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高考生物总复习6_1细胞增殖(2)学案

合集下载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

《细胞的增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细胞增殖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能够运用细胞增殖的知识解释一些生物学现象。

二、教学内容1. 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

2. 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3. 细胞增殖的特点:周期性、对称性和限制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

2. 通过图片和实例生动展示细胞增殖的过程和特点。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教学图片、视频和实例。

2. 准备实验材料和仪器,如显微镜、细胞培养皿等。

3. 准备教学PPT和教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细胞增殖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细胞增殖的意义和过程。

2. 讲解:介绍细胞增殖的概念和意义,讲解细胞增殖的基本过程和特点。

3. 展示:利用PPT和视频展示细胞增殖的过程和特点,增强学生的理解。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增殖的过程。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细胞增殖的重要性和应用。

6. 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细胞增殖的理解和记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小组讨论等。

2. 实验操作评估:评估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能、观察和分析能力等。

3. 作业和测验评估:通过作业和测验来评估学生对细胞增殖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的反应等。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细胞增殖相关的课外研究,如查找相关文献、进行实验等。

2. 邀请生物学专家或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来学校进行讲座,分享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九、教学资源1. 细胞增殖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细胞增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细胞增殖

第二节 细胞增殖考纲要求1.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2.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3. 无丝分裂方式的过程和特点教学目的1.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 D :应用)。

2.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B :识记)。

3. 无丝分裂方式的过程和特点( A :知道)。

点、难点及疑点1. 教学重点( 1)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 2)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

2. 教学难点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3. 教学疑点 真核细胞的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的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讲述法 教学课时 2 课时教学过程 板书】细胞增殖是生物的重要基本特征,细胞以分裂的方式进行增殖。

细胞分裂新间期 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前期 中期 细胞分裂期后期 末期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注解】 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单细胞生物:产生新个体细胞增殖 产生新细胞→补充衰老死亡细胞 (方式:分裂) 多细胞生物产生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最终发育成新个体 一、有丝分裂(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概念:从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完成, 是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间期和分裂期,间期用时 远长于分裂期(约 1/10 )。

细 胞 增 殖(二)间期:染色体复制、G 1:DNA 合成前期,进行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用时最长) 间期 S :DNA 合成期,进行 DNA 的复制。

(用时居中)G 2 :DNA 合成后期,进行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用时最少) 经过间期后的染色体(质)上,每个都含有 2 分子 DNA ,2 个染色单体。

三)分裂期:复制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子细胞中(各分裂相中染色体的变化) 染色质→染色体 ;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植物: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染色体散乱分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赤道板是个位置,无具体结构)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计数的最佳时期)着丝点分裂,两条染色单体→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加倍)【例析】.右图示有丝分裂细胞周期, A .a → b BC .b → c → a →bD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的是.a →b →c →a .b →c →aDNA 分子数目加倍。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 6.1.2 细胞增殖 教学设计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必修1 6.1.2 细胞增殖 教学设计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增殖教学分析本节通过个体的生长,引出细胞的增殖,并具体讲述了细胞增殖的有丝分裂。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生命观念:由于物质交换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细胞增殖的方式和意义科学思维:理解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规律科学探究:运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理解释某些生命现象社会责任:形成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生物学思想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细胞周期及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教学难点:细胞分裂期中各时期的变化。

教学过程分裂间期细胞进行物质积累,复制DNA合成蛋白质。

分裂前期:两消两现。

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

染色质变为染色体,数目不变。

每条染色体由两条染色单体构成。

纺锤体是由纺锤丝形成的,纺锤丝都牵引在染色体的着丝点上。

分裂中期:中期排版。

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期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正确时期。

染色体数目同样不发生变化。

细胞的赤道板是细胞的中央,不是具体结构,不可见。

分裂后期:姐妹分家。

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成为新的染色体。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向细胞的两极移动,此过程消耗能量。

此阶段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分裂末期:两现两消。

核膜核仁重现,染色体、纺锤体消失,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将细胞一分为二,完成细胞的分裂。

细胞板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结合细胞各时期的变化,完成染色体与DNA数量变化的表格。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差异:1、动物细胞由中心体放出星射线,组成纺锤体,中心体在间期完成复制。

2、动物细胞在有丝分裂末期通过缢裂一分为二。

有丝分裂的意义:保持了亲代细胞与子代细胞遗传的稳定性。

随堂检测1、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能看到的结构是()A.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B.纺锤体、赤道板、同源染色体C.细胞壁、染色体、纺锤体D.细胞壁、核膜、染色体、着丝点2、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载玻片上每单位面积平均有50个酵母菌细胞,把制作此装片的样液继续培养6 h后再稀释10倍,然后制作成装片放到相同的显微镜下观察,那么发现每单位面积平均有80个细胞。

高中生物_人教版必修一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人教版必修一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细胞的增殖》第2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细胞的增殖”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必修)──分子与细胞》(人教版)第6章第1节的内容。

学生在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之后,来认识细胞这个系统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细胞不能够无限长大、细胞增殖及其意义、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

其中有丝分裂是学生学习减数分裂和遗传规律的基础,还是学生学习DNA 复制及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甚至是生物班的学生学习选修模块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校高一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本节内容分成3课时讲授,放慢授课节奏,已达到让绝大多数学生跟上;尽管基础薄弱,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较高,对生物课程的学习,他们也有着浓厚的兴趣,抽象思维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较强。

他们在初中曾学过“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但是在当时对细胞分裂的了解还是很浅,没有深入到细胞分裂过程的水平。

因此,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使新知识有效地整合进学生原有的知识网络中,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1.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模型建构,模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科学思维,科学探究);3.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生命观念);4.养成求实、合作、质疑的科学精神(理性思维,科学探究)。

【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策略本节课教学内容理论性很强,比较抽象繁杂,所以课前我会指导学生预习和搜集有关资料,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认真思考和记笔记。

培养学生运用对比、推理等方法分析问题。

在讲有丝分裂时,为了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我采用了观看微课及多媒体课件逐步演示与黑板板图相结合的方式分步讲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到认识和分析一个生命现象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即除了一般的文字描述外,还可以用图形描述特点,用图解突出重点,用曲线描述量的变化规律,通过实验验证生物学知识等。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增殖教学设计

细胞的增殖一、教材分析: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1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主要包括细胞周期、有丝分裂间期、前期、中期的特点和变化等知识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相关知识点,学习了细胞生命系统的物质组成、结构和功能,这为学习细胞增殖奠定了细胞基础;同时,本节知识也是学生学习必修2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和遗传规律等知识的基础;其次,要理解生命的分化、衰老和死亡,就必须建立在对细胞增殖的基础上。

因此,该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为高三年级的学生,通过高一的学习对本节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同时具有识图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三、教学目标:1.能够简述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

通过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和细胞有丝分裂的学习,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能够概述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通过学习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变化,养成模型构建的科学思维方法。

3. 学会描述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阶段的主要变化。

结合高倍显微镜的使用,观察根尖有丝分裂,对事物本质进行科学探究。

四、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五、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规律。

六、教学策略: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学生展示。

七、教学过程:(一)细胞的增殖1、细胞的增殖概念: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包括物质准备和细胞分裂两个相连续的过程。

细胞增殖具有周期性。

2、细胞周期:从细胞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之前,是分裂间期(interphase)。

细胞周期的大部分时间处于分裂间期,占细胞周期的90%~95%。

(1)分裂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分裂间期 A→B分裂期 B→A细胞周期 A→A分裂间期的物质变化:G1期:又称DNA合成前期,主要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如DNA聚合酶等)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

《细胞的增殖》导学案

《细胞的增殖》导学案

细胞的生命历程第一节细胞的增殖一、教学目标(一) 知识与技能1.举例说明细胞增殖与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简述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3.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并概述其过程。

4.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用曲线图描述DNA与染色体数量的变化规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唯物主义的二、教学重点1.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三、教学难点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染色体行为和数目的变化,以及DNA数量的变化。

基础知识导学一.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是重要的细胞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的基础。

细胞在分裂之前,必修进行一定的。

细胞增殖包括。

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和。

二.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1)细胞特点:连续分裂的细胞。

(2)时间:从开始到完成。

(3)阶段划分:和。

(4)细胞周期的特点:。

2.有丝分裂的过程及主要变化(植物细胞)(1)间期:为分裂期进行活跃的物质准备,完成和,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

(2)前期:①逐渐解体,逐渐消失;②螺旋化成为③发出纺锤丝,形成。

(3)中期:①染色体聚集于;②整齐地排列在。

(4)后期:①分裂;分开并分别。

(5)末期:①重新出现;②消失;③染色体变成染色质;④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由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新的。

3.动物细胞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不同点:第一,在前期发出形成纺锤体;第二,在末期不形成细胞板,而是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最后把细胞缢裂成两部分。

4.有丝分裂的意义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后,精确地中。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于有重要意义。

三、无丝无丝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和。

例如:蛙的红细胞的无丝分裂。

重点难点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变化曲线图2.、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主要区别3.染色质、染色体、染色单体、DNA 分子四者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1条染色体 2条染色体 1个DNA 分子 2个DNA2个DNA 分子2个DNA 分子 无染色单体 2条染色单体 2条染色体 无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间期、末期) 呈染色体形态(前期、中期、后期)4.染色体行为变化规律复制 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着丝粒分裂移向两极合作探究1、举例说明细胞增殖的意义。

细胞的增值学案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细胞的增值学案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第六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轮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

1、通过学生自主复习,填空并识记细胞增殖的相关知识。

2、通过学生合作探究,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 的变化过程。

3、通过典例精炼,检测学生对细胞增殖内容的掌握和运用情况。

二、自主复习,回扣基础。

(一)细胞不能无限大的原因:1.通过琼脂块的实验可知,细胞 与 的关系(细胞相对表面积= )限制了细胞的长。

细胞的体积越大,其 越小,细胞的 的效率就越低。

2. 的控制能力制约了细胞的长大。

(二)、细胞通过分裂进行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 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 的基础.2、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 、无丝分裂和 。

(三)、有丝分裂 1.细胞周期: (1)概念:即 的细胞,从 开始,到 为止, 为一个细胞周期。

(2)阶段: 分裂间期:约占分裂期:约占注意:①只有能够 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如:癌细胞,植物根尖的分生区细胞, 人体造血干细胞等。

高度分化的细胞(如:神经细胞)和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 (有、无) 细胞周期。

②每个细胞周期必须是分裂 期在前, 期在后。

(3) 不同生物、同一生物不同组织,其细胞周期长短不同,但都是分裂 期历时长,期历时短,因此观察细胞所处时期时,大部分细胞都处于 期。

(3)细胞周期的图形表示法(请用字母及箭头表示) 图示 说明 扇形图为一个细胞周期 直线图为一个细胞周期2、有丝分裂过程(以高等植物为例):时期 图示 主要变化分裂间期 染色体复制(_________和________)形两条并列的__________(由一个共同的___________连接着)前期两出现①染色质螺旋变粗形成 。

②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 形成 。

两消失① 消失。

② 消失。

中期纺锤丝牵引 使其整齐的排列在 上。

●备注: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的 ,数目比较 。

便于观察后期①着丝点断裂, 分开,染色体数目 。

②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 。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6:细胞的增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精品学案6:细胞的增殖

细胞的增殖『考纲要求』1.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

2.细胞的无丝分裂(Ⅰ)。

3.细胞的有丝分裂(Ⅱ)。

4.实验:(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2)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课前准备区』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细胞表面积与________的比限制了细胞不能无限长大。

当细胞的体积由于生长而逐渐增大时,其相对表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的比例)就会变得越来越小,从而使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所需的时间变长,不能满足细胞新陈代谢的需求。

当然,细胞也不是越小越好,细胞体积的最小限度,是由完成细胞功能所必需的基本结构(如核糖体)和物质(如酶)所需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2.________与它控制的细胞质的比(细胞的核质之比)也限制了细胞体积不能无限增大。

细胞核是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细胞核所控制的细胞质的范围有一定的限度。

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大小与核的大小要保持正常的比例。

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1.琼脂块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_____。

2.NaOH的扩散速率(深度):随琼脂块的体积增大,________。

3.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体积之比可反映NaOH的扩散效率:随琼脂块体积的增大而________。

回扣教材问题探讨:大象和小鼠个体大小差异主要是细胞体积还是数量?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________________时开始,到________________时为止,为一个细胞周期。

常见的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有如下几种。

请据图回答图1、2、3中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分别是哪一部分?图4中2C、4C、2C~4C分别对应什么时期?哪些细胞具有连续分裂能力?试举例。

特别提醒:(1)只有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如早期胚胎细胞、分生区细胞、生发层细胞、癌细胞。

减数分裂、无丝分裂均没有细胞周期,不分裂的细胞(如神经细胞)无细胞周期。

(2)诱变育种以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时间是作用于分裂间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节 细胞的增殖(二)【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1. 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征;2. 能准确弄清各个时期数目的变化;3. 理解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1. 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征;2.各个时期数目的变化;3.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

难点1.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特征;2.各个时期数目的变化;3.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关系。

【方法引导】仔细观察书本的“问题探讨”、“思考与讨论”、“资料分析”等材料, 积极思考、交流,在讨论、探究中解决问题、得出结论、锻炼能力。

【基础知识】有丝分裂过程中数量变化。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数 核DNA 数 染色单体数 染色体组数【综合提升】坐标图像(画图与识图)染色体数核DNA 数染色单体数每条染色体上DNA 数●【预习自测】1.图甲中,ab表示一个细胞周期,cd表示另一个细胞周期;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处于图甲、图乙的细胞不会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B.处于图甲a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C.处于图甲、图乙各时期的细胞一定有同源染色体的存在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若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一定加倍解析:选C。

2.如图为某同学在“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实验中看到的细胞图像。

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b细胞的2倍B.在显微镜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绝大多数与b细胞相同C.c细胞所处时期的特点是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D.a、c细胞中核DNA数相同而染色体数不同解析:选A。

3.右图是细胞分裂过程中一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变化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段,细胞主要进行蛋白质的合成,细胞生长速度快B.在BC段,细胞中始终存在染色单体C.在CD段,细胞的主要变化是出现新的核膜D.在AD段,细胞中发生的变异只能是基因突变解析:选B。

4.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C.细胞板的出现和纺锤体的出现 D.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解析:选B。

5.下图是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时染色体数(a)、染色单体数(b)和核DNA分子数(c)的统计图。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可以表示细胞分裂的前期 B.①不能表示细胞分裂的后期C.间期用②表示最恰当 D.③可表示细胞分裂完成解析:选C。

●【课堂检测】1.细胞有丝分裂完成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的物质是( )A.线粒体DNA B.细胞核DNAC.核糖体RNA D.叶绿体DNA解析:选B。

2.科学家在染色体中找到了一种使姐妹染色单体连接成十字形的关键蛋白质,并将其命名为ASURA。

下列与其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ASURA合成的场所是细胞质中的核糖体②A SURA可在有丝分裂间期大量合成③缺少ASUR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可能会发生异常④ASURA与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密切相关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解析:选D。

3.下图为两个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A.甲和乙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它们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也是相同的B.甲细胞所处的时期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乙细胞所处的时期为有丝分裂中期C.甲和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都含有两个DNA分子D.乙细胞产生的子细胞有可能进行与甲细胞相同的分裂解析:选B。

4.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核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关系。

据此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D.通过促进着丝粒断裂,促进细胞分裂解析:选C。

5.下面左图是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一个细胞周期中核内染色体及DNA数量变化曲线图,右图是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填空:(1)左图中实线代表了________的变化。

(2)左图中AB段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左图中的字母填空:①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是________。

②染色体数加倍发生在________。

③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区别主要在于________和________。

(4)染色单体数和核DNA数目相等的细胞是左图中的________段。

(5)右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________期,相当于左图的______(填字母)时期。

该细胞此时有______条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个核DNA分子。

此细胞分裂结束以后,子细胞内的染色体有________条,________个核DNA分子。

答案:(1)核内DNA含量(2)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3)①CD②DE③BC④EF(4)BD(5)后DE 8 0 8 4 4【当堂训练】1.如图是动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示意图,但其中有两幅图是错误的。

请据图回答:(1)a~g中错误的图片是________和________。

前者错在________,后者错在________。

(2)从a~g中选出正确的图片后,将它们按照细胞分裂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其中排在第3位的图片是________。

(3)b图所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________期,该期在细胞核中发生的分子水平变化主要是________。

(4)据图判断该动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________条。

答案:(1)c e 细胞中同源染色体配对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细胞板(2)d(3)间完成DNA分子的复制(4)42.下列是有关植物细胞分裂的问题。

图1、图2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图3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4表示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给图1、图2分别写上最合适的纵坐标。

图1纵坐标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纵坐标为________。

(2)图3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该过程发生于细胞分裂的__________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中________细胞(写序号)处于图3中的BC段,图4中________细胞(写序号)处于图3中的DE段。

(4)分析图4中①细胞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

用图4中序号表示有丝分裂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一个细胞内DNA含量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2)DNA复制间着丝点分裂(3)①④②③⑥(4)12 ⑤①④③②⑥【课后拓展】1.图1和图2、图3、图4分别表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不同时期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关系。

据图回答:(1)图1与图2所示细胞中染色体数、DNA分子数、染色单体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图2所示细胞处于图3中________点以后,完成图3中CD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________期;AB段可能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4中________所示的情况不会出现在有丝分裂过程中;若图4中a→c发生在动物细胞内,这一过程是通过细胞膜________缢裂成两个子细胞的,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若发生在植物根尖细胞内,这一过程中活动旺盛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____;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时期的细胞最可能获得多倍体植株。

答案:(1)4、8、8 8、8、0(2)D 后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3)d 中部向内凹陷流动性高尔基体 b2.洋葱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Ⅰ.(1)①表示提取洋葱叶子色素时的研磨步骤,研钵中除了加无水乙醇外,还需加入的化学试剂有________;②表示符合要求的滤纸条,但该滤纸条层析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没有一条色素带,则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表示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装片制作的压片步骤,该步骤的目的是________;数染色体数目最好的时期是________期,此时细胞内染色体、核DNA、染色单体数目之比为________。

④表示在低倍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镜下观察洋葱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________方移动。

Ⅱ.(1)某同学绘制了细胞分裂期的三个时期模式图,请你在下图方框中画出细胞分裂期中所缺时期的模式图。

(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上图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________图。

(3)图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与其他各图不同的是图________,此时有染色体________条,染色单体________条;同源染色体________对。

答案:(1)碳酸钙和二氧化硅层析时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2)使细胞分散开来中1∶2∶2右上Ⅱ.(1)如右图(2)A、B(3)C 8 0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