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_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近代化的探索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化的探索专项练习
1. “1840年以来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一个始而言技,继而言政,进而言教的过程,言教
即主张学习西方自由、民主、平等等资产阶级观念。”能够印证“始而言技”的史实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洋务运动
2. 史学家陈旭蔍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
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班都伴随着西新旧之争。”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
两“步”应指( )
A. 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B. 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D. 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3. 把握历史阶段特征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根据下列材料,你认为这一时期的历史阶
段特征是( )]

A. 争取民族独立B. 建立近代化工业
C. 追求民主自由D.探索近代化道路
4. 下图是近代中国四种经济成分——自然经济、洋务企业、民族企业、外资企业之间的关系示
意图。图中序号依次对应的是( )

A. 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
B. 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洋务企业
C. 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民族企业
D. 民族企业洋务企业外资企业自然经济
5. 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主要表现在( )
A. 编成《海国图志》B. 创办近代企业C. 兴办新式学堂D. 结束封建帝制
6. 2016年11月12日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150周年诞辰纪念日。孙中山领导辛
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
A. 人文主义 B. 三民主义C. 自由主义 D. 马克思主义
7. 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这一历史事件发
生在( )
A. 洋务运动时期B. 辛亥革命时期
C. 新文化运动时期D. 五四爱国运动时期
8. 美国汉学家芮玛丽评价中国近代某一运动时说:“不但一个王朝,而且一个文明看来已经崩
溃了,但由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些杰出人物的非凡努力,它们终于死里求生,再延续了六十年。
”“杰出人物”包括( )
A. 魏源B. 曾国藩C. 洪秀全D. 詹天佑
9. 如图是青岛的著名景点之一——康有为故居,位于福山支路5号,许多人仰康有为之名前来
参观。下列运动与康有为有关的是( )

A. 地主阶级洋务运动
B.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
C. 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D. 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10. “皇帝倒了,辫子割了。”这八个字是目睹了辛亥革命的少年瞿秋白对当时社会变化的体验
之词。它说明辛亥革命( )
①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②使社会习俗发生了极大变化
③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④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①②B. ②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
11. 时至今日,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台湾,都有大量以“孙中山”的名字命名的公共设施和纪念场
馆。孙中山先生之所以为后世所敬仰,最主要是因为他( )
A. 建立了光复会B. 创办了《民报》
C. 领导了保路运动D. 创立了中华民国
12. 蔡元培、陈独秀和胡适三人年有长幼,生肖都属兔,因此被后人形象地称作新文化运动中的
“三只兔子”。下列有关他们在新文化运动中的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
A. 陈独秀1915年在北京创办了《青年杂志》
B. 蔡元培担任北大校长发起了新文化运动
C.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提倡白话文
D. 陈独秀和胡适都在运动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13. 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搜集了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14. 1916年5月,李大钊在《民彝与政治》一文中疾呼:“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
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活则自由亡。”材料表明李大钊主张( )
A.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B. 提倡人性,反对神学
C.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D.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5. 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辩”观念的突破,
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下列与“第三次突破”
直接相关的是( )
A. 师夷长技以制夷 B. 提倡实业救国
C. 物况天择,适者生存 D. 提倡民主、科学
16. 李老师让同学们围绕“近代化探索”这一主题设计历史板报,请你参与完成。(14分)
栏目一:举步维艰


图2 江南制造总局 图3 汉阳铁厂 图4 京师同文馆 图5 北洋水师

(1)图2至图5反映了“近代化探索”的哪一历史事件?(1分)请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指
出反映了该历史事件的什么活动,并简述活动的理由。(4分)
栏目二:柳暗花明

(2)阅读图6及其材料,指出这一伟大人物认为实现目标的途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其奋斗目标是否实现,为什么?(3分)
栏目三:旭日东升

陈独秀
1902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学校留学
1907年赴法国考察研究

蔡元培
1902年赴日本考察 1907年赴德国访问
1912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留学
胡适1910年赴美国留学
李大钊1913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
鲁迅1902年留学日本

(3)根据栏目三的材料,表格中的人物为什么会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2分)概括他们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2分)
近代化的探索专项练习
参考答案

1. D 2. B 3. D 4. B 5. B 6. B 7. A 8. B 9. B 10. A 11. D 12. D
13. A 14. C 15. D
16. (14分)(1)事件:洋务运动;(1分)活动及理由(任意一项即可):图2:创办近代军
事工业;(1分)洋务派为摆脱困境,强兵富国,以“自强”为口号,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
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推动了中国工业的近代化。(3分)图3:创办近代民用
工业;(1分)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和燃料等的不足,洋务派以“求富”为口号,
开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推动中国工业的近代化。(3分)图4:创办新式学堂;(1分)为适应
中外交涉和开展洋务运动的需要,1862年成立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外交和翻译人才,推动中国
教育的近代化。(3分)图5:创办海军;(1分)为了增强海军军事力量,从70年代中期到80年
代中期,洋务派筹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推动中国海军的近代化。(3分)
(2)途径:广泛发动民众进行斗争;联合可以团结的国家和民族共同奋斗。(2分)没有实现。
(1分)辛亥革命后,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
人民仍然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直至孙中山逝世,“中国之自由平等”仍没有实现。(2分)

(3)成为领袖原因:出国留学或考察,受西方文化影响;(2分)作用:他们领导了新文化运动,
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推动了中
国思想近代化。(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