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2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2、加深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关系的理解。
3、掌握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一)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指出,在任何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
即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节点,∑I入=∑I 出。
(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基尔霍夫电压定律表明,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即对于电路中的任意一个闭合回路,∑U = 0 。
三、实验仪器和设备1、直流稳压电源2、数字万用表3、电阻箱4、实验电路板5、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内容与步骤(一)实验电路的设计与搭建1、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电路板上选择合适的电阻值,设计并搭建一个复杂的电路。
电路中应包含多个节点和闭合回路,以充分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仔细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确保无短路和断路现象。
(二)测量电流1、将数字万用表调至电流测量档,选择合适的量程。
2、依次测量流入和流出各个节点的电流,并记录测量值。
(三)测量电压1、将数字万用表调至电压测量档,选择合适的量程。
2、依次测量电路中各个闭合回路中各段的电压,并记录测量值。
(四)数据记录与处理1、设计一个详细的数据表格,用于记录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值。
2、对测量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电压定律。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一)电流数据记录与分析以下是测量得到的节点电流数据(单位:mA):|节点|流入电流|流出电流||::|::|::||A|15|10 + 5||B|8 + 7|15|通过计算可以发现,对于节点 A,流入电流 15mA 等于流出电流10mA + 5mA;对于节点 B,流入电流 8mA + 7mA 等于流出电流15mA。
这验证了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二)电压数据记录与分析以下是测量得到的回路电压数据(单位:V):|回路|各段电压|电压代数和||::|::|::||1|5 + 10 15|0||2|8 7 1|0|通过计算可知,对于回路 1,电压代数和 5V + 10V 15V 等于 0;对于回路 2,电压代数和 8V 7V 1V 等于 0。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数据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数据引言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基尔霍夫定律分为两个部分: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和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也称为电流守恒定律,它指出在任何一个电路中,进入某一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也称为电压守恒定律,它指出在任何一个闭合电路中,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原理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在任何一个电路中,进入某一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在任何一个闭合电路中,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实验器材1.电源2.电阻3.导线4.万用表实验步骤1.将电源、电阻和导线连接成一个简单电路。
2.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3.记录测量数据。
4.更改电路中的电阻,再次测量电流和电压。
5.记录测量数据。
6.根据测量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实验数据实验一: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电源电压:5V电阻值:100Ω电流测量值:0.05A电压测量值:5V实验二:电路中有两个电阻电源电压:5V电阻值:100Ω,200Ω电流测量值:0.025A,0.025A电压测量值:2.5V,2.5V实验结果实验一中,电路中只有一个电阻,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进入电阻的电流等于离开电阻的电流,即0.05A。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即5V-5V=0V。
实验结果符合基尔霍夫定律的要求。
实验二中,电路中有两个电阻,根据基尔霍夫第一定律,进入电路的电流等于离开电路的电流,即0.025A+0.025A=0.05A。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即5V-2.5V-2.5V=0V。
实验结果符合基尔霍夫定律的要求。
结论通过实验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得到了验证。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关系。
在电路设计和电路故障排除中,基尔霍夫定律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即电流差值定律和电流的闭合定律。
实验原理:1. 电流差值定律(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指出,在一个电路的任意一个节点上,节点流入的电流差值等于节点流出的电流差值。
数学表达式为:ΣI_in = ΣI_out。
2.电流的闭合定律(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指出,在一个电路中,电流在闭合回路中的总和等于供电电压的总和。
数学表达式为:ΣI=0。
实验材料:1.电源2.导线3.电阻4.电流表5.电压表实验步骤:1.连接实验电路,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电流表和电压表。
2.使用导线将电源、电流表、电压表和电阻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3.分别测量并记录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
4.将电阻更换为新的不同阻值的电阻,重复步骤35.统计并比较不同电阻下的电流和电压数据,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实验结果:以一个简单的电路为例,连接一个12V的电源、一个10Ω的电阻以及一个电流表和一个电压表。
测量得到电压表读数为12V,电流表读数为1.2A。
我们可以验证基尔霍夫定律:1.在节点上,电流只有一个,所以节点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应该相等。
在这个电路中,电流表读数为1.2A,即节点流入电流和流出电流都是1.2A,符合电流差值定律。
2.电路中只有一个回路,电压表读数为12V,也等于供电电源的电压。
因此,符合电流的闭合定律。
实验分析: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在一个简单电路中,电流差值定律表明在一个节点上,流入的电流和流出的电流相等,而电流的闭合定律显示电流在闭合回路中总和为零。
而实验结果与这两个定律的预测值相符,说明基尔霍夫定律成立。
实验结论:基尔霍夫定律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定律,经过实验证明,电流差值定律和电流的闭合定律在电路中成立。
实验结果表明,实际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符合基尔霍夫定律的预测值,验证了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
因此,在电路分析和设计中,基尔霍夫定律是非常有用和可靠的工具。
实验报告验证基尔霍夫定理

实验报告验证基尔霍夫定理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实际操作和测量,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加深对电路基本定律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电路分析和计算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内容: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流出节点的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数学表达式:∑I = 0 (流入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电流之和)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内容: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元件两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
数学表达式:∑U = 0 (回路中各段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电动势之和)三、实验设备和器材1、直流电源(可调稳压电源)2、数字万用表3、电阻箱4、实验电路板5、连接导线若干四、实验步骤1、实验电路的设计与搭建根据实验要求,在实验电路板上选择合适的电阻值,设计并搭建一个包含多个节点和回路的电路。
确保电路连接牢固,无短路和断路现象。
2、测量电流将数字万用表调至电流测量档位,分别测量通过各支路的电流。
记录测量数据,注意电流的方向。
3、测量电压将数字万用表调至电压测量档位,分别测量回路中各元件两端的电压。
记录测量数据,注意电压的极性。
4、数据记录与处理将测量得到的电流和电压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电流测量数据|支路|电流测量值(mA)|方向|||||| I1 |____ |流入节点|| I2 |____ |流出节点|| I3 |____ |流入节点|||||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对某一节点,流入电流之和等于流出电流之和。
例如,对于节点 A,I1 + I3 = I2 ,计算验证是否成立。
2、电压测量数据|元件|电压测量值(V)|极性|||||| R1 |____ |上正下负|| R2 |____ |上正下负|| R3 |____ |上正下负|||||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沿某一回路,各元件两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定理的验证实验报告(含数据处理)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普遍性的理解。
2、进一步学会使用电压表、电流表。
二、实验原理基本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1)基本霍夫电流定律对电路中任意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的代数和为零。
即∑I=02)基本霍夫电压定律在电路中任一闭合回路,电压降的代数和为零。
即∑U=0 三、实验设备序号名称型号与规格数量备注1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0~30V 12 直流数字电压表 13 直流数字毫安表 1四、实验内容实验线路如图2-1所示图2-11、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的电流参考方向,2、按原理的要求,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
3、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直流数字毫安表的“+,-”两端。
4、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记录电流值于下表。
5、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于下表。
五、基尔霍夫定律的计算值:I1 + I2 = I3 (1)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510+510)I1 +510 I3=6 (2)(1000+330)I3+510 I3=12 (3)解得:I1 =0.00193A I2 =0.0059A I3 =0.00792AU FA=0.98V U BA=5.99V U AD=4.04V U DE=0.98V U DC=1.98V六、相对误差的计算:E(I1)=(I1(测)- I1(计))/ I1(计)*100%=(2.08-1.93)/1.93=7.77%同理可得:E(I2)=6.51% E(I3)=6.43% E(E1)=0% E(E1)=-0.08%E(U FA)=-5.10% E(U AB)=4.17% E(U AD)=-0.50% E(U CD)=-5.58% E(U DE)=-1.02%七、实验数据分析根据上表可以看出I1、I2、I3、U AB、U CD的误差较大。
八、误差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主要有:(1)电阻值不恒等电路标出值,(以510Ω电阻为例,实测电阻为515Ω)电阻误差较大。
实验二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验证

实验二 基尔霍夫电流、电压定律的验证
一、 实验目的
(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进一步熟练数字多用表的使用,初步学会使用示波器。
(3) 建立节点、回路的概念。
二、 原理说明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的基本定律。
对于一个回路而言,在任意
瞬时回路上各元件电压之和为零,即0=∑i u ,为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要注意,这里的基尔霍夫定律指的是电路的瞬时电压与电流,不是平均值,也不是有效值。
应用基定律时,注意电流的正方向的设定,可以自由确定,但要使用好正负号。
三、 仿真实验任务
○
1搭建如图1-2-1电路(亦可调用电路1-2-1-1),设参数Ω==221R R ,Ω==443R R ,Ω====58765R R R R ,C=100pF ,L=100mH 选择某一节点,测出各支路电流,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5R 8R C +12V -
图1-2-1
○
2再选择某一回路,测出回路各节点间电压,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
3自行改动电路某部分参数,再按照○1○2中步骤选定节点和回路验证。
四、 选作与思考
将以上实验中直流独立源换为交流独立源,自行设定,按照如上实验中方法观察,验证KCL 和KVL ?
提示:电容、电感不再为开路和短路,应为电路中不再为直流,电容、电感引起相位变化,故观测同一瞬时电流电压必须使用示波器,在暂停键按下后,进行观察。
有关示波器的使用见说明文档。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的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的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实验目的:验证基尔霍夫定律,即“电流在节点汇聚时,电流的代数和为零;电压在回路中闭合时,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实验器材:1.电源2.电阻器3.连线4.摇摆开关5.电流表6.电压表7.多用表实验原理:1. 基尔霍夫第一定律(又称为电流定律):在一个网络中,进入节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该节点的电流之和。
这个定律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ΣIin = ΣIout。
2.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又称为电压定律):在闭合网络中,电源供给的电压等于电阻器消耗的电压。
这个定律的数学公式可以表示为:ΣV=0。
实验步骤:1.将电源接入电路,并连接电阻器形成一个简单的电路。
2.使用多用表将电压表和电流表选为电压测量模式和电流测量模式。
3.使用摇摆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确保电路处于开启状态。
4.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并记录下测量值。
5.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值,并记录下测量值。
6.对电路进行分析,应用基尔霍夫定律来验证实验结果。
-验证基尔霍夫第一定律:选择一个节点,将所有进入该节点的电流与所有离开该节点的电流进行比较,如果两者相等,则基尔霍夫第一定律成立。
-验证基尔霍夫第二定律:选择一条回路,在该回路上记录下所有电压值,然后将这些电压值相加,如果结果为零,则基尔霍夫第二定律成立。
7.分别通过计算和实验结果比较,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成立与准确性。
实验结果和讨论:在实验中,我们按照以上步骤进行了电流和电压的测量,并记录了测量结果。
然后,我们通过基尔霍夫定律进行验证。
首先,我们验证了基尔霍夫第一定律。
在电路中选取了一个节点,测量了进入和离开该节点的电流。
通过对测量值的比较,我们发现进入和离开节点的电流之和相等,验证了基尔霍夫第一定律的成立。
接着,我们验证了基尔霍夫第二定律。
选择了一个回路,并测量了回路上各个电压值。
通过将这些电压值相加,得出的结果非常接近于零,从而验证了基尔霍夫第二定律的成立。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该知识的理解,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供大家阅读参考。
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报告1 一、实验目的(1)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学习验证定律的方法和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
二、实验原理及说明基尔霍夫定律是集总电路的基本定律,包括电流定律(KCL)和电压定律(KVL)。
基尔霍夫定律规定了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之间和各支路电压之间必须服从的约束关系,无论电路元件是线性的或是非线性的,时变的或是非时变的,只要电路是集总参数电路,都必须服从这个约束关系。
(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对任一节点,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i=0。
通常约定:流出节点的支路电流取正号,流入节点的支路电流取负号。
(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
在集总电路中,任何时刻,沿任一回路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等于零,即沿任回路有u=0。
在写此式时,首先需要任意指定一个回路绕行的方向。
凡电压的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一致者,取+号;电压参考方向与回路绕行方向相反者,取一号。
(3)KCL和KVL定律适用于任何集总参数电路,而与电路中的元件的性质和参数大小无关,不管这些元件是线性的、非线性的、含源的、无源的、时变的、非时变的等,定律均适用。
三、实验仪器仪表四、实验内容及方法步骤(1)验证(KCL)定律,即i=0。
分别在自行设计的电路或参考的电路中,任选一个节点,测量流入流出该节点的各支路电流数值和方向,记入附本表1-1~表1-5中并进行验证。
参考电路见图1-1、图1-2、图1-3所示。
(2)验证(KVL)定律,即u=0。
分别在自行设计的电路或参考的电路中任选一网孔(回路),测量网孔内所有支路的元件电压值和电压方向,对应记入表格并进行验证。
参考电路见图1-3。
五、测试记录表格表1-1 线性对称电路表1-2 线性对称电路表1-3 线性不对称电路表1-4 线性不对称电路表1-5 线性不对称电路注:1、USA、USB电源电压根据实验时选用值填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2
R
1
R
4
R
3
3vE
LED
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实验组别__________
同组成员 实验日期 实验成绩
实验二 回路电压定律
实验目的
1、 熟悉回路电压定律
2、 会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
3、 理解二极管的特性
实验器材
备注 仪器与设备 型号 数量
1 万用表 1只
2 接线端子 2个
3 稳压电源 1台
4 螺丝刀 1个
5 电阻 100Ω、360 Ω 若干个
6 普通二极管 若干
7 发光二极管 1个
实验电路
备注:R1 =360 Ω R2、R3、R4、R5=100 Ω
实验步骤:
1、 按图联接电路
2、 测量UR1~UR4电压,并汇入表格中
3、 将UR1~UR4电压之和记入表格中
4、 将电源电压提高到5v后在测量一遍
5、 将LED反过来联接在电路中,然后将测量结果记入表格中
6、 将电源降为3v再重复前面的测量并记录
7、 分析验证E= UR1+UR2+UR3+UR4是否成立
实验记录
E UR1 UR2 UR3 UR4 ∑UR1~UR4
备注
3v
LED反
5v
LED反
5v
LED正
3v
LED正
思考并验证:
1、
E= UR1+UR2+UR3+UR
4
2、当电压提高到5v时上式还成立吗?
3、当发光二极管LED接反时公式还成立吗?
4、 图中还能写出新的回路吗?
5、 对照实验电路解释∑U=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