李同学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情况,他的错误是:.典例4: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4明珠广场上有一块巨大的“月亮石”,小明很想知道这块巨石的质量有多大,于是他从管理人员那里获悉:这块巨石约10 m3,他在巨石边上拾到了工人在安装巨石时凿下来的小石块,他用天平测出小石块的质量30 g,用量筒和水测量出石块的体积为12 cm3,你能帮助小明算出这块巨石有多少吨吗?四、知识点练习1.下列事例,质量发生变化的是()A.一块冰全部熔化成了水B.将一块岩石从月球带回地球C.将铜条拉成铜丝D.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了1 32.水银温度计中封闭着一定量的水银,在用这种温度计测量温度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计中水银的质量不变B.温度计中水银的体积不变C.温度计中水银的密度不变D.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不变3.有一架托盘天平,在调节横梁平衡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横梁右端的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才能使天平平衡;在称量质量的过程中指针向右偏,应______(选填“加”或“减”)砝码4.在“测定铜块的密度”实验中,用天平测量铜块的质量时,先要调节__________使天平平衡,然后将铜块放置在天平的______(选填“左”或“右”)盘中;“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实验和“测定铜块的密度”实验相比较,实验目的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5.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下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向左移到标尺的.(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中,当右盘中放入20 g、5 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g.(4)用一细棉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乙所示,然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 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cm3.(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kg/m3,该小组测算得的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6.2009年12月,沪东中华造船有限公司自主建造的“大鹏星”号液化天然气船正式建成.“大鹏星”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液化天然气船,最多可装载 1.5×105 m3的液化天然气,相当于上海全市居民l个月的天然气使用量.求:“大鹏星”号满载时,所装液化天然气的质量.(液化天然气密度为0.45×103 kg/m3)五、自我评价1.一个塑料饮料瓶的质量为10 g,将其剪碎后质量为()A.大于10 g B.小于10 gC.等于10 g D.已经剪碎无法确定质量2.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测量过程中向右移动游码的作用相当于() 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往右盘里增加砝码D.从右盘里取下砝码3.小明家安装自来水管时,将一根水管截成长短不同的两段,则这两段水管()A.质量相等B.密度相等C.重力相等D.体积相等4.球雕艺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无价瑰宝.球雕是经过钻磨、镂空、雕刻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如下图所示.球体在加工过程中,以下物理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重力5.小李想知道家里一只茶壶(如下图所示)的密度.取壶盖进行如下测量:(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后,将壶盖放在天平的左盘,往右盘放入砝码后,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他应______.(选填字母代号)A.向左调节平衡螺母B.向右调节平衡螺母C.减少砝码的质量D.增加砝码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壶盖的质量为________g.(2)将壶盖放入装满水的烧杯,如图丁所示,把溢出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戊所示.则壶盖的体积为________cm3,壶盖的密度为_________g/cm3,该茶壶的密度为________kg/m3,用该方法测出茶壶的密度比真实值_________.6.一只空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40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350 g,则该空瓶的容积是(ρ水=1 g/cm3,ρ酒精=0.8 g/cm3)()A.400 cm3 B.350 cm3C.250 cm3 D.200 cm37.水和冰是同种物质组成的,但它们的密度不同.18 g水的体积是18 cm3,请通过计算说明这些水结成冰后,体积怎样变化?(ρ冰=0.9×103 kg/m3)六、达标测评1.一瓶矿泉水放入冰箱结冰后,下列物理量不发生改变的是()A.体积B.密度C.质量D.温度2.两个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等,但甲球的体积比乙球大,那么()A.甲球一定是实心球B.乙球可能是实心球C.乙球一定是实心球D.至少有一个是实心球3.将铜和铁熔化成合金后,测得合金的密度是8.3×103 kg/m3(已知ρ铁=7.9×103 kg/m3,ρ铜=8.9×103 kg/m3),由此可知,合金的成分中()A.铜的质量比铁的多B.铁的质量比铜的多C.铁和铜的质量一样多D.无法判断4.质量为27 g的铝球,体积是10 cm3,则该铝球是________(选填“实心球”或“空心球”)(已知ρ铝=2.7×103 kg/m3)5.一个瓶子最多能装2 kg的水.求:(1)该瓶子的容积.(2)用该瓶子装食用油,最多能装多少千克?(ρ水=1.0×103 kg/m3,ρ油=0.9×103 kg/m3) 6.如下图所示,一个瓶子里有不多的水,乌鸦喝不到水,聪明的乌鸦就衔了很多的小石块填到瓶子里,水面上升了,乌鸦喝到了水.若瓶子的容积为450 mL,内有0.2 kg的水,乌鸦投入其中的石块的体积是________,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石块密度为2.6×103 kg/m3)。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教学设计 粤教沪版

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教材分析】本章教材安排了3节内容。

先通过交流讨论、实验和实践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定性地认识物质的一些物理属性,接着通过测量和实验探究的方法与手段,重点引导学生去体验如何定量认识“质量”和“密度”的过程。

最后借用计算机术语“点击”出一些新材料,一方面有目标地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新材料,简介它们的性能及其应用;另一方面告诉学生今天的新材料层出不穷,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启发他们通过上网、进图书馆,及开展社会调查等方式去了解新材料及其应用,进而在拓展他们的学习层面的同时,培养他们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习惯。

本章特点:1、首先它把物质的一些基本物理属性如磁性、导电性、导热性、硬度等相对集中的编排在一起,采取观察与实验的手段,结合它们性能的实际应用,让学生定性地认识它们。

然后把重点转移到对“质量”和“密度”两个属性的定量探究。

最后再延伸拓展,并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起来。

这种由浅入深的递进,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既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又能达到逐步深入认识理解事物的目的。

2、强调实验活动,突出探究过程,把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然融入到过程与方法之中,切实地体现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的要求,这是本章比较明显的特点。

全章安排了9个实验活动,其中包括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

《课标》的要求基本都隐含在实验活动和探究过程中,因此只要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活动,认真体验探究过程,不仅能索取到知识,形成某些技能,而且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也能得到升华。

【课标要求】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能从生活和社会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的用途联系起来。

3、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4、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

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5、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学技术进步的影响。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课件(沪粤版八年级上)

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复习课件(沪粤版八年级上)

零刻度 在 水平 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 处,发现指针左右 右 (选填 摆动幅度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 平衡螺母向___ “左”或“右”)调节,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 处或左 中央 右摆动幅度 ,使天平平衡.把金属块放在天平的 盘 相同 左 里,估计金属块的质量在30g左右;用镊子夹取 、 20g 10g 的砝码各1个放入右盘中,若发现指针指示如图乙的位置, 则应取 10
ρ水
= 1×103 kg/m3 = 1 g/cm3
密度的理解 例1. 关于密度公式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A.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反比 C.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且跟它的体 积成反比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密度一般 D.物质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大小无关 相同,跟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均无关,公式是
下 g砝码,试加上最小的5g砝码,最后调节游码。当游码 拨到如下图丙所示的位置时,天平恰好平衡,这一金属块的 28.4 质量应为 g.
(1)1 kg的铁块,在下列情况下质量将发生变化的 是( B ) A.将它带到月球上 B.将它锉掉部分做成零件 C.将它全部熔化后浇铸成铸件 D.将它轨成铁片. (2).在“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的实验中,下列 哪项操作不是必要的?D ( ) A. 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 B. 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 “0”点上 C. 称量时左盘应放置待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D. 判断天平横粱是否平衡,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 下来
=
ρ
怎么判断本校75年校庆纪念章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如何计算物体的密度?
想一想
刻度尺(规则固体)
ρ=m/v
天平测量
量筒或量杯测量
(不规则固体或液体)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章末复习教学课件(46页)

粤教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我们周围的物质》章末复习教学课件(46页)

【例3】请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1)6 L=_________m3; 500 mL=_________cm3。 (2)0.8×103 kg/m3=_________g/cm3; 8.9 g/cm3=_________kg/m3。
错因分析:不会L和m3,mL和cm3之间的换算;弄错 m3、dm3和cm3之间的进率;不知道kg/m3和g/cm3的大小 关系,换算时,进率弄反。
【例1】小军学习了天平的使用后,他为奶奶称量手镯的 质量。
(1)如图Z5-1甲所示是天平的指针偏离分度盘的情况, 若是在调节天平平衡过程中出现该情况,为了使天平平 衡,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_边调节;若是在称量 过程中出现该情况,为了使天平平衡,应在右盘 ____________(填“加”或“减”)砝码或把游码向标 尺的____________边调节。
重点3:测量液体的密度 11. 小江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想动手测量盐水的密 度,他把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标尺上的游码 移到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边,要将天 平调平衡,则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________(填 “左”或“右”)调,天平平衡后,他将适量的盐水倒 入量筒中,测出其体积为60cm3,然后用天平测出了空 烧杯的质量为10 g, 再将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
Z5-3所示,则ρ甲___>_____(填“>”“<”或 “=”)ρ乙,其中甲物质的密度是_2__0_0_0___kg/m3, 乙物质的密度是___1_____g/cm3。
重点2:测量固体的密度 7. 为了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第一用天平测量金属块 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 位置如图Z5-4甲所示,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金属块的体 积如图Z5-4乙所示,下列数据正确的是( C) A.金属块的质量为39.4 g B.金属块的体积为5 L C.金属块的密度为7.8×103 kg/m3 D.金属块的密度为7.88 g/cm3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课学案 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课学案 粤教沪版(2021年整理)

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课学案(新版)粤教沪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课学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年秋八年级物理上册 5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课学案(新版)粤教沪版的全部内容。

第五章复习课【复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4.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5.能用物理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6.知道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和超导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行为提示:1.认真阅读复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复习目标思考: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自主完成学生用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技巧"或“本章重点、热点专练”部分。

1.对学分享独学:(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 课件

沪粤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5.5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  课件

考点3:密度的概念及计算: 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它的体枳成反比 B.密度是物质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C.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D.密度与物体的种类无关
6、同学们想知道一个质量是14.4kg的课桌的体
积.于是找来和课桌相同材质的木料作样本,测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四、课堂检测:
得其质量是14.4g,体积为20cm3,则样本的密度

g/cm3;课桌的体积为
m3.
7.某实心正立方体金属块的质量是m,边长是a,
则金属块的密度ρ=
(用m、a表示)。
考点四:密度的测量及应用:
8、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
盘中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为
我们周围的物质复习
一、检查课前预习:
二、考点训练:
考点一:质量定义及估计:
1、下列情况中.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角
C.把它扎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
2、在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3kg的是


A.一只麻雀
B.一只老鼠
C.一只鸡
D.一只羊
考点二:天平的使用及质量的测量
3、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零刻处后,
指针静止时出现图甲的清形,此时应向

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由 图乙、丙可知烧杯
的质量为
g ,烧杯中液体的质量是 g。
4、某同学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 后才发现错误地将物体放在了右盘,而将砝码放 在了左盘。因无法重测,只能根据测量数据来定 值。他记得当时用了50g、20g和10g三个砝码,游 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 ( ) A 81.4g B 78.6g C 78.2g D 81.8g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和换算。

2.会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掌握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能灵活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会查密度表,记住水的密度。

4.会使用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5.能用物理语言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属性,能根据属性、用途对物质进行分类。

6.知道纳米材料、半导体材料和超导材料的特点及应用。

————————
行为提示:
1.认真阅读复习目标,用双色笔将行为动词画上记号。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组织好方案一、二的探究活动,各组学生回顾并思考,小组长汇总讨论结果,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选择较好的两组在全班进行展示,师生共同评估,得出一致性的结论。

对照复习目标思考:
1.今天我学到了些什么知识?
2.我掌握了哪些研究方法?
3.我还存在的疑惑是什么?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自主完成学生用书中“重难点突破方法技巧”或“本章重点、热点专练”部分。

1.对学
分享独学:(1)对子之间检查独学成果,用红笔互相给出评定等级。

(2)对子之间针对独学的内容相互解疑,并标注出对子之间不能解疑的内容。

2.群学
小组研讨:(1)小组长先统计本组经对学后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并解疑。

(2)针对将要展示的方案内容进行小组内的交流讨论,共同解决组内疑难。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
方案一同顾本章重要的实验有哪些?其具体内容是什么?
方案二总结本章重要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见学生用书
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