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道计数器报告

合集下载

74ls161设计27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

74ls161设计27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

74ls161设计27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
设计一个27进制计数器,能够进行0到26的循环计数。

实验原理:
74ls161是一种4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能够进行二进制的加减计数。

而27进制和二进制之间的转换,可以利用除27取余法实现。

因此,通过在74ls161的CLK输入上接入一个27分频器,将27进制转换为二进制进行计数,再通过输出的值进行转换即可实现27进制计数器。

实验器材:
1. 74ls161计数器芯片
2. 27分频器芯片
3. LED灯
4. 电容
5. 电阻
6. 面包板和连接线
实验步骤:
1. 将74ls161计数器芯片和27分频器芯片插入面包板上。

2. 将CLK输入端和27分频器的输出端连接。

3. 将74ls161的CLR和LD输入端都接入高电平。

4. 将QA~QD四个输出端口依次连接到四个LED灯上。

5. 接入电源,开始实验。

实验结果:
经过实验可以发现,通过连接27分频器,计数器能够顺利地进行0到26的计数,最后回到0重新开始。

LED灯也能够随着计数器的计数进行相应的亮灭操作。

因此,实验成功。

实验结论:
通过以上实验过程可以看出,通过74ls161计数器和27分频器的结合,能够实现简单的27进制计数器。

但是,为了保证计数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实验中还需要注意一些电路的参数设置和元件的选择等问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通路实验报告

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通路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基本运算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运算器的组成结构2. 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3. 深刻理解运算器的控制信号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CMA实验系统一套三、实验原理1. (思考题)运算器的组成包括算数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通用寄存器组、专用寄存器组。

①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ALU主要完成对二进制数据的定点算术运算(加减乘除)、逻辑运算(与或非异或)以及移位操作。

在某些CPU中还有专门用于处理移位操作的移位器。

通常ALU由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

整数单元有时也称为IEU(IntegerExecution Unit)。

我们通常所说的“CPU 是XX位的”就是指ALU所能处理的数据的位数。

②浮点运算单元FPU(Floating Point Unit)FPU主要负责浮点运算和高精度整数运算。

有些FPU还具有向量运算的功能,另外一些则有专门的向量处理单元。

③通用寄存器组通用寄存器组是一组最快的存储器,用来保存参加运算的操作数和中间结果。

④专用寄存器专用寄存器通常是一些状态寄存器,不能通过程序改变,由CPU自己控制,表明某种状态。

而运算器内部有三个独立运算部件,分别为算术、逻辑和移位运算部件,逻辑运算部件由逻辑门构成,而后面又有专门的算术运算部件设计实验。

下图为运算器内部原理构造图2. 运算器的控制信号实验箱中所有单元的T1、T2、T3、T4都连接至控制总线单元的T1、T2、T3、T4,CLR都连接至CON单元的CLR按钮。

T4由时序单元的TS4提供(脉冲信号),其余控制信号均由CON单元的二进制数据开关模拟给出。

控制信号中除T4为脉冲信号外,其余均为电平信号,其中ALU_B为低有效,其余为高有效。

更新转数计数器实训报告

更新转数计数器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对ABB工业机器人转数计数器的更新操作,使学生掌握工业机器人转数计数器更新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机器人系统的维护能力,为今后从事机器人维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训内容1. 转数计数器的概念及作用转数计数器是工业机器人系统中重要的传感器之一,用于记录机器人关节轴的运动转数,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

转数计数器的更新,即对机器人关节轴的转数数据进行重新设置,以保证机器人运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更新转数计数器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1)确保机器人处于安全状态,断开电源,拔掉电池;2)准备好示教器、操作手册等相关工具。

(2)更新转数计数器1)将机器人操作状态切换到手动模式,将控制柜上的钥匙旋转到手动减速模式;2)在手动操纵菜单中,动作模式选择“轴4-6”,依次将关节轴4、5、6运动到机械原点的刻度位置;3)动作模式选择“轴1-3”,依次将关节轴1、2、3运动到机械原点的刻度位置;4)点击示教器主菜单中的“校准”选项,选择“ROB1校准”;5)选择“校准参数”,点击“编辑电动机校准偏移”;6)根据示教器提示,输入各关节轴的机械原点偏移量;7)点击“参数有效”,重新启动系统;8)在重新启动后的示教器上,继续选择“校核”,选择“ROB1校准”;9)点击“转数计数器”,选择“更新转数计数器”;10)系统提示是否更新转数计数器,选择“是”;11)点击“全选”,对6个轴同时进行更新操作;12)更新完成后,所有轴的角度值会恢复黑色,此时机械手可以线性运动。

三、实训过程及结果1. 实训过程本次实训,按照操作步骤进行转数计数器的更新操作,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机器人处于安全状态,避免发生意外;(2)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避免误操作;(3)在输入机械原点偏移量时,注意精确度,确保机器人运动准确。

2. 实训结果经过本次实训,成功更新了ABB工业机器人的转数计数器,机器人运动恢复正常,达到了预期效果。

计数器逻辑功能测试实验报告

计数器逻辑功能测试实验报告

计数器逻辑功能测试实验报告
1.将计数器连接电源,并通过示波器检查电压值是否正常。

2. 将计数器的输入端口与电源端口连接,并通过示波器检查输入信号是否正常。

3. 将计数器的输出端口与示波器连接,并检查输出信号是否正常。

4. 通过改变计数器的计数模式,检查计数器是否可以正常计数并输出正确的结果。

5. 通过改变计数器的预设值,检查计数器是否可以正常预设,并输出正确的结果。

实验结果:
通过以上步骤的测试,计数器的逻辑功能正常,可以正常计数并输出正确的结果。

实验结论:
计数器的逻辑功能测试证明了计数器能够正常计数和输出正确的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 1 -。

数电实验报告

数电实验报告

《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课程实验报告系(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学年学期: 2018 ~ 2019 学年第一学期实验一基本逻辑门逻辑以及加法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TTL与非门、与或非门和异或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2.熟悉TTL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外型、管脚和使用方法。

二、实验所用器件和仪表1.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 1片2.二输入四或非门74LS28 1片3.二输入四异或门74LS86 1片三、实验内容1.测试二输入四与非门74LS00一个与非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2.测试二输入四或非门74LS28一个或非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3.测试二输入四异或门74LS86一个异或门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

4.掌握全加器的实现方法。

用与非门74LS00和异或门74LS86设计一个全加器。

四、实验提示1.将被测器件插入实验台上的14芯插座中。

2.将器件的引脚7与实验台的“地(GND)”连接,将器件的引脚14与实验台的+5V 连接。

3.用实验台的电平开关输出作为被测器件的输入。

拨动开关,则改变器件的输入电平。

4.将被测器件的输出引脚与实验台上的电平指示灯连接。

指示灯亮表示输出电平为1,指示灯灭表示输出电平为0。

五、实验接线图及实验结果74LS00中包含4个二与非门,74LS28中包含4个二或非门,74LS86中包含4个异或门,下面各画出测试第一个逻辑门逻辑关系的接线图及测试结果。

测试其他逻辑门时的接线图与之类似。

测试时各器件的引脚7接地,引脚14接+5V。

图中的K1、K2是电平开关输出,LED0是电平指示灯。

1.测试74LS00逻辑关系接线图及测试结果(每个芯片的电源和地端要连接)图1.1 测试74LS00逻辑关系接线图表1.1 74LS00真值表输 入输 出 引脚1引脚2 引脚3 L L HL H H HL H HHL2. 测试74LS28逻辑关系接线图及测试结果i.ii.iii. 图1.2 测试74LS28逻辑关系接线图表1.2 74LS28真值表i. 输 入 ii. 输 出 iii. 引脚2 iv. 引脚3v. 引脚1 vi. L vii. L viii. H ix. L x. H xi. L xii. Hxiii. L xiv. L xv. H xvi. Hxvii. L3.测试74LS86逻辑关系接线图及测试结果图1.3 测试74LS86逻辑关系接线图表1.3 74LS68真值表输 入输 出 引脚1引脚2 引脚3 L L L L H H H L H HHL4. 使用74LS00和74LS86设计全加器(输入来源于开关K2、K1和K0,输出送到LED 灯LED1和LED0 上,观察在不同的输入时LED 灯的亮灭情况)。

环形计数器设计报告

环形计数器设计报告

环形计数器设计报告1. 引言环形计数器是一种用于计数的装置,它可以在指定范围内循环计数,实现自动计数和显示功能。

本报告将介绍我们设计的一种环形计数器的结构、原理和实现方法。

2. 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目标是实现一个可靠、高效的环形计数器,具有以下特点:- 可以在指定范围内循环计数,即当计数达到范围上限时,自动从下限开始重新计数。

- 支持单步计数和自动连续计数两种模式,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

- 提供显示功能,实时显示当前的计数值。

3. 设计方案3.1 硬件设计3.1.1 计数器模块我们使用一个计数器模块来实现计数功能。

该模块具有一个计数器寄存器和一个比较器。

计数器寄存器存储当前的计数值,比较器用于比较计数值与指定范围的上限和下限。

3.1.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是环形计数器的核心部分,它根据用户的输入控制计数器的工作模式和计数方式。

控制模块包括一个模式选择器和一个计数器控制器。

模式选择器用于选择单步计数或自动连续计数模式。

计数器控制器根据模式选择器的输出,控制计数器模块的工作。

当选择单步计数模式时,计数器模块只在接收到一个计数信号时进行计数;当选择自动连续计数模式时,计数器模块会定期接收计数信号并进行计数。

3.1.3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计数值。

我们使用数码管作为显示器,通过控制模块的输出将计数值显示在数码管上。

3.2 软件设计我们使用Verilog语言对环形计数器进行建模和仿真。

通过编写适当的代码,实现计数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的功能。

4. 实现与测试我们使用EDA工具对设计的环形计数器进行验证。

通过仿真工具进行逻辑仿真,检查计数器模块、控制模块和显示模块的功能是否正常。

然后使用综合工具生成网表,通过布局与布线工具完成物理设计。

最后,通过验证工具对设计进行验证,确保计数器能够可靠地运行。

5. 结论我们成功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功能完善的环形计数器。

该计数器具有可靠的计数功能、多种工作模式和实时显示功能,可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用集成计数器设计30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

用集成计数器设计30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

用集成计数器设计30进制计数器实验报告实验目的:使用集成计数器设计并实现30进制计数器。

实验原理:计数器是一种能够产生指定计数序列的电路。

集成计数器是一种能够将输入的脉冲数进行计数并输出指定的计数序列的集成电路。

其中,30进制计数器是能够实现从0到29以及从30到59的计数。

常见的集成计数器有74HC193、74HC161等。

在本实验中,使用74HC161作为30进制计数器的集成电路。

实验器材:1. 74HC161集成计数器2. 30个LED灯3. 10个3位7段数码管4. 30个电阻5. 30个NPN晶体管6. 电路连接线实验步骤:1. 将74HC161集成计数器连接到电路板上。

2. 将30个LED灯连接到计数器的Q0-Q4端口上。

3. 将10个3位7段数码管连接到电路板上。

4. 将30个电阻和30个NPN晶体管连接到数码管和LED灯上。

5. 将电路连接线连接到各个端口上。

6. 将电路板接通电源,检查各个部分是否正常工作。

7. 使用电源或手动输入信号,观察30进制计数器的计数情况。

实验结果:在实验中,成功地使用74HC161集成计数器设计了30进制计数器。

当输入信号为0-29时,计数器可以在LED灯上显示对应的数字。

当达到29时,计数器可以自动进位,并在数码管上显示30-59的数字。

实验结论:本实验成功地实现了使用集成计数器设计30进制计数器,并成功显示了计数器的计数序列。

这表明集成计数器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为数字电路的实现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

计数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计数器的应用——实验报告
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计数器的工作机制并熟悉其应用。

实验设备:实验室计数器(新陶计数器XTC-300A)
实验过程:
一、计数器的粗略调试
1、根据实验室计数器XTC-300A使用手册,开机检查计数器输出数字和显示结果,确认是否正常。

2、检查计数器输入电源,随机调节计数电源,观察输出数字和显示的变化,以熟悉计数器的各种功能。

3、调节开关,设定计数器精度、次数、时间、温度等参数,以及观察运行时的电源变化,熟悉计数器的精确控制功能。

4、检查计数器的各个部件,观察运行时的状态,确认计数器的发挥最大效果。

二、计数器的应用
1、根据实验室中所需完成的实验项目,结合计数器的工作原理,确定出不同参数下计数器的最佳使用率,以便最终能够发挥出计数器的最佳性能。

2、利用计数器精准控制时间,操作不同的温度仪器及相关理化试验仪器,实现实验数据的精确测量。

3、将计数器神经网络连接至实验室中的计算机,实现实验数据的连续监测,让实验参数得以更好的控制。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对计数器的运行机制及其实验设备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结合前述操作,可确定计数器在实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可以实现对实验室实验的高精度控制,帮助做出更为准确的测量和监测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通道计数器的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2009.9.16——2009.10.28

专业班级:大气探测07级2班
姓名:唐荣 学号:2007021340
毛全明 学号:2007021366

指导教师:刘心田
杨笔峰
赵健
课题名称:
通道计数器的设计

(一)摘要
通道计数器在现在来说是一个很普遍的器件,其工作原理也
比较的简单,对我们学生来说设计一个简易的通道计数器是可行
的了。在一些环境领域下,需要使用到通道计数器,对进出人数
进行统计,加减等。本次实验是设计一个红外线反射式通道计数
器。利用cd4069芯片对红外接收管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再
利用74ls74芯片对信号进行锁存,利用cd40110芯片的加减计数
功能接通数码管实现加减计数的显示。
(二)设计指标(要求)
(1)能够对通道内进出的人数进行统计;
(2)当有人进入时自动加一,反之自动减一;
(3)有效作用距离 〉20cm;
(4)至少一位数码管显示。
(三)使用仪器及编号

(1)CD4069
(2)CD40110
(3)74LS74(TTL)
(4)红外发射和接收二极管(2对),
(5)电阻(220Ω两个,200KΩ两个,2KΩ两个)
(6)电容(100U两个,105一个)
(7)数码管(共阴一个)
(四)方案选择与系统框图:如图(1)
→ → → →
图(1)
各单元电路设计、参数计算和元器件选择:
(1)发射和接收装置。由两对红外发射和接受二极管组成,又
由于工作电压是+5V,需用电阻220Ω与发射二极管串联;接收
二极管所需电阻很大,故用200KΩ的电阻与之串联。
(2)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由芯片CD4069来处理。由于
CD4069是一个反相器,并且有施密特特性,故能很好得将经过
的信号处理整形。
(3)锁存器。锁存由74LS74芯片来处理。74LS74是双上升沿
D触发器,当信号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时,74LS74就置高电平
“1”给下一器件,起到锁存的作用。
(4)加减计数和译码器。由于CD4069既是计数器又是译码器,
故加减计数和译码由CD4069芯片来完成。当CPD端接高电平
“1”时,芯片进行减1操作并译码;当CPU端接高电平“1”
时,芯片进行加1操作并译码。
























(5)数码显示。数码管需要的是共阴数码管,准确反映前一器
件所译码出的数。又由于电源电压是+5V,需总串联接一个电阻
来限流,阻值为2KΩ。

(五)画出完整的电路图
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完整的电路图如图(2)

图(2)
工作原理:
图(3)
74ls74功能图

图(4)
40110芯片原理图
图(5)
40110功能图

当手从上往下划过的时候,实行的是减计数。接收管接受信
号产生一个低到高的电平,经4069内部反向器反向,变成
低电平,输入到74ls74。由74ls74的功能表可以知道,5脚
输出为“0”到40110的cpu,低电平无效不工作,9脚输出“1”
到40110的cpd高电平有效实现减一的功能,并由数码管显
示出来,实现减一的功能。同理,当手从下往上划的时候,
实现加计数功能。
(六)组装调试

由连接图通过软件画出PCB图后,用过打印,转印,腐蚀,
打孔的程序,做出需要的电路板,依次对元件进行安装,待
全部焊接完全后,检查功能能否实现,在最开始的时候,数
码管只显示0完全没有工作,用到的仪器有万用表,烙铁等
工具。结果发现是二极管接收管反接,改接过来之后,基本
功能能够实现了。
(七)实际PCB图或布线图

如图(6)

图(6)
(八)电路的特点和方案的优缺点
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
电路比较的简洁,方案也比较的简单,但是20cm距离
实现不是很好,距离较近能够实现,但是距离远了实现效果
就不是很好,感应不好。在这个电路的设计中,二极管之间
的距离有一定的影响。可以选择用LM324和变阻器来调节
对信号进行处理。
(九)设计结果与数据处理
设计结果是要实现期望的数据加一或减一的功能。当手划过
的时候,数码管能清晰的显示加一或者减一。说明设计成功了,
数据能从0到9依次跳变。

(十)参考文献:
http://www.elecfans.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