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啄癖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鸡啄癖及其综合防控措施

2 0 1 5 年
3 1 卷
第2 期
疫 病 防 控
鸡啄癖及其综合 防控措施
刘 小强
[ 摘
张加江 苏省海安县海安镇 畜牧兽 医站 ,江 苏海 安
要] 鸡啄癖也 被称之为 互啄癖 ,指鸡与鸡之 间的相互啄羽 、啄趾等 。临床症 状:病鸡攻 击伤 害同类 ,发生 自食 或争
食其他 鸡所下的蛋 ,更有 甚者是吞食各种 不应 该食用 的其他 物质 。病 因分析 :鸡群饲 养密度过 大、光照通风 不 良、采食和饮 水 不足 、饲料 供给不及 时、禽舍 潮湿等 。随着养鸡规 模的 不断扩 大 ,鸡啄癖 已经成 为现代 养鸡业 中现 象最普遍 、危 害也较为严 重 的一种 疾病 。鸡啄癖具有较 强的危害性 ,其 主要原 因在 于鸡啄癖 往往会导致鸡 的羽毛不全 ,体热下 降,食 量降低 ,严重 时还会 导致鸡皮 炎及 鸡体 组织损 伤 ,甚至导致鸡体 死亡 ,给 养殖户造 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 关键词]啄癖 预 防 分析
随 着 养 鸡 业 规模 的 不 断 扩 大 ,鸡 啄癖 已 经 成 为 现 代 养 鸡 业 中 现象 最 普遍 、危 害也 较 为严 重 的 一种 疾 病 。鸡 啄 癖通 常 也 可 以 称 之为 互 啄癖 ,往 往非 常 容 易发 生 在大 规 模 的养 殖 场 中 ,顾 名思 义 ,就 是 指鸡 与鸡 之 间 的相 互啄 羽 、啄趾 等 现象 。之所 以说鸡 啄 癖 具有 较 强 的危 害 性 ,其 主 要原 因在 于鸡 啄 癖往 往会 导 致 鸡 的羽
1 x ,不 高 于3 0 1 x 。最 为常 用 的办 法 是 的或蛋过大的鸡 ,或种鸡产蛋窝过少 ,找不到窝而在窝外产蛋的 以能见 度 清 晰为 好 ,不 低 于5 每 1 5 m 用一 个 4 0 W灯 泡 。如 果 窗 子 比较 大且 光 照 较强 ,则需 在 玻 鸡 ,往 往 都 是产 蛋 好 的母 鸡 。笼 养 的鸡 无 处 可藏 ,受 啄最 厉 害 , 璃 上 涂色 ,或悬 挂 有 色窗 帘 。在 使用 人 工 照 明时 ,一 般 选 用 白炽 损 去也 最重 。
鸡啄癖的病因及防治

研究结论
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和增加鸡只活动空间等措施可以有效防 治鸡啄癖的发生。
05
前瞻性和未来趋势
当前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病因研究不深入
虽然已经对鸡啄癖的病因进行了一些研究,但对其发病机 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以便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措施。
缺乏综合防治方案
目前对鸡啄癖的防治方法相对单一,缺乏综合性的防治方 案,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不同防治方法之间的协同作用, 提高防治效果。
症状描述
该养殖场的鸡出现啄肛、啄翅 、啄趾等行为,导致鸡只受伤
甚至死亡。
病因分析
通过观察和实验室检测,发现饲料 中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同 时养殖密度过大,鸡只缺乏足够的 活动空间。
防治措施
调整饲料配方,添加微量元素和维 生素;降低养殖密度,增加鸡只活 动空间;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 卫生。
案例二:某个体户的鸡啄癖治疗
研究目的深入探讨鸡Fra bibliotek癖的病因,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方法
收集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鸡只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和 分析;对鸡只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记录;对饲料成分进行分 析。
研究结果
发现饲料中某些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缺乏与鸡啄癖的发生 密切相关;同时还发现鸡在饲养过程中缺乏足够的运动和 社交也是导致啄癖的原因之一。
03
防治策略
改善饲养管理
01
02
03
保持鸡舍清洁
定期清理鸡舍,减少鸡舍 内的污物和尘土,保持鸡 舍干燥。
调整光照
合理控制光照时间,避免 过长或过短的光照时间, 以减少鸡的应激反应。
保持饲料新鲜
避免饲料变质或过期,确 保鸡食用的饲料新鲜、无 污染。
调整饲料配方
散养鸡群啄癖症(啄肛、啄趾、啄羽)怎么防治

散养鸡群啄癖症(啄肛、啄趾、啄羽)怎么防治
农村散养鸡群,由于成群混养在一个鸡舍里,常发生啄癖症,鸡啄癖包括啄肛、啄趾、啄羽等,最常见的是互相啄食羽毛,导致鸡体出血,影响商品鸡的外观,严重时会将整个鸡身啄烂而致死,造成经济损失。
鸡的啄癖无论是雏鸡还是成年鸡均可发生,其发生原因:一是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内拥挤炎热,通风不良。
二是鸡囚禁过久而舍内又不卫生,有的鸡粪沾在羽毛上。
三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或缺乏矿物质营养元素,如硫酸钠等,或者缺乏动物性饲料。
防治方法:
1、经常保持鸡舍清洁,囚禁不要过火,每天应放运动场地让鸡休息。
2、鸡群的密度要适当,不要过于拥挤,并注意舍内通风良好。
3、青饲料要充足,以补充维生素的不足,要保证矿物质营养和食盐的进食量,并饲喂动物性的蛋白饲料。
4、公鸡和母鸡分开饲养,减弱光照强度,减少光照时间,一般二平方米的鸡舍只需二只15—25瓦的红色灯泡,每天照8—10小时。
5、对已发生啄癖症的鸡群,在饲料中加入2—3%的食盐和适量的生肉,连喂3—4天,同时可加喂每只鸡0.5克石膏粉、0.2克硫酸镁、0.2克骨粉及适量的维生素。
6、及时隔离被啄伤的鸡,并在受伤出血处涂抹有气味的药物,如紫药水、臭药水等,待伤口好后再放入鸡群。
鸡啄癖原因及防治方法

僻静 , 线较暗。 光 23 饲料 的营养成 分要全 面 . 养密度 . 饲 应 比较宽松 。 人工 照明 的亮 度不 宜太强 。 24 在 饲 料 中 添 加 一 些 制 止 啄 癖 的 . 药 品 或 营 养 品 . 饲 料 中加 入2 3 如 %一 % 的生 石 膏粉 . 半 个 月左 右 , 止 啄 肛 为 制 癖 可将 食 盐 的 含 量提 高 到 2 ,喂 2d % , 并 保 证 饮水 充 足 ( 可 将 食 盐 加 在 饮 不
啄 肉 、 肛 , 时有 些 鸡 因 为吞 进 大 量 啄 同 羽毛 , 造成 嗉囊 堵 塞 而死 亡 。啄 趾一 般 仅发 生幼 雏 . 会 造成 一 些伤 害 。现 总 也
鸡啄癖原 因及 防治方法
王 芳 I 徐翠红t 许 静 包金 山z 蒋勇军 潘 才华 ( . 苏 省 仪 征 市 畜 牧 兽 医 站, 苏 ’ 征 2 1 0 ;. 苏省 仪 征 市 月 塘 乡畜 1江 江 仪 1 4 02江
132 .. 有 些 啄 癖 在 饲 养 管 理 上 找 不
或 光线 较 强 ,产 蛋 后 不能 很 好 地 伏 窝
休 息 ,而 是 由于 其 它 鸡 的骚 扰 伏 在 里 面不 舒 服 , 早 地 出 箱 , 此 日久 , 过 如 就 会造 成 泄殖 腔 外 翻 , 它 鸡就 会 去 啄 。 其
对伤 口的 好奇 , 上一 口 . 到血 肉 的 啄 尝
味道 后 , 越 啄 越 凶 。 会 115 .. 育雏 室 内 灯 泡 太 低 太 亮 . 线 光
夫 才能 制止 , 而且 要造 成 不小 的损 失 。
悬青 料 治鸡 啄癖
“ 物 ” 癖 法 悬 解
从某种 角度照射到雏鸡 的脚蹼上 . 上 面的 小血 管 好 像 l 小 虫 , 条 其它 鸡 便 去 啄 食 , 种情 况偶 尔 发 生 于幼 雏 。 这
鸡啄癖症的综合防治.doc

鸡啄癖症的综合防治概述:啄癖是养生产中的一种多发病,也称异食癖、恶食癖、互啄癖等。
啄癖主要因饲养管理不善、调制不当、环境应激等因素引起。
根据啄食对象的不同啄癖可分为啄羽癖、啄趾癖、啄肛癖、啄蛋癖及啄食其他异物的异食癖等。
1常见啄癖类型1.1啄羽癖常见于幼雏换羽期及母产蛋高峰期、换羽期。
啄羽癖多与含硫氨基酸、硫和B族维生素等缺乏有关。
圈养中有70%的有轻微的啄羽恶习,其中啄羽较严重的约占30%~40%。
啄羽有自啄和互啄之分,自啄是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钙磷比例失调引起的。
互啄是几只围攻一只啄。
本病冬季和早春多发,一旦发生会广泛传开。
严重被啄者肛门羽毛、尾羽、背羽被全部啄光,其皮肤裸露。
1.2啄肉癖各年龄的均可发生。
互啄羽毛或啄脱落的羽毛,被啄皮肉暴露,出血后,发展为啄肉癖,有的因被啄穿肚子,啄出内脏而死。
1.3啄肛癖育雏期时最易发生,特别是发生白痢病时,能招致少数或一群争啄,常有因直肠、内脏被啄出而死。
另外,产蛋在产蛋或交配,泄殖腔外翻时也会被其他母啄食,造成出血、脱肛甚至死亡。
1.4啄蛋癖产蛋旺季种容易发生啄蛋癖。
啄蛋癖主要发生于产蛋群,尤其是高产群。
缺钙或蛋白质含量不足,造成产软壳蛋,软壳蛋被踩破或蛋在巢内及地面被碰破后引发啄食。
1.5啄趾癖雏易发。
啄趾癖多见于雏脚部被外寄生虫侵袭时,阳光直射下,脚趾血管极象小虫也会引起群互啄脚趾,引起出血和跛行,有的甚至脚趾被啄光。
1.6异食癖患各种营养不良时,常啄食一种不能消化的东西,如石灰、粪便、稻草等。
消化食物时需要砂砾,如果缺乏,也常引发啄异物癖。
2导致啄癖的原因2.1品种因素土种和蛋用品种性情好动,易发生啄斗。
神经质的来航比中型蛋易发生啄肛。
早熟母比较神经质,易发生啄癖。
2.2因素2.2.1日粮配合不当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不足或过高均会造成日粮氨基酸不平衡而引发啄羽、啄蛋。
2.2.2维生素缺乏VB12影响叶酸、泛酸、胆碱、蛋氨酸的代谢,当其缺乏时会影响雏的生长发育,使其生长减慢、羽毛生长不良,引起啄毛或自食羽毛。
鸡啄癖发生的原因与防治

鸡啄癖也称异食癖、异嗜癖或恶食癖,是鸡群中的一种异常行为,常见的有啄肛癖、啄羽癖、啄蛋癖、啄趾癖、啄头癖等。
不同品种、不同日龄的鸡群均可发生,尤其是雏鸡。
啄癖是集约化养鸡生产中常见的症状,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现就啄癖的种类、原因及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1种类1.1啄肛癖常见于高产笼养鸡群或开产鸡群,是啄食肛门及其下腹部的一类最严重的啄癖。
蛋鸡发生输卵管脱出、脱肛,其他鸡好奇争相啄食,被啄鸡疼痛惊恐逃脱,而啄食鸡紧追不放,导致鸡群骚动,相互争啄肛门伤口,严重的将直肠拖出,造成全群暴发啄肛现象。
1.2啄羽癖个别自食或相互啄食羽毛,甚至啄得皮肉暴露出血,发展为啄羽癖。
常见于幼鸡的换羽期、产蛋母鸡的盛产期与当年高产的新母鸡。
1.3啄蛋癖母鸡刚产下蛋,鸡群就一拥而去啄食,有时产蛋鸡也啄食自已生的蛋,主要发生在产蛋盛期。
多由于日粮中蛋白质、钙、食盐不足或开始啄破损蛋直至发展到啄完好的蛋。
1.4啄趾癖主要发生在雏鸡,多见于脚部被外寄生虫,尤其是螨虫侵袭,导致鸡体自身啄食脚上皮肤鳞片和痂皮,发生自啄出血而引起互啄;或断趾时消毒不严而感染,造成断端肿胀,抬腿行走,一只鸡啄趾,其他鸡蜂拥而上,被啄鸡趾部出血或跛行,严重的啄断趾。
1.5啄头癖鸡只相互啄冠、肉髯、耳叶、眼等,多见于公鸡的争斗,导致被啄部位出血、发紫变黑。
2发生原因2.1营养方面2.1.1日粮配合不当日粮中蛋白质含量偏低,赖氨酸、蛋氨酸、亮氨酸、色氨酸和胱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含量不足或过高,造成日粮中的氨基酸不平衡,粗纤维含量过低,均可导致啄癖发生。
2.1.2矿物质缺乏日粮中常量元素(钙、磷、氯、钠等)或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硒、碘、硫等)缺乏或比例失调,不能满足机体对这些营养物质的需要而使新陈代谢紊乱,导致啄癖发生。
2.1.3粗纤维添加不当鸡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很差,尤其是雏鸡,粗纤维过多会导致消化不良,严重时阻塞消化道;粗纤维缺乏时,肠蠕动不充分,易引起啄羽、啄肛等啄癖发生。
鸡啄癖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通讯行为指动物社群中要依靠信息的传递来达到行 i
动的一致。包括视觉通讯、 听觉通讯、 化学通讯、 触觉和电 {
通 讯。如蚂蚁。 j
( : / / B a l k e _ b - c o m / v i e w / 3 3 9 4 2 8 . h t m )j
{
加强饲养管理 , 搞好 环境卫生 , 经 常打扫鸡舍 , 定期 消毒, 防止鸡白痢、 球虫或其他疾病的发生。
造 成 消化道 阻塞 ; 粗 纤 维过少 , 肠 道蠕 动不 充分 , 胃肠
那么全群鸡都 紧追不舍地啄它 , 直至啄死为止 , 这种 现象 叫啄癖 。一般育雏期 、 育成期 、 产蛋鸡群都有发 生, 而以育雏期和育成期鸡群发生较多。轻者头部、
背部 、 尾部 的羽毛被啄掉 , 重者鸡冠、 头部、 尾部 的皮
分 类 及 描 述
鸡和不同颜色的鸡混养在一起 ,改变 了群序或不同 { { 生理条件而引起鸡 的啄斗 。饲料 喂量不够或饮水供 应不足 , 长时间缺水 、 缺料 , 环境突变或外界惊扰 , 如
防疫 、 转群 、 产蛋鸡在捡蛋 时由于不适应而有啄食蛋 盘的奇怪现象等都可引起啄癖 。
群。 j
防制。对被啄流血的地方要涂抹带有气味且颜色较 暗的药物 ,同时及时把被捉伤的鸡从鸡群 中取 出分 开饲养 , 等伤 口愈合后再放入鸡群 。对公母鸡 , 强弱
鸡, 不同 日龄鸡 , 不同品种鸡 , 不 同颜色鸡分开饲养 。
定向行为包括化学定向、 视觉定向、 听觉定向。
t
如蜻蜒 点水 , 夏 日蝉 鸣。 t
动物的活动或运动适应环境中自 然因素的变化而发 1
生有节律性的变动, 叫做节律行为。 包括昼夜节律、 月运节 {
鸡啄癖病因、症状及防治

在制定饲料配方时要求日粮营养全面,需将 动物性蛋白质饲料的比例调到 5%~10%,占蛋白质料比例。 一般玉米豆柏型的日粮中,在长期使用豆柏作为唯一蛋白 源,会导致机体内性激素发生变化,引起啄斗。也可用 2% ~3%的鱼粉加上 3%~6%的棉粕饲喂,可预防互啄。
养禽
兽研标.TIF not exist!
鸡啄癖也称异嗜癖,是养鸡业生产中的一种常见多发病, 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由于鸡对人为不完善的群体环境的不适 应或营养物质缺乏所导致的一种啄食肛门、头、肉垂、脚趾、羽 毛、肌肉等。并造成这些组织损伤的特殊异嗜或恶癖,鸡啄癖 是鸡的一种群发性综合症。鸡的互啄是一种天性,正常情况下 鸡彼此啄食羽毛,出于好奇,日粮补充不足等原因而啄食地上 小颗粒物质,(小石头及沙粒)一旦鸡舍内垫料材质不良,过于 拥挤等原因而导致鸡无法啄食外物质时,它们啄取其它鸡身 上的羽毛。这种啄食行为就会转化为啄趾,舌食羽毛。各品种, 各年龄的鸡均可发生,特别是营养成分缺乏或饲养管理不善 的情况下,啄癖行为更加严重,很快蔓延全群,难以控制,甚至 造成死亡,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1 病因分析
环境的不适宜或改变,容易使鸡的代谢发生紊 乱而导致啄癖。鸡舍温度过闷热的环境也增加鸡互相啄癖的 可能。痛风不良也容易烦躁不安,出现应激与采食量减少的 现象,也可引发啄癖。光照过强会使鸡异常兴奋,发生鸡群中 的打斗或鸡群中的相互啄羽毛和啄肛。在鸡群中,如有受伤 的鸡只有血腥味,将会受到鸡群严厉的攻击性。其次,有害气 体浓度过高等因素,都易造成环境的不舒适,使鸡感到烦躁 不安,最终都可引发啄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畜牧兽医 2008年Vo1.24(2)
5.5.2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清新空气,避免恶劣气
候侵袭、杜绝潮湿、拥挤等应激因素。
5.5.3一旦发病,应立即全群隔离、封锁、扑杀,对
周围的健康鸡群紧急注射禽流感疫苗。
鸡啄癖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刘晓俊,刘华平,刘翠国,阳桂华,周艳梅
(广西灵川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灵川541200)
中图分类号:¥858.3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5235{2008)02—0084—02
现代养禽生产多实行大群高密度的规模化饲
养,“数量大,密度高”,本身就是一种应激因素,当
饲料管理不善,环境应激等因素存在时,就为疾病 传播提供有利条件,甚至一些危害性不大的疾病, 如鸡啄癖也可能会给专业养殖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笔者通过走访及对鸡啄癖病的治疗,根据病鸡互啄 食的部位和性质,对其病因和防治措施归纳如下。 1鸡啄癖病发生的病因 1.1饲养管理不善 (1)饲养密度过大,活动空间受限制,鸡舍湿度 过大,通风不良,饥饿等原因易引起鸡互啄,如果这 些条件得不到明显改善,时间一长易形成啄羽癖; (2)不同品种、不同日龄、鸡群中公鸡太多或者个体 大小不一的鸡混养,容易发生大鸡啄小鸡及互相追 啄打架现象,最后蔓延至全群鸡互啄而引发啄癖; (3)饲料中缺乏蛋白质和某些氨基酸以及钙、磷比例 不协调,食盐不足;(4)饲料中维生素A、D、E、B,K 等或锌、硒等缺乏;(5)大容积性饲料偏少,鸡食后无 饱感也是发生啄癖的原因。 1.2环境因素 (1)鸡舍温度。卫生条件差,温度高,有毒气体 (如氨气、硫化氢等)浓度过高,天气突变等;(2)鸡舍 内光线太强,也易引发啄癖。鸡群转群,惊吓、打架 等引发啄羽癖;(3)鸡舍中偶尔掉入一些异物,如昆 虫、蚯蚓等易引发鸡群互相抢啄而诱发啄癖。 1.3疾病的原因 (1)鸡感染球虫病、鸡白痢等,鸡肛门周围羽毛 被稀粪污染,很容易引起其它鸡啄食肛门周围的羽 毛而形成啄肛癖。 (2)鸡感染疥癣、虱等体外寄生虫,因痒而引起 鸡啄食自身羽毛形成啄羽癖,对啄掉毛的新鲜皮肤 继续啄食,可形成啄食癖。 2防治啄癖的综合措施 2.1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调节温度、湿度和光线,改善通风条件,定时定
量饲喂,避免时饱时饥,并尽量保持鸡舍的安静。
此外,应在鸡舍内和运动场悬挂青饲料,借以增加
其活动时间,减少互相啄食的机会。
2.2控制饲养密度,实行分群饲养
一
般情况下,雏鸡周龄30只/m2,2周龄20只
/m2
,
3周龄15只/m2,5--6周龄10只/m2,不同品
种、日龄、性别的鸡不要混养,避免打架。
2.3控制光照强度
一
般每15m2的育雏舍在第1周龄,用1个40
瓦灯泡挂于离地2米高,第3周龄换用25瓦灯泡。
如发生啄癣,可将灯光改为红色(白炽灯),红色灯
光能使雏鸡安静,可以减少啄癖的发生。
2.4合理配制饲料
根据鸡的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要,合理配置
饲料,料中应含蛋白质18%~22%,含纤维素3%
~
5%,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A、B族,D、E及蛋
氨酸,保证营养全面。在日粮中添加1%的硫化钙
粉或2%的生石膏粉,连用半月;补充常量、微量元
素用0.5mg氯化钠,0.5mg硫酸铜,碘化钾
0.25rag,硫酸亚铁、硫酸锰各5rng,混合研成粉,拌
于饲料一次性喂给,连用二周,对各种啄癖有良好
的预防效果和治疗作用。
2.5施行断喙
一
般7~9日龄时雏鸡施行断喙式,上喙切1/
2,下喙切掉1/3,并且于断喙前2天饲料加喂维生
素A、K,连用5天止血效果很好。
2.6及时治疗病鸡
(1)注意观察鸡群,发现被啄伤,有外伤的鸡应
及时隔离饲养。治疗伤口可涂些抗菌药或鱼石脂
软膏,防止鸡啄癖的发生和蔓延;(2)发现鸡群感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广西畜牧兽医 2008年Vo1.24(2)
疥癣虫、虱等外寄生虫时可用阿维菌素拌饲料喂,
每100千克体重20rag。
3体会与小结
为防止鸡啄癖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实行
科学饲养管理,供给鸡优质全价饲料,满足不同生
长阶段的营养需要。控制雏鸡断喙日龄,采取正确
的断喙技术。注意调节鸡群的饲养密度,保持鸡舍
卫生和通风良好,减少和消除各种应激因素,给鸡
群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有效地减少或杜
绝鸡啄癖的发生,促进规模化养鸡生产健康发展。
导致蛋鸡产蛋下降的传染病与控制策略
徐从英
(山东省莒县城阳兽医站,莒县276500)
中图分类号:¥858.3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5235(2008)02—0085—03
在自然状态下,引起鸡产蛋下降的因素很多, 如疾病、光照、温度、空气、水质、体重均匀度及环境 应激等,而传染病是最大的隐患。临床上影响鸡群 产蛋的常见传染病主要有以下几种: 1产蛋下降综合症 1.1临床症状 主要表现为鸡群在产蛋高峰期产蛋骤然下降, 软壳蛋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蛋壳颜色变淡。在几 周内鸡群产蛋率可下降20%~50%,患鸡无其它 症状。发病期可持续4~10周。自然情况下病毒 对育成鸡并不致病,但开产期可能推迟。 1.2控制对策 本病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接种是防治本病的 主要措施。广泛使用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鸡群有 良好的预防效果。商品蛋鸡在120日龄左右(16~ 18周)注射一次EDS76油乳剂苗即可在整个产蛋 期内维持对EDS76的免疫力。 染的鸡群采取紧急免疫措施。
2.2.1坚持抗体监测制度通过血清学监测,及
时了解鸡群的免疫状态(抗体水平),保证鸡群始终
处于较高的新城疫抗体水平。
2.2.2防止早期的污染 为防止早期的污染,免
疫接种必须与环境卫生、消毒工作结合起来,才能
获得良好的免疫效果。
2.2.3面临野毒威胁的鸡场和地区在面临野毒
威胁的鸡场和地区,初免可用Ⅱ系或克隆.30疫苗
2头份滴鼻或点眼,隔15~20天二免,用I系苗1
头份或油苗0.5头份肌注,同时用Ⅳ系2头份滴
鼻,上笼前三免,新城疫I系苗0.65ml肌注,同时
用Ⅳ系3头份滴鼻。
2.2.4 已感染鸡群的免疫措施对已感染新城疫
的鸡群,应扑杀病鸡,对病死鸡作无害化处理。对
假定健康的鸡,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0.5ml肌
注,同时用4头份Ⅳ系苗滴鼻进行全群紧急免疫接
种,彻底带鸡消毒,3天二次,直到鸡群康复为止。
2新城疫 3传染性支气管炎
2.1临床症状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生,主要发生在已进行过
新城疫疫苗接种的鸡群。鸡群主要表现为虚弱、连
续死亡,部分鸡拉绿色稀粪,个别鸡有呼吸道症状。
发病突然,产蛋率下降5%~30%。软壳蛋、畸形
蛋、白壳蛋增多。
2.2控制对策
主要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采取综合防疫灭病
措施,切断新城疫野毒入侵途径;制定合适的鸡群
免疫程序,选用优质疫苗,提高免疫质量。对已感
3.1临床症状
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严重影响生殖系
统发育。正常的输卵管长30cm左右。重病鸡的
输卵管仅15~18cm,产蛋量下降25%~50%,产
畸形蛋、软壳、沙皮、大小不等蛋,蛋清稀薄如水,蛋
黄和蛋清分离。这样的鸡群应立即淘汰。
3.2控制对策
3.2.1 疫苗接种 目前使用的IBV疫苗有弱毒
活苗及灭活苗两类。弱毒苗有雏鸡用的H120",Ma5
及成鸡用的H52等。可饮水、滴鼻或点眼。也可使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