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2 (2)
2019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总分:一、将《回乡偶书》默写在下面(写题目和作者),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5分)二、汉字起跑线。
(7分)1.xiōng yǒng péng pài()的海浪(níng xiào)着,朝着那kuí wǔ()的身影扑去。
2.你根本看不出她的紧张和tǎn tè bùān(),整个比赛过成长,她那bù jiǎ sī suǒ()的答题模样总能获得掌声。
3.一位老妇人在大家的chān fú()下jì diàn()亲人。
三、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画上“”(4分)柏.林(bò bǎi)倒.影(dào dǎo)势不可挡.(dāng dǎng)自作.自受(zuò zuō)四、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8分)1.下列词语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发扬缺点安排工作反映情况B.提高认识价格高贵保卫公物C.改善生活天气晴朗身体强壮D.发现问题远大理想参观经验2.“村庄惊醒了”的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这是拟人句,村民都被突如其来的洪水惊醒了。
B.村庄睡醒了,村民们也睡醒了。
C.这是拟人句,村庄被洪水惊醒了。
D.这是比喻句,村庄和村民都被洪水惊醒了。
3.“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
B.提示词“说”放在一句话的中部,“说”字后面用逗号是对的。
C.是桑娜告诉丈夫,邻居西蒙死了,然后想慢慢引到西蒙的孩子身上。
D.“你知道吗”是反问句。
4.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B.《桥》的作者是当代作家谈歌。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附答案(共7套)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1年班姓名(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乘着梦想的风帆启航吧,展开你的智慧和自信的双翼,展示你丰厚的积累吧,相信你定能收获无限!请做到书写工整美观哦!一、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10分)yōng dài shēn yín měng rán yú fū yōu lǜxiōng yǒng páo xiào zāo gāo bào yuàn xī miè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括号中。
(14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狞.笑(nìnɡ)搀.扶(chān)祭奠.(diàn)沙哑.(yǎ)B.搁.板(ɡē)蜷.缩(quán)服役.(yì)放肆.(sì)C.揍.人(zòu)魁.梧(kuí)黧.黑(ní)熬.过(áo)D.倾.听(qīnɡ)吞没.(méi)风暴.(bào)倒.霉(dǎo)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咆哮清瘦潮湿指手画角B.呻吟忧虑保右自作自受C.拥戴呼啸澎湃跌跌撞撞D.祭奠渔网顾惜苍白疆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微笑是一股股源源不断....的甘泉,能给予你无限的力量。
B.下课了,同学们小心翼翼....地走出教室。
C.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风景如画的地方。
D.感谢伤害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
4.下列选项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列火车缓慢地驶出柏林,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B.糟糕,真糟糕!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把网给撕破了。
倒霉,倒霉!C.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D.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5.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忐忑不安”的意思最相近?( )A.慌慌张张B.惊慌失措 C.惊弓之鸟D.惴惴不安6.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十八大之后,全国上下都纷纷出台了改变工作作风的相关规定。
2022年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卷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按要求完成字词练习。
(20分)1.看拼音,写字词。
(8分)(1)洪水páo xiào( )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
老支书站在水里,脸上淌着雨水,声音shā yǎ( ),指挥大家过桥。
水起升越高,木桥在痛苦地shēn yín( ),当人们过桥之后,老支书却被洪水吞没了。
(2)渔夫拖着shī lín lín( )的渔网走进屋子,一阵风吹进屋里,灯xī miè( )了。
“今天太zāo gāo( )了,一条鱼也没捞上来,渔网也撕破了,真倒霉。
”渔夫zhòu( )起了眉头,变得yōu lǜ( )起来。
2.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3分)搀.扶(cān chān) 汹.涌(xōng xiōng) 蜷.缩(juǎn quǎn)黧.黑(lí ní) 魁.梧(kuí guǐ) 祭奠.(diàn dàn)3.按要求写词语。
(6分)(1)“他是个身体虚弱而多病的人。
”这句话中画线的部分让我想到了“”一词,用来形容身体状况不佳的词语还有、。
(2)她内心七上八下,十分不安定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画线部分可以用“”一词概括,这个词语的反义词有。
4.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
(3分)既……又……虽然……但是……不论……都……不但……而且……宁可……也……(1)( )桑娜不停地干活,( )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2)桑娜( )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对邻居西蒙一家十分同情。
她发现西蒙死了,( )自己受苦,( )不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二、选择题。
(8分)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失”字选择正确的义项。
(2分)失:①失掉,丢掉;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违背,背弃;⑥没有达到目的;⑦错误,过失。
(1)我们做事要小心谨慎,以免造成失.误。
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密学校 班级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19-2020学年度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考试题及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主题达标。
(28分)1.生动的故事情节,读拼音写词语。
(10分)本单元课文是三篇小说,小说都有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
《桥》一文描写了一位普通的g òng ch ǎn d ǎng yu án( )在p áo xi ào( )的洪水中,s ī y ǎ( )着s ǎn ɡ zi( ),ch én zhu ó( )地指挥,将村民送上了跨越死亡的生命桥。
《穷人》一文写的是海风h ū xi ào( )的夜晚,桑娜抱着已故邻居西蒙的两个孩子回家,t ǎn t è b ù ān( )地等待丈夫回来,没想到渔夫拖着sh ī l ín l ín( )的渔网回家后,也提出收养这两个可怜的孩子。
他们的内心是多么善良啊!《在柏林》写的是火车车厢里,一位老妇人重复数着“一、二、三”,遭到了两个小姑娘的ch ī xi ào( ),老妇人旁边的老兵告诉她们,这位老妇人是他的妻子,他们刚刚失去了三个儿子,而他自己也要上前线,走之前,他得把她送进f ēng r én yu àn( )。
战争是多么残酷啊!2.具体的环境描写,下面句子的环境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里。
(4分)(1)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 )(2)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 )(3)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 )(4)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并按要求答题。
(9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上面的短语中属于自然环境的是( ),我也能照样子写两个:( )、( )。
4.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下面的句子是对人物哪一方面的描写?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里。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积累运用1.请给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打“√”。
流淌(tǎnɡ tānɡ)自作自受(zuō zuò)废话(huì fèi)势不可当(dànɡ dānɡ)飞溅(zhàn jiàn)喃喃自语(nán lán)熄灭(xíxī)不假思索(jiǎ jià)2.写出下面加点词语的反义词。
(1)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
()(2)车厢里尽是妇女和孩子,几乎看不到一个健壮的男子。
()(3)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4)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3.选择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宁可……也不……不但……而且……如果……就…… 尽管……还是……桑娜()从早到晚地干活,()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她()关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对西蒙一家也很同情。
她看到西蒙死了,()自己受苦受累,()让西蒙的孩子受罪。
4.结合课文内容,选出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作用。
A.表示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B.欲言又止,断断续续C.表示话题的转换D.表示次数的递增(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2)不,没有人!天啊,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如今叫我怎么对他说呢?……()(3)还好,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我嘛……缝缝补补……()5.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缩句)(2)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改为转述句)6.默写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二、阅读理解7.课内阅读。
①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②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村庄惊醒了。
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
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两套含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两套含答案1、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两套含答案一、基础知识。
(一)读拼音,写词语。
峡谷里,人迹罕至,只见小溪liú tǎnɡ( ),浪花fēi jiàn( ),豺狼虎豹páo __ào( )之声不时在山谷里回荡,听着就让人感到万分jiū xīn( )。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
流淌(tǎnɡ tānɡ) 自作自受(zuō zuò)废话(huì fèi) 势不可当(dànɡ dānɡ)飞溅(zhàn jiàn) 喃喃自语(nán lán)熄灭(xí xī) 不假思索(jiǎ jià)(三)按要求给下面词语分类。
果断夸耀团结武断夸奖聪明阴险狡猾忠诚凶恶坚强卑鄙阴谋诡计神机妙算1.褒义词:2.贬义词:(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里?再照样子写一个句子。
(4分)A.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B.死亡在洪水的轰鸣声中逼近。
仿写:2.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比喻句。
(4分)老人很凶。
3.缩写句子。
(4分)挂着白色帐子的床上,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安静地睡着。
4.改成陈述句。
(4分)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五)判断正误。
1.《穷人》一课开头的环境描写可有可无,可以删去,不影响小说的表达效果。
( )2.《桥》和《穷人》《在柏林》这三篇课文的结尾都非常新颖别致,富含深意。
( )3.小说的“三要素”指的是典型的环境、典型的情节和典型的人物形象。
( )4.课文《在柏林》的主题思想是批评两个小姑娘不尊敬神志不清的老妇人,说明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
( )二、积累运用。
1.《穷人》的是国作家,其代表作有《》《》《》等。
(5分)2.默写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 ,。
【单元卷】部编版2022-2023学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二)含答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第四单元测试卷(二)语文(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班级:姓名:得分: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45分)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
(8分)1.静静liú tǎnɡ()的小河,虽没有海水的xiōnɡ yǒnɡ pénɡ pài (),江水的奔腾páo xiào(),却自有一种安宁沉静的气质。
2.夜深了,客车xī miè()了车内的灯,缓缓向山上驶去。
小张看着路旁的悬崖,不禁zhòu qǐ()了眉头,他的心中充满了yōu lǜ(),他喃喃自语道:“希望不要发生zāo ɡāo ()的事。
”二、选择题。
(12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勉强.(qiǎnɡ)倔强.(jiànɡ)B.埋.怨(mán)埋.伏(mái)C.吞没.(méi)淹没.(mò)D.缝.补(fénɡ)缝.隙(fènɡ)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废话沙哑跌跌撞撞你拥我挤B.糟糕魁悟自做自受心惊肉跳C.淋湿勺子势不可当挨声叹气D.困难嗓子目不转睛无边无崖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头往后仰着,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宁静..B.孩子呼吸均匀而安静..,睡得正香甜C.听到这个消息,她的心久久无法平静..D.月光下的小村庄一片寂静..,似一位沉默的老人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B.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C.门吱嘎一声,仿佛有人进来了D.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喊起来5.《穷人》这一课,把故事安排在一个狂风呼啸、又黑又冷的夜晚,对其作用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 这样写仅仅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十分恶劣。
B. 这样写有利于表现桑娜对生活的悲观态度。
C. 这样写有利于表现渔民生活的窘迫。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优达标卷(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优达标卷(含答案)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提优达标卷积累与运用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4分)大海是那么神秘莫测,刚刚还是风平浪静,猛然间fēnɡbào( )来临,狂风怒吼,波涛hōnɡmínɡ( ),海面上变得xiōn ɡyǒnɡpénɡpài( ),让人xīn jīnɡròu tiào( )。
二、请你对下面的词语进行识写、梳理并运用。
(1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字形或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咆哮(páo xiào) B.抱怨C.呻吟D.忐忑不安(安全)2.请你根据提示对上面的10个词语进行梳理和分类。
(填写词语的序号)(5分)(1)含有“说"意思的词语:________(2)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__________(3)描写人物动作的词语:3.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请你回忆一下,用一段话把你记忆中的那个人描述出来,写清情节,突出人物形象。
至少选用以上词语中的两个词语。
(3分)2.给下列句子中“顾”的意思选择解释正确的一项。
(1)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出山成了刘备的军师。
( )(2)小夜莺环顾了一下四周,显出轻松自在的样子。
( )(3)妈妈从早到晚忙碌了一天,连我都顾不上了。
( )(4)渔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在恶劣的天气中出海打鱼。
( )3.与“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中省略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B.我试探地问:“爸爸,这计划中是不是还加一条游泳啊什么的……"C.弟弟指着池塘中的小鸭子数着:“一只,两只……”D.竹匾下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4.对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像泼。
像倒。
(环境描写)B.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2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根据拼音写字词,再用其中的2—3个词语写一段话。
(12分)yáo ēn cì zī rùn shàn dài ér jiàng( )望( ) ( ) ( ) 从天( )zhǐ mù dǔ shè xiǎng jié zhì chuí wēi( )望( ) ( ) ( ) 生命( )二、辨字组词。
(6分)蔼( ) 骏( ) 赐( )竭( ) 俊( ) 惕( )鹰( ) 眷( ) 嗡( )婴( ) 捐( ) 翁( )三、用一个词语写出下列每组词语所表示或包含的共同意思。
(4分)1.瞻仰、目睹、端详——( ) 2.徐徐、缓缓、渐渐——( )3.若、似、如——( ) 4.俏丽、壮丽、秀丽——( )四、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照样子写句子。
(12分)1.地球,,,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太阳,3.黄河,五、造句。
(4分)1.吝啬(写一个关于环保的句子) ——2.吝啬(写一个关于乐于助人的句子)——六、修改病句。
(4分)1.父亲沉思了一会儿,便亲切而严肃地指出了我的错误。
2.尽管没有太阳,地球上还是不会有植物和动物。
3.我们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4.我们进行了轰轰烈烈的讨论。
七、生活中,你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了吗?请把观察到的简单地概括一下。
(5分)八、在国外的一些饭店用餐时,你可以随意点菜,但必须把食物吃完,否则就要受到严厉的处罚。
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请你用本单元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一下。
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你准备今后怎么做?(5分)九、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8分)珍惜地球——纪念4·22世界地球日人类已经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文化多元化、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宇宙空间的开拓……人类社会发展的走向和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超乎人们的想象。
然而,面对“人类的摇篮”——地球,目前,公认的趋势是:地球大气变暖,水体污染,植被破坏,物种消失,资源枯竭,人口剧增,恐怖活动猖獗,核威胁……这一切,如果任其发展,得不到有效遏制,其最终结局必然是人类走向自我毁灭。
就全球范围看,过去一百年的事实已经证明,影响地球环境良性循环的威胁除了火山喷发、陨石降落、地震、海啸等自然因素外,更多的则来自于人类自身活动的无度:由于过度放牧或开垦,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常规能源(如石油、煤炭)的无节制消耗和浪费,导致酸雨、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无休止的种族冲突和局部战争在直接造成无辜平民伤亡的同时,也无不伴随着一些珍稀动植物物种的灭绝和对生态环境的巨大破坏。
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人类的家园正变得“千疮百孔”。
权威研究显示:目前,人类活动的足迹已遍及包括陆地和海洋在内的83%的地球表面,人类“走”到哪里,就把污染的威胁带到哪里,全球未受污染侵害的“处女地”已所剩无几了。
在感佩人类“征服自然”威力之大的同时,我们又不能不意识到它也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悲哀:据说,当今全世界的核武库集中起来能毁灭地球若干次。
假如真有那么一天,人类将身安何处?到目前为止,科学家尚未发现无垠的宇宙间有别的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只有一个!作为地球万物的主宰,人类再也不能如此置自身的安危于不顾而为所欲为了。
面对未来世界总人口100亿的预期,人类早该警醒起来,摒弃所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观念,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我们的家园;要像爱护眼睛一样,善待这茫茫宇宙中唯一的蓝色星球。
善待地球,就是善待我们人类自己。
好好呵护它,使其得以“休养生息”,那么,人类就可以永久、持续、更好地生于斯,长于斯,乐于斯了。
无论你是白皮肤、黄皮肤,还是黑皮肤;也无论你生活在亚非欧、南北美,还是大洋洲,在地球这个大家庭里,你、我、他都是平等的一员,携起手来,我们都是兄弟姊妹,我们一样爱好和平、追求幸福、向往美好。
所以,“珍惜地球,保护家园”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和责任,我们每一个“地球人”,不论男女老幼,都应该从我做起,从一点一滴的身边小事做起,自觉担负起保卫地球的神圣使命。
只要人人都能树立起全新的观念,把对地球的责任感付诸于行动,那么,“哭泣的地球”定会向人类重新展露出她美丽的容颜:荒漠戈壁变成( );江河湖海( );地球大气( );自然万物( )。
到那时,循环经济的理念深入人心,清洁生产的工艺广泛应用在每一个工厂、车间;零污染、零排放已成为寻常之事,绿色、环保、无公害也不再是难得的奢望;自然资源得到了最充分、合理的利用;人类的家园和平之光普照,处处鸟语花香,山川秀美。
万物之灵的人类最终用理智战胜了愚昧和贪欲,乘坐幽美舒适的“地球船”,继续在浩瀚的宇宙中自由幸福地旅行。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浪费( ) 愚昧( ) 永久( ) 毁灭( )2.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4分)3.你是怎样理解“人类‘走’到哪里,就把污染的威胁带到哪里”这句话的?(3分)4.地球哭泣的原因有哪些?(3分)5.你是怎样理解“循环经济”的?(4分)十、习作。
(请另附纸)(30分)地球上原来的环境是什么样的?现在的状况怎样?将来又会怎样?根据你的理解,写一篇关于地球环境变迁的文章。
题目自拟。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ní wán dēng zhǎn líu lǎn zī xún( ) ( ) ( ) ( )二、选择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在下面打“√”。
(4分)岷.山(mín míng )赠.品( zhân zhâng zân zâng)总.理(zhǒng zǒng )茂盛.( shân shâng sân sâng)三、组词。
(8分)碟()询()咨()丸()蝶()旬()资()九()征()礴()崖()浏()证()薄()涯()刘()四、多音字组词。
(6分)nán ( ) hâng( ) gâng( )难横更nàn( ) hãng ( ) gēng( )shǔ( ) fēn( ) liáng( )数分量Shù ( ) fân ( ) liàng( ) 五、给带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1分)1、闲:(1)没有事情,没有活动(2)(房屋、器物等)不在使用中(3)闲空(4)与正事无关的(5)平常(1)万水千山只等闲。
.. ( )(2)我没工夫,你找小杨吧,他闲.着呢。
( )(3) 忙里偷闲.。
()2、颜:①脸上的表情②体面,面子③颜色④姓氏(1)三军过后尽开颜.。
()(2)五颜.六色。
( )(3)无颜.见江东父老。
()3、丸:①小而圆的东西②专指丸药(1)乌蒙磅礴走泥丸.。
()(2)丸.散药膏。
()(3)这个小丸.子吃下去,你的病就好了。
()(4)这粒小小的弹丸.,居然能炸毁一间屋子。
()4:寒:①冷②害怕③穷困(1)天寒.地冷,谁都不愿呆在外面。
()(2)父亲自幼家寒,..常常挖野菜充饥。
()(3)大渡桥横铁索寒.。
()(4)深秋季节,我不小心掉进了池塘里,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5、尽:①完②达到极端③全部用完④用力完成⑤全,所有的(1)胡锦涛是我国的主席,这是尽.人皆知的事。
()(2)这件事,我会尽.力完成的。
()(3)别以为地球上的矿物是取之不尽.的。
()(4)这条路我们已经走到了尽.头,还是返回吧!()(5)做任何工作,我们都要尽.心尽责。
( )6、牢:①坚固,结实经久②监狱③关养牲口的圈(1)这件事他记得很牢.。
()(2)亡羊补牢.。
()(3)他犯了罪,应该坐牢.。
()六、选词填空。
(5分)简单简朴咨询询问审阅浏览1、我们提倡国家公务员的生活要(),反对奢侈。
2 、这是一道()的应用题,很好解答。
3 、星期日,在科技宾馆举办了本届高校招生考试的()活动,解答了家长和考生的有关问题。
4、总理仔细地()了灾区人民的生活情况。
5、推开办公室的门,只见他在认真地()稿件。
七、给下面的句子选择正确的解释。
(4分)1、“他一句句的审阅,看完一句就用笔在那一句后面画一个小圆圈,他不是浏览一遍就算了,而是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这两句话说明周总理()A、看文件的速度很慢B、看书习惯很好,边看边思索C、看文件非常认真、仔细D、看文件不是浏览。
而是精读2、“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两句诗写的是()A、雪山景色优美,红军被深深陶醉B、雪山比较好走,所以红军喜欢岷山C、岷山雪山终于过去了,他们将迎来新的路途,红军们为新的征程而高兴D、白雪皑皑的雪山过去了,长征即将结束,红军们心里特别高兴八、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8分)1、“五岭腾细浪,乌蒙走泥丸。
”这两句诗中的“细浪”是指,“泥丸”是指。
这句诗的意思是指:,表现了红军战士的精神。
2、《一夜的工作》是著名作家写的。
课文以和两个方面表现了周总理的伟大。
九、阅读课文片断,完成指定的练习。
(20分)(一)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1、填空。
(2分)这两句诗选自诗《》,作者是2、找出这两句诗中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
(2分)]无畏------()长征-------()3、问答。
(5分)(1)诗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2)“万水千山”象征什么?(2)这两句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4、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3分)这两句诗在全诗中的作用是()A、引起下文B、总括全文C、承上启下D、篇末点题(二)在回家的路上,我不断的想,不断的对自己说:“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我想高声对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的总理。
我看见了他一夜的工作。
他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
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1、从这两个自然段中,找出能够该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的一句话在下面画上横线。
(2分)2、理解句子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
(6分)(1)“我想高声对世界说,好像全世界都能听见我的声音……”说明作者当时的心情()A、特别兴奋B、十分激动C、格外愉快D、非常感动(2)“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这句话是作者()A、对全世界说的B、自己心里想的C、在路上高声说的D、在路上自己对自己说的(3)最后一个自然段中“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和前面一个自然段中的“这就是我们新中国的总理”一句意思相同,是否可以删去一句?()A、可以删去一句,因为这两句的意思重复,太罗嗦了B、可以不删去,因为这两句都能表达作者的、周总理的崇敬和热爱C、不能删去,因为后一句话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热爱十、作文(30分)你一定看过很多有意义的电影、电视剧,请选择一本或一部,写一篇读后感或观后感。